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7603A - 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07603A CN103507603A CN201310100305.5A CN201310100305A CN103507603A CN 103507603 A CN103507603 A CN 103507603A CN 201310100305 A CN201310100305 A CN 201310100305A CN 103507603 A CN103507603 A CN 1035076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shutter
- plastic
- guide rod
- roller blind
- front roll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07—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 B60J7/0015—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roller blin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22—Wind deflectors for open roof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其中前卷帘和后卷帘可以通过各自的马达被打开或关闭,由此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所述装置包括前卷帘和后卷帘;第一驱动装置,其生成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前卷帘的驱动动力;第二驱动装置,其生成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后卷帘的驱动动力,使得所述后卷帘可以独立于所述前卷帘被操作;动力传输单元,其传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动力从而允许移动玻璃与所述前卷帘的所述打开/关闭动作联动地操作;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提供给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电力从而控制所述前卷帘和所述后卷帘的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卷帘装置,其中前卷帘和后卷帘被连接至各自的驱动马达,以使得前卷帘的打开/关闭操作和后卷帘的打开/关闭操作可以独立地进行,并且使得天窗玻璃可以与所述前卷帘的打开/关闭操作联动地打开或关闭,由此给使用者提供更多便利。
背景技术
多年以来,为了使车辆乘客感到敞亮和自由,已在车辆的顶部安装了可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的开口天窗。在近期的开口天窗中,天窗板完全由玻璃结构形成的全景天窗给顾客留下了特别的印象,并且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希望拥有配置有该天窗的车辆。
全景天窗是由玻璃结构形成的并且因此阳光可以通过玻璃天窗直接照射到车辆的内部。因此,为了使车辆的内部适当地变亮并且同时防止阳光进入车辆的内部,典型地,与全景天窗一起安装可选择性打开或关闭的折叠卷帘。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能够容易地全部打开和部分打开天窗,卷帘典型地包括前卷帘和后卷帘。另外,相关技术的全景天窗包括在前部的移动玻璃和在后部的固定玻璃。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技术全景天窗的移动玻璃和卷帘被配置为通过各自的驱动马达操作。即,在全景天窗中,除了用于操作移动玻璃的驱动马达外,还安装了用于操作前卷帘和后卷帘的其他驱动马达。
但是,上述相关技术的问题在于,前卷帘和后卷帘被配置为同时打开或关闭,使得当执行前卷帘的打开操作时,即使不需要打开后卷帘,后卷帘也会意外地打开。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可以彼此独立地驱动前卷帘和后卷帘的技术,使得可以打开前卷帘和移动玻璃而无需伴有后卷帘的打开动作。
在相关技术中,提供了用于操作卷帘的驱动马达和用于操作移动玻璃的另一个驱动马达,因此使天窗的构造变得复杂。为了解决此问题,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2-0014615号(专利文件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全景天窗的互锁型卷帘装置,其被配置为使得窗帘可以与天窗玻璃的打开动作联动地被打开,并且使得当天窗玻璃处于打开状态时,窗帘不会关闭。
在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卷帘装置的技术是可以在手动操作的窗帘装置中使用的技术并且其中窗帘可以与天窗玻璃的打开动作联动地被打开。但是,为了关闭相关技术卷帘装置中的窗帘,使用者在关闭天窗玻璃之后必须手动拉动手柄上部从而移除滑块的干扰,并且当使用者拉动手柄上部时,所述窗帘通过窗帘的展开运动而关闭。