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8868A -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68868A CN103368868A CN2012101045320A CN201210104532A CN103368868A CN 103368868 A CN103368868 A CN 103368868A CN 2012101045320 A CN2012101045320 A CN 2012101045320A CN 201210104532 A CN201210104532 A CN 201210104532A CN 103368868 A CN103368868 A CN 1033688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ffic
- bandwidth
- net
- downlink
- cl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3748 Device issu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37009 pin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网络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资源利用不合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主要包括远端验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设备根据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查找所述用户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并将查找到的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发送到业务控制节点业务控制节点;所述业务控制节点根据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对所述用户的流量方向进行分类,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网络带宽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因特网业务在不同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涉及到流量计费问题。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网间流量越来越大,对于网络运营商而言,准确控制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的流量问题显得也越来越重要。为了准确控制流量,除了采取在网内部署或缓存更多的业务内容等方案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网间流量的方法实现。
目前控制流量的主要方法有:1)控制网间互联链路的带宽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由运营商根据网间互联链路带宽、业务发展、预算计划来决定和用户接入情况决定;2)控制每个用户的接入速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限制每个用户的接入速率降低总体网络流量,从而也最终降低网间的流量带宽需求。
但是,上述两种方法都存在技术问题。例如对于上述的方法1,只能控制所有用户的聚合流量,因而可能出现部分用户过多占用网间带宽资源,而其它用户不获得足够的带宽,导致资源的不合理、不公平利用。对于上述的方法2,通过限制每个用户的总带宽,一方面限制了对网间互联的带宽需求,但同时也使得不能充分利用当前运营商网络所具有的高速接入能力、高速城域网/骨干网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可实现一方面能让用户充分利用网络所具有的高速接入能力、高速的城域网/骨干网能力,使得用户在访问网内资源时获得更好的网络体验;另一方面不显著增加网间互联带宽要求,并确保用户能高效合理的获得网络带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包括:
远端验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设备根据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查找用户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并将查找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发送到业务控制节点业务控制节点;
业务控制节点根据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对用户的流量方向进行分类,并根据接收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
优选地,上述业务控制节点根据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对用户的流量方向进行分类具体包括:
对于用户的上行流量,业务控制节点根据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将上行流量分为上行网间流量类和上行网内流量类;
对于用户的下行流量,业务控制节点根据下行流量的源地址将下行流量分为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
优选地,上述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流量总带宽和上行网间流量带宽;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下行流量总带宽和下行网间流量带宽;
相应地,上述根据接收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业务控制节点将上行网间流量类的上行流量控制在上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上行流量控制在上行流量总带宽内;
业务控制节点将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行流量控制在下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下行流量控制在下行流量总带宽内。
其中,对于用户的上行流量,业务控制节点根据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将上行流量分为上行网间流量类和上行网内流量类具体包括:
业务控制节点判断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上行流量为上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上行流量为上行网间流量类;
其中,对于用户的下行流量,业务控制节点根据下行流量的源地址将下行流量分为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具体包括:
业务控制节点判断下行流量的源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下行流量为下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下行流量为下行网间流量类。
优选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还包括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
上述根据接收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业务控制节点为用户创建网间限速队列和网内提速队列,并使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流流量进入网间限速队列,使下行网内流量类的下行流量进入网内提速队列;
其中,对于进入到网间限速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限制在网间限制值内;对于分派到网内流量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提高至网内提高值。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查找用户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
发送单元,用于将查找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发送到业务控制节点业务控制节点。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用户业务类型存储预设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
优选的,存储单元存储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还包括: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包括:
