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376821B - 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6821B
CN103376821B CN201210106143.1A CN201210106143A CN103376821B CN 103376821 B CN103376821 B CN 103376821B CN 201210106143 A CN201210106143 A CN 201210106143A CN 103376821 B CN103376821 B CN 1033768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liding rod
spring
baffle
accommoda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6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6821A (zh
Inventor
林家汉
潘盟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061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6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6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6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6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6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其包含设有容置孔的支架,相对于支架弹性移动的滑动杆,以及回复机构,回复机构包含设置于容置孔中的弹簧,弹簧上方设有触动件,该触动件下端设有挡板,该弹簧使触动件可上下移动,以使挡板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或在第二位置释放该滑动杆;借此,使该回复机构可适用于较小的空间。

Description

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接装置,特别涉及具有回复机构,且可供电子装置插接至扩展基座的装置。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为一种小型易携带,且具有操作使用简便性的可携式个人电脑,其输入方式是采用触控屏幕上的虚拟键盘或手写识别,而省却了实体键盘及滑鼠的设置。
然而,对于习惯使用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使用者而言,以键盘来操作输入还是较为快速方便,因而有组合平板电脑和具有实体键盘的扩展基座的设计产生。平板电脑可插置于固定在扩展基座的插接装置中,而和扩展基座结合成一体,并可相对转动闭合形成类似笔记本电脑的样态。
已知的插接装置如台湾公告第M419964号的新型专利“插拔式接合结构”所示,其包含底座,固定设置于扩展基座中;一连动杆,相对该底座平行移动,该连动杆包含有一与显示面板接合的接合部;以及一弹性元件,分别连接该底座以及该连动杆,使该接合部可在接合显示面板的第一位置以及解除接合显示面板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底座具有一供该显示面板压掣的回复机构,该回复机构具有一抵靠部以及一连接于该抵靠部的抵顶部,而该连动杆具有一于第一位置抵靠该抵靠部以及一于第二位置抵靠该抵顶部的止挡片。
该回复机构借由扭簧而可以转动使连动杆的止挡片抵靠于抵靠部或抵顶部。由于此种机构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当设置回复机构的空间减小时,此种机构即不适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该回复机构借由可弹性上下移动的触动件来止挡或释放滑动杆,以适合设置于较小的空间,可提供较佳的应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含:
支架,设有容置孔;
滑动杆,具有扣合部,该滑动杆相对于该支架平行移动;
弹性元件,两端分别连接该支架和滑动杆;以及
回复机构,包含设置于容置孔中的弹簧,触动件设置于该支架的设置槽,该触动件的上端设有位于弹簧上方的压接部,且触动件设有挡板,该弹簧使触动件可移动,以使挡板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或在第二位置释放该滑动杆。
本发明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手段包含:
支架,设有容置孔;
滑动杆,具有扣合部,该滑动杆相对于该支架平行移动;
弹性元件,两端分别连接该支架和滑动杆;以及
回复机构,包含设置于容置孔中的弹簧,穿设于容置孔的触动件,且弹簧套设于该触动件,触动件的上端设有位于弹簧上方的压接部,且触动件设有挡板,该弹簧使触动件可移动,以使挡板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或在第二位置释放该滑动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容置孔纵向设置,该弹簧为压缩弹簧,触动件为穿设于容置孔中的压杆,而下端穿过该容置孔并套接该挡板,该挡板位于支架下方,该滑动杆具有抵接部,该挡板在第一位置时止挡该抵接部,在第二位置时,挡板和支架底部之间形成活动空间,该抵接部被释放而移入该活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容置孔形成于支架底部,容置孔上端设有穿孔,触动件具有杆体,杆体上端为该压接部,压接部穿过支架的穿孔而凸设于支架上,该挡板设于杆体中间,而弹簧套接于杆体下端。
当本发明应用于平板电脑及其扩展基座时,该支架固定于扩展基座,在平板电脑未插设于扩展基座时,弹簧在释放状态,触动件在第一位置,触动件的挡板止挡该滑动杆,且弹性元件呈拉伸状态。
当要结合平板电脑至扩展基座时,平板电脑向下插置于插接装置,平板电脑的底部下压触动件,使弹簧在容置孔内被压缩,且触动件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触动件的挡板释放滑动杆,滑动杆被弹性元件释放的回复力拉动,使扣合部移动勾扣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而形成固定。
