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282170A - 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2170A
CN103282170A CN2011800631304A CN201180063130A CN103282170A CN 103282170 A CN103282170 A CN 103282170A CN 2011800631304 A CN2011800631304 A CN 2011800631304A CN 201180063130 A CN201180063130 A CN 201180063130A CN 103282170 A CN103282170 A CN 103282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aterial
mounting
workpiece
decorat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31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2170B (zh
Inventor
古家英治
小松启
小野和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G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FUJIG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GEN Inc filed Critical FUJIGE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282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2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2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2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29C65/7841Holding or clamping means for handling purposes
    • B29C65/7847Holding or clamping means for handling purposes using vacuum to hold at least one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04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to produce plywood or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lywood sheets
    • B27D1/08Manufacture of shaped articles; Presses specially designed therefor
    • B27D1/083Press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making the manufacture of shaped plywoo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001Joining in special atmospheres
    • B29C66/0012Joining in specia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environment
    • B29C66/0014Gaseous environments
    • B29C66/00145Vacuum, e.g. partial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32B37/1009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using vacuum and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03Interior finish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在具有凸状表面(21)和凹状背面(22)的基材(2)中的凸状表面(21)上通过真空推压粘接方法粘接固定有装饰片材(3)的装饰件(1)的制造方法中,在形成于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的吸引室(120)的上表面的工件载置面(121a)上载置工件支承台(6),并使形成于工件支承台(6)的上表面的工件支承面(61)的卡合孔(68)与形成于覆盖有装饰片材(3)的基材(2)的背面的卡合突起(28)嵌合,以对基材(2)进行定位。当利用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将装饰片材(3)粘接固定于基材(2)时,通过卡合孔(68)与卡合突起(28)的卡合来防止基材(2)的位置偏移。

Description

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装饰片材粘接固定于具有凸状表面和凹状背面的基材中的凸状表面来制造出装饰件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以相对于基材的凸状表面不产生位置偏移的方式粘接固定装饰片材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对汽车的内饰面板、音响设备的面板、音乐盒的箱体部分、家具的面板部分等营造高级感的方法,已知有一种将这些部分加工为木纹图案的表面的方法。作为这种方法,存在使用真空推压粘接方法来将装饰片材粘接固定于基材的表面的方法。在专利文献1~4中,提出了使用真空推压粘接方法来将装饰片材粘接固定于基材的表面的方法。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真空推压粘接方法中,将在基材的表面通过粘接剂载置有装饰片材的状态下的工件载置在形成于吸引室的上表面的工件载置面上,并使加压室从上侧下降,以利用形成该加压室的下表面的可挠性的加压片材将装饰片材按压到基材表面。在该状态下,对加压室进行加压以使加压片材与装饰片材及工件载置面在加压的状态下紧贴,并对吸引室进行减压以通过形成于工件载置面的吸引孔对加压片材与工件载置面之间的空间进行抽真空。藉此,在加压片材与装饰片材紧贴的状态下形成将该装饰片材按压到基材表面的状态,装饰片材通过粘接剂而粘接固定于基材表面。
