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2107B -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52107B CN103452107B CN201310379026.7A CN201310379026A CN103452107B CN 103452107 B CN103452107 B CN 103452107B CN 201310379026 A CN201310379026 A CN 201310379026A CN 103452107 B CN103452107 B CN 1034521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strand
- bilateral support
- pile body
- sub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或边坡支护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及方法。包含一根以上的桩体,所述桩体并列分布,所述桩体上连接有双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连接着钢绞线系统,所述钢绞线系统包含一根以上的子钢绞线,子钢绞线包含多股的分钢绞线,所述分钢绞线从子钢绞线部分分出并固连双向支座。有益效果: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技术能大大节省施工时间,施工空间,减少基槽开挖及回填土方量;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使用量,不用专门的槽钢等加固骨架,节省材料95%,反而加固效果更好;受力均匀,钢绞线采用分开的方式,对整体的一根以上的桩体进行加固,避免了传统的施工过程中钢绞线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或边坡支护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坑支护及边坡治理工程施工中,锚拉桩支护体系已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锚拉桩体系是锚索传力至锚具、锚具传力至腰梁、腰梁传力至支护桩的过程,从而达到加固土体、保证边坡稳定的目的。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制作安装腰梁,材料浪费大、施工难度大、作业强度大,增大了施工风险及施工成本,至今锚拉桩支护体系中腰梁作为传力构件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锚拉桩支护体系工法导致施工作业面尺寸大,开挖回填工程量大,除增大工程造价外,增大弃土工程量也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提供一种节省材料,受力均匀,能大大降低施工时间,降低操作难度的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及方法。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1: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包含一根以上的桩体,所述桩体并列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上接触或连接有双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连接着钢绞线系统,所述钢绞线系统包含多根和双向支座固连的子钢绞线。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子钢绞线包含多股的分钢绞线,所述分钢绞线从子钢绞线部分分出并固连双向支座,所述子钢绞线通过限位环后分为均衡的两股分钢绞线,所述一根以上的子钢绞线分出的分钢绞线包含彼此相邻的两根,彼此相邻的非属于同一子钢绞线的分钢绞线固定于同一双向支座上且围绕其对称分布。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子钢绞线彼此相邻的两根固连于一根桩体上的的双向支座,每根子钢绞线只连接一个双向支座。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双向支座为对称部件,其安装于桩体表面上,桩体的中心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将双向支座分为结构对称的两部分。
方案2: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包含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上连接有双向支座,所述双向支座能够固定钢绞线。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双向支座为多面体形状,所述多面体形状下方能够和桩体的面紧密相切。
方案3:
一种用于桩体固定的双向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支座能够连接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分为两股并且围绕双向支座对称分布。
