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0455A - 防止潮湿的环境空气进入离岸风力涡轮机腐蚀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止潮湿的环境空气进入离岸风力涡轮机腐蚀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70455A CN103470455A CN2013102067073A CN201310206707A CN103470455A CN 103470455 A CN103470455 A CN 103470455A CN 2013102067073 A CN2013102067073 A CN 2013102067073A CN 201310206707 A CN201310206707 A CN 201310206707A CN 103470455 A CN103470455 A CN 1034704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ondola
- air
- rotor
- plenum chamber
- wind turb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007—Preventing corro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10—Stators
- F05B2240/14—Casings, housings, nacelles, gondels or the like, protecting or supporting assemblies there withi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40/00—Components
- F05B2240/57—Se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60—Fluid transfer
- F05B2260/64—Aeration, ventilation, dehumidification or moisture removal of closed spa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60/00—Function
- F05B2260/95—Preventing corros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90—Energy harvesting concepts as power supply for auxiliaries' energy consumption, e.g. photovoltaic sun-roof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50—Measure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lated to the propulsion system
- Y02T70/5218—Less carbon-intensive fuels, e.g. natural gas, biofuels
- Y02T70/5236—Renewable or hybrid-electric solu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通过使进入涡轮机的潮湿环境空气最小化来防止离岸风力涡轮机中的设备腐蚀的方法和系统。该系统有助于增加涡轮机的吊舱到塔架、转子到叶片和吊舱到转子的动态界面的密封从而使进入风力涡轮机的潮湿环境空气或泄漏出风力涡轮机的干净空气最小化。涡轮机运转时,这些界面相对于彼此移动。这些界面典型地包括橡胶密封件来防止环境空气进入涡轮机和空气泄漏出涡轮机。在内部,密封件暴露于吊舱或转子内的空气。在外部,密封件暴露于环境空气。由于许多因素例如密封表面上的动态负载,密封件与密封表面之间存在小间隙。这导致环境空气进入风力涡轮机或风力涡轮机内的空气泄漏。进入风力涡轮机的任何潮湿环境空气增加了设备腐蚀的机会。所提出的方法利用通过降低跨越密封件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的气压差来使进入风力涡轮机的环境空气或从风力涡轮机中泄漏的内部空气最小化的事实。所提出的系统包括在这些界面的每个上的有孔的、流线型的充气室,其有助于减轻密封件的外侧上的气压。在内部,密封件上的气压由可变的空气流阻系统控制,其包括两个能相对于彼此旋转的圆形的同轴多孔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风力涡轮机,更具体地,涉及防止离岸风力涡轮机中的设备腐蚀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涡轮机通过转子、传动系、发电机和转换器将风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变压器将来自转换器的低电压输出在传送到风厂的变电站之前转换成高电压输出。风力涡轮机的运转期间,这些风力涡轮机的主要部件和子系统将大量的热疏散到环境空气中。这些部件和子系统大部分被罩在吊舱内,因此吊舱内的干净、低湿度空气必须持续冷却和再循环(封闭的空气流系统)或由新鲜、干净、更冷的、低湿度空气(对于开放的空气流系统)替换。
