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5121B - 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25121B CN103525121B CN201310410595.3A CN201310410595A CN103525121B CN 103525121 B CN103525121 B CN 103525121B CN 201310410595 A CN201310410595 A CN 201310410595A CN 103525121 B CN103525121 B CN 1035251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ye
- dispersed dye
- diphenylamine type
- type dispersed
- nitr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0 C*CC=CC(N=NC1=CC(C)CC(C)=C1)=CC=* Chemical compound C*CC=CC(N=NC1=CC(C)CC(C)=C1)=CC=* 0.000 description 2
Landscapes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其通式为(1)。本发明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具有色光鲜艳、染色性能和各项牢度优良、pH范围宽的特点。本发明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既可以在强碱性浴中对聚酯、聚酯超细纤维以及聚酯与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染色一步一浴染色;还可以对聚酯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分散/活性染料进行同浆印花;还可以对双面绒、不倒绒、超柔短毛绒类涤纶织物进行一步法碱性烂花印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细化工和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色分散染料的结构种类较多,常用如双偶氮型的分散黄23,由于容易分解出对氨基偶氮苯而被禁用;硝基二苯胺类的分散黄42,牢度较好,适用于多种纤维,染色性能有待改进;喹啉类的分散黄54,色光鲜艳,近年来随着分散黄23的禁用,其用量越来越大。以上三支分散染料可以在弱碱性条件下着色,但对强碱比较敏感。
偶氮二苯胺类分散染料兼具有偶氮染料和二苯胺结构的综合特征,所以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和坚牢度,如分散黄70和76。国内也有一些专利在分散黄70和76的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改进的研究,如CN87100778、CN96108715.3、CN03124687.7,改进后的分散染料色光鲜艳,进一步提高了其坚牢度和染色性能。
众所周知,聚酯纤维用分散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染色,一般将pH控制在4-6,以确保染得的涤纶纤维的色光和深度的重现性。涤纶纤维在纺纱过程中需要添加各种油剂和浆料,而油剂和浆料在染色前必须去除干净,否则影响染色。目前涤纶上的油剂和浆料以及碱减量、染色后还原清洗都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也就是说涤纶纤维的前处理(如精炼、退浆、碱减量等)、染色、还原清洗三个染整工艺,只有中间环节的染色是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这给涤纶纤维的染整加工带来诸多不便。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强碱性条件染色的分散染料的需求越来越强。
近年来,随着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聚酯纤维强碱性浴染色,前处理、染色一浴法的分散染料,如专利CN101143969A、CN102618080A、CN102660145A、CN101265369A、CN102746713A发明专利中所示结构。这些发明专利中公开了苯并噻唑、苯并异噻唑为重氮组份的红、蓝色等分散染料,这些分散染料色光浓艳,染色依存性优异,尤其是pH依存性甚佳。在强碱性条件下染色,各项牢度与酸性条件下相当,但耐晒牢度不佳。
“分散染料NaOH介质染色技术”(孙海健等,印染,2012(5):5-8)探讨了四只分散染料以氢氧化钠为介质的一浴一步法和一浴两步法碱性退浆染色短流程工艺。文献中表明,在氢氧化钠强碱性介质下染色,聚酯纤维表面出现凹的刻蚀斑点,使聚酯织物获得一定碱减量效果。这也意味着聚酯纤维在强碱性条件下染色,纤维的比表面积发生了变化,这可能是造成日晒牢度不佳原因之一。
而偶氮二苯胺类结构也在向着耐碱性条件染色的方向发展,如发明专利CN101284800A、CN102250485A中公布了如下通式的黄色分散染料,此类分散染料可以在弱酸至强碱性条件下染色,且能染得相同的色光和深度,染色重现性优良,并且具有优异的升华、水洗、日晒牢度。
发明专利GB1202984A、US3640996A、US4140683A中公布了以苯胺类、苯并异噻唑、苯并噻唑、噻唑、噻吩为重氮组份的偶氮二苯胺类分散染料,其中苯胺类为重氮组份的色谱范围宽,而以苯并异噻唑、噻唑、噻吩为重氮组份的大多是蓝色结构,苯并噻唑为重氮组份的大多是红、紫色结构。专利US5270456A中公布了以噻吩为重氮组份的偶氮二苯胺类分散染料,重氮组份噻吩结构上大多有氰基和甲醛基,主要是蓝色和藏青染料,这些基团不耐碱性条件染色。发明专利GB1047026A、GB1429179A中公布了以苯胺为重氮组份的偶氮二苯胺类分散染料,但结构中含有羧酸基或羟基等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的基团。发明专利GB1166347A、GB1185174A公布了以苯胺、噻唑、苯并噻唑、噻吩等杂环为重氮组份的偶氮二苯胺类分散染料,色谱范围宽,这两个方面专利中明确提出可以在pH=2-9染色,由于有些重氮组份以及偶合组份中有酯基,酰胺基等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的基团,所以此类结构不耐强碱性,但可以耐一定弱碱。
发明内容
