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2594B - 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及其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及其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82594B CN103282594B CN201180063940.XA CN201180063940A CN103282594B CN 103282594 B CN103282594 B CN 103282594B CN 201180063940 A CN201180063940 A CN 201180063940A CN 103282594 B CN103282594 B CN 1032825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at
- axis
- cam
- lath
- sun pro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56—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roll-type closures; Spring drums; Tape drums; Counterweigh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E06B9/58—Guiding devic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4—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roller-type; Roller shutters with adjustable lamell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辊式百叶窗型设施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所述设施包括:裙部(18),包括多个百叶窗板条(20),每个百叶窗板条都可围绕枢转轴线(Y)枢转,枢转轴线(Y)由自百叶窗板条(20)的第一边缘侧向地延伸的至少一个侧轴(60)限定;两个链部(40),侧向地布置在裙部两侧,并能沿垂直于枢转轴线(Y)的展开轴线(X)平移,每个链部支撑每个百叶窗板条的侧轴;以及用于通过使百叶窗板条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板条(21)围绕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的枢转轴线(Y)转动而使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自静止位置向倾斜位置倾斜的装置,其中在所述静止位置上,操作板条的第二边缘接近或接触裙部的相邻板条的第一边缘,在所述倾斜位置上,操作板条的第二边缘与所述相邻板条的第一边缘分开。所述设施(10)的特点是,所述倾斜装置包括:致动带(80),以平行于展开轴线(X)的方式延伸;以及凸轮(70),可枢转地安装在每个操作板条的侧轴上,与致动带接合,此外还与所述操作板条的可转动地固定的部分(68)接合,以便在链部的特定移动期间转动所述操作板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实施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的方法。本发明的领域是被设计为用于装备建筑物的开口(例如设置在墙壁或屋顶中的门或窗)的具有可调节的板条的辊式百叶窗型设施。
背景技术
传统上,辊式百叶窗包括围绕轴卷绕并在两个滑槽之间解绕以便遮蔽窗的裙部。在实际中,手动或电动作用允许向上或向下操控辊式百叶窗。在带有可调节的板条的百叶窗裙部的情况下,一般提供有特定的机构,以相对于裙部的平面倾斜所述板条。
EP-A-0,141,805描述了一种包括可在滑槽中平移的链部的带有可调节的板条的辊式百叶窗。构成百叶窗裙部的每个板条都被牢牢固定于杆,所述杆借助于互补的有螺纹的轮廓与链部配合。在滑槽内,与链部配合的导轨可以在垂直于链部的升起方向和降低方向且平行于裙部的方向上被副致动器平移。导轨的移动引起链部的移动,以及由互补的有螺纹的轮廓的配合所导致的每个杆的转动。这样,导轨的移动导致牢牢固定于杆的百叶窗板条的倾斜。在不同部件之间传递的机械力可导致这些部件的快速磨损。此外,这样的辊式百叶窗要求第一致动器移动裙部,并且第二致动器移动在滑槽中移动导轨,这是昂贵而体积庞大的。
DE-B-1,237,289描述了一种带有可调节的板条的辊式百叶窗,所述辊式百叶窗包括裙部,所述裙部提供有安装在横向棒上的若干百叶窗板条。滑槽定位在裙部的每侧。在滑槽中每个棒之间插入中间元件。百叶窗因此不包括与裙部分开的提升链部。在实际中,棒和中间元件因重力而在滑槽下部邻接时变得倾斜。这样,下方的限位元件导致牢牢固定于横向棒的百叶窗板条倾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辊式百叶窗,具体地,所述改进的辊式百叶窗允许调整板条的取向,同时又是简单、经济且紧凑的。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辊式百叶窗型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包括:
-裙部,包括多个百叶窗板条,每个百叶窗板条都可围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由自所述百叶窗板条的第一边缘侧向地延伸的至少一个侧轴限定,
-两个链部,侧向地布置在所述裙部两侧,并能沿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线的展开轴线平移,每个链部都支撑每个百叶窗板条的侧轴,以及
-倾斜装置,用于通过使所述百叶窗板条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板条围绕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的所述枢转轴线转动,而使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自静止位置(resting position)向倾斜位置倾斜,其中在所述静止位置,所述操作板条的第二边缘接近或接触所述裙部的相邻板条的所述第一边缘,在所述倾斜位置,所述操作板条的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相邻板条的所述第一边缘分开。
该设施的特点是,所述倾斜装置至少包括:
-致动带,以平行于所述展开轴线的方式延伸,以及
-凸轮,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在每个操作板条的侧轴上,并一方面与所述致动带接合,另一方面与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板条的部分接合,以便在所述链部的特定移动(specific movement)期间转动地驱动所述操作板条。
这样,本发明允许不依赖于所述裙部的位置,而简单地调整所述板条的取向。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辊式百叶窗设施不要求除用于升起和降低所述裙部的马达以外的附加的致动器。所述倾斜装置设置在所述设施的滑槽内,所述滑槽保护所述倾斜装置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因此减缓了其老化,同时为所述百叶窗取得相当大的灵活性和愉悦的外观。由于所述倾斜装置的操作不依赖于所述滑槽内部的机构和所述板条之间的相对位置,因此可以在组装期间自由地改变滑槽的长度。所述滑槽或所述板条上未嫁接二级机构,构成单个零件。如在具有不可调节的板条的标准辊式百叶窗上那样来完成所述设施的组装,而不要求复杂的调节操作,减少了安置时间。
根据单独或组合考虑的本发明的其它有利特征:
针对每个凸轮,所述倾斜装置还包括:限位元件,形成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板条并与所述凸轮配合的部件,所述限位元件围绕所述枢转轴线转动地固定于所述侧轴;以及驱动元件,固定于所述凸轮,并能与所述限位元件配合,以围绕所述枢转轴线共同转动地驱动所述凸轮、所述侧轴以及所述操作板条;
