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7050A - 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47050A CN103347050A CN201310235770XA CN201310235770A CN103347050A CN 103347050 A CN103347050 A CN 103347050A CN 201310235770X A CN201310235770X A CN 201310235770XA CN 201310235770 A CN201310235770 A CN 201310235770A CN 103347050 A CN103347050 A CN 1033470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data
- network
- instruction
- many ne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属于自动控制领域,包含多平台用户终端、多网融合服务器、本地数据处理模块、本地控制模块,其中:多平台用户终端和多网融合服务器通过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相连接,多网融合服务器和本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相连接,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和本地控制模块通过短距离有线或无线方式相连接,多平台用户终端包括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本地控制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开关工作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本发明实现利用手机、电脑、电视等终端随时随地控制远距离的物联网模块设备,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和电网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手机、电脑、电视等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或电网接入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利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或电网的多网融合机制将实现用户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或电网接入设备尽可能地随时随地、简单方便地控制智能灯具、智能空调、智能开关、智能安防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给用户提供一种便利安全稳定的控制方式。
本发明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现有物联网控制系统相比不仅控制距离范围更广,使用的控制平台设备种类更多,而且用户使用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单。
本发明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通过中央控制机制,将大多数的数据处理任务集中给多网融合服务器处理,用户端和物联网设备端设置、操作简单。而现有物联网控制系统大多是分散控制机制,用户端和物联网设备端设置、操作繁琐,大多是通过GSM电话网传输数据,使用人群、适用平台、控制范围、体验效果都不理想。
现有技术中,物联网设备连接一个GSM模块,GSM模块内放置SIM卡,GSM模块可以和用户的手机之间短信连接和拨号连接,通过区分短信内容和拨号次数来区分物联网设备和用户之间的命令、数据。这样的物联网控制系统使用人群、适用平台、控制范围、体验效果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实现利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或电网的多网融合机制将实现用户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或电网接入设备尽可能地随时随地、简单方便地控制物联网设备,给用户提供一种便利安全稳定的控制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含多平台用户终端、多网融合服务器、本地数据处理模块、本地控制模块;
多平台用户终端和多网融合服务器通过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相连接,多网融合服务器和本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相连接,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和本地控制模块通过短距离有线或无线方式相连接;
多平台用户终端是包括手机、电脑、电视、机顶盒、导航仪在内的接入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的所有设备;
本地控制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声音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开关工作模块、电机工作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声音控制模块、RF无线模块、遥控模块以及包含以上模块组合成的产品。
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多网融合服务器一方面接收多平台用户终端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多平台用户终端,另一方面接收本地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本地数据处理模块;
本地数据处理模块一方面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的数据、指令后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本地控制模块,另一方面接收本地控制模块的数据、指令后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实现利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或电网的多网融合机制将实现用户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或电网接入设备尽可能地随时随地、简单方便地控制物联网设备,给用户提供一种便利安全稳定的控制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摄像头实施例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窗帘实施例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红外传感器实施例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灯具实施例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开关实施例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空调实施例的框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RF射频模块实施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是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按照图1显示的本发明的原理框图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由多平台用户终端101、多网融合服务器102、本地数据处理模块103、本地控制模块104构成。
多平台用户终端101和多网融合服务器102通过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相连接,多网融合服务器102和本地数据处理模块103通过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相连接,本地数据处理模块103和本地控制模块104通过短距离有线或无线方式相连接。
多平台用户终端101是包括手机、电脑、电视、机顶盒、导航仪在内的接入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的所有设备。
多网融合服务器102一方面接收多平台用户终端101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多平台用户终端101,另一方面接收本地数据处理模块103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本地数据处理模块103。
本地数据处理模块103一方面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102的数据、指令后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本地控制模块104,另一方面接收本地控制模块104的数据、指令后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102。