发明人基于对上述事实的理解和分析,进行了大范围的研究,以满足现代印染发展的需求,结果发现某些特别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非常适合于上述目的。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通式(1)所示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
(1)
其中:
通式(1)中的D可以选择式(a)、(b)、(c)所示一种或多种任意结构:
X可以为氢、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酰胺或卤素;Y1和Y2可以独立地为氢、卤素、硝基、氰基、羟基、苄基、CF3、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
R1、R3独立地为氢、卤素或C1~C4烷基;R2为氢、卤素、硝基、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R4为氢、硝基、卤素、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R5、R6独立为氢、卤素、硝基、CF3或SO2F;R7独立地为氢、卤素、硝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F3或SO2F。
优选的,通式(1)中所示的基团定义如下:
X可以为氢、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甲酰胺、乙酰胺、氯或溴;Y1和Y2可以独立地为氢、氯、溴、硝基、苄基、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或CF3;
R1、R3独立地为氢、氯、溴或甲基;R2独立地为氢、氯、溴、硝基、甲基或甲氧基;R4为氢、硝基或氯;R5、R6独立为氢、氯、溴或硝基;R7独立地为氢、氯、硝基、甲基或甲氧基。
更佳的,通式(1)中所示的基团定义如下:
X可以独立地为氢、甲基、甲氧基、氯;Y1和Y2可以独立地为氢、氯、硝基、苄基、甲基或甲氧基;
R1、R3独立地为氢、氯或溴;R2为氯、溴、硝基或甲基;R4为硝基;R5、R6独立为氢、氯、溴为硝基;R7为氯、硝基或甲基。
本发明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将重氮组份在酸性介质中使用亚硝化剂进行重氮化,获得重氮液;同时用强酸性介质适当加热溶解偶合组分,溶解后冷却得偶合液;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重氮化偶合后,可以通过任何方便的方法如过滤从反应混合液中取得产物,然后水洗、烘干,得染料单体。本发明所述的亚硝化试剂可以亚硝酰硫酸、亚硝酸钠或甲基亚硝酸盐等;本发明所指酸性介质,可以是硫酸等强酸,也可以是酸的混合物,比如磷酸、硫酸、醋酸、氢氟酸、丙酸等混合物;本发明所述染料单体可以是单一结构,也可以是多种结构的任意比例的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一类偶氮二苯胺型染料组合物应用于制备分散染料时,通常还需进行商品化处理,即加入常用助剂、水以及其他表面活性剂进行预分散。通常,助剂与染料单体重量之比为0.8~8:1。所述染料可以使单一成分,也可以是多种染料单体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助剂为分散染料复配时常用的分散剂、扩散剂以及其他表面活性剂等。优选的助剂包括下列之一或其混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如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分散剂MF)、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扩散剂NNO)、苄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扩散剂CNF)、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83A、85A)等。
本发明所述一类偶氮二苯胺型染料配制的染料制品,可以微粒子分散处理后的液态、乳膏态或者用喷雾法等进行干燥处理后的粉状、颗粒状进行染色。具体地,当本发明的偶氮二苯胺型染料制成品为固态时,染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50%,助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0-90%。当本发明的偶氮二苯胺型染料制成品为液态时,染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助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0-50%,其余为水。
由于染料行业的特殊性,很难也没有必要制成纯品,通常会带有一些制备过程中的杂质,本发明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组合物制成成品染料时也允许有少量的水分及微量的物理杂质。
本发明所述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配制的染料制品可以通过传统的浸染或印花对聚酯纤维染色,这里传统的浸染或印花对聚酯纤维是指在酸性条件下。例如在浸染情况下,可以使用通常染色工艺方法如高温高压法、热熔法等类似方法;在印花情况下,将本发明的染料混合物及印花辅助添加剂添加到印花浆中,用常压饱和蒸汽、高温高压蒸汽、常压高温蒸汽处理含印花浆的织物。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在强碱性浴中对聚酯、聚酰胺、聚氨酯或醋酸纤维、以及超细纤维及混纺织物染色的方法,且所得染色织物或纤维在强碱条件下的各项色牢度均优良,尤其是耐晒牢度优良,该方法是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组合物进行染色。
具体地说,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在碱性浴中对聚酯、聚酰胺、聚氨酯或醋酸纤维、以及超细纤维及混纺织物染色的方法是染浴pH调节到9-13,其余条件与弱酸性染色相同。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在强碱性浴中对聚酯、聚酯超细纤维以及聚酯与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织物前处理、染色一步一浴的方法,且所得染色织物或纤维强碱条件下的各项色牢度均优良,尤其是耐晒牢度优良,该方法使用了本发明所述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组合物进行染色。
