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2963B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72963B CN103472963B CN201310404512.XA CN201310404512A CN103472963B CN 103472963 B CN103472963 B CN 103472963B CN 201310404512 A CN201310404512 A CN 201310404512A CN 103472963 B CN103472963 B CN 1034729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many
- display screen
- cabling
- wi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以减小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宽度,满足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触控显示屏,包括:横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线;位于显示区域上方或下方的FPC;每一条第一电极线所对应导电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从显示区域靠近所述FPC的一侧引出并与所述FPC导电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一条第一电极走线从显示区域靠近所述FPC的一侧直接引出,不会占用侧边框的宽度,因此,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可以设计的较窄,大大满足了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屏作为一种输入媒介,相比于键盘和鼠标,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性。在各类触控显示屏中,互电容式触控显示屏,凭借其较高的灵敏度以及多点真触控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捧。
互电容式触控显示屏包括相互交叉且绝缘设置的一组驱动电极线和一组探测电极线,当有n(n指1以上的自然数)条驱动电极线和m(m指1以上的自然数)条探测电极线时,需要m+n条电极走线分别与柔性印刷线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简称FPC)导电连接。其基本原理为:对驱动电极线加电压,检测探测电极线的信号变化。驱动电极线确定X向坐标,探测电极线确定Y向坐标。在检测时,对X向驱动电极线进行逐行扫描,在扫描每一行驱动电极线时,均读取每条探测电极线上的信号,通过一轮的扫描,就可以把每个行列的交点都扫描到,共扫描到m*n个信号。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具体的确定多点的坐标,因此可以实现多点触控。其等效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包括:信号源101,驱动电极线电阻103,驱动电极线与探测电极线之间的互电容102,驱动电极线、探测电极线与公共电极层间的寄生电容104,探测电极线电阻105,检测电路106。当手指触摸时,有一部分电流流入手指,等效为驱动电极线与探测电极线之间的互电容改变,在检测端检测由此导致的微弱电流变化即可确定多点坐标。
如图2所示,现有的一种触控显示屏中,每一条驱动电极线11通过位于侧边框区域12的电极走线13与显示区域14下方的FPC15导电连接。该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电极走线设置在侧边框区域需要占用一定的侧边框宽度,这不利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发展趋势,无法满足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以减小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宽度,满足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屏,包括:
横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线;
位于显示区域上方或下方的FPC;
每一条第一电极线所对应导电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从显示区域靠近所述FPC的一侧引出并与所述FPC导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一条第一电极走线从显示区域靠近FPC的一侧直接引出,不会占用侧边框的宽度,因此,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可以设计的较窄,大大满足了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
优选的,所述触控显示屏为ADS显示模式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组成的板状公共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上方的狭缝状像素电极层;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交叉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线。
本方案多条第一电极线既作为实现触控功能的主要结构件,又作为板状公共电极层用于ADS模式显示。内嵌式触控显示屏相比外挂式触控显示屏,具有厚度更薄、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优势,而ADS显示模式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屏,更具有高分辨率、高透过率、低功耗、宽视角、高开口率、低色差、无挤压水波纹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数据线;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所述多条数据线同层设置且平行于所述多条数据线,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线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实现导电连接。该结构中,第一电极走线与数据线位于同层,不会增加触控显示屏的厚度,有利于触控显示屏的薄形化发展。
更优的,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所述数据线采用相同材质。该结构的第一电极走线和数据线可以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制作,不会增加掩模板的使用数量及增加工艺的复杂程度,因此,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
较佳的,每一个所述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的过孔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过孔不但可以保证第一电极走线和对应的第一电极线之间良好的导电性,而且有利于减少第一电极线的阻抗。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栅线及多条第二电极走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设置,所述多条栅线、所述多条第二电极走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界定了呈矩阵排布的多个亚像素单元,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位于相邻的两列亚像素单元之间;所述多条第二电极走线与所述多条栅线同层设置,每一条所述第二电极走线与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线位置相对并通过第二绝缘层过孔结构实现导电连接。
该方案中,多条栅线、多条第二电极走线、多条数据线、多条第一电极走线形成网格状结构,有效的降低了第一电极线的阻抗,并且第二电极走线与栅线位于同层,不会增加触控显示屏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多条栅线为多组双栅结构。
更优的,所述多条栅线及所述多条第二电极走线材质相同。栅线与第二电极走线可以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制作,不会增加掩模板的使用数量及增加工艺的复杂程度,因此,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
优选的,针对每一条第一电极走线,所述FPC的连接区域对应设置有连接线,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线之间通过第三绝缘层过孔结构实现导电连接。当第一电极走线与数据线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制作时,该结构可使第一电极走线跳开数据线的走线和栅线的走线,避免发生短路,从而进一步保障了产品的电气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侧边框可以设计的较窄,极大的满足了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互电容式触摸屏的等效电路模型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一种触控显示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信号源102-互电容103-驱动电极线电阻