当平板电脑要取出时,推动滑动杆,此时弹性元件被拉伸,滑动杆及其扣合部移动离开平板电脑底部结合孔内的扣合位置,平板电脑即可向上取出。当平板电脑取出后,触动件即被弹簧弹回至原来的第一位置,挡板并止挡滑动杆,使滑动杆及扣合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而方便平板电脑再次插接结合到扩展基座。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实现的功能、目的,以下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标记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合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未结合至扩展基座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插接至扩展基座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未结合至扩展基座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插接至扩展基座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支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未结合至扩展基座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插接至扩展基座后的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的附图标记
1、支架 11、容置孔
12、固定部 13、设置槽
14、固定板 15、导正部
16、穿孔 2、滑动杆
20、扣合部 21、抵接部
22、推杆 23、固定部
3、弹性元件 4、回复机构
41、弹簧 42、触动件
420、压接部 421、挡板
43、挡板 44、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元件分解图、另一角度的组合立体图及剖面示意图。本发明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包含:支架1,固定于设有实体键盘的扩展基座上,该支架1设有纵向的容置孔11;滑动杆2,结合于支架1,并可相对于支架1平行移动。该滑动杆2具有两个勾状的扣合部20,以及抵接部21、推杆22,该扣合部20可勾合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使平板电脑结合于扩展基座上;弹性元件3,为拉伸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架1的固定部12和滑动杆2的固定部23;回复机构4,包含设置于容置孔11中的弹簧41,其为压缩弹簧,弹簧41上方设有触动件42,触动件42一体弯折成Z形,上端为压接部420,下端为挡板421。触动件42活动设置于支架1的设置槽13,触动件42并侧向置入设置槽13,并使压接部420位于弹簧41上方,挡板421位于支架1下方。设置槽13的外侧固设有固定板14,以限制触动件42在设置槽13中。弹簧41使触动件42可以在设置槽13中上下移动,以使挡板421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2的抵接部21,或在第二位置离开抵接部21而释放滑动杆2。
请参见图4,为本发明在平板电脑未插设于扩展基座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弹簧41在释放状态,触动件42在第一位置,其下端的挡板421止挡滑动杆2的抵接部21,并使弹性元件3呈拉伸状态。当平板电脑插入扩展基座时,平板电脑的底部下压触动件42的压接部420,使弹簧41在容置孔11内被压缩,如图5所示,且触动件42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触动件42的挡板421离开滑动杆2的抵接部21,挡板421和支架1底部之间形成活动空间,且滑动杆2被弹性元件3释放的回复力拉动而使抵接部21移入活动空间,使扣合部20移动勾扣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而形成固定。该支架1另设有两个导正部15,用以导引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插接至支架1上。
当平板电脑要取出时,向右推动推杆22,此时弹性元件3被拉伸,滑动杆2及其扣合部20即移动离开平板电脑底部结合孔内的扣合位置,平板电脑即可向上取出。当滑动杆2移动离开活动空间,且平板电脑取出后,触动件42即被弹簧41回弹至原来的第一位置,挡板421并止挡滑动杆2的抵接部21,使滑动杆2及扣合部20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而方便平板电脑再次插接结合到扩展基座。
请参见图6-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组合立体图、元件分解图及剖面示意图。其包含:支架1,固定于设有实体键盘的扩展基座上,该支架1设有纵向的容置孔11;滑动杆2,结合于支架1,并可相对于支架1平行移动。该滑动杆2具有两个勾状的扣合部20,以及抵接部21、推杆22,该扣合部20可勾合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使平板电脑结合于扩展基座上;弹性元件3,为拉伸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架1的固定部12和滑动杆2的固定部23;回复机构4,包含设置于容置孔11中的弹簧41,其为压缩弹簧,弹簧41套设于触动件42,触动件42并穿设于容置孔11。触动件42为压杆,其上端具有压接弹簧41的压接部420,其下端穿过容置孔11,并套接有挡板43,且末端套设扣环44,以固定挡板43防止挡板43脱出。该弹簧41使挡板43可以上下移动,以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2的抵接部21,或在第二位置离开抵接部21而释放滑动杆2。
请参见图8,为本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未插设于扩展基座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弹簧41在释放状态,触动件42在第一位置,其下端的挡板43止挡滑动杆2的抵接部21,并使弹性元件3呈拉伸状态。
当平板电脑插入扩展基座时,平板电脑的底部下压触动件42,使压接部420下移至容置孔11内并压缩弹簧41,如图9所示,且触动件42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触动件42的挡板43离开滑动杆2的抵接部21,挡板43和支架1底部之间形成活动空间,因此滑动杆2被弹性元件3释放的回复力拉动而移入活动空间,使扣合部20移动勾扣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而形成固定。该支架1另设有两个导正部15,用以导引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插接至支架1上。
