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249885B -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9885B
CN103249885B CN201180037350.XA CN201180037350A CN103249885B CN 103249885 B CN103249885 B CN 103249885B CN 201180037350 A CN201180037350 A CN 201180037350A CN 103249885 B CN103249885 B CN 103249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oper
linear slit
threading
looper thread
clu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73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9885A (zh
Inventor
石川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49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9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2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chain-stitch sewing machines, e.g. oscilla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87/00Needle- or looper- thread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10Electrical or electromagnetic drives
    • D05B69/12Electrical or electromagnetic drives using rotary electric motors
    • D05B69/125Arrangement of clutch-brake constru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207/00Use of special elements
    • D05D2207/02Pneumatic or hydraulic devices
    • D05D2207/04Suction or blow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以单触式进行弯针穿线时,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禁止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其解决手段包括:离合器(60),其用于将来自缝纫机电动机M的动力分别,在线缝形成时传输至驱动包含弯针(7、8、9)的线缝形成装置(30)的驱动轴(5),或者在弯针穿线时传输至气体供给泵(41);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其用于切换离合器,使在弯针穿线时切断对线缝形成装置的动力传输并将动力传输至气体供给泵,在线缝形成时将动力传输至线缝形成装置并切断对气体供给泵的动力传输;切换禁止机构(160),其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禁止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特别涉及用于利用加压气体自动地将线穿过包缝缝纫机(縁かがりミシン)、双重环缝缝纫机(二重環縫いミシン)、扁平缝缝纫机(偏平縫いミシン)等的弯针(ルーパ)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前,在包缝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中具有已知的一种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通过连通插入弯针线的线导入部至弯针尖端的弯针线导出口的中空弯针线引导部来连结,利用供给到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内的加压气流来运送弯针线。
通过本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不需要复杂的上线,能够以良好的操作性进行穿线,因此不会发生错穿线,或是线在中途露出、穿插好的弯针线和其它线缠绕等问题,能够以极简单的操作一次性地进行穿线。
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中用于穿线的路径变得十分简单且穿线操作变得容易,能够消除缠线、断线的发生。
然而,在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中,必须一边用一只手将止动轴(ストツパ一)(定位销)对着停止定位板按压,一边用另一只手手动转动滑轮(プ一リ)从而锁定线缝形成装置,同时连结穿线连结装置,所以对不精通缝纫机的未熟练操作人员而言,操作人员难以理解该穿线装置的使用方法,而且同时使用双手进行的穿线操作十分麻烦,因此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
因此,有人提出了一种通过切换驱动线缝形成装置的缝纫机电动机而动作的气体供给泵而产生用于弯针线气体运送的加压气体,能以单触式(ワンタッチ)操作实现弯针上穿线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许第47417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这样的气体运送穿线结构,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为了避免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从弯针穿线状态迁移至线缝形成状态而设置有离合器切换限制机构,但是因为该离合器切换限制机构是利用由气体供给泵供给气体的空压往复运动气缸(节气门),因此存在以下难点,第一,在构成上,部件数目增加导致构造更繁琐,第二,在品质上,为了谋求空压往复运动气缸的嵌合精度、为了稳定延时器(リターダ)的空气泄漏量而需要的精度维护也很麻烦。
本发明为解决这些难点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通过切换驱动线缝形成装置的缝纫机电动机而动作的气体供给泵产生用于弯针线气体运送的加压气体,能以单触式操作实现弯针上穿线,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可以用单手安全且准确地完成,结构简单化,高品质的缝纫机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弯针,其具有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尖端线出口的中空结构;弯针线导入机构,其插入被弯针引导的弯针线;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其从弯针线导入机构延伸至弯针线入口且具有弯针线导出口;气体供给泵,其通过气体运送将弯针线从弯针线导入机构穿过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送至弯针线导出口从而进行弯针穿线;离合器,其用于将来自缝纫机电动机的动力分别,在线缝形成时传输至驱动包含弯针的线缝形成装置的驱动轴,在弯针穿线时传输至气体供给泵;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其用于切换离合器,使在弯针穿线时切断对线缝形成装置的动力传输并传输动力至气体供给泵,在线缝形成时传输动力至线缝形成装置并切断对气体供给泵的动力传输;切换禁止机构,其用于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禁止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具有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其通过缝纫机前盖自由开合地隐藏,在弯针穿线时打开前盖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操作至弯针穿线状态,在线缝形成时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后,合上前盖使线缝形成装置动作。
另外,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具有切换禁止机构,具有:前盖开合检测片,其枢接在副机架上并检测前盖的开闭,且枢接在于正面盖子上形成的枢轴上;禁止能动臂,其克服弹簧的弹拨并自由旋动地安装在固定于副机架上的禁止能动臂安装台上,根据前盖开合检测片的旋动而旋动;禁止从动臂,其固定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上,根据禁止能动臂的旋动而禁止在前盖打开时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在弯针穿线时前盖被打开,通过形成于前盖内表面的按压端的按压解除,前盖开合检测片解除禁止能动臂的按压,禁止能动臂在弹簧作用下旋动,禁止从动臂的舌片卡合于禁止能动臂的前端平面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被切换操作至弯针穿线状态,通过手动旋转滑轮,使线缝形成装置锁定的同时使穿线连结装置动作,禁止从动臂从禁止能动臂的前端平面部卡合于侧面部从而禁止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在线缝形成时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后,合上前盖,通过形成于前盖内表面的按压端的按压而旋动的前盖开合检测片被旋动,禁止能动臂被旋动,禁止从动臂从禁止能动臂的侧面部释放到前端平面部上,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往线缝形成状态的切换处于能动状态,使线缝形成装置动作。
