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2264A - 扁平电路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扁平电路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92264A CN103392264A CN2012800103863A CN201280010386A CN103392264A CN 103392264 A CN103392264 A CN 103392264A CN 2012800103863 A CN2012800103863 A CN 2012800103863A CN 201280010386 A CN201280010386 A CN 201280010386A CN 103392264 A CN103392264 A CN 1033922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perisporium
- ffc
- block portion
- flange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7—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unter-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扁平电路连接器(1)包括一个连接器(3)和与该一个连接器(3)装配的另一个连接器(4)。一个连接器(3)具有由树脂制成的块体部(7),和在块体部的后侧处一体地形成并且具有比大于块体部(7)大的直径的凸缘部(8)。突壁(14)设置在凸缘部(8)的、与扁平电路体(2)的主表面平行的表面上。另一个连接器(4)具有与块体部(7)配合的第一周壁(10),和在第一周壁(10)的后侧处一体地形成并且与凸缘部(8)配合的第二周壁(11)。与突壁(14)配合的切口部(16)形成在第二周壁(12)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平电路连接器,对于该扁平电路连接器,在形成于扁平电路体的端部处的树脂成型部装配在配对连接器中时,该扁平电路体与该配对连接器中的端子连接。
背景技术
图16示出传统扁平电路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参考专利文献1)。
扁平电路连接器61具有第一连接器(插头式连接器)62和第二连接器(插座式连接器)63。第一连接器62具有在扁平线束64的端部处由树脂模制而成的支撑增强部件(也由数字62示意)。末端的导体64a在支撑部62a处露出。导体64a由围绕所述端部的增强部62b增强,并且锁定凸起65设置在增强部62b的侧表面上。
第二连接器63在由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壳体66的内侧上部处的具有连接端子67,在底部处具有支撑所述支撑部62a的锥形表面(tapersurface)的渐缩表面66a,并且在侧壁处具有对应于锁定凸起65的锁定孔。
图17示出在第一连接器62中围绕增强部62b形成密封部件68的实例。当装配连接器时,密封部件68如在图16中所示附着到第二连接器63的内表面,并且该密封部件68在支撑部62a的底表面和连接器壳体66的底表面66b之间有间隙地定位。
除了以上扁平电路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图中没有示出)扁平电缆的末端容纳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中,并且分别通过由树脂制成的保持器挤压和固定,并且该保持器的后侧被树脂成型部填充以便防水。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连接端子被连接到在扁平电缆的末端处的电线,并且连接部被树脂成型部覆盖以便防水。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多个连接端子通过初次成型树脂而连结,并且连接端子和扁平电缆的端子连接器的连接部被初次成型树脂上的二次成型树脂覆盖以便防水。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5-93269(图4和图7)
[专利文献2]JP-A-2008-176977(图2)
[专利文献3]JP-A-7-106016(图2)
[专利文献4]JP-A-6-310224(图1和图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以上图16所示传统的扁平电路连接器61中,例如,相对于第二连接器63,设定了在第一连接器62的左右锁定凸起65的上下方向上的插入范围或者插入间隙。因此,容易发生在第一连接器62和第二连接器63之间在上下或者左右方向上的摇晃。特别地,当在弯曲方向或扭曲方向上,换言之,在上下或者左右方向上的外部作用力施加在扁平线束(扁平电路体)64上或者该扁平线束64受到车辆的振动等时,担心扁平线束64的导体64a与连接端子67的电接触可能变差或者甚至丧失。
鉴于以上情况实现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当外部作用力施加在扁平电路体上时也能够防止连接器相对于彼此摇晃的扁平电路连接器。
解决问题的方案
利用具有以下(1)到(5)的构造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实现了本发明的以上目的。
(1)一种扁平电路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树脂成型在扁平电路体的端部处;和
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括被配置为与设置在所述端部中的导体相连接的端子,并且该第二连接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装配,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凸缘部和由树脂制成的块体部;所述凸缘部一体地形成于在装配所述块体部的方向上的后侧处,并且具有比所述块体部的直径大的直径,
