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1625B - 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71625B CN103271625B CN201310141570.8A CN201310141570A CN103271625B CN 103271625 B CN103271625 B CN 103271625B CN 201310141570 A CN201310141570 A CN 201310141570A CN 103271625 B CN103271625 B CN 1032716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pan
- hand
- cover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包括有第一锅具和至少一个第二锅具,第一锅具包括有锅身,锅身上设有锅盖,第二锅具体积小于第一锅具,第二锅具叠放的置于第一锅具内,在锅盖上设有盖顶机构,盖顶机构包括横向两侧设有的连接片,连接片一端可伸缩的连接在盖顶机构内,另一端上设有用于扣住锅盖和锅身开口边沿的锁扣件;还包括有套在盖顶机构外的开\锁盖手把和携带手把,当携带手把从一侧的水平位置转向竖直位置时,携带手把带动开\锁盖手把使开\锁盖手把从竖直位置转到另一侧的水平位置,并带动锁扣件使其具有将锅盖和锅身锁住到松开的两个状态。手把折叠、大锅套小锅存放,减少了存放空间,而且通过提起最外层的大锅,使得大、小多套锅的移动、携带很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家庭中的炊具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能用够用了,而是追求更多更贴心与人性化的使用功能了。
目前的锅具,使用倒水的功能过程中,翻转锅的同时要用手按住盖子不掉下才能倒水,操作很不方便,且过程中盖子会烫手。
同时当需要将该锅具移动位置时,需要先将锅盖锁住锅身,然后再提起把手,移动走锅具,携带比较繁琐。
大、小不同的一套锅具占用了很多空间,存放不方便,包装浪费大,运输效率低、成本大。而且大、小多套锅移动、携带不方便。
使用锅产、汤勺等厨具无固定的位置摆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移动锅具或携带繁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多套锅具叠放在一起,并锅身与锅盖锁在一起只需单手携带、移动的锅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包括有第一锅具和至少一个第二锅具,所述第一锅具包括有锅身,锅身上设有锅盖,所述第二锅具体积小于第一锅具,第二锅具叠放的置于第一锅具内,在锅盖上设有盖顶机构,盖顶机构包括横向两侧设有的连接片,连接片一端可伸缩的连接在盖顶机构内,另一端上设有用于扣住锅盖和锅身开口边沿的锁扣件;还包括有套在盖顶机构外的开\锁盖手把和携带手把,当所述携带手把从一侧的水平位置转向竖直位置时,携带手把带动开\锁盖手把使开\锁盖手把从竖直位置转到另一侧的水平位置,并带动锁扣件使其具有将锅盖和锅身锁住到松开的两个状态。
所述开\锁盖手把具有手把主体,手把主体端部设有相对的旋转端,两旋转端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偏心柱,偏心柱的位置偏离两旋转端的中轴线,所述连接片一端端部一侧竖直设有连接壁,连接壁上开有凹槽,所述偏心柱卡于该凹槽内,所述连接片通过连接壁与开\锁盖手把连接。当手把主体转动时,由于偏心柱卡于凹槽内,且偏心柱并不在旋转端的中心位置,因此,旋转端的转动会带动连接片的移动。
所述旋转端朝外的一端端面与相连接的手把主体之间设有外台阶,携带手把两端端部相对的部分内凹形成内台阶;所述携带手把通过内台阶、外台阶与手把主体连接,内台阶抵靠于外台阶。携带手把转动至90度时,顶到开\锁盖手把的外台阶上,将开\锁盖手把顶到至水平位置,也能完成盖与锅身锁紧过程,可以用手抓住用于携带手把,从而移动锅具。即:如果锅盖处于开锁状态,使用者想将整个锅具拿走,只须将携带手把坚起90度,就能同时完成锁盖过程,无须用开\锁盖手把锁盖后再将将携带手把坚起90度,简化了使用操作,并保证了使用携带手把时,锅盖是与锅身就已经是锁合的,不会松脱掉下。
在所述盖顶机构顶面设有条形凹位,所述凹位形状与厨具形状相匹配。厨具形状如锅铲、汤勺等厨具。方便了锅产、汤勺等厨具的位置摆放。
所述锁扣件包括连接片端部向下延伸的折边和回边,折边和回边之间形成锁扣槽,所述锅盖和锅身开口边沿容置于该锁扣槽内。锁扣槽的设置简易了锁扣件锁住锅盖和锅身。
所述第二锅具具有与所述第一锅具相同或不同的结构。由于是通过将多个第二锅具叠放于第一锅具内,最后是携带第一锅具,因此第二锅具的结构可以与第一锅具不同,当然第二锅具也可以与第一锅具相同。
所述第二锅具具有可折叠呈竖直状态的锅耳。如果第二锅具没有锅耳,更方便叠放,如果设置有锅耳,可通过将其折叠到竖直状态,更节约了第二锅具放置在第一锅具内的空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手把折叠、大锅套小锅存放,大大减少了存放空间,大大减少了包装材料及运输成本,而且通过提起最外层的大锅,使得大、小多套锅的移动、携带很方便。