所述限位元件是沿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为径向的限位轴线自所述侧轴延伸的金属块(slug),并且所述驱动元件是沿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的驱动轴线自所述凸轮的侧表面延伸的指状物;
所述限位元件是沿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为径向的限位轴线自所述侧轴延伸的金属块,并且所述驱动元件是在所述凸轮内部形成的表面,该表面特别是大致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线以及所述限位轴线;
所述倾斜装置还包括定位在所述侧轴上的弹簧;
所述弹簧基于所述凸轮的所述转动而在所述驱动元件上施加可变的力;
每个链部都包括可沿所述展开轴线平移的多个链接部,每个链接部都包括椭圆形孔口,可平移地固定于下链接部并可在所述链接部的所述椭圆形孔口中平移的圆柱形元件穿过所述椭圆形孔口,所述链部的所述链接部能够沿所述展开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同时所述操作板条沿所述展开轴线相对于彼此平移;
所述裙部通过至少一个支撑板条附接于绕管;
所述支撑板条或所述支撑板条中的一个支撑板条借助于侧向地布置在所述裙部的任一侧的连接杆来支承所述链部;
与绕管配合的所述支撑板条借助于至少一个自动锁而附接于该绕管;
与所述致动带配合的每个凸轮都包括带有在所述带上的至少两个摩擦区域的外表面,所述至少两个摩擦区域在所述带的所述凸轮在所述链部沿所述展开轴线平移期间在其上滑动的表面上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
所述链部包括设置在为所述链部导向的滑槽的内部空间中的能在支承表面上滚动的辊,所述支承表面处在与每个凸轮配合的所述致动带的表面的对面;
每个辊都可沿所述链部的链接部的椭圆形开口的所述展开轴线平移;
每个辊都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可变性材料能够在每个凸轮与所述致动带配合时挤压(crush)所述支承表面;
所述致动带由可变形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可变性柔性材料特别是诸如硅酮泡沫的弹性体;
所述致动带附接在布置在所述裙部一侧的所述滑槽中;
每个百叶窗板条的所述第二边缘都包括狭槽,所述狭槽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延伸,并配置为与相邻百叶窗板条的所述第一边缘配合;
所述两个侧轴穿过每个百叶窗板条的所述第一边缘并形成一件式的通杆(one-piece through rod);
所述倾斜装置配置为:不论所述裙部处于何位置,只要至少一个板条位于所述设施的限定在两个滑槽之间的操作区域中,则在所述链部在所述裙部的升起方向上沿所述展开轴线平移期间,使每个操作板条倾斜;
所述倾斜装置配置为:一方面,在所述链部在所述裙部的升起方向上移动期间使每个操作板条的所述第一边缘和相邻操作板条的所述第二边缘分开,另一方面,在所述链部在所述裙部的降低方向上移动期间使每个操作板条的所述第一边缘和相邻操作板条的所述第二边缘互锁。
所述设施包括单个的致动器,所述单个的致动器配置为选择性地在所述裙部的第一降低方向或所述裙部的第二升起方向上平移所述链部和所述板条,并使每个操作板条自该操作板条的停止位置(idle position)向该操作板条的倾斜位置移动。
在相对于垂直于所述第二轴线并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的中面对称的所述设施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侧,所述设施都包括:链部,可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平移;沿所述第二轴线延伸并与每个百叶窗板条相关联的轴的一个端部;以及用于为所述链部导向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一轴线延伸,并且具体在所述操作板条处在所述倾斜位置时,与一个或多个操作板条相关联的所述倾斜装置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用于实施特别是辊式百叶窗型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的方法,所述设施包括:
-裙部,包括多个百叶窗板条,每个百叶窗板条都可围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由自所述百叶窗板条的第一边缘侧向地延伸的至少一个侧轴限定,
-两个链部,侧向地布置在所述裙部的任一侧,并能沿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线的展开轴线平移,每个链部都支撑每个百叶窗板条的侧轴,以及
-倾斜装置,用于通过使所述百叶窗板条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板条围绕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的所述枢转轴线转动,而使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自停止位置向倾斜位置倾斜,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使每个操作板条都保持在所述停止位置的同时,使用致动器在降低所述裙部的第一方向上平移所述链部,,
b)使用所述致动器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升起所述裙部的第二方向上平移所述链部,以及
c)通过所述操作板条的所述轴围绕所述第二轴线的转动而使每个操作板条向所述倾斜位置移动,
所述方法的特点是,只要至少一个板条位于所述设施的限定在两个滑槽之间的操作区域中,则与步骤b)同时并且不论所述裙部处于何位置,都使用步骤a)和步骤b)的所述致动器执行步骤c)。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结合附图且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提供的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设施的局部透视图,显示百叶窗被部分地降低的配置,为简单起见未示出某些部件;
图2是图1设施的正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III-III的横截面;
图4是图3的细节IV的放大图,具体示出了属于所述设施的滑槽的内部;
图5是所述设施沿图4中的箭头V的侧视图,所述滑槽未被示出;
图6是所述设施沿图1中的箭头VI的透视图,所述滑槽仅部分地被示出;
图7和图8是分别类似于图5和图4的视图,示出处于板条将开始倾斜的配置的所述设施;
图9和图10是分别类似于图7和图8的视图,示出处于板条倾斜的配置的所述设施;
图11是处于图9和图10的配置的所述设施的局部透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设施的局部剖开透视图,以下降的配置示出;且
图13是用于图12的设施的类似于图4的视图;
图14和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设施的分别类似于图1和图11的视图;
图16和图17是用于图14和图15的设施的分别类似于图7和图9的视图;
图18是图15的细节XVIII的放大图,具体示出属于图14至图17的设施的链部和百叶窗裙部的一部分;
图19是在图15的平面XIX中的横截面,示出所述链部的另一部分,所述平面XIX垂直于所述百叶窗裙部;
图20是沿图17中的线XX-XX的横截面,示出所述链部的另一部分;以及
图21是沿图17中的线XXI-XXI的横截面,示出所述链部的另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在该方案中为辊式百叶窗。
为协助从空间上标识设施10的各个部件,限定了加工为面向建筑物(设施10允许遮盖该建筑的开口)的内部的内侧11、与内侧11相对的外侧12、左侧13、右侧14、上侧15以及下侧16。
设施10包括百叶窗裙部18,百叶窗裙部18由百叶窗板条20以及处在裙部18左侧13和右侧14中的每侧的由多个链接部42构成的链部40组成,链接部42沿中空滑槽30内的展开轴线X平移。
示出位于右侧14的滑槽30和链部40,未示出位于左侧13的滑槽和链部。实际上,除马达及所述马达与绕管的连接构件(未示出)外,设施10是相对于中面Pm对称的。
