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239709B - 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39709B
CN103239709B CN201310150115.4A CN201310150115A CN103239709B CN 103239709 B CN103239709 B CN 103239709B CN 201310150115 A CN201310150115 A CN 201310150115A CN 103239709 B CN103239709 B CN 1032397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thymopentin
milk
oil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01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39709A (zh
Inventor
胡松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ision Wa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3101501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39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39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9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39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39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油相的制备:由司盘-80和食用植物油组成油相,司盘-80在油相中的体积含量为10~14%;(2)、水相的制备:将胸腺五肽溶解在体积浓度为5~7%的吐温-80水溶液中,所述每毫升吐温-80水溶液加入2~6毫克的胸腺五肽,然后调节酸碱度至pH2~7;得水相;(3)、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1~1:2的体积比充分混合;得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胸腺五肽缓释制剂。本发明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可用作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每个病例一次注射即可;因此具有使用方便、治疗效果佳的特点。

Description

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乳房炎是乳腺发生炎症引起的一种疾病,是危害奶牛业发展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牛患有各种类型乳房炎[1]。据(Wilson 1997)报道,美国平均约有48.5%的奶牛患有乳房炎。据我国有关单位的不完全统计,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约为20%~70%,个别牛群发病率甚至更高[2],如重庆地区发病率高达79.62%[3]。乳腺组织发生炎症病变时,可引起乳腺组织损伤、纤维化,降低产奶量、奶品质及营养价值[4],影响奶制品的加工,使乳制品易变质变酸等,并严重影响奶牛的利用年限。在美国,乳房炎被列为淘汰的主要原因,在被淘汰的乳用母牛中,26.5%都是因为患乳房炎。在芬兰、挪威和瑞典,被淘汰母牛中有35%、19%和22%是由于乳房健康问题[5]。乳房炎的损失包括产奶量下降(一般降低10%~15%)、牛奶废弃、治疗费用、奶品质降低、增加额外的劳务、牛群提早更替使成本增加等等。全球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为350亿美元,仅美国的损失就高达20亿美元[1]。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至少达1.35亿元人民币[6]。其中产奶量下降是主要原因,它占总损失的69%~80%[7]。目前,在乳房内灌注抗生素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常规方法。但是,抗生素长期、广泛、大剂量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已经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首先是食品公共卫生问题:用抗生素治疗之后,潜在着牛奶中药物残留的危险,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是耐药菌株的增加,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使乳房炎变得越来越难治愈,牛场兽医不得不加大抗生素的使用剂量,这又加重药物残留的危险;药残的其他危害还包括乳制品生产中的发酵过程受到抑制,导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因此,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比抗生素更加安全有效的奶牛乳腺炎治疗药物。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以中草药和溶菌酶等制剂较多。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兽医学对防治奶牛乳腺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大量的中草药方剂,但这些方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不确定,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传统中草药直接采用原药材,用药量大,药效不显著;而且草药成分复杂,应用于乳房内灌注,具有刺激性。