当平板电脑要取出时,向右推动推杆22,此时弹性元件3被拉伸,滑动杆2及其扣合部20即移动离开平板电脑底部结合孔内的扣合位置,平板电脑即可向上取出。当滑动杆2移动离开活动空间,且平板电脑取出后,触动件42即被弹簧41回弹至原来的第一位置,挡板43并止挡滑动杆2的抵接部21,使滑动杆2及扣合部20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而方便平板电脑再次插接结合到扩展基座。
请参见图10-图1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元件分解图、支架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及剖面动作示意图,其包含:支架1,固定于设有实体键盘的扩展基座上,该支架1底部形成有容置孔11,容置孔11上端设有穿孔16;滑动杆2,结合于支架1,并可相对于支架1平行移动。该滑动杆2具有两个勾状的扣合部20,以及抵接部21、推杆22,该扣合部20可勾合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使平板电脑结合于扩展基座上;弹性元件3,为拉伸弹簧,其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架1的固定部12和滑动杆2的固定部23;回复机构4,包含设置于容置孔11中的触动件42,触动件42具有杆体,杆体上端为压接部420,压接部420穿过支架1的穿孔16而凸设于支架1上。杆体中间设有挡板43,而杆体下端套接有弹簧41,该弹簧41为压缩弹簧,弹簧41使挡板43可以上下移动,以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2的抵接部21,或在第二位置离开抵接部21而释放滑动杆2。支架1的容置孔11下端并设有固定板14,以限制触动件42和弹簧41在容置孔11中。该容置孔11的侧边形状配合挡板43的侧边形状,以对挡板43形成限位,使挡板43可以顺畅地在容置孔11中上下移动。因此,该容置孔11的侧边形状可和挡板43的的侧边形状相同,使挡板43可沿着容置孔11的侧边顺畅的上下移动。
请参见图13,为本实施例在平板电脑未插设于扩展基座时的状态示意图,此时,弹簧41在释放状态,触动件42在第一位置,其下端的挡板43止挡滑动杆2的抵接部21,并使弹性元件3呈拉伸状态。
再参见图14,当平板电脑插入扩展基座时,平板电脑的底部下压触动件42,使其压接部420下移至容置孔11的穿孔16内并压缩弹簧41,且触动件42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触动件42的挡板43离开滑动杆2的抵接部21,挡板43上方形成活动空间,因此滑动杆2被弹性元件3释放的回复力拉动而移入活动空间,使扣合部20移动勾扣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而形成固定。该支架1另设有两个导正部15,用以导引平板电脑底部的结合孔插接至支架1上。
当平板电脑要取出时,向右推动推杆22,此时弹性元件3被拉伸,滑动杆2及其扣合部20即移动离开平板电脑底部结合孔内的扣合位置,平板电脑即可向上取出。当滑动杆2移动离开活动空间,且平板电脑取出后,触动件42即被弹簧41回弹至原来的第一位置,挡板43并止挡滑动杆2的抵接部21,使滑动杆2及扣合部20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而方便平板电脑再次插接结合到扩展基座。
本发明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披露了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构造特征,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在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下,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改进都是可能的,且都为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包含:
支架,设有容置孔;
滑动杆,具有扣合部,该滑动杆相对于该支架平行移动;
弹性元件,两端分别连接该支架和该滑动杆;以及
回复机构,包含设置于该容置孔中的弹簧,触动件设置于该支架的设置槽,该触动件的上端设有位于该弹簧上方的压接部,且该触动件设有挡板,该弹簧使该触动件可移动,以使该挡板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或在第二位置释放该滑动杆;其中,该触动件一体弯折成形,该挡板形成于该触动件的下端,并位于该支架下方,该滑动杆具有抵接部,该挡板在该第一位置时止挡该抵接部;该挡板在该第二位置时,该挡板和该支架底部之间形成活动空间,该抵接部被释放而移入该活动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该容置孔纵向设置,该弹簧为压缩弹簧,该弹簧使触动件可以在设置槽中上下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该触动件侧向置入该设置槽中,该设置槽的外侧固设有固定板。
4.一种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包含:
支架,设有容置孔;
滑动杆,具有扣合部,该滑动杆相对于该支架平行移动;
弹性元件,两端分别连接该支架和该滑动杆;以及
回复机构,包含设置于该容置孔中的弹簧,穿设于该容置孔的触动件,且该弹簧套设于该触动件,该触动件的上端设有位于该弹簧上方的压接部,且该触动件设有挡板,该弹簧使该触动件可移动,以使该挡板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或在第二位置释放该滑动杆;
其中,该容置孔纵向设置,该弹簧为压缩弹簧,该触动件为穿设于该容置孔中的压杆,而下端穿过该容置孔并套接该挡板,该挡板位于该支架下方,该滑动杆具有抵接部,该挡板在该第一位置时止挡该抵接部,在该第二位置时,该挡板和该支架底部之间形成活动空间,该抵接部被释放而移入该活动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其特征是,该触动件于该挡板的下方套设扣环。
6.一种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包含:
支架,设有容置孔;
滑动杆,具有扣合部,该滑动杆相对于该支架平行移动;
弹性元件,两端分别连接该支架和该滑动杆;以及
回复机构,包含设置于该容置孔中的弹簧,穿设于该容置孔的触动件,且该弹簧套设于该触动件,该触动件的上端设有位于该弹簧上方的压接部,且该触动件设有挡板,该弹簧使该触动件可移动,以使该挡板在第一位置止挡该滑动杆,或在第二位置释放该滑动杆;
