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4561B - 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04561B CN103304561B CN201310248158.6A CN201310248158A CN103304561B CN 103304561 B CN103304561 B CN 103304561B CN 201310248158 A CN201310248158 A CN 201310248158A CN 103304561 B CN103304561 B CN 1033045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preparation
- salt
- acceptable salt
- pharmacy accep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式Ⅰ结构的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可以为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硝基,氰基,卤素,三氟甲基。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并同时公开了以该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有效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在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特别是在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因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方面的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和作为抗血栓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以冠脉血栓和脑血栓为主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血小板聚集是正常凝血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成为抗血栓药物研究的热点。
法国Sanofi公司开发上市的噻氯匹啶(Ticlopidine)为第一个ADP受体拮抗剂类抗血小板药物,其通过与P2Y型特殊巯基受体结合,抑制ADP受体的激活,起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由于噻氯匹啶不仅抑制某一种血小板聚集激活因子,而且抑制聚集过程本身,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尤其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心绞痛、防治心肌梗死和改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但后继研究中发现噻氯匹啶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再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副作用,近年来已较少应用。
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Sanofi公司研制的第二个噻吩并吡啶类ADP受体拮抗剂药物,与噻氯匹啶相比,结构仅侧链上多了一个羧甲基,其作用强度和耐受性均高于噻氯匹啶。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植人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血栓性并发症等。在多项大规模研究中,氯吡格雷在改善缺血性事件的预后方面,优于其他药物,ADR较噻氯匹啶少,安全性比阿司匹林更佳,因而在许多情况下氯吡格雷取代了噻氯匹啶的应用。但接受氯吡格雷治疗也出现了TTP和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同时有关氯吡格雷抵抗的报道近几年也有增加。同时由于氯吡格雷为油状物,碱性极弱,需与强酸才能成盐,但遇湿气不稳定,使游离碱析出,纯化也有一定的困难。且由于其强酸性,在制剂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日本第一三共公司与美国礼来公司共同开发的普拉格雷(Prasugrel)是一类新的噻吩并吡啶类衍生物。大量研究证实与氯吡格雷相比,普拉格雷活性更强,起效更快,病人间对该药的反应差异更小。其与氯吡格雷的临床对照试验结果也表明,其能有效地降低非致死性心脏病和卒中导致的死亡,但导致患者出血更多。由于本品尚具有一些与其临床疗效密切相关的不良反应问题,特别是由于较高的出血风险,因此,FDA虽然批准了普拉格雷上市,但却要求其必须在新药标签中加上黑框警告以警示出血风险,并建议患有活动性病理性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病史或近期需要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不要服用此药。
作为抗血小板药物研究的热点,上文所述及的噻吩并吡啶类化合物无论是在活性、副作用方面还是物化特性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类有别于噻吩并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的具有抗血栓活性的化合物,以期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类新型结构的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及其药用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及其药用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以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及其药用盐为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及其药用盐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因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
现结合本发明目的,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具体涉及通式Ⅰ结构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可以为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硝基,氰基,卤素原子,三氟甲基。