设施10还包括用于板条20的倾斜装置,所述倾斜装置定位在裙部18的每个左侧13和右侧14。针对每个板条20,这些倾斜装置特别是包括:滑槽轴60,滑槽轴60的一个端部62提供有限位器68;凸轮70,安装在端部62上并包括指状物78;以及弹簧90,在限位器68和指状物78之间安装在端部62上。这样,每个凸轮70都提供有用于在凸轮70的特定移动期间驱动限位器68和轴60的指状物78(如下所述)。
每个板条20都包括第一边缘20a,轴60侧向地定位在该边缘20a的每个左侧13和右侧14。该第一边缘20a定向在上侧15,与定向在下侧16的第二边缘20b相反。这样,在裙部18的板条20的停止位置上,每个边缘20a更接近相邻的边缘20b,或每个边缘20a甚至与该相邻的边缘20b相接触。
可替换地,侧轴60可以沿垂直于展开轴线X的枢转轴线Y穿过边缘20a的整个宽度,以形成一件式的通杆。
设施10的包括封装有绕管的盒子的在上侧15的上部未被示出。此外,所述盒子封装用于该管的驱动马达,所述马达在图1、图2、图11和图12中用以虚线画出的致动块A10示意地示出。替换地,该致动器可以是用于升起和降低裙部18的传统的手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两个链部40在上侧15固定在所述绕管上。由于致动器A10,链部40一方面围绕所述绕管缠绕和解绕,另一方面在滑槽30中滑动。链部40通过与轴60配合而使板条20彼此连接,并因此允许移动裙部18。换言之,在设施10操作期间,裙部18一方面围绕所述绕管缠绕和解绕,另一方面在在滑槽30之间延伸的平面P18中平移。
下文中,仅描述位于右侧14的元件。
滑槽30沿轴线X自上端35向下端36延伸。如图4中具体所示,滑槽30具有限定内部空间32的中空轮廓。在该空间32中,滑槽30包括平坦表面34以及用于接纳致动带或摩擦粘性80的容纳部38。表面34朝内侧11,而容纳部38向另一侧12打开。滑槽30及其空间32的其它尺寸被提供为避免与移动元件的任何接触,同时保持较小的体积。
在空间32的打开并加工为朝向板条20的一侧,在轴60的任意一侧,滑槽30具有边界33,边界33优选能接纳刷式密封件(未示出)。这些刷式密封件具体可以使处在滑槽30的内部32的切换机构的组成元件保持不受灰尘和恶劣天气的影响,并且还使滑槽30的内部32与外部隔音。在实际中,滑槽30一般固定于建筑物,特别是通过沿着所述滑槽的壁的轴线Y或沿轴线Y延伸该壁的翼部(未示出)进行穿刺而固定于窗的裙部。
具体地,“操作”区域17被认为限定在滑槽30之间,链部40在区域17中沿轴线X朝下侧16在的裙部18第一解绕方向D1上平移,或在与方向D1相反的使裙部18在所述绕管上向上侧15升起的第二方向D2上平移。实际上,该工作区域17在滑槽30的上部区域35以下若干厘米处终止,以在裙部18升起期间允许板条20在重新进入所述缠绕盒子前返回到平面P18中。该区域17在图2中用以虚实线画出的边界标识。
在工作区域17中,可平行于平面P18平移的板条20可以被所述倾斜装置致动,然后被称为潜在地可以倾斜的操作板条21,或倾斜板条22。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当相关联的轴60和凸轮70穿透操作区域17时,则视为是操作板条21。
此外,将注意到,板条20在边缘20a、20b之间在内侧11略微弯曲。此外,板条20在其下边缘20b被提供有覆盖翻板29。这些翻板29在板条20的倾斜位置和停止位置上都参与遮住设施10安装在其上的开口。
如图6中所示,链部40的链接部42在内侧11具有形状为弯曲H的轮廓,带有形成H的中央部分的中部43、提供有上耳部451、452的上端45、以及提供有下耳部461、462的下端46。耳部451、452、461、462在相应侧自中部43突出,并配置为与相邻的链接部42的对应的耳部配合。每个耳部451至462都包括圆柱形通孔47,使得四个对应的开口47沿平行于轴60的轴线Y的轴线Y47同轴地延伸。在上耳部451、452之间形成中央容纳部454。在中部43中,限定比起下端46而言更接近上端45的通孔44,通孔44沿轴线Y延伸,并在图4中由虚线示出。
此外,链部40的每个链接部42提供有在滑槽30内的表面34上滚动的辊50。每个辊50都包括中央部件54和侧部件56。这些部件54、56为圆柱形,部件54的直径大于部件56的直径。部件54设置为突出到容纳部454外并支承在表面34上,而部件56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链接部42和在为此形成的开口47中。换言之,辊50的部件56构成在它们的耳部451、452、461、462相连的两个相邻的链接部42的关节轴线。
每个链接部42都被在开口44中沿轴线Y枢转的圆柱形轴60中的一个轴穿过。这样,轴60和相关联的板条20以沿轴线X平移、同时能绕轴线Y枢转的方式固定于链部40。轴60的端部62定位在滑槽30的内部空间32中,与板条20相反并比链部40更接近右外侧14,如图3和图4具体所示。设置在端部62处的限位器68大致为圆柱形,并沿相对于轴线Y为径向(radial)的轴线A68自端部62延伸。在实际中,该轴线A68在轴60转动期间可在平行于平面Pm的平面中移动。
在链部42和限位器68之间将凸轮70安装在轴60的每个端部62处,使得凸轮70以可平移的方式固定于相关联的轴60。凸轮70包括内平面71、外平面72、在图4中以虚线示出的在面71、72之间穿过凸轮70的内开口73以及成型的外表面74。面71、72彼此平行,并垂直于轴线Y。轴60沿轴线Y穿过开口73,使得凸轮70可以在第一转动方向R1或第二转动方向R2上围绕轴60枢转,如图5至图7和图9所示。
在实际中,成型表面74被设计为通过围绕轴线Y转动而以作为凸轮70的取向的函数的可变摩擦接触与致动带80的摩擦表面81配合。为此,成型表面74包括被设计为与致动带80相互作用的不同的摩擦区域75、76、77,将相对于连续的操作阶段在以下描述不同的摩擦区域75、76、77的具体细节。
被轴60穿过的圆柱形环99插在凸轮70的面71和链接部42之间。该环99特别是允许将凸轮70沿轴线Y定位在轴60上。这样,一方面,表面74相对于带80被精确地定位,另一方面,指状物78相对于限位器68被精确地定位。
螺旋回位弹簧90或扭力弹簧在限位器68和凸轮70的面72之间固定于轴60的端部62。在弹簧90围绕端部62缠绕的延伸部分中,弹簧90具有与指状物78配合的细长部分91。弹簧90因此通过指状物78在凸轮70上施加弹性扭矩,该扭矩倾向于使所述凸轮在图5中沿顺时针方向围绕轴线Y转动。弹簧90还起到阻尼在与板条20相关联的凸轮70与轴60之间的振动的作用。
指状物78大致为圆柱形,沿着平行于轴线Y的轴线Y78并可围绕轴线Y转动地垂直于表面72突出。在实际中,指状物78因此一方面能在凸轮70在转动方向R1上枢转时在部分91上施压,从而部分91在垂直于轴线Y78的平面中弯曲,另一方面,在凸轮70在转动方向R2上枢转时压迫限位器68。
致动带80由可变形材料例如硅酮泡沫(silicone foam)或适用于本申请的任何类型的弹性体构成。凸轮70基于裙部18是向方向D1还是向方向D2移动以差分的方式在带80的可变形的表面81处与所述带80配合。实际上,凸轮70与带80之间的摩擦系数作为凸轮70与表面81接触的摩擦区域75、76或77的函数而变化。具体地,如图5、图7和图9中所示,成型表面74使得在区域75与轴线Y之间平行于中面Pm限定的半径r75小于在区域76与轴线Y之间限定的半径r76。
如图5和图6所示,凸轮70在位于滑槽30外(即在操作区域17外)时是停止的。
在裙部18在致动器A10的作用下在方向D1上降低阶段期间,板条20和链部40从处在设施10的上侧15的所述绕管上解绕,然后在方向D1上平移。对处在上侧15的工作区域17外的停止位置上的每个凸轮70而言,弹簧90使指状物78压靠固定于轴60的限位器68,如图5的上部中所示。
在滑槽30的在上侧35的入口处,辊50在表面34上滚动,并且凸轮70与带80发生接触。辊50阻挡板条20、轴60和链接部42的横向移动,即它们的垂直于裙部18的平移平面P18的移动。结果,凸轮70在区域75处紧靠致动带80,并通过在方向R1上枢转(即向外侧12靠近)而被松开。
如图5所示,当链部40在方向D1上驱动凸轮70时,凸轮70与带80之间的摩擦使得反作用力F80被施加在区域75上。同时,弹簧90压缩,部分91在指状物78的作用下通过逆着该指状物78施加反作用力F91而变形。在实际中,由在方向R1上的力F80施加在凸轮70上的扭矩大于由力F91施加在凸轮70上的扭矩。
这样,在在滑槽30中降低的整个过程中,凸轮70在承受弹簧90的作用的同时在方向D1上在带80上滑动。由于在裙部18降低期间由致动器A10施加在链部40上的推力以及链部40和裙部18本身的重量所导致的力F80较弱,区域75在表面81上的摩擦并不妨碍裙部18在方向D1上降低。
如图7和图8所示,当决定调整板条20的取向时,来自致动器A10的第一脉冲产生向上的作用于链部40的拉力,该拉力倾向于使裙部18在方向D2上升起。在处在滑槽30中的辊50在表面34上滚动的同时,每个链接部42都受到在方向D2上以轴线X平移的移动的驱动,并驱动链部40的处在该链接部下方的下一个链接部42。