目前中草药主要用于防治隐性乳腺炎,对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不如抗生素。溶菌酶能通过裂解细胞壁,溶解及杀灭多种致病菌,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但酶的渗透作用不强,当细菌在乳腺组织深部或寄生在细胞内时,溶菌酶是没有作用的。另外酶制剂的稳定性较差,质量不易控制。中国专利公开了以乳酸链球菌素为主要成分的乳房灌注剂[8,9,10]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但是获得纯化的乳酸链球菌素成本较高,其次,以乳酸链球菌素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乳房灌注剂需要连续多次注射才能治愈乳房炎。因此,兽医临床上目前尚无商品化的用乳酸链球菌素制成的乳房炎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卜仕金,陈杖榴,冯其辉,等.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防治.兽药与饲料添加剂, 1999,(4):14-20
[2]张信军,李玉军,庄国宏,等.某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分离及鉴定.畜牧与兽医, 2000,32(5):11-13
[3]魏学良,张家骅,袁登秀.重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黄牛杂志,2003,(6):
16-20
[4]胡士明.对奶牛乳房炎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及临床处理对策的探讨.中国奶牛, 1998, (4):41-44
[5]储明星,石万海,邝霞,等.浅谈奶牛乳房炎.中国奶牛,2001,(3):39-41
[6]鲁希英,陈光辉.单味木鳖子和神效瓜蒌散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中兽医医药杂志,1996,(2):6-8
[7]储明星.奶牛乳房炎的危害及其发生规律与防治.中国奶牛,1999,(4):55-56
[8]胡松华,萧琛闻,木鳖子含三萜皂甙成分提取物的制备方法,2007.9.5,中国,CN200510060434.1。
[9]胡松华,莫云,刘彤,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乳房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2008.2.13,中国,CN200510011522.2。
[10]莫云,刘彤,胡松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乳房用无菌粉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2009.1.7,中国,CN200510117670.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油相的制备:由司盘-80和食用植物油组成油相,司盘-80在油相中的体积含量为10~14%;
(2)、水相的制备:将胸腺五肽溶解在体积浓度为5~7%的吐温-80(聚山梨酯-80)水溶液中,所述每毫升吐温-80水溶液加入2~6毫克的胸腺五肽,然后调节酸碱度至pH2~7(较佳为pH2~4);得水相;
(3)、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1~1:2的体积比充分混合(直至不再分层,即,实现了乳化);得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该油乳剂为胸腺五肽缓释制剂。
作为本发明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的改进:
步骤(2)为:将胸腺五肽溶解在体积浓度为6%的吐温-80水溶液中,所述每毫升吐温-80水溶液加入4毫克的胸腺五肽,然后调节酸碱度至pH3;得水相;
步骤(3)为: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
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方法制备而得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用途,在制备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食用植物油例如可选用食用级的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香油、葵花籽油、茶油、橄榄油等。
本发明制备方法中所涉及的原料均能通过市购的形式获得,例如胸腺五肽可购自浙江华尔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本发明制备而得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是一种含有胸腺五肽、食用植物油和表面活性剂(司盘-80和吐温-80)的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
本发明制备而得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用法和用量为:当发现奶牛乳房有炎症时,将胸腺五肽缓释制剂注射到奶牛的乳房淋巴结内;一次注射2 mL, 注射一次即可。
本发明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可用作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每个病例一次注射即可;因此具有使用方便、治疗效果佳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不同剂型和剂量TP5注射后小鼠廓清指数对比图。上标英文字母不同的两组廓清指数有显著差异。
图2为不同水相和油相比例TP5缓释剂注射后小鼠廓清指数对比图。上标英文字母不同的两组廓清指数有显著差异。
图3为TP5缓释剂和水剂注射后不同时间小鼠廓清指数对比图。同一检测时间,上标英文字母不同的两组廓清指数有显著差异。