其中优选以下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Ⅰ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指:化合物与无机酸、有机酸所成的盐。其中优选: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硫酸氢盐、磷酸盐、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乳酸盐、甲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马来酸盐,苯甲酸盐,琥珀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富马酸盐,牛磺酸盐,葡萄糖酸盐,氨基酸盐。
式Ⅰ化合物的制备路线如下:
其中化合物Ⅱ、Ⅲ均为市售产品,化合物Ⅴ参照文献(IndianJournalofChemistry,2006(45B),1453-1462)中的合成方法,本领域内的研究人员均可方便制得。
化合物Ⅱ与Ⅲ在三乙胺、吡啶、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存在下,以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DMF或甲苯为溶剂,-10~80℃反应制得化合物Ⅳ;化合物Ⅳ与化合物Ⅴ以甲醇或者乙醇为溶媒,在醋酸钾或者醋酸钠的存在下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Ⅵ;化合物Ⅵ与乙酸酐Ⅶ在三乙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化合物Ⅰ。
反应制得各种化合物或将所得产物溶于DMF、丙酮、甲醇、乙醇或DMSO中滴加无机酸、有机酸制成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具体是将所得产物溶于DMF、丙酮、甲醇、乙醇或DMSO中,滴加盐酸乙醇至pH2,制成盐酸盐。或将所得产物溶于DMF、丙酮、甲醇或乙醇,加入等摩尔牛磺酸,得其牛磺酸盐。也可将该化合物溶于DMF、丙酮、甲醇、乙醇或DMSO中,滴加浓硫酸的甲醇溶液,调pH2-3,制得其硫酸盐,等等。
此类化合物对于治疗人类因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疾病是有效的。尽管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不经任何配制直接给药,但所述的各种化合物优选以药物制剂的形式使用,给药途径可以是非肠道途径(如静脉、肌肉给药)及口服给药。
本发明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制备如下:使用标准和常规的技术,使本发明化合物与制剂学上可接受的固体或液体载体结合,以及使之任意地与制剂学上可接受的辅助剂和赋形剂结合制备成微粒或微球。固体剂型包括片剂、分散颗粒、胶囊、缓释片、缓释微丸等等。固体载体可以是至少一种物质,其可以充当稀释剂、香味剂、增溶剂、润滑剂、悬浮剂、粘合剂、崩解剂以及包裹剂。惰性固体载体包括磷酸镁、硬脂酸镁、滑粉糖、乳糖、果胶、丙二醇、聚山梨酯80、糊精、淀粉、明胶、纤维素类物质例如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低熔点石蜡、聚乙二醇、甘露醇、可可脂等。液体剂型包括溶剂、悬浮液例如注射剂、粉剂等等。
药物组合物以及单元剂型中含有的活性成份(本发明化合物)的量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诊断的情况特定地加以应用,所用的化合物的量或浓度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调节。通常,活性化合物的量范围为组合物的0.5~90%(重量),另一优选的范围为0.5~70%。
本发明的具有式Ⅰ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血小板聚集方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可以作为潜在的抗血栓药物。
下面通过药效学实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化合物的抗血栓活性。
试验材料:
药品及制剂:本发明化合物,以1%CMCNa配成混悬液供动物给药用。
动物:雄性大鼠,天津药物研究院实验动物室提供,动物合格证号:津动物字第001号。
试验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体重300g左右,经口灌胃给予本发明化合物1-7,剂量均为100mg/kg,连续给药3次,末次给药后1小时麻醉(戊巴比妥钠,54mg/kg,ip)仰卧位固定,分离右颈总动脉和左颈外静脉。在聚四氟乙烯管的中段放入一根长6cm的丝线,以肝素生理盐水溶液(50u/ml)充满聚四氟乙烯管。当聚四氟乙烯管的一端插入左颈外静脉后,由聚四氟乙烯管准确地注入50u/kg的肝素抗凝,然后再将聚四氟乙烯管的另一端插入右颈总动脉。打开动脉夹,血液从右颈总动脉流至聚四氟乙烯管内,返回左颈外静脉。开放血流15min后中断血流,迅速取出丝线称重,总重量减去丝线重量即得血栓湿重。以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见下表:
发明化合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由试验结果可见,本发明的化合物能明显抑制血栓的形成。因此,它们可以用来预防或治疗因血栓形成引起的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经稳定性研究可知本发明化合物游离碱即可稳定存在,在制备成盐酸盐、牛磺酸盐等无机酸或有机酸的盐类后,其制剂稳定性也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氯吡格雷的硫酸氢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仅为解释性的,决不意味着它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所述的化合物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薄层色谱(TLC)进行检测。随后可以采用诸如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质谱(MS)等更进一步确证其结构。
参考实施例1:
化合物Ⅴ
取原料化合物2-氰基-3-(2-噻吩基)丙烯酸乙酯50g(241mmol),硫代氨基脲22g(241mmol)和无水碳酸钾102g(724mmol)在无水甲醇中回流反应4h,反应后放冷,用稀盐酸溶液调节pH至中性,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水洗、干燥,用苯重结晶得到无色晶体Ⅴ(30.7g),收率68.7%。熔点170℃,与文献相符,HPLC归一化法98.9%。
