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427658A -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7658A
CN103427658A CN2013103316957A CN201310331695A CN103427658A CN 103427658 A CN103427658 A CN 103427658A CN 2013103316957 A CN2013103316957 A CN 2013103316957A CN 201310331695 A CN201310331695 A CN 201310331695A CN 103427658 A CN103427658 A CN 103427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phase
level
input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16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太勋
石巍
杨浩
王宇
杨兵
吕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R Electric Co Ltd, N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R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316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76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7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包括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和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变流器子模块,输入端顺序正向串联后连接在高压侧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绕组和一个输出绕组,输入绕组的数量与第一变流器子模块的数量相同,且二者一一对应连接;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变流器子模块,所有第二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的输出绕组。此装置可解决目前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的高压侧开关器件的耐压、均压问题和现有直流-直流变换装置传输容量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直流电能转换、传输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HVDC)具有输送功率容量大、损耗小、输送距离远、稳定性好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适应将来将高压直流输电直接应用于用电设备,需要具有和交流隔离变压器功能类似的直流变压装置,将高压直流电转换成隔离的满足用电设备要求的低压直流电。
由于单个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耐压值通常是有限的,所以单个功率半导体器件无法直接应用于高电压场合。为了实现低压功率器件能够应用在高电压场合,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多电平技术;2)多个功率半导体器件串联技术;3)多个功率模块串联技术。
文献“Dragan Jovcic.‘Bidirectional,High-Power DC Transformer’.IEEE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Vol.24,No.4,pp:2276-2283,October2009”采用晶闸管串联技术、谐振技术实现了大功率的直流变换与传输。但是,高压侧和低压侧没有电气隔离,高压侧和低压侧晶闸管阀组均承受高压侧电压,增加了设备成本。另外,LC谐振电路在工作过程中产生较大无功容量,增加了设备容量和线路损耗,降低了变换效率。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17551.8涉及了一种高压直流-直流电力电子变压器,该直流变压器由级联式模块化变流器、一个双绕组中频或高频变压器和一个全控型H桥构成。通过级联式模块化变流器产生多电平的中频或高频方波电压,双绕组中频或高频变压器实现直流-直流的电压变换和功率传递,全控型H桥将中频或高频变压器的副边方波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
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24744.1涉及了一种基于全桥拓扑结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自动均压直流变压器,采用多个全桥拓扑结构的直流变压器功率模块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拓扑结构。利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结构和变压器副边箝位作用,自动实现每个模块输入侧均压。
中国专利申请201010117551.8和200810024744.1中均采用了中频或者高频方波变压器进行电气隔离、电压变换和功率传递。但是,目前可用的中频或高频方波变压器功率容量很难达到上百千瓦以上,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类直流变压器的应用。
综合上述,目前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存在着高压侧开关器件的耐压及均压问题,且传输容量不足,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其可解决目前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的高压侧开关器件的耐压、均压问题和现有直流-直流变换装置传输容量不足的问题,对加速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的实用化和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包括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和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
所述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变流器子模块,当包括一个第一变流器子模块时,该第一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高压侧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当包括2个或2个以上时,所有第一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入端顺序正向串联后连接在高压侧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所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绕组和一个输出绕组,所述输入绕组的数量与第一变流器子模块的数量相同,且输入绕组与第一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变流器子模块,所有第二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的输出绕组;若包括2个或2个以上第二变流器子模块时,所有第二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出端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混合的连接方式。
上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采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单相变压器或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三相变压器。
上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的输出绕组采用一个线圈,或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线圈。
上述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包括顺序串联的无源滤波模块和功率变换模块,其中,功率变换模块采用两电平全桥拓扑、多电平半桥拓扑或多电平全桥拓扑,无源滤波模块采用LC滤波电路或LCL滤波电路。
上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采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单相变压器,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的拓扑结构采用两电平单相半桥LC滤波拓扑、两电平单相半桥LCL滤波拓扑、两电平单相全桥LC滤波拓扑、两电平单相全桥LCL滤波拓扑、三电平单相中点箝位半桥LC滤波拓扑,三电平单相中点箝位半桥LCL滤波拓扑、三电平单相飞跨电容半桥LC滤波拓扑或三电平单相飞跨电容半桥LCL滤波拓扑。
上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采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三相变压器,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的拓扑结构采用两电平三相全桥LC滤波拓扑、两电平三相全桥LCL滤波拓扑、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滤波拓扑或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L滤波拓扑。
上述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采用Y型连接或△型连接。
