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9068A - 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99068A CN103499068A CN201310460449.1A CN201310460449A CN103499068A CN 103499068 A CN103499068 A CN 103499068A CN 201310460449 A CN201310460449 A CN 201310460449A CN 103499068 A CN103499068 A CN 1034990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light
- lgp
- light
- wedge
- inlet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源包括: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入光侧与所述出光侧位置相对,且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具有至少一个凹槽;包裹于所述导光板并露出所述出光侧的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出光侧的光学膜片组;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凹槽内的灯条。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入光侧和出光侧相对的导光板,并将灯条设置于导光板的凹槽内,从而降低了背光源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窄边框和无边框的发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轻型化、薄型化、美观化已成为显示行业今后发展趋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在设计时会采用窄边框设计方式。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通过采用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背光源设计。其中,直下式背光源的设计原理是在扩散板下面设置光源。而侧入式背光源的设计是通过在导光板侧面设置光源。图1为背光源常用的侧入式背光源结构的剖视图,一并参考图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现有技术中的侧入式背光源1包括:背板框架7,设置在背板框架7内的反射片5,设置于反射片5上方的导光板4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4上方的光学膜片组3,设置于与所述导光板4入光侧相对的背板框架7侧壁的灯条6,以及位于灯条6上方并与所述背板框架7固定连接的遮光片2。
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直下式背光源设计时光源放置在扩散板下面,导致背光源整体厚度和重量增加,从而影响到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而侧入式背光源设计时在导光板侧面设计光源,使得整体背光源外型尺寸增加,导致影响影响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和无边框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降低了背光源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窄边框、无边框发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
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入光侧与所述出光侧位置相对,且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具有至少一个凹槽;
包裹于所述导光板并露出所述出光侧的反射片;
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出光侧的光学膜片组;
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凹槽内的灯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入光侧和出光侧相对的导光板,并将灯条设置于导光板的凹槽内,从而降低了背光源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窄边框和无边框的发展。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具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且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楔形块。最大限度的降低灯条对导光板厚度的影响,降低了整个背光源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具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且所述凹槽与所述楔形块设置位置相对。最大限度的降低灯条对导光板厚度的影响,降低了整个背光源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灯条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所述灯条呈矩形排列或并排成两排列。便于灯条照射出的光线在导光板内发散。
优选的,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粘贴连接。便于反射片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上方的遮光片。避免了出现漏光的现象,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优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背板,所述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以及遮光片设置于所述背板内。通过背板保护了反射片、导光板及光学膜片,提高了背光源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背光源还包括框状遮光片,所述光学膜片组、导光板、反射片固定于所述框状遮光片的内框。实现了背光源的无边框,便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和无边框发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拼接式背光源,包括拼接固定的多个上述任一种背光源。通过采用上述任一种背光源拼接固定成拼接式背光源,降低了拼接式背光源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和无边框发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包括一个或多个拼接固定的上述任一种背光源。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和无边框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侧入式背光源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楔形块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楔形块的导光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放置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背光源(现有技术) 2-遮光片(现有技术) 3-光学膜片组(现有技术)
4-导光板(现有技术) 5-反射片(现有技术) 6-灯条(现有技术)
7-背板框架(现有技术) 10-遮光片 20-光学膜片组
30-导光板 31-楔形块 40-反射片
