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LF炉低碳深脱硫精炼方法,该精炼方法在实现钢水深脱硫的同时能有效控制增碳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F炉低碳深脱硫精炼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进站提温化渣:接通LF钢包吹氩装置后,加入适当量的Al线和萤石,并一次性加入用量为15~20Kg/t钢的石灰,使底吹氩流量保持在750~850NL/min直至石灰为熔融态后降至200~250NL/min,然后送电提温一段时间,直至石灰彻底化透实现炉渣白渣化后,停止送电;
2)停电强搅拌深脱硫:停电后,将底吹氩流量升至750~850NL/min,采用该大气量搅拌6~10min,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微正压状态;
3)调渣及调整成分:将底吹氩流量降至200~250NL/min后开始第二次送电,送电期间视钢水和炉渣状况调整成分,送电提温一段时间后,第二次停止送电;
4)第二次停电强搅拌深脱硫:第二次停电后,再将底吹氩流量升至750~850NL/min,采用该大气量搅拌3~6min,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微正压状态;
5)送电调温:将底吹氩流量降至150~200NL/min后开始第三次送电,直至将钢液温度调整至出站温度范围,软吹后关闭钢包吹氩装置,完成LF炉精炼。
所述步骤1)中,所述Al线通过喂线的方式将Alt%控制在重量百分含量0.065~0.075%,所述萤石按其与石灰重量比为1:6的量加入,所述送电提温时间为11~15min。Al用于调节炉渣熔化温度和粘度;合理量的萤石可助熔,降低炉渣的熔点,并调节炉渣粘度,改善其流动性,促进脱硫反应。
所述步骤1)中,所述炉渣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aO:45~49%;SiO2:5~9%;Al2O3:30~35%;MnO+FeO≤1%。CaO- Al2O3渣系具有较强的脱硫能力;为提高LF炉的脱硫能力,需将炉渣中氧含量降低,当炉渣中FeO含量低于2.5%后,炉渣的脱硫能力逐步提高,当FeO含量低于1%后,炉渣脱硫能力显著提高。
所述步骤1)中,在送电期间加入铝丸0.2~0.47Kg/t钢、萤石0.2~0.33Kg/t钢进行调渣。补充的铝丸能起到脱氧作用,并能结合脱硫产生的氧,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所述步骤2)中,将炉压控制在20~50Pa的微正压状态,搅拌期间加入铝丸0.067~0.33Kg/t钢。
所述步骤3)中,所述炉渣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aO:46~50%;SiO2:4~7%;Al2O3:33~38%;MnO+FeO≤1%。
所述步骤3)中,所述送电提温时间为待钢水温度升至出站要求温度以上20~30℃止,在送电期间加入铝丸0.13~0.33Kg/t钢。
所述LF炉低碳深脱硫精炼方法的精炼周期控制在39~49min。
所述步骤4)中,将炉压控制在20~50Pa的微正压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通过优化LF炉全程吹氩供气模型,分阶段动态控制氩气流量,以确保有足够的吹氩搅拌功来保证脱硫效果的同时,避免了在加热过程中氩气流量过大而导致钢、渣剧烈翻腾,使得钢、渣与石墨电极接触反应而导致增碳。
其二,本发明采用送电和停电交替进行的间歇加热方式,并对送电期间和停电期间的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在送电期间通过减小氩气流量来降低搅拌强度,脱硫的同时减少增碳,同时,在送电期间完成造渣、钢水升温,及调整成分等任务;在停电期间增大氩气流量来加强搅拌,完成深脱硫。从而整个精炼过程中,既完成了深脱硫又有效控制了增碳。
其三,本发明造渣工艺优良,该白渣碱度高、流动性好,本发明方法脱硫率达90%以上,增碳控制在50ppm以下,可稳定生产硫含量在8 ppm以下的钢产品。
其四,本发明用仅用铝、石灰,及萤石等几种常规材料便完成了钢水深脱硫任务,药剂投入少,节约了成本。
其五,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清晰,精炼周期控制合理,可操作性强,易于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实施例1:
LF炉进站钢水初始碳和硫的含量:C:0.045%,S:0.0086%。
1)进站提温化渣:钢水进LF炉站后,开大氩气破渣,氩气流量7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喂Al线将Alt%调整至0.065%。并一次性加入石灰,石灰用量为15Kg/t钢,萤石用量2.5Kg/t钢,大氩气量搅拌至石灰为熔融态后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0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提温11min,送电过程保持氩气流量在200NL/min,根据炉渣状况可加入铝丸0.2Kg/t钢、萤石0.2Kg/t钢调渣。在第一次送电结束前需保证石灰彻底化透且实现白渣。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45%,SiO2:9%,Al2O3:30%,MnO+FeO:0.76%。
2)停电强搅拌深脱硫:停电,调整氩气流量为7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该大气量搅拌6min,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20Pa。搅拌期间补加铝丸0.067Kg/t钢。大气量搅拌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47%,S 0.0013%,至此,增碳量为0.002%,脱硫率为85%。
3)调渣及调整成分:第二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0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升温,送电时间12min,钢水温度达到出站温度标准以上20℃,在送电过程中视钢水Alt%补加铝丸0.13Kg/t钢。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46%,SiO2:7%,Al2O3:33%,MnO+FeO:0.73%。
4)第二次停电强搅拌深脱硫:第二次停电,调整氩气流量至7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大气量搅拌,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20Pa。根据前样中硫含量,搅拌3min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48%,S:0.0008%,至此,增碳为0.003%,脱硫率为91%。
