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4114B - 软管 - Google Patents
软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74114B CN103274114B CN201310217947.3A CN201310217947A CN103274114B CN 103274114 B CN103274114 B CN 103274114B CN 201310217947 A CN201310217947 A CN 201310217947A CN 103274114 B CN103274114 B CN 1032741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hose main
- partition wall
- flexible pipe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管领域,公开了一种软管。软管包括:软管主体,在所述软管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之间通过一曲线状分隔壁相互隔离,所述分隔壁与所述软管主体通过挤出工艺一体化成型,管嘴部,封堵在所述软管主体顶部,且与所述分隔壁密封连接,在所述管嘴部上设置有两个排出孔部,两所述排出孔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连通:封盖,可活动连接在所述管嘴部的顶部,当所述封盖封盖在所述管嘴部时,所述封盖封堵于所述排出孔部。该软管可用于独立间隔两种内容物,且软管结构制备方便,制备工艺更加简单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管。
背景技术
软管由于具备应用方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譬如:牙膏、洗面奶、面霜等日化、化妆品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挤出工艺制造的软管主要为单腔的管主体或者采用多分立管相互嵌套组成管中管的结构。在进行本发明研究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的软管只能装进一种内容物,如果用户需要经常使用多种产品时,则需要携带多支产品,不利于人们的携带以及应用的便利性。
并且,在实际中友协化妆品,譬如防晒乳液、唇膏、染发剂等等多采用多种膏状物按比例调和使用,现有技术的管中管设计虽然可以实现该需求,但其制造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软管,该软管可用于独立间隔两种内容物,且软管结构制备方便,制备工艺更加简单易于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管,包括:
软管主体,在所述软管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之间通过一曲线状分隔壁相互隔离,所述分隔壁与所述软管主体通过挤出工艺一体化成型,所述软管主体的底部封闭;
管嘴部,封堵在所述软管主体顶部,且与所述分隔壁密封连接,在所述管嘴部上设置有两个排出孔部,两所述排出孔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连通:
封盖,可活动连接在所述管嘴部的顶部,当所述封盖封盖在所述管嘴部时,所述封盖封堵于所述排出孔部;所述软管主体在所述软管主体的底部被压制成扁平直线状,
在所述软管主体的底部,所述分隔壁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底部的扁平直线状的两端部;
所述分隔壁由分别位于左右外端的第一分隔区、第二分隔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分隔区、第二分隔区之间的第三分隔区组成,所述第一分隔区、第二分隔区分别呈平面状,所述第三分隔区呈S形曲面状,所述第一分隔区为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分隔壁上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端部为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分隔壁上对应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分隔壁的长度为所述软管主体的内壁周长满足以下:
L=1/2S±0.05S,其中所述L为所述分隔壁的长度,所述S为所述软管主体的内壁周长。
可选地,在所述管嘴部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封盖的内周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管嘴部与所述封盖螺纹旋接。
可选地,在所述管嘴部的外周、在所述封盖的内周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卡扣部,
所述管嘴部与所述封盖通过所述卡扣部相互卡扣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封盖上设置有两可分别开合的翻盖,
在各所述翻盖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凸点,
当各所述翻盖水平覆盖在所述封盖时,各所述凸点分别限位于所述管嘴部上的各所述排出孔部。
可选地,所述翻盖为方形、或者半圆形。
可选地,所述软管主体的顶部水平横截面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扁形。
可选地,所述排出孔部的水平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由于在软管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在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之间通过一曲线状分隔壁相互隔离,分隔壁与软管主体通过挤出工艺一体化成型,而非通过接合熔融连接。其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制造,制备工艺更加简便、制造成本更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在软管主体内的分隔壁为曲线状,当将软管主体的底部压制成扁平直线状时,在软管主体的底部,软管主体内的分隔壁可以更贴切的与扁平状的软管底部,相对于直线状的分隔壁,能够避免在压制时候,被压制的软管主体底部邹折,而导致软管的不良率的问题,并且避免由于软管主体101底部邹折而导致底部密封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软管的装配结构立体透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1的主视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1的侧面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1的俯视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1-3所示软管的后底部压制前,封盖处于水平覆盖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5所示软管的立体结构在封盖处于翻起状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6所示软管正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6所示软管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图6所示软管侧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软管主体:102:管嘴部:103:封盖:1011:第一空腔:
1012:第二空腔:1013:分隔壁:1021:第一排出孔部:
1022:第二排出孔部:10131:第一端部:10132:第二端部:
1031:第一翻盖:1032:第二翻盖:10311:第一凸点:
10312:第二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参见图1-9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管,其主要包括:软管主体101、管嘴部102、封盖103。其各部分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如下所述。
在软管主体101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在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之间通过一曲线状分隔壁1013相互隔离,分隔壁1013与软管主体101通过挤出工艺一体化成型,而非通过多软板相互接合熔融连接而成。
管嘴部102封堵在软管主体101的顶部,且与分隔壁1013密封连接使分隔壁1013的顶部与管嘴部102的底部密封抵触连接,从而使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分别各自独立形成独立、互不连通的密封腔体。
在管嘴部102上还设置有第一排出孔部1021、第二排出孔部1022,第一排出孔部1021、第二排出孔部1022分别与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连通,当在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内分别装有内容物时,其中的内容物可分别通过第一排出孔部1021、第二排出孔部1022流出或者被挤出。在应用时,装在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内的内容物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其他可流动的糊状流体,该内容物可以但不限于为化妆品)。
封盖103可活动连接在管嘴部102的顶部,当封盖103连接在管嘴部102时,封盖103封堵于排出孔部,实现对管嘴部102上的排出孔部的封堵,实现对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内的内容物的密封。
由上可见,应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由于在软管主体101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在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之间通过一曲线状分隔壁1013相互隔离,分隔壁1013与软管主体101通过挤出工艺一体化成型,而非通过接合熔融连接。其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制造,制备工艺更加简便、制造成本更低。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在软管主体101内的分隔壁1013为曲线状,当将软管主体101的底部压制成扁平直线状时,在软管主体101的底部,软管主体101内的分隔壁1013可以更贴切的与扁平状的软管底部,相对于直线状的分隔壁1013,能够避免在压制时候,被压制的软管主体101底部邹折,而导致软管的不良率的问题,并且还可以避免由于软管主体101底部邹折而导致底部密封性差的问题。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示意,本实施例软管的至少软管主体101为软管,各部位均呈柔性。
作为本实施例实施方案的一种示意,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原始筒状的软管主体101的底部进行直线热熔压制捏合,使软管主体101在底部被压制成扁平直线状。当软管主体101在其底部被压制成扁平直线状时,使在软管主体101的底部位置,分隔壁1013的宽度端部的第一端部10131、第二端部10132分别位于软管主体101的底部的扁平直线状的两端部,使软管主体101内的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沿着底部直线相互分隔,分别形成上宽下窄的腔体。进一步方便有利于本实施例软管的制造,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作为本实施的进一步实施方案的示意,本发明人发现在上述使软管主体101在底部被压制成扁平直线状的软管的设计中还可以进行以下的优选设计:将分隔壁1013的长度设计为约等于软管主体101的内壁周长的1/2,使当将软管主体101底部被压制成扁平直线状时,位于软管主体101内的曲线状的分隔壁1013呈直线状贴于扁平直线状的底部,使双面捏合形成的底部形成良好的直线状,而避免在软管主体101底部由于分隔壁1013邹折或者软管主体101的软管壁邹折而在软管的底部卷曲而影响软管的外观形成不良软管的问题,并且避免由于软管主体101底部邹折而导致底部密封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人发现在进行分隔壁1013设计时,可以使分隔壁1013的长度满足以下函数式:
L=1/2S±0.05S,其中L为分隔壁1013的长度,S为软管主体101的内壁周长。
作为本实施的进一步实施方案的示意,本发明人发现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本软管主体101中的分隔壁1013的宽度端部的第一端部10131、第二端部10132的外端部分设计成直线状,使位于第一端部10131、第二端部10132的直线状外端部分之间段呈圆弧过渡状的S形。在本实施例中,将本软管主体101中的分隔壁1013的宽度端部的第一端部10131、第二端部10132的外端部分设计成直线状,能使当将软管主体101底部被压制成扁平直线状时,能使位于软管主体101底部两端部的分隔壁1013能自然地呈直线状贴于被压制成扁平直线状的软管主体101的底部,确保软管主体101的底部保持自然的直线状,避免发生软管底部在宽度方向上由于软管主体101以及分隔壁1013的材料形变张力而形成卷曲的问题,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避免不良软管的产生。