图4 牛奶中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a与A表示表示同期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与**表示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图5 牛奶中的γ干扰素水平。a与A表示表示同期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与**表示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1).油相的制备:将1毫升司盘-80和9毫升食用茶油均匀混合,得油相;
2). 水相的制备:将2毫克胸腺五肽溶解在1ml体积浓度5%的吐温-80水溶液中,然后用体积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调节酸碱度至pH2,得水相;
3). 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直至不再分层(从而实现了乳化),得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
实施例2、一种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1).油相的制备:将12毫升司盘-80和88毫升食用菜籽油均匀混合,得油相;
2). 水相的制备:将4毫克胸腺五肽溶解在1ml 体积浓度为6%的吐温-80水溶液中,然后用体积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调节酸碱度至pH3,得水相;
3). 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直至不再分层(从而实现了乳化),得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
实施例3、一种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1).油相的制备:将14毫升司盘-80和86毫升食用大豆油均匀混合,得油相;
2). 水相的制备:将6毫克胸腺五肽溶解在1ml体积浓度为7%的吐温-80水溶液中,然后用体积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调节酸碱度至pH4,得水相;
3. 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直至不再分层(从而实现了乳化),得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
实验1. 含不同剂量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TP5缓释剂制备
1)油相的制备:将3.6毫升司盘-80和26.4毫升食用菜籽油均匀混合,得油相;
2)水相的制备:将胸腺五肽2毫克/4毫克/6毫克溶解在1 mL 体积浓度为6%的吐温-80水溶液中,然后用体积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调节各溶液的酸碱度至pH3,分布得3种水相;
3)分别将上述3种水相与油相按照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直至不再分层;得三种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缓释剂。该3种油乳剂缓释剂中胸腺五肽的含量分别为1毫克/ml、2毫克/ml和3毫克/ml。
1. 2. 动物分组和处理
25只雄性ICR 小鼠(20 ± 2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责任有限公司,饲养于浙江大学中兽医研究室动物房独立送风隔离系统(IVC-II型,苏州市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小鼠经过1周适应性饲养后按照体重随机分成 5 组,每组5只。组1~3:经皮下1次注射0.2mL胸腺五肽缓释制剂(含TP-5分别为0.2 mg,0.4 mg和0.6 mg);组4:经皮下1次注射0.2 mL胸腺五肽生理盐水溶液(含TP-5 0.4 mg);组5:经皮下1次注射0.2 mL生理盐水。
1. 3.吞噬试验(碳粒廓清法)
将印度墨汁(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用生理盐水5倍稀释后,经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克体重0.01 mL。分别在注射墨汁后的5和10 分钟,从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每只小鼠吸取 20 μL,转入 含2 mL 0.1% Na2CO3溶液试管中,混匀,取200 μL,加入酶标板中,在酶标仪570 nm波长下读取OD值。
于第二次采血后处死小鼠,分离肝、脾,用滤纸吸去脏器上的血污后称重。并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廓清指数K:
K=(LgA1-LgA2)/(t2-t1)
其中A为稀释血样吸光度值,t为采血时间。即,t1为5分钟,A1为首次(5分钟)所采血的血样吸光度值;t2为10分钟,A1为第2次(10分钟)所采血的血样吸光度值。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 Microsoft Excel 2007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中 One-Way ANOVA 进行多重差异显著分析,采用Duncan检验。
2. 结果和分析
结果如图1所述。上标英文字母不同的两组廓清指数有显著差异。
碳廓清指数是反映机体吞噬细胞对异物吞噬能力的一个指标,碳廓清指数越大说明机体对异物(如细菌、病毒等)的吞噬功能越强,机体对病原的抵抗力越高。图1结果表明,注射TP5的小鼠碳廓清指数显著高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同等TP5剂量(0.4 mg)下,缓释剂引起的廓清指数高于水针剂;同样是缓释剂,随着TP5剂量的升高,廓清指数增加;但当TP5的剂量由0.4 mg升高至0.6 mg时,廓清指数增加不显著。考虑到增加TP5剂量会导致成本增加,以后的实验中选用TP5每次给药剂量为0.4 mg进行。