5)送电调温:第三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流量调整至1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00~150mm范围),送电5min后温度达出站条件,软吹后停气完成LF炉精炼,精炼周期39min左右即可完成低碳、超低硫精炼操作。
LF炉出站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49%,S:0.0008%。LF炉精炼过程增碳量为0.004%,脱硫率为91%。
实施例2:
LF炉进站钢水初始碳和硫的含量:C:0.046%,S:0.0089%。
1)进站提温化渣:钢水进LF炉站后,开大氩气破渣,氩气流量77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喂Al线将Alt%调整至0.068%。并一次性加入石灰,石灰用量为17Kg/t钢,萤石用量2.8Kg/t钢,大氩气量搅拌至石灰为熔融态后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2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提温12min,送电过程保持氩气流量在22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根据炉渣状况可加入铝丸0.27Kg/t钢、萤石0.23Kg/t钢调渣。在第一次送电结束前需保证石灰彻底化透且实现白渣。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46%,SiO2:8%,Al2O3 :31%,MnO+FeO:0.74%。
2)停电强搅拌深脱硫:停电,调整氩气流量77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大气量搅拌8min,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25Pa。搅拌期间可适量补加铝丸0.13Kg/t钢。大气量搅拌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48%,S:0.0011%,至此,增碳0.002%,脱硫率88%。
3)调渣及调整成分:第二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2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升温,送电时间12min,钢水温度达到出站温度标准以上22℃,送电过程视钢水Alt%补加铝丸0.2Kg/t钢。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47%,SiO2:6%,Al2O3:34%,MnO+FeO:0.71%。
4)第二次停电强搅拌深脱硫:第二次停电,调整氩气流量至77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大气量搅拌,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25Pa。根据前样中硫含量,搅拌4min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49%,S:0.0007%,至此,增碳为0.003%,脱硫率为92%。
5)送电调温:第三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流量调整至17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00~150mm范围),送电5min后温度达出站条件,软吹后停气完成LF炉精炼,精炼周期43min即可完成低碳、超低硫精炼操作。
LF炉出站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50%,S:0.0007%。LF炉精炼过程增碳量为0.004%,脱硫率为92%。
实施例3:
LF炉进站钢水初始碳和硫的含量:C:0.047%,S:0.0094%。
1)进站提温化渣:钢水进LF炉站后,开大氩气破渣,氩气流量80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喂Al线将Alt%调整至0.070%。并一次性加入石灰,石灰用量为18Kg/t钢,萤石用量3Kg/t钢,大氩气量搅拌至石灰为熔融态后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3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提温13min,送电过程保持氩气流量在23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根据炉渣状况可加入铝丸0.33Kg/t钢、萤石0.27Kg/t钢调渣。在第一次送电结束前需保证石灰彻底化透且实现白渣。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47%,SiO2:7%,Al2O3:33%,MnO+FeO:0.71%。
2)停电强搅拌深脱硫:停电,调整氩气流量80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大气量搅拌8min,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30Pa。搅拌期间可适量补加铝丸0.2Kg/t钢。大气量搅拌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49%,S:0.0010%,至此,增碳量为0.002%,脱硫率为89%。
3)调渣及调整成分:第二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调整至23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升温,送电时间12min,钢水温度达到出站温度标准以上25℃,送电过程视钢水Alt%补加铝丸0.2Kg/t钢。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48%,SiO2:5%,Al2O3 :36%,MnO+FeO:0.68%。
4)第二次停电强搅拌深脱硫:第二次停电,调整氩气流量至80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大气量搅拌,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30Pa。根据前样中硫含量,搅拌4min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50%,S:0.0007%,至此,增碳量为0.003%,脱硫率为93%。
5)送电调温:第三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流量调整至18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00~150mm范围),送电5min后温度达出站条件,软吹后停气完成LF炉精炼,精炼周期44min即可完成低碳、超低硫精炼操作。