实施例1:
化合物Ⅳ-1
取化合物Ⅱ-1(10g,61mmol)溶于50mL二氯甲烷中。搅拌充分溶解。降温至0℃。滴加溴乙酰溴(Ⅲ,13.6g,67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完后保持温度反应4h。TLC检测反应完全后,将反应液用水洗三次(30mL×3),分取有机层,干燥,过滤,旋蒸。等到浅黄色油状物,不经过精制,即可用来投下一步反应。所得产品的质量为16.5g,收率95%,纯度98.3%(HPLC归一化法),MS(m/z)[M+H]+:284.0。
参照实施例1,可制得如下化合物
实施例2:
化合物Ⅵ-1
取化合物Ⅳ-1(10g,35mmol)溶于50mL乙醇,充分溶解后加入醋酸钾(10.3g,105mmol),加热至回流,反应6h后,TLC检测反应完全。将反应液放冷,倾入水中,有固体析出。过滤,干燥,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1:2重结晶,得到产品10.5g,收率80.8%,纯度99.1%(HPLC归一化法),MS(m/z)[M+H]+:371.1。
参照实施例2,可制得如下化合物
实施例3:
化合物Ⅰ-1
取化合物Ⅳ-1(5g,13.5mmol),用30mL二氯甲烷充分溶解。降至0℃,加入三乙胺(2g,20mmol),滴加乙酸酐(2.1g,20mmol),保持温度反应3h。TLC检测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倾入30mL水中,分取有机相,再水洗三次(30mL×3)。将有机层干燥、过滤蒸干,得到棕色油状物。室温下用乙醇搅拌,得到白色固体,过滤,滤饼再用冷乙醇淋洗,得到产品4.3g。收率77.2%,纯度99.4%(HPLC归一化法),MS(m/z)[M+H]+:413.1。
实施例4:
化合物Ⅰ-2
取化合物Ⅳ-2(5g,13mmol),用30mL二氯甲烷充分溶解。降至0℃,加入三乙胺(2g,20mmol),滴加乙酸酐(2.1g,20mmol),保持温度反应3h。TLC检测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倾入30mL水中,分取有机相,再水洗三次(30mL×3)。将有机层干燥、过滤蒸干,得到棕色油状物。室温下用乙醇搅拌,得到白色固体,过滤,滤饼再用冷乙醇淋洗,得到产品4.6g。收率83.0%,纯度98.2%(HPLC归一化法),MS(m/z)[M+H]+:427.2。
实施例5:
化合物Ⅰ-3
取化合物Ⅳ-3(5g,13mmol),用40mL四氢呋喃充分溶解。降至-10℃,加入氢氧化钠(1g,26mmol),然后滴加乙酸酐(2.1g,20mmol),保持温度反应5h。TLC检测反应结束。将反应液过滤,滤液蒸干,得到红棕色油状物。室温下用甲醇搅拌,得到白色固体,过滤,滤饼再用冷甲醇淋洗,得到产品3.9g。收率70.3%,纯度97.3%(HPLC归一化法),MS(m/z)[M+H]+:427.1。
实施例6:
化合物Ⅰ-4
取化合物Ⅳ-4(5g,13mmol),用40mL四氢呋喃充分溶解。降至-10℃,加入氢氧化钠(1g,26mmol),然后滴加乙酸酐(2.1g,20mmol),保持温度反应5h。TLC检测反应结束。将反应液过滤,滤液蒸干,得到红棕色油状物。室温下用甲醇搅拌,得到白色固体,过滤,滤饼再用冷甲醇淋洗,得到产品3.9g。收率70.3%,纯度97.3%(HPLC归一化法),MS(m/z)[M+H]+:427.1。
实施例7:
化合物Ⅰ-5
取化合物Ⅳ-5(5g,11.1mmol),用20mL的DMF室温下搅拌,充分溶解。加入碳酸钾(4.55g,33mmol),然后滴加乙酸酐(2.2g,22mmol),反应3h后,TLC检测反应结束。将反应液过滤,滤液倾入水中,用二氯甲烷提取。分取有机层,干燥,过滤,减压蒸干得到棕色油状物。室温下用甲醇搅拌,得到灰白色固体,过滤,滤饼再用冷甲醇淋洗,得到产品4.3g。收率78.8%,纯度98.0%(HPLC归一化法),MS(m/z)[M+H]+:491.0。
实施例8:
化合物Ⅰ-6
取化合物Ⅳ-6(5g,10.3mmol),用20mL的DMF室温下搅拌,充分溶解。加入碳酸钠(4.2g,30mmol),然后滴加乙酸酐(2.2g,22mmol),反应5h后,TLC检测反应结束。将反应液过滤,滤液倾入水中,用二氯甲烷提取。分取有机层,干燥,过滤,减压蒸干得到棕色油状物。室温下用乙醇搅拌,得到灰白色固体,过滤,滤饼再用冷乙醇淋洗,得到产品4.0g。收率80.5%,纯度99.2%(HPLC归一化法),MS(m/z)[M+H]+:481.1。
实施例9:
化合物Ⅰ-7
取化合物Ⅳ-7(5g,12mmol),用30mL乙腈充分溶解。升温至80℃,加入碳酸氢钾(3.6g,36mmol),然后滴加乙酸酐(2.5g,24mmol),保持温度反应4h。TLC检测反应结束。将反应液过滤,滤液蒸干,得到棕色油状发泡状物。室温下用乙醇搅拌,得到浅黄色固体,过滤,滤饼再用冷乙醇淋洗,得到产品3.5g。收率63.7%,纯度98.5%(HPLC归一化法),MS(m/z)[M+H]+:458.1。
实施例10:
化合物Ⅰ-8
取化合物Ⅳ-8(5g,12.6mmol),用30mL二氯甲烷充分溶解。降至0℃,加入三乙胺(2.6g,25mmol),滴加乙酸酐(2.1g,20mmol),保持温度反应3h。TLC检测反应结束。将反应液倾入30mL水中,分取有机相,再水洗三次(30mL×3)。将有机层干燥、过滤蒸干,得到棕色油状物。室温下用乙醇搅拌,得到浅黄色固体,过滤,滤饼再用冷乙醇淋洗,得到产品3.8g。收率69.1%,纯度99.3%(HPLC归一化法),MS(m/z)[M+H]+:438.3。
实施例11:
化合物Ⅰ-1成盐酸盐:取化合物Ⅰ-1(1g),溶于10mL无水乙醇。冰水浴冷却至5℃,滴加11.1%盐酸乙醇溶液至pH为2,继续于冰水浴下搅拌约1h。过滤,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粉末。
实施例12:
化合物Ⅰ-3成牛磺酸盐:取化合物Ⅰ-3(2.0g),溶于20mL丙酮。加热至回流后加入等摩尔牛磺酸,继续于回流下搅拌反应约1.5h。反应完毕,于室温下静置24h。析出白色结晶,过滤,真空干燥。
实施例13:
化合物Ⅰ-5成硫酸盐:取化合物Ⅰ-5浅黄色固体产物(1.5g),溶于15mL甲醇。冰水浴冷却至0℃,滴加10%硫酸甲醇溶液至pH为3,继续于冰水浴下搅拌约1h。过滤,得白色固体。
为了更充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下面提供下列制剂实施例,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所述制剂可以使用本发明化合物中的任何活性化合物及其盐,优选使用实施例1-13中所描述的化合物及其盐。
实施例14:
用下述成分制备硬明胶胶囊:
制备工艺:将原辅料预先干燥,过100目筛备用。按处方量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填充入硬明胶胶囊中。
实施例15:
用下述成分制备片剂:
制备工艺:将原辅料预先干燥,过100目筛备用。先将处方量的辅料充分混匀。将原料药以递增稀释法加到辅料中,每次加时充分混匀2-3次,保证药与辅料充分混匀,过20目筛,在55℃通风烘箱中干燥2h,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测定中间体含量,混合均匀,在压片机上压片。