上述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能够很好解决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的高压侧开关器件的耐压、均压问题和现有直流-直流变换装置传输容量不足的问题,对加速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的实用化和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模块串联技术可以灵活的拓展变压器的电压等级;采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结构可以实现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气隔离、电压变换和功率传递,同时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的功率容量可以达到MW级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两电平单相半桥LC滤波拓扑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两电平单相半桥LCL滤波拓扑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两电平单相全桥LC滤波拓扑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两电平单相全桥LCL滤波拓扑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三电平单相中点箝位半桥LC滤波拓扑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三电平单相中点箝位半桥LCL滤波拓扑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三电平单相飞跨电容半桥LC滤波拓扑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三电平单相飞跨电容半桥LCL滤波拓扑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两电平三相全桥LC滤波拓扑结构图;
其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C0采用Y型连接;
图11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两电平三相全桥LCL滤波拓扑结构图;
其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C0采用Y型连接;
图12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两电平三相全桥LC滤波拓扑结构图;
其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C0采用△型连接;
图13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两电平三相全桥LCL滤波拓扑结构图;
其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C0采用△型连接;
图14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滤波拓扑结构图;
其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C0采用Y型连接;
图15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L滤波拓扑结构图;
其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C0采用Y型连接;
图16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滤波拓扑结构图;
其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C0采用△型连接;
图17是本发明中变流器子模块采用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L滤波拓扑结构图;
其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C0采用△型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包括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1、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2和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3,下面分别介绍。
所述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1包含n(n为自然数,且n≥1)个结构相同的变流器子模块SM4,每个变流器子模块4均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n个变流器子模块4的输入端顺序正向串联后,形成的输入串的正极连接高压侧的正极P端,该输入串的负极连接高压侧的负极N端。
所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2包括n个相同的输入绕组和1个输出绕组,且输入绕组与变压器子模块4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该输出绕组可以采用单个的线圈,也可以采用多个相互并联的线圈;所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2可以具体采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单相变压器或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三相变压器。
所述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3包含m(m为自然数,且m≥1)个结构相同的变流器子模块SM5,且所有变流器子模块5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2的输出绕组,而变流器子模块5的输出端根据低压侧电压等级要求选择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混合的连接方式。
工作时,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1将输入的直流电压整形成中低频正弦波电压,再由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2进行中低频送能、电压变换和电气隔离,其中,中低频频率范围为30Hz~500Hz;所述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3将前述输入的中低频正弦波电压还原成直流电压,进行输出。
所述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1中的变流器子模块4和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3中的变流器子模块5均由无源滤波模块和功率变换模块顺序串联而成,其中,无源滤波模块可以采用LC滤波电路或LCL滤波电路,功率变换模块可以采用两电平半桥拓扑、两电平全桥拓扑、多电平半桥拓扑或多电平全桥拓扑。
当传输功率较低时,一般选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单相变压器进行功率传输,该应用下较为典型的变流器子模块SM的拓扑结构有两电平单相半桥LC滤波拓扑(如图2)、两电平单相半桥LCL滤波拓扑(如图3)、两电平单相全桥LC滤波拓扑(如图4)、两电平单相全桥LCL滤波拓扑(如图5)、三电平单相中点箝位半桥LC滤波拓扑(如图6),三电平单相中点箝位半桥LCL滤波拓扑(如图7)、三电平单相飞跨电容半桥LC滤波拓扑(如图8)及三电平单相飞跨电容半桥LCL滤波拓扑(如图9);前述图2至图9中的左侧连接直流端,右侧连接交流端。
当传输功率较高时,一般选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三相变压器进行功率传输,该应用下较为典型的变流器子模块SM的拓扑结构有两电平三相全桥LC滤波拓扑(如图10及图12)、两电平三相全桥LCL滤波拓扑(如图11及图13)、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滤波拓扑(如图14及图16)及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L滤波拓扑(如图15及图17);前述图10至图17中的左侧连接直流端,右侧连接交流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1中的所有变流器子模块4均采用相同的结构,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3中的所有变流器子模块5均采用相同的结构,但高变流器子模块4、5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当变流器子模块4采用两电平三相全桥LCL滤波拓扑结构时,变流器子模块5可以采用相同的拓扑结构,也可采用其它的拓扑结构,如两电平三相全桥LC滤波拓扑结构。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和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
所述输入串联变流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结构相同的第一变流器子模块,当包括一个第一变流器子模块时,该第一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在高压侧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当包括2个或2个以上时,所有第一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入端顺序正向串联后连接在高压侧的正极和负极之间;
所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绕组和一个输出绕组,所述输入绕组的数量与第一变流器子模块的数量相同,且输入绕组与第一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输入并联变流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变流器子模块,所有第二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入端均连接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的输出绕组;若包括2个或2个以上第二变流器子模块时,所有第二变流器子模块的输出端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混合的连接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采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单相变压器或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三相变压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的输出绕组采用一个线圈,或至少两个相互并联的线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包括顺序串联的无源滤波模块和功率变换模块,其中,功率变换模块采用两电平全桥拓扑、多电平半桥拓扑或多电平全桥拓扑,无源滤波模块采用LC滤波电路或LCL滤波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采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单相变压器,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的拓扑结构采用两电平单相半桥LC滤波拓扑、两电平单相半桥LCL滤波拓扑、两电平单相全桥LC滤波拓扑、两电平单相全桥LCL滤波拓扑、三电平单相中点箝位半桥LC滤波拓扑,三电平单相中点箝位半桥LCL滤波拓扑、三电平单相飞跨电容半桥LC滤波拓扑或三电平单相飞跨电容半桥LCL滤波拓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变压器采用多绕组中低频正弦波三相变压器,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的拓扑结构采用两电平三相全桥LC滤波拓扑、两电平三相全桥LCL滤波拓扑、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滤波拓扑或三电平三相中点箝位全桥LCL滤波拓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中,无源滤波模块中的电容器组采用Y型连接或△型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变流器子模块的结构相同或不同。
