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0775A - 在中继节点重新配置时的harq处理 - Google Patents
在中继节点重新配置时的harq处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60775A CN103460775A CN2012800178658A CN201280017865A CN103460775A CN 103460775 A CN103460775 A CN 103460775A CN 2012800178658 A CN2012800178658 A CN 2012800178658A CN 201280017865 A CN201280017865 A CN 201280017865A CN 103460775 A CN103460775 A CN 1034607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rq process
- station node
- base station
- harq
- nd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电接入网包括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中继基站节点(29)参与穿过第一无线电接口(Uu)与无线终端(30)的通信,并且还参与穿过第二无线电接口通过回程链路的通信,第二无线电接口再用第一接口的至少一些功能性。施主基站节点(28)配置子帧配置模式。子帧配置模式设置成规定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回程链路。作为子帧配置的结果,在多个操作模式的任一个操作模式下,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2011年2月14日提交的题为“MAC HANDLING AT RN RECONFIGURATION”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442,483的权益,并与之相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并且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处理无线电接入网的中继基站节点(包括中继基站节点的HARQ过程的操作连同中继节点(RN)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蜂窝无线电系统中,无线终端(也称为移动台和/或用户设备单元(UE))经由无线电接入网(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通信。无线电接入网(RAN)覆盖被划分成小区区域的地理区域,其中每个小区区域由基站(例如无线电基站(RBS))服务,RBS在一些网络中例如也称为“NodeB”(UMTS)或“eNodeB”(LTE)。小区是由在基站站点处的无线电基站设备提供无线电覆盖的地理区域。每个小区由在小区中广播的本地无线电区域内的身份标识。基站通过在射频上操作的空中接口与基站范围内的用户设备单元(UE)通信。
在无线电接入网的一些版本中,多个基站通常连接(例如通过陆线或微波)到控制器节点(诸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或基站控制器(BSC)),其监管和协调连接到此的多个基站的各种活动。无线电网络控制器通常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其从第二代(2G)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演进而来。UTRAN实质上是对于用户设备单元(UE)使用宽带码分多址的无线电接入网。在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论坛中,电信供应商明确提出第三代网络和UTRAN的标准,并达成一致,并且调查研究了增强的数据速率和无线电容量。
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E-UTRAN)包括长期演进(LTE)和系统架构演进(SAE)。长期演进(LTE)是3GPP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变型,其中无线电基站节点连接到核心网络(经由接入网关或者AGW)而不是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节点。一般而言,在LTE中,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节点的功能分布在无线电基站节点(LTE中的eNodeB)与AGW之间。像这样,LTE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RAN)具有实质上“平坦”的架构,其包括无线电基站节点,无需向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节点报告。
结合长期演进(LTE),例如在3GPP LTE Rel-10中描述了中继基站节点的使用。如图1所示,中继基站节点(RN)通过无线电或空中接口(例如Uu接口)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并通过称为Un接口的接口与施主基站节点(例如施主dNodeB)通信。因而,UE与中继之间的传送通过表示为Uu的无线电接口进行,这与用于常规eNB到UE通信的相同。从UE角度看,情况是这样,中继看起来像常规eNB。在中继与eNB之间,通过表示为Un的无线电接口执行传送,Un再用Uu接口的许多功能性。这意味着,DeNB使用和当与UE通信时相同的协议将中继作为UE对待,其具有一些附加项。
一般而言,中继节点(RN)具有如下特性:
● 中继节点(RN)控制小区,其中每一个小区在UE看起来像是与施主小区截然不同的单独小区。
● 这些小区具有它们自己的(在LTE Rel-8中定义的)物理小区ID并且中继节点将传送它自己的同步信道、参考符号、…
● UE直接从中继节点接收调度信息和HARQ反馈,并向中继节点发送其控制信道(SR/CQI/ACK)。
● 中继节点(RN)的存在和功能不影响UE。而且,所有传统LTE UE都可由中继小区服务。
如果在同一频带内执行Un接口和Uu接口上(例如在中继小区中)的传送,则中继称为“带内中继”。如果传送在单独频带上,则中继称为带外中继。
通过Un接口和Uu接口的传送通常发生在帧中。每个帧通常都包括多个子帧。子帧可包括信令部分和数据部分,其中数据部分经常用于除了其它的之外包含或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传输块,或简单地“传输块”(TB)。一般而言,一旦HARQ过程已经确认成功接收传输块,则下一传输块由发送节点准备,并且然后经受HARQ处理。
为了使带内中继能够起作用,中继基站节点不应该在与施主基站节点相同的时间相同的频率上传送和接收,因为这可引起严重(自)干扰。为了排除这种相同时间传送以及伴随的干扰,以打算避免干扰的方式对通过回程链路(通过Un接口)和接入链路(通过Uu接口)的传送进行时间复用。在这点上,施主基站节点经由称为“RN重新配置”(中继节点重新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过程配置中继基站节点中的所谓“RN子帧配置”(中继节点子帧配置),其除了其它的之外还掌控哪些子帧用于回程链路。
可用于回程通信(例如穿过Un接口)的子帧被称为“子帧配置模式”。子帧配置模式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传递或发信号通知。例如,由RRC协议生成的消息或信号中的subframeConfigPattern信息单元或参数的改变可用于传递子帧配置模式。该subframeConfigPattern参数例如在3GPP TS 36.331章节6.3.2.中定义为“RN-SubframeConfig”,并且是对于FDD(8位位图)和TDD(整数)可不同的参数。
对于频分双工(FDD),子帧配置模式是位图,其与RN小区中的单频网络上的多媒体广播(MBSFN)可配置性一起规定哪些下行链路(DL)子帧配置用于回程通信。从用于回程通信的DL子帧导出用于回程通信的上行链路(UL)子帧,使得如果子帧n-4是DL回程子帧,则存在UL回程子帧n。
对于时分双工(TDD),子帧配置模式是援引3GPP规范3GPP TS 36.216“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layer for relaying operation,”v.10.1.0(“36.216规范”)中明确规定的子帧模式的索引,其通过参考全部结合在本文中,规定DL回程子帧和UL回程子帧。
对于下行链路,为了使中继器能够在用于回程链路(Un)的子帧期间在它自己的小区中(在Uu接口上)不传送任何东西,中继小区将这些子帧配置为MBSFN子帧。在MBSFN子帧期间,中继小区中的UE不期望从中继器接收在子帧的前一个或两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所传送的之外的任何小区特定参考信号。在这些子帧中中继节点不调度任何数据使中继节点能够在这些子帧的其余子帧期间侦听Un接口上的下行链路传送(它们因此用于携载从施主基站节点到中继基站节点的下行链路数据)。相反,未配置用于回程通信的子帧用在中继小区中,而不用于回程链路。施主基站节点知道这些子帧不可用于回程通信,并且因此不调度中继基站节点。
图2中例证了Un接口与Uu接口之间的时间划分的示例。例如,图2示出了表示子帧的一系列块,其中加阴影的子帧是MBSFN子帧。因而,图2描绘从施主基站节点到中继基站节点的Un接口上的时间复用下行链路(DL)传送(这种传送由在图2中块上面的箭头表示)和从中继基站节点到无线终端的Uu接口上的传送(这种传送由在图2块下面的箭头表示)。
在长期演进(LTE)中,由称为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的过程来保护在基站节点与无线终端之间(无论是在施主基站节点(例如dNB)与无线终端之间还是在中继基站节点(RN)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所有常规数据传送。在无线终端与eNB/RN中,分别存在可用于下行链路(DL)的若干HARQ过程和可用于上行链路(UL)的若干HARQ过程。
每个HARQ过程通常被指配了HARQ过程号码或与之相关联。下行链路(DL) HARQ过程号码是下行链路(DL)指配的一部分,因此它不是必须取决于子帧号码,例如不一定与子帧号码相关,并且甚至可独立于子帧号码。根据3GPP TS 36.216标准(章节7.3),上行链路(UL) HARQ过程号码被映射到子帧。
而且,每个HARQ过程具有HARQ过程“状态”。本文所使用的“HARQ过程状态”是指缓冲器的内容和至少一个状态变量或参数的值,其包括称为新数据指示符(NDI)的变量或参数。NDI参数是对于每个HARQ过程保持的1位值。在中继基站节点中的下行链路(DL) HARQ过程方面,HARQ过程状态包括软缓冲器或与之相关联,软缓冲器包含当前软解码信息和NDI。对于上行链路(UL) HARQ过程,中继基站节点中的HARQ过程状态包括要传送的MAC PDU的缓冲器和状态变量,其包含NDI以及可选地包含其它变量,诸如已经传送MAC PDU的次数、当前冗余版本和HARQ反馈,或与要传送的MAC PDU的缓冲器和状态变量相关联。施主基站节点中的下行链路(DL) HARQ过程是发送过程,并且因此类似于中继节点中的UL HARQ过程。以类似方式,施主基站节点中的上行链路(UL) HARQ过程类似于中继基站节点中的下行链路(DL) HARQ过程。
在DL中,作为单独变量显式地发信号通知HARQ过程号码和新数据指示符(NDI)。网络通过NDI或者由NDI发信号通知传送是新传送还是进行的重传。NDI(是1位指示符)被视为/可视为相比其先前值转换(toggle)(新传送)或未转换(重传)。
在上行链路(UL)中,HARQ过程号码反而从它所在的子帧导出,并且相同HARQ过程被绑定到子帧n、n+8、n+16等。在上行链路(UL)中以实质上与在下行链路(DL)中相同的方式使用NDI的概念。
鉴于上文将理解到,对于具有RN子帧配置的中继基站节点,仅这些子帧的子集可用于在回程链路上的传送。这意味着需要更少的HARQ过程。在上面已经提到的3GPP TS 36.216规范中规定了HARQ过程数量。这些HARQ过程布局在可用于回程传送的子帧上,并且使用成使得重传相对于HARQ过程是同步的。
存在由施主基站节点改变子帧配置的次数。当子帧配置改变时,该改变可影响(例如还改变)如下项之一或二者:(1)HARQ过程数量(例如通过Un接口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和(2)HARQ过程到子帧的映射。
长期演进(LTE)的较早版次不考虑HARQ过程数量的改变,并且因而,在此之前这种改变的衍生物尚未受赏识并且未解决。因而,通过引入特定子帧配置及其潜在改变,从先前实践中不清楚对于在HARG过程的HARG缓冲器中可能未决的任何数据可发生什么。这种模糊性或不确定性可导致施主基站节点与中继基站节点之间的HARQ过程状态失配,以及导致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在其中一个其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关于操作包括施主基站节点和中继基站节点的无线电接入网的方法。中继基站节点参与穿过第一无线电接口与无线终端的通信,并且还参与穿过第二无线电接口通过回程链路的通信,第二无线电接口再用至少一些功能性。在基本实施例和模式中,所述方法包括配置子帧配置模式;并且作为其结果(例如对子帧配置模式的配置结果进行计数或寻址),使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子帧配置模式设置成规定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回程链路。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使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施主基站节点所知和/或使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所述HARQ过程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中继基站节点所知。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处理器来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配置所述子帧配置模式的动作,其包括:在所述子帧模式的先前配置之后重新配置所述子帧配置模式。所述重新配置包括:改变所述施主基站节点或所述中继站节点中的至少一个中的HARQ过程数量和/或改变HARQ过程到帧结构的子帧的映射。响应于所述重新配置执行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将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子帧;并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执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状态变量的值。