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3610B - 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33610B CN103533610B CN201210233152.7A CN201210233152A CN103533610B CN 103533610 B CN103533610 B CN 103533610B CN 201210233152 A CN201210233152 A CN 201210233152A CN 103533610 B CN103533610 B CN 1035336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network
- index
- selection
- portable electronic
- control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977 unit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21 facial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3—Indication means, e.g. displays, alarms, audibl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所述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检测至少一个无线网络的当前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从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一个目标无线网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无线网络选择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依据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来选择无线网络的方法以及适用此方法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只要在可以接收无线网络信号的地方,智能型手机皆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来使用网络服务。一般来说,在智能型手机的连网功能的设计上,为了避免使用者的麻烦,智能型手机通常会自动地操作于预设的无线网络,或者仅提供可供使用者选择的无线网络的名称与对应的信号强度。
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上,智能型手机的使用者在进行不同的网络服务或网络应用时,其对于无线网络的基本要求也是不同的。举例来说,若一个智能型手机的使用者大多数时间皆只是使用无线网络传送简单的消息,而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时间会观看在线影片,则仅使用较高无线网络服务费用且传输质量优良的无线网络,或者仅使用较低无线网络服务费用但传输质量也相对较低的另一类型无线网络皆不完全符合此使用者对于使用这些网络服务的需求。因此,如何让使用者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来在多种异质无线网络之间作取舍,实为本领域需研究发展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可让使用者很容易地依据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来选择无线网络,大幅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使用无线网络时的使用弹性。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可让使用者很容易地依据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来选择无线网络,大幅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使用无线网络时的使用弹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网络选择方法,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所述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包括检测至少一个无线网络的当前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另外,依据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从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一个目标无线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还包括分别显示至少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以作为从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选择目标无线网络的参考依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分别显示至少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的步骤包括:对于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的每一个无线网络,将每一个无线网络对应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经过换算或查找对照表的转换方式,分别转换为多个对应直条,并显示每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对应直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分别显示至少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的步骤包括:当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中的至少一个特定指标具有数值越低越好的特性时,转换至少一个特定指标为至少一个负向发展直条,且同时显示至少一个负向发展直条与其余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至少一个对应直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每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对应直条的步骤包括:分别利用不同颜色显示每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对应直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每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对应直条的步骤包括:利用相同颜色显示对应于不同无线网络的相同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对应直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分别显示至少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的步骤包括:对于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的每一个无线网络,将每一个无线网络对应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经过换算或查找对照表的转换方式,分别转换为多个对应色点或多个对应色块,并显示每一个无线网络对应的这些色点或这些对应色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分别显示至少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的步骤包括:对于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的每一个无线网络,将每一个无线网络对应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经过换算或查找对照表的转换方式,分别转换为多个线性数值,并显示每一个无线网络对应的这些线性数值于一雷达图。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依据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以自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目标无线网络的步骤包括:接收选择操作,并且依据选择操作来选择操作于目标无线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依据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以自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目标无线网络的步骤包括:分别设定对应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至少一个决策临界值与决策优先顺序;以及依据决策优先顺序来依序比较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至少一个决策临界值,并获得至少一个推荐无线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依据决策优先顺序来依序比较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至少一个决策临界值,并获得至少一个推荐无线网络的步骤包括:当获得的至少一个推荐无线网络的数量大于一时,只随机地保留这些推荐无线网络的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还包括在半手动半自动模式下,显示对应于推荐无线网络的选择提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依据这些信号指标以自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目标无线网络的步骤还包括:在自动模式下,接收确认操作或取消操作;当接收到确认操作时,选择推荐无线网络为目标无线网络;以及当接收到取消操作时,取消选择推荐无线网络为目标无线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还包括:显示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还包括:显示对应于目标无线网络的操作时间临界值;以及显示经由目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已传输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还包括:显示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以及显示经由目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累积总费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为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蓝牙、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高速下载封包存取、高速上传封包存取、无线射频识别、无线保真以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技术的至少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包括:频宽指标、接收信号强度指标、信噪比指标、位错误率指标、封包遗失率指标或单价指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频宽指标、接收信号强度指标或信噪比指标包括于第一指标群组,而位错误率指标、封包遗失率指标或单价指标包括于第二指标群组。