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9590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79590A CN103379590A CN2012101246813A CN201210124681A CN103379590A CN 103379590 A CN103379590 A CN 103379590A CN 2012101246813 A CN2012101246813 A CN 2012101246813A CN 201210124681 A CN201210124681 A CN 201210124681A CN 103379590 A CN103379590 A CN 1033795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wlan
- access
- wlan network
- multimod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060 site-specific infrared dichroism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MOVRNJGDXREIBM-UHFFFAOYSA-N aid-1 Chemical compound O=C1NC(=O)C(C)=CN1C1OC(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NC(=O)C(C)=C2)=O)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NC(=O)C(C)=C2)=O)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NC(=O)C(C)=C2)=O)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P(O)(=O)OC2C(OC(C2)N2C3=C(C(NC(N)=N3)=O)N=C2)CO)C(O)C1 MOVRNJGDXREIB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12112 capex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FEBLZLNTKCEFIT-VSXGLTOVSA-N fluocinolone aceton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H](F)C2)=CC(=O)C=C[C@]1(C)[C@]1(F)[C@@H]2[C@@H]2C[C@H]3OC(C)(C)O[C@@]3(C(=O)CO)[C@@]2(C)C[C@@H]1O FEBLZLNTKCEFIT-VSXGLTOV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入网网元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其中,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接入网网元所在的网络以及第一WLAN网络;当接入网网元根据连接信息判断当前网络可以与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接入网网元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第一WLAN网络。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无法实现后续的两路接入的联合传输或分流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标准的不断演进,移动分组业务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单终端的数据吞吐能力不断在提升。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为例,在20M带宽内可以支持下行最大速率100Mbps的数据传输,后续的增强的LTE(LTE Advanced)系统中,数据的传输速率将进一步提升,甚至可以达到1Gbps。
终端数据业务量膨胀式的增长,让现有的网络资源渐渐力不从心,尤其是在新一代通信技术(比如3G、LTE)还无法广泛布网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是用户速率和流量需求无法满足,用户体验的变差。如何预防和改变这一情况是运营商必须考虑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和网络部署;另一方面,希望能够通过对现有网络和技术进行增强,以达到快速提升网络性能的目的。众所周知的,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提供的无线网络技术之外,当前已经普遍应用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Network,WLAN),尤其是基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已经在家庭、企业甚至是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于热点接入覆盖。其中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提出的技术规范应用最广,因此实际中WiFi网络经常跟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WLAN网络划等号,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后文也采用WiFi模块来描述网络节点中支持WLAN的无线收发和处理模块。
在这一前提下,有的运营商和公司已经提出将WLAN与现有3GPP网络进行融合,实现联合传输,以达到负荷分流和提高网络性能的目的。虽然现在3GPP已经制定了3GPP网络与WLAN网络互通(Interworking)的相关协议,但目前的Interworking架构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3GPP网络和WLAN网络之间移动时数据流切换比较缓慢,另外这种情况下两个网络的数据流都需要经过3GPP核心网网元,造成负荷比较大。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当前这种架构还是依赖于运营商能有独立的3GPP网络和独立完整的WLAN网络,这就要求运营商同时运营维护多张网络,运营成本支出(CapitalExpenditure,CAPEX)较大。因此WLAN与3GPP网络的进一步融合需求被重新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也在被逐步提出和讨论中。
在不同厂家提出的方案中,英特尔(Intel)提出了一种类似载波聚合的网络融合方案,其中方案大体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WLAN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网络存在,而是仅仅用作现有3GPP网络中接入网和终端之间的传输的一个数据连接存在,而接入网对UE的主要管理和可能的部分数据传输是在基于3GPP网络的连接上传输,这类似于载波聚合,即利用3GPP网络的连接作为主载波,而利用接入网和UE上的WiFi模块建立的WLAN连接作为辅载波实现对主载波上传输的分流。然而在该架构下,3GPP与WLAN仍是两个独立的接入网络;另外运营商需求也要求为了保证WiFi设备的兼容性,不能修改WiFi协议,这也导致UE分别接入3GPP网络和接入WLAN时,是互相不知情的。即使接入网和网络侧的WiFi模块是共站的,目前协议仍无法保证两者的互通性。这就导致Intel方案无法实现后续的两路接入的联合传输或分流。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后续的两路接入的联合传输或分流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实现后续的两路接入的联合传输或分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入网网元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所述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以及所述第一WLAN网络;当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所述接入网网元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一WLAN网络。
