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5051B - 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95051B CN103295051B CN201210050307.3A CN201210050307A CN103295051B CN 103295051 B CN103295051 B CN 103295051B CN 201210050307 A CN201210050307 A CN 201210050307A CN 103295051 B CN103295051 B CN 1032950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electronic tag
- gripped object
- clamping device
- described electron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65—Aspects related to the EAS system, e.g. system components other than tag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28—Tag details
- G08B13/2434—Tag housing and attachment detail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22—Electrical actuation
- G08B13/24—Electrical 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 G08B13/2402—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 i.e. systems using tags for detecting removal of a tagged item from a secure area, e.g. tags for detecting shoplifting
- G08B13/2428—Tag details
- G08B13/2448—Tag with at least dual detection means, e.g. combined inductive and ferromagnetic tags, dual frequencies within a single technology, tampering detection or signalling means on the ta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夹持装置,该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夹持部(101);第二夹持部(10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共同产生夹持力;电子标签(103),所述电子标签(103)的电路部分被划分为至少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涂有强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的夹持面粘合,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的表面形成耦合力。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改善电子标签的监控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标签夹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打开时能够损坏电子标签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经常被用来附着在物品上对其进行监控。
完整的电子标签监控系统通常包括阅读器、电子标签及应用软件系统。其中,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用于标识目标对象。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应用软件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对于重要的物品而言,不仅需要通过附加在其上的电子标签提供与物品相关的信息,还需要通过监控标签的存在来监控物品的存在。因此,为了防止人为揭下标签而拿走物品的行为,需要使得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不能被无损的取下,即,当试图移除RFID标签时,会导致标签的损害。
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直接将电子标签粘贴在物品之上,虽然在去除电子标签时可能会造成标签的损害,但并不能确保标签的损害,而且,由于电子标签暴露在外面,也存在着被揭下的可能。此外,对于某些特殊的物品,还需要确保移除被损害的标签是避免造成物品本身的污损。
因此,现有技术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亟待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部(101);第二夹持部(10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共同产生夹持力;电子标签(103),所述电子标签(103)的电路部分被划分为至少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涂有强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的夹持面粘合,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的表面形成耦合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的夹持装置的物品监控方法,包括:实时监控所述电子标签夹持装置所夹持的物品以确定是否能够检测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响应于未检测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采取安全措施。
通过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可以实现打开电子标签夹持装置时确保损害电子标签的电路部分。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多个方面,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按照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图2示出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改进了的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图3示意出了电子标签划分的各种实施例。
图4示出了按照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采用电子标签夹持装置的监控方法。
图5示出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系统1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按照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子标签夹持装置,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第一夹持部101;
第二夹持部10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耦接并在夹紧时产生夹持力。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具体结构实现所述夹持部之间的耦接关系,例如采用弹性装置,锁紧装置等接触方式实现,也可采用磁力等非接触方式来实现。第一夹持部101与第二夹持部102的夹持面可以为平面,能够起到保护电子标签的作用,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形状的夹持面以配合被夹持物102的形状。
电子标签103,所述电子标签的电路部分被划分为至少包括第一部分A与第二部分B,所述第一部分A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部分B的下表面涂有强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A的上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粘合,所述第二部分B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102的表面形成耦合力。其中,强胶可被定义为大于1000厘泊(cps),强胶的粘度可用布氏粘度计测出。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的表面直接粘合形成耦合力,在后面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通过间接粘合的方式形成耦合力。
为了增加可靠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子标签(图中并未示出),类似的,第二电子标签的电路部分也被划分为至少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的上表面以及另一个部分的下表面涂有强胶。该第二电子标签的一个涂胶的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第二夹持部102粘合,另一个涂胶的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104的表面形成耦合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中所示出的被夹持物104是纸质的文档,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将该夹持装置用于任何物品,在某些时候,还可对夹持部的夹持面进行适应性的变化以保证将电子标签与被夹持物的紧密接触。