本地控制模块104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声音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开关工作模块、电机工作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声音控制模块、RF无线模块、遥控模块以及包含以上模块组合成的产品。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摄像头实施例的框图。
手机201:通过GSM电话网、3G电话网或者互联网与多网融合服务器202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多网融合服务器202,或者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202的数据、指令。
多网融合服务器202:一方面通过GSM电话网、3G电话网或者互联网与手机201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手机201,或者接收手机201的数据、指令;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203相连接,接收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203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203。
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203: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多网融合服务器202连接,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202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带WI-FI连接的摄像头204,另一方面通过WI-FI和带WI-FI连接的摄像头204连接,接收带WI-FI连接的摄像头204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202。
带WI-FI连接的摄像头204:通过WI-FI和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203连接,一方面接收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203的数据,获得用户的控制命令,另一方面发送摄像数据给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203,经数据传递使用户在手机201上获得显示相关摄像图像。
图3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窗帘实施例的框图。
电脑301:通过互联网与多网融合服务器302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多网融合服务器302,或者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302的数据、指令。
多网融合服务器302: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与电脑301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电脑301,或者接收电脑301的数据、指令;另一方面通过3G电话网和带3G无线模块、蓝牙连接的数据处理器303相连接,接收带3G无线模块、蓝牙连接的数据处理器303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带3G无线模块、蓝牙连接的数据处理器303。
带3G无线模块、蓝牙连接的数据处理器303:一方面通过3G电话网和多网融合服务器302连接,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302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带蓝牙连接功能的窗帘304,另一方面通过蓝牙和带蓝牙连接功能的窗帘304连接,接收带蓝牙连接功能的窗帘304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302。
带蓝牙连接功能的窗帘304:通过蓝牙和带3G无线模块、蓝牙连接的数据处理器303连接,一方面接收带3G无线模块、蓝牙连接的数据处理器303的数据,获得用户的控制命令,实现窗帘的开、关、或者定时等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发送窗帘数据给带3G无线模块、蓝牙连接的数据处理器303,经数据传递使用户在电脑301上获得显示相关窗帘工作状态。
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红外传感器实施例的框图。
数字电视和机顶盒401:通过广电网与多网融合服务器402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多网融合服务器402,或者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402的数据、指令。
多网融合服务器402:一方面通过广电网与数字电视和机顶盒401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数字电视和机顶盒401,或者接收数字电视和机顶盒401的数据、指令;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或者智能电网和家庭网关403相连接,接收家庭网关403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家庭网关403。
家庭网关403: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或者智能电网和多网融合服务器402连接,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402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红外传感器404,另一方面通过有线方式和红外传感器404连接,接收红外传感器404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402。
红外传感器404:通过有线方式和家庭网关403连接,一方面接收家庭网关403的数据,获得用户的控制命令,响应命令实现开启、关闭等各种工作状态;另一方面红外传感器404探测到有陌生人靠近,发送告警数据给家庭网关403,经数据传递使用户在数字电视和机顶盒401上获得显示相关告警信息。
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灯具实施例的框图。
平板电脑501:通过互联网与多网融合服务器502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多网融合服务器502,或者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502的数据、指令。
多网融合服务器502: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与平板电脑501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平板电脑501,或者接收平板电脑501的数据、指令;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503相连接,接收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503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503。
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503: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多网融合服务器502连接,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502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灯具504,另一方面通过有线方式和灯具504连接,接收灯具504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502。
灯具504:通过有线方式和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503连接,一方面接收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503的数据,获得用户的控制命令,实现调节灯光的颜色、亮度等状态;另一方面发送灯具数据给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503,经数据传递使用户在平板电脑501上获得显示相关灯具运行状态。
图6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开关实施例的框图。