优选地,所述接入网网元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一WLAN网络之后,还包括:所述接入网网元接收所述多模终端在第二WLAN网络中的连接信息;当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第二WLAN网络对应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二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所述接入网网元停止对所述第一WLAN网络的分流,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二WLAN网络。
优选地,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多模终端接入的WLAN网络信息和/或所述多模终端自身的终端连接信息。
优选地,所述WLAN网络信息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所述WLAN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所述WLAN的服务集标识SSID;所述WLAN的扩展服务集标识ESSID;所述WLAN的信道信息;所述WLAN网络的接入点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优选地,所述多模终端连接信息包括下列至少之一:所述多模终端在所述WLAN网络中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或者因特网协议IP地址;所述多模终端在所述WLAN建立的关联标识AID。
优选地,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包括:所述连接信息中的WLAN网络信息与所述接入网网元集成的WLAN接入点功能对应的WLAN网络信息相同,且能够在所述第一WLAN网络中查找到与所述连接信息中的多模终端对应的终端连接信息时,所述接入网网元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或者所述连接信息中的WLAN网络信息与所述接入网网元预配置的用于分流的WLAN网络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一致,且能够在所述第一WLAN网络中查找到与所述连接信息中的多模终端对应的终端连接信息时,所述接入网网元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
优选地,所述接入网网元接收所述连接信息之后,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一WLAN网络之前,包括:所述接入网网元向所述多模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多模终端是否执行自身所在的网络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WLAN网络信息和/或是否执行联合传输指示。
优选地,所述接入网网元接收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接入网网元通过已有的空口信令接收所述多模终端上报的所述连接信息;或者所述接入网网元通过新增的空口消息接收所述多模终端上报的所述连接信息。
优选地,所述接入网网元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的接入网的网元节点。
优选地,所述接入网网元包括下列任意之一:长期演进系统LTE网络中的演进基站eNB;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网络中的无线网络子系统RNS,其中,所述RNS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基站NodeB;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中的基站系统BSS,其中,所述BSS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BTS。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在接入网网元中,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所述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以及所述第一WLAN网络;分流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一WLAN网络。
优选地,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多模终端在第二WLAN网络中的连接信息;所述分流模块,还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二WLAN网络对应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二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停止对所述第一WLAN网络的分流,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二WLAN网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网元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其中,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以及第一WLAN网络;当接入网网元根据连接信息确定当前网络能够与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接入网网元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第一WLAN网络。在本例中,多模终端仍然可以分别通过既有流程接入接入网(例如3GPP接入网)和WLAN接入点,分流功能只是在网络侧实现的3GPP接入网网元与WLAN接入点间实现数据分流,不涉及终端侧修改,保证了WiFi终端设备的兼容性,另外也不需要修改已有的WiFi协议;多模终端经同一个接入网网元接入网络,对于其接入的网络自身是知情的,保证了接入侧和网络侧两者的互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英特尔融合方案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二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三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五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解决相关技术中提及的无法实现后续的两路接入的联合传输或分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既可以帮助实现Intel方案中的网络互通问题,又保证对WLAN协议的兼容性。由于该方法应用于多个网络中,因此,也可称为实现获取多网络联合传输信息的方法。
现对上文提及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2,该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包括步骤S202至步骤S204:
步骤S202、接入网网元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
其中,步骤S202中提及的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以及第一WLAN网络;
步骤S204、当接入网网元根据连接信息确定当前网络能够与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接入网网元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第一WLAN网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网元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其中,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以及第一WLAN网络;当接入网网元根据连接信息确定当前网络能够与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接入网网元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第一WLAN网络。在本例中,多模终端仍然可以分别通过既有流程接入接入网(例如3GPP接入网)和WLAN接入点,分流功能只是在网络侧实现的3GPP接入网网元与WLAN接入点间实现数据分流,不涉及终端侧修改,保证了WiFi终端设备的兼容性,另外也不需要修改已有的WiFi协议;多模终端经同一个接入网网元接入网络,对于其接入的网络自身是知情的,保证了接入侧和网络侧两者的互通性。