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所述HARQ过程状态变量包括新数据指示符(NDI)。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至少在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执行媒体访问控制(MAC)重置过程。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对所述中继基站节点中的上行链路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并且或者,将所述中继基站节点中的传输块的接下来接收的传送视为新传送;或者,对所述中继基站节点中的下行链路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将所述传输块的接下来接收的传送视为所述新传送包括或者:将新数据指示符(NDI)设置成相比所述HARQ过程的所述传输块的先前使用的NDI值转换的值;或者,如果自从同一HARQ过程上同一传输块上的先前传送已经发生了子帧配置模式的改变,则将所述NDI视为相比所述先前传送已经转换了。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对于下行链路HARQ过程,在所述子帧配置之后,通过首先用NDI调度第一传送,并且然后用相比第一传送转换的NDI调度第二传送,来用对应于所述NDI的从每个HARQ过程上的最后传送的转换的每个下行链路HARQ过程上的新数据指示符(NDI)的规定值调度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第一上行链路许可,并将所述HARQ过程和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符(NDI)值与第一上行链路许可相关联,并且随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与相比第一上行链路(UL)许可NDI转换的新NDI值相关联的第二上行链路许可。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一传送中使用虚假数据。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对于所述下行链路HARQ过程,用每个HARQ过程上的所述新数据指示符(NDI)的规定值调度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包括:保持每个HARQ过程的先前状态的记录,并在接下来的下行链路指配中转换所述新数据指示符(NDI)。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映射和HARQ过程状态的公共知识。在示例实现中,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映射的公共信息包括:提供有关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的公共信息:HARQ过程号码到子帧的映射;以及配置前HARQ过程号码到配置后HARQ过程号码。在示例实现中,提供HARQ过程映射和HARQ过程状态的公共信息包括:作为预先确定的信息或作为在所述施主基站节点与所述中继基站节点之间发信号通知的信息提供公共信息。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配置之后再用存储在所述HARQ过程的HARQ缓冲器中的配置前软信息。
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如果在所述配置之后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少于在所述配置之前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则由此在所述配置之后至少一个HARQ过程是多余HARQ过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预先确定的模式下移除任何多余下行链路HARQ过程;或者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和下行链路HARQ过程二者,优先化没有未决传送的HARQ过程的移除。
在其另一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关于参与穿过无线电接口通过回程链路与中继基站通信的无线电接入网的施主基站节点。施主基站节点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设置成:配置子帧配置模式,并响应于子帧配置模式的配置,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子帧配置模式设置成规定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所述回程链路并且所述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所述中继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使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施主基站节点所知和/或使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中继基站节点所知。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设置成将所述子帧配置模式配置为在所述子帧模式的先前配置之后的子帧配置模式的重新配置。所述重新配置包括:改变所述施主基站节点或所述中继站节点中的至少一个中的HARQ过程数量和/或改变HARQ过程到帧结构的子帧的映射;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响应于所述重新配置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通过如下方式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将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子帧;以及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状态变量。在示例实施例中,HARQ过程状态变量包括新数据指示符(NDI)。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通过执行媒体访问控制(MAC)重置过程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通过如下方式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对于下行链路HARQ过程,在所述子帧配置之后,通过首先用NDI调度第一传送,并且然后用相比第一传送转换的NDI调度第二传送,来用对应于所述NDI的从每个HARQ过程上的最后传送的转换的每个下行链路HARQ过程上的新数据指示符(NDI)的规定值调度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第一上行链路许可,并将所述HARQ过程和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符(NDI)值与第一上行链路许可相关联,并且随后向所述无线终端提供与相比第一上行链路(UL)许可NDI转换的新NDI值相关联的第二上行链路许可。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在第一传送中使用虚假数据。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通过保持每个HARQ过程的先前状态的记录,并在接下来的下行链路指配中转换所述新数据指示符(NDI),来用每个HARQ过程上的所述新数据指示符(NDI)的预先确定的值调度所述中继基站节点。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通过如下方式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映射和HARQ过程状态的公共知识。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提供有关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的公共信息:HARQ过程号码到子帧的映射;以及配置前HARQ过程号码到配置后HARQ过程号码。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在所述配置之后再用存储在所述HARQ过程的HARQ缓冲器中的配置前软信息。
在示例实施例中,如果在所述配置之后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少于在所述配置之前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则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在预先确定的模式下移除下行链路HARQ过程;或者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和下行链路HARQ过程二者,优先化没有未决传送的HARQ过程的移除。
在其另一方面,本文公开的技术关于参与穿过无线电接口通过回程链路与施主基站节点通信的无线电接入网的中继基站节点。中继基站节点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收发器配置成接收子帧配置模式的改变的指示,所述子帧配置模式设置成规定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所述回程链路并且所述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所述中继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的通信。处理器配置成响应于接收的指示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使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施主基站节点所知和/或使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中继基站节点所知。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子帧配置模式的改变包括:改变所述施主基站节点或所述中继站节点中的至少一个中的HARQ过程数量和/或改变HARQ过程到所述帧结构的子帧的映射。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至少执行如下项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将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子帧;并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状态变量的值。
在示例实施例中,HARQ过程状态变量包括新数据指示符(NDI)。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在所述中继基站节点处执行媒体访问控制(MAC)重置过程以便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至少执行如下项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对所述中继基站节点中的上行链路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并且或者:将传输块的接下来接收的传送视为新传送;或者,对所述中继基站节点中的下行链路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
在示例实施例中,当将所述传输块的所述接下来接收的传送视为新传送时包括:所述处理器或者:将新数据指示符(NDI)设置成相比所述HARQ过程的所述传输块的先前使用的NDI值转换的值;或者,如果自从同一HARQ过程上同一传输块上的先前传送已经发生了子帧配置模式的改变,则将所述NDI视为相比所述先前传送已经转换了。
在示例实施例中,向所述处理器提供HARQ过程映射和HARQ过程状态的公共知识。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公共信息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HARQ过程号码到一个或多个子帧的映射;以及配置前HARQ过程号码到配置后HARQ过程号码。
在示例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在所述配置之后使用存储在所述HARQ过程的HARQ缓冲器中的配置前软信息。
在示例实施例中,如果在所述配置之后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少于在所述配置之前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则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在预先确定的模式下移除下行链路HARQ过程;或者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和下行链路HARQ过程二者,优先化没有未决传送的HARQ过程的移除。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根据附图中所例证的优选实例的如下更具体描述将显而易见,附图中附图标记在各个视图中是指相同部分。图形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重点放在例证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包含施主基站节点和中继基站节点的无线电接入网部分的图解视图。
图2是描绘子帧在无线电接入网(诸如图1的无线电接入网)的Un接口与Uu接口之间的示例时间划分的图解例证。
图3和图4是改变子帧配置模式的不同示例情形的图解视图。
图5是包括施主基站节点和中继基站节点的无线电接入网部分的示意图,用于例证实现和操作本文公开的技术以及基本示例构成功能性和/或节点单元的实施例和模式的上下文和环境。
