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4761B -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14761B CN103314761B CN201310282879.9A CN201310282879A CN103314761B CN 103314761 B CN103314761 B CN 103314761B CN 201310282879 A CN201310282879 A CN 201310282879A CN 103314761 B CN103314761 B CN 1033147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ss
- vegetation
- ecological concrete
- concrete
- type ecolog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均匀糊上泥浆;第二步:在秋季收集石生苔藓,除去杂质后,加水将苔藓捣碎成汁,涂抹在有泥浆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后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苔藓生长形成丛集垫状结构的苔藓丛;第三步:将种子撒到步骤二形成的苔藓丛中,继续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种子萌发生长到植株高度10-15cm时,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植株的高度在25cm以内,此后每个生长季节喷施生长调节剂1次,保持植株高度在25cm以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栽培微型植物的方法,属于绿色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建筑物也越来越密集,人们认识到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城市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生态混凝土是一类特种混凝土,具有特殊的结构与表面特征,它能减小环境负荷,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并能为环保做出贡献。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具有高透水性、高透气性和安全性。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孔隙率常高达40%以上,表面等效孔径2~3 cm, 在季节性寒冷地区,有利于排除和降低被保护土内含水量,减少冻害破坏。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草根的锚固作用可以使护砌更安全。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的生境特点为高钙、高pH以及水分和营养的限制,因此,能够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生长的植物种类有限,现在常见的生长在生态混凝土上的植物均为禾本科草本植物。能直接生长在生态混凝土上的木本植物还未见报道。若能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栽培木本植物将解决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可种植植物种类的匮乏的问题,增加了绿色建筑的植物多样性。
禾本科植物由于种子细小,可以直接将细小的种子播种在生态混凝土孔隙中,而常见木本植物的种子较大,难以将种子直接播种到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孔隙中。因此,必须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为植物种子创造萌发生长的适宜环境,同时也为植物种子提供维持生长的水分和营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栽培微型植物的方法,以解决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栽培植物种类匮乏的问题,增加了绿色建筑的植物多样性。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均匀糊上泥浆;
第二步:在秋季收集石生苔藓,除去杂质后,加水将苔藓捣碎成汁,涂抹在有泥浆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后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苔藓生长形成丛集垫状结构的苔藓丛;
第三步:将种子撒到步骤二形成的苔藓丛中,继续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种子萌发生长到植株高度10-15cm时,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植株的高度在25cm以内,此后每个生长季节喷施生长调节剂1次,保持植株高度在25cm以内。
石生苔藓为葫芦藓或墙藓。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由10L珍珠岩、3.5L水泥和1L粉煤灰,在37.5 KN/m2的压力下按常规生态混凝土制作方法制成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附生在裸露岩石上的苔藓植物,由于长期进化,形成极强的保水和抗旱能力。一方面,苔藓植物在岩面上丛集或形成垫状,可以滞留种子,另一方面,由于其重叠或丛集生长,植株间毛细吸管作用强大,其群丛含水量可达到该植物干重的 15-25倍,可为落在其上的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提供水分条件;同时,由于苔藓植物的丛集或垫状结构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因此可提供落在其上的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温度条件,再者,苔藓植物接近地面的部分会近轴腐烂,丛集或垫状结构还可以捕获降雨和粉尘,可为落在其上的植物生长提供营养。预先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培养石生苔藓,再利用石生苔藓植物提供的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天然温床”,可以实现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栽培植物的目的。
但是,随着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水分和营养越来越多。依靠生态混凝土附着的苔藓提供的有限营养和水分将难以满足较大植株的生长,因此,需要利用生长调节剂来控制植物的生长,形成微型植物,达到长期生长的目的。
1、能够更大地提升生态混凝土的使用价值。目前大多数生态混凝土用于铁路、公路的护坡,江河的护堤,矿区的绿化改造等,而使用本发明不仅可作为护坡使用,而且还可用于诸如屋顶砌块、外墙体砌块等装饰绿化使用,提升了生态混凝土的使用价值,使城市建筑更加绿色生态化。
2、增加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大幅度提升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了观赏性。
3、该技术稳定可靠,能够保证高成活率,管理成本低,同时能够满足保护城市植被多样性和构建城市生态系统的目的。
4、能够用作大气污染的指示和预报。苔藓表面无蜡质的角质层被覆盖,暴露在空气中的表面积大,导致苔藓叶片两面均直接接触来自空气的污染物,能够迅速表现出受害病症以此反映空气中的污染状况。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保持绿化混凝土的美观,还可以提供全年性的空气检测指示和预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主要配料为10L珍珠岩、3.5L水泥和1L粉煤灰;是在37.5 KN/m2的压力下按常规生态混凝土制作方法制成的。在上述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均匀糊上薄层泥浆。在秋季收集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除去杂质后,加水将葫芦藓捣碎成汁,涂抹在需绿化的上述带有薄层泥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随后,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一星期后即可生出苔藓,待苔藓生长4个月形成丛集垫状结构后,将构树种子撒到苔藓丛中,继续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种子萌发生长到植株高度10-15cm时,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浓度为10mg/L)控制植株的高度在25cm以内,此后每个生长季节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浓度为10mg/L)1次,保持植株高度在25cm以内。