因此,相关技术卷帘装置的问题在于其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并且不能被用于装有马达的卷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考虑了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卷帘装置,其中,提供了一个驱动马达,其用于以所述前卷帘和所述移动玻璃可以彼此联动地被打开或关闭的方式来打开或关闭所述前卷帘和所述移动玻璃;以及,提供了另一个驱动马达,其连接至后卷帘,使得所述后卷帘的打开/关闭操作可以独立于所述前卷帘的操作执行;并且即使所述装置使用两个驱动马达,本发明允许所述后卷帘独立于所述前卷帘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在车辆的车身顶盖中的天窗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前卷帘和后卷帘,使得前卷帘和后卷帘可以被使用者手动地打开或关闭;该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其生成用于实现所述前卷帘的打开/关闭动作的驱动动力;第二驱动装置,其以使得所述后卷帘可以独立于所述前卷帘而操作的方式生成用于实现所述后卷帘的打开/关闭动作的驱动动力;动力传输单元,其传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从而允许移动玻璃与所述前卷帘的所述打开/关闭动作联动地操作;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提供给所述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电力从而控制所述前卷帘和所述后卷帘的运动。
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可以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移动玻璃可以在所述前卷帘的打开动作完成之后被打开,并且使得所述前卷帘的关闭动作可以和所述移动玻璃的关闭动作联动地执行。
在本发明中,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可以包括:前帘包塑(front blindovermold),其连接至由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致动的第一电缆,使得所述前帘包塑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动力而在导轨内滑动;绕线导架,其在所述前卷帘打开的预定位置处被安装至所述导轨;导杆,其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前帘包塑滑动并且在所述导杆被插入所述绕线导架中的状态下到达所述绕线导架的位置处时,所述导杆围绕设置在其第一端的铰链旋转并且与所述前帘包塑啮合,由此在所述导轨内滑动;以及机构包塑(mechanism overmold),其安装至所述移动玻璃的玻璃机构,并且所述导杆铰接至所述机构包塑的一端,使得当所述导杆在与前帘包塑啮合的状态中滑动时,所述机构包塑移动所述移动玻璃,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动力可以被传输,以使得当所述导杆在与所述前帘包塑啮合的状态中沿着所述导轨滑动时,所述移动玻璃可以被移动。
所述前帘包塑可配置有伸出的插入部从而被插入到所述导杆的下表面;所述导杆可以在其下表面配置有可供所述插入部插入的保持部,以及配置在所述导杆的第二端的吊钩部,以使得所述吊钩部可以被插入到所述绕线导架中;并且所述绕线导架在其下表面配置有可供所述吊钩部插入的吊钩凹槽。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吊钩部可以包括:上表面,其向着所述导杆的铰接端的方向向下倾斜;以及下表面,其在所述吊钩部下表面与上表面形成锐角的状态下向下倾斜。
所述卷帘装置还包括:控制吊钩,其与所述前帘包塑一起移动到所述前卷帘的停止位置,由此协助所述前卷帘的打开动作。
所述卷帘装置还可以包括:阻挡器,其安装至所述机构包塑并且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导杆被插入所述绕线导架中时,所述阻挡器通过拉力而旋转,并且支承所述导杆的下部,由此防止所述导杆向下运动。
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可以被配置在每个导轨上,该导轨放置于车辆顶盖的相对侧。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所述前卷帘和所述后卷帘被连接至各自的驱动马达,使得所述前卷帘和所述后卷帘的所述打开/关闭操作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并且所述前卷帘和所述移动玻璃可以彼此联动地被打开或关闭。因此,即使本发明使用两个驱动马达,仍可以允许所述后卷帘独立于所述前卷帘而操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标、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动力传输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动力传输单元的重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4A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动力传输单元的重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其中前帘包塑处于被插入导杆之前的状态;
图4B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动力传输单元的重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其中前帘包塑被插入导杆中;