分类单元,用于根据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对用户的流量方向进行分类;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
优选地,分类单元包括:
上行分类模块,用于对于用户的上行流量,根据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将上行流量分为上行网间流量类和上行网内流量类;
下行分类模块,用于对于用户的下行流量,根据下行流量的源地址将下行流量分为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
优选地,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流量总带宽和上行网间流量带宽;和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下行流量总带宽和下行网间流量带宽;
控制单元包括:
上行控制模块,用于将上行网间流量类的上行流量控制在上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上行流量控制在上行流量总带宽内;
下行控制模块,用于将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行流量控制在下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下行流量控制在下行流量总带宽内。
进一步地,上行分类模块,具体用于判断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上行流量为上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上行流量为上行网间流量类;
下行分类模块,具体用于判断下行流量的源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下行流量为下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下行流量为下行网间流量类。
控制单元接收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还包括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
控制单元包括:下行调整模块,用于为用户创建网间限速队列和网内提速队列,并使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流流量进入网间限速队列,使下行网内流量类的下行流量进入网内提速队列,其中对于进入到网间限速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限制在网间限制值内;对于分派到网内流量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提高至网内提高值。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和上述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案中,针对每个用户增加了不同方向流量的带宽控制,实现对每个用户上下行带宽的分别控制,同时,BNG设备可根据用户上下行带宽策略对上下行流量带宽进行监控,进而可以取得针对每个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业务,充分利用运营商自有的高速网络资源,并合理利用网间互联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中对下行流量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网络流量带宽的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并且,以下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实施例的排列顺序及实施例的编号与其优选执行顺序无关。
实施例1
图1a为用户接入管理的一般网络构架场景,本实施例结合图1a接入管理的流程,提供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
在该场景中,BO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同现有技术一样,记录了用户订购的各种业务类型,并根据Radius设备(远端验证拨入用户服务)设备上取得的记账信息使用情况提供帐单。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提供给Radius设备后,将被Radius设备用于查找对应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进而实现网内、网间流量带宽控制。设图1a中用户1的业务类型为‘srv1’。
在本实施例中,Radius设备设备上存储有根据用户业务类型预设的上下行带宽策略属性。Radius设备设备可根据用户业务类型,将业务类型映射为对应用户的带宽策略数据,控制业务控制节点(BNG,包括BRAS/SR等)对用户执行相应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本实施例中用于带宽控制的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性。设图1a中用户1的下行带宽策略属性为pout_1,上行带宽策略属性为pin_1。其中,下行带宽策略属性需预设用户下行流量总带宽和下行网间流量带宽,上行带宽策略属性需预设用户上行流量总带宽和上行网间流量总带宽。针对可提供给用户的不同业务类型,可以定义出多种相应的带宽参数。设在图1a中定义了10M总带宽,2M网间流量的上下行带宽策略属性,用于对用户1进行限速。
业务控制点设备(BNG,包括BRAS/SR等)接入用户,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Radius设备下发的带宽策略数据控制用户上下行流量带宽。业务控制节点上将对流量分类进行分类,设图1a的区分为网内流量类class_inet和网间流量类class_onet。同时,也将基于流量分类根据radius设备下方的上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对流量带宽进行限制。
如图2a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用户拨号登入城域网。
102,业务控制节点到Radius设备对用户进行认证。
步骤101和102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赘述。
103,如果认证成功,radius设备根据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查找用户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并将查找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发送到BNG,同时Radius设备返回认证成功信息。
其中,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性。进一步地,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流量总带宽和上行网间流量带宽;和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下行流量总带宽和下行网间流量带宽;
例如结合图1a上述103为:认证成功后,Radius设备根据srv1查到到对应的pout1和pin1,并下发到业务控制节点。由Radius设备下发的用户1的上下行带宽控制策略属性=pin_1+pout1;其中,pout_1=下行10M总带宽,网间2M;pin_1=上行10M总带宽,网间2M。
104,业务控制节点根据返回的上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对用户应用控制策略。包括根据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对用户的流量方向进行分类,并根据接收到的ra 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对于用户1的上行流量,业务控制节点根据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将上行流量分为上行网间流量类和上行网内流量类;
优选方案中,对用户的上行流量方向进行分类的方法为:业务控制节点判断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上行流量为上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上行流量为上行网间流量类;
例如:设运营商内部地址段包括:ip-net1,ip-net2…,ip-netn,用户流量=t,则上行流量分类规则为:如果t.目的地址=[ip-net1,ipnet2…,ip-netn,组播地址])那么t属于class-inet(内部流量);否则属于class-onet(网间流量)
上述对上行流量进行分类的方法中除了目的地址为运用商单播地址,还应包括组播和广播地址,这就相当于包括了IPTV等组播信息以及网络控制信息。
对于用户1的下行流量,业务控制节点根据下行流量的源地址将下行流量分为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
