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链路切换失败通信恢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终端在当前切换失败时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第一特征参数是指在一次切换失败中,与当前切换失败对应的特征参数,可以对当前切换失败进行识别,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特征参数可以包括:切换失败位置的地理坐标、切换失败次数、切换失败位置上若干个基站的信号特征、源基站的ID中的至少一个。
获取终端在当前切换失败时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的作用是为了在终端出现切换失败时,通过特征参数,可以方便了解当前切换失败的一些具体情况。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特征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几个举例,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还可以将其他参数设置为特征参数。
S102:将第一特征参数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判断第一特征参数是否与第二特征参数相匹配。
这里第二特征参数是指终端在历史切换失败时对应的特征参数,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仅为了区分历史切换失败时的特征参数与当前失败时的特征参数,第一特征参数和第二特征参数同为:切换失败位置的地理坐标、切换失败次数、切换失败位置上若干个基站的信号特征、源基站的ID中的至少一个。
由于终端在当前切换失败前可能发生一次历史切换失败,也可能发生多次切换失败,所以这里预先存成的第二特征参数可以为多个第二特征参数,即在将第一特征参数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参数进行比较时,可以将第一特征参数与多个第二特征参数分别进行比较。
第二特征参数的获取过程为:当终端在之前每次出现切换失败时,均获取当时切换失败时的特征参数作为第二特征参数,并且还获取并记录当时切换失败后进行通信恢复时的信号恢复参数。
另外,对于终端之前每次出现切换失败时,还可以建立该次切换失败时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的对应关系,以便后续查询,建立的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可以采用文本或数据库等格式保存在终端内。
在该步骤中,判断第一特征参数是否与第二特征参数相匹配,可以判断出对应同一个特征参数,终端是否在之前就已经出现过切换失败。
S103: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第一特征参数相对应的信号恢复参数。
当当前切换失败使的第一特征参数与任意一个第二特征参数相匹配时,即可以确定对应同一特征参数,终端在之前曾经出现过切换失败。这里,如果特征参数为切换失败位置的地理坐标,那么就是说终端在该位置之前曾经出现过切换失败。
当确定对应同一特征参数,终端在之前曾经出现过切换失败后,那么就可以在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第一特征参数相匹配的第二特征参数所对应的信号恢复参数,查找到的该信号恢复参数也就是与第一特征参数相对应的信号恢复参数。
S104:利用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为终端恢复无线链路连接。
如果对应同一特征参数,终端在之前曾经出现过切换失败,并且在之前切换失败发生后,终端成功完成通信恢复,那么当终端再次出现与该特征参数相对应的切换失败时,终端就可以借鉴之前的通信恢复过程中的信号恢复参数方便地进行当前通信恢复,提高了终端在切换失败后通信恢复的速度以及通信恢复的成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预先存储有终端的第二特征参数,并且预先存储有终端的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当终端再次出现切换失败时,判断当前切换失败的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二特征参数是否匹配,就可以知道终端对应同一特征参数,终端在之前是否出现过切换失败,当判断结果相匹配时,那么就可以利用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查找到与第一特征参数相对应的信号恢复参数,并利用查找到的信号恢复参数进行无线链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方法,当出现切换失败时,终端可以在不与源基站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利用历史切换失败时的信息不仅可以在切换失败后进行快速切换,而且还可以提高切换成功率。
另一个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无线链路切换失败通信恢复方法,在出现切换失败之前或者在切换失败后的通信恢复后,如图2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终端每次历史切换失败发生时,获取对应的第二特征参数,并获取每次历史切换失败后进行通信恢复时使用的信号恢复参数。
通过获取第二特征参数,可以记录在历史切换失败时的一些识别特征,方便后续进行特征匹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同上一实施例相同,特征参数可以包括:切换失败位置的地理坐标、切换失败次数、切换失败位置上若干个基站的信号特征、源基站的ID中的至少一个。并且第一特征参数和第二特征参数可以包括相同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包括不同的内容。
另外,这里当获取到第一特征参数后,相对于下一次切换失败,上次获取的第一特征参数均可以视为第二特征参数,也就是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二特征参数的区别仅仅在于:第一特征参数是当前的特征参数,而第二特征是历史的特征参数。
而获取对应于第二特征参数的切换失败后进行通信恢复时使用的信号恢复参数,其作用是将每次出现切换失败后进行通信恢复时的一些有用参数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当再次出现切换失败时,并且其第一特征参数与已记录的某一个第二特征参数相匹配,那么就可以直接利用之前记录的信号恢复参数进行通信恢复。