采用图1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物理结构,当打开电子标签夹持装置时,第一夹持部101通过强胶带动所述电子标签103的第一部分,因该电子标签103的第二部分还与被夹持物104之间具有耦合力,在所述电子标签之上所产生的拉伸或弯曲会致其损坏。从而,通过标签的“一次性”特性来防止重要物品的丢失或者盗用,即:一旦电子标签夹持装置被打开,标签自动损坏,进而根据标签检测信号的丢失触发报警,以避免针对标签的有意的破坏、移除、偷窃等行为。
图2示出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改进了的电子标签夹持装置,在图1的基础上还包括:
槽201,位于第一夹持部101的夹持面,用于容纳电子标签103,从而使得第一夹持部101的夹持面能够与被夹持物104紧密贴合。夹持装置以及嵌入其中的RFID标签结合在一起,可在文档等物品的追踪与监控之中防止移除电子标签的风险。
薄片202,在该实施例中可以是塑料材质的薄片,其一面涂布有弱胶,用于粘在被夹持物101之上。所述薄片介于所述被夹持物104与电子标签103之间,所述薄片无胶的一面与所述电子标签接触并通过强胶粘贴在一起。当采用图1的方式,电子标签通过强胶直接粘贴在被夹持物上,会致使被夹持物表面破损或污损,而采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第二部分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的表面通过薄片(202)间接粘合形成耦合力。而所采用的弱胶既可以提供足够的粘合力,又可以在打开所述夹持装置后容易去除被损坏的标签。在该实施例中,弱胶的粘度可被定义为300~600cps。当采用薄片202时,所述槽201还可用于容纳薄片202。
易断部分203,为了便于RFID标签的损坏,可通过易断部分203将所述RFID标签划分为多个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易断部分是采用刀切线的形式,该刀切线横跨电子标签的电路部分将电子标签划分为上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使得电子标签在受到拉力或弯曲时容易沿着刀切线导致电子标签的电路部分被损坏。需要注意的是,刀切线横跨电路部分时需要避开电路中的元器件或电子线路部分,以保证所述电子标签在未受到拉力或弯曲时,不影响电子标签的正常功能。具体可以采用压痕、虚线切口等方式形成所述刀切线。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明了,槽201,薄片202以及易断部分203可以择一或者组合应用在电子标签夹持装置中。
图3示意出了电子标签通过易断部分划分为至少两个部分的各种实施例。具体的划分方式可以是在图3A中的直线或图3B中的曲线位置处设置所述易断部分203。还可在图3C中封闭图形位置处设置易断部分,从而划分出封闭图形所包围的第一部分以及封闭图形外部的第二部分,封闭图形并不限定于图3C中所示的矩形,还可以是其它几何形状。而且,刀切线并不是一定要设置于电子标签的中间部分,还可设置在其它位置处,只要能够横跨电子标签的电路部分即可。
很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物品需要保管,例如,进口汽车报关单、法律文件、绝密文件、文物等等,丢失或遗忘这些文件,往往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及后果。在有些时候还需要在去除已经损坏的电子标签时不会导致物品表面污损。因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电子标签夹持装置的监控方法。
图4示出了按照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采用电子标签夹持装置的计算机实现的监控方法,包括:
在步骤401中,实时监控电子标签夹持装置所夹持的物品以确定是否能够检测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在该步骤可采用按周期扫描的方式对电子标签进行实时监控,由于采用了前述电子标签夹持装置,在企图移除电子标签时会导致标签被损坏,就可在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无法检测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从而进入步骤402中。
在步骤402中,响应于未检测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采取安全措施。所述安全措施例如可以是报警。
以报关单为例,关单在汽车交易中是资金链中关键的一环,银行通常会接受以关单为担保的贷款,因此,关单的保管非常重要,需要避免关单被窃或者被擅自拿去贷款的风险。采用图1,图2或图3所述的电子标签夹持装置,在每份或多份报关单之上安装本申请所提供的夹持装置,并放入具有电子标签监控的保险箱中,并应用图4所示的方法流程可以优化当前进口报关单的分发及维护流程,能够提供一种可视的关单生命周期以及异常事件报警的管理系统,还可以在经销商端监控到进口汽车的贷款流程。
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系统500的框图。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可以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50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502、ROM(只读存储器)503、系统总线504、硬盘控制器505、键盘控制器506、串行接口控制器507、并行接口控制器508、显示控制器509、硬盘510、键盘511、串行外部设备512、并行外部设备513和显示器514。在这些设备中,与系统总线504耦合的有CPU501、RAM502、ROM503、硬盘控制器505、键盘控制器506、串行控制器507、并行控制器508和显示控制器509。硬盘510与硬盘控制器505耦合,键盘511与键盘控制器506耦合,串行外部设备512与串行接口控制器507耦合,并行外部设备513与并行接口控制器508耦合,以及显示器514与显示控制器509耦合。应当理解,图5所述的结构框图仅仅是为了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某些设备。
虽然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装置以及各个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说明书教导之下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换、替换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所有这样的变化、替换、修改仍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电子标签夹持装置,包括:
第一夹持部(101);
第二夹持部(102)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共同产生夹持力;
电子标签(103),所述电子标签(103)的电路部分被划分为至少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以及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涂有强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的夹持面粘合,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的表面形成耦合力,
其中,通过易断部分(203)将所述电子标签划分为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的表面直接粘合形成所述耦合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一侧涂有弱胶的薄片(202),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下表面用于在夹紧时与被夹持物的表面通过所述薄片(202)间接粘合形成所述耦合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夹持部(101)的夹持面包括槽(201),所述槽(201)用于容纳所述电子标签并使得第一夹持部(101)的夹持面能够与所述被夹持物紧密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易断部分(203)横跨但不损伤所述电子标签(103)的电路部分,使得所述电子标签(103)容易沿着所述易断部分(203)损坏所述电子标签的电路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易断部分(203)可设置为直线、曲线或封闭图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强胶的粘度大于1000cps。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所述弱胶的粘度为300~600cps。
9.一种采用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中的夹持装置的物品监控方法,包括:
实时监控所述电子标签夹持装置所夹持的物品以确定是否能够检测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
响应于未检测到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采取安全措施。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50307.3A CN103295051B (zh) | 2012-02-29 | 2012-02-29 | 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