实验2. 水相和油相不同比例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对小鼠吞噬功能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TP5缓释剂制备
缓释剂A: 将1.2毫升司盘-80和8.8毫升食用菜籽油均匀混合,得油相;将40毫克胸腺五肽溶解在10 mL 体积浓度为6%的吐温-80水溶液中,然后用体积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调节酸碱度至pH3,得水相;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直至不再分层;得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由于水相和油相体积比1:1,TP5浓度为 2 mg/mL。
缓释剂B: 将1.2毫升司盘-80和8.8毫升食用菜籽油均匀混合,得油相;将30毫克胸腺五肽溶解在5 mL 体积浓度为6%的吐温-80水溶液中,然后用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调节酸碱度至pH3,得水相;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2的体积比充分混合直至不再分层;得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水相和油相体积比1:2,TP5浓度为2 mg/mL。
缓释剂C: 将1.2毫升司盘-80和8.8毫升食用菜籽油均匀混合,得油相;将36毫克胸腺五肽溶解在10 mL 体积浓度为6%的吐温-80水溶液中,然后用浓度为10%的盐酸溶液调节酸碱度至pH3,得水相;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0.8的体积比充分混合直至不再分层;得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水相和油相体积比1:0.8,TP5浓度为2 mg/mL。
1.2. 动物分组和处理
20 只 雄性ICR 小鼠(21 ± 3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责任有限公司,饲养于浙江大学中兽医研究室动物房独立送风隔离系统(IVC-II型,苏州市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小鼠经过1周适应性饲养后按照体重随机分成 4 组,每组 5 只。组1~3:经皮下1次注射0.2 mL胸腺五肽缓释剂A、缓释剂B和缓释剂C;组4:经皮下1次注射0.2 mL生理盐水。
1. 3.吞噬试验(碳粒廓清法)
将印度墨汁(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用生理盐水5倍稀释后,经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克体重0.01 mL。分别在注射墨汁后的5和10 分钟,从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每只小鼠吸取 20 μL,转入 含2 mL 0.1% Na2CO3溶液试管中,混匀,取200 μL,加入酶标板中,在酶标仪570 nm波长下读取OD值。
于第二次采血后处死小鼠,分离肝、脾,用滤纸吸去脏器上的血污后称重。并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廓清指数K:
K=(LgA1-LgA2)/(t2-t1)
其中A为稀释血样吸光度值,t为采血时间。即,t1为5分钟,A1为首次(5分钟)所采血的血样吸光度值;t2为10分钟,A1为第2次(10分钟)所采血的血样吸光度值。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 Microsoft Excel 2007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中 One-Way ANOVA 进行多重差异显著分析,采用Duncan检验。
2. 结果和分析
结果如图2所述。同一检测时间,上标英文字母不同的两组廓清指数有显著差异。
图2结果表明,和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组),注射TP5缓释剂的小鼠碳廓清指数显著升高;同等TP5剂量(0.4 mg)下,按照廓清指数的大小排列依次是缓释剂B>缓释剂A>缓释剂C。由于缓释剂A和B的廓清指数无统计学差异,以后的实验中既可以选用缓释剂A又可以选用缓释剂B。
实验3:胸腺五肽缓释制剂增强小鼠吞噬功能的持久性试验
1.材料和方法
1.1.动物分组和处理
80 只 雄性ICR 小鼠(20 ± 2g)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责任有限公司,饲养于浙江大学中兽医研究室动物房独立送风隔离系统(IVC-II型,苏州市冯氏实验动物设备有限公司)。小鼠经过1周适应性饲养后按照体重随机分成 4 组,每组 20 只。组1:经皮下1次注射0.2 mL按照实施例2制备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含TP-5 0.4 mg);组2:经皮下1次注射0.2 mL胸腺五肽生理盐水溶液(含TP-5 0.4 mg);组3:经皮下1次注射0.2 mL食用菜籽油(中粮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和生理盐水混合液(1:1, v/v);组4:经皮下1次注射0.2 mL生理盐水。
1.2.吞噬试验(碳粒廓清法)
每组取5只小鼠,于上述方法处理后的1、2、3和4周分别进行吞噬试验。将印度墨汁(上海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用生理盐水5倍稀释后,经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克体重0.01 ml。分别在注射墨汁后的5和10 分钟,从小鼠眼眶静脉丛采血,吸取 20 μL,转入含2 mL 0.1% Na2CO3溶液试管中,混匀,取200 μL,加入酶标板中,在酶标仪570 nm波长下读取OD值。
于第二次采血后处死小鼠,分离肝、脾,用滤纸吸去脏器上的血污后称重。并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廓清指数K:
K=(LgA1-LgA2)/(t2-t1)