图6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施主基站节点和中继基站节点的某些示例结构方面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示例实施例的施主基站节点和中继基站节点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的HARQ过程的所选示例细节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在以使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的方式来操作通信系统的通用方法中涉及的示例动作或步骤的流程图。
图9是描绘包括实现图8的通用方法动作的第一模式的示例动作或步骤的图解视图。
图10是描绘包括实现图8的通用方法动作的第二模式的示例动作或步骤的图解视图。
图11是描绘包括实现图8的通用方法动作的第三模式的示例动作或步骤的图解视图。
图12A是描绘根据实现图8的通用方法动作的第四模式的映射规则的传送的第一示例实现的图解视图。
图12B是描绘根据实现图8的通用方法动作的第四模式的映射规则的传送的第二示例实现的图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如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非限制,阐述了特定细节,诸如具体架构、接口、技术等,以便提供对本公开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公开可以在脱离这些特定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实施。也就是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想出各种布置,尽管本文未明确描述或示出,但仍实施本公开的原理,并且包含在其精神和范围内。在一些实例中,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和方法的详细描述被省略了,以免用不必要的细节模糊了本实施例的描述。本文阐述本公开的原理、方面和实施例的所有陈述以及其特定示例,都打算涵盖其结构和功能的等效方案。此外,意图是这种等效方案包含当前已知的等效方案以及未来开发的等效方案,即,所开发的执行相同功能的任何单元,不管结构如何。
因而,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文中的框图可表示实施技术原理的例证性电路或其它功能单元的概念视图。类似地,将认识到,任何流程图、状态转变图、伪代码等都表示可基本上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表示并由计算机或处理器如此执行的各种过程,不管这种计算机或处理器是否明确示出。
可通过使用硬件(诸如电路硬件和/或能够运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编码指令形式的软件的硬件),来提供包含功能块(包括但不限于标记或描述为“计算机”、“处理器”或“控制器”的功能块)的各种单元的功能。因而,此类功能和所例证的功能块将被理解为硬件实现的和/或计算机实现的,并因而是机器实现的。
在硬件实现方面,这些功能块可包含或涵盖(没有限制)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硬件、缩减指令集处理器、硬件,例如数字电路或模拟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时还有能够执行此类功能的状态机。
在计算机实现方面,计算机一般被理解成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并且术语计算机和处理器以及控制器在本文可互换运用。当由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提供时,这些功能可由单个专用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由单个共享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或由多个单独的计算机或处理器或控制器提供,其中一些可以是共享的或分布式的。而且,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的使用也将被视为提及能够执行此类功能和/或运行软件的其它硬件,诸如上面阐述的示例硬件。
如上面所提到的,施主基站节点可改变子帧配置模式,并且因而改变帧的哪些子帧用于回程(例如通过Un接口)。作为不同的示例情形,图3和图4用交叉阴影例证了在两个不同子帧重新配置操作之前和之后包含在子帧配置模式中用于通过回程(例如Un接口)使用的某些子帧。在图3的第一示例情形下,施主基站节点可改变子帧配置模式,使得尽管通过回程(例如通过Un接口)使用相同数量的子帧,但在回程上利用哪些具体子帧上存在改变。在图4的第二示例情形下,施主基站节点可改变子帧配置模式,以至于改变(例如增大或减小)通过回程使用的子帧数量。在图4的示例中,通过回程使用的子帧数量从2减少到1。子帧配置模式上的改变的其它示例(诸如向子帧配置模式添加更多子帧)也是有可能的。因而,作为子帧配置模式上改变的结果,可能存在数量改变(例如更多或更少)的HARQ过程,或者相同数量的HARQ过程但映射到不同子帧。
在常规实践中不清楚当正在使用的HARQ过程由于子帧配置模式的(重新)配置而改变时对于HARQ过程状态发生了什么。在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中都发生有关HARQ过程状态的这种不清晰。
在下行链路(DL)中,显式地发信号通知HARQ过程号码。这意味着,如果HARQ过程改变,则施主基站节点仍完全控制中继基站节点中对于特定下行链路(DL)指配使用哪个HARQ过程,这是因为施主基站节点发信号通知使用哪个HARQ过程。然而,用于新传送/重传的发信号通知在转换/非转换新数据指示符(NDI)方面进行,其因此取决于新数据指示符的先前状态。没有关于NDI状态的知识,中继基站节点可当传送是初始传送时采用重传,或者反之亦然。
在上行链路(UL)中,在施主基站节点与中继基站节点之间将不知道在具体子帧中使用哪个HARQ过程。因为HARQ过程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前可能已经使用或者可能没使用,所以施主基站节点可从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前填充的非空HARQ缓冲器接收自适应或非自适应重传。如果施主基站节点用非转换NDI许可HARQ过程,则将发生自适应重传。如果施主基站节点根本不许可HARQ过程,则将发生非自适应重传。但在缓冲器中可能存在尚未确认为接收的数据。如果这种重传发生(自适应或非自适应),则施主基站节点不知道该数据来自哪个HARQ过程;施主基站节点不能将接收的数据映射到存储初始传送和较老重传的解码结果的正确接收缓冲器;并且施主基站节点可能根本不能够解码该数据。当重传是它不可独自解码的冗余版本的传送时,尤其是这种情况。
因而,对于下行链路(DL)和上行链路(UL)二者,不知道HARQ过程状态的结果是在接收侧的模糊性。接收器不会知道接收的传送是新传送还是重传。因而,接收器也不会知道该传送是否应该与先前存储的软信息软组合,并且如果是,也不会知道是哪个具体软信息。
如下面所说明的,本文公开的技术提供了确保在中继基站节点和施主基站节点中都知道子帧配置模式的初始配置或后来重新配置之后使用的HARQ过程的状态(子帧配置模式改变或RRC中的subframeConfigPattern参数的改变)的方法和设备。这可在再次使用每个单独HARQ过程之前、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时或在该改变之后实现。可使用多个不同实施例和模式实现HARQ过程状态的知识的这种协调,随后在此描述四个一般实施例和模式。在描述这些一般实施例和模式之前,下面(首先参考图5并且然后参考图6和图7)首先提供有关通用实施例和模式的结构和其它方面的讨论。
结构:节点概述
图5示出了包括施主基站节点28、中继基站节点29和无线终端30的无线电接入网20的示例代表性实施例的部分。该示例网络可包含这种施主基站节点28(例如图1所示的施主eNodeB)、中继基站节点20和无线终端30连同适合支持无线终端之间或无线终端与另一通信装置(诸如陆线电话)之间通信的任何附加单元的一个或多个实例。
如图5所示,示例基站(例如施主基站节点28)包含处理器32、存储器34、收发器36、天线37和网络接口38。收发器36和天线37合作以便例如执行通过Un接口与中继基站节点29的通信。网络接口38可连接到核心网络。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文所描述的施主基站节点28的一些或所有功能性可由运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非暂态指令存储器34)上的指令的处理器32提供。施主基站节点28的备选实施例可包含负责提供附加功能性(其包括本文标识的任何功能性和/或支持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所必需的任何功能性)的附加组件。
图5的示例中继基站节点29包括中继节点处理器42、存储器44、用于穿过Uu接口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30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收发器46和天线47以及用于穿过Un接口与施主基站节点28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收发器48和天线49。由施主基站节点28所提供的上面描述的一些或所有功能性可由运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存储器44)上的非暂态指令的中继处理器30提供。中继基站节点29的备选实施例可包含负责提供附加功能性(包括本文标识的任何功能性和/或支持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所必需的任何功能性)的附加组件。
在本文公开的技术的不同实现中,施主基站节点28的处理器32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中继节点处理器42之一或二者用于使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和/或使施主基站节点28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中继基站节点29所知。因而,本文公开的技术使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例如由另一基站节点的HARQ过程)所知。例如,在一个示例实现中,使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施主基站节点28中的HARQ过程所知。在第二示例实现中,使施主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HARQ过程所知。在第三示例实现中,使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过程的HARQ过程状态相互之间彼此知道。
本文公开的技术使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例如由另一基站节点的HARQ过程)所知,并且这么做而无需施主基站节点28与中继基站节点29之间的硬件或其它物理(例如非无线电)互连。
当处理器实现确保使一个基站节点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的一个或多个动作时,处理器设法确保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的配置后操作被协调,并与另一基站节点的配置后操作兼容。例如,中继基站节点29的处理器可设法确保使一个或多个其HARQ过程状态被协调,并与施主基站节点的配置后操作兼容,例如与施主基站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HARQ过程的配置后操作兼容。例如,施主处理器32和中继节点处理器42之一或二者可实现致使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的HARQ过程状态在配置之后与施主基站节点28中的HARQ过程在操作上可兼容的一个或多个动作。在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模式中,致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的HARQ过程状态在配置之后“在操作上可兼容”包括、意味着或涉及调整HARQ过程的缓冲器的内容和HARQ过程状态变量(例如ND1)的值,使得此类内容和值将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或假设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使得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过程可在子帧配置之后继续协调操作并具有成功解码。
在其基本形式中,图5的示例无线终端(UE)30包括处理器52、存储器54、收发器56和一个或多个天线57。由无线终端30、移动通信装置或其它形式UE所提供的上面描述的一些或所有功能性可由运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存储器54)上的非暂态指令的UE处理器52提供。UE的备选实施例可包含图5中示出的那些组件之外的、可负责提供无线终端30的功能性(包括本文描述的任何功能性和/或支持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所必需的任何功能性)的某些方面的附加组件。
无线终端30可用其它名称称呼,并且包括不同类型的设备。例如,无线终端也可称为移动台、无线台或用户设备单元(UE),并且可以是诸如移动电话(“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端接的膝上型电脑等设备,并因而例如可以是与无线电接入网进行语音和/或数据通信的便携移动装置、袖珍移动装置、手持移动装置、计算机包含的移动装置或车载移动装置。
结构:HARQ方面
