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泳取电用折叠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电泳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泳取电机构。
背景技术
车身电泳线多采用电动葫芦输送方式,电动葫芦上具有连接铜排的吊具,吊具在电泳槽内需要垂直升降,将车身全部浸入电泳液,同时通过槽上钢结构取电装置经电缆或者折叠钢架将阴极电接至白车身,达到电泳的目的。
目前,电泳线的取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缆固定在折叠电缆架上,将电缆上的导电夹夹住车身导电,另一种是通过连接板7直接带电,连接板7之间通过编织铜带8导电。连接板7直接带电的折叠架中,相邻两个连接板7通过铰接连接来实现折叠架的移动,相邻的两个连接板之间还通过柔性的编织铜带8跨接来将连接板之间的电流导通。如图1所示,折叠架带动吊具下降时,连接板随铰链转动而张开,连接板7上下空间增大,编织铜带8随着折叠架张开而伸长;折叠架带动吊具上升时,连接板随铰链转动而靠近,相邻的连接板间距变小,编织电缆随着折叠架收缩而松弛。
上述折叠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编织电缆由很多细铜丝编织而成,在生产线潮湿、酸碱、热气的环境中很容易氧化,并在反复折叠后,几个月时间就出现批量断裂问题,电泳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取电用折叠架的电缆易磨破、断裂造成的折叠架供电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泳取电用折叠架,该折叠架采用分别连接在相邻连接板上、始终接触的两个导电件实现折叠架的电流导通。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泳取电用折叠架,所述折叠架由多个连接板首尾连接,相邻两个连接板铰接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板在铰接连接端分别设有相接触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的旋转中心与连接板的铰接旋转中心同轴。
可选择的,所述第一导电元件为圆柱状铜棒,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为铜板,所述铜棒与所述铜板相切。
可选择的,所述折叠架还包括安装支架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支撑板的自由端固定有所述第一导电元件或第二导电元件。
可选择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安装孔或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孔为腰形孔。
可选择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支架均位于所述铰接连接端的外侧。
可选择的,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为2~3mm。
可选择的,所述支撑板的材料为弹簧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泳取电用折叠架采用固定在上下两相邻连接板上的支撑板将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压紧,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的接触线位于连接板的铰接旋转中心轴线或其延长线上,使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随着上下连接板张开或压缩而始终保持密切接触并具有一定的压紧力。采用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的接触导电,能达到始终接触导电,具有导电安全、可靠、稳定的作用;同时不存在电缆或编制铜带的反复折叠,具有耐磨耐腐蚀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折叠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导电元件与连接板连接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导电元件与连接板连接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发明:1-连接板,11-铰接连接端,12-铰接连接端外侧,13-铰接连接端内侧,2-第一导电元件,3-第二导电元件,4-安装支架,5-支撑板,6-安装孔。
现有技术:7-连接板,8-编织铜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电泳取电用折叠架由多个连接板1首尾连接,相邻两个连接板1铰接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板1在铰接连接端11分别设有相接触第一导电元件2和第二导电元件3,第一导电元件2与第二导电元件3的旋转中心与连接板1的铰接旋转中心同轴。相邻两个连接板1在转动时,上面连接板1的电流能够顺利通畅的通过第一导电元件2和第二导电元件3传送到下面的连接板1,如此导通到车身。第一导电元件2、第二导电元件3的形状只要能够满足连接板1转动过程中两导电元件的外表面始终接触即可,如图3所示,优选的,第一导电元件2为圆柱状铜棒,第二导电元件3为铜板,铜棒与铜板相切。采用铜棒与铜板接触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避免出现电流不稳定而出现的打火现象,进一步增强了连接板转动过程中电力传递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图4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2为圆弧状铜板,第二导电元件3为平直铜板,圆弧状铜板与平直铜板相切。如图5所示,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2为圆柱状铜棒,第二导电元件3为圆弧状铜板,圆柱状铜棒与圆弧状铜板配合。
如图6、图7所示,连接板1能够为具有向一侧伸出呈“L”形的伸出端的板件,板件直接与相应的导电元件(第一导电元件2或第二导电元件3)连接。连接板1也能够为规则的矩形板,该矩形板通过其他板件与相应的导电元件(第一导电元件2或第二导电元件3)连接。优选的,折叠架还包括安装支架4和支撑板5,连接板1与安装支架4固定连接,支撑板5固定在安装支架4上,支撑板5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一导电元件2或第二导电元件3,采用该结构便于装配维修。支撑板5的自由端是支撑板5的末端,即与支撑板5与安装支架4连接一端的相对侧。
支撑板5与安装支架4之间、连接板1与安装支架4之间能够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优选的,支撑板5与安装支架4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板5的安装孔6或安装支架5的安装孔6为腰形孔。腰形孔使支撑板5的位置可调,在加工存在误差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第一导电元件2与第二导电元件3的紧密配合。
支撑板5与安装支架4的位置能有多种变化,优选的,支撑板5与安装支架4均位于铰接连接端外侧12。铰接连接端内侧13是指两连接板1呈小于180度的一侧,铰接连接端外侧12是指两连接板1呈大于180度夹角的一侧。采用该结构不影响折叠架的伸开和压缩,且便于安装。
支撑板5的厚度核材料可根据需要选择,优选的,支撑板5的厚度为2~3mm。优选的,支撑板5的材料为弹簧钢。弹簧钢材料能够保证铜板与铜棒之间具有一定的压紧力,保持紧密接触。
虽然本发明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发明的实质构思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