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多模收发器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多模收发器单元检测至少一个无线网络的当前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控制单元耦接多模收发器单元,依据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来控制多模收发器单元自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一目标无线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单元耦接控制单元,显示一使用者界面,其中控制单元显示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以作为自至少一个无线网络中选择目标无线网络的参考依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输入单元。输入单元用来接收选择操作,并传送选择操作至控制单元。另外,控制单元依据选择操作来选择操作于目标无线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设定对应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至少一个决策临界值与一决策优先顺序。另外,控制单元依据决策优先顺序来依序比较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至少一个决策临界值,并获得至少一个推荐无线网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获得的至少一个推荐无线网络的数量大于一时,控制单元随机地保留这些推荐无线网络的其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半手动半自动模式下,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单元显示对应推荐无线网络的一选择提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自动模式下,当控制单元接收一确认操作时,控制单元控制多模收发器单元选择推荐无线网络为目标无线网络。另外,在自动模式下,当控制单元接收一取消操作时,控制单元控制多模收发器单元取消将推荐无线网络选择为目标无线网络。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以及可携式电子装置,经由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的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让使用者可以依据这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来选择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一个目标无线网络。藉此,使用者可以依据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习惯,在各无线网络的对应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之间作取舍,并选取合适的无线网络来使用。如此一来,可以大幅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在选择操作无线网络的使用弹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
图7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选择提示的示意图。
图8为依据表1的决策优先顺序与决策临界值绘示的选出推荐无线网络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
图10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
图11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的示意图。
图12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对应于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操作时间临界值与已传输时间的示意图。
图13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对应于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与累积总费用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可携式电子装置11:多模收发器单元
12:控制单元13:显示单元
14:输入单元
35、45、55、65、75、115、125、135:使用者界面
351-1~351-4、352-1~352-4、353-1~353-4、354-1~354-4、451-1~451-4、551-1~551-4、651-1~651-4:对应直条
601、602、951-1~951-4、1101、1301、1302:虚框区域
701:选择提示1001:中心点
1201:虚线1202:方块
S210~S220、S801~S819: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可提供使用者依据自身需求弹性地选择可携式电子装置要使用何种无线网络服务。所述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可以使移动装置的使用者在使用移动漫游或无线网络服务时,可以参考当前接收到的无线网络所提供多种指标,例如频宽(bandwidth,BW)、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eceivedSignalStrengthIndication,RSSI)、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位错误率(BitErrorRate,BER)、封包遗失率(PacketLossRate,PLR)、或单价(UnitPrice,UP)(此单价例如每秒的上网费用)等指标来选择合适的无线网络。
[第一实施例]
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请参照图1,可携式电子装置10至少包括多模收发器单元11与控制单元12。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可以是智能型手机或笔记本型计算机等具备移动上网功能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多模收发器单元11用来检测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的当前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线网络可以例如是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3G)、蓝牙(Bluetooth)、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GPRS)、高速下载封包存取(HighSpeedDownlinkPacketAccess,HSDPA)、高速上传封包存取(HighSpeedUplinkPacketAccess,HSUPA)、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无线兼容认证(Wireless-Fidelity,Wi-Fi)以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技术(3GPPLongTermEvolution,3GPPLTE)等无线网络的至少其中之一,本发明不对其限制。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可以例如是频宽(BW)、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SSI)、信噪比指标(SNR)、位错误率指标(BER)、封包遗失率(PLR)指标或单价指标(例如每单位时间的无线网络上网费用,或每单位时间内上传/下载封包的费用)等可表示无线网络特性的各种指标。
在本实施例中,多模收发器单元11可以是利用天线或射频电路等可收发无线信号的电子电路,并搭配用来分析所接收到的无线网络信号的多个指标的无线网络信号处理模块的方式来实施,且本发明的可实施方式不对多模收发器单元11的实施方式作限制。
控制单元12耦接多模收发器单元11,用来依据多模收发器单元11取得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来控制多模收发器单元11自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的一个目标无线网络。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嵌入式控制器(embeddedcontroller)或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等,但本发明可实施方式并不对限定于上述。