在专利文献2~4所公开的真空推压粘接方法中,在吸引室的形成有吸引孔的上表面上载置基材载置用的台子,并在该台子上载置基材及装饰片材。这样,能使加压室的加压片材在从工件的外周侧部分到背面侧部分的范围中与该工件紧贴,因此,能使装饰片材的外周缘部分在从基材的外周缘部分到背面侧部分的范围中可靠地粘接固定于该基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314588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第33940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许第3217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许第32536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4所公开的真空推压粘接方法用于将装饰片材粘接固定于具有平坦底面的基材的表面。由于基材的底面为平坦面,因此,能在稳定的状态下将基材载置于平坦的工件载置面或工件载置用的台子。因此,当使加压室下降而利用加压片材按压装饰片材及基材时,基材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另外,基材的底面为平坦面,因此,当对吸引室进行减压以通过形成于工件载置面的吸引孔进行抽真空时,能将基材可靠地吸附在工件载置面上。因此,当对加压室进行加压以将加压片材按压到基材上的装饰片材时,基材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因此,在基材与装饰片材之间不会产生位置偏移,因此,能将装饰片材准确地粘接固定于基材表面的规定位置。
然而,在表面为凸面、背面为凹面这样的板状的基材的情况下,基材的凹状的背面与平坦的工件载置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当将加压室的加压片材从装饰片材的上方按压到基材表面时,容易对基材施加横向的力。因此,当使加压室下降而将加压片材按压到基材上的装饰片材时,横向的力会作用于工件载置面上的基材而使基材容易产生位置偏移。特别地,若从加压片材的加压方向观察时基材的平面形状为左右非对称形状、沿着加压片材的加压方向切断时基材的截面形状为左右非对称等,则当将加压片材从装饰片材的上方按压到基材表面时,横向的力容易作用于基材。
此处,当基材产生位置偏移时,若装饰片材也与基材一起移动,则没有问题。然而,较多情况下,在将加压片材按压到基材上的装饰片材的时刻,粘接剂尚未发挥粘接能力,加压片材紧贴着的装饰片材不移动,仅基材产生位置偏移。
另外,在背面为凹面这样的板状的基材的情况下,当对吸引室进行减压以对工件载置面与加压片材之间进行抽真空时,无法将凹面状的基材背面可靠地吸附于平坦的工件载置面。因此,存在当对吸引室进行减压以进行抽真空并将加压室的加压片材从装饰片材的上方按压于基材时、基材容易在工件载置面上产生位置偏移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基材的位置偏移也会在如专利文献2~4所公开的那样将工件载置用的台子载置在吸引室的上表面并在其上载置基材的情况下发生。特别地,当将基材载置于工件载置用的台子上时,基材相对于吸引室的上表面配置于高一个台阶的位置。其结果是,当使加压室下降而将加压片材按压于基材上的装饰片材及吸引室的上表面时,与在该上表面上载置基材的情况相比,基材被较大的力按压。因此,基材容易发生较大的位置偏移。
另外,尽管工件载置用的台子吸附于吸引室的上表面,但载置在工件载置用的台子上的基材并未吸附于台子。因此,当对吸引室进行减压而进行抽真空并将加压室的加压片材从装饰片材的上方按压于基材时,在台子上基材容易产生位置偏移,可能无法将装饰片材粘接固定于基材表面上的规定位置。
另一方面,在背面为凹面这样的板状的基材的情况下,当对吸引室进行减压而进行抽真空并将加压室的加压片材从装饰片材的上方按压于基材时,也存在基材容易产生变形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真空推压粘接方法将装饰片材粘接固定于具有凸状表面及凹状背面的基材中的凸状表面而制造出装饰件的制造方法,能以不产生位置偏移的方式将装饰片材粘接固定于基材的凸状表面。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是在具有凸状表面和凹状背面的基材中的上述凸状表面上层叠粘接着装饰片材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装饰片材重叠工序,在该装饰片材重叠工序中,准备通过粘接剂将装饰片材对位地覆盖在上述基材的凸状表面的状态下的工件;工件载置工序,在该工件载置工序中,在形成于真空推压粘接装置中的吸引室的上表面的工件载置面上载置工件支承台,并在形成于该工件支承台的上表面的工件支承面上载置上述工件;加压片材按压工序,在该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中,使配置于上述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上述吸引室的正上方的加压室相对于上述吸引室相对下降,以将形成该加压室的下表面的可挠性的加压片材从上侧按压到上述工件的上述装饰片材及上述工件载置面;以及装饰片材粘接工序,在该装饰片材粘接工序中,对上述加压室内进行加压,以利用上述加压片材从上侧将上述装饰片材按压到上述基材的上述凸状表面,并对上述吸引室内进行减压,以通过形成于上述工件载置面的吸气孔对该工件载置面和上述加压片材之间的空间进行抽真空,并利用上述粘接剂将上述装饰片材粘接固定于上述基材的上述凸状表面,使用具有能与上述工件载置面紧贴的平坦的底面部分、呈与上述基材的凹状背面互补形状的凸状的上述工件支承面、形成于上述工件支承面的支承台侧卡合部的构件,以作为上述工件支承台,使用在上述基材的凹状背面形成有能与上述支承台侧卡合部机械性卡合的基材侧卡合部的构件,以作为上述基材,在上述工件载置工序中,通过使上述基材侧卡合部与上述支承台侧卡合部机械性卡合,将上述工件定位于上述工件支承面,在上述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中,通过上述支承台侧卡合部与上述基材侧卡合部的机械性卡合,来防止上述基材相对于上述工件支承面发生位置偏移。
