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5785B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75785B CN103475785B CN201310442667.2A CN201310442667A CN103475785B CN 103475785 B CN103475785 B CN 103475785B CN 201310442667 A CN201310442667 A CN 201310442667A CN 103475785 B CN103475785 B CN 1034757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photo
- focusing
- current
- unsuccessfu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移动终端包括拍照系统,拍照系统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第一图像获取单元和界面切换单元,方法包括:S1、当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时,若接收到来电请求,则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S2、若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对焦成功的照片;S3、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自动获取并保存当前完成对焦的照片,使得用户不会因为呼入的电话而错过稍拍照瞬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正在成为最方便的照相机,使用移动终端拍照再上传到社交网站是最主流群众的摄影方式。另外,由于移动终端的便利性,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抓拍各种精彩的瞬间。但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拍照也存在先天的缺点,例如,在拍照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移动终端就会退出拍照功能而进入电话功能,让用户选择操作来电(例如接通或者拒绝),这样会错过稍纵即逝的拍照瞬间,令人懊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移动终端,在拍照的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将退出拍照功能,进入电话功能,从而无法完成本次拍照任务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在拍照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自动保存完成对焦的照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时,若接收到来电请求,则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
S2、若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
S3、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
优选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1、将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缓存中。
优选地,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当本次通话结束后,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若接收到指示保存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接收到指示放弃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清除。
优选地,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5、若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则判断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是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所述对焦未成功的照片,并执行步骤S3,若否则执行步骤S3。
优选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2、将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本地的特定文件夹。
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并接收到来电请求时,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
第一图像获取单元,用于在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时,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并保存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
界面切换单元,用于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图像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缓存中。
优选地,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还包括:
提示单元,用于在本次通话结束后,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若接收到指示保存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接收到指示放弃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清除。
优选地,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时,判断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
第二图像获取单元,用于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未成功的照片,并保存所述对焦未成功的照片。
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包括上述任一项中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自动获取当前完成对焦的照片,并将获取的完成对焦的照片保存在移动终端本地,然后再将拍照界面切换到来电显示界面,提供电话功能,使得用户不会因为呼入的电话而错过稍拍照瞬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时,若接收到来电请求,则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
S2、若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
S3、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
通常,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拍照软件进行拍照取景时,若接收到来电请求,移动终端将立刻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供用户选择接听或者挂断电话。与此不同,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1中,当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拍照软件进行拍照取景时,若接收到来电请求,在执行界面切换之前,先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所拍景物的对焦。在对焦成功的情况下进行拍照,能够获取清晰的照片,在对焦未成功的情况下进行拍照,将获得模糊的照片。当步骤S1中判断出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时,执行步骤S2,在步骤S2中,进行拍照,从而获取清晰的照片(即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获得的清晰的照片,然后执行步骤S3,在步骤S3中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供用户选择接听或者拒绝该来电。当用户选择拒绝该来电或者接听该来电直到本次通话结束时,可以从来电显示界面切换到拍照界面,也可以直接退出来电显示界面。
在本实施例中,当步骤S1中判断出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时,执行步骤S3,在步骤S3中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供用户选择接听或者拒绝该来电。同样地,当用户选择拒绝该来电或者接听该来电直到本次通话结束时,可以从来电显示界面切换到拍照界面,也可以直接退出来电显示界面。
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一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自动获取当前完成对焦的照片,并将获取的完成对焦的照片保存在移动终端本地,例如保存到移动终端一特定的文件夹中,然后再将拍照界面切换到来电显示界面,提供电话功能。使得用户不会因为呼入的电话而错过稍拍照瞬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时,若接收到来电请求,则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
S2、若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对焦成功的照片;
S3、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
S4、当本次通话结束后,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若接收到指示保存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接收到指示放弃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成功的照片清除。
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中,获取的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缓存中。在步骤S3中,本次通话结束的情况包括用户选择拒绝该来电、以及接听该来电直到本次通话结束,当本次通话结束后执行步骤S4,在步骤S4中,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内部或者外接的存储器上,接收用户输入的指令,若用户输入的指令指示保存,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上,若用户输入的指令指示放弃,则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成功的照片清除。
