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5052A - 投影机光源结构 - Google Patents
投影机光源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65052A CN103365052A CN2012101044351A CN201210104435A CN103365052A CN 103365052 A CN103365052 A CN 103365052A CN 2012101044351 A CN2012101044351 A CN 2012101044351A CN 201210104435 A CN201210104435 A CN 201210104435A CN 103365052 A CN103365052 A CN 1033650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solid state
- collimation lens
- array
- lentic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光源结构,其包括一个固态光源、一个准直透镜以及一个微透镜,所述固态光源产生一个照明光束,所述照明光束的光照路径为入射所述准直透镜后,出光形成水平光线再入射所述微透镜,所述微透镜将水平入射的所述照明光束汇集构成一个投影光束。本发明通过所述准直透镜使所述固态光源的所述照明光束穿透形成均匀的水平光线,可简化一般投影机光源的制程并符合环保的诉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投影机光源结构,尤指一种以穿透方式形成水平光线的投影机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投影机使用的光源大致可区分为非固态光源及固态光源,其中常用的非固态光源如钨卤素灯、金属卤化物灯、超高压汞灯或氙气灯等,其具有的共通特性是过热、高耗电、低灯泡寿命、体积过大、重量不轻、不易携带,尤其是这些非固态光源中包含有毒性的重金属难以回收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环保问题。近年来,电子产品发展以「轻、薄、短、小、成本低」的趋势发展,光学投影机产品也不例外,在光源部分采用以相对较低耗电、发热较少、体积较小且寿命较长的固态光源,如发光二极管(LED)、雷射光来作为光源。但是,投影机提高照明效能的关键要因是在于光源的发光特性与发光辉度。其中在发光辉度性能提升方面,非固态光源极大部分是由灯泡反射罩的设计来达成,该反射罩内缘形状可分为椭圆镜与抛物镜两种,其中椭圆镜反射罩使光源光线经反射后聚焦于投影机的匀光装置上,由该匀光装置均质该光线以产生高发光辉度。该抛物镜反射罩则是直接使光源光线经反射后形成高发光辉度的均匀平行光线,用以照射投影机的影像显示装置。然而,固态光源虽具有高亮度及色彩饱和度特性,但是在使用上并没有这样提升发光辉度的设置。目前固态光源仅是通过透镜组的光路径设置,对固态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引导,使该光源光束通过投影机的匀光装置产生投射光线。因此,有必要在改善非固态光源的环保问题以及固态光源的发光辉度提升问题上再进行研究改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符合环境保护并可增加发光辉度的一种投影机光源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光源结构,其包括一个固态光源、一个准直透镜以及一个微透镜,所述固态光源产生一个照明光束,所述照明光束的光照路径为入射所述准直透镜后,出光形成水平光线再入射所述微透镜,所述微透镜将水平入射的所述照明光束汇集构成一个投影光束。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投影机光源结构,通过该固态光源具有符合环保的特性以及高亮度、色彩饱和度良好的特征,藉由所述准直透镜使所述照明光束在穿透后形成水平光线,所述照明光束均匀的水平照射能有效提升所述投影机光源的发光辉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投影机光源结构的实施方式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投影机光源结构的实施方式背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光源装置 | 10 |
格状框架 | 102 |
固态光源 | 12 |
照明光束 | 122 |
投影光束 | 124 |
准直透镜 | 14 |
第一入射面 | 142 |
第一出光面 | 144 |
第二入射面 | 162 |
微透镜 | 16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一具体介绍。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投影机光源结构的实施方式侧视图以及背视图,所述光源结构10,包括一个固态光源12、一个准直透镜14(Collimator Lens)以及一个微透镜16。所述固态光源12的前方设置所述准直透镜14,所述准直透镜14前方再设置所述微透镜16。所述固态光源12产生一个照明光束122,所述照明光束122照射所述准直透镜14,并在穿透所述准直透镜14后射向所述微透镜16,所述微透镜16汇集所述照明光束122构成一个投影光束124。所述投影光束124射向投影机的影像显示装置(图中未标示),用以产生投影影像,然后通过投影镜头对外投射影像。所述固态光源12产生的所述照明光束122在形成所述投影光束124后的投影影像运作,由于非属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故于此不予赘述。所述固态光源12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或是激光光源,用以产生投影所需要的所述照明光束122。所述固态光源12配合投影机投射影像的亮度需求,所述固态光源12可以为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由复数所述固态光源12组合构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态光源12是为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由复数个所述固态光源12组成。所述光源模块的复数个所述固态光源12以数组方式排列并达成电性连接。