优选方案中,对用户的下行流量方向进行分类的方法为:BNG判断下行流量的源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下行流量为下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下行流量为下行网间流量类。具体实施时可通过将内部地址段范围预记录到ACL(控制访问列表)上,并用该ACL根据源地址过滤下行流量(上行流量)实现。
例如:如果t.源地址=[ip-net1,ipnet2…,ip-netn])那么t属于class-inet(内部流量);否则属于class-onet(网间流量)即:Class_inet=ip-net1,ip-net2…..;Class_onet=ip-other-network。
业务控制节点将上行网间流量类的上行流量控制在上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上行流量控制在上行流量总带宽内;
业务控制节点将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行流量控制在下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下行流量控制在下行流量总带宽内。
例如:下行带宽策略pout_1=对所有流量限速为10M对class-onet限速2M;
上行带宽策略pin_1=对所有流量限速为10,对class-onet限速2M。
105,用户正常上网,业务控制节点对用户流量实现带宽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业务控制节点可基于IP源、目地址对用户的流量进行分类,实现不同方向流量控制,即首先确定网内地址网段,对于去往网内地址或来自网内地址的流量分类为网内流量,其余流量为网间流量;并且业务控制节点可基于分类后的流量方向对上下行的流量带宽进行限制,实现不同方向流量控制,可取得对网间流量进行限速的同时对总带宽限速,保证网间流量不超过规定值,在不超过总带宽限制的条件下,剩余带宽可全部访间网内流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该方案中还可对网内或网间下行流量的网速流量实现分别控制,提供一种下行网速流量差异化服务,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合理利用下行流量带宽的技术效果。该方法中,对上行流量的处理与上述步骤101-105中对上行流量的分类、控制等的过程相同,在此不赘述。对下行流量的处理与上述步骤101-105不同之处在于:在将下行流量类分成下行网内流量类和下行网间流量类后,还可按照下行网内流量类和下行网间流量类对下述流量的流量进行更具体的控制,该控制过程可在上述步骤104中执行,并且将在BNG根据下行流量的源地址判定下行流量为下行网内流量类,还是为下行网间流量类之后具体执行。下面结合图1b的场景,以业务控制节点具体为BRAS、PPPOE拨号登入方式为例,就本发明中对下行流量的控制过程做具体描述。其中,图1b中的内网代表发送下行网内流量类的网络,外网代表发送下行网间流量类的网络。需要说明的是:1)下述实施例过程仅对与步骤104-105中不同的地方进行描述,其他未作描述的内容,例如对上行流量的处理可认为与步骤101-105的过程相同;2)、PPPOE(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通过以太网传输点对点协议)是用户拨号登入城域网的一种具体协议,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种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其他拨号登入方式也适用本发明。如图2b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用户端发起PPPOE session(会话)到BRAS;
202,BRAS将用户发起该PPPOE session的认证信息发送到Radius设备;
203,Radius设备根据该认证信息中的如账号判断该用户是否为需要提供下行网速流量差异化服务的用户;如果确定为是需要提供下行网速流量差异化服务的用户,则将包括(预设的与该账号对应的)带宽模板的ra 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发送到BRAS,该带宽模板中包括sub-profile(和/或sla-profile)属性,该属性可反应出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如果确定为无需提供下行网速流量差异化服务的用户,则正常下发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即对下行网间或网内流量不做限制,可认为同步骤104;
其中,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是通过sub-profile属性反应还是sla-profile反应取决于厂家的带宽模板类型。
例如:1)sub-profile,(如厂家12号属性);
2)sla-profile(如厂家13号属性);
说明:1)sub-profile:
格式:sub-pppoe-(网内速率)M(网间速率)
举例:原2M用户的下行网内流量类可提速成4M,下行网间流量类限速不变,则radius设备下发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中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的格式为sub-pppoe-4M2
参考现网拓扑模板,网内提速按照增加2M为基准,涉及带宽模板如下:
sub-pppoe-4M2
sub-pppoe-6M4
sub-pppoe-8M6
sub-pppoe-10M8
sub-pppoe-12M10
sub-pppoe-22M20
2)sla-profile:
格式:sla-pppoe-(网内速率)M(网间速率)
举例:原2M用户的下行网内流量类可提速成4M,下行网间流量类限速不变,则ra dius设备下发的ra 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中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的格式为sla-pppoe-4M2
参考现网拓扑模板,网内提速按照增加2M为基准,涉及模板如下:
sla-pppoe-4M2
sla-pppoe-6M4
sla-pppoe-8M6
sla-pppoe-10M8
sla-pppoe-12M10
sla-pppoe-22M20
需要说明的是:radius设备在为同一用户下发radius设备属性策略的时候,sub-profile和sla-profie的带宽值是一致的,如user1的值为:sub-pppoe-4M2,sla-pppoe-4M2;2、上述带宽模板是从现网中提取,网内提速按照增加2M处理,具体值根据需求制定。
此时,该部分中“根据接收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具体方案除了上述步骤104中的过程外,还可以包括步骤204的过程,具体为:
204,BRAS为用户的下流流量创建两组队列,分别为下行网间限速队列和下行网内提速队列,并使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流流量进入下行网间限速队列,使下行网内流量类的下行流量进入下行网内提速队列;BRAS根据接收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中的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对于进入到下行网间限速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限制在网间限制值内;对于分派到下行网内流量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提高至网内提高值。
其中,在步骤204中,确定下行流量是属于下行网间流量类,还是属于下行网内流量类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考步骤104相关部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该步骤204中,仅需考虑确定下行流量属于下行网间流量类还是属于下行网内流量类后,进入对应的队列即可。此外,对于上行流量,由于不做改进,因此与步骤104中相关上行流量部分的内容相同,在此也不赘述。
例如,如图1b所示,在下行方向,同时有有来自内网和外网的下流流量时,可以允许最大总带宽(如8M),但限定下行网间流量类的网速流量为网间内流量值如2M,剩余的带宽用于下行网内流量类,因此可将属于下行网内流量类的下行流量的网速流量提升至网内提高值,如6M。
205,用户正常上网,BRAS对该用户的PPPOE session的下行流量实现网内限制流量和网间提高流量的控制。
本实施例图2b提供的方案中,对于pppoe session,BRAS创建了两个下行队列,分别设定不同的网速流量,BRAS可根据下发策略中Sla-profile和/或sub-profiles中反应的网内提高值和网间限制值,根据按源地址区别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让来自网内的下行流量进入下行网内提速队列,让来自网外的下行流量进入下行网间限速队列,进而可取得对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分别进行网速流量控制、更加合理利用下行带宽资源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该装置部署在实施例1中radius设备上,也可以就是实施例1中的radius设备。如图3所示,包括:接收单元31,查找单元32,发送单元33。