图6和图7根据示例实施例更详细例证了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某些示例结构方面。图6具体地说将施主基站节点28视为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60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管理器62。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管理器62又包括子帧控制器64。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60包括调度器68和HARQ控制器70。HARQ控制器70托管(例如执行、运行或构成)多个HARQ下行链路(DL)过程,其在图6中描绘为过程DL#1至DL#n,以及多个HARQ上行链路(UL)过程,其描绘为UL#1至UL#n。此外,HARQ控制器70包括用于子帧配置72的HARQ协调器。应该认识到,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60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管理器62可包括处理器32或否则至少部分由处理器32实现(见图5)。在至少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用于子帧配置72的HARQ协调器可用作处理器32的部分,其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也就是说,子帧配置72可充当处理器32的部分,其实现一个或多个动作以确保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和/或施主基站节点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中继基站节点所知,例如在子帧配置之后其使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并且反之亦然。
在示例实施例中,子帧控制器64可以是初始化子帧配置模式或进行子帧配置模式的任何改变的实体,例如实现子帧重新配置的实体。调度器68一般是判定哪个无线终端或中继基站节点得到下行链路(DL)传送或开始在某些资源上在上行链路(UL)上传送的实体。
还如图6中所示,中继基站节点29包括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74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单元76。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74包括调度器78和HARQ控制器80。HARQ控制器80托管(例如执行、运行或构成)多个HARQ下行链路(DL)过程,其在图6中描绘为过程DL#1'至DL#n',以及多个HARQ上行链路(UL)过程,其描绘为UL#1'至UL#n'。此外,HARQ控制器80包括用于子帧配置的HARQ协调器82。应该认识到,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74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单元76可包括中继处理器42或否则至少部分由中继处理器42实现(见图5)。在至少一些示例实施例中,用于子帧配置的HARQ协调器82可用作中继节点处理器42的部分,其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也就是说,子帧配置82可充当中继节点处理器42的部分,其实现一个或多个动作以确保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和/或确保施主基站节点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中继基站节点所知,例如在子帧配置之后其使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
图6通过虚线描绘施主基站节点28的每一个HARQ过程优选与中继基站节点29的对应HARQ过程配对。例如,在下行链路(DL)(例如穿过Uu接口从施主基站节点28到中继基站节点29的传送)方面,施主基站节点28的HARQ过程DL#1与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过程DL#1'配对。类似地,在上行链路(UL)(例如穿过Uu接口从中继基站节点29到施主基站节点28的传送)方面,施主基站节点28的HARQ过程UL#1与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过程UL#1'配对。
因而,在此命名法和表示法中,HARQ下行链路(DL)过程是对于在下行链路(DL)上从施主基站节点28到中继基站节点29的传送提供确认(是肯定还是否定)的过程。HARQ过程DL#1和HARQ过程DL#1'合作以为一个此类下行链路(DL)传送提供此类确认,其中该确认在上行链路上从中继基站节点29向施主基站节点28发送。相反,HARQ上行链路(UL)过程是对于在下行链路(DL)上从施主基站节点28到中继基站节点29的传送提供确认(是肯定还是否定)的过程。HARQ过程UL#1和HARQ过程UL#1'合作以为一个此类上行链路(UL)传送提供此类确认,其中该确认在下行链路(DL)上从施主基站节点28向中继基站节点29发送。
上面提到,施主基站节点28的每一个HARQ过程优选与中继基站节点29的对应HARQ过程配对。虽然这些配对的HARQ过程的状态应该总是同步,但可能存在两个状态实际上不同的错误情况。但一般在施主基站节点28中的HARQ过程#j与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HARQ过程#j'之间存在紧密相关/交互作用。
图7例证了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的代表性HARQ过程的所选示例细节。图7具体例证了施主基站节点28的HARQ下行链路(DL)过程DL#j以及中继基站节点29的其对应HARQ下行链路(DL)过程DL#j'的功能单元,以及施主基站节点28的HARQ上行链路(UL)过程UL#j以及中继基站节点29的其对应HARQ上行链路(UL)过程UL#j'的单元。
例如根据前述所理解的,施主基站节点28的HARQ过程DL#j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过程DL#j'合作以对于下行链路(DL)传送提供确认,其中该确认在上行链路上从中继基站节点29向施主基站节点28发送。因而,对于下行链路(DL),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过程DL#j'包括确认发生器83,并且施主基站节点28的HARQ过程DL#j包括确认接收器/处理器84。下行链路(DL) HARQ过程DL#j和DL#j'都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例如用于状态变量的存储器,其由施主基站节点28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85和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86描绘。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85和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86中的每个都包含NDI,其可概念化为单个NDI值,或老NDI值和当前NDI值的双存储。此外,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86可包括其它状态变量,诸如已经传送MAC PDU的次数、当前冗余版本和HARQ反馈。另外,每个HARQ过程包括其内容至少还可部分地表示状态信息的缓冲器,因而还有用于处理相应缓冲器的缓冲器处理机。例如,对于HARQ下行链路(DL)过程DL#j',中继基站节点29包括一个或多个软缓冲器上操作的缓冲器处理机87和软组合器。对于HARQ下行链路(DL)过程DL#j,施主基站节点28包括MAC PDU缓冲器88,用于存储要发送到中继基站节点29的MAC PDU。
相反,施主基站节点28的HARQ过程UL#j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过程UL#j'合作以对于上行链路(UL)传送提供确认,其中该确认(ACK或NACK,统称为“ACK”)在下行链路(DL)上从施主基站节点28向中继基站节点29发送。因而,对于上行链路(UL),施主基站节点28的HARQ过程DL#j包括确认发生器83,并且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过程DL#j'包括确认接收器/处理器94。相对于前面对下行链路(DL) HARQ过程的讨论所理解的,上行链路(UL) HARQ过程UL#j和UL#j'包括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例如用于状态变量的存储器,其由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95和施主基站节点28中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96描绘,其中的每个都包含NDI(其再次可概念化为单个NDI值,或老NDI值和当前NDI值的双存储)。此外,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96可包括其它状态变量,诸如已经传送MAC PDU的次数、当前冗余版本和HARQ反馈。也如相对于前面对下行链路(DL) HARQ过程的讨论所理解的,对于HARQ上行链路(UL)过程UL#j,施主基站节点28包括(一个或多个软缓冲器上操作)的缓冲器处理机97和软组合器,对于HARQ上行链路(UL)过程UL#j',中继基站节点29包括MAC PDU缓冲器98,其用于存储要发送到施主基站节点28的MAC PDU。
在图7中,缓冲器处理机87和缓冲器处理机97都被例证为包括多个缓冲器(例如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以及用于软组合第一缓冲器的内容和第二缓冲器的内容的软组合器。然而,应该认识到,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每个HARQ过程可能只存在一个“软”缓冲器,例如在“4G LTE-Advanced for Mobile Broadband”(Dahlman, Erik; Parkvall, Stefan; 和 Skoeld, Johan; 第12.1节,第249页)中所说明的。在这点上,多个“软位”可表示一位“硬”信息。
而且,应该注意,虽然由缓冲器处理机87和缓冲器处理机97管理的缓冲器在逻辑上包括相应HARQ过程,但不总是存在恒定分配给某一HARQ过程的物理存储单元,这是因为可在HARQ过程之间动态分享缓冲器存储器。从而,图7表示应该被理解为是功能视图,并且另外,其它实现可以不同方式布置或构造功能性,或者具有这些功能性的不同物理化身。
类似地,中继基站节点29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86和施主基站节点28的一个或多个状态变量96被例证为包含老NDI值寄存器和(当前)NDI值寄存器。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仅需要存储NDI的一个实例,例如老NDI。新NDI与老NDI比较一次,并且在那之后,老NDI不再相关,并且可由“新”NDI替换。
操作模式:概述
已经描述了通用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示例结构,现在讨论转到无线电接入网20的通用操作方法,诸如图5的方法。根据前面讨论所理解的,无线电接入网20包括施主基站节点(诸如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诸如中继基站节点29),其中中继基站节点29参与穿过第一无线电接口(例如Uu接口)与无线终端的通信,并且还参与通过回程链路穿过第二无线电接口(例如Un接口)的通信。第二无线电接口(例如Un接口)再用第一无线电接口(例如Uu接口)的至少一些功能性,这种再用的功能性在一些情况下(但不一定是所有情况)包含Uu接口的系统带宽内的至少一些频率。
图8中描绘了通用方法的基本示例代表性动作或步骤。动作8-1包括配置子帧配置模式。子帧配置模式设置成规定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回程链路。在示例实施例和模式中,该重新配置包括例如改变施主基站节点或中继站节点中的HARQ过程数量和/或改变HARQ过程到帧结构的子帧的映射。动作8-1可由处理器(诸如施主基站节点28的处理器32)执行,并且在示例实施例中由子帧控制器64执行。
接着是作为动作8-1的配置结果的动作8-2,并且在各种模式中,可通过生成和/或传送子帧重新配置的指示(例如图6的子帧重新配置通知)来触发动作8-2。本文中所用的“作为结果”涵盖例如对子帧配置模式的配置结果进行计数或寻址。动作8-2包括:使基站节点之一(或者施主基站节点28或者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例如中继基站节点29或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
动作8-2可涉及实现一个或多个动作以确保包含HARQ过程状态的、基站节点之一处的HARQ过程的配置后操作被协调,并与另一基站节点的配置后操作(例如另一基站节点中的HARQ过程的配置后操作)兼容。例如,动作8-2可包括:致使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的HARQ过程状态在配置之后在操作上可兼容,其通过调整或设置任一基站节点中的HARQ过程的状态缓冲器的内容和HARQ过程的HARQ过程状态变量(例如NDI)的值,从而使得此类内容和值将为另一节点所知或假设所知,并且因而,使这两个节点在子帧配置之后能够继续协调操作,并具有正确解码。如本文所说明的,在不同实现中,在执行动作8-2中可涉及施主基站节点28的处理器32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中继节点处理器42之一或二者。
因而,本文公开的技术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例如由另一基站节点的HARQ过程)所知。例如,在一个示例实现中,使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施主基站节点28中的HARQ过程所知。在第二示例实现中,使施主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HARQ过程所知。在第三示例实现中,使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过程的HARQ过程状态相互之间彼此知道。
在各种实施例和模式中,可实现动作8-2的执行,例如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下面更详细讨论四个不同实施例和模式,并且一些包括各种选项和可选实现。在单独讨论每个实施例和模式之前,下面提供四个实施例和模式的简要概述:
1.第一模式:中继基站节点重置媒体访问控制(MAC)。
2.第二模式:通过对中继基站节点缓冲器进行转储(flushing)和/或NDI转换来确保新传送。
3.第三模式:施主基站节点确保NDI转换,其方式是通过在每个HARQ过程和传输块上调度以确保当下一传送到期时NDI被视为转换。
4.第四模式:中继基站节点和施主基站节点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前使用的HARQ过程与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后使用的HARQ过程之间应用预先确定的已知映射规则。
操作模式:第一模式