US13/778,388 US9041540B2 (en) | 2012-02-29 | 2013-02-27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gripper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50307.3A CN103295051B (zh) | 2012-02-29 | 2012-02-29 | 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95051A CN103295051A (zh) | 2013-09-11 |
CN103295051B true CN103295051B (zh) | 2016-04-06 |
Family
ID=49002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5030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5051B (zh) | 2012-02-29 | 2012-02-29 | 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41540B2 (zh) |
CN (1) | CN1032950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96996B2 (en) * | 2015-04-16 | 2018-06-12 | Siebels Asset Management Research Ltd. | Protected article management |
US10184272B2 (en) * | 2015-07-01 | 2019-01-22 | Dominick S. LEE | Installation-free rechargeable door lock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281850B2 (en) * | 2017-12-28 | 2022-03-22 | A9.Co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f-filing customs entry forms |
CN111354113B (zh) * | 2018-12-20 | 2024-12-27 | 夏敬懿 | 锁封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7997A (zh) * | 2009-02-06 | 2010-08-11 | 上海中京电子标签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标签防伪瓶盖 |
CN102194141A (zh) * | 2010-03-10 | 2011-09-21 | 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能使射频识别标签被使用在金属物体表面的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49962B2 (en) | 2000-07-28 | 2006-05-23 | Micoh Corporation |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for a tamper indicat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label |
US7009496B2 (en) * | 2002-04-01 | 2006-03-07 |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an interrogation of a tag population |
US7280044B2 (en) | 2005-04-25 | 2007-10-09 | Xerox Corporation | RFID activated paperclip tag |
SE531042C2 (sv) * | 2005-12-29 | 2008-11-25 | Gm Global Tech Operations Inc | Gripdon och metod för att tillhandahålla ett gripdon |
US20070247317A1 (en) * | 2006-04-21 | 2007-10-25 | Rick Farrell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ine art authentication |
JP5266683B2 (ja) * | 2007-08-03 | 2013-08-21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搬送システム、及び該搬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教示方法 |
KR101913247B1 (ko) * | 2010-04-14 | 2018-10-30 | 이애자일 인코포레이티드 | 무선 주파수 식별 태그를 구비한 용기 시일 및 그 제조 방법 |
US20110285507A1 (en) * | 2010-05-21 | 2011-11-24 | Nelson Erik T | Tamper Detection RFID Tape |
-
2012
- 2012-02-29 CN CN201210050307.3A patent/CN10329505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2-27 US US13/778,388 patent/US904154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7997A (zh) * | 2009-02-06 | 2010-08-11 | 上海中京电子标签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标签防伪瓶盖 |
CN102194141A (zh) * | 2010-03-10 | 2011-09-21 | 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能使射频识别标签被使用在金属物体表面的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041540B2 (en) | 2015-05-26 |
US20130222136A1 (en) | 2013-08-29 |
CN103295051A (zh) | 2013-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348490B1 (en) | Sticker having ic tag, and mount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4846475B (zh) | 可配置式防篡改系统和方法 | |
CN103295051B (zh) | 电子标签夹持装置 | |
US20090212954A1 (en) | Beverage container authenticity and provenance devices and methods | |
WO2008045570A3 (en) | Multi-mode tag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WO2013079787A1 (en) | A radio-frequency transponder comprising a tamper loop functionality | |
US20130113627A1 (en) | Merchandise Tags with Removal Detection for Theft Prevention | |
CA2402674A1 (en) | Tamper eviden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package | |
CN107690662B (zh) | 封条及测试产品是否被篡改的方法 | |
US20100277288A1 (en) | High-tensile belt-type tag and wireles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 |
MX353263B (es) | Cerrojo sensible a la manipulación para contenedor de carga. | |
WO2021031570A1 (zh) | 安全芯片的防拆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1486423B (zh) | 电梯设备的维保、检验方法和系统 | |
JP2017190138A (ja) | Rfid機能を備えたタンパーエビデントキャップおよびrfidタグ | |
CN105932407A (zh) | 用于溯源防伪的nfc/rfid天线 | |
CN105373932A (zh) | 基于射频识别的水滤芯管理装置 | |
CN210348532U (zh) | 通过检测引脚通断实现防篡改检测的无源nfc防伪芯片 | |
CN210348528U (zh) | 一种具有篡改动态检测功能的有源nfc防伪芯片 | |
CN209015192U (zh) | 基于高频nfc机制的防伪追溯防盗标签 | |
CN101576962B (zh) | 一种物品射频识别监控装置 | |
CN109523000B (zh) | 一种标签和防伪方法 | |
KR20110011496U (ko) | 위조 방지용 무선 인식 태그 | |
CN210213372U (zh) | 一种带断线检测的nfc防伪瓶盖 | |
CN202650101U (zh) | Rfid安全门 | |
KR20110009494A (ko) | Rfid 병마개 및 rfid 병마개를 이용한 제품확인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