请参阅图2所示,所述光源模块的复数个所述固态光源12以长、宽各三个所述固态光源12的矩形数组排列,用以同时产生所述照明光束122并同时进行投射。复数个所述固态光源12以矩形数组同时发射所述照明光束122形成集合式照明光束,用以使投影机达到所需的设计投影亮度与色彩饱和度。复数个所述固态光源12的光源模块前方设置一个准直透镜14数组,所述准直透镜14数组以复数个所述准直透镜14排列构成,用以使每一个所述固态光源12对着一个所述准直透镜14。所述光源模块的所述固态光源12以矩形数组排列,所述准直透镜14数组配合以相同的矩形数组排列,并通过一个格状框架102设置,用以确定使所述固态光源12与所述准直透镜14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固。同样地,所述准直透镜14数组前方设置一个微透镜16数组,所述微透镜16数组以复数个所述微透镜16排列构成,用以使每一个所述准直透镜14对着一个所述微透镜16。所述微透镜16数组配合所述准直透镜14数组亦以矩形数组排列。所述微透镜16数组以长、宽各三个所述微透镜16组成矩形数组。
所述固态光源12产生所述照明光束122的光路径,首先,所述照明光束122入射所述准直透镜14面向所述固态光源12的一个第一入射面142,然后穿过所述准直透镜14到达背向所述固态光源12的一个第一出光面144。所述照明光束122具有的发散光线,由所述准直透镜14的所述第一入射面142射入后,再经由所述第一出光面144射出时,所述照明光束122的发散光线被投射形成水平的光线。所述水平投射的光线具有良好的均质性,可提高所述固态光源12的发光辉度。接着,形成水平投射光线的所述照明光束122将投射至与所述准直透镜14数组前方设置的所述微透镜16数组。所述微透镜16朝向所述准直透镜14的所述出光面144为一个第二入射面162,所述微透镜16数组使所述第二入射面162排列构成一个入射平面。所述入射平面提供所述照明光束122的水平投射光线入射,并在通过所述微透镜16后汇集构成所述投影光束124。相较于习用灯泡运用反射罩的抛物镜面设计形成水平投射光线的反射方式,本发明使用通过所述准直透镜14形成水平投射光线的穿透方式技术,除了所述固态光源12较符合环保的诉求外,所述准直透镜14在制造成本以及匀光的效能上,显然都优于习用反射罩结构,在灯泡内缘抛物镜面的设计与制造成本。
本发明投影机光源结构,所述固态光源12符合环境保护的诉求,且具有高亮度及色彩饱和度特性,通过所述准直透镜14以穿透方式形成水平光线,再由所述微透镜16汇集投射,使所述固态光源12产生高发光辉度的合光光束,可有效提高投影机的亮度。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投影机光源结构,其包括一个固态光源、一个准直透镜以及一个微透镜,所述固态光源产生一个照明光束,所述照明光束的光照路径为入射所述准直透镜后,出光形成水平光线再入射所述微透镜,所述微透镜将水平入射的所述照明光束汇集构成一个投影光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光源的前方设置所述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面向所述固态光源为一个第一入射面,所述准直透镜背向所述固态光源为一个第一出光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机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前方设置所述微透镜,所述微透镜朝向所述准直透镜的所述第一出光面为一个第二入射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影机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光源是为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由复数个所述固态光源组成,所述复数个固态光源以数组方式排列并达成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机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光源是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或是激光光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影机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光源数组排列的光源模块前方设置一个准直透镜数组,所述准直透镜数组以复数个所述准直透镜排列构成,每一个所述固态光源对着一个所述准直透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机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的所述固态光源以矩形数组排列,所述准直透镜数组配合以相同的矩形数组排列,并通过一个格状框架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影机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透镜数组前方设置一个微透镜数组,所述微透镜数组以复数个所述微透镜排列构成,每一个所述准直透镜对着一个所述微透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机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数组配合所述准直透镜数组以矩形数组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机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数组朝向所述准直透镜数组的所述第二出光面为所述第二入射面,所述微透镜数组的所述第二入射面排列构成一个入射平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044351A CN103365052A (zh) | 2012-04-11 | 2012-04-11 | 投影机光源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044351A CN103365052A (zh) | 2012-04-11 | 2012-04-11 | 投影机光源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65052A true CN103365052A (zh) | 2013-10-23 |