具体地说,本发明所提供的在强碱性浴中对聚酯、聚酯超细纤维以及聚酯与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织物前处理、染色一步一浴方法是:按浴比1:3~1:50放入未前处理织物,前处理助剂、再加入碱剂,将染浴中pH调整为9~13,然后以1-3℃/min升温速度加热至110-140℃,保温10-90min,然后降温排液,洗涤后干燥。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聚酯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的方法,该方法是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组合物进行印花。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聚酯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分散/活性同浆印花的方法是:将本发明的分散染料与所需活性染料加入水中,搅拌过程中加入尿素等其他助剂,过滤得到溶解好的染料混合物;将印花糊料加入水中,并加入碱剂,搅拌均匀,过滤后待用;将溶解好的染料混合物与上述制备的印花糊料混合均匀,得分散/活性同浆印花色浆;具体印花工艺与常规印花方法相同。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对双面绒、不倒绒、超柔短毛绒类涤纶织物一步法碱性烂花印花方法,该方法是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组合物进行染色。
具体地说,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偶氮二苯胺型染料对双面绒、不倒绒、超柔短毛绒类涤纶织物一步法碱性烂花印花方法是:将本发明的分散染料加入水中,搅拌过程中加入尿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他助剂,过滤得到溶解好的染料混合物;将耐碱性印花糊料加入水中,并加入碱剂,搅拌均匀,过滤后待用;将溶解好的染料混合物与上述制备的印花糊料混合均匀,得烂花印花色浆;具体印花工艺与常规印花方法相同。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着色纤维材料,该着色纤维材料使用至少一种本发明所述的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组合物进行染色或印花。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偶氮型分散染料。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单偶氮型分散染料的用途,其用于在弱碱性浴中对聚酯、聚酰胺、聚氨酯或醋酸纤维、以及超细纤维及混纺织物染色;或用于在弱碱性浴中对聚酯纤维以及超细聚酯纤维前处理、染色一步一浴;或对双面绒、不倒绒、超柔短毛绒一步法碱性烂花印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与现有的耐碱性分散染料比较,进一步完善色谱,比如红色系的大红、红玉,蓝色系的翠兰,深色系红紫,紫,黄棕,橙;
本发明提供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在弱酸至强碱性条件下,上染率高、色光鲜艳、重现性好、各项牢度优良,尤其是日晒牢度较佳;
本发明提供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适用于聚酯纤维的前处理、染色一浴一步法工艺。碱性条件染色工艺可以克服酸性浴中染色常见的染疵,如前处理的浆料、油剂去除不净,染色时低聚物析出等,而且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染色废水大幅度减少,能耗低,是节能减排的工艺和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还适用于聚酯纤维/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分散/活性同浆印花,该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可以大大缩短流程,节能减排,提高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还适用于双面绒、不倒绒、超柔短毛绒类涤纶织物一步法碱性烂花印花,该方法工艺简单,可获得单一纤维彩色烂花或少套多色的效果,并且可使绒面织物花型凹凸有致、有立体感。传统的涤纶织物碱性烂花方法是:先对涤纶白坯布进行局部烂花,然后再染色或印花,该方法工艺复杂,限制花型色彩的多样性。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特征,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参考发明专利GB1185174A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用熟知的方法容易制得结构式为(a-1)和(a-2)的染料单体。
(a-1)
(a-2)
将实施例1得到的(a-1)和(a-2)两种染料单体,与扩散剂进行混合,混合物的质量比为:染料单体(干品):分散剂MF:木质素磺酸钠(85A)=1:2:1,加入适量的水和其他表面活性剂,砂磨至一定的颗粒大小,优选颗粒直径小于1μm,然后喷雾干燥制得商品化的(a-1)式分散染料和(a-2)式分散染料,其中(a-1)式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呈大红色,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长λMAX=510nm;(a-2)式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呈红玉色,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长λMAX=528nm。