方案4: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包含如下操作:加双向支座:用子钢绞线分出分钢绞线,分钢绞线连接在双向支座上,彼此相邻的非属于同一子钢绞线的分钢绞线固定于同一双向支座上且围绕其对称分布,双向支座紧切桩体,整个系列的桩体受力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双向支座为对称部件,其安装于桩体表面上,桩体的中心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将双向支座分为结构对称的两部分,双向支座上所包含的两部分分钢绞线在双向支座内部交叉分布。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桩体为护坡桩,所述子钢绞线灌浆以完成预应力锚索施工,当所述子钢绞线插入一个孔中灌浆后为单根锚索,当所述子钢绞线分拆为两股分钢绞线分别插入两个孔中灌浆后为两根锚索,将双向支座放置在护坡桩桩身表面上,将锚索施工中未灌浆的子钢绞线对分为二以成为分钢绞线,其中一半按锁定力设计要求锁定在该锚索左侧双向支座上,而另一半按设计要求锁定力锁定在该锚索右侧双向支座上,在锁定过程中锁定在同一双向支座的钢绞线同时加压、对称锁定。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相对于传统的施工技术能大大节省施工时间,进而加快施工速度;
2.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使用量,不用专门的槽钢等加固骨架,节省材料95%,反而加固效果更好;
3.大大减少了施工空间,减小基槽开挖、回填土方量,同时减少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弃土污染;
4.受力均匀,本发明的钢绞线采用分开的方式,对整体的一根以上的桩体进行加固,避免了传统的施工过程中钢绞线受力不均匀,整体加固结构力学状况不稳定,容易失效的问题;
5.施工方便,不需要高深的施工技术,结构简单,增长钢绞线和加固结构的使用寿命;
6.能够规程化流水化操作,避免了施工过程中混乱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B-B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子钢绞线拆分为两根锚索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双向支座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其中:1.桩顶冠梁;2.桩体;3.双向支座;4.限位环;5.分钢绞线;6.子钢绞线。
具体实施方式
方案1: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包含一根以上的桩体2,所述桩体2并列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2上接触或连接有双向支座3,所述双向支座连接着钢绞线系统,所述钢绞线系统包含多根和双向支座3固连的子钢绞线6。
本专利主要介绍的是双股,但是四股等结构也是可以适用于本专利的。
所述一根以上的子钢绞线6,当所述子钢绞线6插入一个孔中灌浆后为单根锚索,未注浆部分钢绞线通过限位环分拆成对称的两股钢绞线;当所述子钢绞线分拆为两股分钢绞线分别插入两个孔中灌浆后为两根锚索,在此情况下可取消限位环。因此,不会发生子钢绞线的分裂,使其在不同位置起到不同的加固效果。
所述一根以上的子钢绞线6优选平行分布。
以下为本专利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3、图5;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子钢绞线6包含多股的分钢绞线5,所述分钢绞线5从子钢绞线6部分分出并固连双向支座3,所述子钢绞线6通过限位环4后分为均衡的两股分钢绞线5,所述一根以上的子钢绞线6分出的分钢绞线5包含彼此相邻的两根,彼此相邻的非属于同一子钢绞线6的分钢绞线5固定于同一双向支座3上且围绕其对称分布。本结构相对于原有技术,能够大大增加系统的稳定性,解决了本行业多年的难题,即目前本行业的该类型施工多是要利用腰梁进行传力,而且,钢绞线受力不均匀,容易损坏。
以下为相对具体的施工参数对比:
本处的桩体2上方还有桩顶冠梁1,能够大大增加整体的强度和稳定度。
以下为本专利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2、图4、图5;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子钢绞线6彼此相邻的两根固连于一根桩体2上的的双向支座3,每根子钢绞线6只连接一个双向支座3。
同时适用于以上两种实施方式,所述双向支座3为对称部件,其安装于桩体2表面上,桩体2的中心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将双向支座3分为结构对称的两部分。
方案2: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包含桩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2上连接有双向支座3,所述双向支座3能够固定钢绞线。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双向支座3为多面体形状,所述多面体形状下方能够和桩体的面紧密相切。如果双向支座3固定钢绞线连接的面是斜面,钢绞线优选和该斜面垂直。
本处还可以在桩体2上弄一些凹槽来容纳双向支座3。
所述双向支座3为多面体形状,所述多面体形状下方能够和桩体的面紧密相切。当桩体是圆桩的时候多面体形状的底面为弧面;当桩体为方桩的时候底面为平面。
方案3:
一种用于桩体固定的双向支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支座3能够连接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分为两股并且围绕双向支座对称分布。
