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9316B - 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 Google Patents
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39316B CN103239316B CN201310187331.6A CN201310187331A CN103239316B CN 103239316 B CN103239316 B CN 103239316B CN 201310187331 A CN201310187331 A CN 201310187331A CN 103239316 B CN103239316 B CN 1032393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justing rod
- buttstrap
- neck
- lower jaw
- forene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它包括前颈肩托、后颈肩托、下颌托、后脑托、颈肩托连接件、下颌托调节件,后脑托调节件;所述的前颈肩托、后颈肩托对抱形成与颈部相仿的柱形,其中前颈肩托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胸部、肩部前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后颈肩托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背部、肩部后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下颌托的外侧壁轮廓与前颈肩托的内轮廓相仿,下颌托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下颌轮廓相仿;后脑托的外侧壁轮廓与后颈肩托的内轮廓相仿,后脑托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后脑轮廓相仿;所述的颈肩托连接件设置与前颈肩托、后颈肩托的两侧壁。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背景技术
各种颈椎手术术后应强制固定头部,防止过度伸张以及屈曲,避免骨骼以及肌肉再度损伤,传统石膏以及普通对称性颈托固定由于操作不方便,又不方便于观察伤口受到极大局限。石膏固定舒适性欠佳,同时无法调节,穿戴极不方便,长时间固定还容易出现湿疹,压迫性溃疡,增加患者痛苦。另外普通对称性颈托价格变化少,仅为大中小等型号,同时少量所谓可调性托仅仅是局部的微调,无法完全适合人体生理结构,固定效果欠佳,患者佩戴不舒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舒适的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前颈肩托、后颈肩托、下颌托、后脑托、颈肩托连接件、下颌托调节件,后脑托调节件;
所述的前颈肩托、后颈肩托对抱形成与颈部相仿的柱形,其中前颈肩托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胸部、肩部前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后颈肩托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背部、肩部后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下颌托的外侧壁轮廓与前颈肩托的内轮廓相仿,下颌托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下颌轮廓相仿;后脑托的外侧壁轮廓与后颈肩托的内轮廓相仿,后脑托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后脑轮廓相仿;所述的颈肩托连接件设置与前颈肩托、后颈肩托的两侧壁;
所述的下颌托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杆锁定件、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固定在前颈肩托外侧壁的前端,第一调节杆设置在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并能够沿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上下滑动,第一调节杆锁定件设置在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并与第一调节杆接触,第一调节杆的上端头固定于下颌托外侧壁的前端;
所述的后脑托调节件包括第二调节杆锁定件、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固定在后颈肩托外侧壁的后端,第二调节杆设置在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并能够沿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上下滑动,第二调节杆锁定件设置在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并与第二调节杆接触,第二调节杆的上端头固定于后脑托外侧壁的后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材料经济易取,制作容易,患者家属容易掌握,成本低,2使用石膏固定需要等伤口愈合后方可实施,而此颈托因其可拆卸性对伤口换药与拆线无妨碍,术后即可使用,起到了早期固定,适当加压,减轻伤口渗血的作用,便于术后观察伤口,利于伤口愈合。3可使患者术后头颈固定于合适体位,更快改善术后颈部的不适,明显优于石膏以及普通对称性颈托的固定,4可调试颈托使用方便,四向可调节,安全性高,患者玩耍、进食、睡眠、上学、工作、更衣、洗澡等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颈部可自由活动,因其透气性好,尤其适合气候炎热的地方,只需两部分从颈部前后对合连接,根据患者颈部的粗细程度不同,调至适当松紧程度。