104-寄生电容105-探测电极线电阻106-检测电路
11-驱动电极线12-侧边框区域13-电极走线
14-显示区域15-FPC21-第一电极线
22-第一电极走线23-数据线24-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
25-栅线26-第二电极走线27-亚像素单元
28-第二绝缘层过孔结构29-连接线30-第三绝缘层过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减小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宽度,满足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每一条第一电极走线从显示区域靠近FPC的一侧直接引出,不会占用侧边框的宽度,因此,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可以设计的较窄,大大满足了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屏,包括:
横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线21;
位于显示区域14下方的FPC15;
每一条第一电极线21所对应导电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22,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22从显示区域14靠近FPC15的一侧引出并与所述FPC15导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触控显示屏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外挂式的触控显示屏(触摸屏与显示屏分开制作然后贴合在一起),也可以为内嵌式的触控显示屏(用于实现触控功能的驱动电极线和探测电极线设置在显示屏的基板上)。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外挂式触控显示屏还是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其驱动电极线均通过侧边框区域的电极走线与显示区域下方的FPC相连,不利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设计。而在该实施例的方案中,每一条第一电极走线22从显示区域14靠近FPC15的一侧直接引出,不会占用侧边框的宽度,因此,触控显示装置的侧边框可以设计的较窄(对比图2和图3可知),大大满足了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
第一电极线21可以为驱动电极线(此时下文中提及的第二电极线为探测电极线),也可以为探测电极线(此时下文中提及的第二电极线为驱动电极线)。根据触控显示屏的具体结构设计,FPC15既可以设计在显示区域14的上方(即靠近触控显示屏的顶部边缘),也可以设计在显示区域14的下方(即靠近触控显示屏的底部边缘),其具体位置不受限制。每一条第一电极走线22需要从显示区域14靠近FPC15的一侧引出,但其具体走线形式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将对应的第一电极线21和FPC15可靠连接即可。
优选的,所述触控显示屏为ADS显示模式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基板(可参考图4所示)和第二基板(图中未示出),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21组成的板状公共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上方的狭缝状像素电极层;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21交叉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线。
第一基板指阵列基板,则第二基板指彩膜基板。本方案多条第一电极线21既作为实现触控功能的主要结构件,又作为板状公共电极层用于ADS(ADvancedSuperDimensionSwitch,高级超维场转换,简称ADS,ADS模式是一种能够扩宽视角的液晶显示模式,其通过同一平面内狭缝电极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液晶盒内狭缝电极间、电极正上方所有取向液晶分子都能够产生旋转,从而提高了液晶工作效率并增大了透光效率)模式显示。内嵌式触控显示屏相比外挂式触控显示屏,具有厚度更薄、性能更高、成本更低的优势,而ADS显示模式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屏,更具有高分辨率、高透过率、低功耗、宽视角、高开口率、低色差、无挤压水波纹等优点。
请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数据线23;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22与所述多条数据线23同层设置且平行于所述多条数据线23,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22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线21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24实现导电连接。
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24是指:第一电极走线22和数据线23与第一电极线21处于不同层,其之间间隔有绝缘层,绝缘层上设置有过孔,第一电极走线22和对应的第一电极线21在过孔处实现导电连接。该结构中,第一电极走线22与数据线23位于同层,不会增加触控显示屏的厚度,有利于触控显示屏的薄形化发展。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走线22与所述数据线23采用相同材质。该结构的第一电极走线22和数据线23可以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制作,不会增加掩模板的使用数量及增加工艺的复杂程度,因此,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
每一个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24中,过孔数量不限,例如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等,较佳的,每一个所述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24的过孔数量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过孔不但可以保证第一电极走线22和对应的第一电极线21之间良好的导电性,而且有利于减少第一电极线21的阻抗。
请继续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栅线25及多条第二电极走线26,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设置,所述多条栅线25、所述多条第二电极走线26和所述多条数据线23界定了呈矩阵排布的多个亚像素单元27,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22位于相邻的两列亚像素单元27之间;所述多条第二电极走线26与所述多条栅线25同层设置,每一条所述第二电极走线26与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线21位置相对并通过第二绝缘层过孔结构28实现导电连接。
第二绝缘层过孔结构28需要将第二电极走线26与对应的第一电极线21导电连接,以降低第一电极线21的阻抗,也可进一步将第二电极走线26与第一电极走线导电连接,其具体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不受限制,与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24类似,这里不再重复赘述。该实施例中,每三列亚像素单元为一组,相邻两组之间设计有一条第一电极走线22。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电极走线22的排布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每六列亚像素单元为一组,相邻两组之间设计有一条第一电极走线,其具体排布方式与第一电极线的数量有关。该方案中,多条栅线25、多条第二电极走线26、多条数据线23、多条第一电极走线22形成网格状结构,有效的降低了第一电极线21的阻抗,并且第二电极走线26与栅线25位于同层,不会增加触控显示屏的厚度。所述多条栅线25既可以为多条单栅结构,也可以为多组双栅结构,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多条栅线25具体采用多组双栅结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多条栅线25及所述多条第二电极走线26材质相同。栅线25与第二电极走线26可以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制作,不会增加掩模板的使用数量及增加工艺的复杂程度,因此,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