其中,多模终端能够通过接入网网元接入当前网络和WLAN网络,WLAN网络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可以直接集成在接入网网元中,也可以并不集成在接入网网元中,但是与接入网网元紧密耦合,两者的结合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没有进行限定,能够实现网络的接入功能即可。
如图2所示流程,步骤S204在实施时提及接入网网元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第一WLAN网络,实施过程中,多模终端可以接入的WLAN网络可能并不止一个,若此时发现有另外一个WLAN网络(例如第二WLAN网络)可以接入,则接入网网元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二WLAN网络中的连接信息,并对新的连接信息进行判断。若接入网网元根据上述多模终端在第二WLAN网络中的连接信息确定当前网络同样也能够与第二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接入网网元停止对第一WLAN网络的分流,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第二WLAN网络。
此处的第一WLAN网络和第二WLAN网络仅用于表示多模终端接入的不同WLAN网络,对WLAN网络自身并不产生限定。后文主要以第一WLAN网络为例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说明,该方法同样适用于第二WLAN网络或者其他WLAN网络。
本例提供的连接信息包括网络侧和/或终端侧的信息,具体的,网络侧包括多模终端接入的WLAN网络信息,而终端侧的信息则包括多模终端自身的终端连接信息。
本例中,WLAN网络信息是WLAN网络的认证信息,优选的,WLAN网络信息可以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WLAN网络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er,BSSID)
WLAN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
WLAN网络的扩展服务集标识(Extended Service Set ID,ESSID)
WLAN网络的信道信息(Channel)
WLAN网络的接入点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umAccess Control,MAC)地址信息。
除网络侧的信息外,连接信息中还包括有终端连接信息,用于对多模终端以及网络侧进行识别,优选的,终端连接信息包括:
多模终端在WLAN网络中的地址信息(例如MAC地址或IP地址)和/或多模终端在WLAN建立的关联标识(Association ID,AID)。
前文提及,接入网网元能够根据连接信息确定当前网络是否可以与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此处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第一种方式、连接信息中的WLAN网络信息与接入网网元集成的WLAN接入点功能对应的WLAN网络信息相同,且能够在第一WLAN网络中查找到与连接信息中的多模终端对应的终端连接信息时,接入网网元确定当前网络能够与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
第二种方式、连接信息中的WLAN网络信息与接入网网元预配置的用于分流的WLAN网络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一致,且能够在第一WLAN网络中查找到与连接信息中的多模终端对应的终端连接信息时,接入网网元确定当前网络能够与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
此处的确定方式不仅仅适用于第一WLAN网络,还适用于第二WLAN网络或者其他WLAN网络。
例如,多模终端在WLAN网络中的连接信息为BSSID时,该BSSID与WLAN接入点功能对应的BSSID一致,且在该BSSID对应的WLAN网络中找到了与终端的地址信息或AID信息匹配的连接信息时才能够进行后续分流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接入网网元在确认可以进行分流操作之后,向多模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指示多模终端是否执行自身所在的网络与第一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其中,此处的指示信息包括:WLAN网络信息和/或是否执行联合传输指示。
如图2所示流程,步骤S202在实施时,接入网网元接收连接信息,可以通过已有的空口信令接收多模终端上报的连接信息;或者,接入网网元也可以通过新增的空口消息接收多模终端上报的连接信息。实施时,若能够实现,通过非空口消息传输连接信息也是可行的。
上述任意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入网网元包括3GPP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的接入网的网元节点。根据RAT不同,接入网网元的类型也不同,现以几个常见的RAT进行举例说明,例如:
无线接入网网元在LTE网络中指演进基站(Evolved Node B,eNB);
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网络中无线接入网网元指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和基站(Node B)(统称无线网络子系统(Radio Network Subsystem,RNS));
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网络中无线接入网网元指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和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统称基站系统(Base Station System,BSS))。
为实施上述各项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设置接入网网元中,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其中,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以及第一WLAN网络;
分流模块302,用于当根据连接信息确定与当前网络能够与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第一WLAN网络。
在一个实施例中,优选的,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二WLAN网络中的连接信息;
分流模块302还用于当根据第二WLAN网络对应的连接信息确定当前网络能够与第二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停止对第一WLAN网络的分流,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第二WLAN网络。
为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阐述地更清楚更明白,现以几个具体实施例对其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设置为3GPP网络,并对该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3GPP接入网网元收到多模终端上报的多模终端在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3GPP接入网网元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WLAN网络,实现多模终端同时通过3GPP网络和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数据。
其中3GPP接入网网元可以是3GPP不同RAT接入网的网元节点比如无线接入网网元在LTE网络中指eNB;在UMTS网络中无线接入网网元指RNC和NodeB(统称RNS);在GSM网络中无线接入网网元指BSC和BTS(统称BSS)。
其中的多模终端在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包括多模终端接入的WLAN网络信息和/或终端连接信息,其中的WLAN网络信息至少包含如下之一:
WLAN网络的BSSID;
