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494927B -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4927B
CN103494927B CN201310434108.7A CN201310434108A CN103494927B CN 103494927 B CN103494927 B CN 103494927B CN 201310434108 A CN201310434108 A CN 201310434108A CN 103494927 B CN103494927 B CN 103494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composition
radix
chick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41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4927A (zh
Inventor
胡洪杰
张淑二
李有志
侯世忠
管刚
杨景晁
郝兆德
秦亮
刘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Tianyi Animal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3410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949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94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4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4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4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芩5-15份、麻黄3-18份、紫苏3-10份、鱼腥草4-17份、黄柏2-10份、连翘3-14份、蒲公英2-14份、贯众2-17份、板蓝根3-22份、大青叶3-18份和甘草4-16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鸡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能增强鸡只抗病力和提高鸡只成活率,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兽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鸡呼吸道疾病的种类:a.细菌引起的呼吸道病。慢性呼吸道病(败血性支原体 病)、曲霉菌病;b.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如新城疫(N D)、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流感(AI) ;c. 寄生虫引起的呼吸道病。如隐孢子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气管吸虫病。鸡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1.随着养鸡业的快速发展,鸡呼吸道病的种类越来越多。目前鸡呼吸道病呈现旧病继续发生,新病不断出现的特点,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败血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传染性鼻炎等,老病常年不断发生与流行。与此同时,不少新病先后发生,如鸡流感、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在这些新出现的疫病中, 目前要特别重视鸡流感疫病的防控工作,防止该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当务之急。2. 出现病原变异、免疫抑制、非典型疾病的病例增多。近年来,各鸡场都在使用各种疫苗免疫,但是目前很多普通疫苗在防控某些呼吸道疾病方面越来越难,导致免疫后的鸡群不一定都会产生坚强的保护力。当遇到外界环境有野毒污染时就会使鸡群发病。3.某些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日趋严重。随着规模化养鸡场的增多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其中不少病原广泛存在于养鸡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鸡场的常在病原。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养鸡户盲目大剂量滥用抗菌药物,使一些常见细菌产生较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后,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4.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的病例增多。在生产实践中,随着疫病增多、养殖密度加大,加上环境消毒不严、预防措施不力等因素,单一病原在鸡病临床上已少见,而很多病例是由2种以上病原,对同一鸡体产生致病作用,并发感染、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的病例上升。
目前由于鸡呼吸病的复杂性,故并没有特效药物用来治疗,而中药本着固本扶正的原则对于上述复杂的病症,具有很好治疗作用和应用前景,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鸡呼吸道病的中药组合物,有效地治疗鸡呼吸病,增加了成活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见效快和副作用小的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芩5-15份、麻黄3-18份、紫苏3-10份、鱼腥草4-17份、黄柏2-10份、连翘3-14份、蒲公英2-14份、贯众2-17份、板蓝根3-22份、大青叶3-18份和甘草4-16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葶苈子、虎杖和川贝母;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芩5-15份、麻黄4-18份、紫苏3-10份、鱼腥草5-16份、黄柏3-9份、连翘4-12份、蒲公英3-14份、贯众3-15份、板蓝根5-20份、大青叶5-17份、甘草5-15份、葶苈子1-9份、虎杖1-10份和川贝母2-9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优选为:黄芩