实施例2:
采用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主要配料为10L珍珠岩、3.5L水泥和1L粉煤灰;是在37.5 KN/m2的压力下按常规生态混凝土制作方法制成的。在上述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均匀糊上薄层泥浆。在秋季收集墙藓(Tortula muralis Hedw),除去杂质后,加水将葫芦藓捣碎成汁,涂抹在需绿化的上述带有薄层泥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随后,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一星期后即可生出苔藓,待苔藓生长4个月形成丛集垫状结构后,将构树种子撒到苔藓丛中,继续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种子萌发生长到植株高度10-15cm时,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浓度为10mg/L)控制植株的高度在25cm以内,此后每个生长季节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浓度为10 mg/L)1次,保持植株高度在25cm以内。
实施例3:
采用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主要配料为10L珍珠岩、3.5L水泥和1L粉煤灰;是在37.5 KN/m2的压力下按常规生态混凝土制作方法制成的。在上述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均匀糊上薄层泥浆。在秋季收集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Hedw),除去杂质后,加水将葫芦藓捣碎成汁,涂抹在需绿化的上述带有薄层泥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随后,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一星期后即可生出苔藓,待苔藓生长4个月形成丛集垫状结构后,将桑树种子撒到苔藓丛中,继续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种子萌发生长到植株高度10-15cm时,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浓度为10mg/L)控制植株的高度在25cm以内,此后每个生长季节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浓度为10mg/L)1次,保持植株高度在25cm以内。
实施例4:
采用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主要配料为10L珍珠岩、3.5L水泥和1L粉煤灰;是在37.5 KN/m2的压力下按常规生态混凝土制作方法制成的。在上述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均匀糊上薄层泥浆。在秋季收集墙藓(Tortula muralis Hedw),除去杂质后,加水将葫芦藓捣碎成汁,涂抹在需绿化的上述带有薄层泥浆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随后,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一星期后即可生出苔藓,待苔藓生长4个月形成丛集垫状结构后,将桑树种子撒到苔藓丛中,继续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种子萌发生长到植株高度10-15cm时,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浓度为10mg/L)控制植株的高度在25cm以内,此后每个生长季节喷施生长调节剂多效唑(浓度为10 mg/L)1次,保持植株高度在25cm以内。
Claims (3)
1.一种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均匀糊上泥浆;
第二步:在秋季收集石生苔藓,除去杂质后,加水将苔藓捣碎成汁,涂抹在有泥浆的植被型生态混凝土上,后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苔藓生长形成丛集垫状结构的苔藓丛;
第三步:将种子撒到苔藓丛中,继续在该混凝土上撒水使之保持湿润,待种子萌发生长到植株高度10-15cm时,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植株的高度在25cm以内,此后每个生长季节喷施生长调节剂1次,保持植株高度在25cm以内,生长调节剂为浓度为10mg/L的多效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石生苔藓为葫芦藓或墙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植被型生态混凝土由10L珍珠岩、3.5L水泥和1L粉煤灰,在37.5 KN/m2的压力下按常规生态混凝土制作方法制成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82879.9A CN103314761B (zh) | 2013-07-08 | 2013-07-08 |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82879.9A CN103314761B (zh) | 2013-07-08 | 2013-07-08 |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4761A CN103314761A (zh) | 2013-09-25 |
CN103314761B true CN103314761B (zh) | 2015-01-21 |
Family
ID=4918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8287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14761B (zh) | 2013-07-08 | 2013-07-08 |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1476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26654A (zh) * | 2017-08-04 | 2019-03-29 |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苔藓植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09900B (zh) * | 2015-07-22 | 2017-06-06 | 吴军 | 一种苔藓绿雕的制作方法 |
CN106854865B (zh) * | 2016-11-10 | 2018-11-20 | 浙江九州治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树桩柱灌入改性蒙脱土加固河堤的方法 |
CN107935485A (zh) * | 2017-11-03 | 2018-04-20 | 常州市雄泰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一种工地降噪防护墙的制备方法 |
CN110268936A (zh) * | 2019-04-30 | 2019-09-24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一种基于苔藓生长的混凝土喷层表面生态重建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5483A (zh) * | 2002-04-03 | 2002-10-23 | 同济大学 | 一种具有植物营养作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工艺 |