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RH)高时,设备腐蚀率非常高,且空气RH高于大约65%时,设备腐蚀率以指数方式增加。设备腐蚀因为任何空气中的水滴和盐粒的出现而爆发。风力涡轮机被户外的冷却空气流系统冷却的情况下,通过确保风力涡轮机除了专门的空气入口和出口之外密封以及进入风力涡轮机的冷却空气是干净的(没有水滴、灰尘和盐粒)且RH在允许极限之下,使设备腐蚀最小化。进入风力涡轮机的冷却空气的RH可通过加热和/或除湿降低。随着冷却空气流从空气入口穿过吊舱到出口,其温度持续增加且RH由于吊舱内的各个部件和子系统的散热而相应减少。风力涡轮机的密封件有助于防止不需要的高湿度环境空气进入风力涡轮机,从而增加流过吊舱的冷却空气的RH。这有助于使设备腐蚀最小化。
涡轮机运转时,吊舱到转子、叶片到转子和吊舱到塔架界面彼此相对移动。转子相对吊舱旋转以从风能产生动力。为了产生最佳能量,根据风速向上和向下调节风力涡轮机叶片。这个调节来自绕着叶片纵轴转动每个叶片(倾斜)。此外,吊舱连续偏航(绕垂直轴旋转)以确保转子朝风向正确定位。而且所有这些界面典型包含动态密封件,以防止环境空气进入风力涡轮机或干净空气从风力涡轮机中泄漏出去。在内部,这些密封件暴露在吊舱或转子内的空气中。在外侧密封件暴露在环境空气中。众所周知,空气在如圆柱体的阻流体周围流动时,沿其表面的气压变化很大。诸如密封面的动态负载和温度变化和波动的许多因素影响密封件的形状、结构以及密封能力。这导致环境空气进入风力涡轮机或风力涡轮机内的空气泄漏。进入风力涡轮机的任何潮湿的环境空气增加了设备腐蚀的机会。
关于离岸风力涡轮机内设备的腐蚀控制的现有技术主要包括使用在风力涡轮机内的除湿机、设备的腐蚀抑制涂层以及冷却和再循环风力涡轮机内的干净、低湿度空气和增加干净、低湿度环境空气。他们不是专门解决潮湿的环境空气进入风力涡轮机或干净空气通过动态的界面从风力涡轮机泄漏的问题。
尽管过去防止离岸风力涡轮机内腐蚀的各种方法和系统得到发展,但仍然有发展的空间。因此,这个技术领域需要坚持再作贡献。
发明内容
通过阅读和理解随后的说明书,将会明白上述的缺点、不足和问题在此得到了解决。
本发明针对使得进入风力涡轮机吊舱的潮湿的环境空气或吊舱空气泄漏最小化的方法和系统。该系统特别提出一种方式以增加风力涡轮机的吊舱到塔架、吊舱到转子和转子到多个叶片界面的密封从而使进入风力涡轮机的潮湿的环境空气或从风力涡轮机泄漏的空气最小化。所提出的方法利用通过降低跨越(across)密封件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的气压差来使进入风力涡轮机的环境空气或从风力涡轮机中泄漏的吊舱空气最小化的事实。所提出的系统包括在这些界面的每一个上的(over)有孔的、流线型的、空气动力学的充气室,其有助于减轻(moderate)密封件的外侧上的气压。在内部,密封件上的气压由可变的空气流阻系统动态地控制,所述空气流阻系统包括两个能相对于彼此旋转的圆形的、同轴多孔板。该系统可以因此设计成使得跨越密封件的(across the seals)气压差小并且因此使得进入涡轮机的环境空气或者泄漏出涡轮机的干净空气始终都最小化。
参考随后例示本发明最佳实施方式的图示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其他方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很清楚。
附图说明
结合用于示例而非限制本发明的附图,随后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水平轴风力涡轮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出的有孔充气室的透视图,该有孔充气室降低了沿着吊舱-塔架界面处的动态密封件的外表面的压力变化;
图3是图2的实施例中所示的有孔充气室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有孔充气室的透视图,该有孔充气室降低了沿着转子-叶片界面处的动态密封件的外表面的压力变化;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的有孔充气室的侧视图,该有孔充气室降低了沿着吊舱-转子界面处的动态密封件的外表面的压力变化;
图6a-6d示出了出现在图1的风力涡轮机的吊舱空气出口处的具有同轴的、圆形的两个多孔板的可变的空气流阻装置;和
图7是图示了防止图1中所述风力涡轮机内部腐蚀的方法中所涉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可以有很多不同形式,但现在参考附图所示实施例来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特定语言用于描述它们。没有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这里描述的所述实施例的各种改变、进一步修改和本发明原理的任何进一步应用是可以预想到的。
