CN103546974B - 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ue - Google Patents
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ue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46974B CN103546974B CN201210239106.8A CN201210239106A CN103546974B CN 103546974 B CN103546974 B CN 103546974B CN 201210239106 A CN201210239106 A CN 201210239106A CN 103546974 B CN103546974 B CN 1035469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fi
- row
- pdcch
- unappropriated
- identif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UE。其中方法包括:UE监测下行子帧中的PCFICH;当监测到所述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CFI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本发明通过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域中的多个CFI分别用于配置相应的PDCCH,与仅使用一个CFI指示的单个下行控制信道域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大增加可用的PDCCH空间,从而满足资源调度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UE,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LTE系统中,一个无线帧长度为10ms,每个无线帧包含10个子帧,一个子帧又是由两个时隙(slot)构成,一个时隙由6个或者7个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构成。具体地,当采用扩展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简称: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由6个OFDM符号构成,在采用正常CP的情况下,一个时隙由7个OFDM符号构成。
图1为现有LTE系统采用正常CP的下行时隙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下行时隙的持续时间为Tslot,该下行链路时隙中包括 个OFDM符号,总共对应 个资源单元,其中,时域上连续的 个OFDM符号和频域上连续的 个子载波构成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RB),共有 个RB,一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载波称为一个RE,每个RB共包含 个资源单元(Resource Element,简称:RE),各个RE可以表示为RE(k,l),其中,
如图1中的网格阴影部分所示,在一个下行子帧中,通常在两个下行时隙的前一个下行时隙的前1~3个OFDM符号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简称:PDCCH),物理H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Indicator Channel,简称:PHICH)和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ion Channel,简称:PCFICH),具体通过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Format Indication Channel,简称:PCFICH)的控制格式指示(Control FormatIndication,简称:CFI)信息来指示PDCCH占用的OFDM符号数目。在现有技术中,一个子帧中PDCCH占用的OFDM符号数目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PMCH为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DSCH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MBSFN为(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Frequency Network)多播服务单频网络。
CFI与PDCCH占用的OFDM符号数目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表2
CFI表示的值 | PDCCH占用的OFDM符号数目 |
1 | 1 |
2 | 2 |
3 | 3 |
4(保留) | 无 |
在实践中发现,在某些场景下,即使配置PDCCH信道占用3个OFDM符号,仍然不能满足资源调度需求。例如,在1.4M、3M、5M用于群组 业务的情况下,由于群组数比较多,群组语音的半静态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简称:SPS)激活命令下发的比较多,相应的PDCCH调度命令的公共空间和专用空间需求多,而在一个子帧上最多有3个(在1.4M情况下会有4个)OFDM符号用于PDCCH的调度,即使这样也满足不了这些场景对OFDM数量的需求。另外,在上行子帧比下行子帧配置多的配置情况下,下行业务比较少,而上行业务比较频繁,此时的PDCCH空间的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UE,用以扩展PDCCH空间,以满足资源调度的需求。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其中包括:
UE监测下行子帧中的PCFICH;
当监测到所述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CFI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UE,其中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下行子帧中的PCFICH;
配置模块,用于当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CFI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
本发明通过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域中的多个CFI分别用于配置相应的PDCCH,与仅使用一个CFI指示的单个下行控制信道域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大增加可用的PDCCH空间,从而满足资源调度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LTE系统采用正常CP的下行时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针对TDD子帧的PDCCH配置过程的流程图;
图4A为一个正常子帧中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举例示意图;
图4B为一个特殊子帧中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举例示意图;
图5为针对FDD子帧的PDCCH配置过程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FDD子帧中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举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UE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为本发明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UE监测下行子帧中的PCFICH。
其中,所述下行子帧可以为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子帧或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频分双工)子帧,具体将在后续内容进行说明。
步骤200,所述UE当监测到所述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CFI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
如上述表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CFI=4作为保留项没有进行定义。而在本发明中用作信道的扩展。具体地,当UE监测到所述下行子帧中第一个OFDM符号上RE所承载的CFI=4时,则确认所述下行子帧中包含多个CFI;另外,如果仅监测到所述PCFICH中包含一个CFI,则采用现有技术方式进行处理。CFI=4时的编码映射关系例如可以如表3所示,此处仅为一例,不做具体限定。
表3
本实施例所述方法通过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域中的多个CFI分别用于配置相应的PDCCH,与仅使用一个CFI指示的单个下行控制信道域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大增加可用的PDCCH空间,从而满足资源调度的需求。
以下针对不同的子帧类型分别进行说明。
TDD子帧
