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3943B - 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53943B CN103453943B CN201310302790.4A CN201310302790A CN103453943B CN 103453943 B CN103453943 B CN 103453943B CN 201310302790 A CN201310302790 A CN 201310302790A CN 103453943 B CN103453943 B CN 1034539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rottling
- gas
- holder
- refrigerant
- cylindrical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699 differen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先设定好充注机的充注量,然后向一个标定气罐充注设定量的冷媒,并在标定气罐中变成气态冷媒,在标定气罐上连接流量计和储气罐,通过真空泵将储气罐抽真空,从而依靠压力差使标定气罐内的气态冷媒流到储气罐内,流量计则可记录相应的冷媒流量以完成充注机的标定,而储气罐中的气态冷媒再经过冷媒机组的压缩和冷凝后转变成液态冷媒并储存在储液罐中,从而可方便地加以回收。本发明可回收标定用冷媒从而消除对大气污染,并且整个标定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空调的冷媒加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冷媒加注量的多少对车载空调的制冷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冷媒加注量过少会降低蒸发器的效率,进而影响车载空调的制冷效果;而如果冷媒的加注量过多则会使高压冷媒无法完全蒸发,当液态的冷媒进入到压缩机后会极大地增加压缩机的负载,严重的会造成压缩机的损坏。为此,汽车制造厂需要对车辆的冷媒加注设备进行准确的标定,使其经常保持在合格的工作状态,以便对车载空调进行准确的冷媒加注。
目前,常见的冷媒加注设备标定方法为:首先称取用于标定的标定气罐的重量,该标定气罐的进气口设有一个阀门以及和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连接的连接接口,然后连接充注头和连接接口,并按照设计要求规定的冷媒充注额定重量设定冷媒充注机的冷媒充注量,接着将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与标定气罐的连接接口相连接并打开进气口上的阀门,此时启动冷媒充注机,冷媒充注机首先将标定气罐抽真空,然后向标定气罐内充注设定重量的冷媒,充注结束时,冷媒充注机会发出报警声,此时即可关闭进气口的阀门,并使充注头与连接接口分离,接着再次称取标定气罐的重量,该重量与标定气罐的初始重量之差即为冷媒的实际充注量,将该实际充注量与设定重量相比较,即可判断该冷媒充注机是否工作在合格状态。但是此类标定方法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按规定冷媒加注设备一天需至少进行三次标定,而充注到标定气罐中的气态冷媒因无法被回收到冷媒加注设备而直接排放到了大气中,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可用冷媒,更造成空气的污染。其次,由于整个标定程序均为人工操作,因此,存在着自动化程度地,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了一种“车辆空调冷媒充注量标定装置”,其公告号为CN202614288U,该装置中冷媒充注机通过高压管道连接检测样车的空调压缩机的高压端,并通过低压管道连接检测样车的空调压缩机的低压端,高压管道上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低压管道上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样车的空调温度检测点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接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以计算检测样车的空调的最佳冷媒充注量。该方案通过一台样车空调做试验,并且在冷媒充注机的充注管道上连接了压力传感器,由此使得在进行冷媒充注的同时,也能检测压力数据,从而能够确定冷媒充注量是否准确合适。但是该方案存在如下问题:在标定过程中需要实际开启样车空调,因而其标定时间长,程序复杂。此外,在标定结束后,样车空调内部的冷媒还是存在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在进行下一次的标定时还是将其排放到大气中,并且相同的冷媒充注量在不同的气温条件下压力会有所不同,因此该装置的标定精度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冷媒加注设备标定方法所存在的用于标定的冷媒不能回收利用从而污染空气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回收标定用冷媒从而消除对大气污染的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冷媒加注设备标定方法所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以及标定程序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冷媒充注的设计标准设定冷媒充注机的冷媒充注量;
b.将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与一标定气罐的进气口上的连接接口相连接,并打开标定气罐进气口的阀门,该标定气罐同时具有一个真空传感器和一个出气口,出气口与一个充注有气态冷媒的一级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接,并且在连接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的管路上设有流量计和常闭的电磁阀;