图5是例示了当卷帘最初被打开时,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重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前卷帘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例示了动力正在本发明的卷帘装置中传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A和8B是例示了动力正在本发明的卷帘装置中传输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9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卷帘装置处于天窗玻璃正被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A和10B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天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的截面图;
图11A和11B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天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的仰视图;以及
图12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天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双向互锁滑动系统和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卷帘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下文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而是可以以各种配置的形式被实施,并且这些优选实施方式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适当地告知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100包括:前卷帘110;后卷帘120;第一驱动装置140,其生成用于实现所述前卷帘110的打开/关闭动作的驱动动力;第二驱动装置170,其生成用于实现所述后卷帘120的打开/关闭动作的驱动动力;天窗的移动玻璃130;动力传输单元150,其传输动力从而允许移动玻璃130与前卷帘110的打开/关闭动作联动地操作;以及,控制单元(未示出),其控制对第一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电力供应,从而控制前卷帘110和后卷帘120的动作。
前卷帘110被设置在天窗的前半部,该天窗安装在车辆顶盖中,使得前卷帘110可以被使用者手动地打开或关闭。本发明的卷帘装置100被配置为使得前卷帘110可以被第一驱动装置140打开或关闭,并且使得后卷帘120可以被第二驱动装置170打开或关闭,使得当不需要打开后卷帘120时,可以只打开前卷帘110。
第一驱动装置140包括第一驱动马达141,其可以生成用于打开或关闭前卷帘110的驱动动力;以及第一电缆142,其第一端连接至第一驱动马达141并且其第二端连接至前卷帘110。
此外,第二驱动装置170包括第二驱动马达171,其生成用于打开或关闭后卷帘120的驱动动力;以及第二电缆172,其第一端连接至第二驱动马达171并且其第二端连接至后卷帘120。
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用户对开关(未显示)的操作,第一驱动马达141和第二驱动马达171中的每一个可以沿相反方向旋转,使得第一驱动马达141和第二驱动马达171可以分别打开或关闭前卷帘110和后卷帘120。
本文随后将描述前卷帘110和后卷帘120分别连接至第一电缆142和第二电缆172的构造。
此外,本发明的卷帘装置100的特征在于:第一驱动装置140的驱动动力能够以使得移动玻璃130可以与前卷帘110的打开/关闭操作联动地操作的方式被传输。
为了这个目的,提供了动力传输单元150以传输驱动动力,从而使得移动玻璃130可以与前卷帘110的打开/关闭操作联动地操作。
图2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动力传输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动力传输单元的重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4A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动力传输单元的重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其中前帘包塑处于被插入导杆之前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操作动力传输单元150,以使得移动玻璃130可在前卷帘110打开后被打开,并且使得前卷帘110可以与移动玻璃130的关闭动作联动地关闭。
此外,在附图中,动力传输单元150被示出在车辆顶盖的一侧。但是,应理解的是,动力传输单元150可以被配置在安装在车辆顶盖的相对侧上的每一个导轨上。
详细地,动力传输单元150包括前帘包塑152,其连接至第一电缆142并且通过第一驱动马达141的动力在导轨102内滑动;绕线导架104,其安装至导轨102;导杆154,其被配置为使得当前帘包塑152在所述导杆被插入所述绕线导架中的状态下到达所述绕线导架104处时,导杆154与所述前帘包塑152啮合;以及机构包塑158,其安装至所述移动玻璃130的玻璃机构156,并且所述导杆154铰接至所述机构包塑的一端,使得机构包塑158可以响应于导杆154的滑动运动而移动所述移动玻璃130。
前帘包塑152被连接至第一电缆142并且拉动或推动前卷帘110。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吊钩162安装在前帘包塑152上,以使得控制吊钩162可以与前帘包塑152一起移动到前卷帘110的停止位置,由此协助前卷帘110的打开动作。
控制吊钩162与前垫座(front shoe)166相结合,且前卷帘110的一端安装在前垫座上。当前卷帘110打开时,控制吊钩162与前帘包塑152一起操作。
此外,连接至第二电缆172的后帘包塑(rear blind overmold)安装在后卷帘120中,使得后帘包塑可通过第二驱动马达171的动力沿着导轨102滑动并且可以打开或关闭后卷帘120。
