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8174A - 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18174A CN103318174A CN2012100739245A CN201210073924A CN103318174A CN 103318174 A CN103318174 A CN 103318174A CN 2012100739245 A CN2012100739245 A CN 2012100739245A CN 201210073924 A CN201210073924 A CN 201210073924A CN 103318174 A CN103318174 A CN 1033181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unit
- control unit
- throttle position
- detecting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包括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距离的距离检测单元,检测节气门位置的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控制单元,预警单元,喷油器控制单元和自动制动单元,控制单元接收距离检测单元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并通过将距离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预警单元进行预警提示,或者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以及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本系统能够很好地判断车辆是否安全行驶,并在车辆处于安全临界情况时提前提醒驾驶员注意,且在车辆处于危险情况时,能够自动控制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以及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从而使得驾驶员驾驶更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安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汽车,但由此而伴随产生的交通事故也迅速增加。驾驶员由于长时间驾驶,很容易因为疏忽忘记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车距,从而在紧急情况下由于反应迟钝来不及刹车而造成交通事故,其后果对于社会来说是非常严重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驾驶员由于疏忽易忘记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车距,从而出现交通事故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距离的距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节气门位置的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控制单元,预警单元,喷油器控制单元和自动制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距离检测单元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并通过将距离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预警单元进行预警提示,或者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
一种车辆防撞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距离S0,以及检测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0;
步骤S2:控制单元接收检测的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S0,并将接收的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S0与第一预设距离S1、第二预设距离S2进行比较,其中,S1<S2,当S0>S2时,判断为车辆保持安全车距行驶状态,并重复执行本步骤;当S0<S1时,执行步骤S5;当S1≤S0≤S2时,执行步骤S3;
步骤S3:控制单元将接收的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0与预设的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1进行比较,当T0≥T1时,判断为猛踩油门,则执行步骤S6;当T0<T1时,执行步骤S4;
步骤S4:控制单元启动预警单元,从而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提示,结束流程;
步骤S5;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结束流程;
步骤S6;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
本发明的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很好地判断车辆是否安全行驶,并在车辆处于安全临界情况时可以提前提醒驾驶员注意,且在车辆处于危险情况时,能够自动控制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以及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从而使得驾驶员驾驶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车辆防撞控制系统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车辆防撞控制系统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车辆防撞控制方法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车辆防撞控制方法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解决现有驾驶员由于疏忽易忘记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车距,从而出现交通事故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安全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距离的距离检测单元1,用于检测节气门位置的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2(此处的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2可为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控制单元3,预警单元6,喷油器控制单元4和自动制动单元5,所述控制单元3接收距离检测单元1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2的检测结果,并通过将距离检测单元1的检测结果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2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预警单元6进行预警提示,或者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4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
该车辆防撞控制系统通过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以及节气门位置变化率,并通过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以及节气门位置变化率判断是否启动预警单元6进行预警提示,或者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4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很好地避免了车辆追尾的交通事故,即能够很好地判断车辆是否安全行驶,并在车辆处于安全临界情况时可以提前提醒驾驶员注意,且在车辆处于危险情况时,能够自动控制喷油器控制单元4进行断油,以及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从而使得驾驶员驾驶更安全。
所述距离检测单元1可选用测距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实现,当然,该距离检测单元1还可采用其它具有测距功能的设备,例如雷达等。例如,具体实施中,所述距离检测单元1可由设置于车辆的前保险杠和/或后保险杠上的超声波传感器实现,目的是,根据设计人员的需要,当车辆前进时,可通过设置在前保险杠上的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的距离而实现防止车辆撞车;当车辆倒退(即倒车)时,可通过设置在后保险杠上的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车辆后方障碍物的距离而实现防止车辆撞车。
在此需说明的是,所述预警单元6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提醒驾驶员注意,例如,语音提示:前方有障碍物,请及时刹车。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语音提示以车辆前进示例。当然,所述预警单元6还可以通过视觉显示来提醒驾驶员注意,优选地,这两种方式可以同时采用,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醒驾驶员注意。
作为自动制动单元5的一种实施方式,自动制动单元5可由步进电机、绞盘和拉索组成,其中控制单元3控制步行电机通过绞盘和拉索将制动踏板拉踩下,从而实现车辆的制动。