c.开启冷媒充注机,冷媒充注机先将标定气罐抽真空,然后开始充注冷媒;
d.充注结束后关闭标定气罐进气口的阀门,并使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和标定气罐的连接接口相分离;
e.控制器启动一个真空泵,将一级储气罐内的冷媒抽取到一个同样充注有气态冷媒的二级储气罐中,从而使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之间产生压力差,该二级储气罐同时与一冷媒机组的进气口相连接,而冷媒机组的出液口则通过管路连接到一个储液罐的进液口,并且在冷媒机组和储液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然后控制器使电磁阀通电导通,标定气罐中的气态冷媒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一级储气罐,并通过真空泵被抽取到二级储气罐中,流量计则记录相应的冷媒流量;
f.当标定气罐被抽真空时,真空传感器发出相应的信号,控制器即停止真空泵的运转,并使电磁阀断电复位以切断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之间的管路,此时即可观察流量计记录的冷媒流量,以判断冷媒充注机是否工作在合格状态,从而完成对冷媒充注机的标定;
g.当二级储气罐的冷媒达到设定量时,控制器启动冷媒机组,二级储气罐中的气态冷媒经过冷媒机组的压缩、冷却后变成液态冷媒,液态冷媒通过单向阀进入到储液罐中,该储液罐包括一罐体,罐体内可滑动地设有一盖板从而形成一密闭且可伸缩的储液腔体,盖板的外侧设有压力装置,从而使储液罐中的冷媒保持液态不变;
h.当储液罐中的冷媒达到设定量时,将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与储液罐的出液口连接,即可将储液罐中的液态冷媒抽取到冷媒充注机中以重新使用。
首先,本发明在对标定气罐中的气态冷媒计量时采用的是流量计量,其数据可直接在显示屏上显示,并且无需计算标定气罐的初始重量,因而有利于提高标定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其次,被储存到二级储气罐中的气态冷媒经过冷媒机组的压缩、冷却后成为液态冷媒,液态冷媒被储存在储液罐中,并通过压力装置保持一定的压力,使其维持液态不变,以便最终抽取到冷媒充注机中重新使用,因而可完全避免冷媒的浪费以及对大气的污染。进一步地,二级储气罐可储存多次标定形成的冷媒,因而冷媒机组无需频繁启动,从而有利于提高冷媒机组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罐体竖直放置,储液罐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罐体的底面,盖板上靠近罐体底面的表面设有支承钉,支承钉的高度为0.5mm-1mm。
支承钉可使盖板和罐体底面之间保持一个微小的间隙,便于液态冷媒进入到罐体内。
作为优选,盖板在远离罐体底面的表面中心处设有向上延伸的立杆,罐体上端边缘设有导向支架,立杆与导向支架构成滑动连接,立杆的顶端设有压块以构成盖板的压力装置。
由于压块的重量和盖板的面积均为恒定值,因而可确保压力装置对罐体内的液态冷媒所形成的压强为恒定值,从而既可使冷媒保持液态不变,又可避免出现因压强过大而导致冷媒机组的负载过大的问题。
作为上述优选方案的一种替代方案,所述罐体上端设有密封的端盖,在端盖与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加压腔体,所述压力装置包括一竖直放置的油缸,油缸内竖直向上的活塞杆顶端设有压块,端盖上设有连通油缸的管路。
压块使油缸内产生一个恒定的压强,由于罐体上端的端盖上设有连通油缸的管路,因而使加压腔体产生相同的恒定压强,从而可确保冷媒维持液态不变。特别是,适当地调整油缸和罐体的横截面比值,即可在罐体内产生一个放大的压力,从而有利于减轻压块的重量,并且罐体和相应的压力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其布置和调整。
作为优选,在标定气罐与一级储气罐之间设有和控制器相连接的差压传感器,当标定气罐与一级储气罐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即可控制电磁阀通电导通。
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标定程序的效率,并且有利于维持标定气罐与一级储气罐之间的压力差,进而使气态冷媒的流速尽可能保持平稳,有利于提高流量计的计量精度。
作为优选,在连接一级储气罐和真空泵的管路上还设有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两端封闭圆柱形的节流筒体、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节流阀芯包括两端的密封导向环和中间圆锥台形的节流体,在节流体和节流筒体之间形成节流腔体,在密封导向环和节流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件,节流阀芯的两端设有限位柱,标定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体大端一侧的端部相连通,一级储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体小端一侧的端部相连通,在节流阀芯靠近节流体小端的端部和节流筒体端部之间还设有压簧,节流筒体在同一横截面位置设有联通节流腔体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节流装置通过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连接在管路上。