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查找单元32,用于根据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查找用户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发送单元33,用于将查找到的rad 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发送到业务控制节点BNG。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还可包括:
存储单元34,用于根据不同的用户业务类型存储预设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
进一步的,存储单元34存储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还包括: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根据用户业务类型下方对应的上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到业务控制节点,指示业务控制节点对用户进行网内和网间流量控制,进而利于实现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流量带宽控制方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以部署在实施例1的业务控制节点上,也可以就是实施例1中的业务控制节点实现的功能。如图4所示,包括:分类单元41,控制单元42。
分类单元41,用于根据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对用户的流量方向进行分类;控制单元4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
其中,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流量总带宽和上行网间流量带宽;和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下行流量总带宽和下行网间流量带宽。
优选地,分类单元包括41:上行分类模块411,下行分类模块412。
上行分类模块411,用于对于用户的上行流量,根据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将上行流量分为上行网间流量类和上行网内流量类;
下行分类模块412,用于对于用户的下行流量,根据下行流量的源地址将下行流量分为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
具体而言,上行分类模块411,具体用于判断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上行流量为上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上行流量为上行网间流量类;
下行分类模块412,具体用于判断下行流量的源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下行流量为下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下行流量为下行网间流量类。
优选地,控制单元42包括:上行控制单元421,下行控制单元422。
上行控制模块421,用于将上行网间流量类的上行流量控制在上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上行流量控制在上行流量总带宽内;
下行控制模块422,用于将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行流量控制在下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下行流量控制在下行流量总带宽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由于可根据不同用户实现上下行不同的网内、网间流量带宽的控制,因此一方面能让用户充分利用网络所具有的高速接入能力、高速的城域网/骨干网能力,使得用户在访问网内资源时获得更好的网络体验;另一方面不显著增加网间互联带宽要求,并确保用户能高效合理的获得网络带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中,控制单元42接收到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还包括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相应地,控制单元42还可包括:
下行调整模块,用于为所述用户创建下行网间限速队列和下行网内提速队列,并使所述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流流量进入所述下行网间限速队列,使所述下行网内流量类的下行流量进入所述下行网内提速队列,其中对于进入到所述下行网间限速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限制在所述网间限制值内;对于分派到所述下行网内流量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提高至所述网内提高值。
需要说明的是:该下行调整模块与下行控制模块422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中,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中,具体是由下行控制模块422执行对下行流量的控制,还是由下行调整模块执行对下行流量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厂家设备是否支持。因为某些厂家的BRAS设备支持下行调整模块实现其功能,所以可以部署下行调整模块,而某些厂家的BRAS设备由于物理配置不足,可能仅能执行下行控制模块实现其功能,所以即使将下行调整模块部署到这样的BRAS设备上,也仅能运行下行控制模块422。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另一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通过对用户的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分别控制网速流量的方式,实现了为用户提供下行网速流量差异化服务,解决了现有宽带接入用户带宽控制中无法对下行网间和网内流量类进行差别化承载控制的问题,取得了在进行宽带用户提速,提高用户宽带体验的同时,减轻了互联互通带宽的压力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BOSS、radius设备,业务控制节点和用户端,特别地,radius设备包括实施例2中提供的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业务控制节点包括实施例3中提供的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
具体业务控制节点和radius设备的实现方案请参照实施例3和2,在此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对流量方向和根据不同方向采用限制流量带宽策略的技术手段,可实现一方面能让用户充分利用网络所具有的高速接入能力、高速的城域网/骨干网能力,使得用户在访问网内资源时获得更好的网络体验;另一方面不显著增加网间互联带宽要求,并确保用户能高效合理的获得网络带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即是说:本发明的装置、设备或者组成系统的各个设备即便执行方法或实现功能的主体为硬件,但实现该本发明所述功能的部分也是计算机软件产品的模块或单元等。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设备(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端验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设备根据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查找所述用户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并将查找到的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发送到业务控制节点,其中,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性;
所述业务控制节点根据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对所述用户的流量方向进行分类,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控制节点根据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对所述用户的流量方向进行分类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用户的上行流量,所述业务控制节点根据所述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将所述上行流量分为上行网间流量类和上行网内流量类;
对于所述用户的下行流量,所述业务控制节点根据所述下行流量的源地址将所述下行流量分为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流量总带宽和上行网间流量带宽;所述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下行流量总带宽和下行网间流量带宽;
