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1998A - 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41998A CN103441998A CN2013103694787A CN201310369478A CN103441998A CN 103441998 A CN103441998 A CN 103441998A CN 2013103694787 A CN2013103694787 A CN 2013103694787A CN 201310369478 A CN201310369478 A CN 201310369478A CN 103441998 A CN103441998 A CN 10344199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 mobile phone
- physical
- controlling
- sw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手机的主板上设置一个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数据链路的物理总开关,同时再分别设置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和数据链路的物理开关,在手机的主板上设置一个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手机主板上的处理器对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和数据链路的各物理开关,以及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进行实时检测。其优点是:能够通过物理断开各种通信网络或手机话筒、从物理链路上有效避免了手机硬件被软件非法操纵的发生、极大的保护了个人隐私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属于手机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手机如android智能手机或苹果智能手机是通过软件界面关闭“蓝牙”或“数据网络”、或“wifi”。现有智能手机存在的客观缺点:1、如果手机被病毒(如查听软件)植入后,病毒程序可以通过软件接口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打开这些硬件设备,这样在使用者未察觉的状态下有可能非法联网产生费用,并且如果是查听软件植入后会对使用者的隐私造成严重损害(例如非法录音后经由网络转发给某个邮箱)。2、在非通话期间手机的话筒始终在物理电路上和主板是联通的,如果查听软件植入后有可能未经授权启动话筒收集环境录音,对手机用户隐私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以上是现有智能手机通过软件关闭硬件设备的致命硬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物理断开各种通信网络或手机话筒、从物理链路上有效避免手机硬件被软件非法操纵的发生、能够极大的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手机的主板上设置一个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数据链路的物理总开关,同时再分别设置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和数据链路的物理开关,在手机的主板上设置一个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手机主板上的处理器对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和数据链路的各物理开关,以及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进行实时检测,当检测到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数据链路的各物理开关或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中任一物理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手机操作系统通过软件启动相应的硬件电路。
所述手机主板上的处理器对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和数据链路的各物理开关,以及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进行实时检测是通过检测相应物理开关位置的电压值实现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通过物理断开各种通信网络或手机话筒、从物理链路上有效避免了手机硬件被软件非法操纵的发生、极大的保护了个人隐私权。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的手机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判断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或数据链路的物理开关是否导通的程序流程图;
图5为判断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是否导通的程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在手机的主板上设置分别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和数据链路的物理开关,各物理开关对应的开关按钮安装在手机机壳的左侧边的上部、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分别为控制wifi电路的开关按钮1、控制蓝牙电路的开关按钮2和控制数据链路的开关按钮3,三个开关按钮均为内外按压型按钮,开关按钮1中部设有指示灯5,此按钮按下时接通主板控制wifi的电路,并且指示灯5亮起,表示wifi物理电路接通,只有此按钮按下接通手机主板后wifi才可工作;开关按钮2对应蓝牙控制开关,其中部设有指示灯6,只有此按钮按下接通手机主板控制蓝牙的电路时,蓝牙设备才可工作,此时指示灯6亮起;开关按钮3对应数据链路的开关,其中部设有指示灯7,只有此按钮按下接通手机主板电路后控制数据链路的电路才可工作,此时指示灯7亮起。如果这三个按钮为断开状态(按钮未按下的状态,对应的指示灯熄灭表示电路断开)。手机用户如果选择物理关闭这三个按钮以断开这三个设备的工作电路,那么此时无论软开关是否被恶意程序开启都无法启动这些工作部件。另外手机在软件部分需要加入判断软件,手机主板上的处理器通过检测相应物理开关位置的电压值来判断是否已经接通物理电路,如果接通,手机操作系统通过软件启动对应的硬件设备,流程图见附图4。此功能非常重要:如果手机为通话状态,此时手机被植入查听软件进行录音,但同时这三个按钮均为物理断开状态时,查听软件收集到录音后是无法通过这三个相应的通路向外转发的。
参照附图3,在手机的主板上设置一个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数据链路的物理总开关,在手机的主板上设置一个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此两个物理开关采用一个三档侧推按钮4来实现,三档侧推按钮4为上下推拉型按钮,设置在手机机壳的右侧边的下部,此按钮有三个档位A、B、C,且按钮上设有指示灯8。当按钮4的开关触点处于最上面的A位置时为接通电路状态(此位置也为手机正常通话的位置),当处于中间状态B位置时为关闭话筒位置(此位置也为手机关闭通话的位置),处于最下面的C位置为关闭“蓝牙、wifi、数据链路的电路”的位置。如果此按钮处于C位置时即使开关按钮1、2、3均为物理接通状态也不能开启工作(即处于C位置为总控开关位置),此按钮的指示灯8为开关触点处于A位置时指示灯亮起,B位置与C位置指示灯熄灭。侧推按钮4有两个作用a、接听或者断开通话。b、物理接通或者断开手机麦克风电路。以上a、b两项作用为同步进行。工作原理:当有电话打入时向上推动侧推按钮4的开关触点到A位置时接通手机麦克风电路的同时电话变为接通状态(此时工作指示灯8亮起并同时可以通话),当通话结束后向下推动侧推按钮4的开关触点到B位置即可断开手机麦克风电路,同时电话变为挂断状态(此功能非常重要:如果挂断电话那么同时麦克风电路也被物理断开,此时如果有查听软件植入手机它是没有办法收集环境录音的,因为此时手机麦克风电路是处于物理断开的状态),如果继续向下推动按钮4的开关触点到C位置即可关闭开关按钮1、2、3的电路。手机在软件部分也加入了对手机麦克风电路的控制开关的判断软件,手机主板上的处理器通过检测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位置的电压值来判断是否已经接通物理电路,如果接通,手机操作系统通过软件启动麦克风,流程图见附图5。
Claims (3)
