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2344B - 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及双水路切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及双水路切换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72344B CN103372344B CN201210137653.5A CN201210137653A CN103372344B CN 103372344 B CN103372344 B CN 103372344B CN 201210137653 A CN201210137653 A CN 201210137653A CN 103372344 B CN103372344 B CN 1033723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switching
- river
- mouth
- fixed dis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5000020188 drinking water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51 drink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232 gallbladd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本发明公开一种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及双水路切换装置。包括双水路切换器,其各自设置切换水口的固定盘和转动盘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其外接切换水口分别连接机座的进、出水管路接口;其内接切换水口分别连接串接滤胆管路的进、出水口;随转动盘转动切换位置,其上各切换水口与固定盘上的各切换水口的对应关系相应变动,相应改变两盘切换水口各自连接管路之间的连接关系;还包括设置过水口及卡口的壳体和下端盖;该下端盖设置与固定盘各切换水口的沉孔对应的多个过水口和相应的密封垫,以及定位凸台及卡扣,并通过该卡扣与壳体的卡口凹凸接触配合构成封闭内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器在国内使用已比较普及。在使用水时,采用净水器对水中及输水管路引起杂质等进行深度过滤,较好地保护了使用者的健康。然而,随着净水器的推广,它们在应用方面的缺陷以及不足也逐步暴露出来了。净水器的滤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胆滤料的被杂质逐渐堵塞及吸附在滤料外表面导致过滤、吸附效果明显下降,而且,随着滤胆截留下来的杂质越来越多,往往会使该滤胆杂质的“污染”程度超过饮用水本身的“污染”程度,从而使滤胆成为新的“污染”源。在更换滤胆时需要关闭净水器的净水阀门。对于采用无压式净水龙头的净水器,其控制阀门设在进水管路中,出水管路为常通状态。即使在关闭进水阀门后,在更换封闭滤胆时,连同杂质的污水会随脱开的滤胆,以及管路接口两处流出污染环境。另外,净水器出水管路处于常通状态,经常会因为进水龙头关闭不紧密出现“漏滴”现象。对于采用净水龙头的净水器,其承受自来水水压,一旦出现管路老化引起的管裂,或滤胆漏水现象将无法控制。尤其是在无人状态下,后果极其严重。对于采用吊装率仓的净水器,更换滤胆时要将管路连接并装有水的净水器悬空,再借助于工具打开封闭滤仓,既要防止装有水的滤仓及内置滤胆脱落,又要防止上方管路中的水落下四溅。在对卸下的滤仓清洗后放入新滤胆重新将该滤仓通过螺纹密封旋接在机架上。上述过程操作十分吃力,同时还造成机器内流出的水对环境的污染。尤其是对于采用封闭滤仓内置滤胆的卧式机型,滤胆位置高于机座,在开启滤仓清洗仓壁时,连同杂质的污水会随脱开的滤胆一起流出,其他未脱开滤胆及管路中的水也会因水位高。通过位于低处的机座过水管路,从脱开的滤胆接口涌出污染环境。上述缺陷及不足致严重影响了净水器产品的升级换代及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及双水路切换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
一种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包括设置进、出水管路接口的机座、串接滤胆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水路切换器,其各自设置切换水口的固定盘和转动盘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其外接进、出水管路的切换水口分别连接机座的进、出水管路接口;其内接进、出水管路的切换水口分别连接串接滤胆管路的进、出水口;随转动盘的转动错开原有的切换位置,转动盘上各切换水口与固定盘上的各切换水口的对应关系相应变动,相应改变两盘切换水口各自连接管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当该双水路切换器处于开通位置时,两盘的两对切换水口对应连通,将机座的进水口与串接滤胆管路的进水口连通;机座的出水口与串接滤胆管路的出水口连通;当该双水路切换器处于关闭位置时,两 盘的两对切换水口所连接的进、出水管路各自断开。
所述的双水路切换器处于关闭位置时,两盘的进水切换水口均被另一盘封闭;两盘中的一个盘上连通串接滤胆管路出水口的出水切换水口,与另一盘外接排水管路的排水切换水口对接。
所述串接滤胆管路中的滤胆是封闭滤胆或置于封闭滤仓中的内置滤胆;当脱开封闭滤胆或者开启封闭滤仓的仓盖时,存于串接滤胆管路或封闭滤仓内的水经排放管路流出。