本发明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工件支承台的工件支承面为与基材的凹状背面互补的凸状的面。由此,能将工件的基材以稳定的状态载置于工件支承面。另外,在装饰片材粘接工序中,也不会因从加压片材施加的加压力而使基材变形。
此外,当将工件载置于工件支承面时,通过使形成于工件的基材的凹状背面的基材侧卡合部与支承台侧卡合部机械性卡合,将基材定位于工件支承面。因此,当将工件载置于工件支承面时,能简单地进行工件的定位。另外,通过基材侧卡合部与支承台侧卡合部的机械性卡合,即便外力作用于工件,工件也不会相对于工件支承面发生位置偏移。因此,在加压片材按压工序及装饰片材粘接工序中,即便因从加压片材作用于工件的加压力而对基材作用有横向的力,基材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能使用真空推压粘接方法,将装饰片材以不产生位置偏移的方式粘接固定于基材的凸状表面。
此处,形成有从上述基材的上述凹状背面突出的卡合突起,以作为上述基材侧卡合部,形成有在上述工件支承面上开口以供上述卡合突起嵌入的卡合孔,来作为上述支承台侧卡合部。
另外,为了进行工件的定位,防止基材的位置偏移,较为理想的是,形成多个上述卡合突起,并形成能供各上述卡合突起嵌入的多个上述卡合孔。为了能可靠地进行工件的定位及防止基材的位置偏移,也可将上述卡合突起及上述卡合孔的截面形状分别设为多边形。
接着,较为理想的是,在将载置于上述工件载置面的上述工件支承台围住的状态下,将框状隔板配置于上述工件载置面,在上述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中,使上述加压室下降,并将上述加压片材从上侧按压到上述工件的上述装饰片材及配置于上述工件载置面的上述框状隔板。
若这样,则在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中,能降低加压片材的工件按压力。其结果是,能抑制基材的位置偏移,另外,还能防止工件支承台在工件载置面上发生位置偏移。
接着,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在与上述装饰片材粘接的上述基材的凸状表面上设有第一外周缘部分和第二外周缘部分,上述第一外周缘部分在载置于上述工件支承面上的状态下朝向与上述工件载置面垂直的正上方或斜上方,上述第二外周缘部分在载置于上述工件支承面上的状态下朝向与上述工件载置面平行的笔直横向或斜下方。在该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作为上述工件支承台的上述工件支承面,采用具有突出面部分和后退面部分的构件,其中,上述突出面部分在载置有上述工件的状态下比上述基材的上述第一外周缘部分的外周缘更朝外侧突出,上述后退面部分在载置有上述工件的状态下比上述基材的上述第二外周缘部分的外周缘更朝内侧后退。
在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中,在基材的第一外周缘部分一侧,在从覆盖该第一外周缘部分的装饰片材的外周缘部分到工件支承面的突出面部分的范围中,加压片材被按压而形成与装饰片材及基材的端面紧贴的状态。因此,在装饰片材粘接工序中,能将装饰片材的端缘部分可靠地粘接固定于基材的第一外周缘部分的端缘。
同样地,在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中,在基材的第二外周缘部分一侧,在从覆盖该第二外周缘部分的装饰片材的外周缘部分到工件支承面的后退面部分的范围中,加压片材被按压而形成与装饰片材及基材的端面紧贴的状态。因此,在装饰片材粘接工序中,能将装饰片材的端缘部分可靠地粘接固定于基材的第二外周缘部分的端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装饰件的一例的表面侧立体图、背面侧立体图及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工件支承台的一例的立体图及载置有工件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及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制造方法中的装饰片材粘接工序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适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一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装饰件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对由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装饰件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装饰件1是构成汽车内的内饰面板、音响设备的面板、或者音乐盒(日文:オルゴール)的箱体部分、家具的面板部分等的构件,其具有限定装饰件1的形状的基材2和通过粘接剂4粘接固定于基材2的装饰片材3。
基材2在整体上呈由大致一定的厚度的板材构成的角锥梯形(日文:角錐台形状),其包括凸状表面21和凹状背面22。基材2是树脂制或金属制的成形件,在金属制的情况下,能使用铝、铝合金、镁、镁合金制的金属材料。
基材2包括:上板部26;以及从上板部26的外周缘朝凹状背面22侧突出的四块侧板部27(侧板部27a、27b、27c、27d)。四块侧板部27中的侧板部27a从上板部26的外周缘朝背面侧斜向延伸。该侧板部27a的前端部成为表面朝向斜上方的第一外周缘部分2a。另外,侧板部27b从上板部26的外周缘朝背面侧斜向延伸,其前端部朝下方弯曲。该前端部成为表面朝向笔直横向(日文:真横)的第二外周缘部分2b。
装饰片材3由突板片材等构成,并以覆盖上板部26整体及侧板部27的方式通过粘接剂4粘接在基材2的凸状表面21一侧。即,如图1(a)、图1(b)中点划线3A所示,装饰片材3以粘接至第一外周缘部分2a及第二外周缘部分2b的边缘端而覆盖侧板部27整体的方式通过粘接剂4粘接在基材2的凸状表面21上。
在基材2上的靠凹状背面22一侧形成有卡合突起28(基材侧卡合部)。卡合突起28是在对基材2进行成形时在上板部26的凹状背面22一侧与基材2的主体部分同时成形的。卡合突起28从凹状背面22起的突出高度与侧板部27比较是非常小的,因此,在装饰件1完成的状态下,即便残留着,也不会产生影响。能形成一个或多个卡合突起28,在本例中,在远离规定距离的位置形成有两个圆柱状的卡合突起28。
(工件支承台)
