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4740A - 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内饰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内饰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14740A CN103214740A CN2013101589216A CN201310158921A CN103214740A CN 103214740 A CN103214740 A CN 103214740A CN 2013101589216 A CN2013101589216 A CN 2013101589216A CN 201310158921 A CN201310158921 A CN 201310158921A CN 103214740 A CN103214740 A CN 1032147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propylene
- weight part
- composite material
- degrees centigrade
- matrix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9000003963 anti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3078 antioxida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2216 antistat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112 inhib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29940040145 liniment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0865 lini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FPYJFEHAWHCUMM-UHFFFAOYSA-N maleic anhydride Chemical group O=C1OC(=O)C=C1 FPYJFEHAWHCUM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21536 Zeo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Al]O[Al]=O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2808 molecular sie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5543 nano-size silicon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sodium alumin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Na+].[Al+3].[O-][Si]([O-])=O.[O-][Si]([O-])=O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0457 zeoli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FPAFDBFIGPHWGO-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magnesium;hydrate Chemical group O.[Mg]=O.[Mg]=O.[Mg]=O.O=[Si]=O.O=[Si]=O.O=[Si]=O.O=[Si]=O FPAFDBFIGPHWG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69 gran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179 gran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CJZGTCYPCWQAJB-UHFFFAOYSA-L calcium stearate Chemical group [Ca+2].CCCCCCCCCCCCCCCCCC([O-])=O.CCCCCCCCCCCCCCCCCC([O-])=O CJZGTCYPCWQAJB-UHFFFAOYSA-L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8116 calcium stea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5000013539 calcium stearate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150000002989 phenol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150000008301 phosphite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QIQXTHQIDYTFRH-UHFFFAOYSA-N octadecanoic acid Chemical group CCCCCCCCCCCCCCCCCC(O)=O QIQXTHQIDYTFR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BGYHLZZASRKEJE-UHFFFAOYSA-N [3-[3-(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yl)propanoyloxy]-2,2-bis[3-(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yl)propanoyloxymethyl]propyl] 3-(3,5-ditert-butyl-4-hydroxyphenyl)propanoate Chemical group CC(C)(C)C1=C(O)C(C(C)(C)C)=CC(CCC(=O)OCC(COC(=O)CCC=2C=C(C(O)=C(C=2)C(C)(C)C)C(C)(C)C)(COC(=O)CCC=2C=C(C(O)=C(C=2)C(C)(C)C)C(C)(C)C)COC(=O)CCC=2C=C(C(O)=C(C=2)C(C)(C)C)C(C)(C)C)=C1 BGYHLZZASRKEJ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678 scratch resista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2745 toughen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5000006708 antioxidan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153 chemical reaction re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MNIXWIUMCBBBL-UHFFFAOYSA-N 2-(2-phenylpropan-2-ylperoxy)propan-2-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C(C)(C)OOC(C)(C)C1=CC=CC=C1 XMNIXWIUMCBB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76489 Merlangius merlang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113 non-polar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61 polyme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81 surface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汽车内饰件。其中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包含:40-6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0-30重量份的填料;1-5重量份的相容剂;5-15重量份的增韧剂;1-5重量份的耐刮擦剂;1-5重量份的气味吸附剂;5-15重量份的抗静电剂;0.1-0.5重量份的抗氧剂;和0.3-1重量份润滑剂。由此,可以得到具有低气味、表面耐刮擦、表面电阻率低、且机械性能优异特点的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内饰件。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由于其比重低,性能好,易于加工成型和价格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部件。但由于聚丙烯原料的硬度不高,作为汽车内饰件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刮伤,制件表面泛白,影响美观,而随着环保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车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开发和使用同时满足低气味、耐刮擦且抗静电要求的聚丙烯材料已成为现在汽车内饰件的基本要求。但这些聚丙烯汽车内饰件过一段时间后表面往往会吸附灰尘,且灰尘较难擦拭干净。这是由于聚丙烯材料是非极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表面电阻率高(1016-1018Ω),很容易产生静电而吸附灰尘。通过降低汽车内饰件聚丙烯材料表面电阻率,消除静电,从而使汽车内饰件能够长期的清洁无尘,开发同时满足低气味、耐刮擦、并具有抗静电性能的汽车内饰将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因此,目前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材料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同时具有气味低、表面耐刮擦性能优良、表面电阻率低、且机械性能优异特点的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包含:40-6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0-30重量份的填料;1-5重量份的相容剂;5-15重量份的增韧剂;1-5重量份的耐刮擦剂;1-5重量份的气味吸附剂;5-15重量份的抗静电剂;0.1-0.5重量份的抗氧剂;0.3-1重量份的润滑剂。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气味低、表面耐刮擦性能优良、表面电阻率低、且机械性能优异等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聚丙烯树脂的结晶度≥70%,气味等级≤2级。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填料为滑石粉,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6微米-10微米。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其中,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气味等级不大于3级。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增韧剂为三元丙橡胶或乙烯辛烯共聚物的至少一种。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气味吸附剂为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粒径为20微米到60微米,其中所述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1:1。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其中,受阻酚类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质量比为1:2。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盐,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上述所限定的比例,将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耐刮擦剂,气味吸附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以便得到混合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所述混合原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以便获得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由此,可以制备获得气味低、表面耐刮擦性能优良、表面电阻率低、且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从而作为汽车内饰的材料,满足汽车内饰件的综合要求。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制备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80摄氏度~210摄氏度,螺杆转速为200转/分钟~450转/分钟,真空度为-0.03Mpa~-0.06Mpa由此,可以有效的制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制备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注塑成型。由此,可以有效的制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汽车内饰件是由上述制备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而得。由此,可以制备获得气味低、表面耐刮擦性能优良、表面电阻率低、且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从而作为汽车内饰的材料,满足汽车内饰件的综合要求。