本发明针对一种使得进入风力涡轮机吊舱的潮湿的环境空气或吊舱空气泄漏最小化的方法和系统。该系统特别提出一种方式以增加风力涡轮机的吊舱到塔架、吊舱到转子和转子到多个叶片界面的密封从而使进入风力涡轮机的潮湿的环境空气或从风力涡轮机泄漏的空气最小化。所提出的方法利用通过降低跨越(across)密封件的外侧表面和内侧表面的气压差来使进入风力涡轮机的环境空气或从风力涡轮机中泄漏的吊舱空气最小化的事实。所提出的系统包括在这些界面的每一个上的(over)有孔的、流线型的、空气动力学的充气室,其有助于减轻(moderate)密封件的外侧上的气压。在内部,密封件上的(over the seals)气压由可变的空气流阻系统动态地控制,所述空气流阻系统包括两个能相对于彼此旋转的圆形的、同轴多孔板。该系统可以因此设计成使得跨越密封件的(across the seals)气压差小并且因此使得进入涡轮机的环境空气或者泄漏出涡轮机的干净空气始终都最小化。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典型水平轴风力涡轮机100的示意图。风力涡轮机100包括塔架102和安装在塔架102顶端的吊舱104。吊舱104罩着主要部件和涡轮机的子系统,例如传动系106、发电机108、转换器110和变压器112。吊舱104的前端支撑持有一个或多个叶片116的转子114。当叶片由于风力旋转时,转子114相对于吊舱104绕着近似水平的轴线H1-H1旋转。转子毂固定到通过传动系106旋转发电机108的主轴118。转换器110使发电机108的电输出与电力网络的频率和其他需求相匹配。变压器112将来自转换器110的低压输出在输送到风电厂的变电站之前转化成高压输出。测量附近风速的风速仪(图中未示出)和测量风向的风向仪(图中未示出)安置在吊舱104的外部圆周表面(如顶部等)的适当位置。
在风力涡轮机100中,在塔架102与吊舱104之间的偏航轴承允许吊舱104绕着垂直轴线V1-V1旋转,使转子114能朝向风定位,从而可以使得风力涡轮机能量产出最大化。每个转子叶片116通过允许叶片116沿其轴线X1、X2或X3倾斜(pitching)的轴承安装在转子毂114上。
如图1所示,风力涡轮机100进一步包括空气处理组件120。空气处理组件120可以在吊舱104的外边。空气处理组件120吸入环境空气并从环境空气中移除水滴、盐和尘粒,通过除湿和/或加热降低相对湿度(RH)并通过吊舱前底部的空气入口122将干净的、低相对湿度的空气吹入吊舱104中。当空气从前到后流过吊舱104时,空气携带由多个部件和子系统散发的热量。最后,热空气通过吊舱104后部的一个或多个空气出口124流出吊舱104。对于通过吊舱的给定的空气流速,吊舱104内的气压取决于总的系统流阻,而且,气压从空气入口122到空气出口124降低。
风力涡轮机100进一步包括如图所示的风力涡轮机100的各个界面处的动态密封件。动态密封件包括在吊舱104和塔架102界面的吊舱-塔架密封件126、处于转子114和叶片116界面的转子-叶片密封件128以及在吊舱104和转子114界面的吊舱-转子密封件130。提供动态密封件来阻止环境空气进入风力涡轮机100或风力涡轮机100内的空气泄漏。在内部,密封件126、128和130暴露于吊舱104或转子114内的空气。而且在外部,密封件126、128和130暴露于环境空气。
这里有很多因素,例如密封表面和密封件126、128和130上的动态负载可能造成密封件126、128和130与他们各自的密封表面之间的小的间隙。该间隙尺寸在风力涡轮机100的寿命期间可以变化。这导致环境空气进入涡轮机或风力涡轮机内的空气泄漏。进入风力涡轮机100的任何潮湿的环境空气增加了设备腐蚀的机会。密封件126、128和130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气压差越大,环境空气进入风力涡轮机100或空气泄漏出风力涡轮机100就越明显。由于塔架102是圆形截面,风导致的越过吊舱-塔架密封件126附近的塔架102的空气流类似于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方面的书上描述的越过圆柱体的横向空气流。围绕(around)塔架102的外表面的气压和密封件外表面上的气压变化很大。气压的最高值在滞留点(stagnationpoint),远离滞留点最低。塔架外表面上的这些高的和低的气压的量级随风速增加。如果密封件126、128和130中有任何间隙,环境空气将通过这些间隙渗入吊舱104内,除非内侧气压高于密封件外表面处的气压。在密封件的外侧气压低于吊舱内侧气压的位置,空气将泄漏出吊舱。当内外侧密封件表面之间的气压差大的时候,空气泄漏将更明显。
通过一直保持吊舱104内的气压高于最大风速时吊舱-塔架密封件126上的最高外部气压来防止环境空气进入吊舱104。但是,在外部气压低的吊舱-塔架密封件126位置,这将导致用于冷却吊舱内设备的干净的低湿度空气从吊舱内大量泄漏到外部环境。这会导致超大尺寸的空气处理组件10,伴随着运转它的增加的电力。而且,还需要增强吊舱罩来承受高的吊舱内气压。
图2显示了提出的压力通风系统(plenum system)的透视图,该压力通风系统有助于消除密封件的外侧表面上的沿其圆周的压力变化。该系统还配置用来保持吊舱空气超压低。该系统包括截头倒圆锥形充气室(plenum)200或第一充气室200,其覆盖(covers)吊舱-塔架界面的吊舱-塔架密封件126。第一充气室顶部附接到吊舱底部,因此,其随着吊舱104偏航。在吊舱104的近端,第一充气室200的水平截面(horizontal section)类似于带有朝向吊舱前端定向的前缘的对称翼型(symmetric airfoil)。在吊舱104的远端,第一充气室200如图3中的沿着水平轴线A1-A1、B1-B1和C1-C1的截面图所示地朝向塔架慢慢逐渐减小。当其接近塔架102时,第一充气室200在底部变成圆形,如沿着轴线C1-C1所示的。位于充气室底部的第一充气室200与塔架102之间的小间隙允许塔架102与第一充气室200之间相对移动。第一充气室200进一步包括位于迎风的前端的(atthe front facing the wind)多个输入孔202和位于背风的后端的(at theback facing away from the wind)多个输出孔204。这样,位于滞留点的输入孔202允许环境空气进入第一充气室200,而位于相对端的输出孔204允许空气逃离第一充气室200。由于这些孔作为开口,当空气通过滞留点进入第一充气室200,会有气压下降。类似的,在背面,空气通过输出孔204从第一充气室200流出,会有穿过这些孔的气压下降。因此,第一充气室200内侧的气压将处于由第一充气室200上的外部气流引起的充气室上的高压与低压之间。这样,所提出的系统有助于将吊舱-塔架密封件126的外侧表面上的气压维持在塔架102上的气流所遭遇的高压与低压之间的中间值。进入第一充气室200的任何水滴会通过位于充气室与塔架之间的界面处的底部排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排水用附加孔(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加工在接近充气室-塔架界面的第一充气室底部的背面。