由于节流体呈圆锥台形,因而当节流阀芯在节流筒体内轴向移动时,对应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处的节流腔体的横截面也相应地变化。当真空泵开始工作时,一级储气罐内的压力降低,因而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在两端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压簧的弹力而向节流体小端一侧移动,并通过限位柱限位,此时对应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处的节流腔体的横截面最小,因而节流装置所产生的气阻最大;当电磁阀开通时,标定气罐中的气态冷媒流向一级储气罐,从而其压力相应地降低,此时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两端的压力差随之降低,因而节流阀芯在压簧的作用下向着节流体大端一侧移动,对应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处的节流腔体的横截面则随之增大,节流装置所产生的气阻变小,从而使气态冷媒的流速可保持基本恒定,进而有利于提高流量计的计量精度,确保标定的精度和可靠性。
作为上述优选方案的一种替代方案,在连接一级储气罐和真空泵的管路上还设有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两端封闭柱形的节流筒体、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节流阀芯包括两端的密封导向环和中间的节流体,在节流体和节流筒体之间形成节流腔体,节流腔体的横截面从节流腔体一端至另一端呈线性递增,在密封导向环和节流筒体的内侧壁之间还设有密封件,节流阀芯的两端设有限位柱,标定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小一侧的端部相连通,一级储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大一侧的端部相连通,在节流阀芯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大一侧的端部和节流筒体端部之间还设有压簧,节流筒体的外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联通节流腔体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节流装置通过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连接在管路上。
节流装置的气阻是由气流通道中的最小截面确定的,在此方案中,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中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小一端的接头所对应的节流腔体的横截面为气流通道中的最小截面,该最小截面决定了节流装置的气阻大小,当真空泵开始工作时,一级储气罐内的压力降低,因而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在两端压力差的作用下克服压簧的弹力而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大一侧移动,并通过限位柱限位,此时对应的气流通道的最小截面达到最小值,因而节流装置所产生的气阻最大;当电磁阀开通时,标定气罐中的气态冷媒流向一级储气罐,从而其压力相应地降低,此时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两端的压力差随之降低,因而节流阀芯在压簧的作用下向着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小一侧移动,相应的气流通道的最小截面随之增大,节流装置所产生的气阻变小,从而使气态冷媒的流速可保持基本恒定。由于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在节流筒体的外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因此有利于节流筒体和节流阀芯形状的多种选择,当节流筒体的内表面为正方形柱体等形状时,可避免节流阀芯的转动,从而使节流腔体的形成可更加多样化,例如,可在节流体的侧面沿轴向开设长槽,长槽的底面为斜面,从而使长槽的横截面呈线性变化。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回收标定用冷媒从而消除对大气污染,并且整个标定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标定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中节流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节流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节流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储液罐以及压力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储液罐以及压力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标定气罐2、一级储气罐3、流量计4、电磁阀5、真空泵6、二级储气罐7、冷媒机组8、储液罐80、油缸81、罐体82、盖板83、储液腔体84、支承钉85、立杆86、导向支架87、压块88、端盖89、加压腔体9、单向阀10、节流装置11、节流筒体12、节流阀芯121、密封导向环122、节流体13、节流腔体14、第一压力腔体15、第二压力腔体16、限位柱17、压簧18、进气接头19、出气接头20、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其采用的标定系统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冷媒充注的设计标准设定冷媒充注机的冷媒充注量,例如,一般轿车的冷媒充注量在460克左右;
b.将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与一标定气罐1的进气口上的连接接口相连接,连接接口采用可与充注头快速连接的快速接头,并打开标定气罐进气口的阀门,阀门可采用球阀等现有结构,并且在标定气罐上同时设置一个用于检测标定气罐真空度的真空传感器和一个出气口,出气口通过管路与一个充注有气态冷媒的一级储气罐2的进气口相连接,并且在连接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的管路上设置流量计3和常闭的电磁阀4,电磁阀使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之间保持隔离状态;