突壁设置在所述凸缘部的一表面上,该表面与所述扁平电路体的主表面平行,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该第一周壁与所述块体部相装配,该第二周壁在所述第一周壁沿装配所述块体部的所述方向的所述后侧处一体地形成,并且
所述第二周壁形成有切口部,所述突壁装配在该切口部中。
根据具有在以上(1)中的配置的扁平电路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块体部装配在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周壁中,在装配块体部的方向上的后侧处形成的凸缘部与设置成与第一周壁相连的第二周壁的内侧装配,并且,设置在凸缘部的、与扁平电路体的主表面平行的表面上的突壁装配在第二周壁的切口部中。由此,防止了该两个连接器在上下或者左右方向上的摇晃。上下方向是扁平电路体的厚度方向,并且左右方向是扁平电路体的宽度方向。
(2)根据以上(1)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周壁设置有锁定部,该锁定部在所述扁平电路体的宽度方向上是柔性的,并且
所述凸缘部设置有被锁定部,该被锁定部被配置为与所述锁定部相接合。
根据具有在以上(2)中的配置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在第二周壁的锁定部向外弯曲以与凸缘部的被锁定部相接合时,凸缘部无间隙地装配在第二周壁中。利用锁定部和被锁定部的接合,该两个连接器被相互锁定。
(3)根据以上(1)或者(2)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块体部与突出板部之间设置有凹槽部,所述突出板部向前设置于所述突壁在沿装配所述块体部的所述方向的前侧处的末端部处,并且
所述第一周壁被配置为装配在所述凹槽部中。
根据具有在以上(3)中的配置的扁平电路连接器,第一周壁的壁部装配在凹槽部中,壁部的外表面与突出板部的内表面接触,并且壁部的内表面与块体部的外表面接触,从而更加可靠地防止了该两个连接器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摇晃。
(4)根据以上(1)或者(2)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其中
弹性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块体部的外周上,并且
所述密封部件附着到所述第一周壁的内表面。
根据具有在以上(4)中的配置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块体部的外周表面和第一周壁的内表面在内外方向(密封部件的径向方向)上被密封部件弹性地挤压,从而防止了块体部和第一周壁之间的摇晃。利用密封部件,在块体部和第一周壁之间的空间是防水的,从而能够防止水泄漏到连接器中。
(5)根据以上(3)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其中
弹性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块体部的外周上,并且
所述密封部件附着到所述第一周壁的内表面。
根据具有在以上(5)中的配置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块体部的外周表面和第一周壁的内表面在内外方向(密封部件的径向方向)上被密封部件弹性地挤压,从而防止了块体部和第一周壁之间的摇晃。利用密封部件,在块体部和第一周壁之间的空间是防水的,从而能够防止水泄漏到连接器中。
根据在以上(1)中描述的配置,即使当外部作用力施加在扁平电路体上时,也能够防止各连接器在上下或者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的摇晃。由此,防止了扁平电路体的导体和第二连接器的端子的磨损并且电接触能够良好地得以维持。
根据在以上(2)中描述的配置,因为锁定部被弯曲以与被锁定部接合,所以凸缘部能够无间隙地装配在第二周壁中,并且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该两个连接器特别地在左右方向上的摇晃。
根据在以上(3)中描述的配置,因为第一周壁装配在凹槽部中,所以更加可靠地防止了该两个连接器特别地在上下方向上的摇晃,并且由此能够增加在以上(1)中描述的配置的效果。
对于图17所示传统的防水密封配置,当类似上述情况地施加在上下或者左右方向上的外部作用力时,密封部68的附着可能减弱。
相比之下,根据在以上(4)中描述的配置,因为利用在以上(1)和(2)中描述的配置防止了连接器相对于彼此的摇晃,所以防止了密封部件的不利的变形并且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够良好地得以维持。利用密封部件自身的弹性防止了在该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摇晃,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防水性。
结果,能够提供一种扁平电路连接器,使得即使当外部作用力施加在扁平电路体上时也能够防止各连接器相对于彼此的摇晃,并且即使当外部作用力施加在扁平电路体上时,防水性也能够良好地得以维持。
根据在以上(5)中描述的配置,因为利用在以上(3)中描述的配置防止了各连接器相对于彼此的摇晃,所以防止了密封部件的不利的变形并且连接器的防水性能够良好地得以维持。利用密封部件自身的弹性防止了在该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摇晃,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防水性。
结果,能够提供一种扁平电路连接器,使得即使当外部作用力施加在扁平电路体上时也能够防止各连接器相对于彼此的摇晃,并且即使当外部作用力施加在扁平电路体上时,防水性也能够良好地得以维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扁平电路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扁平电路侧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3是从下面观察的图1所示扁平电路侧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扁平电路侧连接器的变型例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两个连接器被装配的顶视图。