接着,参照图2,对适于在制造装饰件1中使用的工件支承台的一例进行说明。图2所示的工件支承台6是实心的树脂制、木制或金属制的台座,其在通过后述真空推压粘接法将装饰片材3粘接固定于基材2的凸状表面21时,被用于承载覆盖着装饰片材3的基材2。工件支承台6包括:由平坦面构成的底面69;以及呈与基材2的凹状背面22互补的凸形状(角锥梯形)的凸状的工件支承面61。
工件支承面61包括与基材2的上板部26重叠而支承上板部26的凹状背面22一侧的上表面部66,在上述上表面部66上形成有能供形成于基材2的凹状背面22的卡合突起28分别嵌入的两个卡合孔68(支承台侧卡合部)。在本例中,工件支承台6的底面69整体为平坦面,但也可在平坦的底面69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凹部。或者,也可使底面69的中心部分为平坦面,使底面69的外周侧的部分形成为朝上方倾斜的倾斜面。
另外,工件支承台6在上表面侧包括与基材2的侧板部27a重叠而支承侧板部27a的凹状背面22一侧的侧面部67a,侧面部67a从上表面部66的外周缘朝斜下方延伸。侧面部67a的长度尺寸比基材2的侧板部27a的长度尺寸大。因此,在工件支承台6的工件支承面61上,在基材2的凸状表面21的第一外周缘部分2a所在的一侧设有比该第一外周缘部分2a的边缘端还朝外侧突出尺寸d1的突出面部分6a。
另外,工件支承台6包括与基材2的侧板部27b重叠而支承侧板部27b的凹状背面22一侧的侧面部67b。侧面部67b与侧板部27b的形状相对应地使从上表面部66的外周缘朝斜下方延伸出的部分的下端部分朝下方弯曲,该下端部分成为朝向笔直横向的侧面部分6b(后退面部分)。在将基材2载放于工件支承台6的工件支承面61时,侧面部分6b位于从基材2的凸状表面21的第二外周缘部分2b朝内侧后退尺寸d2的位置。
(真空推压粘接装置)
参照图3,对适于在本发明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图3(a)是表示将在基材2的凸状表面21上通过粘接剂4覆盖着装饰片材3的工件载放于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工件支承台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当使具有加压片材的加压室下降之后,对加压室进行加压以将加压片材按压到装饰片材的状态的说明图,图3(c)是表示对吸引室进行减压以将工件载置面与加压片材之间的空间抽真空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当参照图3(a)来进行说明时,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具有:与由气缸装置等构成的升降装置112的杆113的前端连接的加压室110;以及以与加压室110相对的方式固定着的吸引室120。加压室110包括以将下方开口堵塞的方式设置的可挠性的加压片材111。加压片材111是硅橡胶等橡胶状弹性膜,其具有耐热性及伸缩性。
在加压室110的顶板面设有一个或多个加热器115。另外,在加压室110的侧面部设有用于朝加压室110进行空气的供给、排出的供排管116。压缩机等空气供给装置(未图示)经由三通阀等而与供排管116连接。除了压缩机等之外,空气供给装置还包括对供给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其经由供排管116进行加热空气朝加压室110的供给。空气供给装置的加热装置、加热器115的供电量、供电时间等被控制,从而控制其发热量。
吸引室120呈上方开口的箱形状,上方开口部被形成有多个吸气孔123的板状的工件载置台121封闭。工件载置台121的上表面成为平坦的工件载置面121a。在吸引室120的侧面部形成有用于对吸引室120进行抽真空及空气供给的供排管126。真空泵等抽真空装置(未图示)经由三通阀等而与供排管126连接。能经由供排管126进行吸引室120的减压和朝吸引室120的供气。
(装饰件1的制造方法)
参照图3及图4,对使用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来制造出装饰件1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图4是将图3(c)中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首先,如图2(b)所示,准备通过粘接剂将装饰片材3对齐地覆盖在基材2的凸状表面21的状态下的工件10(装饰片材重叠工序)。进一步详细说明,在使用喷枪等将液体状的粘接剂4涂布于基材2的凸状表面21一侧之后,盖上装饰片材3,并在该状态下沿着基材2的凸状表面21轻轻地移动装饰片材3的表面,以进行对位。装饰片材3是在将例如天然木薄薄地切成例如0.25mm的厚度而获得的突板上粘贴有由无纺布或纸等构成的背面片材的突板片材,其与基材2的大小一致地被切断成规定的尺寸。粘接剂4是热固化性或热塑性的粘接剂,能使用聚氨酯类粘接剂、环氧类粘接剂、橡胶类粘接剂、三聚氰胺类粘接剂、酚醛类粘接剂、丙烯酸类粘接剂、氰基类粘接剂等。
接着,如图3(a)所示,在形成于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中的吸引室120的上表面的工件载置面121a上载置工件支承台6,并在形成于该工件支承台6的上表面的工件支承面61上载置工件10(工件载置工序)。
即,在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的工件载置面121a上载置工件支承台6。在工件支承台6的工件支承面61上载置将装饰片材3覆盖在基材2的表面21上的工件10。由于工件支承台6的底面69为平坦面,因此,工件支承台6以稳定的状态载置在工件载置面121a上。在该状态下,工件支承台6的底面69与一个或多个吸气孔123重叠。另外,基材2的卡合突起28处于与工件支承面61的卡合孔68嵌合的状态。通过这种机械性的卡合将工件10定位于工件支承面61。
此外,工件支承面61的突出面部分6a在基材2的凸状表面21的第一外周缘部分2a所在的一侧较第一外周缘部分2a朝外侧突出。与此相对,工件支承面61的侧面部分6b位于较基材2的凸状表面21的第二外周缘部分2b朝内侧后退的位置。
然后,如图3(b)所示,使配置于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的吸引室120正上方的加压室110相对于吸引室120相对下降,以将形成该加压室110的下表面的可挠性的加压片材111从上侧按压到工件10的装饰片材3及将该装饰片材3围住的工件载置面121a的部分(加压片材按压工序)。这期间,加压室110的内部被保持为常压。