c.开启冷媒充注机,冷媒充注机先将标定气罐抽真空,然后开始按设定的充注量充注冷媒,由于此步骤为现有冷媒充注机的标准程序,在此不做过多描述;
d.充注结束后关闭标定气罐进气口的阀门,并使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和标定气罐的连接接口相分离;
e.操作人员按下操控面板上的启动按钮,控制器即启动一个真空泵,将一级储气罐内的冷媒抽取到一个同样充注有气态冷媒的二级储气罐6中,可以理解的是,该真空泵一端的进气口与一级储气罐相连,另一端的出气口与二级储气罐相连,从而使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之间产生压力差,该二级储气罐同时与一冷媒机组7的进气口相连接,而冷媒机组的出液口则通过管路连接到一个储液罐8的进液口,并且在冷媒机组和储液罐之间的管路上设置一个单向阀9,以免储液罐中的液态冷媒倒流到冷媒机组内,然后控制器使电磁阀通电导通,标定气罐中的气态冷媒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一级储气罐,并通过真空泵被抽取到二级储气罐中,此时流量计记录相应的冷媒流量,为了使控制器能适时地控制电磁阀通电导通,我们可在一级储气罐上同样设置一个和控制器相连的真空传感器,以便向控制器传递一个真空度信号,当一级储气罐的真空度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即可控制电磁阀通电导通。或者,我们可在标定气罐与一级储气罐之间设置一个和控制器相连接的差压传感器,当标定气罐与一级储气罐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即可控制电磁阀通电导通。进一步地,我们还可在连接一级储气罐和真空泵的管路上设置一个节流装置10,如图2所示,该节流装置包括两端封闭呈圆柱形的节流筒体1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12,节流阀芯包括两端的密封导向环121和中间圆锥台形的节流体122,在节流体和节流筒体之间形成节流腔体13,节流腔体的横截面从节流体的大端向节流体的小端逐步增大,而节流阀芯的两端与节流筒体之间分别形成一个压力腔体,其中靠近节流体大端的为第一压力腔体14,靠近节流体小端的为第二压力腔体15,在密封导向环和节流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O型圈一类的密封件,从而将节流腔体与两端的第一、第二压力腔体隔开,节流阀芯的两端设置限位柱16,以限定第一、第二压力腔体的最小容积,标定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体大端一侧的端部相连,从而使标定气罐与第一压力腔体相连通,一级储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体小端一侧的端部相连,从而使一级储气罐和第二压力腔体相连通。另外,在节流阀芯靠近节流体小端的端部和节流筒体端部之间设置一个压簧17,节流筒体在同一横截面位置设置联通节流腔体的进气接头18和出气接头19,节流装置通过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连接在管路上。这样,当真空泵开始工作时,一级储气罐内的压力降低,节流筒体内的第二压力腔体的压力随之降低,因而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在两端第一、第二压力腔体的压力差作用下克服压簧的弹力而向节流体小端一侧(即第二压力腔体一侧)移动,并通过限位柱限位,此时对应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处的节流腔体的横截面最小,因而节流装置所产生的气阻最大;当电磁阀开通时,标定气罐中的气态冷媒流向一级储气罐,从而其压力相应地降低,此时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两端的压力差随之降低,因而节流阀芯在压簧的作用下向着节流体大端一侧(即第一压力腔体一侧)移动,对应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处的节流腔体的横截面则随之增大,节流装置所产生的气阻变小,从而使气态冷媒的流速可保持基本恒定。当然,上述节流装置还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结构替代,节流装置包括两端封闭呈柱形的节流筒体11、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12,节流阀芯包括两端的密封导向环121和中间的节流体122,在密封导向环和节流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O型圈一类的密封件,为了避免节流阀芯在节流筒体内的转动,密封导向环以及节流筒体的内腔横截面可采用多边形,优选地可采用正方形。另外,节流体可制成锥形台,以便在节流体和节流筒体之间形成一个节流腔体13,并且节流腔体的横截面从节流腔体一端至另一端呈线性递增,或者,如图4所示,我们也可在节流体的侧面直接设置沿轴向延伸的长槽20,且长槽的底面为沿轴向倾斜的斜面,这样,在节流体和节流筒体之间同样可形成一个横截面沿轴向呈线性变化的节流腔体13。节流阀芯的两端与节流筒体之间则分别形成一个压力腔体,其中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小一端的为第一压力腔体14,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大一端的为第二压力腔体15,节流阀芯的两端设有限位柱16,以限定第一、第二压力腔体的最小容积,标定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第一压力腔体的端部相连,从而使标定气罐与第一压力腔体相连通,而一级储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第二压力腔体的端部相连,从而使一级储气罐与第二压力腔体相连通,在节流阀芯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大一侧的端部和节流筒体端部之间还设置有压簧17,节流筒体的外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置联通节流腔体的进气接头18和出气接头19,其中进气接头所对应的节流腔体横截面面积小于出气接头所对应的节流腔体横截面面积,节流装置通过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连接在管路上,因而进气接头所对应的节流腔体的横截面为气流通道中的最小截面。