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3375B -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63375B CN103463375B CN201310398311.3A CN201310398311A CN103463375B CN 103463375 B CN103463375 B CN 103463375B CN 201310398311 A CN201310398311 A CN 201310398311A CN 103463375 B CN103463375 B CN 1034633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dix
- medicines
- traditional chinese
- chinese medicine
- medic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它包括下述两组药物,其中第1组药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垂盆草、茜草、巴戟天、当归、赤芍、党参、血竭、大枣、板蓝根、葛根、茵陈、升麻、五味子、枸杞子、山豆根、大黄、三七和柴胡;第2组药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丹参、鳖甲、芦根、益母草、九香虫、女贞子、鸡内金、莪术和苦参。将第1组药物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液经浓缩制成浸膏,然后加入药用辅料制成中药颗粒剂。第2组药物水煎煮,分两次早晚服用。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各味药组合应用,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乙型肝炎由肝炎病毒引起,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高,据统计我国每年乙型肝炎新发生病例约15~30万例,给我国医疗卫生带来极大的负担。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体征是:肝炎病程超过半年,亦可隐匿发病,常在体检时发现。症状多种多样,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消化功能紊乱症状多见,表现为食欲缺乏、厌油、恶心、腹胀、便溏等。多数病人有乏力、肝区不适。常于劳累、情绪改变、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部分病人有低热及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头昏、失眠、多梦或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急躁易怒、周身不适、腰腿酸软等。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倾向,表现为齿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点或淤斑。少数病人无任何自觉症状。中、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健康状况下降,可呈肝性病容,表现为面色晦暗,青灰无华。可见肝掌、蜘蛛痣,肝脾肿大,质地中等或较硬,有触、叩痛,脾脏可进行性肿大。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并发症状较多,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因。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一般进行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治疗。但是,不论是用干扰素治疗,还是用核苷(酸)类似物治疗,都只能暂时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停药后易复发;且西药毒性大、长期使用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极大影响了治疗效果,另外治疗费用高,疗程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抗病毒、保肝、降酶、改善肝脏微循环及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下述两组药物:
按每日服用量计,第1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垂盆草12g、茜草15g、巴戟天10g、当归9g、赤芍6g、党参9g、血竭3g、大枣3g、板蓝根10g、葛根9g、茵陈12g、升麻6g、五味子9g、枸杞子6g、山豆根12g、大黄6g、三七6g和柴胡10g;
按每日服用量计,第2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0g、鳖甲20g、芦根10g、益母草20g、九香虫6g、女贞子10g、鸡内金6g、莪术8g和苦参6g。
制备方法:将第1组药物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加液量以浸过液面为宜;合并提取液,经浓缩制成浸膏,然后加入药用辅料制成中药颗粒剂。将第2组药物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
服用方法:其中第1组药物每日三次,第2组药物每日两次,20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3-6个疗程后即可治愈。
各中药药理作用如下: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等。
山豆根:苦,寒;有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症。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等。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等。此外,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淤出血症。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
五味子:酸、甘,温。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茵陈: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肺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等。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
大枣:甘,温。归脾、胃、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党参:甘,平。归脾、肺经。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鳖甲:咸,微寒。归肝、肾经。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虚风内动。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鸡内金: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涩痛,胆胀胁痛。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
巴戟天:甘、辛,微温。归肾、肝经。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九香虫:咸,温。归肝、脾、肾经。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垂盆草: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疽,小便不利,痈肿疮疡。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柴胡:苦,微寒。归肝、胆、肺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中医学称本病为为肝郁、肋痛、癓疾等,患者生了“肝气郁滞”、“湿热困脾”、或“肝阴亏损”。本发明从中医学理论出发,采用解毒化湿、补虚、祛瘀三法合用的治疗原则同时积极消除症状,缓解患者不适,从而有效的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本发明组方中柴胡条达肝气,茵陈、山豆根、板蓝根清热利湿解毒;芦根清热泻火,苦参、垂盆草和大黄清热利湿,退黄。上述药物共同达到去火、退黄、消炎、抗病毒等作用。鳖甲软坚散结以利于消除症状。血竭、三七和赤芍散瘀止痛,当归、丹参、茜草、益母草、莪术养血调肝,和血祛瘀,以改善肝脏血运,从而改善肝脏营养及氧气供应,防止肝细胞损害、变性和纤维组织增生以及有利于病毒的清除,以防止肝纤维及肝硬化的发生。鸡内金补脾健胃;党参健脾益气,有利于血浆白蛋白的提高,促进肝功能恢复。五味子酸收入肝,护肝柔肝以降酶。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葛根、升麻退热升阳;九香虫理气止痛,温中助阳;女贞子、枸杞子、巴戟天滋补肝肾,协同其它药物共同达到保肝护肝软肝之效果。上述药物共同作用从而达到抗病毒、保肝、降酶、改善肝脏微循环及提高人体的抵抗力等功能。同时对不同的药物采取不同的提取方式,充分利用了药物的有效成分,增强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各味药组合应用,药效具有协同作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
一、临床数据
1.临床资料选取选择2009-2012年收治的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286例,其中男159例,女127例,平均年龄46岁,平均病程2年。
2.诊断标准:
(1)HBsAg阳性>6个月;(2)血清HBV-DNA>105copies/ml;(3)持续或间歇的ALT/AST水平升高:(4)肝活检查显示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呈中度硬度,有轻压痛。病情较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时有异常或持续异常。
3.治疗方法:所有病例诊断明确后,随投以本发明中药制剂,20天一疗程。
4.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各项肝功能检测正常,HBV DNA<103copies/ml。停药6-12个月无复发。效果极好者可实现HBV-DNA、HBeAg、HBsAg的相继转阴。
有效:谷丙转氨酶接近正常,或比原有异常水平下降50%以上,射浊10u或比治疗前降低5u以上。
无效:肝功能无改善,症状无好转。