手机601:通过GSM电话网、3G电话网或者互联网与多网融合服务器602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多网融合服务器602,或者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602的数据、指令。
多网融合服务器602:一方面通过GSM电话网、3G电话网或者互联网与手机601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手机601,或者接收手机601的数据、指令;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603相连接,接收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603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603。
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603: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多网融合服务器602连接,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602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开关模块604,另一方面通过有线方式和开关模块604连接,接收开关模块604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602。
开关模块604:通过有线方式和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603连接,一方面接收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603的数据,获得用户的控制命令,驱动电子开关部件或电磁开关部件工作,实现开关的开、闭等状态;另一方面发送开关数据给带WI-FI连接的数据处理器603,经数据传递使用户在手机601上获得显示相关开关运行状态。
图7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空调实施例的框图。
手机701:通过GSM电话网、3G电话网或者互联网与多网融合服务器702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多网融合服务器702,或者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702的数据、指令。
多网融合服务器702:一方面通过GSM电话网、3G电话网或者互联网与手机701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手机701,或者接收手机701的数据、指令;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703相连接,接收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703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703。
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703: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多网融合服务器702连接,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702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带WI-FI连接的空调704,另一方面通过WI-FI和带WI-FI连接的空调704连接,接收带WI-FI连接的空调704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702。
带WI-FI连接的空调704:通过WI-FI和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703连接,一方面接收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703的数据,获得用户的控制命令设置空调温度、风向等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发送空调数据给带WI-FI连接的路由器703,经数据传递使用户在手机701上获得显示相关空调运行状态。
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控制RF射频模块实施例的框图。
手机 801:通过GSM电话网、3G电话网或者互联网与多网融合服务器802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多网融合服务器802,或者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802的数据、指令。
多网融合服务器802:一方面通过GSM电话网、3G电话网或者互联网与手机801连接,发送数据、指令到手机801,或者接收手机801的数据、指令;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带Zigbee连接的家庭网关803相连接,接收带Zigbee连接的家庭网关803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带Zigbee连接的家庭网关803。
带Zigbee连接的家庭网关803: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多网融合服务器802连接,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802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带Zigbee连接的RF射频模块804,另一方面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方式和带Zigbee连接的RF射频模块804连接,接收带Zigbee连接的RF射频模块804的数据、指令,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802。
带Zigbee连接的RF射频模块804:通过Zigbee无线通信方式和带Zigbee连接的家庭网关803连接,接收带Zigbee连接的家庭网关803的数据,获得用户的控制命令,发送315MHz或433MHz的RF射频无线信号遥控无线窗帘、无线开关、无线灯具等RF无线遥控设备。
Claims (2)
1.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含多平台用户终端、多网融合服务器、本地数据处理模块、本地控制模块,其中:多平台用户终端和多网融合服务器通过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相连接,多网融合服务器和本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相连接,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和本地控制模块通过短距离有线或无线方式相连接;多平台用户终端是包括手机、电脑、电视、机顶盒、导航仪在内的接入互联网或电信网或广电网或电网的所有设备;本地控制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声音采集模块、传感器模块、开关工作模块、电机工作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湿度控制模块、灯光控制模块、声音控制模块、RF无线模块、遥控模块以及包含以上模块组合成的产品。
2.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多网融合服务器一方面接收多平台用户终端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多平台用户终端,另一方面接收本地数据处理模块的数据、指令,或者发送数据、指令到本地数据处理模块;本地数据处理模块一方面接收多网融合服务器的数据、指令后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本地控制模块,另一方面接收本地控制模块的数据、指令后经电平处理、数据转换、码制变换、路由或者传送给多网融合服务器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35770XA CN103347050A (zh) | 2013-06-16 | 2013-06-16 | 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35770XA CN103347050A (zh) | 2013-06-16 | 2013-06-16 | 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47050A true CN103347050A (zh) | 2013-10-09 |
Family
ID=49281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35770XA Pending CN103347050A (zh) | 2013-06-16 | 2013-06-16 | 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47050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44863A (zh) * | 2014-02-14 | 2014-06-11 | 邹伟 | 一种手机遥控窗帘的方法 |
