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实施方式
一、基础理论介绍
1.变分贝叶斯近似技术
假设单个目标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分别表示为:
xk+1=Fxk+Gwk1)
yk=h(xk)+vk2)
其中,表示k时刻目标的状态向量,F为一步转移矩阵,函数h(·)表示观测模型,wk和vk分别表示状态噪声和量测噪声,对应的协方差分别表示为Qk和Rk。在真实跟踪场景中,Rk通常是未知且变化的,需要适时估计。
假设目标动态模型和量测噪声协方差无关,则目标状态xk和量测噪声协方差Rk的联合后验概率分布可表示为:
p(xk,Rk|y1:k-1)=∫p(xk|xk-1)p(Rk|Rk-1)p(xk-1,Rk-1|y1:k-1)dxk-1dRk-1
其中,p(xk|xk-1)和p(Rk|Rk-1)分别表示目标状态和量测噪声的转移概率分布,由于很难直接获得p(Rk|Rk-1),导致无法直接计算出p(xk,Rk|y1:k)。
根据变分贝叶斯近似技术有p(xk,Rk|y1:k)≈Qx(xk)QR(Rk),通过最小化p(xk,Rk|y1:k)和Qx(xk)QR(Rk)之间的Kullback-Leibler(KL)距离:
可得 其中,IG(·;α,β)表示参数为α和β的逆伽马分布,和Pk表示k时刻的状态估计及其协方差估计。
2.概率假设密度滤波
假设在k时刻,多目标状态集为观测集为其中,Nk和Mk分别表示k时刻目标数及量测数。若k-1时刻多目标的状态随机集为Xk-1,则k时刻的状态随机集Xk及量测随机集Zk可分别表示为:
其中,Sk|k-1(x)表示k-1时刻目标在k时刻存活的随机集,Bk|k-1(x)表示k-1时刻目标在k时刻衍生目标的随机集,Γk表示k时刻新生目标的随机集,Θk(x)表示源于真实目标的量测随机集,Kk表示由杂波引起的量测随机集。
根据贝叶斯估计理论,可推导出多目标联合后验概率密度分布的最优贝叶斯递推计算公式为:
pk|k-1(Xk|Z1:k-1)=∫fk|k-1(Xk|X)pk-1(X|Z1:k-1)μs(dX)
其中,μs表示状态空间的近似Lebesgue测度,pk|k-1(Xk|Z1:k-1)和pk(Xk|Z1:k)分别表示多目标联合预测概率密度分布和后验概率密度分布,fk|k-1(·)表示状态转移概率密度函数,gk(·)表示似然函数。
近年来,在此基础上,Mahler等学者提出了概率假设密度(PHD)滤波算法,通过递推计算多目标状态随机集合后验概率分布的一阶矩,可以实现对数目变化的多目标跟踪。PHD函数vk(x)是状态空间上多峰函数,峰值个数等于目标数峰值的位置可近似认为各个目标的状态期望值。
假设vk|k-1(x)和vk|k(x)分别为k时刻的预测PHD函数和后验PHD函数,则PHD的预测方程和更新方程可分别表示为:
vk|k-1(x)=∫pS,k|k-1(x′)fk|k-1(x|x′)vk-1(x′)d(x′)+∫βk|k-1(x|x′)vk-1(x′)d(x′)+γk(x)
其中,βk|k-1(x)和γk(x)分别为衍生目标状态集合和新生目标状态集合的预测PHD,pS,k|k-1(x)为目标从k-1时刻到k时刻的存活概率,pD,k(x)为检测概率,κk(z)=λkck(z)为杂波集合的PHD,其中,杂波数目服从λk的泊松分布,ck(z)为观测空间的杂波概率密度分布。
二、本发明基于变分贝叶斯近似的概率假设密度多目标跟踪方法
1.变分贝叶斯概率假设密度滤波迭代过程
假设状态向量x和量测噪声协方差R相互独立,且pS,k(x,R)=pS,k,pD,k(x,R)=pD,k,则x和R的联合概率假设密度迭代公式可表示为:
vk|k-1(x,R)=∫(pS,k|k-1(x′,R′)fk|k-1(x,R|x′,R′)+βk|k-1(x,R|x′,R′))vk-1(x′,R′)d(x′)d(R′)+γk(x,R)
=∫(pS,k|k-1fk|k-1(x|x′)pk|k-1(R|R′)+βk|k-1(x|x′)pk|k-1(R|R′))vk-1(x′,R′)d(x′)d(R′)+γk(x,R)
=∫(pS,k|k-1fk|k-1(x|x′)+βk|k-1(x|x′))pk|k-1(R|R′)vk-1(x′,R′)d(x′)d(R′)+γk(x,R)
其中,vD,k(x,R|y)=gk(y|x,R)vk|k-1(x,R),由于R和pk|k-1(R|R′)未知,所以无法直接获得gk(y|x,R),进而无法直接计算vD,k(x,R|y),但根据变分贝叶斯近似原理有vD,k(x,R|y)≈Dx,k(x)DR,k(R),它们之间的KL距离可表示为:
其中,Dx,k(x)和DR,k(R)可通过最小化KL距离获得,
2.具体实施步骤
参照图1,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如下:
步骤1.令初始时刻k=0,初始化参数J0和d,并根下式计算初始化目标状态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的联合后验概率假设密度v0(x,R):
步骤2.当k≥1,预测目标状态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的联合概率假设密度:
vk|k-1(x,R)=vS,k|k-1(x,R)+bk|k-1(x,R)+γk(x,R)
(2.1)预测存活目标高斯分量的均值和协方差
其中,Qk-1和分别为过程噪声协方差和状态转移矩阵。