作为本实施例的管嘴部102与封盖103连接的实施方案示意之一,可以在管嘴部102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在封盖103的内周设置有内螺纹,在制造安装时或者在用户使用时,操作者只需要旋进或者旋出操作即可实现孔盖部与封盖103的螺纹旋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管嘴部102与封盖103连接的实施方案示意之二,还可以但不限于在管嘴部102的外周、在封盖103的内周设置相互匹配的卡扣部,管嘴部102与封盖103通过卡扣部相互卡扣实现卡扣连接,在安装时只需要通过软管体上的卡扣部位的弹性扣合即可将封盖103紧密扣在出孔盖上,而不易于拔出,进一步方便用户的使用。其中上述卡扣部的连接可以通过凸台、凹槽之间的限位匹配实现,利用塑料软管之间的材料弹性而实现卡扣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实施方案示意,还可以将封盖103设计成以下结构:
在封盖103上设置有两可分别开合的第一翻盖1031、第二翻盖1032,在第一翻盖1031、第二翻盖103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凸点10311、第二凸点10312,当第一翻盖1031、第二翻盖1032分别水平覆盖在封盖103时,第一凸点10311、第二凸点10312镶嵌在管嘴部102上的第一排出孔部1021、第二排出孔部1022,实现对第一排出孔部1021、第二排出孔部1022的封堵密封,实现对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的密封。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能进一步方便用户的应用,用户在应用时可单独操作第一翻盖1031、第二翻盖1032的任意一个或者全部,独立应用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的任一或者全部内的内容物,实现第一空腔1011、第二空腔1012的完全独立应用,进一步方便用户的应用,相对于共同打开两腔体的封盖103设计,应用本技术方案进一步有利于各空腔内的内容物的保存,有利于延长内容物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可以但不限于将第一排出孔部1021、第二排出孔部1022设计成使其水平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或者其他的任意形状。
作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可以但不限于第一翻盖1031、第二翻盖1032设计成使其水平横截面为方形、圆形、或者半圆形或者其他的任意形状,以便最大化的方便用户应用,以及美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软管的软管主体101的顶部横截面可以设计成圆形、椭圆形还可以设计成扁圆形、或者扁形、或者超扁形、或者其他由筒状构成的任意形状。其中该筒状可以为同宽状的筒状,也可以将该筒状设计成纵向不同宽的形状,譬如上宽下窄或者其他的异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软管可以为各种颜色,或者多种颜色的组合。
本实施例软管的制备可以但不限于按照以下工艺制成;
通过挤出机按照与软管主体相匹配的模头进行挤出塑料材料,得到软管主体;对该软管主体进行定型冷却,将该软管主体进行水冷却,通过牵引传送带将该软管主体传送到预定的切割位置,对该软管主体进行截断,得到预定长度的软管主体。
然后将管嘴部连接于软管主体的顶部,最后对软管主体的底部进行封尾,将其进行捏合成直线状。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软管,其特征是,包括:
软管主体,在所述软管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之间通过一曲线状分隔壁相互隔离,所述分隔壁与所述软管主体通过挤出工艺一体化成型,所述软管主体的底部封闭;
管嘴部,封堵在所述软管主体顶部,且与所述分隔壁密封连接,在所述管嘴部上设置有两个排出孔部,两所述排出孔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连通:
封盖,可活动连接在所述管嘴部的顶部,当所述封盖封盖在所述管嘴部时,所述封盖封堵于所述排出孔部;
所述软管主体在所述软管主体的底部被压制成扁平直线状,
在所述软管主体的底部,所述分隔壁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软管主体的底部的扁平直线状的两端部;
所述分隔壁由分别位于左右外端的第一分隔区、第二分隔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分隔区、第二分隔区之间的第三分隔区组成,所述第一分隔区、第二分隔区分别呈平面状,所述第三分隔区呈S形曲面状,所述第一分隔区为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分隔壁上对应的区域、所述第二端部为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分隔壁上对应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其特征是,
所述分隔壁的长度为所述软管主体的内壁周长满足以下:
L=1/2S±0.05S,其中所述L为所述分隔壁的长度,所述S为所述软管主体的内壁周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是,
在所述管嘴部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在所述封盖的内周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管嘴部与所述封盖螺纹旋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是,
在所述管嘴部的外周、在所述封盖的内周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卡扣部,
所述管嘴部与所述封盖通过所述卡扣部相互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是,
在所述封盖上设置有两可分别开合的翻盖,
在各所述翻盖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凸点,
当各所述翻盖水平覆盖在所述封盖时,各所述凸点分别限位于所述管嘴部上的各所述排出孔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管,其特征是,
所述翻盖为方形、或者半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是,
所述软管主体的顶部水平横截面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扁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软管,其特征是,