另外,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的离合器,其由销离合器构成,其具有:泵驱动体,其将动力传输至气体供给泵;线缝形成驱动体,其固定于驱动轴的一端并将动力传输至线缝形成装置;另一方面,还具有离合器滑动子,其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通过离合器切换弹簧而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的同时保持该接触分离状态,并传输来自缝纫机电动机的动力。
另外,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具有穿线连结装置,其中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线入口,其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以在弯针穿线时及线缝形成时分别自由接触分离的方式设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具有定位装置,其通过手动旋转固定于驱动轴一端的滑轮,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线入口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时,连接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的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的弯针线入口。
另外,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其:在弯针穿线时,具有用于将动力传输至气体供给部的切换离合器的机构以及,准备连接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的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的弯针线入口的定位装置的定位,准备在弯针穿线时及线缝形成时分别自由接触分离地设置的穿线连结装置的连结,通过手动旋转固定于驱动轴一端的滑轮,定位装置动作并切断对线缝形成装置的动力传输,穿线连结装置动作并使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线入口被连结起来的机构;在线缝形成时,具有用于将动力传输至线缝形成装置的切换离合器的机构以及,解除定位装置的定位,解除穿线连结装置的连结,使弯针线导出口和弯针线入口分离的机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定位装置具有:停止定位板,其同轴安装在驱动轴上,在弯针线导出口、形成于弯针天平上的天平孔以及弯针线入口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的圆周方向停止位置上,具有缺口;定位销,其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手动操作至弯针穿线侧进行弯针穿线时,手动旋转滑轮并嵌合于缺口。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切换驱动线缝形成装置的缝纫机电动机而动作的气体供给泵而产生用于弯针线气体运送的加压气体,能以单触式操作实现弯针上穿线,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可以用单手安全、
准确地完成,结构也简单化,能实现高品质的气体运送穿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适用的3针6线包缝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适用的3针6线包边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的框图;
图3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穿线连结装置、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部分立体图,(a)表示穿线准备状态,(b)表示穿线状态;
图4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穿线连结装置、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立体图,(a)表示线缝形成状态,(b)表示穿线状态;
图5(A)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穿线连结装置、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5(B)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定位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弯针线导入机构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气体供给泵以及通过其得到气体供给的弯针线导入机构的立体图;
图8(a)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离合器、由离合器驱动的气体供给泵、通过气体供给泵得到气体供给的弯针线导入机构的分解立体图,(b)是用于气体供给泵的逆止阀(逆流止バルブ)的说明图;
图9(a)、(b)是分别在线缝形成时、弯针穿线时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离合器以及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10(a)、(b)是分别在线缝形成时、弯针穿线时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立体图;
图11(a)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以及离合器切换传输子的分解立体图,(b)是用于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的立体图;
图12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离合器以及定位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3(a)、(b)、(c)是分别在线缝形成时、弯针穿线准备状态时、弯针穿线时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以及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切换禁止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5(a)、(b)分别是在前盖关闭状态及打开状态下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时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禁止机构以及安全开关的关系图;
图16(a)、(b)分别是在前盖打开状态下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操作至弯针穿线状态时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禁止机构以及安全开关的关系图,(b)是从(a)的状态手动旋转滑轮后的状态;
图17(a)、(b)分别是在前盖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下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时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禁止机构以及安全开关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适用于3针6线的包缝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15(a)、(b)-图17(a)、(b)所示,包缝缝纫机1由形成基台和臂部的主机架2构成。主机架2含有副机架2a-2b。在包缝缝纫机1的正面,前盖161可自由开合并枢接在固定于主机架2上的正面盖子171的下端。
缝纫机电动机M安装在副机架2b上,驱动轴5沿着主机架2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图2、图7-图9(a)、(b)、图12-图13(a)、(b)、(c))。驱动轴5如后所述,通过缝纫机电动机M,利用同步带MB通过离合器60被旋转驱动。
如图1、图2所示,包缝缝纫机1由:固定在与驱动轴5同步上下运动的针夹11上并贯穿针板3而上下运动的针11a、11b、11c;驱动这些针11a、11b、11c的针驱动机构12;将布25压在针板3上的压布机构19;在针板3的下侧与针11a、11b、11c的轨迹交叉,以圆弧状轨迹往复运动的下弯针8;以在针板3的侧面与下弯针8的轨迹交叉的同时在针板3的上侧与针11a、11b、11c的轨迹交叉,以椭圆弧状轨迹往复运动的上弯针7;双重环弯针9;以及将布25每次步进1个针眼的送布机构4,构成线缝形成装置30。
上弯针7、下弯针8和双重环弯针9分别被弯针驱动机构10所驱动。
线缝形成装置30的针驱动机构12、送布机构4和弯针驱动机构10被驱动轴5所驱动,但由于其具体的结构和动作是公知或众所周知的,所以省略对其详细的说明。
根据3针6线包缝缝纫机1,使穿插在针11a、11b中的针线17a、17b,穿插在下弯针8中的下弯针线16b,和穿插在上弯针7中的上弯针线16a交叉,在布25上形成包缝线迹。此外,双重环弯针9使穿插在其中的双重环弯针线16c和穿插在针11c中的针线17c交叉,在布25上形成双重环线迹,进行所谓的绷缝。