CN2013103316957A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Pending CN1034276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16957A CN103427658A (zh)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16957A CN103427658A (zh)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658A true CN103427658A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51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16957A Pending CN103427658A (zh)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7658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4400A (zh) * 2014-04-29 2014-07-23 上海交通大学 多线圈单相中频方波变压器的双向高压dc/dc拓扑结构
CN104333251A (zh) * 2014-10-13 2015-02-04 华南理工大学 使用新三端开关网络的飞跨电容电压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CN104333250A (zh) * 2014-10-13 2015-02-04 华南理工大学 用三端开关网络的低电压应力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CN107070247A (zh) * 2017-05-19 2017-08-18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级联多电平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10011544A (zh) * 2019-05-14 2019-07-12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多端口输入隔离型z源直流变换器
CN113014086A (zh) * 2021-03-08 2021-06-22 东南大学 一种高电压传输比的直流变压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70073A (zh) * 2021-11-22 2022-0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二次侧复用的直流变压器
CN117674063A (zh) * 2024-02-01 2024-03-08 中科智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能路由器及光伏接入直流负荷供电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1923B1 (fr) * 1987-07-31 1992-08-12 Electronique Serge Dassault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électrique, en particulier pour un générateur d'ondes pour un radar à impulsions
CN101345473A (zh) * 2008-05-04 2009-01-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全桥拓扑结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自动均压直流变压器
CN101795081A (zh) * 2010-03-03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具有多绕组隔离变压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2820797A (zh) * 2012-07-10 2012-12-12 东营爱特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用多绕组变压器及多h桥结构的逆变器装置及其电压输出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1923B1 (fr) * 1987-07-31 1992-08-12 Electronique Serge Dassault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électrique, en particulier pour un générateur d'ondes pour un radar à impulsions
CN101345473A (zh) * 2008-05-04 2009-01-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全桥拓扑结构输入串联输出并联自动均压直流变压器
CN101795081A (zh) * 2010-03-03 2010-08-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具有多绕组隔离变压器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2820797A (zh) * 2012-07-10 2012-12-12 东营爱特机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采用多绕组变压器及多h桥结构的逆变器装置及其电压输出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学军 等: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的双全桥变换器输入电容均压问题的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4400A (zh) * 2014-04-29 2014-07-23 上海交通大学 多线圈单相中频方波变压器的双向高压dc/dc拓扑结构
CN103944400B (zh) * 2014-04-29 2017-03-15 上海交通大学 多线圈单相中频方波变压器的双向高压dc/dc拓扑结构
CN104333251A (zh) * 2014-10-13 2015-02-04 华南理工大学 使用新三端开关网络的飞跨电容电压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CN104333250A (zh) * 2014-10-13 2015-02-04 华南理工大学 用三端开关网络的低电压应力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逆变器
CN107070247A (zh) * 2017-05-19 2017-08-18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级联多电平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10011544A (zh) * 2019-05-14 2019-07-12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多端口输入隔离型z源直流变换器
CN113014086A (zh) * 2021-03-08 2021-06-22 东南大学 一种高电压传输比的直流变压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14086B (zh) * 2021-03-08 2022-02-01 东南大学 一种高电压传输比的直流变压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4070073A (zh) * 2021-11-22 2022-0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二次侧复用的直流变压器
CN117674063A (zh) * 2024-02-01 2024-03-08 中科智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电能路由器及光伏接入直流负荷供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7657B (zh) 一种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设备
US20190052177A1 (en) Power electronic conversion unit and system
CN103208929B (zh) 基于mmc的电子电力变压器
CN108574420B (zh) 电力电子变换单元及系统
CN103236706B (zh)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交交变换拓扑的电池储能系统
CN103427658A (zh) 一种基于多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CN101795072A (zh) 一种高压直流-直流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3427652A (zh) 一种高压大功率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CN103457468A (zh) 一种高压直流-直流变压器
CN103427653A (zh) 一种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CN103441691A (zh) 一种谐振型电力电子变流器及变流器装置
CN102751891A (zh) 基于高频隔离变换的大功率多电平变流器
CN104485821A (zh) 配电用直流变压器装置
CN203399000U (zh) 基于mmc的电子电力变压器
CN103441676A (zh) 一种模块化的高压直流-直流变换装置
CN104638940A (zh) 基于级联模块化多电平的电力电子变压器
WO2022006737A1 (zh) 一种电源系统
EP3916975A2 (en) Conversion device
CN101834451A (zh) 高压背靠背变流器
CN204392098U (zh) 一种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及其应用系统
EP3916980A1 (en) Conversion device
CN203896199U (zh) 基于串并联型高压变频技术的大功率高效节能软熔电源
CN117614047B (zh) 一种中压直挂数据中心供电系统
CN108233485A (zh) 一种基于直流固态变压器的多功能充电桩系统
CN110535172B (zh) 一种交直流风光混合发电系统及功率平滑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