所述的机座设有密封盖的内腔,并在内腔底面设置连接机座进、出水管路和滤胆进、出水管路的的接口;所述的双水路切换器是带壳体的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该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置于该密封内腔中,其旋转轴伸出密封盖;其内、外接切换水口与封闭内腔底面上的相应接口密封连接,并且通过壳体上的凹凸件与封闭内腔接触配合并限位。
所述串接滤胆管路和排放管路是位于机座内的刚性管路;所述的滤胆位于机座之上,其水口与刚性管路的滤胆接口密封对接。
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的双水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盘和带旋转轴体的转动盘、壳体和下端盖;该转动盘上设置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与固定盘进水切换水口对应,并通过封闭内腔的环形水路连通壳体上的进水孔;其与固定盘出水切换水口对应的出水切换盲孔,连通位于盘中央的中央出水盲孔,并与固定盘中央出水口密封对接;旋转轴体一端伸出壳体的轴孔。另一端插入转动盘上的凹结构中并与其联动;转动盘与固定盘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固定盘下表面均布内凹的定位盲孔,并且围绕各切换水口设置沉孔;该下端盖设置与固定盘各切换水口的沉孔对应的多个过水口和相应的密封垫,以及定位凸台及卡扣,并通过该卡扣与壳体的卡口凹凸接触配合构成封闭内腔。
所述的固定盘具有四等分切换位置:内接滤胆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对称设置;其盘中央设置出水口;所述的转动盘的进水口、出水切换盲孔及中间出水盲孔分别对应固定盘的进、出水切换水口及出水口。
所述的固定盘设置五等分切换位置或六等分切换位置,并在同一圆周上设置进、出水切换水口及排水切换水口:其中,具有五等分切换位置的固定盘上,内接滤胆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相隔;连接排水管路的排水切换水口与出水切换水口相邻并与进水切换水口相隔;其盘中央设置出水口;所述的转动盘的进水口、出水切换盲孔及中央出水盲孔分别对应固定盘的进、出水切换水口及中央出水口;具有六等分切换位置的固定盘上,内接滤胆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相对;连接排水管路的排水切换水口与出水切换水口相邻或相隔;其盘中央设置出水口;所述的转动盘的进水口、出水切换盲孔及中央出水盲孔分别对应固定盘的进、出水切换水口及中央出水口。
还包括控制转动盘转动切换位置的凹凸结构,其凹结构对应切换位置设置 在壳体上;位于转动轴体上的凸结构为弹性凸结构,当其与壳体上的凹结构接触凹凸配合时,转动盘与固定盘处于对应的切换位置上。
所述的壳体是设置上端盖的筒体;该上端盖或与筒体活动连接配合,或直接与筒体构成一体。
本发明与现有净水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拆装滤胆过程无污水污染;可以对卧式机型的滤仓进行清洗;收集处理机器所要排放的污水。鉴于不存在“溅水”现象,净水器可以采用卧式机型模式,便于用户自行更换滤胆,降低净水器使用成本,有利于净水器的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的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1中,上端盖与筒体构成一体的壳体3内放置带转动轴体1a的转动盘1和固定盘2。转动盘1的上表面设置凹结构1b与转动轴体1a的凸块结构凹凸插入配合;其下表面与固定盘2上表面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转动盘1上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通过密封腔内的环形水路3c连通进水孔3a。密封件5用于旋转轴体2a与壳体3轴孔之间的密封;与进水切换水口11同一圆周上的出水切换盲孔12连通盘中央的中央出水盲孔10。固定盘2的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与转动盘1进、出水切换水口11、12、10对应的切换水口21、22、20,以及排水切换水口23。其下表面均布内凹的定位盲孔2b,并且围绕各切换水口设置沉孔2a。下端盖4上表面设置对应固定盘2定位盲孔2b的定位凸台4c;在圆周面上设置卡扣4d与壳体3上的卡口3b对应;其下表面设置安装定位凸台4e;对应固定盘下表面的沉孔2a设置相应的过水孔4a,并在其内设置相应的密封垫4b。
图2是本发明采用的四等分切换位置转动盘与设置中央出水口的固定盘的切换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采用的五等分切换位置转动盘与设置中央出水口的固定盘的切换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采用的六等分切换位置转动盘与设置中央出水口的固定盘的切换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3的组合示出实施例1的原理。将转动轴体1a嵌入转动盘1的凹结构1b后一起放入壳体3中,再将固定盘2与下端盖4对应设置。通过定位凸台4c和凹结构2b相互凹凸插接配合后,放入壳体3内并用力使卡扣4d卡入壳体3的卡口3b中。此时,同轴线的转动盘1与固定盘2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切换界面。将四个密封垫4b置于切换水口21、22、23、20各自沉孔2a对应的过水口4a中,其另一端高出下端盖。将组装好的双水路切换器放入机座的封闭内腔,并且将位于下端盖底面的安装定位凸台4e插入内腔底面上的盲孔进行径向限位。盖上封闭内腔的盖板并以标准件固定,便完成了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在机座上的安装。此时,穿越下端盖的四个密封垫4b直接作用在固定盘2的沉孔2a,与机座封闭内腔底面各管路接口处的沉孔之间,不受下端盖4的影响。机座另设一条管路连通封闭内腔作为进水管路,连通转动盘1的进水口11。由于封闭内腔腔壁与转动盘1之间存在空隙构成环形水路3c,因此无论转动盘处在任意一个等分切换位置上,机座进水管路都连通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