绕线导架104安装至导轨102。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绕线导架104在前卷帘110完全打开的位置中安装至导轨102。
此外,绕线导架104在其下表面配置有可供导杆154插入的吊钩凹槽104a。吊钩凹槽104a具有可供导杆154有效插入的形状。可以插入绕线导架104的所述吊钩凹槽104a中的吊钩部154b形成在导杆154的第二端。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吊钩部154b和吊钩凹槽104a被配置为具有彼此对应的形状。
在这种情况下,导杆154的一端,即面向移动玻璃130的打开方向的一端,铰接至机构包塑158。如图4A和4B所示,导杆154的吊钩部154b包括上表面,其向着导杆154的铰接端的方向或向着移动玻璃130的打开方向向下倾斜;以及下表面,其在所述吊钩部154b的下表面与上表面形成锐角的状态下向下倾斜。
如上所述,由吊钩部154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限定的角形成小于90°的锐角,并且吊钩部154b的下表面形成一斜面,该斜面向着导杆154的铰接端向下倾斜,如图所示,使得前卷帘110可以沿着打开方向滑动并且使得导杆154可以从绕线导架104上移除。但是,当导杆154沿相反方向被插入绕线导架104中时,导杆154在绕线导架104中的插入状态可以被吊钩部154b牢固地保持。此外,当导杆154被插入绕线导架104中时,导杆154在绕线导架104中的插入状态可以通过阻挡器被支承,该阻挡器通过拉力而旋转,并且支承导杆154的下部。本文随后将详细描述上述阻挡器。
此外,前帘包塑152配置有伸出的插入部152a从而插入导杆154的下表面中。导杆154的下表面配置有供该插入部152a插入的保持部154a。
本发明的上述动力传输单元150被配置为使得当前帘包塑152滑动并且在所述导杆被插入所述绕线导架104中的状态下到达所述绕线导架104的位置处时,前帘包塑152与机构包塑158接触,并且前帘包塑152和机构包塑158沿着前卷帘110打开的方向滑动。
在上述状态中,响应于机构包塑158的滑动动作,图中的导杆154在插入绕线导架104的吊钩凹槽104a中的状态下滑动并且逆时针旋转,使得导杆154从绕线导架104上被移除,并且同时,导杆154与前帘包塑152啮合。
另外,在上述状态下,前垫座166与前帘包塑152分开,由此允许前帘包塑152移动。
因此,当前帘包塑152进一步滑动时,与前帘包塑152啮合的导杆154滑动,并且与导杆154铰接的机构包塑158与前帘包塑152一起滑动。
在这种情况下,机构包塑158安装至移动玻璃130的玻璃机构156,使得移动玻璃130可以响应于机构包塑158的滑动运动被移动,由此被打开。
另一方面,如图11A和11B所示,本发明的卷帘装置100配置有阻挡器164,其安装至机构包塑158。在导杆154从绕线导架104中被移除的状态下,阻挡器164移动到如图11A所示的边缘处并且将动力传输至机构包塑158。
此外,当导杆154被插入绕线导架104中时,如图11B所示,阻挡器164通过拉力而旋转,并且支承导杆154的下部,由此防止导杆154意外地向下运动。因此,阻挡器164可以保持导杆154在绕线导架104中的插入状态。
下文将描述具有本发明上述构造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的操作。
车辆的驾驶员可以打开天窗从而使车辆的内部通风。在上述状态下,驾驶员可以打开或关闭前卷帘和后卷帘中的至少一个。
当驾驶员操作开关从而打开前卷帘110时,本发明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将如下操作。
图5是例示了当卷帘最初被打开时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重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前卷帘处于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例示了驱动力正在本发明的卷帘装置中传输的状态的立体图。
首先,连接至第一电缆142的前帘包塑152通过第一驱动马达141的驱动力而移动。
在上述状态下,安装至导轨102的外表面的控制吊钩162与前帘包塑152一起滑动至前卷帘110的停止位置并且协助前卷帘110的打开动作。
然后,当前卷帘110完全打开时,本发明的动力传输单元150将第一驱动马达141的动力传输给移动玻璃130。
也就是说,如图8A和8B所示,当前卷帘110完全打开时,前帘包塑152滑动并且到达绕线导架104的位置,并且在上述状态下,前帘包塑152开始与机构包塑158接触,使得前帘包塑152和机构包塑158可以同时滑动。
在这种情况下,响应于机构包塑158的滑动动作,铰接至机构包塑158的导杆154滑动并且旋转,使得导杆154从绕线导架104上被移除,并且同时,导杆154与前帘包塑152啮合并且沿着导轨102滑动。
因此,当前帘包塑152继续滑动时,与前帘包塑152啮合的导杆154也滑动。在上述状态下,与导杆154相结合的机构包塑158被固定至移动玻璃130的玻璃机构156,使得移动玻璃130可以被移动。
此时,当导杆154从绕线导架104上被移除时,阻挡器164移动到边缘处并且将动力传输给机构包塑158。
因此,移动玻璃130被连接至第一驱动马达141并且可以被打开,如图9所示。
图10A和10B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天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的截面图。图11A和11B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天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的仰视图。图12是例示了本发明的卷帘装置的天窗玻璃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经由前帘包塑152与导杆154的啮合而将第一驱动马达141的动力传输给移动玻璃130,从而执行关闭移动玻璃130的操作,并由此关闭移动玻璃130。
当前帘包塑152通过第一电缆142沿移动玻璃130关闭的方向滑动并且到达绕线导架104的位置时,导杆154旋转并且插入绕线导架104的吊钩凹槽104a中。