在该包缝缝纫机1中,在将各弯针线16a、16b、16c,经由夹线器(糸調子器)18,通过气体运送至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进行弯针穿线时,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形成从弯针线入口7a、8a、9a至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的中空结构(图4(a)、(b)、图5(A))。在这里,“中空结构”可以是使弯针本身从弯针线入口7a、8a、9a至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成中空结构,也可以是在弯针上形成从弯针线入口7a、8a、9a至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的槽,将中空管道埋入其中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该结构的截面可以是圆形、多边形,也可以是缺少其中一部分,例如截面为C字形。
为了该目的,包缝包缝机1包括: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其将导入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中的各弯针线插入;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e、8e、9e,其具有从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延伸至弯针线入口7a、8a、9a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气体供给源40,其通过气体运送将各弯针线从弯针线导入机构110通过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e、8e、9e送至弯针线导出口7d、8d、9d进行弯针穿线(图1、图3(a)、(b)、图4(a)、(b)、图6、图7、图8)。
如图6所示,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具有:将各弯针线插入的广口弯针线插入口113a、113b、113c以及与广口弯针线插入口113a、113b、113c连通的弯针线吸入区域114;气体缓冲区域115,其由气体供给源40供给加压气体;弯针线导入管116,其一端116a嵌合在弯针线吸入区域114上,另一端116b连接在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e、8e、9e上。
弯针线吸入区域114和弯针线导入管116连通在气体缓冲区域115上,在弯针线吸入区域114的下游部分形成产生喷射气流的通气狭窄区域114a。
弯针线吸入区域114的弯针线导出口端114b倾斜形成,由此防止在通气狭窄区域114a的下游侧发生涡流。
在通气狭窄区域114a的下游与弯针线吸入区域114邻接的弯针线导入管116内,形成节流部(絞り部)116c,由此降低节流部116c下游侧的压力,由此促进通气狭窄区域114a中的气体的流动,同时在弯针线吸入区域114中产生负压,将弯针线吸入弯针线导入管116中,通过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e、8e、9e,向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进行气体运送。
如图7、图8所示,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形成在弯针线导入台112上。此外,在弯针线导入台112上形成穿线按钮117。在插线板111上设置有广口弯针线插入口113a、113b、113c及与穿线按钮117邻接的弯针线插入口111a、111b、111c及穿线按钮孔111d,固定在主机架2上,在其上面粘贴有插线板密封件111’。
由穿线按钮117的按下而动作的穿线开关119b与后述的由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91的操作而动作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开关119a—起,设置在弯针线导入台112及安装柄118上(图7、图8)。
如后所述,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和弯针线入口7a、8a、9a,以在弯针穿线时以及缝纫机缝制时可分别自由接触分离的方式设置。
包缝缝纫机机1利用: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其具有从上述弯针线入口7a、8a、9a到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的中空结构;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其将导入到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中的弯针线插入;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e、8e、9e,其从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延伸到弯针线入口7a、8a、9a并具有弯针线导出口7d、8d、9d,按照以下说明的方式进行弯针穿线和缝纫机缝制。
如图1、图2所示,包缝缝纫机1包括:气体供给泵41,其作为气体供给源40,通过气体运送使各弯针线从弯针线导入机构110通过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e、8e、9e送至弯针线导出口7d、8d、9d,由此进行弯针穿线;离合器60,其用于将来自缝纫机电动机M的动力分别,在线缝形成时传输至驱动包含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线缝形成装置30的驱动轴5,或者在弯针穿线时传输至气体供给泵41;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其用于切换离合器60,使在弯针穿线时切断对线缝形成装置30的动力传输并将动力传输至气体供给泵41,在线缝形成时将动力传输至线缝形成装置30并切断对气体供给泵41的动力传输。
如图8(a)、(b)所示,气体供给泵41由:在弯针穿线时,通过离合器60(图7、图9、图12)的泵驱动体61而旋转的泵驱动(偏心)凸轮42,使泵驱动杆43往复运动,通过固定于主机架2上的支轴56所承载的泵驱动柄44而往复运动的活塞48、活塞盖49;使这些气密滑动的泵缸50;及其逆止阀51构成。气缸安装部50a以允许通过气缸安装销52摆动的方式,通过泵安装台53安装在副机架2b上。
将泵驱动弹簧46(图8(a))拉伸设置在泵驱动柄44的弹簧钩47和离合器切换台73的弹簧钩73d(图10(a)、(b)、图11)上,由此,在切断对气体供给泵41的动力传输时,防止由于泵驱动(偏心)凸轮42与一直转动的旋转驱动体23之间的摩擦造成的空转,同时实现在加压(向前)步骤中辅助活塞48的功能。
活塞48安装在活塞轴48a上,向伸出方向形成末端扩大状的作为密封材料的活塞盖49固定在活塞顶部48b上。
逆止阀51在与泵缸50和送出口50b连接的阀体50c上包括:弹簧51b;逆止球51a,其通过弹簧51b按压;阀座51c,其通过螺纹固定在阀体50c上,在返回(吸入)步骤时通过弹簧51b按压使逆止球51a下沉从而使阀闭合,在加压(向前)步骤时通过送出加压空气使逆止球51a浮起从而使阀开启。
在气体供给泵41的动作中,在活塞48的向前步骤中,活塞盖49气密接合在泵缸50的内壁面上,空气被压缩后作为压缩空气从送出口50b经管道54被加压注入到弯针线导入机构110的吸入口112a(图6、图8),另一方面,在活塞48的返回(吸入)步骤中,由于活塞盖49不再与泵缸50的内壁面气密接合,空气经由活塞48和活塞盖49的外周吸入,此外,从送出口50b送出的空气通过逆止阀51的逆止球51a被逆止。
如图1、图2、图12所示,离合器60具有:泵驱动体61,其对气体供给泵41进行动力传输;线缝形成驱动体64,其固接在驱动轴5的一端上并对线缝形成装置30进行动力传输;另一方面,还具有离合器滑动子62,其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的手动操作,借助离合器切换弹簧67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同时保持该接触分离状态并传输来自缝纫机电动机M的动力。
具体地,离合器60由所谓的销离合器构成,在驱动轴5的轴线上依次设有:驱动轴皮带轮21,其通过同步带MB传输来自缝纫机电动机M的动力;驱动轴皮带轮毂22;泵驱动(偏心)凸轮42;泵驱动体61;旋转驱动体23;离合器滑动子62,其内置有同轴的可自由滑动的离合器连结销63;线缝形成驱动体64;滑轮6。
由此构成的离合器60的动作中,弯针穿线时,离合器滑动子62在泵驱动体61侧滑动,离合器连结销63通过旋转驱动体23连结在泵驱动体61的连结销孔61a中,由泵驱动(偏心)凸轮42通过泵驱动杆43可驱动气体供给泵41(图9(b))。
线缝形成时,离合器滑动子62在滑轮6侧滑动,离合器连结销63通过旋转驱动体23连结在线缝形成驱动体64的连结销孔中,使驱动轴5可旋转(图9(a))。
包缝缝纫机1中,如图10(a)、(b)、图11(a)、(b)所示,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在弯针穿线时,具有:离合器切换传输子70,其切换离合器60以将动力传输至气体供给泵41,即,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其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转动;离合器切换连杆72,其一端枢接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的离合器切换连结柄94b上并往返运动;离合器切换杆69,其通过离合器切换连杆72的另一端以铆接段销69a铰接而摆动;离合器切换柄65,其通过拉伸架设在离合器切换杆69的切换弹簧驱动柄69c和离合器切换柄65的切换弹簧驱动柄65c之间的离合器切换弹簧67,在驱动轴5的轴方向上摆动;离合器切换销65a,其固定在离合器切换柄65上,嵌合在离合器滑动子62的滑动子控制槽62c中,通过离合器切换柄65的摆动使离合器滑动子62在驱动轴5的轴方向上滑动从而切换离合器60。