8-15份、麻黄4-12份、紫苏5-10份、鱼腥草5-12份、黄柏3-6份、连翘4-7份、蒲公英8-14份、贯众9-15份、板蓝根11-20份、大青叶9-17份、甘草5-11份、葶苈子1-5份、虎杖6-10份和川贝母5-9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黄芩5-11份、麻黄9-18份、紫苏3-8份、鱼腥草8-16份、黄柏5-9份、连翘6-12份、蒲公英3-11份、贯众3-11份、板蓝根5-14份、大青叶5-11份、甘草8-15份、葶苈子4-9份、虎杖1-7份和川贝母2-7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为:黄芩7-13份、麻黄6-16份、紫苏4-8份、鱼腥草7-13份、黄柏3-9份、连翘4-12份、蒲公英3-12份、贯众3-15份、板蓝根5-20份、大青叶5-15份、甘草5-15份、葶苈子3-7份、虎杖3-6份和川贝母4-7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为:黄芩10份、麻黄12份、紫苏6份、鱼腥草10份、黄柏6份、连翘8份、蒲公英7份、贯众9份、板蓝根12份、大青叶10份、甘草10份、葶苈子5份、虎杖5份和川贝母5份。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粉剂,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所有原料药材,粉碎后,投入搅拌机搅拌40-60分钟,充分混匀得混合物;
(2)向混合物中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水,煎煮2~4小时,过滤,滤渣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物1~2倍的水,再次煎煮1~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体,进一步用喷雾干燥器干燥并粉碎,过筛获得50~100目细粉,得粉剂。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煎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所有原料药材,混合均匀后粉碎,得混合物;
(2)向粉碎后的混合物中加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2~4倍的水,煎煮2~4小时,过滤,滤渣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1~2倍的水再次煎煮1~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至生药浓度为1g/ml~3g/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饲料,所述饲料包括饲料添加剂和饲料载体,所述饲料添加剂包括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作为饲料添加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饲料添加剂,所述中药添加剂的添加量为10-20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鸡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能增强鸡只抗病力和提高鸡只成活率,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粉剂
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剂型为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黄芩1000g、麻黄1200g、紫苏600g、鱼腥草1000g、黄柏600g、连翘800g、蒲公英700g、贯众900g、板蓝根1200g、大青叶1000g、甘草1000g、葶苈子500g、虎杖500g和川贝母500g,粉碎后,投入搅拌机搅拌60分钟,充分混匀得混合物;
(2)向混合物中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倍的水,煎煮3小时,过滤,滤渣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物2倍的水,再次煎煮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体,进一步用喷雾干燥器干燥并粉碎,过筛获得80目细粉,得粉剂。
实施例2粉剂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剂型为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黄芩1000g、麻黄1100g、紫苏700g、鱼腥草1100g、黄柏600g、连翘600g、蒲公英700g、贯众900g、板蓝根1300g、大青叶1100g和甘草1000g,粉碎后,投入搅拌机搅拌55分钟,充分混匀得混合物;
(2)向混合物中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物2倍的水,再次煎煮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体,进一步用喷雾干燥器干燥并粉碎,过筛获得80目细粉,得粉剂。
实施例3 煎剂
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剂型为煎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黄芩1200g、麻黄800g、紫苏700g、鱼腥草800g、黄柏500g、连翘500g、蒲公英1100g、贯众1200g、板蓝根1600g、大青叶1300g、甘草800g、葶苈子300g、虎杖800g和川贝母700g,混合均匀后粉碎,得混合物;
(2)向粉碎后的混合物中加相对于所述混合物质量3倍的水,煎煮3小时,过滤,滤渣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物1倍的水,再次煎煮1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减压浓缩至生药浓度为2g/ml。
实施例4 饲料
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饲料,由重量百分比为85%的饲料载体和重量百分比为15%的中药组合物组成,其中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材组成:黄芩12份、麻黄8份、紫苏7份、鱼腥草8份、黄柏6份、连翘6份、蒲公英11份、贯众12份、板蓝根15份、大青叶13份、甘草8份、葶苈子3份、虎杖8份和川贝母7份。
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黄芩1200g、麻黄800g、紫苏700g、鱼腥草800g、黄柏600g、连翘600g、蒲公英1100g、贯众1200g、板蓝根1500g、大青叶1300g、甘草800g、葶苈子300g、虎杖800g和川贝母700g,粉碎后,投入搅拌机搅拌55分钟,充分混匀得混合物;