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还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3以及输入单元14。显示单元13耦接控制单元12,用来显示使用者界面。据此,控制单元12可以显示(或控制显示单元13来显示)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以作为从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中选择一目标无线网络的参考依据。输入单元14耦接控制单元12,用来接收使用者的选择操作,并传送此选择操作至控制单元12,以使控制单元12依据此选择操作来选择操作于目标无线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3与输入单元14可以分别是一般的显示屏幕与按键(或触控面板),另也可以结合显示单元13与输入单元14成为触控显示屏幕。输入单元14也可以接收面部表情、手势或使用者语音命令等输入方式,并不限定于手指触碰的输入方式。
图2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照图2,在步骤S210中,可携式电子装置检测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的当前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为了说明方便,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将会以3G、Bluetooth、GPRS以及HSDPA作为无线网络的范例,并且以RSSI、UP、BW以及SNR作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范例对本发明作说明。
在步骤S220中,依据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从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中选择一个目标无线网络,作为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的无线网络。换言之,通过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使用者或可携式电子装置本身可以很容易地选择要使用何种无线网络。举例来说,假若使用者要使用智能型手机来观看在线影音,则此使用者可能会选择可提供最大频宽的无线网络,而不选择位错误率最低的无线网络,藉以提升影片播放时的流畅度。
为了让使用者可以容易地得知各无线网络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使用者界面会分别显示对应各个无线网络的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以作为使用者选择无线网络的依据。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相类似于第一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多模收发器单元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中的每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单元会将其对应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经过换算或查找对照表的转换方式,分别转换为多个对应直条,并显示每一个无线网络的这些对应直条。举例来说,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持续检测3G信号,并将检测到的3G信号的RSSI、UP、BW以及SNR转换为其对应的数值,然后再将转换后的数值以预设的对应直条来呈现。
图3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使用者界面35中,3G的RSSI、UP、BW以及SNR分别是利用对应直条351-1~351-4来表示;Bluetooth的RSSI、UP、BW以及SNR则分别是利用对应直条352-1~352-4来表示;GPRS的RSSI、UP、BW以及SNR分别是利用对应直条353-1~353-4来表示;以及HSDPA的RSSI、UP、BW以及SNR则分别是利用对应直条354-1~354-4来表示。据此,使用者可以轻易地得知可携式电子装置目前检测到的无线网络的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并依据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来选择较适合当前操作的无线网络(此即,目标无线网络)。例如,若柱形图中显示蓝牙的RSSI最大,且使用者刚好要进行短距离的文件传输,则使用者可以直接在使用者界面35上点选Bluetooth以选择蓝牙无线网络来使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越长的对应直条表示其对应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数值越大。一般来说,无线网络的RSSI、BW以及SNR越大,表示此无线网络的质量较好,但相对地,此无线网络的UP通常也较高。换言之,若以第二实施例的方式来呈现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使用者在未经仔细确认的情况下可能会被UP直条的外观误导,而选择使用较为昂贵的无线网络。
据此,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可以改以实用性的角度来呈现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对应直条。换言之,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数值越小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例如UP指标)的对应直条会以具有与其数值相反意义的对应直条来呈现,以清楚地呈现数值越小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以下将详细说明转换数值越小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实施范例。
假若控制单元已经取得3G的UP数值、Bluetooth的UP数值、GPRS的UP数值、HSDPA的UP数值分别为0.5元/每单位时间、0.01元/每单位时间、0.2元/每单位时间、0.75元/每单位时间。然后,控制单元选取一临时的UP数值,例如0.8元/每单位时间。接着,控制单元分别将临时的UP数值减去目前3G的UP数值、Bluetooth的UP数值、GPRS的UP数值、HSDPA的UP数值作为转换后的UP数值,转换后的UP数值例如为3G的新UP数值为0.3元/每单位时间、Bluetooth的新UP数值为0.79元/每单位时间、GPRS的新UP数值为0.6元/每单位时间、HSDPA的新UP数值为0.05元/每单位时间。如此一来,将各无线网络对应的新UP数值呈现在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使用者界面35中时,所有无线网络信号指标都呈现越高越好的特性,且不会造成使用者判断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困扰。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类似于第二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当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中的特定指标具有数值越低越好(或,越小越好)的特性时,可携式电子装置转换此特定指标的数值为具有相反意义的对比数值(即,数值大转为数值小),以使此对应直条可以反应某些特定指标具有的数值越低越好的特性。
图4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在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使用者界面45中,以3G作为范例说明,因为无线网络的RSSI、BW以及SNR是越大越好,故3G的RSSI、BW以及SNR的对应直条451-1、451-3与451-4与图3中的对应直条351-1、351-3与351-4相同。而无线网络的UP是越小越好,故3G的UP的对应直条451-2则是以经过转换后的具有相反意义的对应直条451-2来呈现。换言之,当对应直条451-2越长时,即表示3G的单价越低。藉此,可统一对应直条的优劣呈现方式(即,对应直条越长即表示此无线网络的状态越佳或较具优势),避免使用者对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产生误判。
进一步说明,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数值越小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例如UP指标)的对应直条会以反向的方式来呈现,以避免误导使用者选到不合适其使用的无线网络。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相同于第三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当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中的特定指标具有数值越低越好(或,越小越好)的特性时,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转换此特定指标为负向发展直条,且同时显示此负向发展直条与其余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对应直条。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数值越大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同样是以正向发展直条来呈现(与第三实施例相同),而数值越小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则是以负向发展直条来呈现。
图5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
以3G作为范例说明,类似于图4的使用者界面45,在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使用者界面55中,因为无线网络的RSSI、BW以及SNR是越大越好,故3G的RSSI、BW以及SNR的对应直条551-1、551-3与551-4以正向发展直条来呈现。而无线网络的UP是越小越好,故3G的UP的对应直条551-2则是以负向发展直条来呈现。藉此,以正向发展直条与负向发展直条的呈现方式来对不同性质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作区别。
以第四实施例为基础,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更进一步可以将正向发展直条与负向发展直条作群组区分,请参照以下说明。
[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类似于第四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正向发展直条与所有的负向发展直条会分别被分成不同群组的方式呈现。