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在枢接在副机架2a和切换凸轮轴承板93上的切换凸轮轴92的一端上,止转于旋转平坦部92b,通过螺丝螺纹固定在螺孔92c中。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通过将销95嵌合在切换凸轮轴92的销孔92a中而固定。
离合器切换杆69跨过离合器切换杆支撑台71的离合器切换杆安装柄71a并通过离合器切换柄轴68枢接。离合器切换弹簧67拉伸架设在离合器切换杆69的离合器切换杆弹簧钩69c和离合器切换柄65的离合器切换柄弹簧钩65c之间。
在离合器切换柄65中植入设有切换离合器60的离合器切换销65a。
离合器切换杆支撑台71固定在固接于主机架2上的离合器切换台73的一端上。
离合器切换柄65的离合器切换柄安装孔65b通过离合器切换杆轴66枢接在离合器切换台73的离合器切换柄支撑台73a的离合器切换柄安装孔73b上。在离合器切换台73中设置有游动的通孔73c,其根据离合器切换柄65的摆动使离合器切换销65a也可以摆动。
这里,如果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顺时针方向B(弯针穿线侧)转动,则由离合器切换连杆72驱动,离合器切换杆69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离合器切换柄65由离合器切换弹簧67弹拨(拉伸),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保持一个稳定状态,由此,离合器切换销65a嵌合在滑动子控制槽62c中,离合器滑动子62在泵驱动体61侧滑动,离合器连结销63在旋转驱动体23的驱动槽23a中滑动并连结在泵驱动体61的连结销孔61a中,可使气体供给泵41动作,可进行弯针穿线(图9(b))、图10(b))。此外,该离合器的弯针穿线准备状态得到保持。
另一方面,如果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逆时针方向A(线缝形成侧)转动而返回,则由离合器切换连杆72驱动,离合器切换杆69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离合器切换柄65由离合器切换弹簧67弹拨(拉伸),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保持另一个稳定状态,离合器切换销65a通过离合器切换弹簧67嵌合在滑动子控制槽62c中,离合器滑动子62在线缝形成驱动体64侧滑动,离合器连结销63在旋转驱动体23的驱动槽23a中滑动并连结在线缝形成驱动体64的连结销孔64a中,可使驱动轴5旋转,可形成线缝(图9(a)、图10(a))。此外,该离合器的线缝形成准备状态得到保持。即,离合器切换弹簧67,在对气体供给泵41传输动力的泵驱动体61,和固定在驱动轴5的一端上并对线缝形成装置30传输动力的线缝形成驱动体64中,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的手动操作,实现将离合器滑动子62可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并同时保持该接触分离状态的功能。
此外,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具有:销进退凸轮94d,其用于使后述的定位销相对于停止定位板81进退,同时将穿线连结装置120(图1-图5)连结;解除凸轮94c,其用于解除穿线连结装置120,并使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和弯针线入口7a、8a、9a分离。
再一次,如图3(a)、(b)、图5(A)、图11所示,包缝缝纫机1具有穿线连结装置120(图1-图5),其中,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和弯针线入口7a、8a、9a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91的手动操作,以在弯针穿线时及线缝形成时,可分别自由接触分离的方式设置。
在穿线连结装置120中,设有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136,弯针线导出口支架131、139,和弯针天平线导件133、139b。这些都固定在副机架2a上。
从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图6)延伸的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130的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e、8e、9e分别经支撑孔131b、135a,支撑孔121i、136c,弹簧承接槽121j、136d,支撑孔131a、139a,天平线导件133a、139b嵌套式插入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f、8f、9f中,形成弯针线通路。在支撑孔121i、136c和弹簧承接槽121j、136d之间设置有扩压弹簧137,通过止动环卡合于弹簧承接槽121j、136d中,将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f、8f、9f弹拨至弯针侧。因此,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f、8f、9f分别通过弹簧承接槽121j、136d、支撑孔131a、139a自由滑动地保持,使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弯针线入口7a、8a、9a可接触分离。
此外,设置有支撑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136的连结板导棒132、138。
在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弹簧钩121k和弯针线导出口支架131的弹簧钩131c之间拉伸设置有弹簧134,由此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顺时针方向B(弯针穿线侧)转动,使解除凸轮94c经由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凸轮从动件121g解除弯针线通路隔离状态,并连结穿线连结装置120,然后将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f、8f、9f向弯针侧弹拨,通过线通路连结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和弯针线入口7a、8a、9a。
此外,如图2、图3(a)、(b)、图4(a)、(b)、图9(a)、(b)、图12、图13(a)、(b)、(c)所示,包缝缝纫机1具有作为安全装置而发挥作用的定位装置80。
定位装置80具有:停止定位板81,其同轴安装在驱动轴5上,在与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以及弯针线入口7a、8a、9a在如图3(a)、(b)、图4(a)、(b)所示的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的圆周方向停止位置上具有缺口81a;定位销82,其在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手动操作切换至弯针穿线侧进行弯针穿线时,将滑轮6手动旋转,可嵌合在缺口81a上,使弯针穿线时以及线缝形成时分别可自由接触分离地设置的穿线连结装置120连结(图5(A)、图5(B))。
定位销82包括:从动销84,其具有卡合于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的销进退凸轮94d上的从动销端84a;定位销82,其从动销84介于从动销弹簧83而嵌合。从动销84介于从动销弹簧83,通过导销85在长孔82b内自由滑动。对于定位销82,定位销回动弹簧86设置在导销85与副机架2a之间,并将定位销82向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弹拨。
定位销82贯穿定位销滑动孔2aa向定位板81延伸。从动销84和与其嵌合的定位销82在弯针线通路隔离状态下,嵌合于与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长孔121b连接的轴孔121a中。
进一步,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如图1、图10-图11、图14-图17(a)、(b)所示,具有切换禁止机构160,其用于禁止在气体供给源40(气体供给泵41)的气体供给动作中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通过缝纫机的前盖161(图1、图10、图15(a)、(b)-图17(a)、(b))自由开合地隐藏,在弯针穿线时打开前盖161(D方向、图10、图15(a)、(b)-图17(a)、(b))并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切换操作至弯针穿线状态(顺时针方向B、图10),在线缝形成时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逆时针方向A、图10)后,合上前盖161(C方向、图10、图15(a)、(b)-图17(a)、(b))并使线缝形成装置30动作。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切换禁止机构160由以下构成:前盖开合检测片162,其枢接于固定在主机架2上的正面盖子171(图14-图17)的下端,通过形成于前盖161内表面的按压端161a的按压来检测前盖161的开合,克服弹簧169的弹拨而旋动,且枢接于在正面盖子171上形成的枢轴172上;禁止能动臂168,其在通过离合器切换杆支撑台71固定在副机架2b上的禁止能动臂安装台164上,克服弹簧169的弹拨并通过段销167而自由旋动地安装,并根据前盖开合检测片162的旋动而旋动;禁止从动臂170,其固定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上,根据禁止能动臂168的旋动,在前盖打开时禁止弯针穿线-线缝形成机构90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