图4示出了所提出的流线型、空气动力学有孔的(aerodynamicslotted)压力通风系统300或第二充气室300,用于转子-叶片界面处的转子-叶片密封件128。第二充气室300(具有迎风的前缘)的较大的流线型的空气动力学端部连接到转子114。在另一个较窄的圆形端部,第二充气室300允许圆柱形的叶片根部的相对移动,从而允许叶片116的倾斜(pitching)。如吊舱-塔架密封件126上的(over the nacelle-tower seal)第一充气室200的情况一样,位于转子-叶片密封件128处的第二充气室300具有位于滞留点的用于空气进入第二充气室300的输入孔302和位于相对端的用于空气流出第二充气室300的输出孔304。如前面对第一充气室的描述,通过转子-叶片密封件128上的(over the rotor-blade seal)第二充气室300的空气流有助于将第二充气室300内的气压保持在第二充气室300外面的高气压与低气压之间。结果,转子-叶片密封件128的外表面上的气压接近于一致并且在所有的风速时均接近于大气压。
在吊舱-转子界面130处,沿其圆周的压力变化通常不像在吊舱-塔架密封件126或转子-叶片密封件128处一样明显。然而,如前面例子所示的,具有空气流入和流出的第三充气室400用于吊舱-转子密封件130,同样地保持吊舱-转子密封件130的外表面上的压力一致并且接近于常数,如图5中的风力涡轮机的侧视图所示。充气室400一端附接到转子114上,而其在另一端围绕吊舱104自由地旋转。这种情况下,空气是通过围绕充气室边缘沿圆周布置的小突起中的输入孔402流入第三充气室400。代替用于空气从充气室流出的专用孔,第三充气室400与吊舱104之间的后部间隙404允许空气流出第三充气室400。
所提出的具有空气流入和流出的压力通风系统有助于在所有风速时维持吊舱-塔架、转子-叶片和吊舱-转子界面处的密封件的外表面上的基本相一致的、不变的压力。而且,外密封表面上的压力差不多等于大气压。
如前面指出的,密封件126、128和130的内表面上的气压取决于通过吊舱104的空气流和总的系统空气流阻。对于通过吊舱104的给定冷却空气流,使用可变的空气流阻装置500可以将内密封件表面上的气压维持在期望值。可变的空气流阻装置500包括两个圆形的同轴多孔板502和504,它们能够绕着垂直的轴线C1-C1相对于彼此旋转。这些多孔板502和504如图6a到6d所示。多孔板502和504位于图1中的吊舱空气出口124处。两个多孔板502和504彼此是相同的并布置成如图6a所示的一个在另一个的顶部。顶部板502能够绕着共用的轴线C1-C1旋转。两个板均具有圆形的分段孔(circular segmented holes)506。底部板504是静止的。通过相对于底部板504旋转顶部板502,可以调节用于空气流的出口敞开区域(outlet open area),从而改变空气流通过板的阻力,如图6b、6c和6d所示。这样,吊舱104内侧的气压和吊舱-塔架界面、吊舱-转子界面和转子-叶片界面处的密封件126、128和130内侧表面上的气压可以动态地调整到期望值。这样,密封件126、128和130内侧表面上的气压可以动态地调整到稍微高于密封件126、128和130的外表面上的气压。这两个多孔板502和504通常由一个控制系统控制。
图7是流程图,图示了关于防止风力涡轮机100内部腐蚀的方法的步骤。在步骤702,在吊舱104与塔架102、转子114与多个叶片116以及吊舱104与转子114之间接合点的至少一个的外侧上提供充气室200、300和400中的至少一个。在步骤704,在冷却空气流通过吊舱104的出口124处提供包括两个同轴的圆形多孔板502和504的可变的流阻装置500。在步骤706,使用空气处理组件120、空气入口122和空气出口124建立通过吊舱的、需要用来冷却吊舱内部件的干净的、低湿度空气流。在步骤708,测量上述充气室200、300和400内的气压和吊舱104和转子114内由于冷却空气流引起的邻近于上述接合点的空气压力。最后,在步骤710,调整上述可变的流阻装置500的顶部多孔板502的位置,使得所测量的吊舱104和转子114内由于冷却空气流引起的空气压力稍微高于上述充气室200、300和400内的测量压力。这样,阻止了潮湿的环境空气进入吊舱104和转子114并且使得涡轮机内的设备腐蚀最小化。
应该理解的是,所提出的维持吊舱内空气超压的方法并不专门限于由开放的空气流系统冷却的风力涡轮机,所述开放的空气流系统使干净的低湿度的空气进入吊舱并且使温暖的空气流出吊舱。该方法同样适用于通过封闭的空气流系统或任何其他的空气流系统冷却的涡轮机。在由封闭的空气流系统冷却的涡轮机中,通过多孔板流出的空气被冷却并通过空气入口再循环。
所提出的方法和系统因此有助于将吊舱到塔架、转子到叶片以及吊舱到转子界面处的动态密封件的外表面与内表面之间的气压差保持在很小并且保持在期望值。结果,泄漏进入涡轮机内的环境空气被最小化。这些有助于降低设备腐蚀并且因此增加涡轮机的寿命。尽管所提出的方法和系统特别针对离岸的风力涡轮机,其可以用于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高的任何风力涡轮机。