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请参照图6,以3G作为范例说明,在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使用者界面65中,3G的RSSI、BW以及SNR对应直条(例如,属于正向发展直条群组)651-1、651-3与651-4是被显示于虚框区域601。而3G的UP对应直条651-2(例如,属于负向发展直条群组)则是被配置于虚框区域602。在虚框区域601显示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可以分别视为第一群组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在虚框区域602显示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可以分别视为第二群组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藉此,经由虚框区域601与虚框区域602将所有的正向发展直条与所有的负向发展直条分开显示,可以更容易地将所有正向发展直条与所有负向发展直条作比较,以避免发生正向发展直条与负向发展直条因交错显示而导致无法清楚地比较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大小的问题。
而在此需注意的是,图6仅作为说明本发明的范例,在本实施例中,BW指标、RSSI指标或SNR指标等任何数值越大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皆可以被包括于类似于虚框区域601的群组(例如,正向发展直条群组),而BER指标、PLR指标或UP指标等任何数值越小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皆可以被包括于类似于虚框区域602的群组(例如,负向发展直条群组)。
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不仅可以利用上述方式显示无线网络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还可以依据预设的内部运算规则(或作筛选方式)来推荐使用者选取较推荐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也可以提供多种操作模式,例如半手动半自动模式以及自动模式模式。举例来说,在半手动半自动模式下,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提示使用者一个推荐的无线网络,使得使用者可以直接对其选取并使用。另外,在自动模式下,可携式电子装置则可以自动地选取推荐的无线网络来使用。
[第六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类似于第五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依据预设的内部运算规则,来推荐使用者选择经筛选与淘汰后所保留的无线网络。举例来说,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分别设定对应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一个或多个决策临界值与决策优先顺序。然后,当可携式电子装置被设定为半手动半自动模式时,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依据此决策优先顺序来依序比较所有无线网络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一个或多个决策临界值,并获得一推荐无线网络。另外,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显示对应于此推荐无线网络的选择提示,以供使用者依此选择提示来选择目标无线网络。
图7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选择提示的示意图。请参照图7,在半手动半自动模式下,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依据内部运算规则来选出推荐无线网络,并在使用者界面75上显示对应于此推荐无线网络的选择提示701,其中选择提示701可以例如是以反白、闪烁或闪光等方式呈现,本发明不对其限制。
详细来看,本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用来在多个无线网络中选出推荐无线网络的内部运算规则可以以下列方式来实施,请参照表1与图8,其中表1呈现的是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在自动模式下各无线网络对应的决策临界值与决策优先顺序,而图8为依据表1的决策优先顺序与决策临界值绘示的选出推荐无线网络的流程示意图。
决策优先顺序 | 决策临界值 |
(1)RSSI | TH3、TH2、TH1、TH0 |
(2)UP | UPmin |
(3)BW | BWmax |
(4)SNR | SNRmax |
表1
如表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2的决策优先顺序可以从各无线网络的RSSI数值来依序比较到SNR数值。RSSI的决策临界值为TH3~TH0(TH3>TH2>TH1>TH0),UP的决策临界值为UPmin(即,所有无线网络中UP最小者),BW的决策临界值为BWmax(即,所有无线网络中BW最大者),以及SNR的决策临界值为SNRmax(即,所有无线网络中SNR最大者)。另外,决策临界值TH3~TH0可以被预先设定以作为初步的筛选,而UPmin、BWmax以及SNRmax则是所有无线网络中UP、BW或SNR最大者。然在此需提醒的是,本发明可实施方式的决策优先顺序以及决策临界值并非只有此种设定方式,而是可以依据实务或设计上的需求而作适当的调整。
请参照图8,以3G、Bluetooth、GPRS以及HSDPA等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范例进行下面的解说。在步骤S801中,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要从3G、Bluetooth、GPRS以及HSDPA中选出推荐无线网络时,可携式电子装置会先比较这些无线网络各自的RSSI与决策临界值TH3~TH0(因为在表1中,RSSI的决策优先顺序最高),并保留通过筛选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
例如,下列表2呈现的是各无线网络的RSSI与决策临界值TH3~TH0的比较结果,其中3G、Bluetooth、GPRS以及HSDPA分别的RSSI为RSSI1~RSSI4。
表2
由表2可见,在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将RSSI1~RSSI4与决策临界值TH3~TH0比较后,判定RSSI1~RSSI4都介于决策临界值TH3与TH2之间。因此,在步骤S801中,3G、Bluetooth、GPRS以及HSDPA等保留的无线网络选项都被保留,并在步骤S801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03。
在步骤S803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判断保留的无线网络的数量是否等于1。在此步骤中,若保留的无线网络的数量已等于1,则在步骤S803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19。若在步骤S303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判断保留的无线网络的数量不等于1,例如,以表2的比较结果来看,因为所有的无线网络都被保留下来,所以会在步骤S803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05。
在步骤S805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比较这些无线网络各自的UP数值,并保留具有对应的最小UP数值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然后在步骤S805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07。更具体地来看,在步骤S805中,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接收到所有类型的无线网络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时,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将分类于同一类别且数值越小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例如UP指标)作统计,并取得同一类别且数值越小越好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最小值。
在步骤S807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判断在步骤S805中保留下来的无线网络的数量是否等于1,其中若是,则在步骤S807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19;若否,例如因为3G、Bluetooth、GPRS以及HSDPA各自的UP数值皆相等,故在步骤S805中没有无线网络被过滤掉,而3G、Bluetooth、GPRS以及HSDPA皆被保留,然后在步骤S807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09。
在步骤S809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比较保留下来的各无线网络的BW,并保留具有对应的最大BW数值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然后在步骤S809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11。
在步骤S811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判断在步骤S809中保留下来的无线网络的数量是否等于1,若是,则在步骤S811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19;若否,例如因为3G、Bluetooth与HSDPA各自的BW皆相等且皆大于GPRS的BW,故在步骤S809中只有GPRS被过滤掉,而3G、Bluetooth与HSDPA皆被保留下来,然后在步骤S811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13。
在步骤S813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比较保留下来的各无线网络的SNR,并保留具有对应的最大SNR数值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然后在步骤S813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15。