前盖开合检测片162的一端162b也兼作为安全开关163的往复运动气缸,在前盖161合上时通过按压端161a的按压,使前盖161的前盖开合检测片162在图1、图14、图15(a)、图17(b)上看以逆时针方向旋动,通过安全开关163使缝纫机电动机M处于ON可能状态,在前盖161打开时通过前盖161的按压端161a的按压解除,通过安全开关163使缝纫机电动机M处于OFF状态,使前盖开合检测片162在图1、图14、图15(b)、图16(a)、(b)、图17(a)上看从在逆时针方向旋动的状态变为自由地在顺时针方向旋动。
弹簧169挂在禁止能动臂安装台164的弹簧钩164a和禁止能动臂168的弹簧钩168a之间,其弹拨使禁止能动臂168在图1、图14、图15-图17上看一直以逆时针方向旋动,禁止能动臂168的销168f抵接并卡合于禁止能动臂安装台164的窗口164b的上端止动部164c。
禁止从动臂170通过螺丝170c固定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及离合器切换传输子70的离合器切换柄65上。
通过此切换禁止机构160,在弯针穿线时前盖161打开,通过形成于前盖161内表面的按压端161a的按压解除,前盖开合检测片162自由地在顺时针方向上旋动,禁止能动臂168通过弹簧169的弹拨在逆时针方向上旋动,禁止从动臂170的舌片170a卡合于禁止能动臂168的前端平面部168b,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被切换操作至弯针穿线状态(顺时针方向B),通过手动旋转滑轮6使线缝形成装置30锁定,同时使穿线连结装置120(图1-图5)动作,禁止从动臂170的舌片170a从禁止能动臂168的前端平面部168b卡合于侧面部168c并禁止弯针穿线-线缝形成机构90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
另一方面,在线缝形成时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逆时针方向A)后,合上前盖161,通过按压端161a的按压,前盖开合检测片162旋动,通过其按压突起部162a,禁止能动臂168的被按压突起部168d被按压,禁止能动臂168克服弹簧169的弹拨在顺时针方向上旋动,禁止从动臂170的从动子170a被从禁止能动臂168的侧面部168c释放至前端平面部168b上,并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往线缝形成状态(逆时针方向A)的切换处于能动状态,使线缝形成装置30动作。
针对由此构成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动作,以下更详细地按顺序来说明。
现在,进行弯针穿线时,打开前盖161,通过形成于前盖161内表面的按压端161a的按压解除,切换禁止机构160的前盖开合检测片162在图1、图10、图14、图15-图17上看从在逆时针方向旋动的状态变为自由地在顺时针方向上旋动(图10(b)、图15(b)),通过前盖开合检测片162的一端162b的按压解除,缝纫机电动机M通过安全开关163变为OFF,禁止能动臂168通过弹簧169旋动,禁止从动臂170的舌片170a变成卡合并跨过禁止能动臂168的前端平面部168b的状态。
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往顺时针方向B(弯针穿线侧)旋转(图10(b)、图13(b)、图16(a))。
这种状态是后述的禁止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的准备阶段。
同时,离合器切换传输子70上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的旋转角被杆右旋转止动部94f所阻挡,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使切换凸轮轴92作为旋转轴旋转,顶出枢接于离合器切换连结柄94b上的离合器切换连杆72(图10(b))。
在离合器切换杆支撑台71的离合器切换杆支承柄71a上设置的离合器切换杆安装孔71b中,通过离合器切换杆轴68安装有离合器切换杆69,其由离合器切换连杆72的顶出通过铆接段销69a的枢接点沿逆时针方向摆动。
在离合器切换台73的离合器切换柄支撑台73a上设置的离合器切换柄安装孔73b中,通过离合器切换柄轴66和离合器切换柄安装孔65b,安装有离合器切换柄65,其通过离合器切换弹簧67沿顺时针方向摆动。此时,离合器切换销65a在设置于离合器切换柄支撑台73a上的通孔73c内滑动而定位于左端(图9(b))。
其结果是,离合器切换销65a嵌合在滑动子控制槽62c中,使离合器60的离合器滑动子62在泵驱动体61侧滑动,切断对线缝形成装置30的动力传输,离合器连结销63在旋转驱动体23的驱动槽23a中滑动,变成可连结在泵驱动体61的连结销孔61a中的状态。由泵驱动(偏心)凸轮42通过泵驱动杆43、泵驱动柄44,可往返移动驱动气体供给泵41的活塞48(图7、图8(a)、图9(b)、图12)。
离合器切换销65a通过离合器切换弹簧67,使离合器滑动子62滑动接触于泵驱动体61侧,保持其接触状态,构成作为可驱动用于弯针穿线的气体供给泵41的泵驱动准备状态。即,离合器60利用离合器切换弹簧67的弹性保持一个离合器稳定状态。
此时,离合器60为销离合器,离合器连结销63经旋转驱动体23很容易嵌合在泵驱动体61的连结销孔61a中,因此可通过较弱的侧压力切换离合器,而且不会打滑。
如果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向顺时针方向B(弯针穿线侧)旋转,则与上述离合器60的切换同时,设置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上的解除凸轮94c(图11(b))解除与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凸轮从动件121g的卡合,在此状态下从动销84及与其嵌合的定位销82嵌合在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轴孔121a中(图3(a)),使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向弯针侧弹拨,通过销进退凸轮94d按下从动销84的从动销端84a,因此使贯穿定位销滑动孔2aa而延伸的定位装置80的定位销82前进,并通过从动销弹簧83、定位销回动弹簧86压接于定位板81的外周面上(图13(b))。
通过以上动作,准备弯针穿线时设置成可自由连接的穿线连结装置120(图1-图5)的连结及定位装置80的定位。
在上述离合器60的切换及穿线连结装置120(图1-图5)的连结及定位装置80的定位准备好的状态下,如果手动旋转固接在驱动轴5一端的滑轮6,则定位销82会在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及弯针线入口7a、8a、9a、弯针天平14、13、15的天平孔14a、13a、15a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的圆周方向停止位置(图3(b)、图4(b))处,嵌入定位装置80的定位板81的缺口81a中,在该整齐一致位置上驱动轴5的转动通过定位销82锁定(图13(c)、图9(b))。
由于定位装置80是通过定位板81的动作将驱动轴5的转动锁定,因此在弯针穿线时可实现安全装置的功能。
此时,离合器滑动子62在泵驱动体61侧滑动,因此离合器连结销63抵接在泵驱动体61的连结销孔61a面上,变成可连结状态。因此在广口弯针线插入口113a、113b、113c处插入弯针线16,按下穿线按钮117使缝纫机电动机M处于ON状态时,通过借助同步带MB被传达缝纫机电动机M动力的驱动轴皮带轮21、驱动轴皮带轮毂22固定的旋转驱动体23旋转,使离合器连结销63在泵驱动体61的连结销孔61a处一致地嵌入并完全地连结,离合器滑动子62在泵驱动体61侧进一步滑动,因此离合器切换销65a也伴随着在泵驱动体61侧进一步移动。
在此状态下,随着离合器切换销65a的移动,离合器切换柄65移动的同时切换禁止机构160上的禁止从动臂170的舌片170a在通过弹簧169被弹拨至上方向的禁止能动臂168的前端平面部168b上滑动,从该前端平面部168b卡合于侧面部168c,如后所述,以此禁止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图17(a)、图示为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逆时针方向A操作后的操作状态)。
并且,通过定位销82嵌入定位板81的缺口81a中,使穿线连结装置120(图1-图5)动作,定位销82从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轴孔121a中脱离,借助弹簧134的弹性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被弹拨至弯针侧,使从动销84在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长孔121b中滑动。此时,通过定位销回动弹簧83,从动销84嵌合在长孔121b中。
同时,利用弹簧134的弹性使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136,使中空弯针线引导部130的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e、8e、9e与嵌套式连结的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f、8f、9f经由支撑孔131a、139a、天平线导件133a、139b移动至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侧,连结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弯针线入口7a、8a、9a。此时,弹簧137可缓冲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f、8f、9f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弯针线入口7a、8a、9a连结时的冲击。
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往弯针方向滑动时,通过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开关动作部121h而被切换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开关119a被释放,使电动机控制器MC切换为OFF而穿线按钮117切换为ON。