这样,当真空泵开始工作时,一级储气罐内的压力降低,节流筒体内的第二压力腔体的压力随之降低,因而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在两端第一、第二压力腔体的压力差作用下克服压簧的弹力而向第二压力腔体一侧移动,并通过限位柱限位,此时对应进气接头处的节流腔体的横截面最小,因而节流装置所产生的气阻最大;当电磁阀开通时,标定气罐中的气态冷媒流向一级储气罐,从而其压力相应地降低,此时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两端的压力差随之降低,因而节流阀芯在压簧的作用下向着第一压力腔体一侧移动,对应进气接头处的节流腔体的横截面则随之增大,节流装置所产生的气阻变小,从而使气态冷媒的流速可保持基本恒定,以提高流量计所记录的标定用冷媒的流量的精确度;
f.当标定气罐被抽真空时,设置标定气罐上的真空传感器发出相应的信号,控制器即停止真空泵的运转,并使电磁阀断电复位以切断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之间的管路,此时即可观察流量计记录的冷媒流量,再通过计算即可得到标定用冷媒的重量,将其与冷媒充注机的设定充注量相比较,即可以判断冷媒充注机是否工作在合格状态,从而完成对冷媒充注机的标定。可以理解的是,流量计的流量信号可通过控制器运算处理后在操控面板上直接显示出冷媒的重量值,以方便操作人员的判断;
g.当二级储气罐的冷媒达到设定量时,控制器启动冷媒机组,该冷媒机组至少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二级储气罐中的气态冷媒经过冷媒机组的压缩、冷却后变成液态冷媒,液态冷媒通过单向阀进入到储液罐中。如图5所示,该储液罐包括一罐体81,罐体内可滑动地设置一盖板82从而形成一密闭且可伸缩的储液腔体83,盖板的外侧设置压力装置,从而使储液罐中的冷媒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保持液态不变。为便于压力装置的布置,罐体优选地应竖直放置,储液罐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罐体的底面,并且在盖板上靠近罐体底面的表面设置支承钉84,支承钉的高度可在0.5mm-1mm之间,以便将盖板与罐体底面相隔开,支承钉的数量优选地为3个,以稳定地支撑盖板。此外,我们可在盖板上远离罐体底面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一根向上延伸的立杆85,同时在罐体上端边缘设置导向支架86,导向支架可采用十字结构,其交叉中心具有导向孔,立杆滑动配合在导向孔内,从而使立杆与导向支架构成滑动连接,以便立杆能平稳地上下升降,立杆的顶端设置一个压块87,从而构成盖板的压力装置,以便对储液腔体产生一个恒定的压强。当然,储液罐和压力装置也可采用如图6所示的结构,首先,与前述相同地,储液罐包括一罐体81,罐体内可滑动地设置一盖板82从而形成一密闭且可伸缩的储液腔体83,罐体优选地应竖直放置,储液罐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罐体的底面,并且在盖板上靠近罐体底面的表面设置支承钉84,支承钉的高度可在0.5mm-1mm之间,支承钉的数量优选地为3个。其次,在罐体上端增加设置一个密封的端盖88,从而在端盖与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加压腔体89。与此相对应地,压力装置则包括一竖直放置的油缸80,在油缸内竖直向上的活塞杆顶端设置压块87,端盖上设置连通油缸的管路,从而将油缸和加压腔体相连通。这样,压块对油缸产生的恒定压强通过管路传递到加压腔体内,以便盖板对储液腔体保持一个恒定的压强;
h.当储液罐中的冷媒不断增加达到设定量时,相应地盖板也不断地上升,此时将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与储液罐的出液口连接,即可将储液罐中的液态冷媒抽取到冷媒充注机中以重新使用。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储液罐的出液口也需要设置相应的阀门以及和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连接的快速接头。
Claims (6)
1.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冷媒充注的设计标准设定冷媒充注机的冷媒充注量;
b.将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与一标定气罐的进气口上的连接接口相连接,并打开标定气罐进气口的阀门,该标定气罐同时具有一个真空传感器和一个出气口,出气口与一个充注有气态冷媒的一级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接,并且在连接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的管路上设有流量计和常闭的电磁阀;
c.开启冷媒充注机,冷媒充注机先将标定气罐抽真空,然后开始充注冷媒;
d.充注结束后关闭标定气罐进气口的阀门,并使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和标定气罐的连接接口相分离;
e.控制器启动一个真空泵,将一级储气罐内的冷媒抽取到一个同样充注有气态冷媒的二级储气罐中,从而使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之间产生压力差,该二级储气罐同时与一冷媒机组的进气口相连接,而冷媒机组的出液口则通过管路连接到一个储液罐的进液口,并且在冷媒机组和储液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然后控制器使电磁阀通电导通,标定气罐中的气态冷媒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进入一级储气罐,并通过真空泵被抽取到二级储气罐中,流量计则记录相应的冷媒流量;