5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优于石膏以及普通颈托,使患者感受到柔软舒适,轻便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前颈肩托、2后颈肩托、3下颌托、4后脑托、5颈肩托连接件、6下颌托调节件,7后脑托调节件、61第一调节杆锁定件、62第一调节杆、63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71第二调节杆锁定件、72第二调节杆、73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8吸痰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它包括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下颌托3、后脑托4、颈肩托连接件5、下颌托调节件6,后脑托调节件7;
所述的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对抱形成与颈部轮廓相仿的柱形,这样可以在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对抱的时候,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套设在患者颈部外周,而又减少对患者的影响;其中前颈肩托1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胸部、肩部前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后颈肩托2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背部、肩部后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这样,可以通过患者的肩膀以及胸、背对本发明整体结构起到支撑作用,下颌托3的外侧壁轮廓与前颈肩托1的内轮廓相仿且设置于前颈肩托1的内侧,下颌托3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下颌轮廓相仿;后脑托4的外侧壁轮廓与后颈肩托2的内轮廓相仿且设置于后颈肩托2的内侧,后脑托4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后脑轮廓相仿;所述的颈肩托连接件5设置于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的两侧壁;下颌托3的外侧壁轮廓与前颈肩托1的内轮廓相仿且设置于前颈肩托1的内侧这样可以保证下颌托3能够沿前颈肩托1内侧上下滑动,而下颌托3不设置在前颈肩托1外侧,是因为一般来说,颈托上边沿的内侧,已经贴近人体脖子的部分,下颌托设置在前颈肩托外侧,那么就意味着前颈肩托的直径更小,可能前颈肩托更加贴近或直接贴到人体颈部,造成患者呼吸不顺。同理,后脑托4的外侧壁轮廓与后颈肩托2的内轮廓相仿且设置于后颈肩托2的内侧。
所述的下颌托调节件6包括第一调节杆锁定件61、第一调节杆62,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63,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63固定在前颈肩托1外侧壁的前端,第一调节杆62设置在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并能够沿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上下滑动,第一调节杆锁定件61设置在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并与第一调节杆62接触,第一调节杆62的上端头固定于下颌托3外侧壁的前端;
所述的后脑托调节件7包括第二调节杆锁定件71、第二调节杆72、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73,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73,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73固定在后颈肩托2外侧壁的后端,第二调节杆72设置在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并能够沿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上下滑动,第二调节杆锁定件71设置在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并与第二调节杆72接触,第二调节杆72的上端头固定于后脑托4外侧壁的后端。
下颌托调节件6选用的硬质的第一调节杆锁定件61、第一调节杆62,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63,这里的第一调节杆62起到了连接以及调节下颌托上升高度的功能,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起到了引导第一调节杆并对其限位的功能,为了保证第一调节杆的固定,而外在增加了第一调节杆锁定件,确保第一调节杆对应的下颌托固定牢固,同样,后脑托调节件的结构与下颌托调节件相对应。
所述的前颈肩托11、后颈肩托22、下颌托33、后脑托44的结构为内部采用硬质材料,外层包裹有软性材料的结构。这样可以在保证前颈肩托11、后颈肩托22、下颌托33、后脑托44的强度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在前颈肩托上还设有吸痰通道8。方便吸痰使用。
所述的颈肩托连接件为分别设于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的能够相互连接的带魔术贴的调节带,通过调节带调节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之间的松紧。在选用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便调节松紧的装置。
具体使用方式如下:将前颈肩托、后颈肩托对抱固设在患者颈部,之后通过颈肩托连接件两前颈肩托、后颈肩托连接,通过调整下颌托调节件6调节下颌托的高度,通过调整后脑托调节件调节后脑托的高度。