其中,TDD子帧是指采用TDD技术构建的子帧,也就LTE标准所指的帧结构类型2,针对TDD子帧的PDCCH配置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设整数n=0;
步骤B:识别占用第3n+1列RE的CFI的值;当识别出CFI=4时,执行步骤C;当识别出CFI=m且m∈[1,3]时,执行步骤D;
步骤C:将所述TDD子帧中第3n+1列至3n+3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将n的值加1,并返回执行步骤B;
步骤D:将所述TDD子帧中第3n+1列至第3n+m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以下举例说明:
图4A为一个正常子帧中的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举例示意图。其中,正常子帧是指不包含主同步信道的TDD子帧。在图4A中,填充为黑色的方块表示被PCFICH所占用的RE,填充为网格的方块表示配置为PDCCH和PHICH的RE,填充为白色的方块表示与本发明无关的RE。
如图4A所示,该正常子帧的PCFICH中共有三个CFI的值,分别为CFI=4,CFI=4和CFI=3。采用图3所示方法后所配置的PDCCH在图4A中表示为填充为网格的方块。图4A中的箭头表示这三个CFI被依次识别的先后顺序。
图4B为一个特殊子帧中的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举例示意图。其中,特殊子帧是指包含主同步信道的TDD子帧,在一个无线帧包含的10个子帧中,特殊子帧通常为第1个和第6个TDD子帧。在图4B中,填充为黑色的方块表示被PCFICH所占用的RE,填充为网格的方块表示配置为PDCCH和PHICH的RE,填充为横线的方块表示同步信道,具体为物理主同步信道(Physical Synchronization Channel,简称:PSCH),填充为白色的方块表示与本发明无关的RE。
如图4B所示,该正常子帧的PCFICH中共有三个CFI的值,分别为CFI=4,CFI=4和CFI=3。采用图3所示方法后所配置的PDCCH在图4A中表示为填充为网格的方块,由于第3列RE已经被主同步信道(PSCH)占用,因此,该列RE没有被配置为PDCCH。图4B中的箭头表示这三个CFI被依识别的 先后顺序。
FDD子帧
其中,FDD子帧是指采用FDD技术构建的子帧,即LTE标准协议所指的帧结构类型1。如图5所示,具体的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210,识别占用第1列RE的CFI的值;
步骤211,当识别出CFI=1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步骤212,当识别出CFI=2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2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步骤213,当识别出CFI=3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3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步骤214,当识别出CFI=4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3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并继续执行步骤220。
步骤220,识别占用第4列RE的CFI的值;
步骤221,当识别出CFI=1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4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步骤222,当识别出CFI=2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4~5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图6为一个FDD子帧中的下行控制信道配置的举例示意图。在图6中,填充为黑色的方块表示被PCFICH所占用的RE,填充为网格的方块表示配置为PDCCH的RE,填充为横线的方块表示PSCH,填充为竖线的方块表示辅助同步信道(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Channel,简称:SSCH),填充为白色的方块表示与本发明无关的RE。
如图6所示,由于受到同步信道的限制,该FDD子帧的PCFICH中只有两个CFI的值,分别为CFI=4,CFI=2。采用图5所示方法后所配置的PDCCH在图6中表示为填充为网格的方块。图6中的箭头表示这三个CFI被依识别的先后顺序。
图7为本发明所述UE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用以实现上述方法,如图所示,该UE包括:监测模块10和配置模块20,其工作原理如下:
由监测模块10监测下行子帧中的PCFICH;当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 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CFI时,由配置模块20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具体地,当监测模块20监测到所述PCFICH中占用第一列RE的CFI=4时,则确认所述PCFICH中包含多个CFI。针对FDD子帧和TDD子帧的具体配置过程,可参见图4A、4B和图6所示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所述UE通过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域中的多个CFI分别用于配置相应的PDCCH,与仅使用一个CFI指示的单个下行控制信道域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大大增加可用的PDCCH空间,从而满足资源调度的需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
1.一种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UE监测下行子帧中的PCFICH;
当监测到所述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CFI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
所述监测到所述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CFI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PCFICH中占用第一列RE的CFI=4时,则确认所述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CFI;
当所述下行子帧为TDD子帧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包括:
步骤A:设整数n=0;
步骤B:识别占用第3n+1列RE的CFI的值;当识别出CFI=4时,执行步骤C;当识别出CFI=m且m∈[1,3]时,执行步骤D;
步骤C:将所述TDD子帧中第3n+1列至3n+3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将n的值加1,并返回执行步骤B;
步骤D:将所述TDD子帧中第3n+1列至第3n+m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或,
当所述下行子帧为FDD子帧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包括:
识别占用第1列RE的CFI的值;
当识别出占用第1列RE的CFI=1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当识别出占用第1列RE的CFI=2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2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当识别出占用第1列RE的CFI=3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3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当识别出占用第1列RE的CFI=4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3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并识别占用第4列RE的CFI的值;
当识别出占用第4列RE的CFI=1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4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当识别出占用第4列RE的CFI=2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4~5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2.一种UE,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下行子帧中的PCFICH;
配置模块,用于当监测模块监测到所述PCFICH指示的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多个CFI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当监测到所述PCFICH中占用第一列RE的CFI=4时,则确认所述PCFICH中包含多个CFI;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具体为: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下行子帧为TDD子帧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包括:
步骤A:设整数n=0;
步骤B:识别占用第3n+1列RE的CFI的值;当识别出CFI=4时,执行步骤C;当识别出CFI=m且m∈[1,3]时,执行步骤D;
步骤C:将所述TDD子帧中第3n+1列至3n+3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将n的值加1,并返回执行步骤B;
步骤D:将所述TDD子帧中第3n+1列至第3n+m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或,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下行子帧为FDD子帧时,根据所述多个CFI分别配置相应的PDCCH包括:
识别占用第1列RE的CFI的值;
当识别出占用第1列RE的CFI=1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当识别出占用第1列RE的CFI=2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2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当识别出占用第1列RE的CFI=3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3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当识别出占用第1列RE的CFI=4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1~3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并识别占用第4列RE的CFI的值;
当识别出占用第4列RE的CFI=1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4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当识别出占用第4列RE的CFI=2时,将所述FDD子帧中第4~5列未被占用的RE配置为PDCC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39106.8A CN103546974B (zh) | 2012-07-11 | 2012-07-11 | 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u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39106.8A CN103546974B (zh) | 2012-07-11 | 2012-07-11 | 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u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46974A CN103546974A (zh) | 2014-01-29 |
CN103546974B true CN103546974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49969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39106.8A Active CN103546974B (zh) | 2012-07-11 | 2012-07-11 | Lte系统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ue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469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15854B (zh) * | 2015-05-15 | 2022-02-01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通信方法 |
CN108023667B (zh) * | 2016-11-03 | 2020-06-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30841A1 (en) * | 2008-09-28 | 2011-06-08 |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user uplink data scheduling and user equipment |
CN102356682A (zh) * | 2009-03-16 | 2012-02-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
-
2012
- 2012-07-11 CN CN201210239106.8A patent/CN1035469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330841A1 (en) * | 2008-09-28 | 2011-06-08 |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user uplink data scheduling and user equipment |
CN102356682A (zh) * | 2009-03-16 | 2012-02-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终端装置、无线通信基站装置以及资源区域设定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46974A (zh) | 2014-0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25574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KR101684867B1 (ko) | 공간 다중화 이득을 이용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 |
CN111082915B (zh) |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752820B1 (ko) | 채널 검출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 | |
CN104144502B (zh) | 物理下行控制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终端和系统 | |
KR101639735B1 (ko) | 기존의 무선 액세스 기술의 재사용 | |
CN109479306A (zh) | 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 |
CN105391517B (zh) | 控制信道的接收和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2355732A (zh)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3828284A (zh) | 分配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资源 | |
TW201342860A (zh) | 增強的共同下行鏈路控制頻道 | |
US20150341931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Mapp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Method, And Performing Channel Estimation | |
CN102164416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2611524A (zh) |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4509190A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6416402A (zh) |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反馈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 | |
CN103024834B (zh) |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0430619B (zh) | 一种基于蜂窝网的窄带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745986A (zh) | 用于生成部分保护期的方法、装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07769825A (zh) | 一种无线传输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992361B (zh) | 一种增强的ca中的调度方法和装置 | |
CN107666454B (zh) | 上下行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1867092A (zh) |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 |
CN104104637A (zh) | 一种传输专用解调信号的方法及设备 | |
US20240008065A1 (en) | Frame structure indicating method and device, frame structur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