所述排出孔部的水平横截面为圆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17947.3A CN103274114B (zh) | 2013-06-03 | 2013-06-03 | 软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17947.3A CN103274114B (zh) | 2013-06-03 | 2013-06-03 | 软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4114A CN103274114A (zh) | 2013-09-04 |
CN103274114B true CN103274114B (zh) | 2016-01-20 |
Family
ID=49056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1794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74114B (zh) | 2013-06-03 | 2013-06-03 | 软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74114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17292A1 (de) * | 1970-04-10 | 1971-10-21 | Dukess, Joseph William, Mamaroneck, N.Y. (V.St.A.) | Verschluß in Verbindung mit einem zusammendrückbaren Behältnis |
US5076464A (en) * | 1988-02-23 | 1991-12-31 | Patrick Simon | Deformable tubular container |
CN1314861A (zh) * | 1999-06-30 | 2001-09-26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合成树脂制管状容器 |
EP1832523A1 (fr) * | 2006-03-10 | 2007-09-12 | L'Oréal | Ebauche de récipient et récipient à plusieurs compartiments pour le stockage et la distribution de produits, en particulier de produits cosmétiques ou de soin,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
CN203306399U (zh) * | 2013-06-03 | 2013-11-27 | 吴兴泉 | 软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03955B2 (ja) * | 1999-12-27 | 2006-08-02 |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 混合液注出容器 |
-
2013
- 2013-06-03 CN CN201310217947.3A patent/CN10327411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17292A1 (de) * | 1970-04-10 | 1971-10-21 | Dukess, Joseph William, Mamaroneck, N.Y. (V.St.A.) | Verschluß in Verbindung mit einem zusammendrückbaren Behältnis |
US5076464A (en) * | 1988-02-23 | 1991-12-31 | Patrick Simon | Deformable tubular container |
CN1314861A (zh) * | 1999-06-30 | 2001-09-26 |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 合成树脂制管状容器 |
EP1832523A1 (fr) * | 2006-03-10 | 2007-09-12 | L'Oréal | Ebauche de récipient et récipient à plusieurs compartiments pour le stockage et la distribution de produits, en particulier de produits cosmétiques ou de soin,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correspondant |
CN203306399U (zh) * | 2013-06-03 | 2013-11-27 | 吴兴泉 | 软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4114A (zh) | 2013-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97869B2 (en) | Packaging and applicator device | |
US9827589B2 (en) | Dispensing and application head | |
CN103274114B (zh) | 软管 | |
CN203306399U (zh) | 软管 | |
CN203087965U (zh) | 一种多用途化妆笔结构 | |
CN107411314A (zh) | 化妆品瓶子及包含该瓶子和化妆品用涂抹器的涂抹器组件 | |
CN205087300U (zh) | 一种立式牙膏管 | |
CN105564829B (zh) | 单口出液双软管容器及混合器 | |
CN102107752B (zh) | 一种防回流双腔软管 | |
CN103010594B (zh) | 一种双掀盖双腔容器及其采用的双掀盖 | |
CN203748832U (zh) | 一种旋转式唇彩 | |
CN204994840U (zh) | 一种铝塑型口红管 | |
CN204660369U (zh) | 用于包装化妆品用的容器 | |
CN209225700U (zh) | 化妆品软管 | |
CN205707922U (zh) | 软管类快速化妆辅助工具 | |
CN201418466Y (zh) | 一种多功能梳子 | |
CN205397017U (zh) | 单口出液的拼合式双软管容器及混合器 | |
CN205169247U (zh) | 注射式胶水瓶 | |
CN205293536U (zh) | 一种包装容器盖体定向结构 | |
CN101525067A (zh) | 具有涂抹装置的容器 | |
CN208354889U (zh) | 一种化妆品睫毛膏毛刷伸缩结构 | |
CN210311586U (zh) | 一种带双出液口的化妆品软管 | |
CN219537705U (zh) | 一种具有分类储存同步挤出的化妆品包装瓶 | |
CN206822177U (zh) | 一种雨伞防水套 | |
CN203884945U (zh) | 一种三用化妆工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