图6是示出图1所示两个连接器被装配的图5的A-A截面视图。
图7是示出用于图4的变型例的连接器被装配的顶视图。
图8是示出用于图4的变型例的连接器被装配的图7的B-B截面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扁平电路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10是从下面观察的图9所示扁平电路侧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图9所示扁平电路侧连接器的变型例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图9所示扁平电路侧连接器的图10的C-C截面视图。
图13是示出图9所示两个连接器被装配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图9所示两个连接器被装配的图13的D-D截面视图。
图15是示出图11的变型例中的连接器被装配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16是示出处于装配状态中的传统扁平电路连接器的一个实例的纵向截面视图。
图17是示出传统扁平电路侧连接器的变型例的纵向截面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31扁平电路连接器
2扁平电路体
2b端部
3、3'、33'第一连接器
4第二连接器
7块体部
8凸缘部
10第一周壁
11第二周壁
14突壁
15锁定凸起(被锁定部)
16切口部
17锁定框架(锁定部)
22导体
24上升壁部(突壁)
25突出板部
26凹槽部
27端子
32密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到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扁平电路连接器。
如在图1中所示,扁平电路连接器1包括:在柔性扁平电路体2的端部2b处一体地树脂成型的第一连接器3,所述扁平电路体2具有利用FPC或者FFC形成为扁平形状的主板;和具有连接器装配腔室5并且与第一连接器3装配的第二连接器4,所述连接器装配腔室5容纳第一连接器3以及扁平电路体2的端部2b。具有前侧部和后侧部的装配部(固定部)9处于第一连接器3的绝缘性树脂成型部6的后侧。装配部9包括前侧块体部7和后侧凸缘部8,并且块体部7和凸缘部一体地形成。第二连接器4具有容纳装配部9的周壁部12,该周壁部12具有前部和后部。
在本说明书中,扁平电路体2的纵向方向是前后方向:端部2b那侧是前侧并且另一端侧是后侧。即,装配第一连接器3和第二连接器4的方向是前后方向,第一连接器3被插入第二连接器4中的方向是向前方向,并且第一连接器3被拉出第二连接器4的方向是向后方向。扁平电路体2的宽度方向是左右方向并且扁平电路体2的厚度方向是上下方向。然而,在该说明书中,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右和向左的各方向是为了方便起见而使用的,并且例如前后方向可以不对应于装配第一连接器3和第二连接器4的方向。第二连接器4的“前后”是基于第一连接器3的“前后”的。
第一连接器3的树脂成型部6包括一体地形成并且从块体部7的前侧凸出的扁平状绝缘性触点盖13。凸缘部8在与扁平电路体2的主板平行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长突壁(增强部)14,并且在右侧表面和左侧表面上具有一对锁定凸起(锁定部)15。
第二连接器4的周壁部12包括:具有大体椭圆形状并且在前侧处连续地形成的第一周壁10;和与第一周壁10的末端侧(后侧)一体地形成并且与凸缘部8相装配的第二周壁11。第二周壁11的外表面遵循与第一周壁10的外表面相同的表面,第二周壁11的内表面垂直于第一周壁10的末端表面(后端侧表面)10a,并且末端表面10a的部分10b位于第二周壁11的内侧处。
第二周壁11形成有一对矩形切口部16以与第一连接器3的突壁14相装配,并且第二周壁11被设置成一对左右的大体弧形薄部。切口部16形成在第二周壁11的左右两个端表面11a之间,并且通过被三个部分包围构造而成,所述三个部分为:第一周壁10的顶部或底部末端表面10a以及第二周壁11的左右两个端表面11a。每一个第二周壁11在中央处具有柔性锁定框架(锁定部)17。每一个柔性锁定框架17通过顶部和底部狭缝17a而与第二周壁11分离,并且在中央处具有将与第一连接器3的锁定凸起15相接合的矩形锁定孔17b。
在该实施例中,该一对突壁14形成在凸缘部8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并且第二周壁11形成有一对切口部16以与一对突壁14相装配。但是也可以是:突壁14形成在凸缘部8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第二周壁11在对应于突壁14的位置处形成有切口部16以与突壁14相装配。
连接器装配腔室5位于第一周壁10的内侧处,并且多个端子容纳腔室18在连接器装配腔室5的竖直底壁5a处敞口。切口部16位于连接器装配腔室5的后开口5b的上方和下方,并且第二周壁11被定位于后开口5b的右侧和左侧。具有比周壁部12的直径小的直径的壳体主体部19与周壁部12的前侧一体地连接。由绝缘性树脂制成的连接器壳体20由周壁部12和壳体主体部19形成。壳体主体部19具有固定到车辆板件等的滑动固定部21。
如在图2中所示,第一连接器3的块体部7形成为大体椭圆形状以匹配图1所示第二连接器4的连接器装配腔室5(第一周壁10的内表面)的形状,并且具有在右侧和左侧处的半圆形弯曲表面7a、在顶部和底部处的水平扁平表面7b和在前端处的竖直表面7c。触点盖13从前端表面7c沿着高度方向的中央凸出并且与其一体地形成,并且触点盖13具有水平宽的上板部13a和左右窄的侧板部13b。