接着,如图3(b)中箭头所示,对加压室110内进行加压,以利用加压片材111将装饰片材3从上侧按压到基材2的凸状表面21。即,利用空气供给装置,通过供排管116朝加压室110供给加热空气,以将加压片材111按压到工件10。与此同时,如图3(c)所示,对吸引室120进行减压,以通过形成于工件载置面121a的吸气孔123对工件载置面121a和加压片材111之间的空间进行抽真空,并利用粘接剂4将装饰片材3粘接固定于基材2的凸状表面21(装饰片材粘接工序)。
详细而言,抽真空装置经由供排管126对吸引室120进行减压。其结果是,如图3(c)所示,工件载置面121a和加压片材111之间经由吸气孔123而被抽真空,因此,工件10与加压片材111之间被减压。因此,加压片材111沿着工件10及工件支承台6的形状而变形。因此,加压片材111以例如数kg/cm2~数十kg/cm2的压力与装饰片材3的表面紧贴而将装饰片材3朝基材2均匀地加压,因此,装饰片材3均匀地按压于基材2的凸状表面21。另外,工件支承台6处于可靠地吸附在工件载置面121a上的状态。
这期间,加压室110的内部因加热器115的加热、利用空气供给装置的加热装置对空气的加热而被加热,工件10通过加压片材111而被加热。因此,粘接剂4被加热至例如100℃以上的温度。因此,粘接剂4的流动性提高了,所以,装饰片材3能均匀地按压于基材2的表面。因此,装饰片材3和基材2以数分钟左右的加压时间通过粘接剂4而均等地粘接在一起。
此处,如图4可知,在装饰片材粘接工序中,工件10的基材2的卡合突起28处于与工件支承台6一侧的卡合孔68嵌合的状态。通过这些构件之间的机械性的卡合,即便有横向的力作用于基材2,基材2也不会从工件支承面61位置偏移。
另外,在工件支承台6中,工件支承面61的突出面部分6a在朝向斜上方的基材2一侧的第一外周缘部分2a所在的一侧较该第一外周缘部分2a朝外侧突出。因此,加压片材111处于以横跨第一外周缘部分2a及突出面部分6a的方式在从上方紧贴的状态下盖在第一外周缘部分2a及突出面部分6a上。因此,装饰片材3在可靠地紧贴着的状态下粘贴至第一外周缘部分2a。另外,在第一外周缘部分2a一侧,加压片材111只要贴着第一外周缘部分2a和突出面部分6a之间的较小的台阶部而变形即可,因此,在加压片材111与第一外周缘部分2a之间不易残留空气。因此,装饰片材3以紧贴的状态覆盖在第一外周缘部分2a上,在装饰片材3上不易产生起皱。
另外,工件支承面61的侧面部分6b较朝向笔直横向的基材侧的第二外周缘部分2b朝内侧后退。因此,加压片材111在卷入至第二外周缘部分2b的下侧的状态下从笔直横向方向覆盖在该第二外周缘部分2b上。因此,装饰片材3在紧贴着的状态下可靠地粘贴于第二外周缘部分2b。
然后,停止从吸引室120的抽真空,停止空气朝加压室110的供给,然后,使加压室110上升。然后,取出工件10。
然后,在根据需要对装饰片材3的表面进行完呈现天然木的木纹这样的着色处理之后,涂布例如聚氨酯类或聚酯类的透明的涂敷剂,然后,使涂敷剂固化。藉此,工件10成为在基材2的表面粘接有木纹图案的装饰片材3的装饰件。另外,若根据需要对涂敷剂的表面进行研磨并进行抛光,则工件10成为对表面进行完镜面抛光后的装饰件。
对于这样将装饰片材3粘接固定于基材2的凸状表面21的结构的工件10,仅可从表面观察到装饰片材3,因此,无论基材2是塑料成形件还是金属成形件,都能将该工件10用作具有外观较佳的木纹的装饰件1。
另外,在本例中,在使加压室110下降之后,对加压室110进行加压,然后,对吸引室120进行减压。作为替代,也可在使加压室11下降之后,开始从吸引室120进行抽真空,然后,开始朝加压室110的空气供给。另外,也可在使加压室110下降之后,同时进行从吸引室120的抽真空和朝加压室110的空气供给。
(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另一例)
图5是表示适于在本发明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另一例及使用该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另外,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相同,因此,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图5所示的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A具有:与升降装置112的杆113的前端连接的加压室110;以及以与加压室110相对的方式固定着的吸引室120,加压室110包括以将下方开口堵塞的方式设置的加压片材111。加压片材111是硅橡胶等橡胶状弹性膜,其具有耐热性及伸缩性。在加压室110的顶板面设有一个或数个红外线或远红外线式等的加热器115。吸引室120包括工件载置台121。
在这样构成的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A中,在基材2的凸状表面21侧覆盖着装饰片材3的工件10载置于工件支承台6的工件支承面61,该工件支承台6载置于工件载置面121a。在工件载置面121a上的朝加压室110突出而能与加压室110的下表面的四周框部分抵接的位置设有框状隔板128。框状隔板128沿着工件载置面121a的外周端设在整周上。框状隔板128既可以构成为工件载置台121的一部分,也可通过将另一构件安装于工件载置面121a而构成。在任一情况下,均能在工件载置面121a与框状隔板128之间确保足够的气密性。另外,当加压室110下降而与框状隔板128抵接时,可在加压室110的加压片材111与框状隔板128之间确保足够的气密性。
在使用图5所示的真空推压粘接装置100A来制造装饰件1的情况下,也与参照图3、图4说明的情况相同地进行各工序。此处,如图5(b)所示,在进行完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之后的状态下,由于在吸引室120上设有框状隔板128,因此,加压室110与图3所示的情况相比停止在高出相当于框状隔板128的高度尺寸的距离的位置。因此,即便因使用工件支承台6而将工件10配置于从工件载置面121a观察时较高的位置,当加压片材111与工件10接触时、或将加压片材111按压到工件10时,也能减轻因加压片材111而施加于工件10的力。换言之,能降低至与将工件10直接载置到工件载置面121a上的情况相同程度的加压力。因此,能可靠地防止基材2在工件支承台6上产生位置偏移。所以,能没有位置偏移地将装饰片材3粘接于基材2的表面的规定位置。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例子中,设置有多个圆柱状的卡合突起28,并设有供多个卡合突起28分别嵌合的多个卡合孔68。作为替代,也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卡合突起28与一个卡合孔68嵌合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将卡合孔68设为狭缝状或方孔,以防止基材2以卡合突起28为中心进行回旋这样的位置偏移。