CN104135409A (zh) * | 2014-08-13 | 2014-11-05 | 南宁市锋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网融合系统 |
CN104936013A (zh) * | 2015-04-30 | 2015-09-23 | 南京卓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多网融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06530782A (zh) * | 2016-09-30 | 2017-03-22 | 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车辆交通告警系统及其方法 |
CN106909081A (zh) * | 2017-03-09 | 2017-06-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家电设备的扩展平台和家电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8489A (zh) * | 2006-11-30 | 2007-06-27 |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079730A (zh) * | 2006-05-25 | 2007-11-2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信息家电的远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1127671A (zh) * | 2007-09-29 | 2008-02-20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对家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CN202206410U (zh) * | 2011-09-20 | 2012-04-25 | 成都慧讯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 |
CN102571639A (zh) * | 2010-12-20 | 2012-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网关设备 |
CN102938729A (zh) * | 2012-10-30 | 2013-02-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网关、智能家居系统及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 |
-
2013
- 2013-06-16 CN CN201310235770XA patent/CN10334705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9730A (zh) * | 2006-05-25 | 2007-11-2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信息家电的远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988489A (zh) * | 2006-11-30 | 2007-06-27 |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127671A (zh) * | 2007-09-29 | 2008-02-20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对家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571639A (zh) * | 2010-12-20 | 2012-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家居网关设备 |
CN202206410U (zh) * | 2011-09-20 | 2012-04-25 | 成都慧讯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家庭控制系统 |
CN102938729A (zh) * | 2012-10-30 | 2013-02-20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智能网关、智能家居系统及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方法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44863A (zh) * | 2014-02-14 | 2014-06-11 | 邹伟 | 一种手机遥控窗帘的方法 |
CN104135409A (zh) * | 2014-08-13 | 2014-11-05 | 南宁市锋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网融合系统 |
CN104936013A (zh) * | 2015-04-30 | 2015-09-23 | 南京卓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多网融合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06530782A (zh) * | 2016-09-30 | 2017-03-22 | 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车辆交通告警系统及其方法 |
CN106530782B (zh) * | 2016-09-30 | 2019-11-12 | 广州大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道路车辆交通告警方法 |
CN106909081A (zh) * | 2017-03-09 | 2017-06-3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基于家电设备的扩展平台和家电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52676B (zh) | 一种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KR102102246B1 (ko) |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홈 디바이스를 원격으로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945029B (zh) | 智能网关、智能家居系统及家电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 | |
CN202978996U (zh) |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 |
CN204810295U (zh) | 家庭智能网关 | |
CN203259864U (zh) | 远程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9799716B (zh) | 一种场景推送的方法、装置以及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6403157A (zh) | 基于无线网络的空调非正常工作提示系统其及提示方法 | |
CN103347050A (zh) | 基于多平台以及多网融合的智能物联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105933220A (zh) | 带lte通讯和网络摄像机的智能家居网关 | |
CN105357277A (zh) | 基于无线路由器的智能设备场景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208337599U (zh) | 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3176462A (zh) | 基于电力光纤网络的智能家居网络系统 | |
WO2013144826A1 (en) | Interface device for video cameras | |
CN203573142U (zh)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 | |
CN205301842U (zh) | 一种智能家居用冰箱 | |
CN103926888A (zh) | 一种支持多种近程通信协议的无线智能摄像头系统及其工作方式 | |
CN205353622U (zh) | 一种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 | |
CN203872292U (zh) | 一种带红外转发功能的无线云监控机 | |
CN105892298A (zh) | 车载终端、路侧设备和智能家居系统 | |
CN208299149U (zh) | 一种智能空调插座 | |
CN106774858A (zh) | 一种具有同步功能的3d场景控制系统 | |
CN106791665A (zh) | 一种智能电子门铃及智能家居系统 | |
CN106297263A (zh) | 一种家电遥控系统及其遥控方法和监控方法 | |
CN106154850A (zh) | 智能家居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