WLAN网络的SSID;
WLAN网络的ESSID;
WLAN网络的Channel;
WLAN网络的接入点的MAC地址信息。
其中的多模终端连接信息至少包含如下之一:
多模终端在WLAN网络中的MAC地址信息;
多模终端在WLAN网络建立的AID。
进一步地,本例中的连接信息可以由多模终端通过现有的空口信令传递给3GPP接入网网元,也可以通过新增的空口消息传递。
可选地,3GPP接入网网元可以向多模终端发送指示信息,用以指示UE是否执行3GPP网络与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信息可以包括WLAN网络信息,和/或是否执行联合传输指示。
实施例二
本例中,LTE接入网网元eNB同时集成了WiFi接入点功能,UE为支持LTE和WLAN的多模手机,其数据传输过程的具体流程请参见图4。
步骤S402、UE在LTE网络处于连接态,与eNB之间建立了连接承载进行数据传输。
步骤S404、UE通过扫描发现WLAN网络(即第一WLAN网络)存在,并与该WLAN网络通过既有过程接入该WLAN网络,建立关联。
步骤S406、UE将在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通过上行消息,比如测量上报消息发送给eNB,消息中包含了该WLAN网络的BSSID,以及建立的关联标识AID等信息。
步骤S408、eNB收到后,通过上报的WLAN网络信息判断该WLAN网络对应BSSID为本eNB基站集成的WLAN网络BSSID一致,同时在该WLAN接入点上发现了该AID对应的关联,两个网络可以实现联合传输,eNB决定将UE在本LTE网络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该WLAN网络。
步骤S410、eNB通过空口消息,比如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携带联合传输指示,用以指示UE进行LTE和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
步骤S412、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Complete)给eNB,eNB收到后开始将UE在LTE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分流到WLAN网络中传输,实现UE在LTE和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
其中步骤S410和步骤S412是可选的,即eNB可以在步骤S408确认可以实现分流后,直接将UE在LTE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分流到WLAN网络中传输,实现UE在LTE和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
实施例三
本例中,网络侧包括UMTS接入网RNS和WLAN网络接入点AP,UE为支持UMTS网络和WLAN的多模手机,其数据传输过程的具体流程请参见图5。
步骤S502、UE通过扫描发现WLAN网络(即第一WLAN网络),并通过既有过程完成接入该WLAN网络,并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步骤S504、UE因上层业务需求要在驻留的UMTS网络中建立业务连接,因此UE通过正常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过程向UMTS接入网RNS发起连接建立。
步骤S506、UE将在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通过上行消息,比如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或测量上报等消息,发送给RNC,消息中包含了该WLAN网络的SSID,该WLAN网络中接入点的MAC地址信息,以及建立的关联标识AID等信息。
步骤S508、RNC收到后,通过WLAN网络的SSID和MAC地址信息判断该WLAN网络信息与预配置的分流WLAN网络配置相同;同时在WLAN网络中发现了AID对应关联标识,因此RNC判断可以向该WLAN网络实施分流。
步骤S510、RNC将UE在本LTE网络的下行传输数据发送到WLAN网络的接入点,并通过AID对应的关联发送给UE;对于上行数据,UE可以通过WLAN网络发送给接入点,然后经AP转发给3GPP接入网网元RNS,并经3GPP网络最终发送给核心网;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UE在UMTS网络和WLAN网络中的联合传输。
优选的,步骤S510中RNC也可以通过空口消息,比如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指示UE进行是否进行两个网络的联合传输。
实施例四
本例中,网络侧包括LTE接入网网元eNB,和若干WLAN接入点,UE为支持LTE和WLAN的多模手机,其数据传输过程的具体流程请参见图6。
步骤S602、UE通过扫描发现WLAN网络,并通过既有过程完成接入该WLAN网络,并进行业务数据传输。
步骤S604、UE因上层业务需求要在驻留的LTE网络中建立业务连接,因此UE通过正常的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过程接入LTE网络,并建立连接承载。
步骤S606、UE将在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通过上行信令(比如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测量上报消息、或新增上行消息)发送给eNB,消息中包含了该WLAN网络的SSID1,UE在该WLAN网络中建立的关联标识AID1等信息。
步骤S608、eNB收到后,发现eNB无法实现与该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比如eNB判断该SSID1对应的WLAN网络与预配置的WLAN网络SSID不同。
步骤S610、eNB通过空口消息,比如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携带可以与eNB实时联合传输的WLAN网络信息,比如WLAN网络的SSID等信息,相应WLAN网络的信道信息等。
步骤S612、UE收到后根据指示重新扫描WLAN网络,如果发现了eNB指示的SSID相同的WLAN网络(即第一WLAN网络),则UE重新接入到该新WLAN网络,建立关联。
步骤S614、UE通过上行信令,比如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完成(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 Complete),将在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发送给eNB,消息中包含了该WLAN网络的SSID2,以及建立的关联标识AID2等信息。
步骤S616、eNB收到后,判断eNB可以与SSID2对应的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同时在该WLAN网络中也发现了发现与AID2对应的无线连接,因此eNB决定将UE在本LTE网络的传输数据分流到SSID2对应的WLAN网络中,实现UE同时通过LTE网络和WLAN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实施例五
本例中,接入网网元为UMTS接入网RNS,和若干WLAN接入点,UE为支持UMTS网络和WLAN的多模手机,其数据传输过程的具体流程请参见图7。
步骤S702、UE在RNS和接入点AP1对应的WLAN网络中实现了联合传输,即UE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被RNS分流到该WLAN网络中进行传输。
步骤S704、UE通过扫描发现了新的接入点AP2对应的WLAN网络(即第二WLAN网络),UE通过上行消息,比如测量上报消息或者新增上行消息,将该新WLAN网络的信息发送给RNC,消息中包含了该新WLAN网络的BSSID2。
步骤S706、RNC收到后,RNC判断BSSID2与预配置的可以分流的WLAN网络的BSSID一致,即RNC可以实现与BSSID2对应的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RNC根据算法决定实现向新WLAN网络的分流,因此RNC停止向AP1的分流,并通过下行消息,比如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指示UE取消与原先WLAN网络的连接,重新接入BSSID2对应的WLAN网络。
步骤S708、UE收到消息后,断开与原先WLAN网络的连接,并接入新WLAN网络。
步骤S710、UE通过上行消息,比如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将UE在BSSID2对应的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上报给RNC,其中包括该新WLAN网络的BSSID2,UE在该新WLAN网络中建立的AID或者UE的MAC地址等。