其中,该容置孔形成于该支架底部,该容置孔上端设有穿孔,该容置孔下端并设有固定板,以限制触动件和弹簧在容置孔中,该压接部穿过该支架的穿孔而凸设于该支架上,该支架另设有两个导正部;该触动件具有杆体,该杆体上端为该压接部,该挡板设于该杆体中间,而该弹簧套接于该杆体下端;该容置孔的侧边形状配合挡板的侧边形状,以对挡板形成限位,使挡板可沿着容置孔的侧边顺畅地上下移动;借此当该触动件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其压接部下移至容置孔的穿孔内并压缩弹簧,该触动件的挡板离开滑动杆的抵接部,挡板上方形成活动空间,滑动杆被弹性组件释放的回复力拉动而移入活动空间,使扣合部移动;反之,推动推杆,使滑动杆移动离开活动空间,触动件即被弹簧回弹至原来的第一位置,挡板并止挡滑动杆的抵接部,使滑动杆及扣合部复归到原来的位置。
CN201210106143.1A 2012-04-12 2012-04-12 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 Active CN103376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143.1A CN103376821B (zh) 2012-04-12 2012-04-12 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143.1A CN103376821B (zh) 2012-04-12 2012-04-12 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6821A CN103376821A (zh) 2013-10-30
CN103376821B true CN103376821B (zh) 2017-04-26

Family

ID=49462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6143.1A Active CN103376821B (zh) 2012-04-12 2012-04-12 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68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237B (zh) * 2016-05-05 2023-06-02 固纬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器的可分离式面板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79507U (zh) * 2009-07-15 2010-05-19 合谥螺丝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Usb随身碟的封盖装置
CN201796319U (zh) * 2010-09-15 2011-04-13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TWM419964U (en) * 2011-09-08 2012-01-01 Sinher Technology Inc Inserting/pulling type joining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674A (zh) * 2010-08-30 2012-03-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79507U (zh) * 2009-07-15 2010-05-19 合谥螺丝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Usb随身碟的封盖装置
CN201796319U (zh) * 2010-09-15 2011-04-13 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TWM419964U (en) * 2011-09-08 2012-01-01 Sinher Technology Inc Inserting/pulling type joining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6821A (zh) 201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4889B (zh) A connector with a resetting mechanism
CN103513713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展平台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3576768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展平台
TWI482060B (zh) 觸控板之按鍵控制裝置
TWI502313B (zh) 用來支撐顯示模組於支撐座上之支撐機構與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2981565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连接端口
CN104421585A (zh) 支撑座
TW201309156A (zh) 電子裝置及其鉸鏈結構
CN201796319U (zh) 连接装置
US928017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xpanding platform thereof
TWI225992B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tylus
CN103376821B (zh) 具有回复机构的插接装置
TW201122929A (en) Push-push type stylus eject mechanism
CN202494963U (zh) 具有复归机构的插接装置
TWI463936B (zh) A lever recirculation release hub and a connector having the hub
TWM268986U (en) Stylus elastic removal mechanism
US8619032B2 (en) Mouse structure with retracting function
CN101382821B (zh) 具有可调整式显示面板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TWM470976U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2902305B (zh) 杠杆循环释放枢纽器及具有该枢纽器的插接装置
CN103179827A (zh) 具有多角度限位功能的滑盖装置
CN103376820B (zh) 具有解锁机构的插接装置及其解锁机构
CN201117934Y (zh) 适配卡固定装置结构
CN103517605B (zh) 导引机构与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10837304B (zh) 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