参考发明专利GB1185174A中实施例以及本发明实施例1的商品化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用熟知的方法容易制得表1和表2通式所示的分散染料。
表1
表2
实施例2
参考发明专利GB1202984A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用熟知的方法容易制得结构式为(b-1)、(b-2)的染料单体。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商品化方法,得到商品化的(b-1)、(b-2)式分散染料,其中(b-1)式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呈蓝色,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长λMAX=612nm;(b-2)式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呈蓝色,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长λMAX=608nm。
(b-1)
(b-2)
同样,参考发明专利GB1202984A中实施例以及本发明实施例1的商品化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用熟知的方法容易制得表3通式所示的分散染料。
表3
实施例3
参考发明专利GB1166347A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用熟知的方法容易制得结构式为(c-1),(c-2)、(c-3)、(c-4)的染料单体。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商品化方法,可得到(c-1)、(c-2)、(c-3)、(c-4)式分散染料,其中(c-1)式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呈红光橙色,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长λMAX=460nm;(c-2)式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呈红光橙色,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长λMAX=452nm;(c-3)式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呈黄光橙色,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长λMAX=434nm;(c-4)式分散染料在聚酯纤维上呈黄光橙色,在丙酮中最大吸收波长λMAX=430nm。
(c-1)
(c-2)
(c-3)
(c-4)
同样,参考发明专利GB1166347A中实施例以及本发明实施例1的商品化方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用熟知的方法容易制得表4通式所示的分散染料。
表4
比较例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选取的对照1~4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结构相近或色光近似,对照1~4也是常用的分散染料。
对照1:分散红153是中温型鲜艳的大红色染料,pH适用范围宽,着色力高,染色性能和可拔性能优良,牢度好;适用于聚酯纤维及混纺织物、超细聚酯纤维的染色和印花。
对照2:分散红145是中温型的红玉色染料,适用于涤纶高温高压,热熔法,也可以用于涤纶的印花;其色光鲜艳,性能优良,强度高,是分散黑2B-SF的组分之一。
对照3:分散蓝367,色光鲜艳,强度高,牢度好,染色性能不佳,对pH变化比较敏感,可染聚酯纤维以及醋酸纤维。
对照4:分散橙30,色光浓艳,是常用深色三原色之一,适用于聚酯纤维的染色和印花,还适用于聚酯超细纤维。
弱酸性条件染色实施例:
取已前处理纯涤纶织物100Kg,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中,放入染色用水,将已前处理的纯涤纶织物放入染色机中进行循环,加入适量用醋酸和醋酸钠调节pH到4.5,加入按表5所示的实施例和对照1~4的分散染料各2Kg。20min升温到80℃,然后再用50min升温到130℃,保温60min,冷却到80℃排除染色残液,然后还原清洗,80℃热水漂洗后冷水洗,然后出布干燥得染色布样。
碱性条件染色实施例:
取已前处理纯涤纶织物100Kg,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中,放入染色用水,将已前处理的纯涤纶织物放入染色机中进行循环,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将pH调节到9~13之间,加入按表6所示的实施例和对照1~4的分散染料各2Kg。20min升温到80℃,然后再用50min升温到130℃,保温60min,冷却到80℃排除染色残液,80℃热水漂洗后冷水洗,然后出布干燥得染色布样。
前处理、染色一浴一步法实施例:
取未前处理纯涤纶织物100Kg,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中,放入染色用水,将未前处理纯涤纶织物放入染色机中进行循环,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将pH调节到9~13之间,加入3Kg精炼剂HE0815,加入按表7所示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分散染料各2Kg。20min升温到80℃,然后再用50min升温到130℃,保温60min,冷却到80℃排除染色残液,80℃热水漂洗后冷水洗,然后出布干燥得染色布样。
耐日晒色牢度测定按照ISO105B02:2000进行,耐洗色牢度测定按照GB/T3921-1997进行,耐摩擦色牢度的测定按照GB/T3920-2008进行,耐升华色牢度的测试按照GB/T5718-1997进行,评定沾色使用灰色标准样卡GB251-1995进行,评定变色使用灰色标准样卡GB250-1995进行。
本发明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组合物用于聚酯纤维织物的染色,其色牢度因染色深度的不同,织物风格的不同、牢度评判标准的不同可能与本发明所示各项色牢度略有差异。
表5弱酸性条件染色结果
表6碱性条件染色结果
表7前处理、染色一浴一步法染色结果