其中A为稀释血样吸光度值,t为采血时间。即,t1为5分钟,A1为首次(5分钟)所采血的血样吸光度值;t2为10分钟,A1为第2次(10分钟)所采血的血样吸光度值。
1.3.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 Microsoft Excel 2007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中 One-Way ANOVA 进行多重差异显著分析,采用Duncan检验。
2.结果和分析
结果如图3所述。同一检测时间,上标英文字母不同的两组廓清指数有显著差异。
碳廓清指数是反映机体吞噬细胞对异物吞噬能力的一个指标,碳廓清指数越大说明机体对异物(如细菌、病毒等)的吞噬功能越强,机体对病原的抵抗力越高。图3结果表明,注射TP5缓释剂的小鼠碳廓清指数最高,其次为注射TP5水针剂的小鼠。注射TP5缓释剂的小鼠在用药之后3周内碳廓清指数显著高于注射不含TP5制剂的小鼠;注射TP5水针剂的小鼠在用药后的2周内碳廓清指数显著高于注射不含TP5制剂的小鼠。这一结果说明,TP5缓释剂比水针剂可以在动物体内更长久的发挥促进机体吞噬功能的药理作用。
实验4:胸腺五肽缓释剂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作用
1.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对杭州近郊某奶牛场的120头黑白花泌乳奶牛用杭州乳房炎检测试剂(HMT)筛选出强阳性的乳区,然后采集强阳性乳区的奶样,在实验室对奶样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和体细胞含量测定(SCC),筛选出SCC>50万/mL、牛奶细菌学检查阳性的奶牛30头。
即,按照下文所述的牛奶HMT检查方法,从120头奶牛(480乳区)中选出30头奶牛,被选出的奶牛至少有一个乳区HMT检查为阳性。
1.2分组和治疗
将30头试验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奶牛。组1:在患侧乳房上淋巴结内注入2 mL实施例2制备的胸腺五肽缓释剂(含 4 mg TP-5);组2:在患侧乳房上淋巴结内注入2 mL胸腺五肽水针剂(含 4 mg TP-5);组3:在患侧乳房上淋巴结内注入2 mL生理盐水溶液(不含TP-5)。
1.3 样品采集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天、1、2、3周,无菌操作采集试验乳区奶样,低温保存运送至实验室,进行牛奶体细胞计数(奶样采集后6小时之内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NAGase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的测定。
1.4牛奶HMT检查方法
于挤奶前进行。挤去头三把奶后,将被检奶牛4个乳区(即四个乳房)的乳挤在诊断盘上相应的4个小室内,每个小室含被检乳约2 mL。每个小室加入2 mL HMT诊断试剂,将小室内的牛奶和诊断试剂充分混匀,判定结果(判定标准见表1)。
表1. HMT诊断试剂判定标准
1.5 牛奶细菌分离鉴定
按美国N.M.C(NATIONAL MASTITIS COUNCIL)推荐程序进行。即,将奶样约10μL接种于绵羊血平板,置37℃温箱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形态特征,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根据菌落形态、染色特征可初步判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触酶试验可将革兰氏阳性球菌分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用试管凝固酶试验区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链球菌属主要病原菌根据表2区分。对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表2方法未鉴定出的链球菌以及其他菌属未做进一步鉴定,归为其他类。
表2 主要致病性链球菌的生化鉴定判定方法
1.6牛奶体细胞数计数
参照FossomaticTM Minor使用指南进行。
(1)用Foss公司提供的标准品对仪器检测性能进行校正。将标准品从4℃冰箱取出,混匀。然后按照说明书中体细胞计数的方法对标准品进行计数,将计数结果与标准品给定值进行比较。如果有差异,按照说明书要求对仪器进行热清洗,直至达到测量标准为止。
(2)取待检奶样5 mL,用纱布滤去杂质,水浴加热至40℃左右,用体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
1.7 牛奶NAGase活性检测
(1)取待检奶样5 mL置于10 mL离心管中,置-20℃冰箱,经过反复冻融3次,使NAGase酶释放量最大。
(2)将已经融化的奶样离心20分钟(3500转/分),除去乳脂。在脱脂牛奶中滴加10%冰乙酸调节至pH4.6(酪蛋白的等电点),将牛奶置室温静置,沉淀酪蛋白。离心30分钟(3500转/分钟),取上清液获得乳清。
(3)按照NAGase酶检测试剂说明书(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检测乳清中NAGase酶的活性,用每升样品中的酶活力单位表示(U/L)。
1.8 牛奶中细胞因子IL-2和IFN-γ检测
按照步骤7制备待检奶样的乳清。检测前在4℃,14000 rpm/min离心40 min,除去残留杂质。然后根据试剂盒(美国R&D公司)的说明,进行细胞因子检测。
1.9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分析处理治疗前后SCC的变化和NAGase活性的变化以及IL-2、IFN-r的变化。统计治疗前后乳区细菌学变化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牛奶体细胞数
见表3。治疗前各组牛奶的体细胞数无显著差异。经TP5缓释剂治疗后3周之内,牛奶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经TP5水针剂治疗后2周之内,牛奶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奶牛;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牛奶体细胞数在注射前后基本不变。这一结果说明,在奶牛乳房上淋巴结注射TP5可降低患乳房炎奶牛的牛奶体细胞数,TP5缓释剂比水针剂具有更持久的效果。