在步骤S815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判断在步骤S813中保留下来的无线网络的数量是否等于1,其中若是,则在步骤S815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19;若否,例如因为3G与HSDPA各自的BW皆相等且皆大于Bluetooth的BW,故在步骤S813中只有Bluetooth被过滤掉,3G与HSDPA皆被保留下来,然后在步骤S815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17。
在步骤S817中,因为预设的决策程序(例如,根据RSSI、UP、BW以及SNR等数值进行的比对程序)皆已经被执行过了,且仍然无法取得唯一的推荐无线网络(被保留下来的是3G与HSDPA)。故在此步骤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随机地保留剩下的推荐无线网络(3G与HSDPA)的其中之一,例如保留3G而将HSDPA过滤掉。然后在步骤S817之后接续执行步骤S819。
最后,在步骤S819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获得唯一的推荐无线网络(例如3G),并显示对应于此推荐无线网络的选择提示。据此,使用者可以直接依据选择提示来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目标无线网络,而不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来考虑其它的无线网络。或者,假若使用者有其它的考虑(例如不在乎UP数值的高低,而只要求RSSI数值时),使用者也可以忽略选择提示而选择其它的无线网络。另外,上述步骤S801至步骤S819的描述仅为示范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可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步骤S801、步骤S805、步骤S809、步骤S813中比较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其比较先后顺序并非限定于无线网络各自的RSSI数值、UP数值、BW数值以及SNR数值。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在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对应直条的显示上,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分别利用不同颜色显示每一个无线网络的对应直条。另外,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也可以利用相同颜色显示对应于不同无线网络的相同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对应直条。举例来说,以图3为例,3G、Bluetooth、GPRS以及HSDPA的RSSI对应直条351-1、352-1、353-1与354-1皆可以以红色来显示。而3G、Bluetooth、GPRS以及HSDPA的UP对应直条351-2、352-2、353-2与354-2则皆可以以黄色来显示,其余BW以及SNR的对应直条颜色也可以此类推作颜色的设定。
对于上述的多个实施例,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除了可以利用对应直条的方式来显示外,也可以是利用对应色点或对应色块的方式来显示。
[第七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在实质上可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六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六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可以利用对应色点或对应色块的方式来显示。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多模收发器单元11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中的每一个无线网络,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会将其对应的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经过换算或查找对照表的转换方式,分别转换为多个对应色点或多个对应色块,并显示每一无线网络对应的该些对应色点或该些对应色块。
图9为依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大体来说,图9类似于图3~图7,其不同处在于图9中各无线网络的RSSI、UP、BW以及SNR是以色点或色块的方式来呈现,故在此仅以3G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为例作说明,请参照图9。
3G的RSSI、UP、BW以及SNR指标分别是以虚框区域951-1~951-4中的色块或色点来呈现。举例来说,虚框区域951-1表示RSSI指标的强弱(类似于一般的信号强弱的表示方式),当RSSI指标越强,其对应的色块也就越多。
[第八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在实质上可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六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六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可以雷达图的方式来显示。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中的每一个无线网络,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将每一个无线网络对应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经过换算或查找对照表的转换方式,分别转换为多个线性数值,并显示每一个无线网络对应的线性数值于雷达图。
图10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示意图。
大体来说,图9与图10皆为图3~图7的对应实施例的变化实施方式,其不同处仅在于图10中各无线网络的RSSI、UP、BW以及SNR是以雷达图的方式来呈现,故在此仅以3G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为例作说明,请参照图10。
3G的RSSI、UP、BW以及SNR指标分别是与中心点1001的距离作为判断强度的依据。换言之,当一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中心点1001的距离越远,即表示其强度越强或代表的数值越大。
在此需提醒的是,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与第八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的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实质上是可以任意的型态来呈现给使用者,而不是以此两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来限制本发明。
[第九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类似于第六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处于自动模式时,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会依据类似于第六实施例的内部运算规则来取得推荐无线网络,并自动将此推荐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据此,可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在不需要进行任何人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地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此目标无线网络(即唯一的推荐无线网络)。
承上所述,在自动模式下,为了让使用者还是可以保有决定权来决定是否接受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筛选出的推荐无线网络。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确认或取消操作来表示是否同意可携式电子装置10使用其自动筛选出的推荐无线网络。
[第十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类似于第九实施例,故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第九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处于自动模式时,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在依据内部运算规则来取得唯一的推荐无线网络之后,并不会立即将此推荐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先会判断是否接收到确认操作或取消操作(由使用者下达操作指令)。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接收到使用者的确认操作时,此控制单元12选择以此推荐无线网络为目标无线网络。另外,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接收到使用者的取消操作时,此控制单元12取消选择此推荐无线网络为目标无线网络,以及由控制单元12再次选出另一个推荐无线网络(排除上一个被取消选择的无线网络)。此外,本实施例在一些应用上,为了保有系统程序执行上的完整性,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等待超过一预设时间时,此控制单元12可以直接套用已经取得的推荐无线网络为目标无线网络。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仍然保有对是否以推荐无线网络作为目标无线网络来操作的最终决定权。
[第十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可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十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十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上述UP指标,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显示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