(2)向混合物中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水,煎煮4小时,过滤,滤渣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物1倍的水,再次煎煮1.5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体,进一步用喷雾干燥器干燥并粉碎,过筛获得50目细粉,得粉剂。
其中,饲料载体由以下重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橡子粉2-7份、麦麸子10-20份、玉米粉10-30份、豆饼粉10-20份、高筋面粉5-15份、碳酸钠1-3份、碳酸氢钠1-3份、鱼粉5-10份和板栗粉1-5份。
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中药组合物粉剂;
(2)按照以下重量份数比称取原料:橡子粉4.5份、麦麸子15份、玉米粉20份、豆饼粉15份、高筋面粉10份、碳酸钠2份、碳酸氢钠2份、鱼粉7份和板栗粉3份,将高筋面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水调制,调制温度为55-60℃,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机中干燥,粉碎获得细粉;
(3)将橡子粉、麦麸子、玉米粉、豆饼粉、鱼粉和板栗粉混合后粉碎,粉碎粒度为350-600mm,使细粉量达到总料的95%以上,与步骤(2)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得到饲料载体;
(4)将步骤(1)得到的粉剂和步骤(3)得到饲料载体混合,放入复式搅拌机中搅拌60分钟~110分钟,取出后放入环模式膨化机中膨化,控制膨化机的温度在80℃~95℃之间,膨化时间为1~2小时,控制被膨化物质的干燥度为90%~95%,取出后转入环模式硬颗粒机中生产成沉淀硬质颗粒饲料,然后用10网目过筛,获得所述饲料。
其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本草经疏》: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遍热也,黄疸、肠僻、泄痢,皆湿热胜之病也,析其本,则诸病自瘳矣。苦寒能除湿热,所以小肠利而水自逐,源清则流洁也。血闭者,实热在血分,即热人血室,令人经闭不通,湿热解,则荣气清而自行也。恶疮疽蚀者,血热则留结,而为痈肿渍烂也:火疡者,火气伤血也,凉血除热,则自愈也。
麻黄: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功能与主治: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药理研究:发汗: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麻黄碱。② 条件 温服、温热条件。③ 作用机理:·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汗腺分泌↑;兴奋中枢,外周α受体。平喘:① 有效成分 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此外,2,3,5,6-四甲基吡嗪 L-α-萜品烯醇。② 机理:促进NA和Adr的释放。本身激动β-R→激活Ac→促进cAMP产生。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促进PGE的释放。直接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血管收缩→粘膜肿胀减轻。抑制抗体产生。③ 作用特点 缓慢、温和、持久,可以口服。利尿:① 有效成分 d-伪麻黄碱。② 作用:尿量增加。③机理: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抗炎、抗过敏:① 有效成分 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麻黄碱。② 作用机理:抑制过敏递质释放;溶血素减少,呈抗补体作用。镇咳、祛痰:① 作用强度 为可待因的1/20。② 有效成分 萜品烯醇,麻黄挥发油。解热、抗菌、抗病毒:① 有效成分 挥发油。② 抗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甲、乙型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奈瑟双球菌。③ 抗病毒 流感病毒。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具有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毒的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鱼蟹中毒。《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脯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看所用不同,法当详之。具有抗菌的作用 紫苏叶的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及弗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均无抑制作用.紫苏叶浸膏对真菌有抑菌作用, 其中所含的紫苏醛、柠檬醛起主要抑菌作用,两者并有相互协同作用, 这是因为两种化合物均是单萜系醛类物质, 其作用部位也类似。紫苏油对接种和自然污染的霉菌抑制力明显优于尼泊金乙酯。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热毒血痢,湿热淋证,热毒疮痈,蛇虫要上等证。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中国药典》载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抗炎作用。本品所含齐墩果酸有强心、利尿及降血压作用,维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煎剂有镇吐作用、抗肝损伤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疮毒,痰核瘰疬,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淋涩痛等。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清心火。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蒲公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蒲公英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蒲公英提取液(1:400)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菌。