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2462A - 解决tdd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和harq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解决tdd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和harq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12462A CN103312462A CN2012100721025A CN201210072102A CN103312462A CN 103312462 A CN103312462 A CN 103312462A CN 2012100721025 A CN2012100721025 A CN 2012100721025A CN 201210072102 A CN201210072102 A CN 201210072102A CN 103312462 A CN103312462 A CN 1033124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link
- subframe
- downlink
- resource allocation
- downlink configu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基站中用于指示用户终端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的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该第二无线帧中的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该第一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或是不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子帧;当需要时,采用第一重新映射方式,该重新映射方式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该待调度上行子帧之前的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向用户终端发送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分双工复用系统,尤其涉及在基站和用户终端中对TDD系统中当上下行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和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TDD(Time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复用)系统中,通过提供七种不同的、半静态配置的上下行配置方式,LTE的TDD操作模式允许非对称的上行-下行分配,如表一所示,定义在3GPP TS 36.211中。其中,D表示为下行传输预留的子帧,U表示为上行传输预留的子帧,S表示特殊的子帧,其具有3个域,分别为DwPTS、GP和UpPTS,一般地,可以将S视为下行子帧。
这些分配能够提供40%至90%的下行子帧。该半静态分配可能与即时业务情况不匹配,导致低效的资源利用。目前采用上行-下行分配的机制是基于系统信息改变过程。其他机制可以包括对上行或下行的动态子帧分配。
表一 上下行配置方式
但是,当TDD配置被改变/重新配置之后,目标是被改变的帧中的上行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UL grant)可能无法被正确地解码。用于承载之后特定的上行帧的上行资源分配的子帧的链路方向可能不正确。也即,承载资源分配信息的子帧必须是下行子帧,但是可能会出现在TDD上下行配置方式发生改变后,需要被调度的上行子帧按照其所在的无线帧的上下行配置方式,该上行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会被映射到一个上行子帧等情形的发生。本说明书中以TDD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一个无线帧也称为帧,包括10个子帧。
如果没有处理这种上行资源分配冲突的解决方案,上行子帧无法被正确地调度,并且导致上行带宽浪费。随着动态配置的时间周期缩短,特别当时间周期为10ms时,上行资源分配的时间映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图1示出了当TDD配置从配置0(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改变到配置4(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时,用于PUSCH的上行资源分配的映射冲突。
图1a)示出了用于根据规范TS 36.213的表8-2和表5.1.1.1-1,在本说明中分别表示为表二和表三,的配置4的上行资源分配时序。而图1b)示出了由于业务适配导致的TDD配置改变。
表二 k for TDD configurations 0-6(36.213中表8-2)
表三 KPUSCH for TDD configuration 0-6(36.213中表5.1.1.1-1)
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二个无线帧的#2号和#3号上行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应该在第一无线帧的#8号和#9号下行子帧的PDCCH上传送。但是,可以看出,配置1的#8号和#9号子帧是上行子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TDD UL-DL发生重配置时,TDD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和HARQ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基站中用于指示用户终端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的方法,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二无线帧中的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该第一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或者该冲突子帧是不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子帧;当需要时,采用第一重新映射方式,该重新映射方式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该待调度上行子帧之前的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采用广播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用户终端发送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用户终端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的方法,其中,该用户终端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来自基站的重新配置消息,该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二无线帧中的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该第一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或者该冲突子帧是不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子帧;根据第一重新映射方式,确定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所重新映射到的有效下行子帧上,其中,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根据成功解码的上行资源分配,在该待调度上行子帧上进行上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用户终端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该第二无线帧中的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该第一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或者该冲突子帧是不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子帧,该方法包括:不监听该冲突子帧上的控制信息,并在该待调度子帧上保持静默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基站中用于指示用户终端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消息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是否需要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一无线帧中的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位于该第二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下行子帧;当需要时,采用广播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用户终端发送