此时,由于导杆154的吊钩部154b被配置为使得吊钩部154b沿着前卷帘110关闭的方向形成锐角,与吊钩凹槽104a啮合的导杆154不能沿着前卷帘110关闭的方向继续滑动,并且前卷帘110在从导杆154上被移除后移动。
此外,阻挡器164通过拉力而旋转,并且防止导杆154意外地向下运动,由此保持导杆154在绕线导架104的吊钩凹槽104a中的插入状态。
因此,前卷帘110可以与移动玻璃130的关闭动作联动地关闭。
另一方面,为了打开或关闭后卷帘120,使用者操作开关从而操作第二驱动马达171,使得后帘包塑通过连接至第二驱动马达171的第二电缆172而沿着导轨102滑动,由此打开或关闭后卷帘120。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安装在车辆天窗中的前卷帘和后卷帘连接至各自的驱动马达,使得前卷帘和后卷帘可以独立地打开或关闭,并且使得移动玻璃可以与前卷帘的打开/关闭操作联动地操作。因此,本发明通过使用两个驱动马达而有利地向使用者提供了更多便捷。
尽管出于例示的目的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修改、增加和替换。
Claims (8)
1.一种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在P车辆顶盖中的天窗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中的前卷帘和后卷帘,使得所述前卷帘和后卷帘可以被使用者手动地打开或关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其生成用于实现所述前卷帘的打开/关闭动作的驱动动力;
第二驱动装置,其以使得所述后卷帘可以独立于所述前卷帘而操作的方式生成用于实现所述后卷帘的打开/关闭动作的驱动动力;
动力传输单元,其传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从而允许移动玻璃与所述前卷帘的打开/关闭动作联动地操作;以及
控制单元,其控制提供给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电力从而控制所述前卷帘和所述后卷帘的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移动玻璃可以在所述前卷帘的打开动作完成之后被打开,并且使得所述前卷帘的关闭动作可以和所述移动玻璃的关闭动作联动地执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包括:
前帘包塑,其连接至由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致动的第一电缆,使得所述前帘包塑可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动力而在导轨内滑动;
绕线导架,其在所述前卷帘打开的预定位置处安装至所述导轨;
导杆,其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前帘包塑滑动并且在所述导杆被插入所述绕线导架中的状态下到达所述绕线导架的位置处时,所述导杆绕着设置在其第一端的铰链旋转并且与所述前帘包塑啮合,由此在所述导轨内滑动;以及
机构包塑,其安装至所述移动玻璃的玻璃机构,并且所述导杆铰接到所述机构包塑的一端,使得当所述导杆在与所述前帘包塑啮合的状态下滑动时,所述机构包塑移动所述移动玻璃,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动力被传输,使得当所述导杆在与所述前帘包塑啮合的状态下沿着所述导轨滑动时,所述移动玻璃可以被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帘包塑配置有伸出的插入部从而被插入到所述导杆的下表面;
所述导杆在其下表面配置有可供所述插入部插入的保持部,并且配置在所述导杆的第二端的吊钩部使得所述吊钩部可以被插入所述绕线导架中;并且
所述绕线导架在其下表面配置有可供所述吊钩部插入的吊钩凹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部包括:
上表面,其向着所述导杆的所述铰接端的方向向下倾斜;以及
下表面,其在所述吊钩部的下表面与上表面形成锐角的状态下向下倾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控制吊钩,其与所述前帘包塑一起移动至所述前卷帘的停止位置,由此协助所述前卷帘的打开动作。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阻挡器,其安装至所述机构包塑并且被配置为使得当所述导杆被插入所述绕线导架中时,所述阻挡器通过拉力而旋转,并且支承所述导杆的下部,由此防止所述导杆向下运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单元被配置在每一个导轨上,所述导轨被放置在所述车辆顶盖的相对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20066655A KR101233770B1 (ko) | 2012-06-21 | 2012-06-21 | 파노라마 선루프용 롤러 블라인드 장치 |
KR10-2012-0066655 | 2012-06-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07603A true CN103507603A (zh) | 2014-01-15 |
Family
ID=4789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00305.5A Pending CN103507603A (zh) | 2012-06-21 | 2013-03-26 | 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341972A1 (zh) |
KR (1) | KR101233770B1 (zh) |
CN (1) | CN103507603A (zh) |