2、盖能锁在锅身上,使用倒水的功能过程中无需用手按住锅盖,避免了盖子烫手、使操作更方便。
3、无须用开\锁盖手把锁盖,再将携带手把坚起,简化了使用操作,并保证了在使用携带手把时,锅盖是与锅身就已经是锁合的,不会松脱掉下。
4、设计有用锅产、汤勺等厨具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套锅具叠放一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锅具结构示意图(开\锁盖手把开盖状态);
图3为本发明锅具结构示意图(开\锁盖手把锁盖状态);
图4为开\锁盖手把开与连接片、锁扣件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开\锁盖手把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携带手把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开\锁盖手把和携带手把相互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锅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到图3所示,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包括有第一锅具10和至少一个第二锅具20,第一锅具10包括有锅身1,锅身1上设有锅盖7,在锅盖7上设有盖顶机构5,盖顶机构5包括横向两侧设有的连接片8,连接片8一端可伸缩的连接在盖顶机构5内,另一端上设有用于扣住锅盖7和锅身1开口边沿的锁扣件3;还包括有套在盖顶机构5外的开\锁盖手把4和携带手把6,当携带手把6从一侧的水平位置转向竖直位置时,携带手把6带动开\锁盖手把4使开\锁盖手把4从竖直位置转到另一侧的水平位置,并带动锁扣件3使其具有将锅盖7和锅身1锁住到松开的两个状态。开\锁盖手把4在0~90角度范内转动,在盖顶机构5作用下带动连接片8伸缩,如图2所示,开\锁盖手把4转至0度时,锁扣件3将盖7与锅身1锁紧在一起,如图1所示,开\锁盖手把4转动至90度时,锁扣件3将盖7与锅身1松开,盖7可以打开提起。
请结合参阅图4所示,开\锁盖手把4具有手把主体41,手把主体41端部设有相对的旋转端42,两旋转端42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偏心柱43,偏心柱43的位置偏离两旋转端42的中轴线,连接片8一端端部一侧竖直设有连接壁81,连接壁81上开有凹槽,偏心柱43卡于该凹槽内,连接片8通过连接壁81与开\锁盖手把4连接。通过偏心柱43的偏心位,使得开\锁盖手把4在转动时,能带动连接片8产生一定的位移,从而实现将锁扣件3松开锁住锅盖和锅身。
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所示,旋转端42朝外的一端端面与相连接的手把主体41之间设有外台阶44,携带手把6两端端部相对的部分内凹形成内台阶61;携带手把6通过内台阶61、外台阶44与手把主体41连接,内台阶61抵靠于外台阶44处。携带手把6转动至90度时,内台阶61抵扣住外台阶44,自动将开\锁盖手把4转至0度,并使锅盖7与锅身1锁紧,这时可以用手抓住携带手把6用于携带、移动一套或叠放在里面的几套锅。
请参阅图8所示,进一步的,在盖顶机构5顶面设有条形凹位51,凹位51形状与厨具形状相匹配。厨具形状如锅铲、汤勺等厨具。
进一步的,锁扣件3的具体结构可为:包括连接片8端部向下延伸的折边31和回边32,折边31和回边32之间形成锁扣槽33,锅盖7和锅身1开口边沿容置于该锁扣槽33内。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锅具20可以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与第一锅具10相同的结构,只是尺寸比第一锅具10小,以便于叠放入第一锅具10内,而且第二锅具20与第一锅具10结构相同的话,也方便提起第二锅具放入第一锅具10中,当然第二锅具20也可以与第一锅具10具有不同的结构。
进一步的为方便第二锅具20叠放到第一锅具10内,使得叠放空间更加充足,第二锅具20具有可折叠到呈竖直状态的锅耳2。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7)
1.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包括有第一锅具(10)和至少一个第二锅具(20),所述第一锅具(10)包括有锅身(1),锅身(1)上设有锅盖(7),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锅具(20)体积小于第一锅具(10),第二锅具(20)叠放的置于第一锅具(10)内,在锅盖(7)上设有盖顶机构(5),盖顶机构(5)包括横向两侧设有的连接片(8),连接片(8)一端可伸缩的连接在盖顶机构(5)内,另一端上设有用于扣住锅盖(7)和锅身(1)开口边沿的锁扣件(3);