蒲公英水煎剂(1:80)能延缓 ECHO11 病毒细胞病变。蒲公英醇提取物 31mg/kg 能杀死钩端螺旋体。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煎剂给大鼠口服,吸收良好,尿中能保持一定的抗菌作用。还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用蒲公英煎剂灌胃或用蒲公英注射液注射,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显著缓解四氯化碳性肝损伤引起的组织学改变。有报道指出,蒲公英在动物身上有利胆作用。蒲公英液灌胃能使胆囊收缩,奥狄括约肌松弛,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还具有免疫功能,蒲公英煎剂在体外能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率,蒲公英多糖能显著增强艾氏癌及MM46肿瘤细胞抗原所致小鼠脚垫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并有给药时间越往后越有效的特点,即于抗原刺激后的第11~20日给药或2~20隔日给药有明显作用。蒲公英多糖腹腔注射能显著增强小鼠抗体依赖性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主 治1、风热感冒,温毒发斑。本品苦寒,既能清气分之实热,有能解血分之热毒,凡温热毒邪所致之证皆可用之,常与黄连、大青叶、甘草等同用,如贯众散(《普济方》)。单品或配桑叶、金银花等可防治风热感冒;若与板蓝根、大青叶、紫草等配伍,又可用于痄腮、温毒发斑、发疹等病。2、血热出血。本品味苦微寒,主入肝经,有凉血止血之功,主治血热所致之衄血、吐血、便血、崩漏等症,尤善治崩漏下血。如《本草图经》治衄血,可单味研末调服;若与黄连为伍,研末糯米饮调服,可治吐血,如贯众散(《圣济总录》);治便血可配伍侧柏叶;治崩漏下血可与五灵脂同用。3、虫疾。本品有杀虫之功。用于驱杀绦虫、钩虫、蛲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可与驱虫药配伍使用。4、本品还可用于治疗烧烫伤及妇人带下等病证。
板蓝根: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志贺、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 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 A 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对流感病毒PR8 株和京科68-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在试管内板蓝根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对心血管的作用:该品能使离体兔耳和大鼠下肢灌流量增加,改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 降低麻醉家兔的血压,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 并使小鼠心肌耗氧量下降。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板蓝根对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从板蓝根中分得尿苷、次黄嘌呤、嘧啶、水杨酸等对AT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也都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在0.21mg/kg浓度时其抑制率分别为18.2%、24.2%、10.8%和20%。解毒作用:犬用板蓝根、黄连粉与藜芦同服(各2.0g/kg),能解藜芦毒,降低死亡率;若藜芦中毒后再用之,则无效;分别单用板蓝根粉或黄连粉,效果亦不好。《本草述》:苦,寒,无毒。 《本草便读》:入肝、胃血分。 《中华本草》: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治疗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大青叶:主要用于热毒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痈肿毒等症。近年来此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除可用治上述诸症外,又可用于痰热郁肺、咯痰黄稠;尤常用于流行性乙性脑炎,既可单味应用于预防,又可配合柴胡、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生地等,能清解气分、营分的热毒,可用治各种乙脑,而以偏热型较为合适。《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斑蝥、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甘草具有降血脂、抗氧化的作用。
葶苈子:辛;苦;寒。归肺经;心经;肝经;胃经;膀胱经。功能: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
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医林纂要》载其: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川贝母:性凉,甘平。入肺经、胃经。功效: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1) 镇咳作用 川贝母具有镇咳作用。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实验,组织培养川贝和野生川贝,3.0g/kg灌胃,30分钟时镇咳作用最强,止咳率大于50%,1小时后作用开始下降,直至2小时仍有显著作用;按1.5g/kg及3.0g/kg给药,止咳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组织培养川贝与商品川贝具有相似的止咳化痰效果。川贝母总生物碱及非生物碱部分,经口给药,每鼠0.25~0.5mg,均有明显镇咳效果。自川西北地区野生及栽培的暗紫贝母中提出的总生物碱和贝母皂甙Ⅰ、Ⅱ、Ⅲ号,采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实验,生物碱未见镇咳作用;贝母皂甙Ⅱ号0.2g/kg灌胃,可明显延长小鼠咳嗽的潜伏期,表现镇咳效应。另有学者用戊巴比妥钠15mg/kg及苯巴比妥钠75mg/kg给猫混合腹腔麻醉,电刺激喉上神经引出典型而稳定的咳嗽反应,经腹腔注射皖贝的醇提物4g/kg(生药),每隔20分钟按原条件刺激。