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5508B - 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95508B CN103495508B CN201310471284.8A CN201310471284A CN103495508B CN 103495508 B CN103495508 B CN 103495508B CN 201310471284 A CN201310471284 A CN 201310471284A CN 103495508 B CN103495508 B CN 1034955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ne
- micro
- parts
-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 iron 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按重量份的如下组分构成:水玻璃35~45份、羧甲基纤维素4~6份。本发明的脱附剂,用于反浮选工艺体系里,因增加矿粒间的静电斥力,而对矿粒起到强分散作用,使矿粒尤其是微细矿粒稳定悬浮,也能够使吸附于粗粒脉石矿物表面的微细粒级铁矿物,从粗粒级脉石表面脱附,并获得有效抑制,从而进入到精矿中,提高反浮选流程的金属回收率,降低浮选尾矿品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加工技术领域,涉及铁矿石选矿药剂。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
背景技术
我国铁矿资源具有“贫”、“细”、“杂”的特点,复杂难选的贫赤铁矿所占比例较大,为合理地开发利用铁矿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多年来,广大选矿工作者,围绕提铁降杂工作,进行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十五期间,鞍山式贫赤铁矿选矿工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经典的“阶段(连续)磨矿、粗细分级、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在国内获得大规模应用,生产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贫赤铁矿石选矿技术进步,使占国有铁矿石贮量近1/3的鞍山式贫赤铁矿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然而随着矿山向深部开采,矿石贫细杂化程度明显增加,供矿条件日益苛刻,选别难度逐渐加大,工艺对矿石性质适应性受到不同程度的考验,最突出的问题是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浮选尾矿品位不断升高,使得整个流程的尾矿品位升高,金属回收率较低,造成大量金属流失。我国类似的细粒铁矿石储量约30亿~40亿吨,这类铁矿石嵌布粒度微细,难磨难分选。
关于微细粒铁矿浮选的技术难题,目前尚没有有效的办法。从生产实践出发,通过多次工艺考查分析,并根据大量最新试验研究结果得出:在浮选过程中,一部分单体解离度较高的微细粒铁矿物,吸附到粗颗粒脉石矿物表面,形成“载体浮选”而进入到尾矿中,造成浮选尾矿铁品位偏高、金属回收率偏低。
为解决这项难题,发明人对脱附技术进行了大量试验和机理研究,最终确定了水玻璃和羧甲基纤维素组成的脱附剂,为提高微细粒铁矿石浮选技术指标找到了新的途径,对促进微细粒铁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和选矿技术进步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按重量份的如下原料组分构成:
水玻璃35~45份、羧甲基纤维素4~6份,
其中,水玻璃模数为1~2;羧甲基纤维素粘度800~1200mPa·s,取代度≥0.9。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按重量份的如下原料组分构成:
水玻璃40~42份、羧甲基纤维素4~6份,
其中,水玻璃模数为1~2;羧甲基纤维素粘度800~1200mPa·s,取代度≥0.9。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按重量份的如下原料组分构成:
水玻璃40份、羧甲基纤维素5份,
其中,水玻璃模数为1;羧甲基纤维素粘度800~1200mPa·s,取代度≥0.9。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反浮选时,首先分别将所述重量比例原料组分溶解,然后混合,加水制成按质量浓度为0.04~0.06%的脱附剂溶液应用。
所述的水玻璃,是分子式为Na2SiO3的硅酸钠水溶液。
经我们的实验证实,水玻璃和羧甲基纤维素可以增加矿粒间的静电斥力,而对矿粒起到强分散作用,使矿粒尤其是微细矿粒稳定悬浮;该脱附剂能够使微细粒级铁矿物,从粗粒级脉石表面脱附,并获得有效抑制,从而进入到精矿中,提高反浮选流程的金属回收率,降低浮选尾矿品位,减少细粒金属流失,使浮选过程更为高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使用方法:在氢氧化钠作为调整剂,调节pH在11.5~12,淀粉作为铁矿物抑制剂,氧化钙作为石英活化剂,油酸钠作为捕收剂的阴离子反浮选工艺体系里,加入地点在粗选作业,添加顺序为pH调整剂之后,铁矿物抑制剂之前,添加量为480~560克/吨。
本发明的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可以使浮选回收率提高4~6%,浮选尾矿品位降低2~4%。
所述的油酸钠,分子式为C18H33O2Na,又名油酸皂、十八烷酸钠或硬脂酸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以典型鞍山式微细粒的贫赤铁矿石为矿样,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脱附剂产品试验情况进行具体说明。