实施例16:
注射液的制备:
制备方法:取活性成分加入到已溶解聚山梨酯和丙二醇的注射用水中,加入药用碱调节pH值至4~8使其溶解。加入活性炭,搅拌吸附30min,除炭、精滤、灌封、灭菌。
实施例17:
注射用冻干粉的制备:
化合物Ⅰ-3的牛磺酸盐100mg
药用碱0.1-7.0%
甘露醇55-85%
制备方法:取活性成分加入注射用水,用药用碱调节pH值至4-8使其溶解。再加入甘露醇,按注射剂的要求进行高压灭菌,加入活性炭,采用微孔滤膜过滤,滤液进行分装,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得疏松块状物,封口,即得。
Claims (11)
1.具有式Ⅰ结构的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可以为氢,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硝基,氰基,卤素原子,三氟甲基。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为以下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式Ⅰ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指:化合物与无机酸、有机酸成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式Ⅰ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硫酸盐、硫酸氢盐、磷酸盐、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乳酸盐、甲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马来酸盐,苯甲酸盐,琥珀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富马酸盐,牛磺酸盐,葡萄糖酸盐。
5.权利要求1中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由以下三步骤制备:
(1)化合物Ⅱ与Ⅲ在缚酸剂存在下,在溶剂中反应制得化合物Ⅳ;
(2)化合物Ⅳ与化合物Ⅴ以甲醇或者乙醇为溶媒,在醋酸钾或者醋酸钠的存在下回流反应得到化合物Ⅵ;
(3)化合物Ⅵ与乙酸酐反应得到化合物Ⅰ;
R定义如前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缚酸剂选自三乙胺、吡啶、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甲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反应温度为-10~80℃。
9.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组合物,它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2任一项的式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
10.权利要求1~2任一项的式Ⅰ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用于制备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方面的应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用,在用于制备治疗因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方面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48158.6A CN103304561B (zh) | 2013-06-21 | 2013-06-21 | 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48158.6A CN103304561B (zh) | 2013-06-21 | 2013-06-21 | 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04561A CN103304561A (zh) | 2013-09-18 |
CN103304561B true CN103304561B (zh) | 2016-06-01 |
Family
ID=49130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48158.6A Active CN103304561B (zh) | 2013-06-21 | 2013-06-21 | 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0456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78754A1 (en) * | 1999-06-21 | 2000-12-28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 Thienylhydrazon with digitalis-like properties (positive inotropic effects) |
WO2009117421A2 (en) * | 2008-03-17 | 2009-09-24 | Kalypsys, Inc. | Heterocyclic modulators of gpr119 for treatment of disease |
CN101781310A (zh) * | 2010-02-23 | 2010-07-21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含噻吩并[3,2-c]吡啶的乙酰肼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1796033A (zh) * | 2007-06-28 | 2010-08-04 | 英特维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作为cb1拮抗剂的取代的哌嗪 |
CN102268012A (zh) * | 2011-08-24 | 2011-12-07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噻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2796040A (zh) * | 2012-08-23 | 2012-11-28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1,4-二取代哌嗪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2013