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将所述上行网间流量类的上行流量控制在所述上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所述上行流量控制在所述上行流量总带宽内;
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将所述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行流量控制在所述下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所述下行流量控制在所述下行流量总带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用户的上行流量,所述业务控制节点根据所述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将所述上行流量分为上行网间流量类和上行网内流量类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判断所述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所述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所述上行流量为上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所述上行流量为上行网间流量类;
对于所述用户的下行流量,所述业务控制节点根据所述下行流量的源地址将所述下行流量分为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控制节点判断所述下行流量的源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所述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所述下行流量为下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所述下行流量为下行网间流量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还包括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
所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所述业务控制节点为所述用户创建下行网间限速队列和下行网内提速队列,并使所述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行流量进入所述下行网间限速队列,使所述下行网内流量类的下行流量进入所述下行网内提速队列;
其中,对于进入到所述下行网间限速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限制在所述网间限制值内;对于分派到所述下行网内流量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提高至所述网内提高值。
6.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
查找单元,用于根据BOSS记录的用户业务类型查找所述用户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
发送单元,用于将查找到的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发送到业务控制节点业务控制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根据不同的用户业务类型存储预设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还包括: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
9.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类单元,用于根据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对所述用户的流量方向进行分类;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对分类后的流量带宽进行控制,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和下行带宽策略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单元包括:
上行分类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用户的上行流量,根据所述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将所述上行流量分为上行网间流量类和上行网内流量类;
下行分类模块,用于对于所述用户的下行流量,根据所述下行流量的源地址将所述下行流量分为下行网间流量类和下行网内流量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上行流量总带宽和上行网间流量带宽;所述和下行带宽策略属性包括下行流量总带宽和下行网间流量带宽;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上行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上行网间流量类的上行流量控制在所述上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所述上行流量控制在所述上行流量总带宽内;
下行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行流量控制在所述下行网间流量带宽内,并将所述下行流量控制在所述下行流量总带宽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分类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上行流量的目的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所述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所述上行流量为上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所述上行流量为上行网间流量类;
所述下行分类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下行流量的源地址是否在预记录的内部地址段范围内,若在所述内部地址段范围内,则判定所述下行流量为下行网内流量类;否则,判定所述下行流量为下行网间流量类。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radius设备带宽策略属性还包括网间限制值和网内提高值;所述控制单包括:
下行调整模块,用于为所述用户创建下行网间限速队列和下行网内提速队列,并使所述下行网间流量类的下流流量进入所述下行网间限速队列,使所述下行网内流量类的下行流量进入所述下行网内提速队列,其中对于进入到所述下行网间限速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限制在所述网间限制值内;对于分派到所述下行网内流量队列的下行流量,将其流量提高至所述网内提高值。
14.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要求6或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radius设备控制装置,和如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流量带宽的业务节点控制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045320A CN103368868A (zh) | 2012-04-05 | 2012-04-05 |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045320A CN103368868A (zh) | 2012-04-05 | 2012-04-05 |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68868A true CN103368868A (zh) | 2013-10-23 |
Family