具体实施中,所述控制单元3通过将距离检测单元1的检测结果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2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预警单元6进行预警提示,或者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4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控制单元3将接收的距离检测单元1的检测结果S与第一预设距离S1、第二预设距离S2进行比较,
当S>S2时,判断为车辆保持安全车距行驶状态;
当S<S1时,控制单元3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4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
当S1≤S≤S2时,控制单元3进一步将接收的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通过计算得到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并将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与预设的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1进行比较,
当T≥T1时,判断为猛踩油门,则控制单元3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3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
当T<T1率时,控制单元3启动预警单元6,从而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提示。
其中,S1<S2,可以理解的是,S1和S2的具体值可由设计人员根据车辆安全行驶指标具体确定。另外,T1的具体值是由设计人员经过多次实验确定的。
图2为本发明车辆防撞控制系统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距离的距离检测单元1,用于检测节气门位置的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2,用于检测车辆倾斜角度的倾角检测单元7(此处的倾角检测单元7可为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速度的车速检测单元8(此处的车速检测单元可为车速传感器),控制单元3,预警单元6,喷油器控制单元4和自动制动单元5,所述控制单元3接收距离检测单元1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2的检测结果,并通过将距离检测单元1的检测结果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2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预警单元6进行预警提示,或者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4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其中,控制单元3还接收倾角检测单元7和车速检测单元8的检测结果,并通过将倾角检测单元7的检测结果和车速检测单元8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4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
具体实施中,所述控制单元3通过将倾角检测单元7的检测结果和车速检测单元8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4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控制单元3将接收的倾角检测单元7的检测结果G与预设的倾斜角G1进行比较,
当G<G1时,判断车辆非下坡行驶(即为上坡行驶或平路行驶);
当G≥G1时,判断车辆下坡行驶,此时控制单元3进一步将接收的车速检测单元8的检测结果V与预设车速V1进行比较,
当V<V1时,判断车辆安全下坡行驶;
当V≥V1时,控制单元3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4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5进行车辆制动。
在此需说明的是,所述预设的倾斜角G1,以及预设车速V1均可由设计人员经过实验确定得到。
该实施例是在上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进得到的技术方案,因此,该实施例除了具备上一实施例的优点外,还具有防止车辆下坡速度过快的危险,从而进一步确保了车辆的安全行驶。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本发明,本发明还提供了对应的车辆防撞控制方法,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的一种车辆防撞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距离S0(此处的S0与上述距离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S是一个概念),以及检测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0(此处的T0与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是一个概念);
步骤32:控制单元接收检测的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S0,并将接收的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S0与第一预设距离S1、第二预设距离S2进行比较(其中,S1<S2),当S0>S2时,判断为车辆保持安全车距行驶状态,并重复执行本步骤;当S0<S1时,执行步骤35;当S1≤S0≤S2时,执行步骤33;
步骤33:控制单元将接收的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0与预设的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1进行比较,当T0≥T1时,判断为猛踩油门,则执行步骤36;当T0<T1时,执行步骤34;
步骤34:控制单元启动预警单元,从而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提示,结束流程;
步骤35;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结束流程;
步骤36;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该车辆防撞控制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很好地避免了车辆追尾的交通事故,即能够很好地判断车辆是否安全行驶,并在车辆处于安全临界情况时可以提前提醒驾驶员注意,且在车辆处于危险情况时,能够自动控制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以及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从而使得驾驶员驾驶更安全。
具体实施中,所述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S0可以通过距离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所述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0可以通过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以及控制单元的计算得到。
图4为本发明车辆防撞控制方法提供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是在上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改进得到的技术方案,即该实施例除了包括上一实施例的所有实施步骤外,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检测车辆倾斜角度G0,以及检测车辆速度V0;
步骤42:控制单元接收检测的车辆倾斜角度G0,并将接收的检测车辆倾斜角度G0与预设的倾斜角G1进行比较,当G0<G1时,判断车辆非下坡行驶,并重复执行本步骤;当G0≥G1时,判断车辆下坡行驶,执行步骤43;
步骤43:控制单元将接收的车辆速度V0与预设车速V1进行比较,当V0<V1时,判断车辆安全下坡行驶,并重复执行本步骤;当V0≥V1时,执行步骤44;
步骤44: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可以理解的是,该步骤实际上就是上一实施例的步骤35。
在此需说明的是,以上步骤41的执行与步骤31的执行无先后顺序关系,即步骤41和步骤31可同时实现。
该实施例除了具备上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的优点外,还具有防止车辆下坡速度过快的危险。
具体实施中,所述车辆倾斜角度G0可通过倾角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所述车辆速度V0可通过车速检测单元进行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距离的距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节气门位置的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控制单元,预警单元,喷油器控制单元和自动制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距离检测单元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并通过将距离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预警单元进行预警提示,或者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单元为设置于车辆的前保险杠和/或后保险杠上的超声波传感器或雷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将距离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预警单元进行预警提示,或者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具体为:
控制单元将接收的距离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S与第一预设距离S1、第二预设距离S2进行比较,其中,S1<S2,
当S>S2时,判断为车辆保持安全车距行驶状态;
当S<S1时,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
当S1≤S≤S2时,控制单元进一步将接收的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通过计算得到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并将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与预设的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1进行比较,
当T≥T1时,判断为猛踩油门,则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
当T<T1时,控制单元启动预警单元,从而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防撞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车辆倾斜角度的倾角检测单元,以及用于检测车辆速度的车速检测单元,控制单元还接收倾角检测单元和车速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并通过将倾角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车速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将倾角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车速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分别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以及是否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具体为:
控制单元将接收的倾角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G与预设的倾斜角G1进行比较,
当G<G1时,判断车辆非下坡行驶;
当G≥G1时,判断车辆下坡行驶,此时控制单元进一步将接收的车速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V与预设车速V1进行比较,
当V<V1时,判断车辆安全下坡行驶;
当V≥V1时,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单元通过语音提示提醒驾驶员注意。
7.一种车辆防撞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检测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距离S0,以及检测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0;
步骤S2:控制单元接收检测的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S0,并将接收的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S0与第一预设距离S1、第二预设距离S2进行比较,其中,S1<S2 ,当S0>S2时,判断为车辆保持安全车距行驶状态,并重复执行本步骤;当S0<S1时,执行步骤S5;当S1≤S0≤S2时,执行步骤S3;
步骤S3:控制单元将接收的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0与预设的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1进行比较,当T0≥T1时,判断为猛踩油门,则执行步骤S6;当T0<T1时,执行步骤S4;
步骤S4:控制单元启动预警单元,从而对驾驶员进行预警提示,结束流程;
步骤S5;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结束流程;
步骤S6;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防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方障碍物和/或后方障碍物的距离S0通过距离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所述节气门位置变化率T0通过节气门位置检测单元的检测以及控制单元的计算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防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防撞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检测车辆倾斜角度G0,以及检测车辆速度V0;
步骤A2:控制单元接收检测的车辆倾斜角度G0,并将接收的车辆倾斜角度G0与预设的倾斜角G1进行比较,当G0<G1时,判断车辆非下坡行驶,并重复执行本步骤;当G0≥G1时,判断车辆下坡行驶,执行步骤A3;
步骤A3:控制单元将接收的车辆速度V0与预设车速V1进行比较,当V0<V1时,判断车辆安全下坡行驶,并重复执行本步骤;当V0≥V1时,执行步骤A4;
步骤A4:控制单元启动喷油器控制单元进行断油,并启动自动制动单元进行车辆制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防撞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倾斜角度G0通过倾角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所述车辆速度V0通过车速检测单元进行检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73924.5A CN103318174B (zh) | 2012-03-20 | 2012-03-20 | 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73924.5A CN103318174B (zh) | 2012-03-20 | 2012-03-20 | 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8174A true CN103318174A (zh) | 2013-09-25 |
CN103318174B CN103318174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9187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73924.5A Active CN103318174B (zh) | 2012-03-20 | 2012-03-20 | 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18174B (zh) |
Cited B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25463A (zh) * | 2013-11-29 | 2014-03-12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自动控制制动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693040A (zh) * | 2013-12-10 | 2014-04-02 | 金陵科技学院 | 一种基于双模式协作的车辆避撞系统 |
CN103895645A (zh) * | 2014-04-11 | 2014-07-02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防撞方法及系统 |
CN104553981A (zh) * | 2013-10-18 | 2015-04-29 |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车辆前端防撞警示方法 |
CN104960466A (zh) * | 2015-07-22 | 2015-10-07 | 福州大学 | 一种汽车转弯安全辅助系统 |
CN105346388A (zh) * | 2015-11-27 | 2016-02-24 | 江苏大学 | 一种用于汽车上坡时的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572689A (zh) * | 2017-09-25 | 2019-04-05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雷达识别障碍物的整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9591815A (zh) * | 2018-12-20 | 2019-04-09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汽车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9090392A (ja) * | 2017-11-16 | 2019-06-13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車両制御装置 |
CN110450778A (zh) * | 2019-08-05 | 2019-11-15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防追尾装置及方法 |
CN110509919A (zh) * | 2019-08-05 | 2019-11-29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防追尾方法 |
CN110525336A (zh) * | 2019-09-06 | 2019-12-03 | 长春工程学院 | 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汽车防撞系统及防撞方法 |