当封闭式双水路切换装置处于开通位置上时,机座进水管路中的水经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的进水孔3a、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固定盘2进水切换水口21、滤胆进水管路及滤料层、滤胆出水管路、固定盘2中央出水切换水口20、转动盘1中央出水盲孔10及出水盲孔12、固定盘2出水切换水口22,最后由机座出水管路流出。
当封闭式双水路切换装置的转动轴体1a逆时针转动错开一个等分切换位置,处于关闭位置上时,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及出水盲孔12被固定盘2封闭。此时脱卸滤胆,管路中的水因管路另一端被封闭不会流出。
当封闭式双水路切换装置的转动轴体2a在开通状态下顺时针转动错开一个等分切换位置,处于关闭及排水位置上时,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被固定盘2封闭;转动盘1出水切换盲孔12与固定盘2的排水切换水口23连通。此时脱卸滤胆,滤仓或管路中的水通过固定盘2中央出水切换水口20、转动盘1中央出水盲孔10及出水盲孔12、固定盘2排水切换水口23,最后由机座低处的排水管路流出。
作为实施例1的另一种模式,在上端盖上设置过水口4a及密封垫4b,以及定位凸台4c、安装定位凸台4e;在下端盖上设置轴孔、卡扣4d,并依次放入固定盘2、转动盘1及带密封件5的转动轴体1a,并将下端盖的卡扣4d卡入壳体3的卡口3b内构成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同样可以实施实施例1的运行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效果。
作为实施例1的第三种模式,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上端盖与筒体分开设置,通过螺纹连接构成壳体3,并且在筒体腔壁外围上设置安装孔代替卡口3b。下端盖4也设置相应的安装孔代替卡扣4d。两部件通过标准件紧固构成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
实施例2,图1、4的组合示出实施例2的原理。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固定盘设置为六等分切换位置.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与出水切换盲孔12相对并位于同一圆周上;连通出水切换盲孔12的中央出水盲孔10对接固定盘中央出水切换水口20。固定盘2连接滤胆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21、22与转动盘1的进、出切换水口11、12密封对接;连接排水管路的排水切换水口23邻近进水切换水口21。
当封闭式双水路切换装置处于开通位置上时,机座进水管路中的水经封闭 式双水路切换器的进水孔3a、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固定盘2进水切换水口21、滤胆进水管路及滤料层、滤胆出水管路、固定盘2中央出水切换水口20、转动盘1中央出水盲孔10及出水盲孔12、固定盘2出水切换水口22,最后由机座出水管路流出。
当封闭式双水路切换装置的转动轴体1a顺时针转动至相邻的等分切换位置,处于关闭位置上时,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及出水盲孔12被固定盘2封闭。此时脱卸滤胆,管路中的水因管路另一端被封闭不会流出。
当封闭式双水路切换装置的转动轴体2a继续顺时针转动至第二个等分切换位置上,处于关闭及排水位置上时,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被固定盘2封闭;转动盘1出水切换盲孔12与固定盘2的排水切换水口23连通。此时脱卸滤胆,滤仓或管路中的水通过固定盘2中央出水切换水口20、转动盘1中央出水盲孔10及出水盲孔12、固定盘2排水切换水口23,最后由机座低处的排水管路流出。
实施例3,图1、2的组合示出实施例3的原理。将固定盘设置为四等分切换位置.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与出水切换盲孔12相对并位于同一圆周上;连通出水切换盲孔12的中央出水盲孔10对接固定盘中央出水切换水口20。固定盘2连接滤胆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21、22与转动盘1的进、出切换水口11、12密封对接。
当封闭式双水路切换装置处于开通位置上时,机座进水管路中的水经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的进水孔3a、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固定盘2进水切换水口21、滤胆进水管路及滤料层、滤胆出水管路、固定盘2中央出水切换水口20、转动盘1中央出水盲孔10及出水盲孔12、固定盘2出水切换水口22,最后由机座出水管路流出。
当封闭式双水路切换装置的转动轴体1a顺时针转动至错开一个等分切换位置,处于关闭位置上时,转动盘1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及出水盲孔12被固定盘2封闭。此时脱卸滤胆,管路中的水因管路另一端被封闭不会流出。