Family
ID=49366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044351A Pending CN103365052A (zh) | 2012-04-11 | 2012-04-11 | 投影机光源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6505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4564A (zh) * | 2016-08-29 | 2016-11-23 | 深圳市佶达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光学合束装置及其光路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47255A1 (en) * | 2002-02-01 | 2003-08-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
CN1732403A (zh) * | 2002-12-26 | 2006-02-08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以及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
CN101469829A (zh) * | 2007-12-25 | 2009-07-01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照明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102216847A (zh) * | 2008-11-13 | 2011-10-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投影系统 |
CN102375236A (zh) * | 2010-08-24 | 2012-03-14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 |
-
2012
- 2012-04-11 CN CN2012101044351A patent/CN10336505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47255A1 (en) * | 2002-02-01 | 2003-08-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
CN1732403A (zh) * | 2002-12-26 | 2006-02-08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以及投射型图像显示装置 |
CN101469829A (zh) * | 2007-12-25 | 2009-07-01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照明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CN102216847A (zh) * | 2008-11-13 | 2011-10-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投影系统 |
CN102375236A (zh) * | 2010-08-24 | 2012-03-14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54564A (zh) * | 2016-08-29 | 2016-11-23 | 深圳市佶达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光学合束装置及其光路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67565B2 (en) | LED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LED illumination module for generating uniform stripped light source | |
JP2013016463A (ja) | 光学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発光装置 | |
US9841165B1 (en) | LED lamp | |
KR101189652B1 (ko) | Led용 조명렌즈 및 이를 이용한 어레이 타입 조명렌즈 | |
CN103376632A (zh) | 投影机光源结构 | |
CN105222086B (zh) | 二次光学元件及光源模块 | |
CN205350975U (zh) | 拼接式面板灯 | |
TWI464517B (zh) | 投影機光源結構 | |
JP4468291B2 (ja) | 照明装置 | |
CN103365052A (zh) | 投影机光源结构 | |
CN203099558U (zh) | 具多个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舞台灯具结构 | |
CN204314590U (zh) | 发光装置和投影装置 | |
TWI453525B (zh) | 投影機光源結構 | |
CN205065402U (zh) | 大角度led灯 | |
JP2014093481A (ja) | 発光ダイオードレンズの構造 | |
RU2700182C2 (ru) | Трубчатое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205746158U (zh) | Led灯泡 | |
CN205535109U (zh) | Led灯 | |
CN104519183A (zh) | 手机 | |
CN104566098B (zh) | 车灯装置 | |
CN103363335A (zh) | 发光装置 | |
JP2014203604A (ja) | 照明装置 | |
CN111288406B (zh) | 一种基于全反射与定向折射系统的机载灯具二次光学结构 | |
CN105588077B (zh) | 光学透镜和投射灯 | |
CN107435850B (zh) | 广角照明光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