CN112109546A (zh) * | 2020-09-21 | 2020-12-22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货运车辆车速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2339759A (zh) * | 2020-10-30 | 2021-02-09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车辆安全起步模式控制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22659A1 (en) * | 2001-12-28 | 2003-07-03 | Poron International, Ltd. | Vehicle backup alert system |
CN101320093A (zh) * | 2008-05-14 | 2008-12-10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US20100082251A1 (en) * | 2008-09-30 | 2010-04-01 |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drive assist system |
CN201534528U (zh) * | 2009-07-29 | 2010-07-2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追尾预警装置 |
-
2012
- 2012-03-20 CN CN201210073924.5A patent/CN1033181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22659A1 (en) * | 2001-12-28 | 2003-07-03 | Poron International, Ltd. | Vehicle backup alert system |
CN101320093A (zh) * | 2008-05-14 | 2008-12-10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US20100082251A1 (en) * | 2008-09-30 | 2010-04-01 |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drive assist system |
CN201534528U (zh) * | 2009-07-29 | 2010-07-2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追尾预警装置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53981A (zh) * | 2013-10-18 | 2015-04-29 |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车辆前端防撞警示方法 |
CN103625463B (zh) * | 2013-11-29 | 2016-08-17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自动控制制动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625463A (zh) * | 2013-11-29 | 2014-03-12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自动控制制动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693040A (zh) * | 2013-12-10 | 2014-04-02 | 金陵科技学院 | 一种基于双模式协作的车辆避撞系统 |
CN103895645A (zh) * | 2014-04-11 | 2014-07-02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防撞方法及系统 |
CN104960466A (zh) * | 2015-07-22 | 2015-10-07 | 福州大学 | 一种汽车转弯安全辅助系统 |
CN105346388A (zh) * | 2015-11-27 | 2016-02-24 | 江苏大学 | 一种用于汽车上坡时的辅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572689B (zh) * | 2017-09-25 | 2020-09-01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雷达识别障碍物的整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9572689A (zh) * | 2017-09-25 | 2019-04-05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雷达识别障碍物的整车控制方法及系统 |
JP2019090392A (ja) * | 2017-11-16 | 2019-06-13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車両制御装置 |
CN109591815A (zh) * | 2018-12-20 | 2019-04-09 |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汽车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509919A (zh) * | 2019-08-05 | 2019-11-29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防追尾方法 |
CN110450778A (zh) * | 2019-08-05 | 2019-11-15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一种防追尾装置及方法 |
CN110525336A (zh) * | 2019-09-06 | 2019-12-03 | 长春工程学院 | 一种基于超声波的汽车防撞系统及防撞方法 |
CN112109546A (zh) * | 2020-09-21 | 2020-12-22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货运车辆车速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2109546B (zh) * | 2020-09-21 | 2022-03-15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货运车辆车速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2339759A (zh) * | 2020-10-30 | 2021-02-09 | 福建工程学院 | 一种车辆安全起步模式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8174B (zh) | 2015-09-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18174A (zh) | 车辆防撞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069800B (zh) | 车辆行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
CN107010028B (zh) | 电动汽车的防碰撞系统、控制方法及电动汽车 | |
KR101996414B1 (ko) | 보행자 시선을 고려한 충돌 방지 및 충격 완화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3612599B (zh) | 一种车辆报警系统 | |
CN203558055U (zh) | 误踩油门控制装置 | |
US20070296564A1 (en) | Rear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 | |
KR20170042961A (ko) | 주행 안전을 위한 차량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3370238A (zh) | 检测卡车或客车的危急行驶情况的方法和避免碰撞的方法 | |
KR20140005112A (ko) | 코스팅 하는 동안 차량 작동 방법 | |
US20150134225A1 (en) | Vehicle runn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program therefor | |
CN106428002B (zh) | 一种基于车辆主动安全的防撞预警装置及方法 | |
CN108466618B (zh) | 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1422189A (zh) | 一种车辆防碰撞系统 | |
CN110803160B (zh) | 一种汽车后向防碰撞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7891851A (zh) | 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控制器 | |
KR101711549B1 (ko) | 차량 주정차시의 측후방 위험감지를 통한 오토락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20140052678A (ko) | 차량용 충돌 방지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03978927A (zh) | 一种基于前向防撞系统的汽车刹车尾灯自动控制系统 | |
KR20160144286A (ko) | 차량의 과속 제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4648388A (zh) |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前向防碰撞预警方法 | |
CN104648245A (zh) |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前向防碰撞预警方法 | |
CN103318168A (zh) | 车辆安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6039623A (zh) | 一种自动紧急避撞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 |
CN107826103A (zh) | 一种防止汽车碰撞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