步骤S712、RNC收到后,将UE的传输数据重新分流到该新WLAN网络对应的AP2,将UE的传输数据分别通过当前的UMTS和WLAN网络进行联合传输。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网元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其中,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以及第一WLAN网络;当接入网网元根据连接信息确定当前网络能够与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接入网网元将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第一WLAN网络。在本例中,多模终端仍然可以分别通过既有流程接入接入网(例如3GPP接入网)和WLAN接入点,分流功能只是在网络侧实现的3GPP接入网网元与WLAN接入点间实现数据分流,不涉及终端侧修改,保证了WiFi终端设备的兼容性,另外也不需要修改已有的WiFi协议;多模终端经同一个接入网网元接入网络,对于其接入的网络自身是知情的,保证了接入侧和网络侧两者的互通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网网元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所述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以及所述第一WLAN网络;
当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所述接入网网元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一WLAN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网元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一WLAN网络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网元接收所述多模终端在第二WLAN网络中的连接信息;
当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第二WLAN网络对应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二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所述接入网网元停止对所述第一WLAN网络的分流,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二WLAN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信息包括:所述多模终端接入的WLAN网络信息和/或所述多模终端自身的终端连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LAN网络信息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所述WLAN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
所述WLAN的服务集标识SSID;
所述WLAN的扩展服务集标识ESSID;
所述WLAN的信道信息;
所述WLAN网络的接入点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终端连接信息包括下列至少之一:
所述多模终端在所述WLAN网络中的地址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信息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或者因特网协议IP地址;
所述多模终端在所述WLAN建立的关联标识AID。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网元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包括:
所述连接信息中的WLAN网络信息与所述接入网网元集成的WLAN接入点功能对应的WLAN网络信息相同,且能够在所述第一WLAN网络中查找到与所述连接信息中的多模终端对应的终端连接信息时,所述接入网网元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或者
所述连接信息中的WLAN网络信息与所述接入网网元预配置的用于分流的WLAN网络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一致,且能够在所述第一WLAN网络中查找到与所述连接信息中的多模终端对应的终端连接信息时,所述接入网网元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网元接收所述连接信息之后,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一WLAN网络之前,包括:
所述接入网网元向所述多模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指示所述多模终端是否执行自身所在的网络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的联合传输,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WLAN网络信息和/或是否执行联合传输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网元接收所述连接信息,包括:
所述接入网网元通过已有的空口信令接收所述多模终端上报的所述连接信息;或者
所述接入网网元通过新增的空口消息接收所述多模终端上报的所述连接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网元包括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的接入网的网元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网元包括下列任意之一:
长期演进系统LTE网络中的演进基站eNB;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网络中的无线网络子系统RNS,其中,所述RNS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基站NodeB;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中的基站系统BSS,其中,所述BSS包括基站控制器BSC和基站BTS。
1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接入网网元中,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模终端在第一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的连接信息,其中,所述多模终端至少能够接入所述接入网网元所在的当前网络以及所述第一WLAN网络;
分流模块,用于当根据所述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一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一WLAN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多模终端在第二WLAN网络中的连接信息;
所述分流模块,还用于当根据所述第二WLAN网络对应的连接信息确定所述当前网络能够与所述第二WLAN网络实施联合传输时,停止对所述第一WLAN网络的分流,将所述多模终端的部分或全部传输数据分流到所述第二WLAN网络。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24681.3A CN103379590B (zh) | 2012-04-25 | 2012-04-25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3/074174 WO2013159654A1 (zh) | 2012-04-25 | 2013-04-12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24681.3A CN103379590B (zh) | 2012-04-25 | 2012-04-25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79590A true CN103379590A (zh) | 2013-10-30 |
CN103379590B CN103379590B (zh) | 2019-01-15 |
Family