50-灯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降低背光源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无边框发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灯条设置于导光板与出光侧相对的入光侧内,降低了背光源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无边框发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以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和图4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源的分解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该背光源包括:
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的导光板30,其中,所述入光侧与所述出光侧位置相对,且所述导光板30的入光侧具有至少一个凹槽;
包裹于所述导光板30并露出所述出光侧的反射片40;
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0出光侧的光学膜片组20;
设置于所述导光板30入光侧凹槽内的灯条50。
在上述实施例中,导光板30的入光侧与导光板30的出光侧位置相对,且多个灯条50设置于导光板30入光侧的凹槽内,使得背光源的整体厚度变薄,同时,通过包裹于导光板30的反射片40将灯条50照射出的光线进行反射,并通过导光板30的出光侧射出,实现背光源提供光线的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本发明实施例的厚度低于直下式背光源,本实施例中的导光板30的入光侧与出光侧位置相对,从而使得入光侧有足够的设置空间来设置灯条50,提高了背光源的光效。
在上述实施中,导光板30和灯条50的具体结构可以为不同的结构,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继续参考图4,导光板30为长方体形导光板30,多个容纳灯条50的凹槽设置于导光板30的入光侧。此时,灯条50的个数可以根据导光板30的尺寸而设定,以保证背光源能够提供将整个显示装置照亮的光线。多个灯条50的设置位置以及排列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而设定,在设置时,根据导光板30的尺寸选择灯条50的设置位置以及排列方式,可以排列成任何的形状,如一个或多个套设的环形、矩形等任意形状。在设置位置上,较佳的设置于位于入光侧的中心部位。便于光线在导光板30内进行混光,并使得出光面射出的光线比较均匀。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楔形块31的一种设置方式,导光板30具有楔形块31,楔形块31位于导光板30的入光侧,且凹槽设置于楔形块31,本实施例中,灯条50设置于楔形块31内,从而使得导光板30的厚度脱离灯条50尺寸的限制,在选用的灯条50尺寸过大时,可以通过增大楔形块31的厚度,其他部位的厚度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该最大限度指的是导光板30的厚度能够保证形成均匀的面光源所所需的最低厚度。继续参考图5,楔形块31设置于导光板30的入光侧,使导光板30的入光侧形成一个凸起,灯条50照射出的光线在进入到导光板30内其他部位时之前,已经形成混光,在进入到导光板30内其他部位时能够更好的分散,以便于在出光面射出时形成均匀的光线,避免出现光学暗区。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楔形块31的另外一种设置方式。导光板30具有楔形块31,楔形块31位于导光板30的出光侧,且凹槽与楔形块31设置位置相对。此时,楔形块31位于导光板30的出光侧,凹槽与楔形块31的位置相对,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灯条50。较佳的,楔形块31位于导光板30出光面的中部,对应的,灯条50也设置于导光板30入光侧的中部,便于光线在导光板30内的传播。
由上述几个实施例可以看出,导光板30的结构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在设置的灯条50的尺寸比较小时,可以采用长方体形或类似的结构,其出光面和入光面均为平面,由于灯条50设置于导光板30内,因此,背光源的厚度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在设置的灯条50尺寸比较大时,可以采用带楔形块31的结构,此时,可以选择入光侧或出光侧来设置楔形块31,此时,导光板30的尺寸仅楔形块31所在的部位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相比,大幅度的降低了厚度,有助于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和无边框发展。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较佳的选择,灯条50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灯条50呈矩形排列或并排成两排列,该四个灯条50位于所述导光板30的中部。
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可以是无边框背光源,也可以是薄型框的背光源。下面举例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在为无边框时,背光源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反射片40、导光板30、光学膜片组20以及灯条50,且采用反射片40来进行固定,具体的,反射片40与导光板30粘贴连接,此时,反射片40不仅包裹于导光板30的外侧,还包裹住光学膜片组20,从而将导光板30和光学膜片组20固定,作为一种较佳的方案,反射片40还包裹住光学膜片组20的顶端的光学膜片的边沿,仅露出与显示面板对应的区域,以防止出现漏光,从而达到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的目的。或者采用在光学膜片组20的顶端的光学膜片或导光板30和光学膜片组20之间设置遮光片10,并通过反射片40将其固定,同样可实现上述目的。
在采用遮光片10时,还可以选用另外一种无边框结构,具体的,遮光片10为框状遮光片10,光学膜片组20、导光板30、反射片40固定于框状遮光片10的内框。此时,光学膜片组20、导光板30和反射片40之间没有任何连接材料将其连接,仅通过框状遮光片10将所有部件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遮光片10与光学膜片组20顶端的光学膜片接触的部分涂覆反射层,既可以达到遮光的目的,还可以将遮挡的光线反射回来,再次经过光学膜片组20、导光板30、反射片40等部件后照射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从而避免了光线的损失,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功耗,提高了其能源利用率。
在背光源为薄型背光源时,背光源包括背板,背光源中的导光板30、灯条50、反射片40、光学膜片组20均设置在背板内,并通过背板进行固定,此外,在背光源包括遮光片10时,该遮光片10也设置于背板内,并能够避免显示装置出现漏光的现象。通过采用背板可以给背光源内的各个部件提供一定的保护,避免其在使用时出现碰损而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提高了整个背光源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拼接式背光源,该拼接式背光源包括拼接固定的多个上述任一种背光源。具体的,其采用的背光源可以是同一结构的背光源,也可以采用不同结构的背光源进行拼接,例如:采用的背光源中,其中一部分为无边框背光源,另一部分为薄型背光源,将上述不同结构的背光源通过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固定,从而实现能够给大屏幕提供光源。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源不仅限于举例的这一种可能,还可以是其他任意不同结构或相同结构的背光源,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较佳的,选用相同结构的背光源固定连接成拼接式背光源,以便于相邻背光源之间的固定连接。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拼接式背光源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源,因此,降低了拼接式背光源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的无边框和窄边框发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种背光源。具体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无边框背光源或薄型背光源,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无边框和窄边框发展。或者,显示装置包括拼接式背光源,即多个拼接固定的上述任一种背光源,其具体结构根据实际生产结构而定,在显示装置尺寸比较大时,可以采用拼接式背光源,在显示装置尺寸较小时,可以选用单个的上述任一种背光源。均可降低背光源的厚度,便于显示装置的无边框和窄边框发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的导光板,其中,所述入光侧与所述出光侧位置相对,且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具有至少一个凹槽;