这里描述的任何理论、操作原理、证据或发现进一步增强了对本发明原理的理解,并不是使本发明以任何形式依赖这些理论、操作原理、示例性的实施例、证据或发现。应该理解的是,在上面的说明书中使用单词优选的、优选地或优选表示所描述的特征是比较合适的,尽管如此,其不是必须的,在有随附的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范围内,缺少相同技术特征的实施例是可以预想的。
阅读权利要求时,所使用的词汇,如“一”、“一个”、“至少一个”、“至少一部分”不是意图将权利要求限制到仅仅一项物体,除非权利要求中有特别相反的说明。当使用“至少一部分”和/或“一部分”时,物体可以包括整个物体的一部分和/或全部,除非特别相反的说明。
应该理解的是,只显示和描述了被选择的实施例,所有落入这里或由随附权利要求的任一项所限定的本发明精神的可能的替换、修改、方面、组合、原理、变形和等同物是想要被保护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已经在附图和前面的说明书中详细图解和描述,同样应该理解为示例性而非穷尽或将本发明限于公开的确切形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其它的替换、修改和变形是很显然的。另外,也提出了多个发明方面和原理,他们不必组合使用,但是鉴于上面提供的不同实施例,发明方面和原理的不同组合是可能的。
Claims (16)
1.一种防止风力涡轮机内腐蚀的系统,所述风力涡轮机具有塔架、安装在塔架上的吊舱、附接到吊舱的转子和附接到转子的多个叶片,所述系统包括:
空气处理组件,其处理环境空气并将处理后的空气通过吊舱上的入口供给到吊舱,吊舱进一步包括用于温暖空气流出的出口;
充气室,其位于吊舱与转子、转子与多个叶片以及吊舱与塔架之间的接合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外侧上,所述充气室具有位于迎风的前端的多个输入孔和位于背风的后端的多个输出孔,充气室被构造成用来以使得没有环境空气进入吊舱内或者使得吊舱空气流出进入环境中的方式调节接合点的外侧上的气压变化;以及
位于吊舱出口处的可变的空气流阻装置,该空气流阻装置被构造成用来保持吊舱内的气压高于接合点处的吊舱外侧的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充气室进一步被构造成用来将接合点的外侧上的气压保持在塔架上的气流所遭遇的高压与低压之间的中间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位于滞留点的所述多个输入孔允许环境空气进入充气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输出孔允许空气从充气室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环境空气从充气室流过时,气压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充气室被空气动力学地设计以增强穿过充气室的空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空气流阻装置包括两个圆形的同轴板,这两个圆形的同轴板构造成能相对于彼此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圆形的同轴板具有用于温暖空气流出的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处理组件进一步包括除湿组件、冷却组件和净化组件中的至少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多个输入孔和输出孔导致充气室内相对于环境空气的气压下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进一步包括构造成用来控制空气流阻装置运行的控制系统。
12.一种防止风力涡轮机内腐蚀的方法,所述风力涡轮机具有塔架、安装在塔架上的吊舱、附接到吊舱的转子和附接到转子的多个叶片,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空气处理组件建立通过吊舱的处理后的空气流;
在吊舱与转子、转子与多个叶片以及吊舱与塔架之间的接合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外侧上提供充气室,所述充气室被构造成用来以使得没有环境空气进入吊舱内或者使得吊舱空气流出进入环境中的方式调节接合点的外侧上的气压变化;
在吊舱的出口处提供可变的空气流阻装置;
使用可变的空气流阻装置控制处理后的空气流,以保持吊舱内的压力高于充气室内的压力。
13.一种保持风力涡轮机上接合点的一边到另一边的压力差的系统,所述风力涡轮机具有塔架、安装在塔架上的吊舱、附接到吊舱的转子和附接到转子的多个叶片,所述系统包括:
空气处理组件,其处理环境空气并将处理后的空气通过吊舱上的入口供给到吊舱,吊舱进一步包括用于温暖空气流出的出口;
充气室,其位于吊舱与转子、转子与多个叶片以及吊舱与塔架之间的接合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外侧上,所述充气室具有位于迎风的前端的多个输入孔和位于背风的后端的多个输出孔,充气室被构造成用来以使得没有环境空气进入吊舱内或者使得吊舱空气流出进入环境中的方式调节接合点的外侧上的气压变化;以及