弹簧90然后在被辊50横向锁定的凸轮70上施加回位扭矩,使得所述凸轮70通过在方向R2上枢转而附着并逐渐陷入可变形的带80中。更具体地,摩擦区域76取代区域75而与表面81发生接触,并陷入带80,如图7和图8所示。该区域76配置为与致动带80的表面81的摩擦系数大于区域75的摩擦系数。为此,表面74使得半径r76大于半径r75,并且/或者区域76的表面的粗糙度大于区域75的表面的粗糙度。换言之,带80通过在区域76的压力下被挤压而变形,从而对凸轮70在方向D2上的升起产生阻碍,这防止凸轮70在表面81上滑动,并迫使凸轮70在方向R2上围绕轴线Y枢转。
这样,链部40的竖直平移移动结合了三个现象:辊50对凸轮70和链部40的横向平移的阻挡、回位弹簧90施加在凸轮70上的转动扭矩以及带80和凸轮70的区域76之间的相对较高的摩擦系数。
换言之,通过致动器A10升起链部40导致凸轮70的咬合,这使得凸轮70在方向R2上转动,直到驱动指状物78接触到固定于轴60的限位器68。当驱动指状物78返回至与限位器68的接触时,凸轮70已经在方向R2上进行了45°转动,并且凸轮70和带80的下陷达到最大。该配置在图7中示出。
如图9至图11中所示,如果致动器A10继续在方向D2上拉动链部40,则开始了由所述倾斜装置实施的操作板条21的取向阶段。驱动指状物78在限位器68上施加力F78,从而使轴60在方向R2上转动,并因此使相关联的操作板条21倾斜。此外,带80在凸轮70上的反作用力不足以对抗力F78和防止倾斜板条22的转动。实际上,同时,与带80接触的凸轮70的半径逐渐减小,使得平坦区域77取代最大附着区域76而与表面81接触。
这样,由于凸轮70的成型外表面74的具体配置,每个倾斜板条22的取向稳定于相对于裙部18的平面P18具有角β。具体地,限定在平面P18和轴线A68之间的该角β约等于45°,并且优选作为每个凸轮70的几何形状的函数而包括在30°和60°之间。每个板条22的边缘20b都沿着裙部18远离平面P18以及板条22的边缘20a移动。
在该阶段,如果致动器A10继续在方向D2上升起裙部18,则凸轮70的区域77在致动带80上滑动。实际上,与在倾斜板条22取向前被迫刺入带80的区域76相比,该区域77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如图7至图10所示,表面34和区域77之间的垂直于平面P18的横向分隔减小了。换言之,平坦区域77具有显著的支承表面,且不会被非常远地推入带80中。
实际中,裙部18的板条20不能都被倾斜,而仅是位于滑槽30处的工作区域17中的操作板条21能被取向为倾斜板条22。但是,从板条21的停止位置向板条22的倾斜位置的转变可以以不依赖于裙部18在滑槽30间的位置的方式连续地完成。
随后,当裙部18在方向D2上升起时,板条20相继地离开操作区域17,并且凸轮70再次被松开。在该情况下,相继地离开操作区域17的每个板条20的倾斜装置不再使该板条20保持在具有角取向β的倾斜位置上。离开滑槽30的内部空间32的每个凸轮70与该凸轮70相关联的板条20和轴60一样然后在方向R1上转动。板条20通过重力回到所述停止位置。
在未示出的替换方案中,为了确保板条20正确回到所述停止位置,可以在操作区域17的上侧15(例如在所述盒子的入口处)安装漏斗式导向装置。
根据未示出的另一替换方案,辊50可以由(例如弹性体型的)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可变形材料可以在凸轮70与致动带80配合时挤压支承表面34。在这种情况下,带80则不必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换言之,取代使所述凸轮陷入带80,凸轮70在带80的表面81上的移动所致的力导致对辊50的挤压。
根据未示出的另一替换方案,每个轴60都未提供有限位金属块68并且/或者每个凸轮70都未提供有驱动指状物78。实际上,操作板条21的倾斜装置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配置。例如,轴60的端部62上的弹簧90可包括被折叠为类似于限位金属块68的限位元件的部分,所述限位元件能围绕枢转轴线Y转动地固定于轴60。根据另一示例,所述限位元件通过轴60的端部62的弯曲形成。根据另一示例,凸轮70可在凸轮70的面72上包括凹部或圆凸部,所述凹部或圆凸部形成类似于驱动指状物78的用于所述限位元件的驱动元件。
换言之,倾斜装置配置为使凸轮70与转动地固定于操作板条21的部分配合,以便在链部40的特定移动期间使所述操作板条21围绕枢转轴线Y转动。
图12和图13部分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施110的第二实施例。
设施110的某些组成元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设施10的组成元件完全相同,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组成元件是致动器A10、裙部18、板条20、辊50、凸轮70、带80、弹簧90、角β、平移方向D1和D2以及转动方向R1和R2。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其它元件具有类似的功能,但具有不同的结构。这些其它元件是:滑槽130,包括内部空间132、边界133、用于辊50的滚动表面134、用于致动带80的容纳部138;具有端部162和限位器168的轴160;由链接部142构成的链部140,链接部142各自包括中部143、用于轴160的通道开口144、上端45、下端146、用于支撑辊50的侧部件56的开口147。
具体地,每个链接部142在链接部142的中部143中都包括凹部149。凸轮70、指状物78、限位器168和弹簧90定位在该凹部149中。换言之,板条20的倾斜装置在滑槽130中的定位不同,但它们的操作类似于第一实施例。限位器168不像第一实施例的限位器68那样接近端部162。轴160在被凸轮70两侧的链接部142的两个开口144支撑的同时在方向R1或R2上枢转,其在凸轮70在带80上摩擦滑动时限制端部162上的悬臂。裙部18在滑槽130内的横向导向由链接部142和辊50确保。
与前一实施例相比,设施110更加紧凑、更加坚固、且更易组装。
图14至图21部分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施210的第三实施例。
设施210的某些组成元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设施10的组成元件完全相同,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组成元件是致动器块A10、平面P18、角β、带80、平移方向D1和D2以及转动方向R1和R2。
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设施210的其它元件具有类似的操作,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增加200表示。这些其它元件是裙部218、板条220、区域217以及滑槽230。相对第一实施例而言,主要区别涉及板条220的结构,以及裙部218与致动器组件A10的连接(如下所述)。
与第二实施例相比,设施210的其它组成部分具有类似的功能,但具有不同的结构。这些其它组成部分是:由链接部242构成的链部240,链接部242各自包括中部243、用于轴260的通道开口244、上端245、下端246和开口247,开口247用于支撑辊250的侧部件256、、辊250的中央部件254以及各自提供有端部262和圆柱形限位元件268的轴260;凸轮270以及弹簧290,。相对第二实施例而言,主要区别涉及凸轮270以及链接部242的结构(如下所述)。
设施210包括由百叶窗板条220构成的百叶窗裙部218以及在裙部218左侧13和右侧14中的每侧的链部240,链部240由在中空滑槽230中沿展开轴线X平移的多个链接部242构成。图14和图15中示出处在右侧14的链部240和滑槽230,而在左侧13,未示出滑槽230,但示出了链部240。除了未示出的马达及其与所述绕管的连接构件之外,设施210相对于中面Pm是对称的。
部分地示出在图15中的上侧15的设施210的上部包括其中封装有绕管T210的盒子C210。此外,盒子C210还封装有用于驱动所述管T210的马达,所述马达由图14和图15中以虚线画出的致动器块A10示意地示出。替换地,管210的该致动器可以是适用于升起和降低裙部218的传统手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由于致动器A10的缘故,裙部218和链部240围绕绕管T210缠绕和解绕。同时,链部240在滑槽230中滑动。