生产中,对该矿石采用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联合工艺流程,反浮选工艺采用一粗一精三扫的闭路流程,浮选精矿铁品位可达66.04%,而浮选尾矿品位高达24.02%,正是由于浮选尾矿品位偏高,导致综合尾矿品位偏高为17.75%,造成了铁资源的浪费。
针对反浮选尾矿的铁品位、铁回收率偏高问题,取生产流程中的浮选给矿,即混合磁选精矿,添加本发明实施例的脱附剂,前后的对比浮选试验。浮选给矿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矿样中Al2O3,CaO,MgO含量都比较少,有害元素S、P含量微量。
表1浮选给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组分 | TFe | FeO | SiO2 | Al2O3 | CaO | MgO | S | P |
含量 | 43.93 | 9.50 | 32.38 | 0.71 | 0.44 | 0.74 | 0.035 | 0.038 |
本发明的脱附剂是由按重量份的如下原料组分构成:
水玻璃35~45份、羧甲基纤维素4~6份,
按重量份的最佳配比为:水玻璃40份、羧甲基纤维素5份,
其中,水玻璃模数为1~2;羧甲基纤维素粘度800~1200mPa·s,取代度≥0.9。试验时,最佳水玻璃模数为1。
制备方法:用于反浮选时,首先分别将所述重量比例原料组分水玻璃和羧甲基纤维素溶解,然后混合,加水制成按质量浓度为0.04~0.06%的脱附剂溶液应用。试验时,脱附剂溶液最佳配制浓度为0.05%。
本发明各实施例按重量份配比的脱附剂见表2。
表2实施例1~12按重量份配比的脱附剂
实施例 | 水玻璃(份) | 羧甲基纤维素(份) |
1 | 35 | 4 |
2 | 35 | 5 |
3 | 35 | 6 |
4 | 40 | 4 |
5 | 40 | 5 |
6 | 40 | 6 |
7 | 42 | 4 |
8 | 42 | 5 |
9 | 42 | 6 |
10 | 45 | 4 |
11 | 45 | 5 |
12 | 45 | 6 |
使用方法:应用于氢氧化钠作为调整剂调节pH在11.5~12,淀粉作为铁矿物抑制剂,氧化钙作为石英活化剂,油酸钠作为捕收剂阴离子反浮选工艺体系里,加入地点在粗选作业,添加顺序为pH调整剂之后,铁矿物抑制剂之前,添加量480~560克/吨。试验时,最佳添加量530克/吨。
在开路条件试验基础上,进行浮选闭路试验,采用一粗一精三扫的流程,添加两种成份不同配比的实施例脱附剂,及不加脱附剂的对比例,在脱附剂用量530克/吨,其它药剂用量相同时得到的试验结果见表3。
表3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浮选试验指标(%)
上表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脱附剂的闭路试验对比例指标相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产品,在最终精矿铁品位相当的前提下,铁回收率提高了4.06~6.00%,尾矿铁品位降低2.28~3.47%,说明在粗选过程中,添加本发明实施例的脱附剂,可以有效地提高精矿铁回收率,降低尾矿铁品位。
Claims (4)
1.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按重量份的如下原料组分构成:
水玻璃35~45份、羧甲基纤维素4~6份,
其中,水玻璃模数为1~2;羧甲基纤维素粘度800~1200mPa·s,取代度≥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按重量份的如下原料组分构成:
水玻璃40~42份、羧甲基纤维素4~6份,
其中,水玻璃模数为1~2;羧甲基纤维素粘度800~1200mPa·s,取代度≥0.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按重量份的如下原料组分构成:
水玻璃40份、羧甲基纤维素5份,
其中,水玻璃模数为1;羧甲基纤维素粘度800~1200mPa·s,取代度≥0.9。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其特征在于,用于反浮选时,首先分别将所述重量比例原料组分溶解,然后混合,加水制成按质量浓度为0.04~0.06%的脱附剂溶液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71284.8A CN103495508B (zh) | 2013-10-10 | 2013-10-10 | 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71284.8A CN103495508B (zh) | 2013-10-10 | 2013-10-10 | 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95508A CN103495508A (zh) | 2014-01-08 |
CN103495508B true CN103495508B (zh) | 2015-07-01 |
Family
ID=49860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71284.8A Active CN103495508B (zh) | 2013-10-10 | 2013-10-10 | 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955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59012A (zh) * | 2014-08-05 | 2015-01-07 | 云南红富化肥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抑制剂及用于低品位难选磷矿的正浮选方法 |