位于吊舱出口处的可变的空气流阻装置,该空气流阻装置被构造成用来保持吊舱内的气压高于接合点处的吊舱外侧的气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接合点出现在风力涡轮机的吊舱与转子、风力涡轮机的转子与多个叶片以及风力涡轮机的吊舱与塔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接合点内面的压力大于接合点外面的压力。
16.一种风力涡轮机,其包括:
塔架;
安装在塔架上的吊舱;
由吊舱可旋转地支撑并且具有多个涡轮机叶片的转子;
空气处理组件,其处理环境空气并将处理后的空气通过吊舱上的入口供给到吊舱,吊舱进一步包括用于温暖空气流出的出口;
充气室,其位于吊舱与转子、转子与多个叶片以及吊舱与塔架之间的接合点中的至少一个的外侧上,所述充气室具有位于迎风的前端的多个输入孔和位于背风的后端的多个输出孔,充气室被构造成用来以使得没有环境空气进入吊舱内或者使得吊舱空气流出进入环境中的方式调节接合点的外侧上的气压变化;以及
位于吊舱出口处的可变的空气流阻装置,该空气流阻装置被构造成用来保持吊舱内的气压高于接合点处的吊舱外侧的气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2004208.0 | 2012-05-31 | ||
EP12004208.0A EP2669511B1 (en) | 2012-05-31 | 2012-05-31 |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to prevent equipment corrosion from humid ambient air entr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0455A true CN103470455A (zh) | 2013-12-25 |
CN103470455B CN103470455B (zh) | 2017-06-23 |
Family
ID=4624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0670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70455B (zh) | 2012-05-31 | 2013-05-29 | 防止潮湿的环境空气进入离岸风力涡轮机腐蚀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28388B2 (zh) |
EP (1) | EP2669511B1 (zh) |
CN (1) | CN103470455B (zh) |
BR (1) | BR102013013665A8 (zh) |
DK (1) | DK2669511T3 (zh) |
ES (1) | ES2601203T3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6512B (zh) * | 2014-06-27 | 2017-04-01 | Hitachi Ltd | Wind power plant |
CN110553619A (zh) * | 2019-08-26 | 2019-12-10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变电站硬管母系统温度应力释放能力监测方法和装置 |
CN111661291A (zh) * | 2020-04-30 | 2020-09-15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吊舱推进器的密封装置 |
CN113280119A (zh) * | 2020-02-20 | 2021-08-20 |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创新与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风力涡轮机机舱的密封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59006B (zh) * | 2019-12-20 | 2022-12-09 | 大唐郏县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大型风力发动机叶片清洗保养设备 |
US20220355343A1 (en) * | 2020-05-11 | 2022-11-10 | Todd Bentley | Vacuum rail system having a squeegee system, control system, irregular surface cleaning system, process, and methods of us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36665A2 (de) * | 2005-06-24 | 2006-12-27 | REpower Systems AG | Turmentfeuchtung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
CN101548101A (zh) * | 2007-05-18 | 2009-09-30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风力发电装置 |