在后端处的凸缘部8被形成为稍大于块体部7并且在前后方向上比块体部7更薄,并且该凸缘部8具有垂直于块体部7的外周表面(弯曲表面7a、扁平表面7b)并且遵循与顶部和底部突壁14的前端表面14a相同的表面的竖直前端表面8a。突壁14被形成为具有与第二连接器4的第二周壁11相同的厚度,并且在右侧和左侧处具有窄的竖直侧表面14b。
凸缘部8的右端和左端具有:用于与第二连接器4的锁定框架17的内表面相接触的窄的、扁平的竖直侧表面8b;和在侧表面8b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处的锁定凸起15。锁定凸起15具有在前侧处的倾斜引导面15a和在后侧处的大体竖直的锁定面15b。
如在图3中所示,扁平电路体2的多个(在该实例中,三个)平行导体22在第一连接器3的触点盖13的内表面(后表面)上露出。导体22被连接到在扁平电路体2的顶部和底部处利用水平绝缘性片材(薄膜)2a覆盖的内部导体(在图中没有示出)。
导体22可以是内部导体,或者可以是被连接到内部导体的独立的导体22。例如,当扁平电路体2的露出导体22具有刚度时,例如,当导体22是扁平的、是压接端子等时,能够省略触点盖13。扁平电路体2是现有扁平电路体诸如FPC(柔性印刷电路)或者FFC(柔性扁平电缆)的总称。
图4示出一实例,其中,替代作为图2中的增强部的突壁14,被向前弯曲成基本L形状(钩状)的一对顶部和底部突出壁23与凸缘部8的顶部和底部一体地设置成增强部。突出壁23包括:竖直的、短的上升壁部(突壁)24,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扩大图2中的突壁14的形状;和长的突出板部25,其从部上升壁部24的前端表面24a的上端水平地向前凸出。突出板部25的内表面25a与块体部7的顶部和底部外表面7b相对并且与之平行,从而在该内表面25a和外表面7b之间形成凹槽部26。
当装配该两个连接器3'和4时,上升壁部24与图1中的第二连接器4的切口部16装配,并且突出板部25的内表面25a与第一周壁10的外表面10c'接触。在下面详细地描述了操作。上升壁部24的前端表面24a遵循与凸缘部8的前端表面8a相同的表面。因为除了突出壁23,图4中的第一连接器3'的配置与图2中的相同,所以通过给予相同部件相同的数字而省略了详细说明。分别地,数字13示出触点盖,2示出扁平电路体,并且15示出锁定凸起。
图5到6示出图1中的连接器3和4被装配。如在图6中所示,第一连接器3具有:在扁平电路体2的端部2b的上下和左右方向(板厚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由树脂实心地填充的装配部9;和从触点盖13的底表面作为端子而露出的导体22。端部2b贯穿装配部9,并且具有在前侧处的露出导体22。
在前侧处的块体部7几乎不带间隙地装配在第二连接器4的第一周壁10的内侧处的连接器装配腔室5中,在后侧处的凸缘部8几乎不带间隙地装配在第二周壁11在后侧处的内侧处,并且凸缘部8的顶部和底部突壁14不带间隙地装配在第二周壁11之间的切口部16中。块体部7的前端表面7c抵靠连接器装配腔室5的底壁5a,并且凸缘部8的前端表面8a、14a和突壁14抵靠第一周壁10的末端表面10a。顶部和底部突壁14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位于与第一周壁10的顶表面和底表面相同的平面上。突壁14的后表面和凸缘部8的后表面位于与第二周壁11的末端表面(后端侧表面)相同的平面上。
在作为所述装配部(固定部)9的块体部7和凸缘部8与所述第二连接器4之间,无任何摇晃。突壁(增强部)14用于防止由扁平电路体2或者装配部9从外侧受到的外部作用力被传递到该两个连接器3、4的端子22、27的触点。
图1中的第二连接器4的锁定框架17在左右方向上,换言之,在扁平电路体2的宽度方向上是柔性的,以允许插入第一连接器3的锁定凸起15从而使第二周壁11和凸缘部8不带间隙地装配。由此,当左右锁定框架17和锁定凸起15被装配时,即使当在左右方向上,换言之,在扁平电路体2的宽度方向上施加外部作用力时,因为在左右侧处的第二周壁11抵靠凸缘部8的左右半圆形外表面部8c(参考图2),所以外部作用力被阻止从而防止了在左右方向上的摇晃。
即使当在上下方向上,换言之,在扁平电路体2的厚度方向上施加外部作用力时,因为凸缘部8的左右半圆形外表面部8c抵靠第二周壁11的内周表面,所以外部作用力被阻止。而且,突壁14的前端表面14a和凸缘部8的前端表面8a大面积地抵靠第一周壁10的末端表面10a。由此,防止了在上下方向上的摇晃。
当施加沿着左右方向的外部作用力时,因为设置在凸缘部8的、与扁平电路体2的主表面平行的顶表面和底表面上的该一对突壁14的右侧和左侧端表面14b(参考图2)在切口部16处抵靠第二周壁11的端表面11a,所以防止了在左右方向上的摇晃。因为块体部7的前端表面7c抵靠连接器装配腔室5的底壁5a,并且突壁14的前端表面14a和凸缘部8的前端表面8a抵靠第一周壁10的末端表面10a,所以防止了在前后方向上的摇晃。因为以此方式防止了在各方向上的摇晃,所以防止了扁平电路体2的导体22和配对端子27的磨损(参考图6)并且电接触性被良好地维持。
如在图6中所示,连接到连接器装配腔室5的端子容纳腔室18设置在第二连接器4的壳体20中,并且端子27被容纳在端子容纳腔室18中。在该实例中端子27具有:在一侧处的包括弹性接触部27a的阴型电接触部(也利用数字27a引用)和在另一侧处的阳型电接触部27b,并且该阳型电接触部27b凸出到在壳体20的另一侧处的连接器装配腔室28中。
多个端子27布置成分别对应于扁平电路体2的导体22,并且端子27的弹性接触部27a与露出的导体22弹性地接触。也可以是:利用电线连接部(在图中没有示出)替代在另一侧上的电接触部27b,并且将电线(在图中没有示出)压接并且连接到该电线连接部,并且在此情形中,在另一侧上的连接器装配腔室28被电线抽出孔替代。
图7和8示出图4中的第一连接器3'与在图5和6中的第二连接器4装配。
作为第一连接器3'的顶部和底部增强部的、形成为大体L形状的突出壁23的上升壁部24被装配到第二连接器4的壳体20的顶部和底部切口部16中。由此,上升壁部24的前端表面24a抵靠壳体20的第一周壁10的末端表面10a,突出壁23的突出板部25叠置在第一周壁10的顶部和底部壁部10c的外侧上,并且突出板部25的内表面25a与第一周壁10的外表面10c'接触。
第一连接器3'的块体部7装配在第二连接器4的第一周壁10内侧的连接器装配腔室5中,并且第一周壁10的顶部和底部壁部10c装配于在块体部7的顶部和底部外表面10c'与突出板部25的内表面25a之间的凹槽部26中。因为第一周壁10的顶部和底部壁部10c被保持在凹槽部26中,所以与在图5和6中的实例相比较,更加可靠地防止了该两个连接器3'和4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摇晃。