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根据第二重新映射方式,选取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在该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中的与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和该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所共有的上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替代子帧上接收来自用户终端反馈的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用户终端中用于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其中,该用户终端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来自基站的重新配置消息,该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一无线帧中的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位于该第二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下行子帧;根据第二重新映射方式,选取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在该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中使用与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与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均共有的上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替代子帧向基站发送该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TDD系统上下行重配置时产生的上行资源分配或用户终端在上行子帧上对PDSCH信道所反馈的HARQACK/NACK时序冲突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节约了TDD系统的时间资源,有效地去除了非必要的上行资源的浪费,从而确保了TDD系统中动态上下行(UL-DL)配置的性能,尤其是当时间周期较短,例如10ms时候。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势将会更为明显。
图1(a)示出了TDD系统的上下行配置方式未发生改变时的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时序图;
图1(b)示出了在第一种类型下,TDD系统的上下行配置方式发生改变时的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时序图,此时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发生了冲突;
图2(a)示出了TDD系统的上下行配置方式未发生改变时的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时序图;
图2(b)示出了在第二种类型下,TDD系统的上下行配置方式发生改变时的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时序图,此时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发生了冲突;
图3(a)示出了TDD系统的上下行配置方式未发生改变时的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时序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解决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一种方式;
图3(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解决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一种方式;
图3(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解决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一种方式;
图4(a)示出了TDD系统的上下行配置方式未发生改变时的PUSCH的HARQ反馈消息的时序图;
图4(b)示出了TDD系统的上下行配置方式发生改变时的PUSCH的HARQ反馈消息的时序图,此时PUSCH的HARQ反馈消息发生了冲突;
图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解决PUSCH的HARQ反馈消息冲突的一种方式;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解决上行资源分配冲突问题的系统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解决PDSCH的HARQ应答消息冲突问题的系统方法流程图。
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步骤特征或装置/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首先定义两种类型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
类型I:由TDD重配置所改变的无线帧的上行子帧(PhysicalUplink Shared CHanneel,PUSCH)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前一个改变前的帧的上行子帧,如图1所示。该前一个改变前的帧的上行子帧(即#8号和#9号上行子帧)称为冲突子帧。具体地,根据第二无线帧的上下行配置方式4,第二无线帧的#2号和#3号上行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第一无线帧的#8号和#9号上行子帧,该第一无线帧的#8号和#9号上行子帧称为冲突子帧。第二无线帧的#2号和#3号上行子帧称为待调度子帧。
类型II:由TDD重配置所改变的无线帧的上行子帧(PUSCH)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前一个改变前的帧的下行子帧,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具有表二中的有效参数的下行子帧,如图2所示。例如,在采用上下行配置方式2的第一无线子帧所对应的#9号子帧是下行子帧,但是如表二所示,该下行子帧并未被定义用于传输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第二无线帧的#3号上行子帧称为待调度子帧。
对于动态TDD上下行重配置的多种不同的组合,为了简化描述,本发明给出两种解决方案来处理时序冲突。设定用户终端和基站均知晓重配置之前和之后的TDD配置,当以上图1中所示的上行资源配置冲突发生时,有下面的解决方案:
方案1:
如图2(b)所示,当在第一个帧之后,TDD帧配置从配置0改变为配置4时,根据方案1,用户终端不监听该冲突子帧上的控制信息,并在该待调度子帧上保持静默状态。
具体地,如图2(b)所示,在基站和用户终端中预先配置了如果产生上行资源分配冲突时,用户采用静默的处理方式。
则用户终端首先接收来自基站的上下行重配置触发指令,用于通知用户终端上下行配置方式发生改变,从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配置方式1)改变为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配置方式4)。
然后,用户终端不进行监听冲突子帧,也即,用户终端不在第一无线帧的#8号和#9号子帧侦听信道,从而节省了用户终端的电源,节省了能量,并且,用户终端主动放弃待调度上行子帧,也即第二无线帧中的#2和#3号子帧,也即用户终端不在该待调度的子帧#2和#3上进行上行传输。
方案2:
该方案设计了新的映射方式来处理上行资源分配冲突,以下,分别按照第一重映射方式1、2和3进行讨论。
第一重新映射方式1:
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是与该冲突子帧距离最近的下行子帧,且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具体地,当由于TDD上下行重配置导致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发生时,上行资源分配信令被向前移动到最近的合适的下行子帧上,且该子帧具有表二的有效参数。例如,冲突的上行资源分配时序位于改变前的配置的子帧n′上,新的映射位置为n″,它具有表二中有效的k并且满足n″-n′最小。如果n″-n′是负值,那么有效值应该等于n″-n′+10。该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能够降低由TDD配置重配置导致的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延迟,而它需要一定的复杂性。
以图3a)和图3c)为例进行说明。该重新映射方式中,将第二无线帧中的#2和#3号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所位于的冲突子帧#8和#9分别前移至最近的下行子帧#6,且该第一无线帧中的#6号子帧可用于承载第二无线帧的#2和#3号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也即该#6号子帧具有有效的k值。
第一重新映射方式2:
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是与该待调度上行子帧距离至少4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port Time Interval,TTI)的下行子帧,且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具体地,当由于TDD上下行重配置导致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发生时,上行资源分配信令被重新映射到最近的合适的下行子帧,该子帧比待调度的上行子帧提前至少4个TTI并且具有上表中的有效参数。
以图3a)和图3c)为例进行说明。该重新映射方式中,将第二无线帧中的#2和#3号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无线帧中的#2和#3号子帧的至少4个TTI之前的下行子帧,且该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第二无线帧的#2和#3号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与方式1相同,对应的下行子帧也为第一无线帧上的#6下行子帧。
第一重新映射方式3:
将至少一个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是在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中该冲突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所对应的下行子帧
当上行资源分配冲突发生时,最初用于发送上行资源分配的子帧是一个上行子帧,将其记为冲突上行子帧。然后,最初的上行资源分配信令被进一步向前移动到一个下行子帧,该下行子帧发送了冲突上行子帧的上行控制信息。令冲突上行子帧的时序位于改变前的配置的子帧n′上,新的映射位置为n″,其中k′=n″-n′是用于改变前的配置的子帧n″在表二中的有效参数。该方案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在已定义的时间表之外定义新的时序关系,但是上行控制信令将经受两链路映射,这会导致一定的控制延迟。
以图3a)和图3d)为例进行说明。该重新映射方式中,第二无线帧的#2号和#3号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被间接地向前链接到第一无线帧的#8号和#9号冲突上行子帧的控制子帧上,即第一无线帧的#1号子帧。
对于冲突类型I,所有的方案都可以适用。但是,对于类型2,只有方案1和方案2中的第一重新映射方式1和第一重新映射方式2可以适用,第一重映射方式3并不是适用。
对于方案2,大体上说,各上行资源分配都在一个PDCCH中调度。但是,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个PDCCH有较低概率调度两个或更多上行资源分配。事实上,涉及用于规范TS 36.213中上下行配置0的上行资源分配,也即,因为上下行配置0中下行子帧少于上行子帧,因此,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可能具有多个上行资源分配,这种情况完全是可以解决的。
在本部分中,将结合图5,给出新的映射方案的应用的例子,以解决如图1中所示的PUSCH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的问题。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系统方法流程图。
基站和用户终端在通信之前知道当发生上行资源分配冲突时具体地采用那一种重映射方式。
首先,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中,基站判断是否需要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二无线帧中的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该第一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或者该冲突子帧是不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子帧时。
然后,在步骤S51中,当需要时,基站采用第一重新映射方式,该重新映射方式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该待调度上行子帧之前的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例如,则基站根据所采用的重映射方式,如果采用第一重映射方式1,则基站相应地调整冲突子帧所承载的上行资源分配的位置,如子图2(c)中所示,上行资源分配被移动到第一个帧的#6号子帧上。
如果基站采用第一重映射方式2,则得到与第一重映射方式1相同的重映射方式,上行资源分配被移动到第一个帧的#6号子帧上。
如果基站采用第一重映射方式3:如图2(d)所示,第二个子帧的#2号和#3号子帧的上行控制信令被间接地向前链接到第一个帧的#8号和#9号冲突上行子帧的控制子帧上,即第一个帧的#1号子帧。
然后,在步骤S52中,基站采用广播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用户终端发送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
用户终端已知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然后,在步骤S53中,用户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重新配置消息,该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二无线帧中的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该第一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或者该冲突子帧是不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子帧;
然后,在步骤S54中,用户终端根据第一重新映射方式,确定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其中,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然后,在步骤S55中,根据成功解码的上行资源分配,在该待调度上行子帧上进行上行传输。
很明显看出,方案2的第一重映射方式1和第一重映射方式2具有更加复杂的映射,但实现了较短的控制延迟,而方案2的第一重映射方式3具有更加简单的映射但是经受较长的控制延迟。
总而言之,与方案1相比,方案2给出了更加积极的方式来处理映射冲突,并且这种方案对于保证动态TDD上下行重配置的性能增益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动态TDD上下行配置,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应答消息的时序也会遭遇冲突问题。该PDSCH的HARQ应答消息(包括ACK和NACK)时序在规范TS 36.213的表10.1-1中定义,如本说明书中的表四所示。表四中的数字k表示当前的上行子帧n用于反馈第n-k子帧的PDSCH数据。
表四:Downlink association set index K:{k0,k1,…kM-1}for TDD(TS 36.213 Table 10.1-1)
如图4所示,当配置3被配置为TDD帧结构时,图4(a)示出了根据上表的PDSCH的ACK/NACK时序。在图4(b)中,由于在第二无线帧中的下行业务增加,TDD配置被改变为上下行配置2。可见,在第一无线帧中的某些PDSCH子帧的两个ACK/NACK应在第二无线帧的#3号和#4号子帧中反馈,但是该#3号和#4号子帧的链路方向是下行,因此这些ACK/NACK无法被正确解码。在过期后,重传被触发,这将会导致更长的传输延迟,甚至导致严重的包/文件丢失。
为了解决这一类型的冲突,本发明提出了用于PDSCH HARQ应答消息的新的方案。
主要关注在前一个改变前的帧中的下行子帧,它们的ACK/NACK时序冲突将会发生。为了解决这一冲突,提出一个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X,并令所关注的下行子帧的PDSCH HARQ时序符合配置X。选择X的规则如下:
表五
以图4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无线帧的上下行配置为Configuration3,第二无线帧的上下行配置为Configuration 2,查表五得到替代的上下行配置X为Configuration 5。意味着,可以根据Configuration5的PDSCH HARQ的时序关系,反馈冲突发生的相应PDSCH的ACK/NACK,如图Fig.4.(c)。
具体地,在采用上下行配置方式5中,#2子帧用于发送针对该子帧之前13,12,9,8,7,5,4,11,6个子帧的PDSCH的HARQ应答消息。
从表五中可以看出,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可能不唯一的。括号中的上下行配置可以作为低优先级的选择。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流程图。
首先,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步骤S60中,基站判断是否需要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一无线帧中的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位于该第二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下行子帧。
然后,在步骤S61中,当需要时,基站采用广播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用户终端发送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