还包括有套在盖顶机构(5)外的开\锁盖手把(4)和携带手把(6),当所述携带手把(6)从一侧的水平位置转向竖直位置时,携带手把(6)带动开\锁盖手把(4)使开\锁盖手把(4)从竖直位置转到另一侧的水平位置,并带动锁扣件(3)使其具有将锅盖(7)和锅身(1)锁住到松开的两个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盖手把(4)具有手把主体(41),手把主体(41)端部设有相对的旋转端(42),两旋转端(42)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偏心柱(43),偏心柱(43)的位置偏离两旋转端(42)的中轴线,所述连接片(8)一端端部一侧竖直设有连接壁(81),连接壁(81)上开有凹槽,所述偏心柱(43)卡于该凹槽内,所述连接片(8)通过连接壁(81)与开\锁盖手把(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端(42)朝外的一端端面与相连接的手把主体(41)之间设有外台阶(44),携带手把(6)两端端部相对的部分内凹形成内台阶(61);所述携带手把(6)通过内台阶(61)、外台阶(44)与手把主体(41)连接,内台阶(61)抵靠于外台阶(4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顶机构(5)顶面设有条形凹位(51),所述凹位(51)形状与厨具形状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件(3)包括连接片(8)端部向下延伸的折边(31)和回边(32),折边(31)和回边(32)之间形成锁扣槽(33),所述锅盖(7)和锅身(1)开口边沿容置于该锁扣槽(33)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具(20)具有与所述第一锅具(10)相同或不同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具(20)具有可折叠到呈竖直状态的锅耳(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41570.8A CN103271625B (zh) | 2013-04-22 | 2013-04-22 | 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41570.8A CN103271625B (zh) | 2013-04-22 | 2013-04-22 | 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1625A CN103271625A (zh) | 2013-09-04 |
CN103271625B true CN103271625B (zh) | 2015-12-16 |
Family
ID=49053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41570.8A Active CN103271625B (zh) | 2013-04-22 | 2013-04-22 | 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716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89397A (zh) * | 2014-06-09 | 2014-08-20 | 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压片旋转式倒水锅 |
CN105266600A (zh) * | 2015-11-19 | 2016-01-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内锅以及包括该内锅的锅 |
CN109171449B (zh) * | 2018-11-27 | 2025-01-24 | 罗家城 | 便携锅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422011A1 (de) * | 1984-06-14 | 1985-12-19 | Fissler Gmbh, 6580 Idar-Oberstein | Kochtopf |
CN1094268A (zh) * | 1993-04-26 | 1994-11-02 | 海因里希·贝尔恩德斯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 | 堆叠式成套的锅 |
CN1168785A (zh) * | 1996-06-13 | 1997-12-31 |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 绝热烹调容器 |
CN2309098Y (zh) * | 1997-06-24 | 1999-03-03 | 中山市宝鼎工贸有限公司 | 焖烧锅 |
CN101779918A (zh) * | 2008-12-30 | 2010-07-21 | Seb公司 | 具有不对称地操作的锁定/解锁控制元件的压力烹调器具 |
DE102009053352A1 (de) * | 2009-11-17 | 2011-05-19 | Axel R. Dr. Hidde | Gargefäß mit Deckelmodul und Topfmodul |