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二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对自动获取的完成对焦的照片先进行缓存,待本端用户结束本次通话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将缓存的完成对焦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或者清除,不会增加移动终端额外的存储负担。
图3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时,若接收到来电请求,则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
S2、若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对焦成功的照片;
S5、若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则判断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是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所述对焦未成功的照片,并执行步骤S3,若否则执行步骤S3;
S3、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
S4、本次通话结束后,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成功的照片或者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若接收到指示保存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成功的照片或者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接收到指示放弃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成功的照片或者对焦未成功的照片清除。
本实施例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当步骤S1中的判断结果为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时,考虑到用户此时可能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取景,即使无法拍摄到最清晰的照片,也希望记录当前景物,因此,在步骤S5中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可设置),若是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获取的对焦未成功的照片,然后执行步骤S3,若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是否小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直接执行步骤S3。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给终端的缓存中,当本次通过结束后(例如,本端用户选择拒绝该来电,或者接听该来电直到本次通话结束),在步骤S4中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若接收到指示保存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接收到指示放弃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对焦未成功的照片清除。
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第三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即使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但是只要取景的时间超过预设的阈值,则自动获取的当前未完成对焦的照片并进行缓存,待本端用户结束本次通话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将缓存的未完成对焦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或者清除,在不会增加移动终端额外的存储负担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本端用户记录稍纵即逝的拍照瞬间。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410,用于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并接收到来电请求时,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
第一图像获取单元420,用于在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时,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并保存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
界面切换单元430,用于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以及
提示单元440,用于在本次通话结束后,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若接收到指示保存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接收到指示放弃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清除。
图5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第一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如图5所示,用户进入移动终端的拍照软件界面,进行拍照取景对焦,当移动终端接收到来电时,第一判断单元410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即是否对焦清晰),若是则通过第一图像获取单元420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并保存对焦成功的照片,例如将对焦成功的照片进行缓存。之后,通过界面切换单元430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以供用户选择接听还是拒绝该来电请求。若用户选择拒绝该来电请求或者接听电话直到结束本次通话后,再通过界面切换430退出来电界面,返回拍照界面,然后通过提示单元440调出缓存的完成对焦的照片,并提示用户是否将这些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用户选择是,提示单元440就将完成对焦的照片保存到内部或者外接的存储器中,然后移动终端正常执行拍照功能。若用户选择清除缓存的照片,提示单元440就将缓存的完成对焦的照片清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判断单元410判断出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时,直接通过界面切换单元430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以供用户选择接听还是拒绝该来电请求,在用户选择拒绝该来电请求或者接听电话直到结束本次通话后,界面切换单元430退出来电界面,返回拍照界面。若之后用户继续进行拍照取景,则重复上述流程执行。
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第一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自动获取当前完成对焦的照片,并将获取的完成对焦的照片进行缓存,待结束本次通话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将缓存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或者清除缓存的照片,使得用户不会因为呼入的电话而错过稍拍照瞬间,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不会增加移动终端额外的存储负担。
图6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框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410,用于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并接收到来电请求时,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
第一图像获取单元420,用于在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时,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并保存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
第二判断单元450,用于在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时,判断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
第二图像获取单元460,用于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未成功的照片,并保存所述对焦未成功的照片;
界面切换单元430,用于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以及
提示单元440,用于在本次通话结束后,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若接收到指示保存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接收到指示放弃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清除。
本实施例与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当第一判断单元410判断出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时,通过第二判断单元450进一步判断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判断结果为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通过第二图像获取单元460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未成功的照片,并保存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例如将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缓存中。若判断结果为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小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通过界面切换单元430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