然后,在步骤S62中,用户终端接收来自基站的重新配置消息,该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一无线帧中的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位于该第二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下行子帧;
然后,在步骤S63中,用户终端根据第二重新映射方式,选取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该步骤具体实现方式参见表五。
例如,用户终端根据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与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的组合关系,选取上行子帧中仅包含该第一上行子帧和该第二上行子帧的全部或部分共有的上行子帧的上下行配置方式作为该替代上下行配置。例如,上下行配置方式1和上下行配置方式3的全部共有的上行子帧是#2和#3。则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可以选择上行子帧中包含全部共有的上行子帧#2和#3的上下行配置方式4,也可以选择上行子帧中包含部分共有的上行子帧#2的上下行配置方式5。反之,例如,上下行配置方式2不能作为替代上下行配置。因为上下行配置方式2还包括非上下行配置方式1和上下行配置方式3所共有的上行子帧。
然后,在步骤S64中,用户终端在该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中使用与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与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均共同的上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替代子帧向基站发送该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例如,在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中可能存在与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和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均共有的多个上行子帧,当该替代方式被选取后,可能会使用该与第一、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均共有的多个上行子帧中的一个或多个替代上行子帧发送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
然后,在步骤S65中,基站根据第二重新映射方式,选取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
然后,在步骤S66中,在该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中的与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和该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所共有的上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替代子帧上接收来自用户终端反馈的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其中,在该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中的上行子帧只包含与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和该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所共有的上行子帧中的全部或者部分。
例如,上下行配置方式5的上行子帧是#2号,该#2号子帧是上下行配置方式2和上下行配置方式3所共有的,所以上下行配置方式5是上下行配置方式2和3的替代方式。
相反地,上下行配置方式4的#3子帧为上行子帧,但是上下行配置方式2的#3号子帧是下行子帧,而不是上行子帧,因此,上下行配置方式4不是上下行配置方式2和3的替代方式。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特定的系统、设备和具体协议,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那些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及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理解和实施对披露的实施方式的其他改变。在权利要求中,措词“包括”不排除其他的元素和步骤,并且措辞“一个”不排除复数。在本发明中,“第一”、“第二”仅表示名称,不代表次序关系。在发明的实际应用中,一个零件可能执行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多个技术特征的功能。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理解为对范围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基站中用于指示用户终端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的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二无线帧中的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该第一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或者该冲突子帧是不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子帧;
-当需要时,采用第一重新映射方式,该重新映射方式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该待调度上行子帧之前的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采用广播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用户终端发送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重新映射方式用于:
-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该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是与该冲突子帧距离最近的下行子帧,且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重新映射方式用于:
-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该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是与该待调度上行子帧距离至少4个传输时间间隔的下行子帧,且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该第一重新映射方式用于:
-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该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是在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中该冲突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所对应的下行子帧。
5.一种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用户终端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的方法,其中,该用户终端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基站的重新配置消息,该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二无线帧中的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该第一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或者该冲突子帧是不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子帧;
-根据第一重新映射方式,确定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所重新映射到的有效下行子帧上,其中,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根据成功解码的上行资源分配,在该待调度上行子帧上进行上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重新映射方式用于:
-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该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是与该冲突子帧距离最近的下行子帧,且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重新映射方式用于:
-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该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是与该待调度上行子帧距离至少4个传输时间间隔的下行子帧,且该有效下行子帧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分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该第一重新映射方式用于:
-指示该用户终端将该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重新映射到有效下行子帧上,该有效下行子帧是在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中该冲突子帧的上行资源分配所对应的下行子帧。
9.一种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用户终端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上行资源分配冲突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该第二无线帧中的待调度上行子帧所对应的上行资源分配位于该第一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上行子帧,或者该冲突子帧是不可用于承载上行资源配置信息的子帧,该方法包括:
-不监听该冲突子帧上的控制信息,并在该待调度子帧上保持静默状态。
10.一种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基站中用于指示用户终端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消息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判断是否需要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一无线帧中的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位于该第二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下行子帧;
II.当需要时,采用广播消息或者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向用户终端发送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
III.根据第二重新映射方式,选取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
IV.在该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中的与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和该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所共有的上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替代子帧上接收来自用户终端反馈的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重新映射方式包括:
-根据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与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的组合关系,选取上行子帧中仅包含该第一上行子帧和该第二上行子帧的全部或部分共有的上行子帧的上下行配置方式作为该替代上下行配置。
12.一种在时分双工复用系统的用户终端中用于解决动态上下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其中,该用户终端在第一无线帧采用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基站的重新配置消息,该重新配置消息用于指示在与该第一无线帧相邻的第二无线帧采用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其中,该第一无线帧中的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的下行子帧所对应的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位于该第二无线帧的冲突子帧上,该冲突子帧是下行子帧;
-根据第二重新映射方式,选取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
-在该替代上下行配置方式中使用与该第一上下行配置方式与第二上下行配置方式均共有的上行子帧中的至少一个替代子帧向基站发送该目标混合自动请求重传应答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72102.5A CN103312462B (zh) | 2012-03-16 | 2012-03-16 | 解决tdd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和harq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72102.5A CN103312462B (zh) | 2012-03-16 | 2012-03-16 | 解决tdd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和harq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2462A true CN103312462A (zh) | 2013-09-18 |
CN103312462B CN103312462B (zh) | 2016-11-16 |
Family
ID=49137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72102.5A Active CN103312462B (zh) | 2012-03-16 | 2012-03-16 | 解决tdd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和harq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12462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40214A (zh) * | 2013-11-15 | 2015-05-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5264983A (zh) * | 2013-11-01 | 2016-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
WO2016015317A1 (zh) * | 2014-07-31 | 2016-0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766044A (zh) * | 2013-11-29 | 2016-07-13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CN106686081A (zh) * | 2016-12-29 | 2017-05-17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服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WO2018054192A1 (zh) * | 2016-09-23 | 2018-03-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9803425A (zh) * | 2017-11-17 | 2019-05-2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获取方法、基站及终端 |
CN110381593A (zh) * | 2014-10-28 | 2019-10-25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aa侦听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US11307761B2 (en) | 2017-11-20 | 2022-04-19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Text edit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6257A (zh) * | 2008-08-07 | 2010-02-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确定小区的资源使用方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2025411A (zh) * | 2010-10-11 | 2011-04-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动态帧结构和配置方法 |
WO2011118306A1 (ja) * | 2010-03-24 | 2011-09-2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移動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2271414A (zh) * | 2011-08-05 | 2011-12-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
-
2012