ID=49369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045320A Pending CN103368868A (zh) | 2012-04-05 | 2012-04-05 |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68868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0526A (zh) * | 2014-09-29 | 2015-01-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数据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4486254A (zh) * | 2014-12-12 | 2015-04-01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sdn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506297A (zh) * | 2016-11-18 | 2017-03-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访问流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7094082A (zh) * | 2016-02-18 | 2017-08-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7612709A (zh) * | 2017-08-10 | 2018-01-19 | 姜月娟 | 宽带用户分类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KR20180091215A (ko) * | 2017-02-06 | 2018-08-16 | 주식회사 시큐아이 | 네트워크 보안 방법 및 그 장치 |
CN110933624A (zh) * | 2018-09-18 | 2020-03-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不限量套餐用户的投诉处理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0387A (zh) * | 2003-01-28 | 2003-07-16 | 北京朗通环球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612546A (zh) * | 2003-10-28 | 2005-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异步转移模式下虚通道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911764A (zh) * | 2008-01-29 | 2010-12-08 | 索尼公司 | 多跳无线终端及其流量控制方法 |
-
2012
- 2012-04-05 CN CN2012101045320A patent/CN10336886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0387A (zh) * | 2003-01-28 | 2003-07-16 | 北京朗通环球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系统及方法 |
CN1612546A (zh) * | 2003-10-28 | 2005-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异步转移模式下虚通道流量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911764A (zh) * | 2008-01-29 | 2010-12-08 | 索尼公司 | 多跳无线终端及其流量控制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明彦: "用户带宽的灵活控制", 《视听》, 30 April 2010 (2010-04-30)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0526A (zh) * | 2014-09-29 | 2015-01-07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数据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4486254A (zh) * | 2014-12-12 | 2015-04-01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sdn网络带宽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7094082A (zh) * | 2016-02-18 | 2017-08-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带宽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6506297A (zh) * | 2016-11-18 | 2017-03-15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访问流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KR20180091215A (ko) * | 2017-02-06 | 2018-08-16 | 주식회사 시큐아이 | 네트워크 보안 방법 및 그 장치 |
KR101976794B1 (ko) * | 2017-02-06 | 2019-05-09 | 주식회사 시큐아이 | 네트워크 보안 방법 및 그 장치 |
CN107612709A (zh) * | 2017-08-10 | 2018-01-19 | 姜月娟 | 宽带用户分类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933624A (zh) * | 2018-09-18 | 2020-03-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不限量套餐用户的投诉处理方法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12126B (zh) |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 |
US11019029B2 (en) | Building a cooperative security fabric of hierarchically interconnected network security devices | |
US2024040607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oup bandwidth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s network | |
CN113316919B (zh) | 通信方法和系统 | |
US1155284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service | |
CN103368868A (zh) | 一种网络流量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3845086B2 (ja) | 制御されたマルチキャストのシステム及び実行方法 | |
CN112235123A (zh) | 业务功能注册机制和能力索引编制 | |
CN102469078A (zh) | 一种校园网接入外部网络的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5282191A (zh) | 负载均衡系统、控制器和方法 | |
AU2003255114A1 (en) |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quality of the service | |
CN102594924B (zh) | 互联网架构及其互联网服务方法和系统 | |
CN1964326A (zh) | 流量监管方法及流量监管设备 | |
CN101159630A (zh) | 流量监管方法、系统和宽带接入服务器 | |
KR101746105B1 (ko) | 서비스 체이닝이 가능한 오픈플로우 스위치 | |
CN101917414B (zh) | Bgp分类网关设备及利用该设备实现网关功能的方法 | |
WO2008151491A1 (fr) | Un système réseau p2p et son procédé d'application | |
US11812378B2 (en) | User management device, BNG, and BNG user internet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 |
WO2007033612A1 (en) |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resource controlling of the access network | |
WO2021093510A1 (zh) | 网络业务的处理方法、系统和网关设备 | |
KR101003505B1 (ko) | 망 부하에 따른 트래픽의 동적 제어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14978563A (zh) | 一种封堵ip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714271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653653B (zh) | 一种通讯电路管理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50071065A1 (en) | Quality-of-service enabl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for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clien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