CN101943137A (zh) * | 2009-07-06 | 2011-01-12 | 歌美飒创新技术公司 | 用于风力涡轮机内过滤空气循环的系统 |
WO2011091863A1 (de) * | 2010-02-01 | 2011-08-04 | Helmut Buss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entfeuchtung von raumluft im off-shore bereich |
CN102341598A (zh) * | 2009-08-28 | 2012-02-01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风力发电用风车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37442B2 (en) * | 2008-12-03 | 2010-11-23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Root sleeve for wind turbine blade |
US20110142636A1 (en) * | 2010-10-25 | 2011-06-16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Expansion assembly for a rotor blade of a wind turbine |
CN202194781U (zh) * | 2011-07-22 | 2012-04-18 | 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叶片与导流罩之间的防雨防尘结构 |
-
2012
- 2012-05-31 EP EP12004208.0A patent/EP266951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5-31 DK DK12004208.0T patent/DK2669511T3/en active
- 2012-05-31 ES ES12004208.0T patent/ES2601203T3/es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5-23 US US13/901,091 patent/US952838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5-29 CN CN201310206707.3A patent/CN10347045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6-03 BR BR102013013665A patent/BR102013013665A8/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36665A2 (de) * | 2005-06-24 | 2006-12-27 | REpower Systems AG | Turmentfeuchtung einer Windenergieanlage |
CN101548101A (zh) * | 2007-05-18 | 2009-09-30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风力发电装置 |
CN101943137A (zh) * | 2009-07-06 | 2011-01-12 | 歌美飒创新技术公司 | 用于风力涡轮机内过滤空气循环的系统 |
CN102341598A (zh) * | 2009-08-28 | 2012-02-01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风力发电用风车 |
WO2011091863A1 (de) * | 2010-02-01 | 2011-08-04 | Helmut Buss |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entfeuchtung von raumluft im off-shore bereic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6512B (zh) * | 2014-06-27 | 2017-04-01 | Hitachi Ltd | Wind power plant |
CN110553619A (zh) * | 2019-08-26 | 2019-12-10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变电站硬管母系统温度应力释放能力监测方法和装置 |
CN110553619B (zh) * | 2019-08-26 | 2021-10-08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变电站硬管母系统温度应力释放能力监测方法和装置 |
CN113280119A (zh) * | 2020-02-20 | 2021-08-20 | 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创新与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风力涡轮机机舱的密封装置 |