结果显示,用药后猫的咳嗽强度和咳嗽次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60分钟产生显著的镇咳作用,持续2~3小时。皖贝与川贝比较,两者镇咳作用无显著差异;而皖贝与浙贝比较,前者的镇咳作用明显优于后者。故皖贝可作川贝的代用品。(2)祛痰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家种、野生、组织培养的川贝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采用小鼠酚红排泌法实验,家种及野生川贝母200%流浸膏25ml/kg,川贝母生物碱11.3mg/kg及贝母皂甙Ⅰ~Ⅲ号0.5mg/kg,均有较明显祛痰效果,其中以生物碱和皂甙Ⅲ号的作用较强。给小鼠腹腔注射3.9g/kg组培川贝和野生贝母水剂,也同样具有祛痰作用,给药后1小时为作用峰值,2小时后作用下降,按1.5g/kg及3.0g/kg给药,其祛痰效果随剂量加大而增强。给予大鼠皖贝醇提物15g/kg(生药)灌胃或总甙26mg/kg口服,结果表明,给药后呼吸道分泌量显著增加,总甙最小有效量为12mg/kg,最大有效量为59mg/kg,在此范围祛痰效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川贝碱具有降压作用。给猫静脉注射川贝碱4.2mg/kg可产生持久性血压下降并伴以短暂的呼吸抑制;西贝碱对麻醉犬也有降压作用;贝母碱及贝母碱宁极少量时可使血压上升。大量生物碱可致血压下降。3.抗菌作用,川贝有一定的抗菌作用。2mg/l浓度时,能抑制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川贝母碱水浸剂(1∶25)在试管内对星形奴卡氏菌有抑制作用。4.毒副作用,(1)急性毒性 皖贝母醇提物0.12mg/kg给猫腹腔注射,观察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给予大、小鼠皖贝醇提物(或皖贝粉混悬液,相当于临床量的120倍)12g/kg灌胃,观察7天,结果大、小鼠全部活动如常,毛色、进食均在正常范围。小鼠皖贝醇提物灌胃最小致死量为40g/kg,为临床用药量的300多倍。(2)长期毒性试验 豚鼠9只,家兔4只,用皖贝醇提物6g/kg连续灌胃20天,对气管、心、肝、肺、肾、脑、食管、胃肠、胰及肾上腺等作常规病理切片检查,见气管及支气管粘膜中杯状细胞大量增生肥大,管腔中的分泌物明显稀薄,其他脏器均未见异常变化。
毒性试验:
选用SD大鼠,给予不同浓度(18.0、6.0、2.0g生药/kg)的本发明实施例3的中药组合物的煎剂,每天灌胃一次,连续90天,末次给药后24小时各组活杀1/2动 物(雌雄各半),其余1/2动物继续观察2周后活杀。试验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一般行为、摄食量、体重变化,给药后90天和停药2周进行血液学(RBC、 HB、网织红细胞、PLT、CT、WBC及分类)和血液生化(AST、ALT、ALP、 Glu、BUN、Crca、TP、T.BIL、ALB、CHOL)、尿液生化、脏器系数、病理 组织学等指标检查。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剂量组动物一般状态良好,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进食量和体重增长均无异常变化;三个剂量组及对照组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学、尿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上述指标停药2周后也未见改变。本试验用药剂量分别为临床用药剂量的180、60、20 倍,根据试验结果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高、中、低三个剂量(18.0、6.0、2.0g 生药/kg)连90天给药对大鼠无明显影响,无明确的毒性靶器官和敏感指标,恢复期观察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提示本发明的中药制剂临床应用的剂量安全性较高。
临床实验
(1)材料准备
从山东济宁市某鸡养殖场购买21日龄AA肉鸡400只,用于预防和治疗试验。
个体养殖户提供自然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20日龄肉鸡1105只, 挑选出有明显症状的病鸡300只,做治疗试验。该鸡群通过从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的病死鸡中采集喉头、气管、支气管等典型病变组织,运用常规的鸡胚病毒分离方法,分离到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毒。再通过AGP、ILT 中和试验等血清学试验及病毒理化特性试验和ILTV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确诊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
(2)药品
中药选用实施例1-3的中药组合物,其中粉剂加水溶解成0.2mg/ml的口服液;盐酸沙拉沙星由浙江达通药业提供,加水溶解成制成0.2mg/ml的口服液。
鸡标准传染性喉气管炎种毒由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经复状后使用。
(3)种毒的复壮
取20 个SPF 鸡胚,实验室孵化至10日龄。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标准毒株用灭菌生理盐水1∶100 稀释,经绒毛尿囊膜接种,每胚0.2 mL,72 h 后无菌收集病变的尿囊膜及尿囊液,尿囊膜置于组织研磨器中,逐渐加入尿囊液,充分研磨,-20℃反复冻融4次后, 加入4000IU/mL青、链霉素,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作为种毒备用。
(4)预防实验方法
将400只21日龄肉鸡在动物室饲养至35日龄,选择健康、体重均匀的200只,随机分成预防用药攻毒组1、预防用药攻毒组2、预防用药攻毒组3、攻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四组,每组各50只,公母比例均等,预防用药攻毒组1-3分别为灌服实施例1、2的口服液及实施例3的煎剂,攻毒对照组灌服配制好的盐酸沙拉沙星,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每组肉鸡每日灌服两次,每次灌服5ml,连续3天后,预防用药攻毒组1-3和攻毒对照组分别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10~5 浓度的复壮病毒液,每只鸡气管滴注0.2 mL 进行人工感染,观察6 d。