在第一示例模式中,动作8-2(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在施主基站节点处以及在中继基站节点处执行媒体访问控制(MAC)重置过程。
当所有HARQ状况都保存在MAC层中时,MAC重置将确保所有状况都被清除,并给予所有HARQ过程全新的开始。MAC重置过程在3GPP TS规范3GPP TS 36.32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v10.0.0 (“36.321规范”)中描述了,其通过参考全部结合到本文中。一般而言,MAC重置(在3GPP TS 36.321段落5.9中描述了)用于重置例如若干MAC相关定时器、用于在逻辑信道之间优先化的桶,并且某些过程(如果正在进行的话)也停止。在现有技术中,MAC重置通常发生在切换时,在切换失败时,在无线终端或中继基站节点离开RRC连接时,在接收到“RRC连接重建消息(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时,在接收到“RRC连接拒绝(RRCConnectionReject)”消息时,在“RRC连接请求(RRCConnectionRequest)”超时或已经应答“RRC连接请求”之前无线终端执行小区重新选择时。
根据这个第一模式,MAC重置过程涉及施主基站节点28中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60和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74。在现有技术中,无线终端在定义的实例(标准化的)中执行MAC重置,意味着施主基站节点知道无线终端何时执行MAC重置。但在本文公开技术的这个第一模式中,从施主基站节点28向中继基站节点29所发送的子帧重新配置的指示(例如图6中的子帧重新配置通知)用作到中继基站节点29、用于执行MAC重置过程的信号。
然而来自上面提到的3GPP TS 36.321的如下摘录是特别受关注的,然而记住:为了本文公开技术的目的描述为“UE动作”的3GPP TS 36.321中的动作反而关于中继基站节点29的动作:
**来自36.321规范的摘录************
如果重置MAC实体由上层请求,则UE将:
[...]
-将时间对准定时器(timeAlignmentTimer)视为期满并执行子句5.2中的对应动作;
-将所有上行链路HARQ过程的NDI设置成值0;
[...]
-对所有DL HARQ过程的软缓冲器进行转储;
-对于每个DL HARQ过程,将TB的下一接收传送视为绝对第一传送;
**********************************************************
时间对准定时器期满上的动作还涉及对所有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从而确保在UL缓冲器中没有剩余MAC PDU,这又确保那个HARQ过程上的下一传送将是新传送。
本文所用的对缓冲器进行“转储”意味着该缓冲器的内容不可用或不可检索。在一些实现中,这种转储可涉及处置或移除缓冲器的内容,例如HARQ过程缓冲器的内容。在其它示例实现中,可通过移除指向缓冲器的转储内容的指针或将标志设置成指示该缓冲器没有数据来处理该转储(即使可能仍存在物理数据)。在任何实现中,转储的缓冲器是其内容在转储之后不应该立即检索的缓冲器。
**来自36.321规范的摘录**********
-如果在PDCCH上对于C-RNTI接收到上行链路许可,并且所标识过程的HARQ缓冲器为空;或者
[...]
-指令所标识HARQ过程触发新传送。
***************************************
因而,如根据上文所理解的和由图9的基本动作例证的,第一模式包括:例如将所有上行链路HARQ过程的NDI设置成值0(动作9-1);对所有DL HARQ过程的软缓冲器进行转储(动作9-2);以及对所有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由此确保在UL缓冲器中没有剩余MAC PDU(动作9-3)。
MAC重置过程重置整个MAC层,这当然暗示不仅仅是重置HARQ缓冲器。除了其它的之外,MAC重置过程使时间对准期满,这使无线终端30/中继基站节点29执行随机访问过程以恢复其定时对准。为了实现已知HARQ过程状态的目的,不需要随机访问过程。而且,被转储的HARQ缓冲器的内容(如果有的话)丢失了,使那个数据的软组合不可能。为了恢复该数据,可实现更高层(例如RLC)上的重传,这将花时间。如果使用RLC未确认的D模式(UM),则它甚至可导致数据丢失。在RLC UM模式中,RLC不提供数据确认,并且因此不提供重传。在RLC UM模式中,RLC PDU一旦发送就不重新发送了(即便未得到确认)。
施主基站节点不需要执行MAC重置。施主基站节点需要知道中继基站节点执行其MAC重置/中继基站节点何时执行其MAC重置,但没有标准化“MAC重置过程”用于施主基站节点(或在eNB无线终端通信的情况下用于eNodeB)。反而,让施主基站节点动作实现。施主基站节点应该清空其上行链路(UL)接收缓冲器以避免与新数据的软组合(或当接收到新数据时,施主基站节点将清空其上行链路(UL)接收缓冲器),并且施主基站节点将新数据放到其DL传送缓冲器中是有用的(不是必需的)。
MAC重置过程是为其它目的已经使用的已经规定的过程,其现在被公认用于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后实现已知HARQ过程状态的目的。
操作模式:第二模式
在第二示例模式中,动作8-2(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实质上包括:执行第一模式的缩减或修改(例如轻型)版本,例如仅执行实现已知HARQ过程状态所需的MAC重置过程的子集。
图10的动作10-1或动作10-2描绘了上行链路(UL)的这个第二模式中涉及的操作子集。因而,动作10-1和10-2是两个备选动作,其中任一个都可作为选项实现。
动作10-1包括对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UL 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这种转储确保每个HARQ过程上的下一传送将是新传送,并且施主基站节点28不应该尝试软组合新传送与任何HARQ缓冲器的任何先前存储的解码结果。换句话说,动作10-1的转储确保中继基站节点29总是发送新数据,而不管NDI如何,这是因为它在其HARQ过程缓冲器中没有老数据要发送。然而,这不确保施主基站节点28不试图组合新数据与先前存储的数据(可让施主基站节点28负责跟踪子帧重新配置,并且自行确定它不应该软组合)。
动作10-2包括NDI的转换处理。上行链路(UL)上的转换NDI保证了中继基站节点29发送新传送而不是重传。
图10的动作10-3或动作10-4描绘了下行链路(DL)的这个第二模式中涉及的操作子集。动作10-3和10-4因而是两个备选动作,其中任一个都可作为选项实现。
动作10-3包括:将传输块的接下来接收的传送视为新传送。动作10-3又可以两种备选方式中的任一种执行,如图10中的动作10-3A和10-3B所描绘的那样。
动作10-3A包括:通过将NDI设置成相比在这个HARQ过程上这个传输块的先前使用的NDI值转换的值来显式地使接下来接收的传送成为新传送。
备选动作10-3B包括(通过规定人为地):如果自从同一HARQ过程上的同一传输块上的先前传送已经发生了子帧配置模式的改变,则将NDI视为相比所述先前传送已经转换了。在动作10-3B,施主基站节点28将由施主基站发信号通知的NDI视为对于NDI与之关联的上行链路(UL) HARQ过程转换了。
进一步说明动作10-3A和动作10-3B,NDI是由DeNB发信号通知的值,0或1。中继基站节点29保持每个HARQ过程的NDI值。当接收到新NDI时,例如假定是0,中继基站节点29将0与先前存储的NDI值比较,并且得出结论“转换”或“未转换”。在那个结论中,中继基站节点29可以选择。假设发信号通知的值是0。存储的NDI值也是0,因此NDI未转换,但作为动作10-3B,中继基站节点29“可将NDI视为转换”。具体地说,中继基站节点29会将发信号通知的NDI视为相比同一HARQ过程的先前NDI值转换了,而不管发信号通知的NDI如何。这是在本文中通过“人为地”所意指的。“通过规定”意味着例如通过代码指令中继基站节点29将NDI视为转换,并且施主基站节点28知道中继基站节点29会将NDI视为转换。RN不在物理上将NDI转换为NDI,但相反,按定义,转换为由施主基站节点28发信号通知的NDI。
结合动作10-3,如动作10-3-1所描绘的,中继基站节点29可以可选地对其下行链路(DL)缓冲器进行转储。然而,在动作10-3中涉及的NDI转换足以确保将下一下行链路(DL)传送视为新传送。
可作为动作10-3的备选对于下行链路(DL)执行的动作10-4包括对中继基站节点29的下行链路(DL)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特定HARQ过程的下一传送然后将被视为新传送或重传,这取决于NDI状态。如果它被视为新传送,则问题得到解决。如果它被视为重传,则新传送的数据将与HARQ缓冲器中的数据组合,但由于在HARQ缓冲器中没有数据,因此净效应是新数据被存储在HARQ缓冲器中,就好像它已经是新传送一样。见包含如下摘录的3GPP TS 36.321规范,其中由于在HARQ缓冲器中没有数据,因此数据尚未被成功解码这一条件将总是真的。
************来自36.321规范的摘录************
-否则如果这是重传:
-如果数据尚未被成功解码:
-组合所接收的数据与这个TB的当前在软缓冲器中的数据。
*************************************************
操作模式:第三模式
在第三示例模式中,动作8-2(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实质上包括:施主基站节点28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后要使用的每个HARQ过程上的NDI的某一值或规定值调度中继基站节点29。NDI的某一值的调度可发生在改变子帧配置模式之前或之后,并且有利的是,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时不要求MAC处理规范的任何改变。
如图11所示,结合下行链路(DL)的第三示例模式,施主基站节点28可首先执行动作11-1A或动作11-1B。动作11-1A包括:施主基站节点28(例如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60)保持每个HARQ过程的先前状态的记录,并且因此确保在下一下行链路(DL)指配中转换的NDI。在保持每个HARQ过程的先前状态的记录时,施主基站节点28将知道当子帧重新配置发生时与那个先前状态相关联的NDI,并且因而然后将容易能够生成示出当在子帧重新配置之后转换时对于每个HARQ过程NDI将具有什么值的记录或表。
备选地,作为由动作11-1B表示的简化,施主基站节点28可用任意NDI值调度传送,而不是跟踪NDI状态。将主要不是由于数据传送的目的进行这个调度,而是为了实现每个HARQ过程上的所知NDI状态。在这种调度之后,该先前传送的NDI值将在中继基站节点29和施主基站节点28中再次被知道,并且任何随后的下行链路(DL)指配都能指示将被视为从先前转换的NDI,因此指示新下行链路(DL)传送。
如下行链路(DL)的可选动作11-2所示的,数据传送可包含仅由于这个特殊传送目的而插入的虚假数据,以确保没有数据丢失。
对于下行链路(DL)的第三示例模式,可使用类似方法。在上行链路(UL)上,施主基站节点28不能知道HARQ过程的NDI状态,这是因为它不知道哪个HARQ过程被使用。但根据这个第三模式,作为动作11-3,施主基站节点28给予中继基站节点29每个HARQ过程和传输块具有固定NDI值的上行链路(UL)许可。施主基站节点28将不知道对应于这个许可的传送将是传送还是重传,但对于任何随后许可,这些HARQ过程的NDI状态将再次为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
对于上行链路(UL),施主基站节点28不能控制在UL许可上发送什么数据。但为了确保没有数据丢失,施主基站节点28可给予非常小的许可,例如没大到足以用于任何有效载荷数据(仅大到足以保持标题和填充)的许可。
如果在DL和/或UL中实际上调度真实的有效载荷数据,并且这种数据在MAC层上被成功解码,则在当给予NDI已知状态时发生重传的情况下,更高层可确保移除副本。
这种调度解决方案自然地使用否则本可用于真实数据的空中接口资源,并引起延迟,但避免了规范影响,例如标准化规范的改变。
操作模式:第四模式
在第四示例模式中,动作8-2(使这些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实质上包括:向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提供HARQ过程映射和HARQ过程状态的公共知识。这可通过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前与之后使用的HARQ过程之间应用预先确定的已知映射规则来进行。
HARQ过程映射(例如HARQ过程映射规则)可采取各种形式。在由映射规则12-1表示的第一种形式中,该映射规则可以是老HARQ过程号码到新HARQ过程号码的映射。在由映射规则12-2表示的第二种形式中,该映射规则可以是HARQ过程号码到子帧号码的映射。这些映射规则可采取诸如在图12A和图12B中示出的表的形式,或者任何其它适当关联。
如图12A中所示,映射规则(或者映射规则12-1或者映射规则12-2)可以被预先确定或规定,例如预先存储(例如至少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前存储)在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中。“预先确定”或“规定”可意味着信息是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相互同意的公共信息。例如,映射规则可存储在施主基站节点28的HARQ控制器70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控制器80中,或由它们维护。
备选地,映射规则(或者映射规则12-1或者映射规则12-2)可存储在这些节点之一中,并且然后发信号通知给另一节点。例如,如图12B中所示,映射规则可存储在施主基站节点28中(例如在HARQ控制器70处)并且然后例如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前或之后发信号通知给中继基站节点29(例如中继基站节点29的HARQ控制器80)。
一旦中继基站节点29和施主基站节点28具有每个“新”HARQ过程对应于哪个“老”HARQ过程的公共理解,HARQ过程状态就在两个节点中也是被知道的,并且因而履行动作8-2。
已知映射(例如使用映射规则)意味着可再用HARQ缓冲器中存储的软信息,并且可利用HARQ的全部优点。映射还确保在HARQ级没有任何数据丢失,这当对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时会引起。