实施案例
实施例1
患者,王某:
性别:男,
年龄:10岁,
症状:“高处坠落后颈椎骨折”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后需颈托固定,
实施困难:由于患者系儿童,目前市面上颈托型号单一,可调节性差,对患儿来说不匹配,原计划采用石膏进行固定。
使用本发明的效果:使用本发明自制颈托后穿戴方便,固定确切,使术后锻炼恢复可顺利有效的进行;
预计出院时间:24天;
实际出院时间:15天;
实施例2
患者:姜某;
性别:男;
年龄:35岁;
诊断:“外伤后寰椎及枢椎骨折脱位”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后因颈椎内固定治疗后需要长期颈部固定;
实施难度:由于患者自身颈部细长,目前市面上传统颈托型号少,无法找到一款适合与患者使用的颈托,原计划采用石膏进行固定。
使用本发明的效果,使用本发明自制颈托后,对患者颈部肤贴性好,可稳定固定,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预计出院时间:21天;
实际出院时间:14天;
实施例3
患者:康某;
性别:女;
年龄:45岁;
诊断:“寰枕关节畸形”
治疗方案:手术行枕颈融合内固定治疗后需要长期颈部纵向支撑固定
实施难度:市面上传统颈托型号少,无法上下调节无法使用,计划采用石膏固定,但是由于需要长时间固定,石膏固定,透气性差,长期使用不方便;
使用本发明的效果,使用本发明自制颈托后,对患者颈部肤贴性好,可稳定纵向固定,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日常生活。
预计恢复时间:60天;
实际恢复时间:45天;
实施例4
患者:李某;
性别:女,
年龄:30岁,
诊断:“车祸后颅脑及颈椎复合伤”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后有气管切开并配合颈部固定,
实施难度:但因患者昏迷需长期吸痰护理,传统的颈托需摘下后才可吸痰,同时传统颈托无法调节可造成患者压疮形成;
使用本发明的效果,而使用我科自制颈托有预留气管切开处吸痰通道,使用方便,同时调节性好,不易形成皮肤损伤。
实施例5
患者:王某;
性别:男;
年龄:45岁,
诊断:“车祸后颈椎脱位”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后并需要配合长期通过颈托固定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
实施难度:因患者身材肥胖,颈部较粗,而传统颈托型号大小不适合该患者,且透气性差,容易造成皮肤慢性皮损,
使用本发明的效果:但使用我科自制颈托可调范围大,穿戴肤贴,与皮肤接触面广,不易卡压,几无损伤。
Claims (4)
1.一种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下颌托(3)、后脑托(4)、颈肩托连接件(5)、下颌托调节件(6),后脑托调节件(7);
所述的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对抱形成与颈部轮廓相仿的柱形,其中前颈肩托(1)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胸部、肩部前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后颈肩托(2)的下缘向外延伸形成同背部、肩部后半部接触的下仿形支撑边沿,下颌托(3)的外侧壁轮廓与前颈肩托(1)的内轮廓相仿且设置于前颈肩托(1)的内侧,下颌托(3)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下颌轮廓相仿;后脑托(4)的外侧壁轮廓与后颈肩托(2)的内轮廓相仿且设置于后颈肩托(2)的内侧,后脑托(4)的上缘向外延伸且与后脑轮廓相仿;所述的颈肩托连接件(5)设置于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的两侧壁;
所述的下颌托调节件(6)包括第一调节杆锁定件(61)、第一调节杆(62)、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63),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63)固定在前颈肩托(1)外侧壁的前端,第一调节杆(62)设置在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63)并能够沿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上下滑动,第一调节杆锁定件(61)设置在第一调节杆导向装置并与第一调节杆(62)接触,第一调节杆(62)的上端头固定于下颌托(3)外侧壁的前端;
所述的后脑托调节件(7)包括第二调节杆锁定件(71)、第二调节杆(72)、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73),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73)固定在后颈肩托(2)外侧壁的后端,第二调节杆(72)设置在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并能够沿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上下滑动,第二调节杆锁定件(71)设置在第二调节杆导向装置并与第二调节杆(72)接触,第二调节杆(72)的上端头固定于后脑托(4)外侧壁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下颌托(3)、后脑托(4)的结构为内部采用硬质材料,外层包裹有软性材料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其特征在于:在前颈肩托上还设有吸痰通道(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颈肩托连接件为分别设于前颈肩托(1)、后颈肩托(2)的能够相互连接的魔术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87331.6A CN103239316B (zh) | 2013-05-20 | 2013-05-20 | 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87331.6A CN103239316B (zh) | 2013-05-20 | 2013-05-20 | 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39316A CN103239316A (zh) | 2013-08-14 |