攻毒后,鸡只逐渐出现流鼻涕,流泪,打喷嚏,夜间听到明显嘶哑的叫声,随后缩头闭目,精神不振,垂翅挤堆,食欲不振,饮欲增加,有个别鸡只死亡的现象。经对死亡鸡只剖检,在鼻腔、气管、支气管内,可见有淡黄色半透明的浆液性、粘液性渗出物,气囊浑浊,支气管出现肿大,支气管和气管交界处有出血等症状,确诊为发病,否则为预防成功。记录发病数、死亡数,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保护率。
(5)治疗实验方法
自然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鸡300只,分成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三组,治疗组A按每日每只灌服实施例3的煎剂,每日2次;治疗组B按每日每只喂食实施例4的饲料;对照组灌服配制好的盐酸沙拉沙星,每日2次,治疗期为6天,再观察9天,之后全部剖检。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后病鸡精神、食欲恢复正常,流泪、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完全消失,剖检无特征性病理变化,为痊愈,计算治愈率。治疗过程中,因感染死亡,试验结束时虽未死亡但剖检仍可见喉头和气管有出血、渗出的病理变化,计为治疗无效,根据无效数占治疗总数比例计算无效率。
(6)试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肉鸡采用网上平养,在整个试验期间各组饲料、饮水、光照及饲养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并进行常规环境消毒。自然感染病鸡为笼养,治疗期间饲养管理同发病前。
(7)结果
a、预防实验结果
表1 预防实验结果
组别 鸡总数(只) 发病数(只) 发病率(%) 死亡数(只) 死亡率(%) 保护率(%)
预防攻毒组1 40 1 2.5 0 0 97.5
预防攻毒组2 40 3 7.5 0 0 92.5
预防攻毒组3 40 2 5 0 0 95
攻毒对照组 40 40 100 17 42.5 0
空白对照组 40 0 0 0 0 -
从表1 可以看出,预防用药攻毒组1-3的发病总数远远低于攻毒对照组,无死亡。预防用药攻毒组1-3的保护率是97.5%、92.5%和95%。而攻毒对照组的发病总数为40只,发病率为100%,死亡数是17只,病鸡死亡率为42.5%。空白对照组无发病鸡只。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鸡的呼吸道疾病尤其传染性喉支气管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保护率很高。
b、治疗实验结果
表2 治疗自然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情况
组别 鸡总数(只) 死亡数(只) 死亡率(%) 无效率(%) 痊愈数(只) 痊愈率(%)
治疗组1 100 3 3 9 91 91
治疗组2 100 2 2 7 93 93
对照组 100 18 18 41 59 59
从表2 可以看出,自然感染鸡在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过程中,流鼻涕、流泪等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精神、采食、饮水逐渐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食欲明显增强,粪便也转为正常。到用药后的第15 天,所有患病鸡只基本全部治愈,治愈率达91%,体重也逐渐上升。通过治疗试验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疗效。
综上,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中药组合物及实施例4的饲料,能够很好的预防和治疗鸡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提高鸡只自身免疫力,安全有效,能达到祛病强体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芩5-15份、麻黄4-18份、紫苏3-10份、鱼腥草5-16份、黄柏3-9份、连翘4-12份、蒲公英3-14份、贯众3-15份、板蓝根5-20份、大青叶5-17份、甘草5-15份、葶苈子1-9份、虎杖1-10份和川贝母2-9份;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所有原料药材,粉碎后,投入搅拌机搅拌40-60分钟,充分混匀得混合物;
(2)向混合物中加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水,煎煮2~4小时,过滤,滤渣中加入相对于混合物1~2倍的水,再次煎煮1~2小时,过滤,将两次滤液混合,减压浓缩除去水分,获得干膏体,进一步用喷雾干燥器干燥并粉碎,过筛获得50~100目细粉,得粉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芩8-15份、麻黄4-12份、紫苏5-10份、鱼腥草5-12份、黄柏3-6份、连翘4-7份、蒲公英8-14份、贯众9-15份、板蓝根11-20份、大青叶9-17份、甘草5-11份、葶苈子1-5份、虎杖6-10份和川贝母5-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芩5-11份、麻黄9-18份、紫苏3-8份、鱼腥草8-16份、黄柏5-9份、连翘6-12份、蒲公英3-11份、贯众3-11份、板蓝根5-14份、大青叶5-11份、甘草8-15份、葶苈子4-9份、虎杖1-7份和川贝母2-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芩7-13份、麻黄6-16份、紫苏4-8份、鱼腥草7-13份、黄柏3-9份、连翘4-12份、蒲公英3-12份、贯众3-15份、板蓝根5-20份、大青叶5-15份、甘草5-15份、葶苈子3-7份、虎杖3-6份和川贝母4-7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为:黄芩10份、麻黄12份、紫苏6份、鱼腥草10份、黄柏6份、连翘8份、蒲公英7份、贯众9份、板蓝根12份、大青叶10份、甘草10份、葶苈子5份、虎杖5份和川贝母5份。
CN201310434108.7A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494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4108.7A CN103494927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4108.7A CN103494927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71263.8A Division CN104381592A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4927A CN103494927A (zh) 2014-01-08
CN103494927B true CN103494927B (zh) 2014-12-03