- 2013-06-21 CN CN201310248158.6A patent/CN1033045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78754A1 (en) * | 1999-06-21 | 2000-12-28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 Thienylhydrazon with digitalis-like properties (positive inotropic effects) |
CN101796033A (zh) * | 2007-06-28 | 2010-08-04 | 英特维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作为cb1拮抗剂的取代的哌嗪 |
WO2009117421A2 (en) * | 2008-03-17 | 2009-09-24 | Kalypsys, Inc. | Heterocyclic modulators of gpr119 for treatment of disease |
CN101781310A (zh) * | 2010-02-23 | 2010-07-21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含噻吩并[3,2-c]吡啶的乙酰肼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2268012A (zh) * | 2011-08-24 | 2011-12-07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噻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2796040A (zh) * | 2012-08-23 | 2012-11-28 | 天津药物研究院 | 1,4-二取代哌嗪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Synthesis and mass spectral fragmentation patterns of some thiazole and imidazolidine derivatives;S M Mohamed,等;《In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20060630;第45B卷;1453-146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04561A (zh) | 2013-09-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2641B (zh) | 含噻吩并吡啶的肟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KR102150383B1 (ko) | 안지오텐신 ii 수용체 길항제 대사물질과 nep 억제제의 화합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JP2019135258A (ja) | 第Xa因子阻害剤の結晶形態 | |
CN106008488A (zh) | 氰基吲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WO2011140816A1 (zh) | 含腈基的噻吩并吡啶酯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应用和组合物 | |
CN101974015B (zh) | 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351877B (zh) | 噻吩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693718B (zh) | 含噻吩并吡啶的酯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7922448B (zh) | 一种氘代噻吩并哌啶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3304561B (zh) | 一类具有抗血栓作用的化合物 | |
RU2622105C2 (ru) | 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ая форма соединения, используемая в качестве антагониста минералокортикоидного рецептор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 |
CN102796040B (zh) | 1,4-二取代哌嗪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EP2692724B1 (en) | Chiral 3-hydroxypyrid-4-one derivative, and synthesis and use thereof | |
CN102268012B (zh) | 噻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796093B (zh) | 含硫代吗啉的吡咯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351878B (zh) | 异恶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690259B (zh) | 具有利尿作用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830911A (zh) | 一类噻吩并吡啶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1781310A (zh) | 含噻吩并[3,2-c]吡啶的乙酰肼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757396B (zh) | 含苯并五元杂环的环外亚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268013B (zh) | 噻二唑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864761B (zh) | 一种含吡啶的哌嗪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896962A (zh) | 一类含取代哌嗪基的噻吩并吡啶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664930B (zh) | 一类含噻唑结构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875566B (zh) | 具有抗胃溃疡作用的噻吩衍生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