图11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11,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使用者界面115中的虚框区域1101显示可携式电子装置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据此,使用者可以依据此单位操作价格来控制使用此目标无线网络上网的时间,以避免过度使用此目标无线网络而增加不必要的无线网络上网费用。
承上所述,利用控制无线网络在使用上的单价的概念作延伸,在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中,在一预设的无线网络使用额度下,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离到达此预设额度还有多少可使用的时间。或者,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显示还能使用的封包上传/下载数量在使用者界面上。
[第十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可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十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到第十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于一预设的无线网络使用额度(通常以月费或预缴费用而决定),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显示对应于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操作时间临界值在使用者界面上。另外,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经由此目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已传输时间。
图12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对应于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操作时间临界值与已传输时间的示意图。
请参照图12,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使用者界面125显示对应于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操作时间临界值与经由此目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已传输时间,其中虚线1201代表操作时间临界值,而具有斜线背景的方块1202表示截至目前为止经由此目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已传输时间。例如,当具有斜线背景的方块1202上升到虚线时,表示可携式电子装置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使用额度已满,若还要继续使用此目标无线网络上网,使用者就需要再支付额外的费用。据此,使用者同样可以依据此操作时间临界值与已传输时间,来控制使用此目标无线网络上网的时间,以避免过度使用此目标无线网络而增加不必要的无线网络上网费用。
另一方面,从使用者付费的立场来看,在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显示使用当前的目标无线网络截至目前为止的累积总费用。
[第十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硬件装置及操作方式实质上可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十实施例中的任何一种,故在此不再赘述。而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到第十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上述单价指标,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在使用者界面显示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另外,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控制单元12可以在使用者界面显示经由此目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累积总费用。
图13为依据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例所绘示的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对应于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与累积总费用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3,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使用者界面135显示对应于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与累积总费用。更清楚说明,虚框区域1301表示目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而虚框区域1302表示截至目前为止,以当前使用的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换算而得的累积总费用。据此,使用者同样可以依据此单位操作价格与累积总费用来控制使用此目标无线网络上网的时间,以避免过度使用此目标无线网络而增加不必要的无线网络上网费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多个实施例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以及可携式电子装置,可以在使用者界面上显示多个异质无线网络对应的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而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可以是利用直条、色块、色点或者雷达图的方式来呈现。另外,使用者可以依据这些无线网络信号指标来选择使可携式电子装置操作于一个目标无线网络。藉此,使用者可以依据自身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习惯,来在各无线网络的无线信号指标与预期的服务质量之间作取舍,并选取合适的无线网络来使用。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也提供多种操作模式供使用者选择,大幅提升可携式电子装置在使用无线网络时的使用弹性。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6)
1.一种无线网络选择方法,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检测至少一无线网络的当前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
依据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从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一目标无线网络;以及
分别显示该至少一无线网络的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以作为从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选择该目标无线网络的参考依据,
其中分别显示该至少一无线网络的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的步骤包括:
显示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的每一无线网络的多个对应直条;以及
当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中的至少一特定指标具有数值越低越好的特性时,转换该至少一特定指标为至少一负向发展直条,且同时显示该至少一负向发展直条与其余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至少一对应直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分别显示该至少一无线网络的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的步骤还包括:
对于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的每一无线网络,将该每一无线网络对应的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经过换算或查找对照表的转换方式,分别转换为该多个对应直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显示该每一无线网络的该多个对应直条的步骤包括:
分别利用不同颜色显示每一无线网络的该多个对应直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显示该每一无线网络的该多个对应直条的步骤包括:
利用相同颜色显示对应于不同无线网络的相同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对应直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分别显示该至少一无线网络的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的步骤还包括:
对于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的每一无线网络,将该每一无线网络对应的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经过换算或查找对照表的转换方式,分别转换为多个对应色点或多个对应色块,并显示每一无线网络对应的该多个色点或该多个对应色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分别显示该至少一无线网络的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使用者界面的步骤还包括:
对于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的每一无线网络,将该每一无线网络对应的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经过换算或查找对照表的转换方式,分别转换为多个线性数值,并显示该每一无线网络对应的该多个线性数值于一雷达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依据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以自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该目标无线网络的步骤包括:
接收一选择操作;以及
依据该选择操作来选择操作于该目标无线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依据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以自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该目标无线网络的步骤包括:
分别设定对应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至少一决策临界值与决策优先顺序;以及
依据该决策优先顺序来依序比较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该至少一决策临界值,并获得至少一推荐无线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依据该决策优先顺序来依序比较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该至少一决策临界值,并获得该至少一推荐无线网络的步骤包括:
当获得的该至少一推荐无线网络的数量大于一时,只随机地保留该多个推荐无线网络的其中之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还包括:
在一半手动半自动模式下,显示对应于该推荐无线网络的选择提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依据该多个信号指标以自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该目标无线网络的步骤还包括:
在一自动模式下,接收确认操作或取消操作;
当接收到该确认操作时,选择该推荐无线网络为该目标无线网络;以及
当接收到该取消操作时,取消选择该推荐无线网络为该目标无线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在选择操作于该目标无线网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显示对应于该目标无线网络的操作时间临界值;以及
显示经由该目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已传输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在选择操作于该目标无线网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显示目前使用的该目标无线网络的单位操作价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在选择操作操作于该目标无线网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显示经由该目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累积总费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为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蓝牙、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高速下载封包存取、高速上传封包存取、无线射频识别、无线保真以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技术的至少其中之一。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包括频宽指标、接收信号强度指标、信噪比指标、位错误率指标、封包遗失率指标或单价指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其中该频宽指标、该接收信号强度指标或该信噪比指标包括于一第一指标群组,该位错误率指标、该封包遗失率指标或该单价指标包括于一第二指标群组。
18.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多模收发器单元,检测至少一无线网络的当前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
控制单元,耦接该多模收发器单元,依据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以控制该多模收发器单元自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选择操作于一目标无线网络;以及
显示单元,耦接该控制单元,显示一使用者界面,
其中该显示单元显示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该使用者界面,以作为自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选择该目标无线网络的参考依据,
其中该显示单元显示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于该使用者界面的操作包括:
显示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中的每一无线网络的多个对应直条于该使用者界面;以及
当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中的至少一特定指标具有数值越低越好的特性时,该控制单元转换该至少一特定指标为至少一负向发展直条,且该显示单元同时显示该至少一负向发展直条与其余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至少一对应直条于该使用者界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
输入单元,用来接收选择操作,并传送该选择操作至该控制单元,以及
该控制单元依据该选择操作来选择操作于该目标无线网络。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
该控制单元分别设定对应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的至少一决策临界值与一决策优先顺序,以及
该控制单元依据该决策优先顺序来依序比较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与该至少一决策临界值,并获得至少一推荐无线网络。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
当获得的该至少一推荐无线网络的数量大于一时,该控制单元随机地保留该多个推荐无线网络的其中之一。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
在一半手动半自动模式下,该控制单元控制该显示单元显示对应该推荐无线网络的一选择提示。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
在一自动模式下,当该控制单元接收一确认操作时,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多模收发器单元选择该推荐无线网络为该目标无线网络,以及
在该自动模式下,当该控制单元接收一取消操作时,该控制单元控制该多模收发器单元取消将该推荐无线网络选择为该目标无线网络。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至少一无线网络为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蓝牙、通用封包无线电服务、高速下载封包存取、高速上传封包存取、无线射频识别、无线保真以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技术的至少其中之一。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多个无线网络信号指标包括频宽指标、接收信号强度指标、信噪比指标、位错误率指标、封包遗失率指标或单价指标。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频宽指标、该接收信号强度指标或该信噪比指标包括于一第一指标群组,该位错误率指标、该封包遗失率指标或该单价指标包括于一第二指标群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33152.7A CN103533610B (zh) | 2012-07-05 | 2012-07-05 | 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
US13/610,915 US9215015B2 (en) | 2012-07-05 | 2012-09-12 | Method for selecting wireless network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EP20120191606 EP2688233A1 (en) | 2012-07-05 | 2012-11-07 | Method for selecting wireless network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33152.7A CN103533610B (zh) | 2012-07-05 | 2012-07-05 | 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33610A CN103533610A (zh) | 2014-01-22 |
CN103533610B true CN103533610B (zh) | 2016-08-03 |
Family
ID=47257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33152.7A Active CN103533610B (zh) | 2012-07-05 | 2012-07-05 | 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15015B2 (zh) |
EP (1) | EP2688233A1 (zh) |
CN (1) | CN1035336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83682A (zh) * | 2014-02-27 | 2015-09-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Wifi热点连接及选择方法、通信终端及系统 |
WO2015152872A1 (en) * | 2014-03-31 | 2015-10-08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ertical handover |
GB2533791B (en) * | 2014-12-30 | 2018-09-26 | Gen Electric | Wireless medical body area network and method to associate wireless devices therewith |
CN106304260B (zh) * | 2015-05-18 | 2019-10-01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加入ZigBee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TWI580293B (zh) * | 2015-11-03 | 2017-04-21 |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通訊控制系統、無線通訊控制方法及移動裝置 |