Family

ID=49860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4108.7A Active CN103494927B (zh) 2013-09-23 2013-09-23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949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41102A (zh) * 2014-11-19 2016-06-08 天津嘉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鸡呼吸道疾病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322A (zh) * 2015-04-08 2016-11-23 汤晓芳 一种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CN106138665A (zh) * 2015-04-15 2016-11-23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治疗鸡肺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981090A (zh) * 2017-12-14 2018-05-04 阜阳市玉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鸡呼吸道疾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2256B (zh) * 2007-06-28 2011-03-16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用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804116A (zh) * 2010-04-22 2010-08-18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14568B1 (ko) * 2010-09-28 2012-12-24 한국 한의학 연구원 음수용 또는 사료 첨가용 조성물
CN102836290A (zh) * 2012-09-15 2012-12-26 广西嘉进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流感的凉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4927A (zh) 2014-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04513B (zh) 用于治疗猪肺疫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7172B (zh) 用于治疗乌龟肠胃炎病的功能性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68279B (zh) 一种含有中药添加剂的鳗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9115A (zh) 一种鸡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047A (zh) 用于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CN104839482A (zh) 一种2-3岁龄鸽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94927B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7890A (zh) 一种治疗雏鸡白痢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21103B (zh) 用于治疗猪丹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9662B (zh) 兽用驱虫中药制剂
CN102847021B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58139A (zh) 一种用于防治慢性型猪瘟疫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1592A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呼吸道疾病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55318A1 (zh) 一种治疗家畜细菌性呼吸道疫病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2698158B (zh) 防治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和饲料
CN104721672A (zh) 一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2490B (zh) 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07111A (zh) 一种治疗兔腹泻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657B (zh) 一种用于治疗鸡新城疫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5878930A (zh) 一种用于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中药制剂
CN105497723A (zh) 一种治疗细菌性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19552B (zh) 用于防治猪丹毒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145A (zh) 用于治疗猪肺疫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22529A (zh) 用于防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饲料
CN105106591A (zh) 用于治疗牛肺水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ao Fenghui

Inventor before: Hu Hongjie

Inventor before: Zhang Shuer

Inventor before: Li Youzhi

Inventor before: Hou Shizhong

Inventor before: Guan G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Jingchao

Inventor before: Hao Zhaode

Inventor before: Qin Liang

Inventor before: Liu Linl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04

Address after: 221000 Jiangsu Province, Xuzhou City Ring Road south of Suining County Industrial Park A district (SUI Cheng Zhen Hu Yuan Cun Zhouzhuang group)

Patentee after: XUZHOU TIANYI ANIMAL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Huai Village Street Huaiyin District of Ji'nan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No. 68 250022

Patentee before: Hu Hongji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 Jiuxu Avenue, Su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200

Patentee after: Xuzhou Tianyi Animal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0 Area A, South Ring Road Industrial Park, Suining County,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Zhouzhuang Group, Huyuan Village, Suicheng Town)

Patentee before: XUZHOU TIANYI ANIMAL PHARMACEUTICAL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