因为该映射是已知的,并且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前的HARQ过程状态是已知的,因此在改变之后HARQ过程的状态将是被知道的。除了在改变之前没被使用的HARQ过程,在所有情况下这都是真的。因为对于具有RN子帧配置的中继基站节点相比对于同一中继节点在它具有其RN子帧配置之前决没有更多的HARQ过程被使用,所以所有HARQ过程在某一时间点都已经使用了,但至今为止仍假设仅将在最后改变之前的HARQ过程的历史考虑进去了。解决这个问题可通过(1)在时间上回顾直到每个HARQ过程被最后一次使用为止,在此情况下每个HARQ过程都将具有已知状态,或(2)规定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前未使用的HARQ过程的已知HARQ过程状态,其包括将NDI设置成固定值(例如NDI=0)并确保空缓冲器。
相反,当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后HARQ过程数量下降时,一些HARQ过程在改变之后将不使用,并且因而是多余HARQ过程。该映射规则在此情况可以是(不排除其它映射规则):(1)在下行链路(DL)中,移除具有最高或最低号码(HARQ过程ID)的多余HARQ过程,或(2)对于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优先化移除没有未决重传的那些HARQ过程(例如多余HARQ过程)。
对于下行链路(DL)发信号通知HARQ过程ID。这意味着,对于下行链路(DL),并且仅对于下行链路(DL),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具有哪个HARQ过程是HARQ过程#1、HARQ过程#2等的公共理解。但对于上行链路(UL),HARQ过程只具有另一节点中的对等体,不一定存在号码,或者该号码在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中相同。
这种映射解决方案的优点允许传送平滑继续,而不管子帧配置模式改变是否发生(即,在改变之前初始传送,并且在改变之后重传)。
操作:数据丢失
在对缓冲器的内容进行转储或者NDI被显式或人为地转换的所有实施例中,数据可能丢失。“数据丢失”意味着MAC PDU未被正确解码,并且因而“丢失”,例如,PDU的内容(有效载荷数据可能还有MAC控制信息)未被传递到相应接收器,或者不可由相应接收器使用,而不管是在施主基站节点28中还是在中继基站节点29中。如果上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过程在确认模式运行,则RLC可提供RLC PDU的重传,其含有MAC PDU和/或MAC PDU的有效载荷。因而,通过重传可在更高层(例如RLC)上捕获“数据丢失”。这些重传可引起一些传送延迟,或者在一些情况下,根据更高层的配置,将导致永久数据丢失。在子帧配置模式改变之前这不得不被考虑进去。
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各种示例实施例确保在包含子帧配置模式的RN重新配置之后HARQ过程状态是被知道的。这移除了在子帧配置模式之后在从中继基站节点29接收到上行链路(UL)传送时在施主节点侧的模糊性,并且确保了施主基站节点28可以优化方式调度下行链路(DL)传送(具有相关联的HARQ过程号码和冗余版本)。
上面已经描述为由处理器实现或运行的动作可由任何适当机器执行。机器可采取电子电路的形式,以计算机实现平台或硬件电路平台的形式。机器平台的计算机实现可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或控制器实现或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或控制器,这是因为那些术语在本文扩张性地定义了,并且其可运行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指令。在这种计算机实现中,机器平台除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之外还可包括存储器部分(其例如又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应用存储器(例如存储可由处理器运行以执行本文描述的动作的编码非指令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及任何其它存储器(诸如高速缓冲存储器))。另一适当的示例平台是硬件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平台,其中电路单元被构造和操作成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动作。
尽管以上描述包含许多具体细节,但是这些不应被视为限制本文公开的技术范围,而只是提供所公开技术的一些目前优选实施例的例证。本文公开的技术范围完全涵盖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变得显而易见的其它实施例,并且本文公开的技术范围从而不过度限制。提到“单数”的单元不打算是指“一个且仅一个”,除非明确声明,而是“一个或多个”。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单元的所有结构、化学和功能等效方案都明确结合在本文中,并且打算由此涵盖。
Claims (42)
1.一种操作包括施主基站节点(28)和中继基站节点(29)的无线电接入网的方法,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参与穿过第一无线电接口(Uu)与无线终端(30)的通信,并且还参与穿过第二无线电接口(Un)通过回程链路的通信,第二无线电接口再用至少一些功能性,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子帧配置模式,所述子帧配置模式设置成规定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所述回程链路;
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配置所述子帧模式的结果,其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处理器来使所述基站节点(28,29)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29,28)所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和/或使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所述HARQ过程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所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配置所述子帧配置模式的动作包括:在所述子帧模式的先前配置之后重新配置所述子帧配置模式,所述重新配置包括:
改变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或所述中继站节点中的至少一个中的HARQ过程数量和/或改变HARQ过程到所述帧结构的子帧的映射;并且
其中响应于所述重新配置执行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基站节点(28,29)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28,29)所知包括:
将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运行的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子帧;以及
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状态变量的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HARQ过程状态变量包括新数据指示符(NDI)。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至少在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执行媒体访问控制(MAC)重置过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
对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上行链路HARQ缓冲器(29)进行转储;及
或者:
将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传输块的接下来接收的传送视为新传送;或者
对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下行链路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传输块的所述接下来接收的传送视为所述新传送包括:或者
将新数据指示符(NDI)设置成相比所述HARQ过程的所述传输块的先前使用的NDI值转换的值;或者
如果自从同一HARQ过程上同一传输块上的先前传送已经发生了子帧配置模式的改变,则将所述NDI视为相比所述先前传送已经转换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
对于下行链路HARQ过程,在所述子帧配置之后,用对应于所述NDI从每个HARQ过程上的最后传送的转换的每个下行链路HARQ过程上的新数据指示符(NDI)的规定值调度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其方式是通过首先用NDI调度第一传送,并且然后用相比第一传送转换的NDI调度第二传送;
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向所述无线终端(30)提供第一上行链路许可,并将所述HARQ过程和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符(NDI)值与第一上行链路许可相关联,并且随后向所述无线终端(30)提供与相比第一上行链路(UL)许可NDI转换的新NDI值相关联的第二上行链路许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传送中使用虚假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所述下行链路HARQ过程,用每个HARQ过程上的所述新数据指示符(NDI)的规定值调度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包括:保持每个HARQ过程的先前状态的记录,并在接下来的下行链路指配中转换所述新数据指示符(NDI)。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包括: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映射和HARQ过程状态的公共知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映射的公共信息包括:提供有关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的公共信息:
HARQ过程号码到一个或多个子帧的映射;以及
配置前HARQ过程号码到配置后HARQ过程号码。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HARQ过程映射和HARQ过程状态的公共信息包括:作为预先确定的信息或作为在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与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之间发信号通知的信息提供公共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配置之后再用存储在所述HARQ过程的HARQ缓冲器中的配置前软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所述配置之后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少于在所述配置之前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由此在所述配置之后至少一个HARQ过程是多余HARQ过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先确定的模式下移除任何多余下行链路HARQ过程;或者
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和下行链路HARQ过程二者,优先化没有未决传送的HARQ过程的移除。
18.一种参与穿过无线电接口(Un)通过回程链路与中继基站通信的无线电接入网的施主基站节点(28),所述节点包括处理器(32),所述处理器(32)设置成:
配置子帧配置模式,所述子帧配置模式设置成规定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所述回程链路并且所述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所述中继基站与无线终端(30)之间的通信;
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2)还设置成:
响应于所述子帧配置模式的配置,使所述基站节点(28,29)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29,28)所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使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和/或使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所知。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设置成将所述子帧配置模式配置为在所述子帧模式的先前配置之后的子帧配置模式的重新配置,所述重新配置包括:改变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或所述中继站节点中的至少一个中的HARQ过程数量和/或改变HARQ过程到所述帧结构的子帧的映射;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响应于所述重新配置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通过如下方式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将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子帧;