实施例4,在固定盘的四等分切换位置上将分别连通机座的进、出水管路接口的外接进、出水切换水口设置在转动盘上;分别连通串接滤胆管路的内接进、出水切换水口设置在固定盘上;转动盘与固定盘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并且通过转动转动盘,使其上的各切换水口与固定盘上的各切换水口同时相应错开等分切换位置,改变原有的对应连通关系。
随转动盘转动错开原有的切换位置,转动盘上各切换水口与固定盘上的各切换水口的对应关系相应变动,相应改变两盘切换水口各自连接管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当该双水路切换器处于开通位置时,两盘的两对切换水口对应连通,将机座的进水口与串接滤胆管路的进水口连通;机座的出水口与串接滤胆管路的出水口连通;当该双水路切换器处于关闭位置时,两盘的两对切换水口所连接的进、出水管路各自断开。
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同的切换原理,当固定盘的五等分或六等分切换位置上设置连接排水管路的排水切换水口时,相应可以实现转动盘与固定盘之间的三种密封切换对应关系:即进、出切换水口的同时连通、或同时关闭、或同时关闭及排水。
与实施例1、2、3不同的是实施例4中,外接机座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位于密封切换界面的同一侧转动盘上。
同理,外接机座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也可以位于固定盘上;内接滤胆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位于转动盘上。
实施例5,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采用三盘切换模式,即转动盘同时与上、下固定盘接触配合构成两个密封切换界面。上、下固定盘切换水口与机座相应过水口之间均设置密封垫。转动盘与固定盘同样可以设置四等分或五等分或六等分切换位置,实现转动盘与固定盘之间的三种密封切换对应关系:即进、出切换水口的同时连通、或关闭、或关闭及排水。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双水路切换装置,同时控制净水器的进、出水,净水器本身不承受自来水水压,而且不会出现净水器出水管路因水龙头关闭不紧密出现的“漏滴”现象。
作为上述各实施例的改进,双水路切换器内还对称设置控制转动盘1转动切换位置的凹凸结构:在壳体3内壁上每间隔一个等分切换位置设置一组凹结构;位于转动轴体1a下端的圆盘上的径向凸结构为弹性凸结构,当径向凸结构位于两凹结构之间,并与两凹结构凹凸接触配合时,对应转动盘与固定盘之间的一种切换状态。当转轴体1a转动时,位于转动轴体1a下端的圆盘上的径向弹性凸结构,受到壳体3内壁上凹结构的挤压,产生向内的弹性变形脱开与凹结构配合,进入相邻切换位置上的两凹结构之间,对应一种新的切换状态。可根据需要在壳体3内壁上设置2~3组凹结构,分别对应上述2~3种密封切换对应关系:即进、出切换水口的同时连通、或同时关闭、或同时关闭并出水管路排水。
作为上述各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作为上述各实施例的改进,净水器采用封闭滤仓内置滤胆的卧式机型,滤胆位置高于机座,在开启滤仓更换滤胆及清洗仓壁时,连同杂质的污水会通过双水路切换器将出水管路切换至排水管路流出,从而无需将卧式机器倒置放平,倒出杂质和污水。其他未脱开滤胆及管路中的水也会因水位高,通过位于低处的机座排水管路流出。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可以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包括设置进、出水管路接口的机座、串接滤胆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机座进、出水管路接口之间并同时控制机座进、出水管路通、断的双水路切换器;该双水路切换器各自设置切换水口的固定盘和转动盘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连接机座进、出水管路接口的进、出水切换水口或分别位于转动盘和固定盘上,或同位于转动盘上,或同位于固定盘上,其中对于连接机座进、出水管路接口的进、出水切换水口或分别位于转动盘和固定盘上,或同位于转动盘上,相应连接串接滤胆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同位于固定盘上;对于连接机座进、出水管路接口的进、出水切换水口或同位于固定盘上,相应连接串接滤胆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同位于转动盘上;随双水路切换器另设的旋转轴体带动转动盘转动错开原有的切换位置,转动盘上各切换水口与固定盘上的各切换水口的对应关系相应变动,相应改变两盘切换水口各自连接管路之间的连通关系:当该双水路切换器处于导通机座进、出水管路的开通位置时,两盘的两对切换水口对应连通,串接滤胆管路连接机座进、出水管路接口;当该双水路切换器处于断开机座进、出水管路的关闭位置时,两盘的两对切换水口所连接的进、出水管路各自断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水路切换器设置排水切换水口,该排水切换水口与出水切换水口处于同一盘上;所述的机座设置连接排水切换水口的排放管路;当连接机座进、出水管路接口的进、出水切换水口或分别位于转动盘和固定盘上或同位于转动盘上,并且双水路切换器处于关闭及排水位置时,两盘的进水切换水口均被封闭;转动盘上连通串接滤胆管路出水口的出水切换水口,与固定盘上排水切换水口对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为卧式机座;所述串接滤胆管路中的滤胆位置高于该卧式机座,该滤胆或是封闭滤胆或是置于封闭滤仓中的内置滤胆;当脱开封闭滤胆或者内置滤胆时,存于串接滤胆管路的水经低处的排放管路流出。