结合图5,其结构优选为多面体形状,但是,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截面为梯形尤其是等腰梯形的块状结构,所述双向支座优选为铸铁或者是抗压能力比较好的其他材料。
方案4: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1所述的结构,包含如下操作:加双向支座:用子钢绞线6分出分钢绞线5,分钢绞线5连接在双向支座3上,彼此相邻的非属于同一子钢绞线6的分钢绞线5固定于同一双向支座3上且围绕其对称分布,双向支座3紧切桩体2,整个系列的桩体2受力均匀。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双向支座3为对称部件,其安装于桩体2表面上,桩体2的中心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将双向支座3分为结构对称的两部分,双向支座3上所包含的两部分分钢绞线在双向支座内部交叉分布。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桩体2为护坡桩,所述子钢绞线6灌浆以完成预应力锚索施工。当所述子钢绞线6插入一个孔中灌浆后为单根锚索,未注浆部分钢绞线通过限位环4分拆成对称的两股钢绞线;当所述子钢绞线6分拆为两股分钢绞线5分别插入两个孔中灌浆后为两根锚索,在此情况下可取消限位环。将双向支座3放置在护坡桩桩身表面上,将锚索施工中未灌浆的子钢绞线6对分为二以成为分钢绞线5,其中一半按设计要求锁定力锁定在该锚索左侧双向支座3上,而另一半按设计要求锁定力锁定在该锚索右侧双向支座3上,在锁定过程中锁定在同一双向支座3的钢绞线应同时加压、对称锁定。
本发明优选用于支护领域,本发明的锚索锁定装置既可以是加工成一定几何尺寸的双向支座与单向锚具共同作用,也可以是加工成一定几何尺寸的双向锚具单独使用,本处的双向锚具为双向支座的一种下位结构;本发明提出了将支护桩两侧的锚索合力通过双向锚具(或双向支座)结构本体直接传递至横向受力桩,减少了传统锚拉桩支护方式中腰梁传力环节的工法。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装置及方法减少锚索锁定时用钢量达95%,经济效益显著。
本发明是在护坡桩及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后,将事先加工好的双向支座(双向锚具)放置在护坡桩桩身中部对应部位,将锚索中钢绞线对分为二,其中一半按设计要求锁定力锁定在该锚索左侧双向支座或双向锚具上,而另一半按设计要求锁定力锁定在该锚索右侧双向支座或双向锚具上,在锁定过程中锁定在同一双向支座或双向锚具的钢绞线应同时加压、对称锁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如下装置:
该装置包含一根以上的桩体(2),所述桩体(2)并列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2)上接触或连接有双向支座(3),所述双向支座连接着钢绞线系统,所述钢绞线系统包含多根和双向支座(3)固连的子钢绞线(6),所述子钢绞线(6)包含多股的分钢绞线(5),所述分钢绞线(5)从子钢绞线(6)部分分出并固连双向支座(3),所述子钢绞线(6)通过限位环(4)后分为均衡的两股分钢绞线(5),一根以上的子钢绞线(6)分出的分钢绞线(5)包含彼此相邻的两根,彼此相邻的非属于同一子钢绞线(6)的分钢绞线(5)固定于同一双向支座(3)上且围绕其对称分布,所述子钢绞线(6)彼此相邻的两根固连于一根桩体(2)上的的双向支座(3),每根子钢绞线(6)只连接一个双向支座(3),所述双向支座(3)为对称部件,其安装于桩体(2)表面上,桩体(2)的中心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将双向支座(3)分为结构对称的两部分;
包含如下操作:加双向支座:用子钢绞线(6)分出分钢绞线(5),分钢绞线(5)连接在双向支座(3)上,彼此相邻的非属于同一子钢绞线(6)的分钢绞线(5)固定于同一双向支座(3)上且围绕其对称分布,双向支座(3)紧切桩体(2),整个系列的桩体(2)受力均匀,双向支座(3)上所包含的两部分分钢绞线在双向支座内部交叉分布,所述桩体(2)为护坡桩,所述子钢绞线(6)灌浆以完成预应力锚索施工,当所述子钢绞线(6)插入一个孔中灌浆后为单根锚索,当所述子钢绞线(6)分拆为两股分钢绞线(5)分别插入两个孔中灌浆后为两根锚索,将双向支座(3)放置在护坡桩桩身表面上,将锚索施工中未灌浆的子钢绞线(6)对分为二以成为分钢绞线(5),其中一半按锁定力设计要求锁定在该锚索左侧双向支座(3)上,而另一半按设计要求锁定力锁定在该锚索右侧双向支座(3)上,在锁定过程中锁定在同一双向支座(3)的钢绞线同时加压、对称锁定;
所述双向支座(3)为多面体形状,所述多面体形状下方能够和桩体的面紧密相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79026.7A CN103452107B (zh) | 2013-08-28 | 2013-08-28 |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及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79026.7A CN103452107B (zh) | 2013-08-28 | 2013-08-28 |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52107A CN103452107A (zh) | 2013-12-18 |
CN103452107B true CN103452107B (zh) | 2015-09-02 |