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状态变量。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HARQ过程状态变量包括新数据指示符(NDI)。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通过执行媒体访问控制(MAC)重置过程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通过如下方式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对于下行链路HARQ过程,在所述子帧配置之后,用对应于所述NDI从每个HARQ过程上的最后传送的转换的每个下行链路HARQ过程上的新数据指示符(NDI)的规定值调度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其方式是通过首先用NDI调度第一传送,并且然后用相比第一传送转换的NDI调度第二传送;
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向所述无线终端(30)提供第一上行链路许可,并将所述HARQ过程和传输块的新数据指示符(NDI)值与第一上行链路许可相关联,并且随后向所述无线终端(30)提供与相比第一上行链路(UL)许可NDI转换的新NDI值相关联的第二上行链路许可。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在第一传送中使用虚假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用每个HARQ过程上的所述新数据指示符(NDI)的预先确定的值调度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其方式是通过保持每个HARQ过程的先前状态的记录,并在接下来的下行链路指配中转换所述新数据指示符(NDI)。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通过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映射和HARQ过程状态的公共知识来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提供有关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的公共信息:
HARQ过程号码到一个或多个子帧的映射;以及
配置前HARQ过程号码到配置后HARQ过程号码。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在所述配置之后再用存储在所述HARQ过程的HARQ缓冲器中的配置前软信息。
30.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施主基站节点,其中如果在所述配置之后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少于在所述配置之前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则所述处理器(32)配置成:
在预先确定的模式下移除下行链路HARQ过程;或者
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和下行链路HARQ过程二者,优先化没有未决传送的HARQ过程的移除。
31.一种参与穿过无线电接口通过回程链路与施主基站节点(28)通信的无线电接入网的中继基站节点,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包括:
收发器(48),配置成接收子帧配置模式的改变的指示,所述子帧配置模式设置成规定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所述回程链路并且所述帧结构的哪个或哪些子帧可用于所述中继基站与无线终端(30)之间的通信;
其特征在于:
处理器(52)配置成响应于接收的指示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52)配置成使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所知和/或使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所知。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子帧配置模式的改变包括:改变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或所述中继站节点中的至少一个中的HARQ过程数量和/或改变HARQ过程到所述帧结构的子帧的映射。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52)配置成至少执行如下项以便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将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子帧;
向所述施主基站节点(28)处运行的所述HARQ过程和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运行的对应HARQ过程提供HARQ过程状态变量的值。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所述HARQ过程状态变量包括新数据指示符(NDI)。
36.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52)配置成在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处执行媒体访问控制(MAC)重置过程以便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37.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52)配置成至少执行如下项以使所述基站节点之一处所述HARQ过程中的HARQ过程状态为另一基站节点所知:
对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上行链路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并且
或者:
将传输块的接下来接收的传送视为新传送;或者
对所述中继基站节点(29)中的下行链路HARQ缓冲器进行转储。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将所述传输块的所述接下来接收的传送视为所述新传送包括:所述处理器(52)或者:
将新数据指示符(NDI)设置成相比所述HARQ过程的所述传输块的先前使用的NDI值转换的值;或者
如果自从同一HARQ过程上同一传输块上的先前传送已经发生了子帧配置模式的改变,则将所述NDI视为相比所述先前传送已经转换了。
39.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向所述处理器(52)提供HARQ过程映射和HARQ过程状态的公共知识。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公共信息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
HARQ过程号码到一个或多个子帧的映射;以及
配置前HARQ过程号码到配置后HARQ过程号码。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处理器(52)配置成在所述配置之后使用存储在所述HARQ过程的HARQ缓冲器中的配置前软信息。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中继基站节点,其中如果在所述配置之后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少于在所述配置之前使用的HARQ过程数量,则所述处理器(52)还配置成:
在预先确定的模式下移除下行链路HARQ过程;或者
对于上行链路HARQ过程和下行链路HARQ过程二者,优先化没有未决传送的HARQ过程的移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442483P | 2011-02-14 | 2011-02-14 | |
US61/442,483 | 2011-02-14 | ||
PCT/IB2012/050674 WO2012110957A1 (en) | 2011-02-14 | 2012-02-14 | Harq handling at relay node reconfiguration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60775A true CN103460775A (zh) | 2013-12-18 |
Family
ID=45771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178658A Pending CN103460775A (zh) | 2011-02-14 | 2012-02-14 | 在中继节点重新配置时的harq处理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958364B2 (zh) |
EP (1) | EP2676508B1 (zh) |
CN (1) | CN103460775A (zh) |
WO (1) | WO2012110957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15112A (zh) * | 2019-02-15 | 2021-11-05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V2x harq进程管理 |
CN116058053A (zh) * | 2020-08-06 | 2023-05-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共享频谱信道上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0775A (zh) | 2011-02-14 | 2013-12-1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中继节点重新配置时的harq处理 |
CN107819554B (zh) * | 2011-03-23 | 2020-06-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动态子帧设置的重传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2173530A1 (en) * | 2011-06-13 | 2012-12-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ub-carrier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lays |
WO2013058564A1 (ko) * | 2011-10-19 | 2013-04-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mtc 단말이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
US9008018B2 (en) * | 2011-11-04 | 2015-04-14 | Intel Corporation | Dynamic point selection via a coordinating set of base stations |
CN108400859B (zh) | 2012-01-11 | 2021-04-2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US9451595B2 (en) | 2012-04-27 | 2016-09-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DD reconfiguration |
US9826526B2 (en) | 2012-10-26 | 2017-11-21 | Sun Patent Trust |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eception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
JP6314087B2 (ja) * | 2012-10-30 | 2018-04-18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送信方法 |
KR101692657B1 (ko) * | 2013-01-11 | 2017-0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버퍼 상태를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통신 장치 |
CN103944666B (zh) * | 2013-01-18 | 2017-10-31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子帧配置方法和设备 |
US9603160B2 (en) * | 2014-05-22 | 2017-03-2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backhaul scheduling |
US9935742B2 (en) * | 2014-10-20 | 2018-04-03 | Apple Inc. | Adaptive HARQ for half duplex operation for battery and antenna constrained devices |
CN107078825B (zh) * | 2014-11-10 | 2019-07-05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中继节点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缓存存储器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254041A (zh) * | 2015-08-20 | 2016-12-21 | 北京智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7104981A1 (en) * | 2015-12-17 | 2017-06-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rlc retransmission based on ul gra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