另外,也可采用板状或棱柱状的卡合突起28,以代替圆柱状的卡合突起28,并与上述卡合突起28配合地将卡合孔68设为与卡合突起相同形状的狭缝、方孔等。在该情况下,即便卡合突起28及卡合孔68分别为一个,也能防止基材2绕卡合突起28旋转这样的位置偏移。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将卡合突起28形成于基材2,并将卡合孔68形成于工件支承台6。相反地,也能将卡合突起形成于工件支承台6,并将卡合孔形成于基材2。
接着,在上述例子中,对基材2的第一外周缘部分2a朝向斜上方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一外周缘部分2a朝向正上方的情况下,也可在工件支承台6上设置较第一外周缘部分2a朝外侧突出的突出面部分6a。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对第二外周缘部分2b朝向笔直横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第二外周缘部分2b朝向斜下方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在工件支承台6上设置较第二外周缘部分朝内侧后退的后退面部分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在工件载置面121a上载置了一台工件支承台6,此处载置一个工件10。作为替代,也可在工件载置面121a上载置多台工件支承台6,并在各工件支承台6上载置工件10。另外,也能使用可载置多个工件10的工件支承面,以作为工件支承台6的工件支承面。
另外,当准备与基材2的尺寸、形状一致的装饰片材3时,也可在与基材2的角部分重叠的部分设置狭缝,以防止起皱等产生。

Claims (7)

1.一种装饰件的制造方法,是在具有凸状表面和凹状背面的基材中的所述凸状表面上层叠粘接有装饰片材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饰片材重叠工序,在该装饰片材重叠工序中,准备通过粘接剂将装饰片材对位地覆盖在所述基材的凸状表面的状态下的工件;
工件载置工序,在该工件载置工序中,在形成于真空推压粘接装置中的吸引室的上表面的工件载置面上载置工件支承台,并在形成于该工件支承台的上表面的工件支承面上载置所述工件;
加压片材按压工序,在该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中,使配置于所述真空推压粘接装置的所述吸引室的正上方的加压室相对于所述吸引室相对下降,以将形成该加压室的下表面的可挠性的加压片材从上侧按压到所述工件的所述装饰片材及所述工件载置面;以及
装饰片材粘接工序,在该装饰片材粘接工序中,对所述加压室内进行加压,以利用所述加压片材从上侧将所述装饰片材按压到所述基材的所述凸状表面,并对所述吸引室内进行减压,以通过形成于所述工件载置面的吸气孔对该工件载置面和所述加压片材之间的空间进行抽真空,并利用所述粘接剂将所述装饰片材粘接固定于所述基材的所述凸状表面,
使用具有能与所述工件载置面紧贴的平坦的底面部分、呈与所述基材的凹状背面互补形状的凸状的所述工件支承面、形成于所述工件支承面的支承台侧卡合部的构件,以作为所述工件支承台,
使用在所述基材的凹状背面形成有能与所述支承台侧卡合部机械性卡合的基材侧卡合部的构件,以作为所述基材,
在所述工件载置工序中,通过使所述基材侧卡合部与所述支承台侧卡合部机械性卡合,将所述工件定位于所述工件支承面,
在所述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中,通过所述支承台侧卡合部与所述基材侧卡合部的机械性卡合,来防止所述基材相对于所述工件支承面的位置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从所述基材的所述凹状背面突出的卡合突起,以作为所述基材侧卡合部,
形成有在所述工件支承面上开口以供所述卡合突起嵌入的卡合孔,以作为所述支承台侧卡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多个所述卡合突起,
形成有能供各所述卡合突起嵌入的多个所述卡合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突起及所述卡合孔的截面形状分别设为多边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将载置于所述工件载置面的所述工件支承台围住的状态,将框状隔板配置于所述工件载置面,
在所述加压片材按压工序中,使所述加压室下降,并将所述加压片材从上侧按压到所述工件的所述装饰片材及配置于所述工件载置面的所述框状隔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装饰片材粘接的所述基材的凸状表面上设有第一外周缘部分,该第一外周缘部分在载置于所述工件支承面上的状态下朝向与所述工件载置面垂直的正上方或斜上方,
在所述工件支承台的所述工件支承面上设有突出面部分,该突出面部分在载置有所述工件的状态下比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一外周缘部分的外周缘还朝外侧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饰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装饰片材粘接的所述基材的凸状表面上设有第二外周缘部分,该第二外周缘部分在载置于所述工件支承面上的状态下朝向与所述工件载置面平行的笔直横向或斜下方,
在所述工件支承台的所述工件支承面上设有后退面部分,该后退面部分在载置有所述工件的状态下比所述基材的所述第二外周缘部分的外周缘还朝内侧后退。
CN201180063130.4A 2010-11-05 2011-10-31 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282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8734 2010-11-05
JP2010248734A JP5371929B2 (ja) 2010-11-05 2010-11-05 装飾品の製造方法
PCT/JP2011/006097 WO2012060088A1 (ja) 2010-11-05 2011-10-31 装飾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2170A true CN103282170A (zh) 2013-09-04