实施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第二实施例,能够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过程中有电话呼入时,只要取景的时间超过预设的阈值,即使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也会自动获取的当前未完成对焦的照片并进行缓存,待本端用户结束本次通话后,根据用户的选择将缓存的未完成对焦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或者清除,在不会增加移动终端额外的存储负担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本端用户记录稍纵即逝的拍照瞬间。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本发明的第一或者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时,若接收到来电请求,则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
S2、若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其中步骤S2包括子步骤:S21、将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缓存中;
S5、若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则判断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若是则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所述对焦未成功的照片,并执行步骤S3,若否则执行步骤S3;
S3、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
S4、当本次通话结束后,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或者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若接收到指示保存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或者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接收到指示放弃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或者对焦未成功的照片清除。
2.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410),用于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并接收到来电请求时,判断当前移动终端是否完成对焦;
第一图像获取单元(420),用于在当前移动终端完成对焦时,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成功的照片,并保存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其中所述第一图像获取单元(420)将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缓存中;
界面切换单元(430),用于退出拍照界面,进入来电显示界面;
所述拍照系统(400)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450),用于在当前移动终端未完成对焦时,判断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
第二图像获取单元(460),用于在移动终端进行拍照取景的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进行拍照以获取对焦未成功的照片,并保存所述对焦未成功的照片;
提示单元(440),用于在本次通话结束后,提示用户是否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或者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若接收到指示保存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或者对焦未成功的照片保存到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若接收到指示放弃的指令,则将当前缓存的所述对焦成功的照片或者对焦未成功的照片清除。
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拍照系统(4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42667.2A CN103475785B (zh) | 2013-09-25 | 2013-09-25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42667.2A CN103475785B (zh) | 2013-09-25 | 2013-09-25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5785A CN103475785A (zh) | 2013-12-25 |
CN103475785B true CN103475785B (zh) | 2016-05-04 |
Family
ID=49800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4266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5785B (zh) | 2013-09-25 | 2013-09-25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757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52877B (zh) * | 2014-06-19 | 2016-07-13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振动的方法 |
CN110058857B (zh) * | 2019-04-28 | 2021-08-31 | 上海连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寄宿应用生成方法和装置 |
CN110958393A (zh) * | 2019-12-17 | 2020-04-03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相机预览界面防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1311A (zh) * | 2001-10-01 | 2003-04-16 | 株式会社东芝 | 移动无线终端设备 |
KR101042796B1 (ko) * | 2003-12-22 | 2011-06-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카메라를 구비하는 휴대단말기의 착신호 처리 방법 |
KR100641138B1 (ko) * | 2004-02-12 | 2006-1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착신 처리방법 |
CN101378426B (zh) * | 2008-09-02 | 2011-05-1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防打扰方法及终端 |
-
2013
- 2013-09-25 CN CN201310442667.2A patent/CN1034757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5785A (zh) | 2013-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52489B (zh) | 一种自拍图像的展现方法及装置 | |
KR101477178B1 (ko) | 듀얼 카메라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촬영방법 | |
WO2014043859A1 (zh) | 拍照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3384301A (zh) | 一种用后置摄像头进行自拍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4469001A (zh) | 一种具有拍照防抖功能的手机及其在拍照中的防抖方法 | |
CN103685905A (zh) | 一种拍照方法及电子设备 | |
JP6086975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
WO2013185649A1 (zh) | 拍照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EP3062513B1 (en) | Video apparatus and photography method thereof | |
CN107743191A (zh) | 终端及其防抖拍照方法、存储装置 | |
CN103220465A (zh) | 一种使用手机拍照时进行精确定位人脸图像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JP2019515519A5 (zh) | ||
WO2015131743A1 (zh) | 来电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JP4848569B2 (ja) | デジタルカメラ、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 |
CN103475785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拍照系统 | |
US9413940B2 (en) | Digital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ntinuous photographing thereof | |
CN104639819A (zh) | 一种便携终端及其实现拍照的方法 | |
CN103108128B (zh) | 一种自动对焦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 |
CN103179349A (zh) | 自动拍照方法及装置 | |
CN105554390A (zh) | 一种拍照方法和装置、自拍杆、拍照系统及移动终端 | |
JP2011199560A (ja) | 携帯電話機およびスケール表示方法 | |
JP4757941B2 (ja) | 自動焦点デジタルカメラにおける画像撮影 | |
CN106888350A (zh) | 基于智能眼镜的拍照处理方法、智能眼镜和用户终端 | |
CN111698414B (zh) | 图像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 |
JP2015070287A (ja) | 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及び撮影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