备注说明:体细胞中90%以上是白细胞。牛奶的体细胞含量越高,表示乳房炎症越严重。
表3 治疗前后各组牛奶SCC, 单位:体细胞数(× 104)/mL ±SD
采用T检验: a与A表示表示同期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与**分别表示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2.2 牛奶细菌学检查结果
见表4。治疗前所有试验乳区均检出细菌。治疗后4天和1、2、3周检查,缓释剂组检出感染的乳区数分别为5、3、5、3个;水针剂组检出感染的乳区数分别为7、4、6、5个;生理盐水注射后每个乳区每次检查均有感染。这一结果说明,在奶牛乳房上淋巴结注射TP5可减少感染乳腺的数量,TP5缓释剂比水针剂具有更好的降低感染的效果。
表4 治疗前后牛奶中检出细菌的乳区数
2.3 牛奶中NAGase活性变化情况
见表5。治疗前各组牛奶的NAGase酶活性无显著差异。经TP-5治疗之后,缓释剂组牛奶中的NAGase酶活性显著低于水针剂组和生理盐水组,水针剂组牛奶中的NAGase酶活性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在奶牛乳房上淋巴结注射TP-5可降低患乳房炎奶牛的牛奶NAGase酶活性,TP-5缓释剂比水针剂具有更好的效果。
表5 牛奶中NAGase酶活性, 单位:酶活性(U/L) ± SD
采用T检验: a与A表示表示同期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与**分别表示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
2.4 牛奶中细胞因子
2.4.1牛奶中的IL-2水平
见图4。治疗前各组牛奶的IL-2水平无显著差异。经TP-5治疗之后,缓释剂组和水针剂组牛奶中的IL-2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但水针剂组牛奶中的IL-2水平从治后1周开始缓慢下降,缓释剂组牛奶中的IL-2水平从治后4天开始逐渐升高。这一结果说明,在奶牛乳房上淋巴结注射TP-5可使牛奶中IL-2水平升高,TP5缓释剂比水针剂具有更持久的增强效果。
2.4.2牛奶中的IFN-γ水平
见图5。治疗前各组牛奶的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经TP-5治疗之后,缓释剂组牛奶中的IFN-γ水平4次检测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水针剂组牛奶中的IFN-γ水平2周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治后3周检测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在奶牛乳房上淋巴结注射TP5可使牛奶中IFN-γ的水平升高,TP-5缓释剂比水针剂具有更持久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房淋巴结一次注射本发明的胸腺五肽缓释剂,可以使奶牛乳腺的细菌感染率减少,牛奶中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的水平升高,体细胞含量下降,NAGase酶的活性降低,可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发明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油相的制备:由司盘-80和食用植物油组成油相,司盘-80在油相中的体积含量为10~14%;
(2)、水相的制备:将胸腺五肽溶解在体积浓度为5~7%的吐温-80水溶液中,所述每毫升吐温-80水溶液加入2~6毫克的胸腺五肽,然后调节酸碱度至pH2~7;得水相;
(3)、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1~1:2的体积比充分混合;得外观呈乳白色的油乳剂,所述油乳剂为胸腺五肽缓释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所述步骤(2)为:将胸腺五肽溶解在体积浓度为6%的吐温-80水溶液中,所述每毫升吐温-80水溶液加入4毫克的胸腺五肽,然后调节酸碱度至pH3;得水相;
所述步骤(3)为:将水相与油相按照1:1的体积比充分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制备而得的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用途,其特征是:在制备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1310150115.4A 2013-04-25 2013-04-25 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Active CN103239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0115.4A CN103239709B (zh) 2013-04-25 2013-04-25 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0115.4A CN103239709B (zh) 2013-04-25 2013-04-25 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9709A CN103239709A (zh) 2013-08-14
CN103239709B true CN103239709B (zh) 2015-07-08

Family