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设有带盖板的内腔并在内腔底面设置连接机座进、出水管路和滤胆进、出水管路的接口;该内腔与盖板配合并以标准件固定构成封闭内腔;所述的双水路切换器是带壳体的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并设置用于安装定位的凹凸件;该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置于该封闭内腔中,其旋转轴体伸出盖板;该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的各切换水口与封闭内腔底面上的相应接口密封连接,并且通过壳体上的凹凸件与封闭内腔接触配合并径向限位。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接滤胆管路是位于机座内的刚性管路;所述的滤胆位于机座刚性管路之上,该滤胆的水口与刚性管路密封对接。
6.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的双水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该封闭式双水路切换器设置固定盘(2)和带旋转轴体(1a)的转动盘(1)、壳体(3)和下端盖(4);该转动盘(1)上设置带豁口的进水切换水口(11)与固定盘进水切换水口(21)对应,并通过封闭内腔的环形水路(3c)连通壳体(3)的进水孔(3a),该转动盘(1)上与固定盘出水切换水口(22)对应的出水切换盲孔(12),连通位于转动盘(1)中央的中央出水盲孔(10),并与固定盘中央出水口(20)密封对接;旋转轴体(1a)一端伸出壳体(3)的轴孔,另一端的凸块结构插入转动盘上表面设置的凹结构(1b)中并与其联动;转动盘(1)与固定盘(2)接触配合构成密封切换界面;固定盘(2)下表面均布内凹的定位盲孔(2b),并且围绕各切换水口设置沉孔(2a);该下端盖(4)设置与固定盘(2)各切换水口的沉孔(2a)对应的多个过水口(4a)和相应的密封垫(4b),以及定位凸台(4c)及卡扣(4d),并通过该卡扣(4d)与壳体(3)的卡口(3b)凹凸接触配合构成封闭内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的双水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盘(2)具有四等分切换位置,连接滤胆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21、22)对称设置,并在固定盘(2)中央设置中央出水口(20);所述的转动盘(1)的进水口(11)、出水切换盲孔(12)及中央出水盲孔(10)分别对应固定盘的进、出水切换水口(21、22)及中央出水口(2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的双水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盘(2)设置五等分切换位置或六等分切换位置,并在同一圆周上设置进、出水切换水口(21、22)及排水切换水口(23):其中,具有五等分切换位置的固定盘(2)上,连接滤胆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21、22)相隔;连接排水管路的排水切换水口(23)与出水切换水口(22)相邻并与进水切换水口(21)相隔;固定盘(2)盘中央设置中央出水口(20);所述的转动盘(1)的进水口(11)、出水切换盲孔(12)及中央出水盲孔(10)分别对应固定盘的进、出水切换水口(2I、22)及中央出水口(20);具有六等分切换位置的固定盘2上,连接滤胆进、出水管路的进、出水切换水口(21、22)相对;连接排水管路的排水切换水口(23)与出水切换水口(22)相邻或相隔;固定盘(2)中央设置中央出水口(20);所述的转动盘(1)的进水口(11)、出水切换盲孔(12)及中央出水盲孔(10)分别对应固定盘的进、出水切换水口(21、22)及中央出水口(20)。
9.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的双水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转动盘转动切换位置的凹凸结构,其凹结构对应切换位置设置在壳体上;位于转动轴体(1a)上的凸结构为弹性凸结构,当其与壳体上的凹结构接触凹凸配合时,转动盘与固定盘处于对应的切换位置上。
10.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的双水路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是设置上端盖的筒体;该上端盖或与筒体活动连接配合,或直接与筒体构成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7653.5A CN103372344B (zh) | 2012-04-23 | 2012-04-23 | 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及双水路切换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37653.5A CN103372344B (zh) | 2012-04-23 | 2012-04-23 | 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及双水路切换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72344A CN103372344A (zh) | 2013-10-30 |
CN103372344B true CN103372344B (zh) | 2017-02-08 |
Family