对比表5、6和7:对照1和2在强碱性条件下染色,上色较浅,且色光变化较大;对照3和4,在涤纶上几乎不上色,可能是由于在强碱性和高温高压条件下,结构中的基团发生严重分解所致;而表6、7中的实施例所得织物颜色浓艳,得色均匀,布面整洁,手感滑爽柔软。表6、7与表5中实施例的各项色牢度相比,基本没变化,尤其是耐晒牢度与弱酸性条件染色保持一致。所以本发明一类偶氮苯胺型分散染料能够适用于碱性条件以及前处理、染色一浴一步碱性染色工艺,且所得着色织物在弱酸至强碱条件下染色的各项色牢度均优良,尤其是耐晒牢度。
涤棉混纺织物的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方法:
按表8和表9所示称取实施例和对照3的分散染料与所需活性染料加入水中,搅拌过程中加入尿素等其他助剂,过滤得到溶解好的染料混合物;将耐碱性印花糊料PE加入水中,并加入碳酸钠,搅拌均匀,过滤后待用;将溶解好的染料混合物与上述制备的印花糊料混合均匀,得分散/活性同浆印花色浆;采用170℃,7min汽蒸固色,然后皂洗,水洗,烘干得印花织物。
表8
表9
表9中的实施例(b-1)、(b-10)印花织物得色浓艳,织物布面光洁,手感风格佳,而对照3在涤纶织物上几乎不上色,可能在碱性和高温条件下,结构中的基团发生严重分解所致。
涤纶绒面织物一步法碱性烂花印花:
按表10所示称取实施例和对照的分散染料加入水中,搅拌过程中加入尿素、1227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其他助剂,过滤得到溶解好的染料混合物;将耐碱性印花糊料PE加入水中,并加入氢氧化钠,搅拌均匀,过滤后待用;将溶解好的染料混合物与上述制备的印花糊料混合均匀,得碱性烂花印花色浆;采用170℃,7min汽蒸固色,然后皂洗,水洗,烘干得烂花印花织物。
表10
涤纶绒面织物一步法碱性烂花印花,对照1在涤纶绒面织物上得色浅且色光变化比较大,对照3和4在涤纶绒面织物上几乎不上色,可能在碱性和高温条件下,结构中的基团发色严重分解所致。而表10中选取实施例在涤纶绒面织物上色光浓艳,凹凸有致,有立体感。
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
Claims (9)
1.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的分子结构如通式(1)所示:
其中D选自式(a)、(b)所示结构:
X为氢或C1~C4烷基;Y1和Y2为硝基;
R1、R3独立地为氢或卤素;R2为氢、卤素或硝基;R4为硝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通式(1)中:
X为氢、甲基或乙基;Y1和Y2为硝基;
R1、R3独立地为氢、氯或溴;R2为氢、氯、溴或硝基;R4为硝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其特征在于,通式(1)中:
X为氢或甲基;Y1和Y2为硝基;
R1、R3独立地为氢、氯或溴;R2为氯、溴或硝基;R4为硝基。
4.一种在强碱性浴中对聚酯、聚酯超细纤维以及聚酯与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织物进行前处理、染色一步一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进行染色。
5.一种适用于聚酯纤维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分散/活性染料同浆印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进行印花。
6.一种对双面绒、不倒绒、超柔短毛绒一步法碱性烂花印花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进行印花。
7.一种着色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
8.一种组合物,其包含至少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的用途,用于在强碱性浴中对聚酯纤维以及超细聚酯纤维前处理、染色一步一浴;或对双面绒、不倒绒、超柔短毛绒一步法碱性烂花印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10595.3A CN103525121B (zh) | 2013-09-10 | 2013-09-10 | 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10595.3A CN103525121B (zh) | 2013-09-10 | 2013-09-10 | 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25121A CN103525121A (zh) | 2014-01-22 |
CN103525121B true CN103525121B (zh) | 2015-12-23 |
Family
ID=49927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10595.3A Active CN103525121B (zh) | 2013-09-10 | 2013-09-10 | 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2512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98308B (zh) * | 2016-08-31 | 2017-09-22 | 江苏亚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耐晒牢度的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黑色分散染料及其染色方法 |
CN110074705A (zh) * | 2019-05-28 | 2019-08-02 | 高可 | 一种超细纤维双面绒搓澡巾的制作方法 |
CN113201233B (zh) * | 2021-04-29 | 2022-07-01 | 宁波中苑颜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光致变色有机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66347A (en) * | 1966-06-06 | 1969-10-08 | Sandoz Ltd | Azo Dyes of Low Water Solubility, their production and use |