预测逆伽马分布参数和即 其中,ρl表示遗忘因子,且ρl∈(0,1]。和分别为k-1时刻第i个分量逆伽马分布的自由度和尺度参数,l=1,...,d,d表示量测噪声协方差R的维度。计算存活目标状态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的联合预测概率假设密度vS,k|k-1(x,R):
其中,为第i个分量的权值,表示第i个分量量测噪声预测标准差。
(2.2)预测衍生目标高斯分量的均值和协方差
其中,和分别为过程噪声协方差和状态转移矩阵,表示衍生目标的过程噪声。预测衍生目标逆伽马分布参数,衍生目标的预测PHD可表示为:
其中,为第j个衍生目标分量权值,表示第i个存活目标分量的第j个衍生目标分量的量测噪声预测标准差。
(2.3)计算新生目标状态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的联合预测概率假设密度γk(x,R):
其中,Jγ,k为新生目标高斯分量参数,和为新生目标量测噪声的逆伽马分布参数,表示第i个新生目标分量量测噪声预测标准差。
步骤3.更新目标状态和量测噪声协方差的联合概率假设密度vk|k(x,R):
(3.1)更新逆伽马分布参数,
(3.2)计算量测噪声协方差 为迭代次序,N为最大迭代次数;
(3.3)如n≤N,更新计算目标状态协方差矩阵和权值即
其中, H表示观测矩阵,I表示单位矩阵,y表示量测;和分别为第j个分量的预测均值和预测协方差。
判断是否小于很小的常量ε,如果小于ε,停止迭代,否则,更新参数 其中,(·)l表示向量的第l个分量,(·)ll表示矩阵对角上第l个分量,返回步骤(3.2)。
(3.4)提取更新参数, 计算联合概率假设密度vk|k(x,R)。
步骤4.修剪和融合高斯-逆伽马混合分量:
(4.1)参数设定。由步骤3获得的高斯-逆伽马混合分量为设定修剪阈值T1和T2,融合阈值U,最大高斯-逆伽马混合分量个数Jmax;
(4.2)计算每个分量的量测噪声协方差,
(4.3)设s=0,
(4.4)执行s=s+1,取
I=I\L,直到为止;
(4.5)如果s>Jmax,按权值由大到小排列高斯-逆伽马混合分量,取前Jmax个分量;
(4.6)输出修剪融合后的高斯-逆伽马混合分量
步骤5.提取多目标状态:
(5.1)根据权值计算目标数,即
(5.2)提取权值大于0.5的高斯-逆伽马分量作为目标状态。
步骤6.重复步骤2,继续跟踪未知量测噪声环境下数目变化的多目标。
本发明的效果可通过以下实验仿真进一步说明:
1.仿真条件及参数
假设多个目标在x-y平面上作匀速运动,目标状态表示为x=[x,vx,y,vy]T,其中,x和y分别为每个目标在笛卡尔坐标系中x方向和y方向上的坐标,vx和vy分别为每个目标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速度。目标的状态方程如式1)所示,其中, T表示采样时间间隔。
量测方程为yk=Hxk+vk,其中, 仿真场景中过程噪声协方差为其中σw1=σw2=0.5m,测噪声协方差为其中σv1和σv2未知。假设新生目标的联合后验概率假设密度表示为:
其中, Pγ=diag[5,1,5,1]。初始逆伽马分布的2个参数都取1,目标的存活概率和检测概率分别取pS,k=0.99和pD,k=0.98。服从泊松分布的杂波均值为λ=10,采样间隔为T=1s,设置阈值T1=10-5,T2=100,U=4,Jmax=100。最大目标数目为Nmax=20,遗忘因子ρ=0.9,蒙特卡洛仿真次数为300。
2.仿真内容及结果分析
仿真实验中,本发明方法与传统的高斯混合概率假设密度滤波(GM-PHD)方法进行对比,实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实验1:固定量测噪声协方差
仿真场景中的真实量测噪声标准差为σx=σy=1,比较本发明方法GM-VBPHD与传统GM-PHD方法的跟踪性能,其中,本发明方法中的量测噪声标准差是未知的,GM-PHD方法中采用真实的量测噪声标准差。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状态估计和真实轨迹对比的效果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较准确地估计目标状态。
图3是采用本发明方法与传统GM-PHD方法估计目标数的对比效果图,其中,σ=1为真实量测噪声标准差。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和采用真实量测噪声的GM-PHD方法估计精度相当,而采用不准确的量测噪声标准差σ=0.1、3和5时,GM-PHD方法的估计精度下降,尤其是当σ=0.1时,目标漏估现象比较严重。
图4是采用本发明方法与传统GM-PHD方法的OSPA统计距离对比效果图。同样可以看出,在未知量测噪声的情况下,本发明方法的跟踪精度与采用真实量测噪声标准差(σ=1)的GM-PHD方法相当。
实验2:不同量测噪声协方差
图5是采用本发明方法估计不同量测噪声标准差的效果图。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可以较准确地估计不同量测噪声的标准差。
图6是不同量测噪声环境下采用本发明方法和传统GM-PHD方法的平均OSPA距离比较的效果图。可以看出,针对不同量测噪声环境下的多目标跟踪,本发明方法的跟踪精度与采用真实量测噪声协方差的GM-PHD方法相当。
实验3:不同杂波率
图7是不同杂波率环境下采用本发明方法和传统GM-PHD方法的OSPA距离比较效果图。可以看出,针对未知量测噪声不同杂波环境下的多目标跟踪,本发明方法的跟踪精度与采用真实量测噪声协方差的传统GM-PHD方法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