f.当标定气罐被抽真空时,真空传感器发出相应的信号,控制器即停止真空泵的运转,并使电磁阀断电复位以切断标定气罐和一级储气罐之间的管路,此时即可观察流量计记录的冷媒流量,以判断冷媒充注机是否工作在合格状态,从而完成对冷媒充注机的标定;
g.当二级储气罐的冷媒达到设定量时,控制器启动冷媒机组,二级储气罐中的气态冷媒经过冷媒机组的压缩、冷却后变成液态冷媒,液态冷媒通过单向阀进入到储液罐中,该储液罐包括一罐体,罐体内可滑动地设有一盖板从而形成一密闭且可伸缩的储液腔体,盖板的外侧设有压力装置,从而使储液罐中的冷媒保持液态不变;
h.当储液罐中的冷媒达到设定量时,将冷媒充注机的充注头与储液罐的出液口连接,即可将储液罐中的液态冷媒抽取到冷媒充注机中以重新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罐体竖直放置,储液罐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在罐体的底面,盖板上靠近罐体底面的表面设有支承钉,支承钉的高度为0.5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罐体上端设有密封的端盖,在端盖与盖板之间形成一个加压腔体,所述压力装置包括一竖直放置的油缸,油缸内竖直向上的活塞杆顶端设有压块,端盖上设有连通油缸的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其特征是,在标定气罐与一级储气罐之间设有和控制器相连接的差压传感器,当标定气罐与一级储气罐之间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即可控制电磁阀通电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其特征是,在连接一级储气罐和真空泵的管路上还设有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两端封闭圆柱形的节流筒体、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节流阀芯包括两端的密封导向环和中间圆锥台形的节流体,在节流体和节流筒体之间形成节流腔体,在密封导向环和节流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密封件,节流阀芯的两端设有限位柱,标定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体大端一侧的端部相连通,一级储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体小端一侧的端部相连通,在节流阀芯靠近节流体小端的端部和节流筒体端部之间还设有压簧,节流筒体在同一横截面位置设有联通节流腔体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节流装置通过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连接在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其特征是,在连接一级储气罐和真空泵的管路上还设有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两端封闭柱形的节流筒体、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节流筒体内的节流阀芯,节流阀芯包括两端的密封导向环和中间的节流体,在节流体和节流筒体之间形成节流腔体,节流腔体的横截面从节流腔体一端至另一端呈线性递增,在密封导向环和节流筒体的内侧壁之间还设有密封件,节流阀芯的两端设有限位柱,标定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小一侧的端部相连通,一级储气罐通过管路与节流筒体上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大一侧的端部相连通,在节流阀芯靠近节流腔体横截面较大一侧的端部和节流筒体端部之间还设有压簧,节流筒体的外侧壁上沿轴向间隔设有联通节流腔体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节流装置通过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连接在管路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02790.4A CN103453943B (zh) | 2013-07-19 | 2013-07-19 | 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02790.4A CN103453943B (zh) | 2013-07-19 | 2013-07-19 | 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53943A CN103453943A (zh) | 2013-12-18 |
CN103453943B true CN103453943B (zh) | 2015-12-02 |
Family
ID=49736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0279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53943B (zh) | 2013-07-19 | 2013-07-19 | 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5394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8412B (zh) * | 2016-05-24 | 2018-12-07 |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密封性检测及冷媒加注装置 |
CN106546813B (zh) * | 2016-10-20 | 2019-01-25 |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 一种大冷量低温制冷系统功率标定装置及方法 |