CN1526266A (zh) * | 2003-03-04 | 2004-09-08 | 成都四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边坡生物生态防护方法 |
CN1613290A (zh) * | 2004-12-13 | 2005-05-11 | 陈思 | 利用石斛、苔藓伴生种植、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 |
CN1902996A (zh) * | 2006-08-01 | 2007-01-31 | 深圳市铁汉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一种裸露岩体坡面低养护的植物护坡方法 |
CN101069468A (zh) * | 2007-06-08 | 2007-11-14 | 江苏大学 | 一种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繁殖方法 |
CN101491193A (zh) * | 2009-03-05 | 2009-07-29 | 赵平 | 一种裸露岩石工程创面植被生态恢复的方法 |
CN102510139A (zh) * | 2011-10-27 | 2012-06-20 | 多摩川精密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 马达定子构造 |
CN102668865A (zh) * | 2012-06-26 | 2012-09-19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栽种诸葛菜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28967A (ja) * | 1993-01-29 | 1994-08-16 |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 緑化基盤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 |
JPH09205875A (ja) * | 1996-02-01 | 1997-08-12 | Chichibu Onoda Cement Corp | 多孔質植生基盤用植生基材 |
JP2003041593A (ja) * | 2001-07-27 | 2003-02-13 | Motoharu Tamai | コンクリート構築物又は無土壌岩盤の壁面の緑化方法及び緑化構造 |
JP2005000019A (ja) * | 2003-06-09 | 2005-01-06 | New Agri Network Co Ltd | シート式植物栽培装置及びシート式植物栽培方法並びにシート状植物固定体 |
CN101095399B (zh) * | 2006-06-29 | 2010-12-08 | 戴悦 | 一种原生高山杜鹃引种驯化的方法 |
KR20100099026A (ko) * | 2009-03-02 | 2010-09-10 | 정오철 | 생태복원을 촉진하는 친환경 녹화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탈면의 녹화방법 |
-
2013
- 2013-07-08 CN CN201310282879.9A patent/CN10331476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5483A (zh) * | 2002-04-03 | 2002-10-23 | 同济大学 | 一种具有植物营养作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工艺 |
CN1526266A (zh) * | 2003-03-04 | 2004-09-08 | 成都四海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边坡生物生态防护方法 |
CN1613290A (zh) * | 2004-12-13 | 2005-05-11 | 陈思 | 利用石斛、苔藓伴生种植、治理石漠化地区的方法 |
CN1902996A (zh) * | 2006-08-01 | 2007-01-31 | 深圳市铁汉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一种裸露岩体坡面低养护的植物护坡方法 |
CN101069468A (zh) * | 2007-06-08 | 2007-11-14 | 江苏大学 | 一种石灰岩地区蕨类植物繁殖方法 |
CN101491193A (zh) * | 2009-03-05 | 2009-07-29 | 赵平 | 一种裸露岩石工程创面植被生态恢复的方法 |
CN102510139A (zh) * | 2011-10-27 | 2012-06-20 | 多摩川精密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 马达定子构造 |
CN102668865A (zh) * | 2012-06-26 | 2012-09-19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栽种诸葛菜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JP特開2003-41593A 2003.02.13 * |
JP特開2005-19A 2005.01.06 * |
JP特開平6-228967A 1994.08.16 * |
JP特開平9-205875A 1997.08.12 * |
镇江北固湿地的生态修复设计;刘继展等;《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0910;第29卷(第9期);全文 * |
高寒高海拔地区岩质陡边坡JYC生态基材护坡技术;李天斌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1115;第27卷(第11期);全文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26654A (zh) * | 2017-08-04 | 2019-03-29 |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苔藓植生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4761A (zh) | 2013-09-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84863B (zh) | 一种高层建筑绿色屋顶的构建方法 | |
CN103650882B (zh) | 一种滨海盐碱地牡丹的栽培方法 | |
CN103314761B (zh) |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微型植物栽培方法 | |
CN206189228U (zh) | 一种具有减尘和雨水收集过滤缓释功能的行道树坑 | |
CN104106460B (zh) | 一种屋顶绿化草毯及其培植方法和一次成坪方法 | |
CN104737735B (zh) | 一种利用原土种植进行滨海盐碱地生态绿化的方法 | |
CN103422466B (zh) | 一种黑臭河道治理及恢复方法 | |
CN105484315B (zh) | 一种具有生态集渗缓释功能的灌溉池 | |
CN101695259A (zh) | 采用攀援植物绿化建筑物外立面的方法 | |
CN104686180B (zh) | 凹叶景天草皮卷生产方法 | |
CN101810083B (zh) | 一种草坪绿地的施工方法 | |
CN107896928A (zh) | 花草种植模块及其制作方法与植物涂鸦墙 | |
CN205357219U (zh) | 一种带储水功能的免维护建筑生态草皮 | |
JP2002335747A (ja) | 緑化用植生基盤材、植生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た特殊空間の緑化方法 | |
CN201869593U (zh) | 无土成坪草本景天科、禾本科植物立体绿化块 | |
CN105746155B (zh) | 一种适于北方城市绿化林下的绿化方法 | |
CN205475268U (zh) | 一种岩石边坡植生基质生态防护结构 | |
CN104996267A (zh) | 一种提高水杉大树全冠移植成活率的栽培方法 | |
CN111576453A (zh) | 坡面锚钉挂网及使用其的裸露岩体生态修复方法 | |
CN103598060B (zh) | 一种盆架子大树截干繁殖方法 | |
CN110761302A (zh) | 一种用于岩质边坡复绿的营养基质及其施工工艺 | |
CN213626335U (zh) | 一种多功能的生命景观屋顶 | |
CN104770240B (zh) | 一种利用微孔薄膜进行屋顶绿化的方法 | |
CN203087114U (zh) | 一种城市行道树树坑防护砖 | |
CN102668865A (zh) |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栽种诸葛菜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