- 2012-03-16 CN CN201210072102.5A patent/CN10331246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6257A (zh) * | 2008-08-07 | 2010-02-10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确定小区的资源使用方式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1118306A1 (ja) * | 2010-03-24 | 2011-09-2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移動局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CN102025411A (zh) * | 2010-10-11 | 2011-04-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及其动态帧结构和配置方法 |
CN102271414A (zh) * | 2011-08-05 | 2011-12-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64983A (zh) * | 2013-11-01 | 2016-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10462826B2 (en) | 2013-11-01 | 2019-10-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CN105264983B (zh) * | 2013-11-01 | 2019-10-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10159095B2 (en) | 2013-11-01 | 2018-12-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WO2015070811A1 (zh) * | 2013-11-15 | 2015-05-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4640214A (zh) * | 2013-11-15 | 2015-05-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4640214B (zh) * | 2013-11-15 | 2018-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5766044B (zh) * | 2013-11-29 | 2019-04-02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CN105766044A (zh) * | 2013-11-29 | 2016-07-13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集成电路以及通信方法 |
WO2016015317A1 (zh) * | 2014-07-31 | 2016-0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381593A (zh) * | 2014-10-28 | 2019-10-25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aa侦听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10381593B (zh) * | 2014-10-28 | 2023-04-07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laa侦听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WO2018054192A1 (zh) * | 2016-09-23 | 2018-03-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980013B2 (en) | 2016-09-23 | 2021-04-13 |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CN106686081A (zh) * | 2016-12-29 | 2017-05-17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库服务系统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09803425A (zh) * | 2017-11-17 | 2019-05-2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获取方法、基站及终端 |
CN112399608A (zh) * | 2017-11-17 | 2021-02-2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获取方法、基站及终端 |
US11284389B2 (en) | 2017-11-17 | 2022-03-22 |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 Frame structure configuration method, frame structure obtain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CN109803425B (zh) * | 2017-11-17 | 2020-12-15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帧结构的配置方法、获取方法、基站及终端 |
US11307761B2 (en) | 2017-11-20 | 2022-04-19 |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 Text edit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12462B (zh) | 2016-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53624B1 (ko) | 다수의 뉴멀러지들을 위한 harq 절차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비(ue) | |
US12177022B2 (en) | Communications devices,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 |
CN107197528B (zh) | 一种资源调度和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
US9231855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ignaling | |
CN105934997B (zh) | 基站、发送方法、移动台以及重发控制方法 | |
WO2017076157A1 (zh) | 数据调度及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312462A (zh) | 解决tdd上行资源配置信息和harq应答消息冲突的方法 | |
RU2676895C1 (ru) | Сетевой узел,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ы, выполняемые ими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х запросов повторения передачи (arq) | |
EP2663008B1 (en) |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 |
JP6194422B2 (ja) |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の送信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 |
WO2016138646A1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传输方法和装置 | |
JP2016519856A (ja) | 通信システム | |
CN101771513A (zh) | 改善确认收讫/非确认收讫集束的方法及通讯装置 | |
CN107734631A (zh) | 一种时序调整方法、基站、终端及通信系统 | |
CN114586303B (zh) | 支持侧链路通信中的psfch报告的过程 | |
WO201513966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collisions between open discovery and cellular resources | |
CN104426637A (zh) | 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反馈方法及用户终端 | |
US20230050066A1 (e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
EP2683104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evolved nodeb and user equipment | |
CN107733578B (zh) | 一种对下行数据进行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176979B (zh) | 一种频谱聚合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3313270A (zh) | 增强上行链路覆盖的方法及装置、基站 | |
WO2018141302A1 (zh) | 上行控制的接收、发送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 |
WO2018059370A1 (zh) | 传输方法、移动通信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9565794B (zh) | 用于调度多个tti束传送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