如图4所示,针对每一条第一电极走线22,所述FPC15的连接区域对应设置有连接线29,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22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线29之间通过第三绝缘层过孔结构30实现导电连接。第三绝缘层过孔结构30与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24、第二绝缘层过孔结构28类似,这里不再重复赘述。当第一电极走线22与数据线23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制作时,该结构可使第一电极走线22跳开数据线的走线和栅线的走线,避免发生短路,从而进一步保障了产品的电气可靠性。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设置。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为横向,所述第二方向可以为纵向;或者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为纵向,所述第二方向可以为横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屏,其侧边框可以设计的较窄,极大的满足了用户对触控显示装置的窄边框需求。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OLED面板、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向设置的多条第一电极线;
位于显示区域上方或下方的FPC;
每一条第一电极线所对应导电连接的第一电极走线,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从显示区域靠近所述FPC的一侧引出并与所述FPC导电连接;
所述触控显示屏为ADS显示模式的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包括位置相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组成的板状公共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上方的狭缝状像素电极层;
所述第二基板包括与所述多条第一电极线交叉设置的多条第二电极线;
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多条数据线;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所述数据线采用相同材质;
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所述多条数据线同层设置且平行于所述多条数据线,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线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实现导电连接;
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多条栅线及多条第二电极走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设置,所述多条栅线、所述多条第二电极走线和所述多条数据线界定了呈矩阵排布的多个亚像素单元,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位于相邻的两列亚像素单元之间;
所述多条第二电极走线与所述多条栅线同层设置,每一条所述第二电极走线与一条所述第一电极线位置相对并通过第二绝缘层过孔结构实现导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绝缘层过孔结构的过孔数量至少为两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栅线为多组双栅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栅线及所述多条第二电极走线材质相同。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
针对每一条第一电极走线,所述FPC的连接区域对应设置有连接线,每一条所述第一电极走线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线之间通过第三绝缘层过孔结构实现导电连接。
6.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屏。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04512.XA CN103472963B (zh) | 2013-09-06 | 2013-09-06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US14/404,801 US9542048B2 (en) | 2013-09-06 | 2013-12-10 |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
PCT/CN2013/089012 WO2015032139A1 (zh) | 2013-09-06 | 2013-12-10 | 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404512.XA CN103472963B (zh) | 2013-09-06 | 2013-09-06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2963A CN103472963A (zh) | 2013-12-25 |
CN103472963B true CN103472963B (zh) | 2016-05-11 |
Family
ID=49797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40451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2963B (zh) | 2013-09-06 | 2013-09-06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42048B2 (zh) |
CN (1) | CN103472963B (zh) |
WO (1) | WO20150321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13836B1 (ja) * | 2014-08-22 | 2015-11-17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
CN104461135B (zh) * | 2014-12-03 | 2017-12-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基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4461152A (zh) * | 2014-12-23 | 2015-03-25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04536616A (zh) * | 2015-01-14 | 2015-04-22 | 山东华芯富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无边框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 |
CN104699351B (zh) * | 2015-04-01 | 2018-03-0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US10055040B2 (en) * | 2015-04-01 | 2018-08-21 |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CN105204683A (zh) * | 2015-09-18 | 2015-12-3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05206623B (zh) * | 2015-10-08 | 2019-02-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KR102392683B1 (ko) * | 2015-11-30 | 2022-05-0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스크린 내장형 표시장치 |
CN105607781B (zh) * | 2016-03-16 | 2018-12-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0474289B2 (en) * | 2016-04-07 | 2019-11-12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Touchscreen panel with heating function |
CN105929998B (zh) * | 2016-04-19 | 2019-02-22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06227379A (zh) * | 2016-07-19 | 2016-12-14 | 江西联思触控技术有限公司 | 新型触控显示模组 |
CN106940605B (zh) * | 2017-05-05 | 2020-05-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7357475B (zh) * | 2017-06-27 | 2020-12-29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1256412B2 (en) | 2018-03-09 | 2022-02-22 | Dixell S.R.L. | Interactive touch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a display stack with a multi-layer capacitive keyboard overlaid on a 7-segment display |