GB1202984A (en) * | 1967-01-26 | 1970-08-26 | Basf Ag | New water-insoluble azo dyes |
US3640996A (en) * | 1968-02-23 | 1972-02-08 | Basf Ag | Disperse water-insoluble benzeneazo-3-acetyl-or 3-propionyl-aminodiphenyl-amine dyestuffs |
GB2104554A (en) * | 1981-08-07 | 1983-03-09 | Sandoz Ltd | Stable mixed disperse dyestuff preparations |
CN102250485A (zh) * | 2011-05-23 | 2011-11-23 | 蓬莱嘉信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 酸-碱性浴染色的黄色分散染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644371A1 (de) * | 1966-06-06 | 1972-03-16 | Sandoz Ag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in Wasser schwer loeslicher Farbstoffe |
-
2013
- 2013-09-10 CN CN201310410595.3A patent/CN1035251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66347A (en) * | 1966-06-06 | 1969-10-08 | Sandoz Ltd | Azo Dyes of Low Water Solubility, their production and use |
GB1202984A (en) * | 1967-01-26 | 1970-08-26 | Basf Ag | New water-insoluble azo dyes |
US3640996A (en) * | 1968-02-23 | 1972-02-08 | Basf Ag | Disperse water-insoluble benzeneazo-3-acetyl-or 3-propionyl-aminodiphenyl-amine dyestuffs |
GB2104554A (en) * | 1981-08-07 | 1983-03-09 | Sandoz Ltd | Stable mixed disperse dyestuff preparations |
CN102250485A (zh) * | 2011-05-23 | 2011-11-23 | 蓬莱嘉信染料化工有限公司 | 酸-碱性浴染色的黄色分散染料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用溶解度参数进行单偶氮分散染料的分子设计和结构筛选";倪家宝 等;《华东化工学院学报》;19811231(第1期);55-7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25121A (zh) | 2014-0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1017B (zh) | 一种分散染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265369B (zh) | 一种偶氮染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649129B (zh) | 一种适用于碱性染色的分散染料组合物 | |
CN102516811B (zh) | 一种分散黑染料组合物 | |
CN102746712A (zh) | 一种分散染料组合物、染料制品及应用 | |
CN104559316A (zh) | 一种高牢度蓝色至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及染料制品 | |
CN107724114B (zh) | 一种环保型高温直喷分散黑染料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233337B (zh) | 一种黑色染料组合物及染料制品 | |
CN101597432A (zh) | 单偶氮杂环蓝色耐碱性分散染料化合物 | |
CN103113759A (zh) | 一种红色分散染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741507A (zh) | 适用于蚕丝的共价键着色方法 | |
CN103589190A (zh) | 一种分散红染料组合物 | |
CN104530751B (zh) | 一种分散红玉染料组合物 | |
CN109401359B (zh) | 一种蓝至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和染料制品 | |
CN103525121B (zh) | 一类偶氮二苯胺型分散染料及其应用 | |
CN105111785B (zh) | 一种深色分散染料组合物与应用 | |
CN104194381A (zh) | 一种可交联活性分散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07675522B (zh) | 一种低电导率高温直喷分散染料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88129B (zh) | 一种分散染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2443280B (zh) | 一种分散蓝色至黑色染料组合物 | |
CN104592782A (zh) | 适于酸-碱性浴中染色的偶氮型分散染料、制备及应用 | |
CN109535769B (zh) | 一种分散红染料组合物和染料制品 | |
CN106398308B (zh) | 一种高耐晒牢度的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黑色分散染料及其染色方法 | |
CN104151866B (zh) | 一种基于含苯甲酰氧基的噻唑杂环红色染料的耐碱分散染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087008A (zh) | 一种分散染料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