如图15中所示,裙部218通过两个支撑板条LS1、LS2附接于绕管T210,支撑板条LS1、LS2处在上侧15,并平行于轴线Y彼此铰接。更具体地,优选使用自动锁V210在上侧15将第一支撑板条LS1固定于绕管T210,同时借助于处在裙部218任一侧的支撑连接杆BS2而由第二支撑板条LS2支撑链部240。板条218A构成裙部218的第一滑槽以及能从停止位置向倾斜位置枢转的最高的操作板条221。裙部218还附接于处在下侧16的承重梁(load bar)219。
链部240自承重梁219至第二支撑板条LS2使板条220互连,与轴260配合,因此允许在滑槽230之间导向裙部218平移。这样,在设施210操作期间,裙部218一方面围绕绕管T210缠绕和解绕,另一方面在在滑槽30之间延伸的平面P18中平移。
在裙部218的降低的配置中,自动锁V210确保裙部218的锁定并防止任何提升裙部218和承重梁219的企图。更具体地,每个锁V210都由连接于管T210的链接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条LS1的链接部以及基于裙部218的卷绕直径和盒子C210的尺寸的一个或多个中间链接部构成。在在方向D1上降低裙部218的过程的结尾,每个锁V210都从管T210展开,并在产生管T210和支撑板条LS1之间的刚性连接的同时咬合。锁V210的链接部在大致对齐的同时彼此邻接,以便形成不可变形的刚性组件。文件FR-A-2,775,314中具体描述了锁V210。
支撑板条LS1、LS2不能被定向在倾斜位置上,因为在操作板条221被定向时它们仍然处在盒子C210中。将一个链部240连接到板条LS2上的每个连接杆BS2都在链部240和板条LS2之间产生铰接,从而允许一方面在管T210上缠绕裙部218,另一方面将链部240的重量放置在支撑板条LS2而不是裙部218的第一板条218A的轴260上。
如同第二实施例,每个链接部242在链接部242的中部243中都包括凹部249。链接部242的中部243不是一件式的,而是包括中空部和强化肋。凸轮270、限位器268和弹簧290定位在每个凹部249中。在弹簧290围绕轴260的端部262缠绕的延伸部分中,弹簧290具有围绕限位器268缠绕的部分292。板条221的倾斜装置在滑槽230中的定位和操作可与第二实施例相同,除了凸轮270未提供有与指状物78相同的驱动指状物。
如图18至图21中具体所示,每个凸轮270都具有连接凸轮270内部和外部的凹部277。每个凸轮270都具有在凹部277和凸轮270外部之间形成的内表面278。表面278大致平坦,且不论凸轮270处于何位置,都垂直于轴线Y和限位器268的轴线A68,并通过与固定于轴260的限位器268配合而执行与第一实施例的指状物78相同的功能。通过将限位器268的驱动装置以表面278的形式直接集成到凸轮270中,简化了凸轮270的生产。每个凸轮270还包括扣环(tab)279,允许通过夹紧而将凸轮270紧固于轴260,这便于组装。
轴260在凸轮270两侧被链接部242的两个开口244支撑的同时在方向R1或R2上枢转,其在凸轮270在带80上摩擦滑动时限制端部262上的悬臂。垫圈264固定于每个轴260的端部262,以防止链接部242沿轴线Y的意外滑动。由于该垫圈264,链接部242很好地轴向定位在轴线260上,允许保持处在凸轮270的凹部277中的限位元件268与凸轮270之间的最佳功能性游隙。裙部218在在滑槽230内的横向导向由链接部242和辊250确保。
与前面的实施例相比,设施210进一步包括使操作板条221在所述停止位置上彼此锁定的功能。
如图16至图20中所示,至所述端部的每个链接部242在链接部242的下端246处都包括竖直的椭圆形孔口247。孔口247被一个辊250的侧部件256和轴线穿过。该辊250因此可以在链接部242的孔口247中平移,并以可平移地固定于下链接部。这样,链接部242可以沿轴线X相对彼此平移。同时,板条221沿轴线X相对彼此平移。
当在方向D1上降低裙部218时,梁219在设施210中的下限位器中。然后,由于行程在链接部242的孔口247中的游隙,操作板条221逐渐堆叠在彼此上。
当裙部218处于降低(即关闭)的配置中时,板条221彼此互锁。链部240的链接部242都位于彼此内部,但彼此之间并不竖直地邻接。在板条221的边缘220a、220b之间实现竖直邻接。更确切地说,操作板条221的下边缘220b包括沿轴线X沿板条221延伸的突出部分229和穿通狭槽228。上边缘220a具有配置为容纳到狭槽228中的圆形,狭槽228形成与边缘220a互补的相对的中空部。
当裙部218在方向D2上升起时,板条221在它们的边缘220a、220b处彼此分开,并然后可以切换入倾斜位置。板条221的分开和倾斜在裙部的顶部处开始,并向下进行,同时链接部242支承于椭圆形孔口247的下端部分。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链接部242的节距从43mm至约50mm。板条221在轴线X的方向上远离彼此移动,然后在升起过程中逐个变得逐渐倾斜,如图15和图18中具体所示。每个链接部242的孔口247的游隙逐渐追赶上(catch up)彼此,从而产生操作板条221的逐渐倾斜。
在该阶段将注意到,分开板条221的边缘220a、220b所需的链接部242的行程对应于凸轮可以自由转动而不转动板条221的距离。作为示例,在固定于板条221的轴260的限位器268承靠在凸轮270的驱动面278上以调整板条221的取向前,弹簧290松弛23°。
当板条221处在所述倾斜位置上时,链部240在承重梁219和连接杆BS2之间被拉伸。
无论哪个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设施10、110或210都不需要致动器A10以外的任何二级能源来调整百叶窗板条21或221的取向。为简单起见,参考设施10完成以下说明,但理解所述解释对设施110、210也有效。
一旦裙部18在方向D2上升起,则出现在滑槽30的操作区域17中的凸轮70使操作板条21转动。未使用基于阻碍的连接来倾斜板条21,即除了致动带80以外,没有在滑槽30中连续出现以致动凸轮70和轴60的机构。在组装设施10期间,滑槽30的长度因此可以按照希望来改变,尤其以便调节在裙部18升起移动期间板条20被切换的操作区域17的高度。
与使用牵拉连接杆来倾斜所述板条的辊式百叶窗设施不同,根据本发明的设施10不要求在上板条上附接特定的机构以使用仅当所述裙部被最大地降低时才能完成的操控在该板条上施加拉力。
此外,设施10被设计为使形成滑槽30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结合部的部件的尺寸最小化。该功能仅通过轴60执行,而无需任何自所述滑槽或所述盒子突出的控制杆。
根据本发明,裙部18被致动器A10升起的移动,结合凸轮70对定位在每个滑槽30内部的带80的附着,足以调整板条21的取向。所述倾斜装置配置为在链部40在裙部18的升起方向上沿第一轴线X平移期间倾斜每个操作板条21。
Claims (25)
1.一种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包括:
-裙部(18;218),包括多个百叶窗板条(20;220),每个百叶窗板条都可围绕枢转轴线(Y)枢转,所述枢转轴线(Y)由自所述百叶窗板条(20;220)的第一边缘(20a;220a)侧向地延伸的至少一个侧轴(60;160;260)限定,
-两个链部(40;140;240),侧向地布置在所述裙部(18;218)的两侧,并能沿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线(Y)的展开轴线(X)平移,每个链部(40;140;240)支撑每个百叶窗板条(20;220)的侧轴(60;160;260),以及
-倾斜装置(68、70、78、80、90;168、70、78、80、90;268、270、278、80、290),用于通过使所述百叶窗板条(20;220)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板条(21;221)围绕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21、221)的所述枢转轴线(Y)转动(R2),而使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21;221)自静止位置向倾斜位置倾斜,其中在所述静止位置,所述操作板条(21;221)的第二边缘(20b、220b)接近或接触所述裙部(18;218)的相邻板条的所述第一边缘(20a;220a),在所述倾斜位置,所述操作板条(21;221)的所述第二边缘(20b;220b)与所述相邻板条的所述第一边缘(20a;220a)分开,
其中,所述倾斜装置至少包括:
-致动带(80),以平行于所述展开轴线(X)的方式延伸,以及