1.一种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手机的主板上设置一个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数据链路的物理总开关,同时再分别设置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和数据链路的物理开关,在手机的主板上设置一个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手机主板上的处理器对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和数据链路的各物理开关,以及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进行实时检测,当检测到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数据链路的各物理开关或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中任一物理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手机操作系统通过软件启动相应的硬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手机主板上的处理器对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和数据链路的各物理开关,以及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进行实时检测是通过检测相应物理开关位置的电压值实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控制wifi电路、蓝牙电路、数据链路的物理总开关和控制手机麦克风电路的物理开关采用一个三档侧推按钮实现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694787A CN103441998A (zh) | 2013-08-22 | 2013-08-22 | 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694787A CN103441998A (zh) | 2013-08-22 | 2013-08-22 | 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41998A true CN103441998A (zh) | 2013-12-11 |
Family
ID=49695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694787A Pending CN103441998A (zh) | 2013-08-22 | 2013-08-22 | 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41998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6478A (zh) * | 2015-01-13 | 2015-04-01 | 曹海 |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密方法与装置 |
CN106572205A (zh) * | 2016-02-17 | 2017-04-19 | 深圳市全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通信功能方法 |
CN109905389A (zh) * | 2019-02-21 | 2019-06-18 |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556409A (zh) * | 2020-05-22 | 2020-08-18 |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麦克风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
US12126683B2 (en) | 2021-08-31 | 2024-10-22 | Masimo Corporation | Privacy switch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94638A (zh) * | 2008-11-10 | 2009-03-25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中无线模块的控制方法 |
CN101626258A (zh) * | 2008-07-08 | 2010-01-13 | 深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 带有一键蓝牙功能的手机 |
CN102970399A (zh) * | 2012-10-31 | 2013-03-13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具有麦克风功能的移动终端 |
CN103002159A (zh) * | 2012-12-25 | 2013-03-27 | 潘伟 | 一种手机蓝牙控制开关及控制方法 |
WO2013095596A1 (en) * | 2011-12-22 | 2013-06-27 | Intel Corporation | Always-available embedded theft reaction subsystem |
-
2013
- 2013-08-22 CN CN2013103694787A patent/CN10344199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6258A (zh) * | 2008-07-08 | 2010-01-13 | 深圳市邦华电子有限公司 | 带有一键蓝牙功能的手机 |
CN101394638A (zh) * | 2008-11-10 | 2009-03-25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中无线模块的控制方法 |
WO2013095596A1 (en) * | 2011-12-22 | 2013-06-27 | Intel Corporation | Always-available embedded theft reaction subsystem |
CN102970399A (zh) * | 2012-10-31 | 2013-03-13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具有麦克风功能的移动终端 |
CN103002159A (zh) * | 2012-12-25 | 2013-03-27 | 潘伟 | 一种手机蓝牙控制开关及控制方法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86478A (zh) * | 2015-01-13 | 2015-04-01 | 曹海 | 一种移动终端的保密方法与装置 |
CN106572205A (zh) * | 2016-02-17 | 2017-04-19 | 深圳市全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控制通信功能方法 |
CN109905389A (zh) * | 2019-02-21 | 2019-06-18 |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556409A (zh) * | 2020-05-22 | 2020-08-18 |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麦克风控制电路与电子设备 |
US12126683B2 (en) | 2021-08-31 | 2024-10-22 | Masimo Corporation | Privacy switch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554217B (zh) | 一种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US9571148B2 (en) | Communications control between mobile device and peripheral device | |
CN103441998A (zh) | 手机在非通话期间的安全保密控制方法 | |
CN104954546B (zh) | 双卡智能终端及基于双卡智能终端的sim卡智能切换方法 | |
CN204633844U (zh) | 一种带麦克风开关的移动终端 | |
CN105472126A (zh) | 通话保密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4378487A (zh) | 一种通话录音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4581665A (zh) | 一种通话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3067607B (zh) | 通话模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02075610A (zh) | 可避免窃听的电话 | |
CN112806023B (zh) | 无线耳机的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3179265A (zh) | 基于人脸识别的来电静音系统及方法 | |
KR101638275B1 (ko) | 통신 처리 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 |
CN108063998B (zh) | 具有麦克风恒通功能的耳机及终端 | |
CN102572098A (zh) | 终端和终端管理方法 | |
CN10414425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蓝牙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717362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电话接听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1510915A (zh) | 一种手机软件窗口的快速切换方法 | |
CN103685752A (zh) | 一种基于摄像头的扬声器与听筒自动切换方法 | |
CN104427099A (zh) | 一种通信终端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通信终端 | |
CN104735239A (zh) | 移动终端状态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6304222A (zh) | 驻网类型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
CN104902084B (zh) | 一种智能通话方法、装置和设备 | |
CN104052853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2960047A (zh) | 移动通信设备中的装置和移动通信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