WO2018059983A1 (en) * | 2016-09-30 | 2018-04-05 | Sony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devices,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10615923B2 (en) * | 2017-02-24 | 2020-04-0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988995B (zh) * | 2017-06-02 | 2020-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US10727986B2 (en) * | 2017-11-06 | 2020-07-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obust acknowledgement retransmission |
US11864176B2 (en) * | 2019-07-26 | 2024-01-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xtended slot aggregation scheduling in IAB network |
US11316648B2 (en) | 2020-07-24 | 2022-04-26 | Wipro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in downlin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TE349828T1 (de) * | 2002-08-13 | 2007-01-1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Hybrides automatisches wiederholungsaufforderungsprotokoll |
US8804678B2 (en) * | 2006-02-03 | 2014-08-12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hand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ailure |
CN101150384B (zh) * | 2006-09-20 | 2010-12-08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
US20080285566A1 (en) * | 2007-04-27 | 2008-11-20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d utilizing radio link control and medium access control packet delivery notification |
US20090086657A1 (en) * | 2007-10-01 | 2009-04-02 | Comsys Communic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Ltd.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buffer flushing mechanism |
US9001791B2 (en) * | 2008-01-31 | 2015-04-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etection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downlink/uplink configuration |
EP2266362A4 (en) * | 2008-03-24 | 2012-06-20 | Zte Usa Inc | DYNAMIC SETTING AND SIGNALING OF THE DOWNLINK / UPLINK ALLOTMENT RATIO IN LTE / TDD SYSTEMS |
US8428632B2 (en) * | 2008-03-31 | 2013-04-23 | Motorola Solutions, Inc. | Dynamic allocation of spectrum sensing resource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
WO2010002130A2 (en) | 2008-07-03 | 2010-01-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rocessing ndi i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a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using the same |
KR101527977B1 (ko) * | 2008-10-27 | 2015-06-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의 동작 방법 |
CN101795183B (zh) | 2008-12-30 | 2014-07-02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识别混合式自动重发请求程序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
KR20100080280A (ko) | 2008-12-31 | 2010-07-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Harq 프로세스를 사용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전송 제어방법 |
US8929303B2 (en) * | 2009-04-06 | 2015-0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s for advanced relay operation |
US8472391B2 (en) * | 2009-04-13 | 2013-06-25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mi-synchronou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US8428607B2 (en) * | 2009-04-16 | 2013-04-23 |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 Relays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KR101224098B1 (ko) | 2009-04-17 | 2013-01-21 | 차이나 아카데미 오브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테크놀로지 | 리소스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시스템, 기지국 및 중계 노드 |
US8289895B2 (en) * | 2009-04-24 | 2012-10-16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Relay link HARQ operation |
EP2424288B1 (en) * | 2009-04-24 | 2023-09-13 |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backhaul link communication in tdd system |
US8649281B2 (en) * | 2009-04-27 | 2014-02-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ntrol design for backhaul relay to support multiple HARQ processes |
US8705419B2 (en) * | 2009-10-09 | 2014-04-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bframe staggering for relay communication |
US9014079B2 (en) * | 2009-10-29 | 2015-04-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ntra-subframe time multiplexing |
CN103460775A (zh) | 2011-02-14 | 2013-12-1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在中继节点重新配置时的harq处理 |
-
2012
- 2012-02-14 CN CN2012800178658A patent/CN103460775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2-14 EP EP12706327.9A patent/EP2676508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2-02-14 WO PCT/IB2012/050674 patent/WO201211095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2-14 US US13/372,739 patent/US8958364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08 US US14/592,121 patent/US2015012475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15112A (zh) * | 2019-02-15 | 2021-11-05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V2x harq进程管理 |
CN113615112B (zh) * | 2019-02-15 | 2024-04-09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V2x harq进程管理 |
US11979238B2 (en) | 2019-02-15 | 2024-05-07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 V. | V2X HARQ process management |
CN116058053A (zh) * | 2020-08-06 | 2023-05-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管理共享频谱信道上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30245A1 (en) | 2012-09-13 |
WO2012110957A1 (en) | 2012-08-23 |
US8958364B2 (en) | 2015-02-17 |
EP2676508B1 (en) | 2017-12-27 |
EP2676508A1 (en) | 2013-12-25 |
US20150124757A1 (en) | 2015-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60775A (zh) | 在中继节点重新配置时的harq处理 | |
CN101809923B (zh) | 具有立即状态报告定时的确认模式轮询 | |
CN102396176B (zh) | 用于检测来自转发器的harq/nack反馈信号的方法 | |
RU2539972C2 (ru) | Временное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е внутри подкадров | |
US8929272B2 (en) | Relay method of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and base station, relay device and replay system thereof | |
CN102201859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
RU2547149C2 (ru) | Способ назначения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 |
CN102474734B (zh) | 用于转发器/中继器控制的方法和布置 | |
CN101925118B (zh) | 一种避免接口传输冲突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0121848B (zh)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463116A (zh) | 基于用于无线通信的基于确认的反馈方案的重传指示 | |
CN102726100A (zh) | 在移动环境中切换中继连接 | |
EP2242298A1 (en) | Relays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
CN105474569A (zh) | 公共harq处理 | |
EP2234301B1 (en) | A method for relaying and forwarding the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harq scene | |
US20130058264A1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4243108A (zh) | 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2064878B (zh) | 一种指示上行数据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 |
US9118479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908954A (zh) | 一种解决中继节点上行传输冲突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923792A (zh) | 下行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2064877B (zh) | 子帧调度信息通知方法及装置 | |
EP2692071B1 (en) |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 |
CN101790194A (zh) | 用于上行中继链路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2790669B (zh) | 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