图9到1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扁平电路连接器。
扁平电路连接器31的特征在于,由诸如O形环和环状填料的合成橡胶所制成的弹性密封部件32被安装到第一连接器33的块体部7上。因为其它部件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的那些相同,所以通过给予相同部件相同的数字而省略了详细说明。密封部件32不限于被安装到块体部7上,而是可以例如通过双色模制而一体地固定到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块体部7。
如在图9中所示,第一连接器33一体地包括:诸如FPC或者FFC的扁平电路体2的端部2b;和具有装配部9和从该装配部9向前凸起的触点盖13的树脂成型部6',所述装配部9包括块体部7和由绝缘性树脂制成的凸缘部8。密封部件32被安装在周边凹槽34中,该周边凹槽34设置于当从前侧观察时具有大体椭圆形状的块体部7的外周表面在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中。
具有用于插入密封部件的大的前端锥形表面(taper surface)7d和连接到该锥形表面7d的窄的环状外表面7e的块体前部位于周边凹槽34的前侧处,并且具有扁平环状外表面7f的块体后部位于周边凹槽34的后侧处。环状外表面7e、7f相当于图2中的实例中的外周表面(弯曲表面7a、扁平表面7b)。在后端处的凸缘部8在顶部和底部处具有作为增强部的突壁14,并且在右侧和左侧处具有锁定凸起15。
第二连接器4类似于图1中的第一实施例,并且具有:在由绝缘性树脂制成的壳体20的后部处的周壁部12,该周壁部12具有第一周壁10和一体地连接在该第一周壁10后面的第二周壁11;一对切口部16,该一对切口部16在第二周壁11的顶部和底部处并且在其中装配突壁14。第二周壁11的右和左侧表面设置有与锁定凸起15相接合的柔性锁定框架17。壳体20具有在第一周壁10内侧的连接器装配腔室5(参考图1)和在前部处由分离壁35s部分分隔的连接器装配腔室28。
如在图10中所示,扁平电路体2从第一连接器33的凸缘部8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央向后沿出。扁平电路体2贯穿凸缘部8和块体部,并且被固定到该凸缘部8和块体部7。扁平电路体2的端部2b的多个平行导体22从块体部7向前凸出的触点盖13的底表面上露出并且位于该底表面上。密封部件32包括沿着块体部7的顶部和底部扁平部7b的顶部和底部笔直部32b和在块体部7的右侧和左侧处沿着弯曲部7a的半圆形弯曲部32a。扁平电路体2、树脂成型部6'和密封部件32构成扁平电路组件。
图11示出了第一连接器33'的一个实例,其中:第一实施例的、在图4中的突出壁23被设置在凸缘部8的顶部和底部上以替代图10中的突壁14,并且突出壁23的顶部和底部突出板部25位于在块体部7的周边凹槽34中安装的密封部件32的顶部和底部笔直部32b的上侧和下侧处。分别地,数字13示出触点盖,15示出锁定凸起并且2示出扁平电路体。
图12示出图10中的第一连接器33的纵向截面,在该实例中密封部件32被形成为具有圆形截面,密封部件32的外周表面32c凸起从而高于块体部7的外表面,并且凸缘部8与顶部和底部突壁14凸出从而高于密封部件32。周边凹槽34具有前后竖直内表面34a与水平底表面34b。装配部9是树脂成型于扁平电路体2的端部2b处,并且该端部2b的露出导体22被容纳在触点盖13的上板部13a的内表面侧处的凹槽中。
图13和14示出在图9中的两个连接器4、33被装配。如在图13中所示,第一连接器33的顶部和底部突壁14被装配在第二连接器4的顶部和底部切口部16中,突壁14的前端表面14a抵靠切口部16的底表面(周壁10的末端表面10a),突壁14的左右端表面14b抵靠切口部16的左右端表面(第二周壁11的端部)11a,并且左右锁定凸起15与左右锁定框架17接合。由此,防止了该两个连接器4、33在上下或者左右方向上的摇晃。
如在图14中所示,第一连接器33的密封部件32的外周表面32c弹性地附着到第二连接器4的第一周壁10的内表面10d,并且密封部件32的内周表面32d弹性地附着到周边凹槽34的底表面(内表面)34b。由此,能够防止水从切口部16或者第二周壁11泄漏到连接器装配腔室5中。密封部件32在周边凹槽34的底表面34b和第一周壁10的内表面10d之间沿着径向方向被压缩,以利用弹性反作用力防止块体部7和第一周壁10之间的摇晃。
块体部7被装配在连接器装配腔室5中,块体部7的前端表面7c抵靠连接器装配腔室5的底壁5a,并且凸缘部8的前端表面8a和突壁14的前端表面14a抵靠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一周壁10的末端表面10a。因为第一连接器33的装配部9的突壁14装配在第二连接器4的切口部16中并且凸缘部8装配在第二周壁11中,所以防止了装配部9与第二连接器4的壳体20的摇晃。由此,防止了密封部件32的不利的变形,并且密封部件32的密封性能被良好地维持。在与连接器装配腔室5连通的端子容纳腔室18中的端子27与扁平电路体2的露出导体22弹性地接触。
图15示出在图11中的实例中的第一连接器33'与和图14中的实例相同的第二连接器4相装配。类似于图14中的实例中的突壁14,第一连接器33'的突出壁23的上升壁部(突壁)24被装配在第二连接器4的切口部16中,突出板部25与第一周壁10的外表面10c'接触,并且第一周壁10的顶部和底部壁部10c装配在突出板部25和块体部7之间的凹槽部26中。由此,更加可靠地防止了在该两个连接器4和33'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摇晃,从而防止了密封部件32的不利的变形,并且密封部件32的密封性能被良好地维持。
在每一个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端子27被设置在第二连接器4处,但是也可以是:扁平电路体(2)被设置在第一连接器3中以替代端子27,并且具有弹性接触部27a的端子(在图中没有示出)被设置成连接到扁平电路体(2)的端子连接器(22)。
虽然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明显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现各种变更和修改。