ID=48919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0115.4A Active CN103239709B (zh) 2013-04-25 2013-04-25 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397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6115B (zh) * 2012-05-11 2015-11-25 浙江华尔成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胸腺五肽在制备治疗乳房炎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8676A (zh) * 2010-12-21 2011-04-20 中山大学 一种水溶性药物纳米粒及其混悬型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8676A (zh) * 2010-12-21 2011-04-20 中山大学 一种水溶性药物纳米粒及其混悬型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壳聚糖在药物缓释中的研究进展";周惠云;《海洋科学》;20060331(第3期);85-89 *
"微乳在现代药剂学中的研究进展";陈华兵;《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0831;第35卷(第8期);第502页左栏第1、2段,第505页左栏第3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39709A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o et al. Efficacy of nisin in treatment of clinical mastitis in lactating dairy cows
CN104758245B (zh) 一种硫酸头孢喹肟油性混悬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29547B (zh) 香芹酚在提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的应用
Pyörälä et al. Clinical, bacteri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aspects of bovine mastitis caused by aerobic and anaerobic pathogens
CN103479574A (zh) 一种用于防治干奶期奶牛乳房炎的乳房注入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127399A (ja) 牛の泌乳期の甚急性又は急性乳房炎に対する治療剤、並びに治療方法
Takahashi et al. Effect of intramammary injection of rboGM-CSF on milk levels of chemiluminescence activity, somatic cell count,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unt in Holstein cows with S. aureus subclinical mastitis
CN103239709B (zh) 胸腺五肽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560177A (zh) 含阿莫西林和黄芩素的兽用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8670B (zh) 一种治疗畜禽大肠杆菌感染疾病的复方组合物
CN103893760B (zh) 抗牛乳房炎耐药菌IgY与复合噬菌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制剂
KR20080083499A (ko) 젖소 유방염 치료용 조성물
CN106480161B (zh) 一种奶牛乳房炎检测试剂盒
CN105560374A (zh) 一种用于治疗奶牛乳腺炎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08121A (zh) 一种氯硝柳胺注射液及其制备和应用
Öney et al. Efficacy of an internal teat sealant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ntramammary antibiotic during the dry period treatment in dairy cows.
JP3597491B2 (ja) 泌乳牛における乳腺の免疫賦活化剤および賦活化方法
CN102058659A (zh) 藿香油在制备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Tiwari et al. Effect of dry cow therapy on incidence of clinical mastitis, milk yield and composition in crossbred cows
JP7360656B2 (ja) 乳房炎用注入剤
CN104586972B (zh) 一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黄连提取物溶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5044A (zh) 一种复方药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3386115A (zh) 胸腺五肽在制备治疗乳房炎药物中的应用
Sergei et al. Efficiency of parenteral application of preparations based on cephalosporins for mastitis treatment in milk cattle
CN104523863A (zh) 一种中药灌注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16

Address after: 1 B12A11, 39 building, 310012 Yue Yue Road, Hangzhou, Zhejiang, Xih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vision Wa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8 Xihu District, Zhejiang, Yuhang Tong Road, No. 866, No.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