-凸轮(70;270),以可枢转的方式安装在每个操作板条(21;221)的侧轴(60;160;260)上,并一方面与所述致动带(80)接合,另一方面与转动(R1;R2)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板条(21;221)的部分(68;168;268)接合,以便在所述链部(40;140;240)的特定移动期间转动(R1、R2)地驱动所述操作板条(21;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针对每个凸轮(70;270),所述倾斜装置(68、70、78、80、90;168、70、78、80、90;268、270、278、80、290)还包括:
-限位元件(68;168;268),形成转动(R1;R2)地固定于所述操作板条(21;221)并与所述凸轮(70;270)配合的部件,所述限位元件(68;168;268)围绕所述枢转轴线(Y)转动(R1;R2)地固定于所述侧轴(60;160;260),以及
-驱动元件(78;278),固定于所述凸轮(70;270),并能与所述限位元件(68;168;268)配合,以围绕所述枢转轴线(Y)共同转动(R2)地驱动所述凸轮(70;270)、所述侧轴(60;160;260)以及所述操作板条(21;2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其中,所述限位元件(68;168)是沿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Y)为径向的限位轴线(A68)自所述侧轴(60;160)延伸的金属块,并且其中所述驱动元件(78)是沿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Y)的驱动轴线(Y78)自所述凸轮(70)的侧表面(72)延伸的指状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210),其中,所述限位元件(268)是沿相对于所述枢转轴线(Y)为径向的限位轴线(A68)自所述侧轴(260)延伸的金属块,并且其中所述驱动元件(278)是在所述凸轮(270)内部形成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所述倾斜装置(68、70、78、80、90;168、70、78、80、90;268、270、278、80、290)还包括定位在所述侧轴(60;160;260)上的弹簧(90;29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其中,所述倾斜装置(68、70、78、80、90;168、70、78、80、90;268、270、278、80、290)还包括定位在所述侧轴(60;160;260)上的弹簧(90;290),并且其中所述弹簧(90)基于所述凸轮(70)的所述转动(R1;R2)而在所述驱动元件(78)上施加可变的力(F9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210),其中,每个链部(240)都包括可沿所述展开轴线(X)平移的多个链接部(242),每个链接部(242)都包括椭圆形孔口(247),可平移地固定于下链接部并可在所述链接部(242)的所述椭圆形孔口(247)中平移的圆柱形元件(256)穿过所述椭圆形孔口(247),所述链部(240)的所述链接部(242)能够沿所述展开轴线(X)相对于彼此平移,同时所述操作板条(221)沿所述展开轴线(X)相对于彼此平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210),其中,所述裙部(218)通过至少一个支撑板条(LS1、LS2)附接于绕管(T2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210),其中,所述支撑板条(LS1、LS2)或所述支撑板条(LS1、LS2)中的一个支撑板条借助于侧向地布置在所述裙部(218)的任一侧的连接杆(BS2)来支承所述链部(24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210),其中,与所述绕管(T210)配合的所述支撑板条(LS1、LS2)借助于至少一个自动锁(V210)而附接于该绕管(T21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与所述致动带(80)配合的每个凸轮(70;270)都包括带有在所述致动带(80)上的至少两个摩擦区域(76、76、77)的外表面(74),所述至少两个摩擦区域(76、76、77)在所述致动带(80)的所述凸轮(70;270)在所述链部(40;140;240)沿所述展开轴线(X)平移期间在其上滑动的表面(81)上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所述链部(40;140;240)包括设置在为所述链部(40;140;240)导向的滑槽(30;130;230)的内部空间(32;132)中的能在支承表面(34;134)上滚动的辊(50;250),所述支承表面(34;134)处在与每个凸轮(70;270)配合的所述致动带(80)的表面(81)的对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210),其中,每个辊(250)都可沿所述链部(240)的链接部(242)的椭圆形孔口(247)的所述展开轴线(X)平移。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每个辊(50;250)都由可变形材料制成,所述可变形材料能够在每个凸轮(70;270)与所述致动带(80)配合时挤压所述支承表面(34;134)。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所述致动带(80)由可变形柔性材料制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所述致动带(80)附接在布置在所述裙部(18;218)一侧的所述滑槽(30;130;230)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210),其中,每个百叶窗板条(220)的所述第二边缘(220b)都包括狭槽(228),所述狭槽(228)平行于所述枢转轴线(Y)延伸,并配置为与相邻百叶窗板条(220)的所述第一边缘(220a)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所述两个侧轴(60;160;260)穿过每个百叶窗板条(20;220)的所述第一边缘(20a;220a)并形成一件式的通杆。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所述倾斜装置(68、70、78、80、90;168、70、78、80、90;268、270、278、80、290)配置为:不论所述裙部(18;218)处于何位置,只要至少一个操作板条(21;221)位于所述设施(10;110;210)的限定在两个滑槽(30;130;230)之间的操作区域(17)中,则在所述链部(40;140;240)在所述裙部(18;218)的升起方向(D2)上沿所述展开轴线(X)平移期间,使每个操作板条(21;221)倾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210),其中,所述倾斜装置(268、270、278、80、290)配置为:一方面,在所述链部(240)在所述裙部(218)的升起方向(D2)上移动期间使每个操作板条(221)的所述第一边缘(220a)和相邻操作板条(221)的所述第二边缘(220b)分开,另一方面,在所述链部(240)在所述裙部(218)的降低方向(D1)上移动期间使每个操作板条(221)的所述第一边缘(220a)和相邻操作板条(221)的所述第二边缘(220b)互锁。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所述设施包括单个的致动器(A10),所述单个的致动器(A10)配置为选择性地在所述裙部(18;218)的第一降低方向(D1)或所述裙部(18;218)的第二升起方向(D2)上平移所述链部(40;140;240)和所述板条(20;220),并使每个操作板条(21;221)自该操作板条的停止位置向该操作板条的倾斜位置移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在相对于垂直于所述第二轴线(Y)并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X)的中面(Pm)对称的所述设施的左侧和右侧(13、14)中的每侧,所述设施都包括:
-链部(40;140;240),可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X)平移,
-沿所述第二轴线(Y)延伸并与每个百叶窗板条(20;220)相关联的侧轴(60;160)的端部(62;162;262),以及