该申请基于2011年2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专利申请No.2011-039686),其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此处。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扁平电路连接器能够防止当外部作用力在扁平电路体上施加时各连接器相对于彼此的摇晃。
Claims (5)
1.一种扁平电路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树脂成型在扁平电路体的端部处;和
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括被配置为与设置在所述端部中的导体相连接的端子,并且该第二连接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器装配,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凸缘部和由树脂制成的块体部;所述凸缘部一体地形成于在装配所述块体部的方向上的后侧处,并且具有比所述块体部的直径大的直径,
突壁设置在所述凸缘部的一表面上,该表面与所述扁平电路体的主表面平行,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一周壁和第二周壁;该第一周壁与所述块体部相装配,该第二周壁在所述第一周壁沿装配所述块体部的所述方向的所述后侧处一体地形成,并且
所述第二周壁形成有切口部,所述突壁装配在该切口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周壁设置有锁定部,该锁定部在所述扁平电路体的宽度方向上是柔性的,并且
所述凸缘部设置有被锁定部,该被锁定部被配置为与所述锁定部相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块体部与突出板部之间设置有凹槽部,所述突出板部向前设置于所述突壁在沿装配所述块体部的所述方向的前侧处的末端部处,并且
所述第一周壁被配置为装配在所述凹槽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其中
弹性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块体部的外周上,并且
所述密封部件附着到所述第一周壁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平电路连接器,其中
弹性密封部件被设置在所述块体部的外周上,并且
所述密封部件附着到所述第一周壁的内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39686 | 2011-02-25 | ||
JP2011039686A JP5654382B2 (ja) | 2011-02-25 | 2011-02-25 | フラット回路用コネクタ |
PCT/JP2012/053565 WO2012114961A1 (ja) | 2011-02-25 | 2012-02-15 | フラット回路用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2264A true CN103392264A (zh) | 2013-11-13 |
CN103392264B CN103392264B (zh) | 2016-02-03 |
Family
ID=46720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1038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2264B (zh) | 2011-02-25 | 2012-02-15 | 扁平电路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136627B2 (zh) |
JP (1) | JP5654382B2 (zh) |
KR (1) | KR20130120524A (zh) |
CN (1) | CN103392264B (zh) |
DE (1) | DE112012001736B4 (zh) |
WO (1) | WO2012114961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56268A (zh) * | 2016-12-12 | 2017-06-16 |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 一种用于扁平电缆的耐高电压连接器组件 |
CN108879151A (zh) * | 2017-05-10 | 2018-11-2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和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CN109155168A (zh) * | 2016-05-13 | 2019-01-04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扁形电缆及止水电缆 |
CN110289524A (zh) * | 2018-03-19 | 2019-09-2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24650B2 (ja) * | 2013-08-12 | 2016-11-16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金具付導電シート |
TWM493797U (zh) * | 2014-05-30 | 2015-01-11 | Advanced Connectek Inc | 多合一插座連接器 |
JP5922271B1 (ja) * | 2015-02-12 | 2016-05-2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線挿通部材 |