ID=49464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24681.3A Active CN103379590B (zh) | 2012-04-25 | 2012-04-25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79590B (zh) |
WO (1) | WO2013159654A1 (zh)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21508A1 (zh) * | 2013-02-08 | 2014-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Wlan状态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4113894A (zh) * | 2013-04-18 | 2014-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业务分流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控制器 |
WO2015062025A1 (zh) * | 2013-10-31 | 2015-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4735785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
CN105451287A (zh) * | 2015-06-30 | 2016-03-30 | 知鑫知识产权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蜂窝网络辅助的无线局域网用户透明切换方法 |
WO2017063502A1 (en) * | 2015-10-13 | 2017-04-20 | Jrd Communication Inc. | Radio access network interworking |
CN106879015A (zh) * | 2017-05-03 | 2017-06-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6937339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跨无线局域网络移动性集合的切换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N107006022A (zh) * | 2015-02-05 | 2017-08-01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wa pdu路由方法及装置 |
CN107079449A (zh) * | 2014-11-13 | 2017-08-18 | 株式会社Kt | 使用wlan载波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409428A (zh) * | 2015-03-13 | 2017-11-2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Wlan与3gpp之间的业务聚合建立方法与装置 |
CN107484160A (zh) * | 2016-06-07 | 2017-12-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66033B (zh) * | 2017-09-22 | 2018-09-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Ims的注册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57912A1 (en) * | 2006-08-31 | 2008-03-06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selec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
CN102164390A (zh) * | 2011-03-07 | 2011-08-24 |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蜂窝网-无线局域网异构融合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2215530A (zh) * | 2011-05-27 | 2011-10-12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WO2011157129A2 (zh) * | 2011-05-31 | 2011-1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 |
CN102404816A (zh) * | 2011-03-07 | 2012-04-04 |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蜂窝网-无线局域网异构融合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0107B (zh) * | 2009-03-23 | 2013-05-29 | 上海通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多媒体传输的多路联合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02014372B (zh) * | 2010-11-30 | 2014-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数据分流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12
- 2012-04-25 CN CN201210124681.3A patent/CN103379590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4-12 WO PCT/CN2013/074174 patent/WO201315965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80057912A1 (en) * | 2006-08-31 | 2008-03-06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timizing the selec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
CN102164390A (zh) * | 2011-03-07 | 2011-08-24 |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蜂窝网-无线局域网异构融合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2404816A (zh) * | 2011-03-07 | 2012-04-04 |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蜂窝网-无线局域网异构融合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2215530A (zh) * | 2011-05-27 | 2011-10-12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
WO2011157129A2 (zh) * | 2011-05-31 | 2011-1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分流点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 |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21508A1 (zh) * | 2013-02-08 | 2014-08-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Wlan状态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4113894A (zh) * | 2013-04-18 | 2014-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业务分流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控制器 |
CN104113894B (zh) * | 2013-04-18 | 2018-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业务分流的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控制器 |