DE (1) | DE10201321171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70860A (zh) * | 2014-07-15 | 2017-03-01 | 法国艾习司公司 | 具有由梭子控制的可移动面板的玻璃天窗 |
CN109941075A (zh) * | 2019-04-24 | 2019-06-28 | 英纳法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汽车天窗遮阳帘自动开启结构及汽车天窗总成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101260B3 (de) * | 2012-02-16 | 2013-06-20 | Webasto SE | Beschattungs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mit zwei Beschattungseinheiten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Beschattungsanordnung |
CN104527382B (zh) * | 2014-12-30 | 2017-03-08 | 上海万超汽车天窗有限公司 | 全景天窗车顶总成 |
KR101612379B1 (ko) | 2015-05-18 | 2016-04-1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원모터 전동 선세이드 선루프 구조 |
CN105480059B (zh) * | 2015-12-14 | 2017-09-15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窗用卷帘系统 |
KR101876067B1 (ko) | 2016-10-10 | 2018-07-0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 선루프 배선 시스템 |
KR101864034B1 (ko) * | 2016-10-25 | 2018-06-04 | (주)심원 | 선루프 조립체 |
US10071617B1 (en) | 2017-03-07 | 2018-09-1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roof shade |
KR102347698B1 (ko) * | 2017-04-28 | 2022-01-05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전동 선세이드와 선루프 구조 |
DE102018108354B4 (de) * | 2018-04-09 | 2022-02-24 | Webasto SE | Fahrzeugdach, umfassend eine Rolloanordnung mit Lagereinheiten für Rollobahn |
US11731565B2 (en) * | 2020-12-01 | 2023-08-22 | Mytop Ip. Llc | Roof rack and sunshade for a convertible roof |
DE102021206022A1 (de) * | 2021-06-14 | 2022-12-15 | Bos Gmbh & Co. Kg | Beschat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00739A1 (en) * | 1998-11-06 | 2002-01-03 | Zonneveld Eric Petrus | Vehicle provided with a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
EP1211111A1 (de) * | 2000-11-22 | 2002-06-05 | BOS GmbH & Co. KG | Doppelrollo mit vereinfachtem Antrieb |
CN1354097A (zh) * | 2000-11-22 | 2002-06-19 |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 可变遮阳效果的卷起式车窗遮阳帘 |
US7537276B2 (en) * | 2004-08-11 | 2009-05-26 | Webasto Ag | Operator's control device for a shade arrangement |
US7798567B2 (en) * | 2006-04-24 | 2010-09-21 | Webasto Ag | Vehicle roof comprising a movable cover and an openable blind disposed thereunder |
GB2472901A (en) * | 2009-08-20 | 2011-02-23 |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 Motor vehicle with a windscreen, a roof screen and a pull-out roller blin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103978A (ja) * | 2000-09-28 | 2002-04-09 | Aisin Seiki Co Ltd | 車両用スライディングルーフ装置 |
DE102006041794A1 (de) * | 2006-09-06 | 2008-03-27 | Webasto Ag | Rollo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US8309047B2 (en) | 2009-09-15 | 2012-11-13 | Alstom Technology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val of carbon dioxide from a process gas |