CN203244255U (zh) * | 2013-04-22 | 2013-10-23 | 广东德纳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
-
2013
- 2013-04-22 CN CN201310141570.8A patent/CN1032716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422011A1 (de) * | 1984-06-14 | 1985-12-19 | Fissler Gmbh, 6580 Idar-Oberstein | Kochtopf |
CN1094268A (zh) * | 1993-04-26 | 1994-11-02 | 海因里希·贝尔恩德斯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 | 堆叠式成套的锅 |
CN1168785A (zh) * | 1996-06-13 | 1997-12-31 |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 绝热烹调容器 |
CN2309098Y (zh) * | 1997-06-24 | 1999-03-03 | 中山市宝鼎工贸有限公司 | 焖烧锅 |
CN101779918A (zh) * | 2008-12-30 | 2010-07-21 | Seb公司 | 具有不对称地操作的锁定/解锁控制元件的压力烹调器具 |
DE102009053352A1 (de) * | 2009-11-17 | 2011-05-19 | Axel R. Dr. Hidde | Gargefäß mit Deckelmodul und Topfmodul |
CN203244255U (zh) * | 2013-04-22 | 2013-10-23 | 广东德纳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71625A (zh) | 2013-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71625B (zh) | 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 |
CN102309249B (zh) | 具有可折叠握持部件的烹饪装置 | |
CN204133016U (zh) | 水壶及其泡茶器 | |
CN203493507U (zh) | 手柄可折叠铝锅 | |
CN203244255U (zh) | 一种多套锅具叠放的锅具组合 | |
CN103271626B (zh) | 锁盖倒水的锅具 | |
CN103251304B (zh) | 一种方便携带并锁盖倒水的锅具 | |
CN203244257U (zh) | 锁盖倒水的锅具 | |
CN203388743U (zh) | 一种面条漏勺 | |
JP3174512U (ja) | 積み重ね式茶器構造 | |
US8827098B2 (en) | Collapsible lid handle for cookware | |
US6588323B1 (en) | Self-locking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 opened container lid | |
KR101458281B1 (ko) | 건지개가 부설된 냄비 | |
CN203199308U (zh) | 一种便于倾倒油漆的油漆桶 | |
CN201879538U (zh) | 一种带有可脱卸锅柄的锅 | |
CN201324097Y (zh) | 多功能水杯 | |
CN207285850U (zh) | 一种宜用于收纳的锅具 | |
CN201055202Y (zh) | 水壶 | |
CN207520014U (zh) | 一种新型煮茶器 | |
CN201967930U (zh) | 茶壶式储币罐 | |
CN210055707U (zh) | 一种可旋转过滤盖砂锅 | |
CN218832251U (zh) | 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新型功夫茶台 | |
CN211883248U (zh) | 万能翻转壶 | |
EP1712162A1 (en) | Traditional teapot having rotatable holding means to avoid burns | |
CN203106576U (zh) | 一种多功能茶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sets of stacked cookwar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Pledgee: Xinxing County Sub branch of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 Co.,Ltd. Pledgor: GUANGDONG DELUXE METAL PRODUCT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55340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