由此,穿线连结装置120(图1-图5)的中空弯针线引导部130从连结准备变成连结状态(图3(b)、图4(b))。
在穿线连结装置120(图1-图5)的连结状态中,将所需的各弯针线以5-6mm(1/4英寸)程度,插入弯针线导入机构110的广口弯针线插入口113a、113b、113c(图1、图6、图8)的同时,按下弯针线导入台112的穿线按钮117,穿线开关119b变成ON,缝纫机电动机M被控制为定速旋转,通过同步带MB从驱动轴皮带轮21、驱动轴皮带轮毂22、离合器60的旋转驱动体23,通过泵驱动体61、泵驱动凸轮42、泵驱动杆43、泵驱动柄44,使气体供给泵41的活塞48可往返移动驱动(图7、图8、图9(b))。在气体供给泵41的动作中,在活塞48的向前步骤中,活塞盖49气密接合在泵缸50的内壁面上,空气被压缩后作为压缩空气从送出口50b经管道54被加压注入到弯针线导入机构110的吸入口112a(图6、图8),另一方面,在活塞48的返回(吸入)步骤中,由于活塞盖49不再与泵缸50的内壁面气密接合,变成打开状态,空气经由活塞48和活塞盖49的外周吸入,此外,从送出口50b送出的空气通过逆止阀51的逆止球51a逆止。
来自气体供给泵41的压缩空气从送出口50b经由管道54被加压注入到弯针线导入机构110的吸入口112a中(图6、图8(a)),从气体缓冲区域115通过通气狭窄区域114a生成喷射气流。
各弯针线被该喷射气流所拉伸而从弯针线吸入区域114被吸入到弯针线导入管116,通过中空弯针线引导部130的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e、8e、9e、穿线连结装置120的中空弯针线引导部7f、8f、9f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可向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弯针尖端线出口7b、8b、9b进行气体运送。
弯针线吸入区域114的弯针线导出口端114b倾斜形成,由此防止在通气狭窄区域114a的下游侧发生涡流。
在通气狭窄区域114a的下游,在邻接弯针线吸入区域114的弯针线导入管116内形成节流部116c,因此,通过降低节流部116c下游侧的压力,促进通气狭窄区域114a的气体的流动,并且在弯针线吸入区域114上产生负压,将弯针线吸入到弯针线导入管116。
通过上述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的弯针线导入机构110,在将弯针线穿插于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操作时,将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从线导入部插入时,可通过弯针线导入机构110有力且准确地进行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的线导入。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由缝纫机电动机M而动作的气体供给泵41来生成用于气体运送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的加压气体,可通过单触式操作对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进行穿线。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仅用单手即可对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进行穿线。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将从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的尖端线出口7b、8b、9b,至将线插入的线导入部,通过连通的中空线引导部7e、8e、9e、7f、8f、9f连结,因此不需要复杂的上线,能够以较好的操作性进行穿线,而不会发生错穿线、线从中途露出、穿插好的上弯针线16a、下弯针线16b、双重环弯针线16c与其他的线缠绕等情况,同时,由于利用供给至中空的线引导机构的加压气流来送线,因此可通过极简单的操作一次性地完成穿线。
这里,在切换禁止机构160的禁止从动臂170的舌片170a的侧面170b卡合于禁止能动臂168的侧面部168c的状态下,即使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逆时针方向A),因为离合器切换销65a、从而离合器切换柄65变成不可移动至线缝形成驱动体64侧,因此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通过特殊的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逆时针方向A)的异常切换被禁止(图17(a)、图示为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逆时针方向A操作后的操作状态)。
然后,在线缝形成时,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沿逆时针方向A(线缝形成侧)旋转返回后(图10(a)、图13(a)、图17(a)),如果合上前盖161,通过前盖161的按压端161a的按压,前盖开合检测片162在图1、图14、图15(a)、图17(b)上看沿逆时针方向旋动,前盖开合检测片162的一端162b使安全开关163动作,使缝纫机电动机M变成ON,通过前盖开合检测片162的按压突起部162a,禁止能动臂168的被按压突起部168d旋动并使前端平面部168b下降。禁止从动臂170的舌片170a从禁止能动臂168的侧面部168c释放到前端平面部168b上,因此如后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往线缝形成状态(逆时针方向A)的切换变成能动状态,使线缝形成装置30可动作(图17(b))。同时,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的旋转角被杆左旋转止动部94e所阻挡,离合器切换传输子70与上述相反地动作,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使切换凸轮轴92作为旋转轴旋转,拉回枢接于离合器切换连结柄94b上的离合器切换连杆72(图10(a))。
在离合器切换杆支撑台71的离合器切换杆支承柄71a上设置的离合器切换杆安装孔71b中,通过离合器切换杆轴68安装有离合器切换杆69,其由离合器切换连杆72的拉回通过铆接段销69a的枢接点沿顺时针方向摆动。
在离合器切换台73的离合器切换柄支撑台73a上设置的离合器切换柄安装孔73b中,通过离合器切换柄轴66和离合器切换柄安装孔65b,安装有离合器切换柄65,其通过离合器切换弹簧67沿逆时针方向摆动。此时,离合器切换销65a在设置于离合器切换柄支撑台73a上的通孔73c内滑动而定位于右端(图9(a))。
其结果是,离合器切换销65a使离合器60的离合器滑动子62在线缝形成驱动体64侧滑动,切断对泵驱动体61的动力传输,离合器连结销63通过旋转驱动体23连结在线缝形成驱动体64的连结销孔64a中。因此,可对驱动轴5传输动力来驱动线缝形成装置30(图9(a)、图10(a)、图12)。此时,离合器60通过离合器切换弹簧67的弹性保持其他的离合器稳定状态。即,离合器切换弹簧67可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的手动操作,在固接于驱动体5的一端并传输动力至线缝形成装置30的线缝形成驱动体64上,实现使离合器滑动子62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并保持其接触状态的功能。
因此,可从缝纫机电动机M,由同步带MB,从驱动轴皮带轮21、驱动轴皮带轮毂22、离合器60的旋转驱动体23,通过线缝形成驱动体64旋转驱动驱动轴5。
另外,通过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向逆时针方向A(线缝形成侧)转动返回,使设置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上的解除凸轮94c(图11(b))与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凸轮从动件121g卡合并向弯针侧的相反方向(图5(A)中是右方)偏移,因此,通过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开关动作部121h,使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开关119a动作,穿线按钮117回路变成OFF,电动机控制器(脚踏控制器)MC变成ON,经电动机控制器(脚踏控制器)MC可变旋转控制缝纫机电动机M。
通过驱动轴5的旋转,驱动线缝形成装置30的针驱动机构12、送布机构4及弯针驱动机构10,在针板3上通过压布机构19所按压的布25上,可通过针11a、11b、11c、如上述那样穿插有弯针线的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执行包缝和(或)双重环缝。
并且,定位装置80与上述相反地动作,通过设置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凸轮94上的销进退凸轮94d,解除对从动销84的从动销端84a的按压,因此使定位销82从定位板81的缺口81a分离,同时使解除凸轮94c(图11(b))与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凸轮从动件121g卡合并向弯针侧的相反方向(图5(A)中是右方)偏移,因此,由从动销84及与其嵌合的长孔121b,定位销82嵌合在弯针线导件连结板121的轴孔121a中。因此对于穿线连结装置120,中空线引导部7e、8e、9e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弯针线入口7a、8a、9a相分离。中空的线引导部7e、8e、9e的弯针线导出口7d、8d、9d与上弯针7、下弯针8、双重环弯针9的弯针线入口7a、8a、9a分离,因此在两者间通过将弯针天平14、13、15的天平孔14a、13a、15a作为弯针线通道,在弯针线入口7a、8a、9a与天平线导件133a、139b之间实现弯针天平的功能,在该弯针线通道隔离状态下,通过线缝形成装置30执行包缝和(或)双重环缝。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中,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90通过特殊的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逆时针方向A)的异常切换被禁止。