Family
ID=49734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79026.7A Active CN103452107B (zh) | 2013-08-28 | 2013-08-28 |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521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64357B (zh) * | 2015-08-10 | 2017-06-13 | 徐传召 | 一种预应力锚索内嵌式锚固装置及锚固方法 |
CN105862883B (zh) * | 2016-06-28 | 2017-12-01 | 周霜林 | 一种经纬式基坑支护结构 |
CN109252517A (zh) * | 2018-10-31 | 2019-01-22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锚拉桩锚具及其使用方法 |
CN110984176A (zh) * | 2019-12-14 | 2020-04-10 | 长安大学 | 一种支护桩围护基坑安全截桩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624A (zh) * | 1996-03-12 | 1996-11-27 | 李宪奎 | 挡土墙锚固结构 |
CN201155106Y (zh) * | 2008-01-31 | 2008-11-26 | 杨峰 | 深基坑围护桩的支撑件 |
CN203475428U (zh) * | 2013-08-28 | 2014-03-12 | 韩凤霞 |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43819B2 (ja) * | 1994-03-24 | 1998-04-22 | 鹿島建設株式会社 | 地盤アンカーの頭部定着部 |
-
2013
- 2013-08-28 CN CN201310379026.7A patent/CN1034521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624A (zh) * | 1996-03-12 | 1996-11-27 | 李宪奎 | 挡土墙锚固结构 |
CN201155106Y (zh) * | 2008-01-31 | 2008-11-26 | 杨峰 | 深基坑围护桩的支撑件 |
CN203475428U (zh) * | 2013-08-28 | 2014-03-12 | 韩凤霞 |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52107A (zh) | 2013-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37567B (zh) | 利用原有桩基础支撑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方法 | |
CN103452107B (zh) |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及方法 | |
CN105298516A (zh) | 一种用于软基的钢管桩植筋隧道复合衬砌的联合支护结构 | |
CN206941608U (zh) | 一种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结构 | |
CN103015414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后注浆桩及注浆工艺 | |
CN103215889A (zh) | 一种用于较差地质条件的拱桥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711139A (zh) | 一种桩基与承台之间的半刚性连接结构 | |
CN203782738U (zh) | 预制式通信基站基础 | |
CN116242310A (zh) | 高潜水位矿区用固定监测桩的布桩方法 | |
CN203475428U (zh) | 一种支撑横向受力桩的省料装置 | |
CN109826230A (zh) | 一种市政道路管线加固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8346137U (zh) | 承载力强的地基基础 | |
CN206337566U (zh) | 基坑竖向预应力锚杆支撑结构 | |
CN103174168A (zh) | 现浇工字型钢筋混凝土和水泥土相间地下连续墙及其工法 | |
CN205822207U (zh) | 一种防护边坡的钢管桩桁架 | |
CN205977233U (zh) | 一种隧道锁脚旋喷桩结构 | |
CN213867908U (zh) | 一种多节扩盘装配式空心掏挖类基础 | |
CN110106930B (zh) | 一种铁塔基础加固保护方法 | |
CN212375896U (zh) | 适于喀斯特地区的线路杆塔回型桩锚复合基础 | |
CN203904978U (zh) | 用于基坑支护的混合配筋灌注桩 | |
CN102808636A (zh) | 富水复杂地质体大断面巷道支护方法 | |
CN106759391A (zh) | 一种联排空心截面组合结构的抗滑桩群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9162840U (zh) | 一种多锚盘旋喷搅拌加劲桩 | |
CN202644565U (zh) | 冻土地基电力杆塔基础 | |
CN206986915U (zh) | 一种风机平台安装基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