5.治疗结果:28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愈260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治愈率为91.0%,总有效率为97.2%。
二、典型病例:
病例一:刘某,女,59岁。自觉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纳差1个月,来院就诊。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115U/L,HBeAg阳性,HBV DNA为5.0×107copies/ml。诊断为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采用本发明组合物治疗,20天一疗程,三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药后2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103copies/ml。随访1年未复发。
病例二:于某,男,61岁。3个月来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纳差,1周来加重,伴腹痛,且有蜘蛛痣、肝掌症状。查ALT为375U/L,HBV DNA为9.2×107copies/ml。诊断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用本发明组合物治疗,20天一疗程,6个疗程治疗后感觉较好,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103copies/ml。随访1年未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每日服用量计,第1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垂盆草12g、茜草15g、巴戟天10g、当归9g、赤芍6g、党参9g、血竭3g、大枣3g、板蓝根10g、葛根9g、茵陈12g、升麻6g、五味子9g、枸杞子6g、山豆根12g、大黄6g、三七6g和柴胡10g;
按每日服用量计,第2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0g、鳖甲20g、芦根10g、益母草20g、九香虫6g、女贞子10g、鸡内金6g、莪术8g和苦参6g。
制备方法:将第1组药物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小时,加液量以浸过液面为宜;合并提取液,经浓缩制成浸膏,然后分别加入浸膏质量5倍的红糖和浸膏质量5倍的糊精制成中药颗粒剂。将第2组药物加水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
服用方法:其中第1组药物每日三次,第2组药物每日两次。
Claims (2)
1.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两组药物组成:
按每日服用量计,第1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垂盆草12 g、茜草15 g、巴戟天10 g、当归9 g、赤芍6 g、党参9 g、血竭3 g、大枣3 g、板蓝根10 g、葛根9 g、茵陈12 g、升麻6 g、五味子9 g、枸杞子6 g、山豆根12 g、大黄6 g、三七6 g和柴胡10 g;
按每日服用量计,第2组药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丹参10 g、鳖甲20 g、芦根10 g、益母草20 g、九香虫6 g、女贞子10 g、鸡内金6 g、莪术8 g和苦参6 g;
将第1组药物加入50%的乙醇水溶液加热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经浓缩制成浸膏,然后加入药用辅料制成中药颗粒剂;将第2组药物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第1组药物每次加热回流提取时间为2小时,加液量以浸过液面为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98311.3A CN103463375B (zh) | 2013-09-04 | 2013-09-04 |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98311.3A CN103463375B (zh) | 2013-09-04 | 2013-09-04 |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63375A CN103463375A (zh) | 2013-12-25 |
CN103463375B true CN103463375B (zh) | 2015-01-28 |
Family
ID=4978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9831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3375B (zh) | 2013-09-04 | 2013-09-04 |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633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7201A (zh) * | 2014-12-26 | 2015-04-29 | 郭少磊 | 一种防治乙型肝炎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626A (zh) * | 1993-01-19 | 1993-09-29 | 李先文 | 肝病冲剂 |
CN1113779A (zh) * | 1994-06-17 | 1995-12-27 | 殷广全 | 抗乙肝制剂 |
CN101244215A (zh) * | 2008-03-25 | 2008-08-20 | 郭上未 | 治疗肝炎的药物 |
-
2013
- 2013-09-04 CN CN201310398311.3A patent/CN10346337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626A (zh) * | 1993-01-19 | 1993-09-29 | 李先文 | 肝病冲剂 |
CN1113779A (zh) * | 1994-06-17 | 1995-12-27 | 殷广全 | 抗乙肝制剂 |
CN101244215A (zh) * | 2008-03-25 | 2008-08-20 | 郭上未 | 治疗肝炎的药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中药治疗慢性乙肝36例;胡永学等;《中国民间疗法》;20040428;第12卷(第04期);全文 * |
乙肝三降颗粒毒理学研究;邓秀兰等;《中国中药杂志》;20060220;第30卷(第14期);全文 * |
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一得;阮振邦等;《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0920;第12卷(第03期);全文 * |
慢性乙肝抗炎护肝治疗的单味中药研究进展;顾伟等;《四川中医》;20080615;第26卷(第06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63375A (zh) | 2013-1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50517B (zh) | 一种治疗肝癌的药物 | |
CN104474471A (zh) | 一种治疗甲状腺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6267120A (zh) |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58852A (zh) |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399009A (zh) | 治疗肝癌的中药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24287A (zh) |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95055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中药汤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6266908A (zh) | 一种治疗持续性低热的药物 | |
CN103610804B (zh) |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汤剂 | |
CN105326993A (zh) | 一种治疗遗精、早泄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463375B (zh) | 一种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250748A (zh) |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4547313A (zh) | 一种治疗肺癌、乳腺癌、淋巴癌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2357228A (zh) | 一种治疗肝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998158A (zh) |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5106634A (zh) |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 | |
CN104225569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257813B (zh) | 一种调理气血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73610B (zh) |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1095922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6361881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阴囊湿疹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266334A (zh) | 一种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及针药结合应用 | |
CN105125964A (zh) | 一种用于治疗盆腔腹膜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125855A (zh) | 一种配合肿瘤化疗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922595A (zh) |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