关于所述的禁止异常切换,一只手按着穿线按钮117,直到弯针穿线结束后手指也不从穿线按钮117放开,用另一只手操作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使其向逆时针方向A(线缝形成侧)转动返回,即使是实施如此的特殊操作时,这样的异常切换也是被禁止的。
进一步,在弯针穿线时按着穿线按钮117,然后在弯针穿线结束后手指从穿线按钮117放开的瞬间,立刻操作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91使其向逆时针方向A(线缝形成侧)转动返回,即使是实施如此的特殊操作时,这样的异常切换也是被禁止的。
假设,实施了这些特殊的操作,在定位装置80的定位销82嵌入定位板81的缺口81a的状态下,缝纫机电动机M被驱动,或者由于惯性被继续驱动而使驱动轴5被强制地旋转,其结果是,可能会导致定位装置80的位置错乱,弯针线入口7a、8a、9a与弯针天平上形成的天平孔在弯针线导出口处在水平方向上不再整齐一致,但是由于这样的异常切换是被禁止的,所以完全不会有发生此种状况的可能性。
由以上说明可以清楚地知道,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由缝纫机电动机而动作的气体供给泵生成气体运送弯针线用的加压气体,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杆)可以单触式进行弯针穿线。
进一步,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可以单手进行弯针穿线。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由于通过从插入线的线导入部连通至弯针尖端的线出口的中空线引导部进行连结,故不需要复杂的上线,能够以较好的操作性进行穿线,不会发生错穿线、线在中途露出、穿插好的弯针线与其他的线缠绕等问题,同时,由于利用供给至中空的线引导机构的加压气流来送线,可通过极简单的操作一次性完成穿线作业。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通过设置特定的切换禁止机构,在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不会发生从弯针穿线状态通过特殊的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且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被禁止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因此可以从弯针穿线状态正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利用加压气体而自动地将线穿过弯针的包缝缝纫机、双重环缝缝纫机、扁平缝缝纫机等环缝缝纫机。
附图标记说明
M---缝纫机电动机
2b---副机架
5---驱动轴
6---滑轮
7a、8a、9a---弯针线入口
7b、8b、9b---弯针尖端线出口
7、8、9---弯针
16a、16b、16c---弯针线
7d、8d、9d---弯针线导出口
30---线缝形成装置
40---气体供给源(41---气体供给泵)
60---离合器
90---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
91---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
(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杆)
110---弯针线导入机构
120---穿线连结装置
130---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
(7e、8e、9e、7f、8f、9f---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
160---切换禁止机构
161---前盖
161a---按压端
162---前盖开合检测片
164---禁止能动臂安装台
168---禁止能动臂
168b---前端平面部
168c---侧面部
169---弹簧
170---禁止从动臂
170a---舌片
171---正面盖子
172---枢轴

Claims (7)

1.一种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弯针,其具有从弯针线入口到弯针尖端线出口的中空结构;弯针线导入机构,其插入被所述弯针引导的弯针线;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其从所述弯针线导入机构延伸至所述弯针线入口且具有弯针线导出口;气体供给泵,其通过气体运送将所述弯针线从所述弯针线导入机构穿过所述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送至所述弯针线导出口从而进行弯针穿线;离合器,其用于将来自缝纫机电动机的动力分别,在线缝形成时传输至驱动包含所述弯针的线缝形成装置的驱动轴,在弯针穿线时传输至所述气体供给泵;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其用于切换所述离合器,使在弯针穿线时切断对所述线缝形成装置的动力传输并传输动力至所述气体供给泵,在线缝形成时传输动力至所述线缝形成装置并切断对所述气体供给泵的动力传输;切换禁止机构,其用于在所述气体供给泵的气体供给动作中禁止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
所述切换禁止机构具有:前盖开合检测片,其枢接在副机架上并检测前盖的开闭,且枢接在于正面盖子上形成的枢轴上;禁止能动臂,其克服弹簧的弹拨并自由旋动地安装在固定于所述副机架上的禁止能动臂安装台上,根据所述前盖开合检测片的旋动而旋动;禁止从动臂,其固定在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上,根据所述禁止能动臂的旋动而禁止在所述前盖打开时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
在所述弯针穿线时所述前盖被打开,通过形成于所述前盖内表面的按压端的按压解除,所述前盖开合检测片解除所述禁止能动臂的按压,所述禁止能动臂在弹簧作用下旋动,所述禁止从动臂的舌片卡合于所述禁止能动臂的前端平面部,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被切换操作至弯针穿线状态,通过手动旋转滑轮,使所述线缝形成装置锁定的同时使穿线连结装置动作,所述禁止从动臂从所述禁止能动臂的前端平面部卡合于侧面部从而禁止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异常切换至线缝形成状态;
在所述线缝形成时将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后,合上所述前盖,通过形成于所述前盖内表面的所述按压端的按压而旋动的所述前盖开合检测片被旋动,所述禁止能动臂被旋动,所述禁止从动臂从所述禁止能动臂的所述侧面部释放到所述前端平面部上,使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往线缝形成状态的切换处于能动状态,使所述线缝形成装置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的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其通过缝纫机的前盖自由开合地被隐藏,
在所述弯针穿线时打开所述前盖将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操作至弯针穿线状态,
在所述线缝形成时将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操作至线缝形成状态后,合上所述前盖使所述线缝形成装置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由销离合器构成,其具有:泵驱动体,其将动力传输至所述气体供给泵;线缝形成驱动体,其固定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并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线缝形成装置;另一方面,还具有离合器滑动子,其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通过离合器切换弹簧而自由接触分离地移动的同时保持该接触分离状态,并传输来自所述缝纫机电动机的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穿线连结装置,其中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和所述弯针线入口,其根据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的手动操作,以在弯针穿线时以及线缝形成时分别自由接触分离的方式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装置,其通过手动旋转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一端的滑轮,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和所述弯针线入口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时,连接所述中空弯针线引导部的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和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机构,其:在弯针穿线时,具有用于将动力传输至所述气体供给部的所述切换离合器的机构以及,准备连接所述中空的弯针线引导部的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和所述弯针的所述弯针线入口的定位装置的定位,准备在弯针穿线时及线缝形成时分别自由接触分离地设置的穿线连结装置的连结,通过手动旋转固定于所述驱动轴一端的滑轮,所述定位装置动作并切断对所述线缝形成装置的动力传输,所述穿线连结装置动作并使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和所述弯针线入口被连结起来的机构;在线缝形成时,具有用于将动力传输至所述线缝形成装置的所述切换离合器的机构以及,解除所述定位装置的定位,解除所述穿线连结装置的连结,使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和所述弯针线入口分离的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具有:停止定位板,其同轴安装在驱动轴上,在所述弯针线导出口、形成于弯针天平上的天平孔以及所述弯针线入口在水平方向上整齐一致的圆周方向停止位置上,具有缺口;定位销,其将弯针穿线-线缝形成切换手动操作部切换手动操作至弯针穿线侧进行弯针穿线时,手动旋转所述滑轮并嵌合于所述缺口。