CN103282170B CN103282170B (zh) 2015-05-20

Family

ID=46024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3130.4A Active CN103282170B (zh) 2010-11-05 2011-10-31 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99413B2 (zh)
EP (1) EP2636497B1 (zh)
JP (1) JP5371929B2 (zh)
CN (1) CN103282170B (zh)
TW (1) TWI480163B (zh)
WO (1) WO201206008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19266A (zh) * 2017-05-03 2018-11-16 佛吉亚内饰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在车辆内饰中使用的部件的方法和成形工具
CN111098629A (zh) * 2015-09-18 2020-05-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粘贴装置和粘贴方法
CN113272124A (zh) * 2019-01-23 2021-08-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层叠工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99279B2 (en) 2006-12-07 2019-09-03 Inoac Usa, Inc. IMGL of instrument panels with PSIR chutes using pressure bonding
US9889813B2 (en) 2006-12-07 2018-02-13 Inoac Usa, Inc. Apparatus for pressure bonding of a covering on an automotive interior component and a method for pressure bonding thereof
JP5604569B1 (ja) * 2013-08-05 2014-10-08 布施真空株式会社 加飾フィルムの部分オーバーレイによる部分真空成形方法
JP2017520425A (ja) * 2014-04-23 2017-07-27 イノアック ユーエスエー インク 自動車内装部品カバーの圧力接着装置及びその圧力接着方法
ITUB20159711A1 (it) * 2015-12-15 2017-06-15 Antonio Langella Sistema in pressione fuori autoclave per la formatura e la polimerizzazione di laminati in materiale composito (Local Autoclave)
CN112589930A (zh) * 2020-12-11 2021-04-02 黄祥梅 一种胶合板成产时面板与背板的防压花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4819A (ja) * 1986-09-22 1988-04-25 ゼネラル・モーター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自動車のボディ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H06190919A (ja) * 1992-12-24 1994-07-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化粧シート積層成形装置
CN1559770A (zh) * 2004-03-03 2005-01-05 黄半耕 一种建筑用仿木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
CN1792583A (zh) * 2005-12-05 2006-06-28 南京林业大学 用于装饰的实木板材表面凹凸纹理的加工方法
CN101795950A (zh) * 2007-09-04 2010-08-04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薄膜粘贴装置、薄膜粘贴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8030A (en) * 1986-07-02 1989-09-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Article covered with painted carrier films
JPH0483735U (zh) * 1990-11-30 1992-07-21
JP3253654B2 (ja) 1991-11-14 2002-02-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真空プレス積層成形方法
JP3217117B2 (ja) 1992-04-20 2001-10-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真空プレス積層成形装置及び方法
JP3145882B2 (ja) 1994-11-15 2001-03-1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基板への突板の接着方法
JPH08258132A (ja) * 1995-03-18 1996-10-08 Inoac Corp 表皮材の貼着方法及びその貼着装置
US7390454B2 (en) * 2004-08-19 2008-06-24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hermoforming process for producing class “A” finish, high gloss automotive exterior parts
DE102005007665A1 (de) * 2005-02-19 2006-08-31 Degussa Ag Folie auf Basis eines Polyamidblends