S202:建立终端的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于在再次切换失败后,在进行通信恢复之前只能获取到第一特征参数,而如果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二特征参数相匹配,为了方便根据第二特征参数查找得到当时切换失败所使用的信号恢复参数,所以当获取到历史切换失败的第二特征参数、信号恢复参数后,还可以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方便再次出现切换失败后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快速查找到有用的信号恢复参数进行通信恢复。
S203:将终端在每次切换失败时所对应的切换参数集存储到终端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参数集包括:第二特征参数、信号恢复参数以及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在历史切换失败时进行通信恢复的过程,均基于现有的通信协议,所以将终端在历史切换失败时的信息收集起来作为之后切换失败时进行通信恢复的先验知识,并存在终端内,这样在实现时,只需在终端内设置即可,而无需对网络侧设备进行功能扩展,进而在实施方案时,无需对网络侧设备进行改造,使得实施成本较低。
又一个实施例:
由于终端在将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二特征参数进行匹配时,理论上会对所有的第二特征参数进行读取,这将占用终端设备的较大内存。
为了减小终端在读取第二特征参数、信号恢复参数时的内存开销,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终端内设置有内部存储单元和外部存储单元,并且在存储第二特征参数和信号恢复参数时可以进行分类存储。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终端在所有历史切换失败时的切换参数集存储到终端内,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31:判断终端所有切换参数集内第二特征参数中的切换失败次数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值。
S2032:当切换失败次数在预设时间阈值内大于等于预设值时,按照切换失败次数由大到小的排序方式选取多个第二特征参数,并将所选取的多个第二特征参数所在的切换参数集存储到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切换参数集采用一个位于内部存储单元中的固定大小表格来存储,即在该表格内只存储N个切换参数集,并且存储在该表格内的切换参数集需满足以下两项条件:1)、对应的特征参数中的切换失败次数必须在某一时间阈值内超过某一个阈值C;2)、该表格内的N个切换参数集中的切换失败次数最高。
将切换失败次数限定在预设时间阈值内的不低于预设值,是用于对应某一个特征参数出现的切换失败的频率进行限制。这是因为,假设对应某一个特征参数的总切换失败次数较大,而这是基于较长时间的一个统计结果,但相邻两次切换失败之间间隔较长,那么综合考虑,就可以确定该特征参数为不常用的。
在上述步骤中,通过判断第二特征参数中的切换失败次数与预设值的大小,并且对所有切换参数集中的第二特征参数中的切换次数进行排序,并由大到小的排序方式选取,就可以方便选取所需的N个切换参数集,这里N可以为根据用户需求所设置的,也可以为处于占用内存的角度而设置的,最后将选取的N个切换参数集存储到终端的内部存储单元中。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当终端的第一特征参数在与内部存储单元内的N个切换参数集任意个切换参数集内第二特征参数相对应时,就表明终端的切换失败频率较高,即位于内部存储单元内的N个切换参数集内的数据被读取的频率较高。
S2033:将终端所有切换参数集中除选取的第二特征参数之外其它第二特征参数所在的切换参数集存储到终端的外部存储单元中。
除上述步骤S2033所选取的切换参数集外,与其他的切换参数集相对应时,终端出现切换失败的频率较低,所以将这些剩余的切换参数集存储在外部存储单元中,例如:外部扩展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终端的切换参数集,根据切换参数集所对应切换失败情况的出现频率,将切换参数集分别存储在内部存储单元和外部存储单元中,并且位于外部存储单元内的切换参数集的读取频率较低,位于内部存储单元内的切换参数集的读取频率较高,这样就可以减少终端对外部存储的读取次数,节省了内存消耗,提高了切换失败时通讯恢复时的速度。
又一个实施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利用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为终端建立无线链路连接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S1041:判断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中的重新接入基站是否满足作为服务小区的条件;
S1042:当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中的重新接入基站满足作为服务小区的条件时,建立终端与该重新接入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另外,当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所对应的基站不满足作为服务小区的条件时,或者,当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二特征参数不匹配时,再或者,当未查找到与当前切换失败相对应的信号恢复参数时,如图4所示,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5:建立终端与当前切换失败前的源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这里,建立终端与当前切换失败前的源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即使无法根据第二特征参数进行数据恢复,终端还可以尝试与切换失败前的源基站进行通信恢复。
又一个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如图5所示,该终端包括:获取单元1、判断单元2、查找单元3和无线链路建立单元4,其中:
获取单元1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切换失败时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