US9490571B1 (en) * | 2015-06-11 | 2016-11-08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wafers |
KR102128292B1 (ko) * | 2015-06-23 | 2020-07-01 |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 리셉터클 커넥터 |
JP6415483B2 (ja) | 2016-06-23 | 2018-10-3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水入り対策構造 |
JP6984566B2 (ja) * | 2018-08-24 | 2021-12-2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ホルダ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7195974B2 (ja) * | 2019-02-26 | 2022-12-2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15489A1 (en) * | 1989-08-30 | 1991-03-06 |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Mountable connector for cable assembly |
JPH1116628A (ja) * | 1997-06-24 | 1999-01-22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防水コネクタとその組立方法 |
US6454594B2 (en) * | 2000-01-28 | 2002-09-24 | Yazaki Corporation | Terminal structure of flat circuit body |
CN1886866A (zh) * | 2003-12-22 | 2006-12-27 | Itt制造企业公司 | 用于多芯扁平电缆的插塞接头装置 |
CN101919124A (zh) * | 2008-01-15 | 2010-12-15 | 株式会社藤仓 | 柔性基板用防水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24A (en) * | 1849-01-09 | Cast-iron gar-wheel | ||
US3149897A (en) * | 1961-08-29 | 1964-09-22 | Hans G Martineck | Printed cable connector |
JPH0360778U (zh) * | 1989-10-19 | 1991-06-14 | ||
JPH06310224A (ja) * | 1993-04-27 | 1994-11-04 |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
JPH07106016A (ja) * | 1993-10-01 | 1995-04-21 |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 コネクタ |
JP2001155815A (ja) | 1999-11-30 | 2001-06-08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平形ケーブルとこの平形ケーブルを用いた防水コネクタ構造 |
JP4387055B2 (ja) * | 2000-11-30 | 2009-12-16 |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687548B2 (ja) * | 2001-02-16 | 2005-08-2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可撓性平型ケーブル用防水コネクタ |
JP2005093269A (ja) * | 2003-09-18 | 2005-04-07 | Fujikura Ltd | コネクタ |
KR200427992Y1 (ko) | 2006-06-30 | 2006-10-04 |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 방수용커넥터 |
JP2008176977A (ja) * | 2007-01-17 | 2008-07-31 | Fujikura Ltd | 防水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
-
2011
- 2011-02-25 JP JP2011039686A patent/JP5654382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2-15 KR KR1020137022395A patent/KR20130120524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2-02-15 DE DE112012001736.6T patent/DE112012001736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2-15 CN CN201280010386.3A patent/CN10339226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2-15 WO PCT/JP2012/053565 patent/WO201211496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
- 2013-08-15 US US13/967,831 patent/US913662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15489A1 (en) * | 1989-08-30 | 1991-03-06 |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 Mountable connector for cable assembly |