CN201180037350.XA 2011-09-20 2011-11-10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Active CN1032498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4753A JP5974214B2 (ja) 2011-09-20 2011-09-20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JP2011-204753 2011-09-20
PCT/JP2011/075976 WO2013042277A1 (ja) 2011-09-20 2011-11-10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9885A CN103249885A (zh) 2013-08-14
CN103249885B true CN103249885B (zh) 2015-09-09

Family

ID=4791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7350.XA Active CN103249885B (zh) 2011-09-20 2011-11-10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290872B2 (zh)
EP (1) EP2762627B1 (zh)
JP (1) JP5974214B2 (zh)
KR (1) KR101844100B1 (zh)
CN (1) CN103249885B (zh)
TW (1) TWI525232B (zh)
WO (1) WO20130422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4780B2 (ja) * 2014-03-18 2018-05-1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324779B2 (ja) * 2014-03-18 2018-05-16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TWI598486B (zh) * 2014-04-08 2017-09-11 曾賢長 具有送線供氣導引選擇機構之縫紉機結構
JP6374274B2 (ja) * 2014-09-04 2018-08-15 国立大学法人長岡技術科学大学 制御装置及び減速機システム
JP6401035B2 (ja) 2014-12-05 2018-10-0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433315B2 (ja) * 2015-01-26 2018-12-05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6866968B2 (ja) * 2016-02-10 2021-04-28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6702824B2 (ja) 2016-08-12 2020-06-03 蛇の目ミシ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ミシン
JP7016268B2 (ja) * 2018-01-30 2022-02-04 株式会社ジャノメ ロックミシン
CN116180346B (zh) * 2023-03-22 2024-10-01 福建省和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绣花机的绣花机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5470B2 (ja) * 1992-02-24 1999-03-08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N1366564A (zh) * 2000-07-07 2002-08-28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用于缝纫机的弯针和切刀驱动机构
CN101319438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日星产业缝制机械株式会社 链缝缝纫机的线迹跳针装置
JP4741701B2 (ja) * 2009-08-17 2011-08-10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8915A (en) * 1978-10-05 1980-04-22 The Singer Company Vacuum-type pneumatic needle threading assist
JP2008036341A (ja) * 2006-08-10 2008-02-21 Juki Corp ミシン
JP2008104719A (ja) * 2006-10-26 2008-05-08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2008119361A (ja) * 2006-11-15 2008-05-29 Juki Corp ミシン
JP2008237551A (ja) * 2007-03-27 2008-10-09 Juki Corp ミシン
JP5935073B2 (ja) * 2011-06-16 2016-06-15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5470B2 (ja) * 1992-02-24 1999-03-08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CN1366564A (zh) * 2000-07-07 2002-08-28 株式会社铃木制作所 用于缝纫机的弯针和切刀驱动机构
CN101319438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日星产业缝制机械株式会社 链缝缝纫机的线迹跳针装置
JP4741701B2 (ja) * 2009-08-17 2011-08-10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90383A1 (en) 2014-07-10
CN103249885A (zh) 2013-08-14
JP5974214B2 (ja) 2016-08-23
TW201313979A (zh) 2013-04-01
WO2013042277A1 (ja) 2013-03-28
TWI525232B (zh) 2016-03-11
KR20140061984A (ko) 2014-05-22
JP2013063221A (ja) 2013-04-11
EP2762627A1 (en) 2014-08-06
US9290872B2 (en) 2016-03-22
EP2762627A4 (en) 2015-04-22
EP2762627B1 (en) 2016-08-10
KR101844100B1 (ko) 2018-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9885B (zh)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N102666958B (zh)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CN104246048B (zh) 缝纫机的气体运送穿线装置
JP5935073B2 (ja) ミシンの気体搬送糸通し装置
KR20070104240A (ko) 재봉틀용 실 후퇴 블레이드
WO2017138163A1 (ja)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
JP4088504B2 (ja)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2007296377A (ja)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3729406B2 (ja) ミシン
CN201180206Y (zh) 缝纫机的缝针位移驱动装置
CN101353850A (zh) 缝纫机
JP4309441B2 (ja)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JP3797292B2 (ja) 糸案内への糸掛け装置及びこの糸掛け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JP2007313341A (ja) ミシンの縫目形成装置
US864144A (en) Buttonhole-stitching machine.
JP3797291B2 (ja) 針棒糸案内への糸掛け装置及びこの糸掛け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JPS6192692A (ja) 安全縫い用のミシン
JPS59211487A (ja) 多頭型ミシンにおける上下糸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