CN111661291A (zh) * | 2020-04-30 | 2020-09-15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吊舱推进器的密封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70455B (zh) | 2017-06-23 |
BR102013013665A8 (pt) | 2017-10-03 |
US9528388B2 (en) | 2016-12-27 |
EP2669511B1 (en) | 2016-08-03 |
ES2601203T3 (es) | 2017-02-14 |
BR102013013665A2 (pt) | 2015-10-20 |
US20130323035A1 (en) | 2013-12-05 |
DK2669511T3 (en) | 2016-11-28 |
EP2669511A1 (en) | 2013-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70455A (zh) | 防止潮湿的环境空气进入离岸风力涡轮机腐蚀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 |
US8786123B2 (en) | Turbine assembly | |
US7811048B2 (en) | Turbine-intake tower f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 |
EP3252924B1 (en) | Permanent-magnetic direct-drive wind generator, system and stator thereof | |
CN103221684B (zh) | 符合风/水的风力或水力双涡轮系统 | |
US9291148B2 (en) | Intake assemblies for wind-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
WO2016119511A1 (zh) |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系统及其定子 | |
US2011010395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ontrolled flow of fluid to or from a wind turbine blade surface | |
CN109505729B (zh) | 具有用于除冰和/或防冰的遮挡热空气排气的盖板的风力涡轮机叶片 | |
CN110242492A (zh) | 用于保护风力涡轮机叶片的前缘的保护罩 | |
US20110206531A1 (en) | Efficient low-cost wind energy using passive circulation control | |
US8221072B2 (en) | Ultra high power density wind turbine system | |
JP6650318B2 (ja) | 風力発電装置 | |
CN204212928U (zh) |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舱内环境控制装置 | |
KR20160036214A (ko) | 풍력발전기 | |
US9593885B2 (en) | Axial fan inlet wind-turning vane assembly | |
US11480151B2 (en) | Wind turbine with a blade carrying structure having aerodynamic properties | |
CN102213188A (zh) | 海上及潮间带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除湿除盐微正压系统 | |
Filipowicz et al. | Study of building integrated wind turbines operation on the example of Center of Energy AGH | |
EP2940292B1 (en) | Device for a rotor blade of a wind turbine | |
KR20180061619A (ko) | 집풍장치가 구비된 수직축 풍력발전기 | |
WO2015045462A1 (ja) | 風力発電設備 | |
JP2021055671A (ja) | 電力を風力から発生させる風力タービン及び方法 | |
KR20200018837A (ko) | 풍력 발전기용 유도 덕트 및 이를 가진 풍력 발전기 | |
Rahimi et al. | Wind-Induced Ventilation Based on the Separated Flow Reg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21 Address after: The Spanish province of Biscay Applicant after: Edwin marine Ltd Address before: Navarra, Spain Applicant before: Gamesa Eolica S. A. Soc Uniperso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