EP1967358B2 (en) * 2005-12-28 2016-02-2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Use of a decorated sheet for insert molding
TW201018349A (en) * 2008-10-24 2010-05-01 Fih Hong Kong Ltd Hous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4819A (ja) * 1986-09-22 1988-04-25 ゼネラル・モーター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自動車のボディ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H06190919A (ja) * 1992-12-24 1994-07-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化粧シート積層成形装置
CN1559770A (zh) * 2004-03-03 2005-01-05 黄半耕 一种建筑用仿木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
CN1792583A (zh) * 2005-12-05 2006-06-28 南京林业大学 用于装饰的实木板材表面凹凸纹理的加工方法
CN101795950A (zh) * 2007-09-04 2010-08-04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真空吸附控制机构装置、薄膜粘贴装置、薄膜粘贴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8629A (zh) * 2015-09-18 2020-05-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粘贴装置和粘贴方法
CN108819266A (zh) * 2017-05-03 2018-11-16 佛吉亚内饰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在车辆内饰中使用的部件的方法和成形工具
CN113272124A (zh) * 2019-01-23 2021-08-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层叠工件
CN113272124B (zh) * 2019-01-23 2023-10-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层叠工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71929B2 (ja) 2013-12-18
TWI480163B (zh) 2015-04-11
WO2012060088A1 (ja) 2012-05-10
EP2636497B1 (en) 2018-04-18
EP2636497A1 (en) 2013-09-11
US9199413B2 (en) 2015-12-01
JP2012096518A (ja) 2012-05-24
HK1188182A1 (zh) 2014-04-25
CN103282170B (zh) 2015-05-20
EP2636497A4 (en) 2016-04-27
US20130228277A1 (en) 2013-09-05
TW201235218A (en) 201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2170A (zh) 装饰件的制造方法
TWI734707B (zh) 熱成形裝置及熱成形方法
WO2017038254A1 (ja) 樹脂成形装置及び樹脂成形品製造方法
US20170057152A1 (en) Thermoforming apparatus
CN102848698A (zh) 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US928413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ing adhesive element on a matrix
CN105134721A (zh) 立体粘接工装
CN101084139A (zh) 方向盘装饰覆盖和内部装饰元件以及用于生产它们的方法
CN109835714B (zh) 搬运用具、搬运方法以及搬运用具单元
CN110894844B (zh) 一种面板玻璃与装饰条装配粘接工装
TW201420317A (zh) 氣體輔助壓印系統及製程
CN202491500U (zh) 热压机的模座结构
HK1188182B (zh) 裝飾件的製造方法
US20130068393A1 (en) Laminating equipment for touch panel
USD1057297S1 (en) Armoured plate with surface ornamentation
CN102762358A (zh) 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JP5680782B1 (ja) 熱成形装置及び熱成形方法
KR101113059B1 (ko) 사출금형 및 사출성형 방법
TH75851B (th) วิธีสำหรับการผลิตชิ้นส่วนตกแต่ง
JP6472186B2 (ja) 転写用治具セット、転写装置及び転写方法
CN105933477A (zh) 一种手机电池盖板与支架精准定位粘贴工艺
TH130412A (th) วิธีสำหรับการผลิตชิ้นส่วนตกแต่ง
JP2019181862A (ja) 加飾フィルム貼付用のパッド及び加飾フィルムの貼付装置
WO2008012674A3 (en)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for manufacturing of coated furniture elements and coated furniture elements
TW201215494A (en) Thermal transfer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81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818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