CN115213022B (zh) * | 2022-07-13 | 2024-08-27 | 会理县财通铁钛有限责任公司 | 氧化矿高效洗矿脱泥的分选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11148A (en) * | 1992-11-13 | 1995-05-02 | Falconbridge Ltd. | Selective flotation process for separation of sulphide minerals |
CN101607230A (zh) * | 2009-07-02 | 2009-12-23 | 昆明理工大学 | 细粒金红石矿分步浮选粗选抛尾方法 |
CN103316770A (zh) * | 2013-05-23 | 2013-09-25 | 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从包头矿磁铁矿尾矿中回收萤石的选矿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E20151838A1 (es) * | 2008-07-25 | 2015-12-05 | Cytec Tech Corp | Reactivos para flotacion y procedimiento de flotacion |
-
2013
- 2013-10-10 CN CN201310471284.8A patent/CN1034955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11148A (en) * | 1992-11-13 | 1995-05-02 | Falconbridge Ltd. | Selective flotation process for separation of sulphide minerals |
CN101607230A (zh) * | 2009-07-02 | 2009-12-23 | 昆明理工大学 | 细粒金红石矿分步浮选粗选抛尾方法 |
CN103316770A (zh) * | 2013-05-23 | 2013-09-25 | 包钢集团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从包头矿磁铁矿尾矿中回收萤石的选矿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微细粒钛铁矿浮选理论与技术研究;朱阳戈;《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0228(第2期);摘要第2页,96-101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95508A (zh) | 2014-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95506B (zh) | 一种用于铁矿石反浮选的药剂及组合使用方法 | |
CN103495509B (zh) | 一种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974446B (zh) | 鲕状赤铁矿的选矿方法 | |
CN103691569A (zh) | 一种高硫含金铜矿石的浮选方法 | |
CN102218377B (zh) | 一种高效氧化铜钴矿组合捕收剂及氧化铜矿选矿方法 | |
CN101733194B (zh) | 一种低品位碳酸锰矿石的选矿方法 | |
CN105964412B (zh) | 用于浮选白钨矿与脉石矿物的组合捕收剂及其浮选方法 | |
CN109701736B (zh) | 含磁铁矿和磁黄铁矿的复杂矿石选矿工艺 | |
CN102773169B (zh) | 菱镁矿矿石反浮选脱硅中实现除铁的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31206A (zh) | 一种提高钨细泥中钨回收率的选矿方法与系统 | |
CN105597938A (zh) | 一种白钨矿的选矿方法 | |
CN112495590A (zh) | 一种含镁硅酸盐矿物抑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3495508B (zh) | 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 | |
CN101670317B (zh) | 一种浮选含硅质脉石磷矿物的组合调整剂 | |
CN107899755B (zh) | 一种难选氧化铜矿石浮选用增效剂 | |
CN103495507B (zh) | 一种用于微细粒铁矿石反浮选的脱附剂及其应用 | |
CN203304060U (zh) | 一种提高钨细泥中钨回收率的选矿系统 | |
CN107115975B (zh) | 一种从选铜尾矿中回收微细粒氧化铁的选矿方法 | |
CN102489408B (zh) | 分离铜与云母的浮选方法 | |
CN110665645A (zh) | 一种细粒级闪锌矿选别的高效浮选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3769308B (zh) | 一种微细粒斑岩型钼矿选矿用复合捕收剂的应用 | |
CN106552716A (zh) | 一种菱镁矿提质的方法 | |
CN103014315A (zh) | 一种采用高磷鲕状赤铁矿制备高磷铁粉的方法 | |
CN110605184B (zh) | 一种沥青铀矿的浮选捕收剂及其应用 | |
CN105597942B (zh) | 一种捕收剂及其在细粒级金矿浮选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14001 Anshan District, Liaoning, No. 219 Road, No. 39, Tiedong Patentee after: An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Min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4001 Anshan District, Liaoning, No. 219 Road, No. 39, Tiedong Patentee before: Anshan Iron & Steel Group Mining Co.,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