KR102463801B1 (ko) * | 2018-04-03 | 2022-11-0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터치 센싱 방법 |
KR102498978B1 (ko) * | 2018-05-02 | 2023-02-1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디스플레이장치 |
CN108594552B (zh) * | 2018-05-08 | 2023-07-1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208673308U (zh) * | 2018-08-29 | 2019-03-29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容式悬浮触控传感器、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9491546B (zh) * | 2018-12-25 | 2020-12-2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窄边框触摸面板与制造方法 |
CN109857279B (zh) * | 2019-03-19 | 2022-04-12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096176B (zh) | 2019-04-25 | 2021-12-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终端设备 |
CN110333795A (zh) | 2019-06-19 | 2019-10-15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CN111258447B (zh) * | 2020-01-02 | 2023-09-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CN111857402A (zh) * | 2020-04-24 | 2020-10-30 | 苏州绘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752416B (zh) * | 2020-06-24 | 2022-07-01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触控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3625904B (zh) * | 2021-08-09 | 2023-10-17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
CN116185232B (zh) * | 2023-04-28 | 2023-07-18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58888A (ja) * | 2008-04-15 | 2009-11-05 | Hitachi Displays Ltd | 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CN102999217A (zh) * | 2012-11-29 | 2013-03-2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边框触摸屏及触摸屏终端设备 |
CN202887154U (zh) * | 2012-11-02 | 2013-04-17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203480484U (zh) * | 2013-09-06 | 2014-03-12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94673B2 (en) | 2011-12-09 | 2015-03-31 | L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with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hav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s provided in inactive regions of display panel |
TW201351225A (zh) * | 2012-06-11 | 2013-12-16 |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 內嵌式觸控顯示器電路結構 |
CN102955637B (zh) * | 2012-11-02 | 2015-09-09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2013
- 2013-09-06 CN CN201310404512.XA patent/CN10347296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2-10 WO PCT/CN2013/089012 patent/WO201503213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2-10 US US14/404,801 patent/US954204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258888A (ja) * | 2008-04-15 | 2009-11-05 | Hitachi Displays Ltd | 入力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CN202887154U (zh) * | 2012-11-02 | 2013-04-17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CN102999217A (zh) * | 2012-11-29 | 2013-03-2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边框触摸屏及触摸屏终端设备 |
CN203480484U (zh) * | 2013-09-06 | 2014-03-12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542048B2 (en) | 2017-01-10 |
US20160011687A1 (en) | 2016-01-14 |
WO2015032139A1 (zh) | 2015-03-12 |
CN103472963A (zh) | 2013-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72963B (zh)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203480484U (zh)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2646005B (zh) | 双模式触控感应模组及显示器 | |
CN101943975B (zh) | 超薄型互电容触摸屏及组合式超薄型触摸屏 | |
CN104049799B (zh) |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
CN102955303B (zh)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5677112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2338945B (zh) | 触摸液晶显示器及彩色滤光片基板 | |
CN104635372B (zh) | 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3186287B (zh) |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4750336B (zh) | 静电电容式触摸屏面板 | |
CN103941496B (zh) | 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927071B (zh) |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 |
TW201007539A (en) | Display devices with touch screen | |
CN105468201A (zh) | 触摸显示基板、触摸显示面板、触摸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CN109753867A (zh) | 指纹传感器 | |
CN101882039A (zh) | 折叠方式布置电极链的电容式触摸屏 | |
CN206209238U (zh)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
CN107533410A (zh) | 触控传感器 | |
CN106842736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16106849A1 (zh) | 一种触控式液晶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205427804U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205302236U (zh)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3105990A (zh) | 单层电容触摸传感器及触控终端 | |
CN105094488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