WO2015062025A1 (zh) * | 2013-10-31 | 2015-05-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5264969A (zh) * | 2013-10-31 | 2016-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5264969B (zh) * | 2013-10-31 | 2020-09-11 | 泰州科聚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4735785A (zh) * | 2013-12-18 | 2015-06-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
CN104735785B (zh) * | 2013-12-18 | 2018-12-0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
CN107079449A (zh) * | 2014-11-13 | 2017-08-18 | 株式会社Kt | 使用wlan载波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079449B (zh) * | 2014-11-13 | 2020-07-07 | 株式会社Kt | 使用wlan载波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006022A (zh) * | 2015-02-05 | 2017-08-01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wa pdu路由方法及装置 |
US10880941B2 (en) | 2015-03-13 | 2020-12-2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ffic aggregation setup between WLAN and 3GPP |
CN107409428A (zh) * | 2015-03-13 | 2017-11-2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Wlan与3gpp之间的业务聚合建立方法与装置 |
CN107409428B (zh) * | 2015-03-13 | 2020-12-2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Wlan与3gpp之间的业务聚合建立方法与装置 |
CN105451287A (zh) * | 2015-06-30 | 2016-03-30 | 知鑫知识产权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蜂窝网络辅助的无线局域网用户透明切换方法 |
WO2017063502A1 (en) * | 2015-10-13 | 2017-04-20 | Jrd Communication Inc. | Radio access network interworking |
US10667122B2 (en) | 2015-10-13 | 2020-05-26 | Jrd Communication Inc. | Radio access network interworking |
CN108141819A (zh) * | 2015-10-13 | 2018-06-08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网互通 |
CN108141819B (zh) * | 2015-10-13 | 2020-12-18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网互通 |
CN106937339A (zh) * | 2015-12-30 | 2017-07-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跨无线局域网络移动性集合的切换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CN107484160A (zh) * | 2016-06-07 | 2017-12-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数据聚合方法及装置 |
CN106879015A (zh) * | 2017-05-03 | 2017-06-2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79590B (zh) | 2019-01-15 |
WO2013159654A1 (zh) | 2013-10-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93459B2 (en) | Wireless base station, first wireless control apparatus, second wireless contro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apparatus | |
CN103379590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EP3166368B1 (en) | Network access methods, apparatus ans system | |
EP2804422B1 (en) | Offloading at a small cell access point | |
US9386480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LTE-based backhaul | |
US10616817B2 (en) | Terminal, base station, cell access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to communicate with a secondary cell | |
EP3108691B1 (en) | Traffic steering in a wlan based on transmit power control | |
CA2973048C (en) |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device and a cellular access network node | |
CN103391632A (zh) |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 |
WO2017119844A1 (en) | Access control in a network comprising network slices | |
CN103686859A (zh) | 一种基于多网络联合传输的分流方法、系统及接入网网元 | |
CN109247076A (zh) | 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和终端 | |
CN103582079A (zh) | 一种联合传输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 |
CN104904249A (zh) | 用于实现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2158903A (zh) | 传递媒体独立交接能力信息的无线通信方法及系统 | |
JP2017147746A (ja) | データ分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CN106211352A (zh) | 数据无线承载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 |
EP3372050B1 (en) | Interface setup betwe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lan | |
WO2014075292A1 (zh) | 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无线保真接入点 | |
US20160337099A1 (en) | Coordina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apparatus | |
WO2016115911A1 (zh) | 指示信息的下发方法及装置 | |
TWI691230B (zh) | 一種使用者設備間的通信及其控制方法及裝置 | |
CN106470461A (zh) | 被测量接入点ap确定方法及装置 | |
KR102373794B1 (ko) | 시그널링 변환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250047899A (ko) | Uhr에서의 연관 향상들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