US10075908B2 (en) * | 2016-06-13 | 2018-09-11 | Erik Young | Group speakers |
CN106879008B (zh) * | 2017-03-13 | 2020-08-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信息获取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N109144826B (zh) * | 2018-08-21 | 2021-11-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Wifi信号指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JP7203695B2 (ja) * | 2019-06-27 | 2023-01-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CN110958627A (zh) * | 2019-12-09 | 2020-04-03 | 西安锐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6727A (zh) * | 2002-11-13 | 2006-01-25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执行从wlan到蜂窝网的技术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536357A (zh) * | 2006-03-23 | 2009-09-16 | 赛伊公司 | 低功率的甚高数据速率设备 |
US7761119B2 (en) * | 2006-07-05 | 2010-07-20 | Kyocera Corporation | Signal strength annunciators for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358765A (ja) * | 2000-06-13 | 2001-12-26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プロバイダ転送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バイダ転送サービス方法 |
US6999081B1 (en) * | 2001-11-14 | 2006-02-14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production data for improved manufacturing decision making |
US7024162B2 (en) * | 2003-03-27 | 2006-04-04 | Motorola, Inc. |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all quality indic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in |
KR100640364B1 (ko) | 2004-01-14 | 2006-10-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통신 서비스 제공 여부를 사용자에게알리는 듀얼모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방법 |
JP3724492B2 (ja) * | 2004-02-24 | 2005-12-07 | 株式会社カナック | 問題解決支援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TWI277351B (en) | 2004-08-06 | 2007-03-21 | Ind Tech Res Inst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n access network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228330B2 (en) * | 2009-01-30 | 2012-07-24 | Mellmo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bar charts with a fixed magnification area |
US8527009B1 (en) * | 2010-11-24 | 2013-09-03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Indicating wireless-signal status on a mobile device |
US8560021B2 (en) * | 2011-08-02 | 2013-10-15 | Cellco Partnership | Mobile device integration with WLAN functionality |
-
2012
- 2012-07-05 CN CN201210233152.7A patent/CN103533610B/zh active Active
- 2012-09-12 US US13/610,915 patent/US9215015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1-07 EP EP20120191606 patent/EP268823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26727A (zh) * | 2002-11-13 | 2006-01-25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执行从wlan到蜂窝网的技术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01536357A (zh) * | 2006-03-23 | 2009-09-16 | 赛伊公司 | 低功率的甚高数据速率设备 |
US7761119B2 (en) * | 2006-07-05 | 2010-07-20 | Kyocera Corporation | Signal strength annunciators for multi-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33610A (zh) | 2014-01-22 |
US9215015B2 (en) | 2015-12-15 |
EP2688233A1 (en) | 2014-01-22 |
US20140011532A1 (en) | 2014-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33610B (zh) | 无线网络选择方法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 |
US6982962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network access provider using a portable information device | |
US9426039B2 (en) |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data usage | |
CN107534916B (zh) |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 |
US11445390B2 (en) | Measurement method,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0049505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
JP7274038B2 (ja) | 情報指示、決定方法及び装置、通信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 |
CN114916251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602738B (zh)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11919505A (zh) | 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终端 | |
CN112105058A (zh) | 链路连接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5025535A (zh) | 一种切换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和无线通信终端 | |
CN105320433B (zh) | 移动终端的近距离数据传输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 |
CN105848235A (zh) |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1615143B (zh) | 信息上报方法、信息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控制实体 | |
CN104105165A (zh) | 一种处理接入wlan的方法与终端 | |
CN109617802B (zh) | 链路聚合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 |
US20160373954A1 (en) | Mobile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device, carrier server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peed control method in carrier server device | |
CN113965493A (zh) | 信息提示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6851781A (zh) | 基于Wi‑Fi的智能场景识别方法 | |
WO2021016771A1 (zh) | 信道检测方式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4554584B (zh) | 通信方法、系统、服务器及无线接入点 | |
CN108882335A (zh) |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9587765B (zh) | 链路聚合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 |
JP6199213B2 (ja) | チャネル選択装置、チャネル選択システム及びチャネル選択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