-用于为所述链部(40;140;240)导向的滑槽(30;130;230),所述滑槽(30;130;230)沿所述第一轴线(X)延伸,并且具体在所述操作板条(21;221)处在所述倾斜位置时,与一个或多个操作板条(21;221)相关联的所述倾斜装置(68、70、78、80、90;168、70、78、80、90;268、270、278、80、290)设置在所述滑槽(30;130;230)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所述可变形柔性材料是弹性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其中,所述弹性体是硅酮泡沫。
25.一种用于实施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10;110;210)的方法,所述设施包括:
-裙部(18;218),包括多个百叶窗板条(20;220),每个百叶窗板条都可围绕枢转轴线(Y)枢转,所述枢转轴线(Y)由自所述百叶窗板条(20;220)的第一边缘(20a;220a)侧向地延伸的至少一个侧轴(60;160;260)限定,
-两个链部(40;140;240),侧向地布置在所述裙部(18;218)的任一侧,并能沿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线(Y)的展开轴线(X)平移,每个链部(40;140;240)都支撑每个百叶窗板条(20;220)的侧轴(60;160;260),以及
-倾斜装置(68、70、78、80、90;168、70、78、80、90;268、270、278、80、290),用于通过使所述百叶窗板条(20;220)中的至少一个操作板条(21;221)围绕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21、221)的所述枢转轴线(Y)转动(R2),而使所述至少一个操作板条(21;221)自停止位置向倾斜位置倾斜,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使每个操作板条(21;221)都保持在所述停止位置的同时,使用致动器(A10)在降低所述裙部(18;218)的第一方向(D1)上平移所述链部(40;140;240),
b)使用所述致动器(A10)在与所述第一方向(D1)相反的升起所述裙部(18;218)的第二方向(D2)上平移所述链部(40;140;240),以及
c)通过所述操作板条的所述侧轴(60;160;260)围绕所述第二轴线(Y)的转动(R2)而使每个操作板条(21;221)向所述倾斜位置移动,
其中,只要至少一个操作板条(21;221)位于所述设施(10;110;210)的限定在两个滑槽(30;130;230)之间的操作区域(17;217)中,则与步骤b)同时并且不论所述裙部(18;218)处于何位置,都使用步骤a)和步骤b)的所述致动器(A10)执行步骤c)。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058995A FR2966862B1 (fr) | 2010-11-02 | 2010-11-02 | Installation de fermeture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et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une telle installation |
FR1058995 | 2010-11-02 | ||
FR1101769 | 2011-06-09 | ||
FR1101769A FR2966863B3 (fr) | 2010-11-02 | 2011-06-09 | Installation de fermeture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
PCT/FR2011/052550 WO2012059681A2 (fr) | 2010-11-02 | 2011-10-31 | Installation de fermeture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et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une telle installa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82594A CN103282594A (zh) | 2013-09-04 |
CN103282594B true CN103282594B (zh) | 2015-06-10 |
Family
ID=44227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6394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82594B (zh) | 2010-11-02 | 2011-10-31 | 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及其实施方法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635759B1 (zh) |
CN (1) | CN103282594B (zh) |
AU (1) | AU2011325041B2 (zh) |
ES (1) | ES2510417T3 (zh) |
FR (2) | FR2966862B1 (zh) |
IL (1) | IL226065A (zh) |
MA (1) | MA34657B1 (zh) |
PL (1) | PL2635759T3 (zh) |
PT (1) | PT2635759E (zh) |
WO (1) | WO2012059681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95000B1 (fr) * | 2012-08-29 | 2014-09-26 | Zurfluh Feller | Installation de fermeture ou de protection solaire, dispositif de contention et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un tel dispositif |
ITMI20130925A1 (it) * | 2013-06-05 | 2014-12-06 | Auria Francesco D | Avvolgibile funzionante sia come tapparella sia come persiana |
ES2627293B1 (es) * | 2016-01-26 | 2018-05-03 | Luxe Perfil, S.L. | Persiana mejorada |
CN109868895B (zh) * | 2019-03-06 | 2021-03-26 | 福建泉州市傲趣贸易有限公司 | 智能家居露台棚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237289B (de) * | 1960-01-02 | 1967-03-23 | Karl Mack | Rolladen mit schwenkbaren Lamellen |
EP0141805A2 (de) * | 1983-10-25 | 1985-05-15 | Günther Erber | Rolladen |
DE8516303U1 (de) * | 1985-06-04 | 1990-10-25 | Ernst Selve GmbH & Co KG, 5880 Lüdenscheid | Jalousierbarer Rolladen |
EP1726771A1 (fr) * | 2005-05-17 | 2006-11-29 | Zurfluh Feller | Dispositif d'attelage de tablier de volet roulant, et volet roulant équipé d'un tel dispositif |
CN101684716A (zh) * | 2008-07-02 | 2010-03-31 | 帕尔玛雷立安有限公司 | 带有可倾斜板条的卷式百叶窗 |
CN201513106U (zh) * | 2009-09-18 | 2010-06-23 | 上海雅丽特遮阳帘有限公司 | 叶片伸展式铝合金卷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828619C (de) * | 1950-01-28 | 1952-01-21 | Adolf Weinig | Vorrichtung an Kuehlern fuer Motore |