ID=49458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37653.5A Active CN103372344B (zh) | 2012-04-23 | 2012-04-23 | 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及双水路切换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723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47769B (zh) * | 2013-12-28 | 2017-10-31 | 杜也兵 | 水龙头过渡阀体及其与水龙头之间的连接安装方法 |
CN104083920B (zh) * | 2014-07-23 | 2016-04-13 | 江苏永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过滤器的滤芯自清洗装置 |
CN104941292B (zh) * | 2014-12-03 | 2017-03-29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连接器、净水器、连接器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
CN105617755B (zh) * | 2016-03-16 | 2017-11-10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拆换滤芯不间断供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0156714B1 (ko) * | 1994-11-14 | 1998-12-15 | 김광호 | 정수기용 여과장치 |
CN101396625A (zh) * | 2007-09-30 | 2009-04-01 | 杜也兵 | 带反冲洗的净水器 |
CN102008845A (zh) * | 2009-09-07 | 2011-04-13 | 杜也兵 | 净水处理机 |
CN102049157A (zh) * | 2009-11-06 | 2011-05-11 | 杜也兵 | 反冲净水器的水路切换器侧控切换方法 |
CN102107912A (zh) * | 2009-12-24 | 2011-06-29 | 冉伊虹 | 具有封闭式水路切换器的净水机 |
-
2012
- 2012-04-23 CN CN201210137653.5A patent/CN1033723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0156714B1 (ko) * | 1994-11-14 | 1998-12-15 | 김광호 | 정수기용 여과장치 |
CN101396625A (zh) * | 2007-09-30 | 2009-04-01 | 杜也兵 | 带反冲洗的净水器 |
CN102008845A (zh) * | 2009-09-07 | 2011-04-13 | 杜也兵 | 净水处理机 |
CN102049157A (zh) * | 2009-11-06 | 2011-05-11 | 杜也兵 | 反冲净水器的水路切换器侧控切换方法 |
CN102107912A (zh) * | 2009-12-24 | 2011-06-29 | 冉伊虹 | 具有封闭式水路切换器的净水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72344A (zh) | 2013-10-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72344B (zh) | 净水器的双水路切换控制方法及双水路切换装置 | |
CN101797480B (zh) | 带错流式滤芯的净水器 | |
CN102452735B (zh) | 带连体滤仓及下置机座的水处理器 | |
CN105709492B (zh) | 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 |
CN105126414A (zh) | 离心式自清洁滤器 | |
CN102107912B (zh) | 具有封闭式水路切换器的净水机 | |
CN102040292B (zh) | 多滤芯反冲净水机内置管路连接方法 | |
CN205516845U (zh) | 自清洗双联过滤器 | |
CN102019108B (zh) | 多滤芯反冲净水器内置管路连接方法 | |
CN102019107B (zh) | 全反冲净水处理机 | |
CN102139177A (zh) | 具有排浓口滤芯净水器管路反冲切换连接方法 | |
CN103845948A (zh) | 具有多滤胆反冲切换器的净水器内置管路连接方法 | |
CN111140671B (zh) | 一种多功能流体控制阀及其水处理装置 | |
CN203139759U (zh) | 一种电动多滤芯反冲洗过滤筛 | |
CN108328792B (zh) | 智能过滤净化水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3192719U (zh) | 一种具有排污功能的水龙头过滤器 | |
CN101844838B (zh) | 反冲洗净水器的机座装置 | |
CN210964217U (zh) | 一种全自动反冲洗y型过滤器 | |
CN105080195B (zh) | 具有轴向进、出水接口的水路切换器及净水机 | |
CN105709489B (zh) | 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 |
CN206645837U (zh) | 一种在线切换反冲水处理装置 | |
CN101797453B (zh) | 箱式净水器 | |
CN102091472A (zh) | 净水器双控水龙头控制方法 | |
CN205495129U (zh) | 滤芯组件及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 |
CN105709490B (zh) | 水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