第一征参数是指在一次切换失败中,可以对当前切换失败进行识别的一些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特征参数可以包括:切换失败位置的地理坐标、切换失败次数、切换失败位置上若干个基站的信号特征、源基站的ID中的至少一个。
获取终端在切换失败时对应的第一特征参数的作用是为了在终端出现切换失败时,通过第一特征参数,可以了解当前切换失败的一些具体情况。
判断单元2用于将第一特征参数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参数进行比较,并判断第一特征参数是否与第二特征参数相匹配。
这里第二特征参数是指终端在历史切换失败时对应的特征参数,由于终端在当前切换失败前可能发生一次历史切换失败,也可能发生多次切换失败,所以这里预先存成的第二特征参数可以为多个第二特征参数,即在将第一特征参数与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参数进行比较时,可以将第一特征参数与多个第二特征参数分别进行比较。
当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一特征参数相匹配时,即可以确定对应同一特征参数,终端之前出现过切换失败,这里,如果特征参数为切换失败位置的地理坐标,那么就是说终端在该位置之前曾经出现过切换失败。
查找单元3用于当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二特征参数相匹配时,根据预先生成的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与第一特征参数相对应的信号恢复参数。
无线链路建立单元4用于利用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为终端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无线链路建立单元4可以包括:服务小区判断单元41和无线链路建立子单元42,其中:
服务小区判断单元41用于判断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中的重新接入基站是否满足作为服务小区的条件;
无线链路建立子单元42用于当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中的重新接入基站满足作为服务小区的条件时,建立终端与该重新接入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又一个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终端,当出现切换失败时,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二特征参数进行通信恢复。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终端还可以包括:对应关系建立单元5、转存单元6和存储单元7。
终端内的获取单元1还可以获取终端在每次历史切换失败时对应的第二特征参数,并获取每次历史切换失败后进行通信恢复时使用的信号恢复参数。
对应关系建立单元5用于建立终端的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
转存单元6用于将终端每次历史切换失败时所对应的切换参数集存储到终端的存储单元7内,其中:切换参数集包括:第二特征参数、信号恢复参数以及第二特征参数与信号恢复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又一个实施例:
由于终端在将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二特征参数进行匹配时,理论上会对所有的第二特征参数进行读取,占用终端设备的较大内存,为了减小终端在读取第二特征参数、信号恢复参数时的内存开销,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终端内设置的存储的分为:内部存储单元和外部存储单元,以便在存储第二特征参数、信号恢复参数时可以进行分类存储。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图中71为外部存储单元、72为内部存储单元,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转存单元6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单元61、选取单元62、第一转存子单元63和第二转存子单元64。
第一判断单元61用于判断终端所有切换参数集内第二特征参数中的切换失败次数在预设时间阈值内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值。
选取单元62用于当切换失败次数在预设时间阈值内大于等于预设值时,按照切换失败次数由大到小的排序方式选取切换失败次数大于等于预设值的多个第二特征参数。
第一转存子单元63用于将选取单元选取的多个第二特征参数所对应的切换参数集存储到内部存储单元72内;
第二转存子单元64用于将除选取单元选取的第二特征参数外其它第二特征参数所对应的切换参数集存储到外部存储单元71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终端的切换参数集,根据切换参数集所对应切换失败情况的出现频率,将切换参数集分别存储在内部存储单元和外部存储单元中,并且位于外部存储单元内的切换参数集的读取频率较低,位于内部存储单元内的切换参数集的读取频率较高,这样就可以减少终端对外部存储的读取次数,节省了内存消耗,提高了切换失败时的通讯恢复速度。
又一个实施例:
在本申请其它实施例中,当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所对应的基站不满足作为服务小区的条件时,或者,当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二特征参数不匹配时,再或者,当未查找到与当前切换失败相对应的信号恢复参数时,此时终端无法根据第二特征参数进行通信恢复。
为了保证终端可以在没有第二特征参数也可以进行通信恢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终端还可以包括:
源基站无线链路建立单元8,用于当查找得到的信号恢复参数所对应的基站不满足作为服务小区的条件时,或者,当第一特征参数与第二特征参数不匹配时,再或者,当未查找到与第一特征参数相对应的信号恢复参数时,建立终端与当前切换失败前的源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连接。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即使无法根据第二特征参数进行数据恢复,终端还可以尝试与切换失败前的源基站进行通信恢复。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