KR101219396B1 (ko) * | 2010-08-10 | 2013-01-11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파노라마 선루프의 연동형 롤블라인드 장치 |
-
2012
- 2012-06-21 KR KR1020120066655A patent/KR101233770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3-26 CN CN201310100305.5A patent/CN103507603A/zh active Pending
- 2013-05-15 US US13/894,939 patent/US2013034197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6-20 DE DE102013211715A patent/DE102013211715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00739A1 (en) * | 1998-11-06 | 2002-01-03 | Zonneveld Eric Petrus | Vehicle provided with an open roof construction |
EP1211111A1 (de) * | 2000-11-22 | 2002-06-05 | BOS GmbH & Co. KG | Doppelrollo mit vereinfachtem Antrieb |
CN1354097A (zh) * | 2000-11-22 | 2002-06-19 |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 可变遮阳效果的卷起式车窗遮阳帘 |
US7537276B2 (en) * | 2004-08-11 | 2009-05-26 | Webasto Ag | Operator's control device for a shade arrangement |
US7798567B2 (en) * | 2006-04-24 | 2010-09-21 | Webasto Ag | Vehicle roof comprising a movable cover and an openable blind disposed thereunder |
GB2472901A (en) * | 2009-08-20 | 2011-02-23 |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 Motor vehicle with a windscreen, a roof screen and a pull-out roller blind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70860A (zh) * | 2014-07-15 | 2017-03-01 | 法国艾习司公司 | 具有由梭子控制的可移动面板的玻璃天窗 |
CN109941075A (zh) * | 2019-04-24 | 2019-06-28 | 英纳法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 汽车天窗遮阳帘自动开启结构及汽车天窗总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233770B1 (ko) | 2013-02-15 |
DE102013211715A1 (de) | 2013-12-24 |
US20130341972A1 (en) | 2013-1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07603A (zh) | 用于全景天窗的卷帘装置 | |
CN103510838A (zh) | 双向互锁滑动系统和具有该系统的卷帘装置 | |
JP6622647B2 (ja) | 電動サンシェードサンルーフ構造 | |
CN103786557B (zh) | 用于车辆的全景天窗的卷帘系统 | |
CN116457228A (zh) | 马达驱动式遮盖装置 | |
JP2011011735A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KR102347698B1 (ko) | 전동 선세이드와 선루프 구조 | |
JP3547479B2 (ja) | 自動開閉サンシェードを具備したサンルーフ装置及びこの制御方法 | |
KR20120062955A (ko) | 차량용 파노라마루프 장치 | |
KR20200072111A (ko) | 변형 헤드라이닝 장치 | |
JP4464999B2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6976819B2 (ja) | 電動サンシェードとサンルーフの構造 | |
JP4703814B2 (ja) | 車両用開口ルーフ構造 | |
JP4153821B2 (ja) | 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H0156002B2 (zh) | ||
JP4207594B2 (ja) | 車両用ルーフトリム | |
JP2004249851A (ja) | 車両用ルーフ装置 | |
JP2007253711A (ja) | 空調用レジスタ装置 | |
CN113799579B (zh) | 一种汽车及其遮阳帘装置 | |
JP2007022142A (ja) | 車両用ステップ装置 | |
JP2007182221A (ja) | 自動車用ルーフ及び該ルーフのルーフエレメントを作動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 |
JP2006044637A (ja) | 車両用サンシェード装置 | |
JPH0339845B2 (zh) | ||
JP4923433B2 (ja) |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 |
JP4496558B2 (ja) | サイドドア閉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