JPH1116628A (ja) * | 1997-06-24 | 1999-01-22 |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 防水コネクタとその組立方法 |
US6454594B2 (en) * | 2000-01-28 | 2002-09-24 | Yazaki Corporation | Terminal structure of flat circuit body |
CN1886866A (zh) * | 2003-12-22 | 2006-12-27 | Itt制造企业公司 | 用于多芯扁平电缆的插塞接头装置 |
CN101919124A (zh) * | 2008-01-15 | 2010-12-15 | 株式会社藤仓 | 柔性基板用防水连接器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55168A (zh) * | 2016-05-13 | 2019-01-04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扁形电缆及止水电缆 |
CN109155168B (zh) * | 2016-05-13 | 2020-04-10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扁形电缆及止水电缆 |
CN106856268A (zh) * | 2016-12-12 | 2017-06-16 |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 一种用于扁平电缆的耐高电压连接器组件 |
CN106856268B (zh) * | 2016-12-12 | 2019-03-15 | 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 | 一种用于扁平电缆的耐高电压连接器组件 |
CN108879151A (zh) * | 2017-05-10 | 2018-11-23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和该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
CN110289524A (zh) * | 2018-03-19 | 2019-09-2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2264B (zh) | 2016-02-03 |
JP2012178246A (ja) | 2012-09-13 |
DE112012001736T5 (de) | 2014-02-13 |
US9136627B2 (en) | 2015-09-15 |
KR20130120524A (ko) | 2013-11-04 |
JP5654382B2 (ja) | 2015-01-14 |
US20130330963A1 (en) | 2013-12-12 |
DE112012001736B4 (de) | 2022-07-14 |
WO2012114961A1 (ja) | 2012-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92264A (zh) | 扁平电路连接器 | |
JP5949628B2 (ja) | コネクタ | |
EP2413434B1 (en) | Female connector assembly | |
US9565780B2 (en) | Electronic circuit unit capable of external connection | |
US9325103B2 (en) |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and a sealing member with contact portion and accomodated portion held in an accomodation portion of the housing | |
JP5227599B2 (ja) | コネクタ | |
US7699622B2 (en) | Electronic unit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 |
US7748988B2 (en) | Card edg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3038952B (zh) | 防水连接器 | |
JP2010267548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4285343A (zh) | 防水连接器 | |
JPH11126636A (ja) | 圧接コネクタのカバー固定構造 | |
TW202019028A (zh) | 連接器及連接器總成 | |
CN110495053A (zh) | 内导体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 |
CN111029848B (zh) | 防水连接器 | |
KR20050085717A (ko) | 가요성 케이블 전기 커넥터 | |
JP2008176977A (ja) | 防水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 |
JP2007242251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US20200176895A1 (en) | Connector | |
CN103081238A (zh) | 用于平板状电缆的连接器 | |
JP2005149935A (ja) | 圧接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
WO2011096431A1 (ja) | 配線ケーブル接続システム | |
US8550841B2 (en) | Flat cable connector having cable support structure | |
CN110431718B (zh) | 连接器 | |
CN114600322B (zh) | 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