包裹于所述导光板并露出所述出光侧的反射片;
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出光侧的光学膜片组;
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入光侧凹槽内的灯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且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楔形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具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且所述凹槽与所述楔形块设置位置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的个数为四个,且四个所述灯条呈矩形排列或并排成两排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粘贴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光学膜片组上方的遮光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所述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以及遮光片设置于所述背板内。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状遮光片,且所述光学膜片组、导光板、反射片固定于所述框状遮光片的内框。
9.一种拼接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拼接固定的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拼接固定的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60449.1A CN103499068B (zh) | 2013-09-30 | 2013-09-30 | 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60449.1A CN103499068B (zh) | 2013-09-30 | 2013-09-30 | 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99068A true CN103499068A (zh) | 2014-01-08 |
CN103499068B CN103499068B (zh) | 2016-03-09 |
Family
ID=49864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60449.1A Active CN103499068B (zh) | 2013-09-30 | 2013-09-30 | 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99068B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4133A (zh) * | 2015-02-10 | 2015-05-27 |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 |
CN104696826A (zh) * | 2015-03-20 | 2015-06-1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WO2016149966A1 (zh) * | 2015-03-20 | 2016-09-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6324904A (zh) * | 2016-08-29 | 2017-01-11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下型背光模组 |
CN108121109A (zh) * | 2016-11-30 | 2018-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
CN110594607A (zh) * | 2019-10-25 | 2019-12-2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模块化的多彩发光平板装置 |
CN115167036A (zh) * | 2022-09-08 | 2022-10-1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US11815710B1 (en) | 2023-06-19 | 2023-11-14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33779A (ja) * | 1999-11-08 | 2001-05-18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CN2590031Y (zh) * | 2001-09-06 | 2003-12-0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导光装置、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482497A (zh) * | 2002-09-12 | 2004-03-17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
CN1688028A (zh) * | 2005-03-18 | 2005-10-26 | 清华大学 | 基于发光二极管的面光源模块 |
WO2006004160A1 (ja) * | 2004-07-07 | 2006-01-1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導光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面状照明装置並びに棒状照明装置 |
JP2006286217A (ja) * | 2005-03-31 | 2006-10-19 | Nippon Zeon Co Ltd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CN1928651A (zh) * | 2005-09-07 | 2007-03-1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US20070121340A1 (en) * | 2005-11-25 | 2007-05-31 | Sony Corporation |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01206280A (zh) * | 2007-12-20 | 2008-06-25 | 清华大学 | 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
CN101660719A (zh) * | 2008-08-29 | 2010-03-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模块 |
CN102155685A (zh) * | 2011-02-18 | 2011-08-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
2013
- 2013-09-30 CN CN201310460449.1A patent/CN1034990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33779A (ja) * | 1999-11-08 | 2001-05-18 | Hitachi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CN2590031Y (zh) * | 2001-09-06 | 2003-12-0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导光装置、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482497A (zh) * | 2002-09-12 | 2004-03-17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平面光源装置及液晶显示器 |