FR2775314B1 (fr) | 1998-02-20 | 2000-04-07 | Zurfluh Feller | Verrou automatique pour volet roulant |
-
2010
- 2010-11-02 FR FR1058995A patent/FR2966862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6-09 FR FR1101769A patent/FR2966863B3/fr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1-10-31 CN CN201180063940.XA patent/CN10328259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10-31 AU AU2011325041A patent/AU201132504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10-31 ES ES11832149.6T patent/ES2510417T3/es active Active
- 2011-10-31 EP EP11832149.6A patent/EP2635759B1/fr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10-31 PT PT118321496T patent/PT2635759E/pt unknown
- 2011-10-31 PL PL11832149T patent/PL2635759T3/pl unknown
- 2011-10-31 WO PCT/FR2011/052550 patent/WO2012059681A2/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
- 2013-04-30 IL IL226065A patent/IL226065A/en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5-13 MA MA35891A patent/MA34657B1/fr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237289B (de) * | 1960-01-02 | 1967-03-23 | Karl Mack | Rolladen mit schwenkbaren Lamellen |
EP0141805A2 (de) * | 1983-10-25 | 1985-05-15 | Günther Erber | Rolladen |
DE8516303U1 (de) * | 1985-06-04 | 1990-10-25 | Ernst Selve GmbH & Co KG, 5880 Lüdenscheid | Jalousierbarer Rolladen |
EP1726771A1 (fr) * | 2005-05-17 | 2006-11-29 | Zurfluh Feller | Dispositif d'attelage de tablier de volet roulant, et volet roulant équipé d'un tel dispositif |
DE06290768T1 (de) * | 2005-05-17 | 2007-04-05 | Zurfluh Feller |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Rollladenvorhangs und Rollladen mit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
CN101684716A (zh) * | 2008-07-02 | 2010-03-31 | 帕尔玛雷立安有限公司 | 带有可倾斜板条的卷式百叶窗 |
CN201513106U (zh) * | 2009-09-18 | 2010-06-23 | 上海雅丽特遮阳帘有限公司 | 叶片伸展式铝合金卷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2966862A1 (fr) | 2012-05-04 |
IL226065A0 (en) | 2013-06-27 |
EP2635759B1 (fr) | 2014-09-03 |
WO2012059681A2 (fr) | 2012-05-10 |
IL226065A (en) | 2016-10-31 |
PL2635759T3 (pl) | 2015-03-31 |
MA34657B1 (fr) | 2013-11-02 |
EP2635759A2 (fr) | 2013-09-11 |
AU2011325041A1 (en) | 2013-05-30 |
CN103282594A (zh) | 2013-09-04 |
AU2011325041B2 (en) | 2017-03-02 |
FR2966863B3 (fr) | 2012-11-09 |
FR2966863A3 (fr) | 2012-05-04 |
ES2510417T3 (es) | 2014-10-21 |
PT2635759E (pt) | 2014-12-12 |
WO2012059681A3 (fr) | 2012-08-30 |
FR2966862B1 (fr) | 2012-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3257474B2 (en) |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with coordinated vane sets | |
CN103282594B (zh) | 遮蔽物或日光防护设施及其实施方法 | |
EP2385184B1 (en) | Skylight with operator for vertical opening movement | |
EP3902967B1 (en) | System for closing an opening | |
EP3610118B1 (en) | Window shade | |
EP2307654B1 (en) | Roller shutter with tiltable slats | |
KR101803536B1 (ko) | 다목적 가변형 외부 차양장치 | |
US20030226644A1 (en) | Operating unit for a window covering | |
KR102757547B1 (ko) | 하부 레일의 수평 높이 유지 기구를 갖는 건축물 특징부용 덮개 | |
EP1270865B1 (en) | Sunblind | |
JP3791062B2 (ja) | 開閉体の構造 | |
JP2001271574A (ja) | ブラインド式シャッター装置 | |
KR100577616B1 (ko) | 셔터조립체 | |
KR200340806Y1 (ko) | 셔터조립체 | |
JP7503999B2 (ja) | 庇兼用シャッター装置 | |
EP4041978B1 (en) | Roller shutter with orientable slats provided with a simplified means for angular rotation | |
JP7328867B2 (ja) | 遮蔽装置 | |
JP3745699B2 (ja) | 温室の天窓 | |
JP3784212B2 (ja) | 出窓における雨戸の開閉装置 | |
JPH07238757A (ja) | シャッター | |
EP0383061A1 (de) | Rolladen für ein Abdeckteil einer Wand- oder Dachöffn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Dachfenster | |
KR20080025106A (ko) | 개폐식 환기창 | |
JP2551913B2 (ja) | 巻込み式スクリーン | |
JP2608847B2 (ja) | パネルシャッター | |
WO2017183020A1 (en) | Roll-up shutter with openable slats and mechanism theref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Termination date: 201710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