CN110470364B (zh) * | 2019-08-16 | 2020-12-01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一种pVTt法标准容器容积标定的装置及方法 |
CN113757135A (zh) * | 2021-08-25 | 2021-12-07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气悬浮系统的供气罐 |
CN116947146B (zh) * | 2023-07-12 | 2024-02-23 | 苏州登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体化高效臭氧气动力学污水处理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6038717A1 (en) * | 1995-06-02 | 1996-12-05 | Veeder-Root Company |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manifolded tanks |
CN102288251A (zh) * | 2010-06-17 | 2011-12-21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制冷剂充注量标定方法及系统 |
CN202255567U (zh) * | 2011-09-15 | 2012-05-30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媒加注机测试罐 |
CN202614288U (zh) * | 2012-05-14 | 2012-12-1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空调冷媒充注量标定装置 |
CN202648050U (zh) * | 2012-06-06 | 2013-01-02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 |
-
2013
- 2013-07-19 CN CN201310302790.4A patent/CN10345394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6038717A1 (en) * | 1995-06-02 | 1996-12-05 | Veeder-Root Company |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manifolded tanks |
CN102288251A (zh) * | 2010-06-17 | 2011-12-21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制冷剂充注量标定方法及系统 |
CN202255567U (zh) * | 2011-09-15 | 2012-05-30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媒加注机测试罐 |
CN202614288U (zh) * | 2012-05-14 | 2012-12-1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空调冷媒充注量标定装置 |
CN202648050U (zh) * | 2012-06-06 | 2013-01-02 | 海尔集团公司 | 一种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53943A (zh) | 2013-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53943B (zh) | 一种冷媒加注设备的标定方法 | |
CN104528627B (zh) | 一种气液比自校准的加油机变频油气回收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13137379B (zh) | 用于低温泵综合性能评估的小型撬装闭式回路测试装置 | |
CN204007743U (zh) | 用于配送并计量深冷液体的系统和计量腔 | |
CN202693296U (zh) | 新型便携式油罐呼吸阀检定仪 | |
CN2911634Y (zh) | 通气阀检测装置 | |
CN104315770A (zh) | 冷媒充注系统及方法 | |
CN110108423A (zh) | 一种变压器油箱漏油检测方法 | |
CN202024538U (zh) | 满液式蒸发器挡液板结构 | |
CN202903277U (zh) | 低温液化气体贮罐差压式液位计高压端的取压稳压装置 | |
CN102230929A (zh) | 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测定表面活性剂发泡性能的装置以及方法 | |
CN203551033U (zh) | 吹气式液位计 | |
CN214010770U (zh) | 一种冷水机组引射器性能模拟测试系统 | |
CN221257081U (zh) | 一种引射泵性能测试装置 | |
CN202648050U (zh) | 一种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 | |
CN102954820A (zh) | 一种低温绝热贮罐液位测量系统 | |
CN202676250U (zh) | 一种标准流量计 | |
CN201866526U (zh) | 低温气瓶液位计的湿式调校装置 | |
CN210690061U (zh) | 一种1n单组元推力器测试系统 | |
CN206817156U (zh) | 液化石油气球罐 | |
CN203063665U (zh) | 加油通气管、油箱以及其构成的加油系统 | |
CN203375775U (zh) |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 | |
CN222668331U (zh) | 一种油量控制装置以及压缩机系统 | |
CN209476221U (zh) | 混合工质精确配制装置 | |
CN206449402U (zh) | Lng加气站储罐稳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