WO2006004160A1 (ja) * | 2004-07-07 | 2006-01-1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導光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面状照明装置並びに棒状照明装置 |
CN1688028A (zh) * | 2005-03-18 | 2005-10-26 | 清华大学 | 基于发光二极管的面光源模块 |
JP2006286217A (ja) * | 2005-03-31 | 2006-10-19 | Nippon Zeon Co Ltd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CN1928651A (zh) * | 2005-09-07 | 2007-03-1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组 |
US20070121340A1 (en) * | 2005-11-25 | 2007-05-31 | Sony Corporation |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01206280A (zh) * | 2007-12-20 | 2008-06-25 | 清华大学 | 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
CN101660719A (zh) * | 2008-08-29 | 2010-03-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源模块 |
CN102155685A (zh) * | 2011-02-18 | 2011-08-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块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4133A (zh) * | 2015-02-10 | 2015-05-27 |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 |
CN104654133B (zh) * | 2015-02-10 | 2018-10-26 |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 |
CN104696826A (zh) * | 2015-03-20 | 2015-06-10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WO2016149966A1 (zh) * | 2015-03-20 | 2016-09-29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06324904A (zh) * | 2016-08-29 | 2017-01-11 |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直下型背光模组 |
CN108121109A (zh) * | 2016-11-30 | 2018-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
US10884178B2 (en) | 2016-11-30 | 2021-01-05 | Lg Display Co., Ltd. |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backlight unit |
CN108121109B (zh) * | 2016-11-30 | 2021-11-30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背光单元以及具有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
CN110594607A (zh) * | 2019-10-25 | 2019-12-20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一种模块化的多彩发光平板装置 |
CN115167036A (zh) * | 2022-09-08 | 2022-10-11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US11815710B1 (en) | 2023-06-19 | 2023-11-14 |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99068B (zh) | 2016-03-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99068B (zh) | 一种背光源、拼接式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
US7777833B2 (en) | Double-side illumination apparatus for display device and dual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 |
US7950815B2 (en) | Back light unit | |
KR102302586B1 (ko) | 광학산 렌즈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표시장치 | |
WO2014115697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US20140016354A1 (en) | Backlight module | |
US20150168783A1 (en) |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 |
CN103925523B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05068177A (zh) | 一种光学组件、显示装置 | |
US10620361B2 (en) | Super directional light guide film and thin film type back light unit for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 |
WO2016208484A1 (ja) |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 |
KR20120078234A (ko) |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 |
WO2014196235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04100880A (zh) | 背光单元及包括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 |
KR20130051168A (ko) | 액정패널조립체 및 그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 |
CN101886784A (zh) | 背光模块的导光装置 | |
US20130135892A1 (en) | Light guide apparatus | |
KR20120047715A (ko) | 발광소자와,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및 액정표시장치 | |
KR102128924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101218277B1 (ko) | 크기가 상이한 디스플레이들을 위한 양면 광 방사 백라이트 장치 | |
CN101737680A (zh) | 背光模块结构 | |
CN102330925B (zh) | 背光模块 | |
WO2012086511A1 (ja) |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KR20120042177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TW201827743A (zh) | 照明裝置、顯示裝置及電視收訊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