CN103239316B true CN103239316B (zh) | 2015-03-25 |
Family
ID=48919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87331.6A Active CN103239316B (zh) | 2013-05-20 | 2013-05-20 | 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393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49581A (zh) * | 2017-06-14 | 2017-08-18 | 三的部落(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颈托及其制作方法 |
CN107280890A (zh) * | 2017-07-28 | 2017-10-24 | 叶劲弦 | 颅脑术后用的头架 |
CN108992232A (zh) * | 2018-08-24 | 2018-12-14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一种骨科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
CN112914810B (zh) * | 2021-01-22 | 2023-05-09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一种可远程交互的颈托 |
CN112914803B (zh) * | 2021-01-22 | 2022-07-29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一种压力可调整的新型颈托 |
CN117122345B (zh) * | 2023-10-26 | 2024-03-19 | 衡阳市中心医院 | 一种基于γ射线的甲状腺功能评估智能检测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20406A (en) * | 1962-12-17 | 1965-11-30 | S H Camp & Company | Cervical collar |
WO2003079941A1 (en) * | 2002-03-22 | 2003-10-02 | Jung-Min Han | A traction apparatus for the cervical vertebrae |
DE20315296U1 (de) * | 2003-09-29 | 2003-12-04 | Wilhelm Julius Teufel Gmbh | Orthese |
CN201150587Y (zh) * | 2007-10-19 | 2008-11-19 | 侯慧芳 | 医用围领颈托 |
US10292856B2 (en) * | 2009-08-10 | 2019-05-21 | Ossur Hf | Cervical collar having height and circumferential adjustment |
CN203244480U (zh) * | 2013-05-20 | 2013-10-23 | 陈春美 | 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
-
2013
- 2013-05-20 CN CN201310187331.6A patent/CN10323931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39316A (zh) | 2013-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39316B (zh) | 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 |
CN203539602U (zh) | 神经内科用脑神经疾病患者全方位支撑理疗装置 | |
CN103735384A (zh) | 一种俯卧位手术体位垫 | |
CN203244480U (zh) | 多向可调节双层置换颈托 | |
CN205849721U (zh) | 一种踝关节功能锻炼带 | |
CN201643431U (zh) | 头部放射治疗固定装置 | |
CN101843548B (zh) | 颈腰牵引器 | |
CN203861524U (zh) | 腰椎牵引治疗保健器 | |
CN204352081U (zh) | 一种用于颈部骨折术后护理的头颈固定枕 | |
CN203315284U (zh) | 一种穿戴式腰椎牵引装置 | |
CN203736466U (zh) | 一种俯卧位手术体位垫 | |
CN204683180U (zh) | 一种颈腰保健多功能枕 | |
CN202802017U (zh) | 一种医用俯卧位床垫 | |
CN202760810U (zh) | 颈椎保健枕 | |
CN203183242U (zh) | 一种外科护理装置 | |
CN201040051Y (zh) | 多功能牵引床 | |
CN204427455U (zh) | 医疗康复枕头 | |
CN202270120U (zh) | 一种下肢按摩床 | |
CN217091066U (zh) | 一种改良的胸腰椎肢具 | |
CN202223492U (zh) | 一种俯卧位垫 | |
CN209951490U (zh) | 一种用于疼痛科临床的可穿戴式颈椎辅助治疗装置 | |
CN209529444U (zh) | 一种神经外科颈部托具 | |
CN2838586Y (zh) | 一种理疗按摩治疗床 | |
CN208910700U (zh) | 一种重建胸部的压力绷带 | |
CN204909923U (zh) | 一种可防止人体枕部压疮的医用减压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