LF炉出站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52%,S:0.0007%。LF炉精炼过程增碳量为0.005%,脱硫率为93%。
实施例4:
LF炉进站钢水初始碳和硫的含量:C:0.048%,S:0.0096%。
1)进站提温化渣:钢水进LF炉站后,开大氩气破渣,氩气流量82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喂Al线将Alt%调整至0.072%。并一次性加入石灰,石灰用量为19Kg/t钢,萤石用量3.2Kg/t钢,大氩气量搅拌至石灰为熔融态后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4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提温14min,送电过程保持氩气流量在24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根据炉渣状况可加入铝丸0.4Kg/t钢、萤石0.3Kg/t钢调渣。在第一次送电结束前需保证石灰彻底化透且实现白渣。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48%,SiO2:6%,Al2O3:34%,MnO+FeO:0.69%。
2)停电强搅拌深脱硫:停电,调整氩气流量82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大气量搅拌9min,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40Pa。搅拌期间可适量补加铝丸0.27Kg/t钢。大气量搅拌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50%,S:0.0009%,至此,增碳量为0.002%,脱硫率为91%。
3)调渣及调整成分:第二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4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升温,送电时间12min,钢水温度达到出站温度标准以上27℃,送电过程视钢水Alt%补加铝丸0.2Kg/t钢。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49%,SiO2:5%,Al2O3:37%,MnO+FeO:0.65%。
4)第二次停电强搅拌深脱硫:第二次停电,调整氩气流量至82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大气量搅拌,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40Pa。根据前样中硫含量,搅拌5min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51%,S:0.0006%,至此,增碳量为0.003%,脱硫率为94%。
5)送电调温:第三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流量调整至19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00~150mm范围),送电5min后温度达出站条件,软吹后停气完成LF炉精炼,精炼周期47min即可完成低碳、超低硫精炼操作。
LF炉出站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53%,S:0.0006%。LF炉精炼过程增碳量为0.005%,脱硫率为94%。
实施例5:
LF炉进站钢水初始碳和硫的含量:C:0.049%,S:0.0097%。
1)进站提温化渣:钢水进LF炉站后,开大氩气破渣,氩气流量8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喂Al线将Alt%调整至0.075%。并一次性加入石灰,石灰用量为20Kg/t钢,萤石用量3.3Kg/t钢,大氩气量搅拌至石灰为熔融态后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提温15min,送电过程保持氩气流量在2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根据炉渣状况可加入铝丸0.47Kg/t钢、萤石0.33Kg/t钢调渣。在第一次送电结束前需保证石灰彻底化透且实现白渣。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49%,SiO2:5%,Al2O3:35%,MnO+FeO:0.67%。
2)停电强搅拌深脱硫:停电,调整氩气流量8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大气量搅拌10min,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50Pa。搅拌期间可适量补加铝丸0.33Kg/t钢。大气量搅拌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51%,S:0.0008%,至此,增碳量为0.002%,脱硫率为92%。
3)调渣及调整成分:第二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50~200mm范围),送电升温,送电时间12min,钢水温度达到出站温度标准以上30℃,送电过程视钢水Alt%补加铝丸0.33Kg/t钢。炉渣成分及各自含量为:CaO:50%,SiO2:4%,Al2O3:38%,(MnO+FeO):0.63%。
4)第二次停电强搅拌深脱硫:第二次停电,调整氩气流量至85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300~400mm范围),采用大气量搅拌,同时调节除尘风机风量,将炉压控制在50Pa。根据前样中硫含量,搅拌6min后取样,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52%,S:0.0005%,至此,增碳量为0.003%,脱硫率为95%。
5)送电调温:第三次送电,送电前将氩气流量调整至200NL/min(目测钢液面渣层氩花在100~150mm范围),送电4min后温度达出站条件,软吹后停气完成LF炉精炼,精炼周期控制在49min即可完成低碳、超低硫精炼操作。
LF炉出站钢水中碳和硫的含量为:C:0.054%,S:0.0005%。LF炉精炼过程增碳量为0.005%,脱硫率为95%。
将实施例1~5与LF炉常规的低硫钢处理模式进行对比,处理效果对比如下表1:
表1
分析表1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的深脱硫工艺,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LF炉出站硫含量可以控制在8ppm以内,且增碳量小于50ppm。而采用LF炉的常规处理模式处理实施例1~5中的样品,LF炉出站硫含量为15~20ppm,增碳量达100~200ppm,因此,本发明能在实现钢水深脱硫的同时有效控制增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