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包含:40-6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0-30重量份的填料;1-5重量份的相容剂;5-15重量份的增韧剂;1-5重量份的耐刮擦剂;1-5重量份的气味吸附剂;5-15重量份的抗静电剂;0.1-0.5重量份的抗氧剂;0.3-1重量份的润滑剂。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气味低、表面耐刮擦性能优良、表面电阻率低、且机械性能优异等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聚丙烯树脂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是本领域常规用于制作汽车内饰的聚丙烯材料,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可以采用结晶度为结晶度≥70%,气味等级≤2级的低气味高结晶度的聚丙烯树脂。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并且降低复合材料的化学气味,从而得到一种低气味高结晶度、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填料为滑石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滑石粉并不受特别限制,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滑石粉作为填料,只要可以使得根据本是实施例的聚丙烯材料更加紧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可以采用6微米~10微米粒径的滑石粉。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从而得到一种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相容剂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使得根据本发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可以混合均匀,彼此容和即可,可以是本领域的常规使用的任何相容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所采用的相容剂可以为低气味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低气味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由引发剂、马来酸酐和聚丙烯组成,其中引发剂、马来酸酐和聚丙烯的配比以及制备工艺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通过配合适当的挤出工艺,使得制得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中马来酸酐的残余量小,气味低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节。发明人惊奇的发现,当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引发剂、马来酸酐和聚丙烯的配比为1:1.5:95,配合150摄氏度~160摄氏度的挤出工艺,所获得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中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大于1.2,且气味等级≤3级。由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同时由于根据本发明所采用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为低气味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因此可以保证所得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不具有化学气味,从而得到一种低气味、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增韧剂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使得所获得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满足用于汽车内饰材料韧性的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增韧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所采用的增韧剂可以为三元丙橡胶或乙烯辛烯共聚物的至少一种。由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从而得到一种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耐刮擦剂不受特别限制,只要使得所获得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满足用于汽车内饰材料耐刮擦的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耐刮擦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所采用的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活性聚硅氧烷是通过对硅氧烷进行表面处理,高温诱发与其塑料表面的活性集团交联。由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改善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表面耐刮擦性能、提高其机械性能,从而得到一种耐刮擦、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气味吸附剂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满足车内的空气质量要求,降低车内挥发性有害物质的释放,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气味吸附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气味吸附剂可以包含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包含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气味吸附剂中3种物质的比例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有效的吸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中各种化学试剂的气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比例为1:1:1。发明人惊奇的发现,只有当采用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比例为1:1:1的复配的气味吸附剂时,可以有效的吸附聚丙烯复合材料中各种化学试剂的气味,从而使得所制得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满足车内的空气质量要求,降低车内挥发性有害物质的释放,达到环保要求。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作为气味吸附剂的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粒径并不受特别限制,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用于吸附气味的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粒,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粒的粒径分别为20微米~60微米。由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降低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化学气味、提高其机械性能,从而得到一种低气味且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抗静电剂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降低本发明实施例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消除静电,可以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抗静电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抗静电剂可以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发明人惊奇的发明发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属于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永久型抗静电剂能在复合材料中形成明显的纤维状导电网路,从而达到降低材料表面电阻率的效果,该抗静电剂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从复合材料中析出,是一种理想的消除复合材料的静电,从而使得所制得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满足车内的空气质量要求。由此,可以进一步有效地降低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电阻率、消除静电,并提高其机械性能,从而得到一种低电阻率且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抗氧化剂并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可以有效地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抗氧化性,可以采用本领域任何常规的抗氧化剂,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抗氧剂可以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并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受阻酚类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质量比并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质量比1:2。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从而得到一种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润滑剂并不受特别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润滑剂可以为硬脂酸盐,优选地,该硬脂酸盐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由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从而得到一种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上述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以便得到混合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所述混合原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以便获得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由此,可以制备获得气味低、表面耐刮擦性能优良、表面电阻率低、且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从而作为汽车内饰的材料,满足汽车内饰件的综合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80摄氏度~210摄氏度,螺杆转速为200转/分钟~450转/分钟,真空度为-0.03Mpa~-0.06Mpa。由此,可以有效的制备上述聚丙烯复合材料,从而作为汽车内饰的材料,满足汽车内饰件的综合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制备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注塑成型。由此,可以有效的制备上述聚丙烯复合材料,从而作为汽车内饰的材料,满足汽车内饰件的综合要求。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汽车内饰件是由上述制备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而得。由此,可以制备获得气味低、表面耐刮擦性能优良、表面电阻率低、且机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从而作为汽车内饰的材料,满足汽车内饰件的综合要求。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
聚丙烯树脂 55重量份;
填料 20重量份;
相容剂 3重量份
增韧剂 10重量份;
耐刮擦剂 3重量份;
气味吸附剂 3重量份;
抗静电剂 5重量份;
抗氧剂 0.3重量份;和
润滑剂 0.7重量份。
其中,聚丙烯为低气味高结晶聚丙烯,填料为2000目的滑石粉,相容剂为低气味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韧剂为POE,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气味吸附剂为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组合物,其质量比为1:1:1,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抗氧剂为1010和168复配,质量比为1:2,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将上述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耐刮擦剂、气味吸附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8分钟,高混机的转速为800转/分,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造粒,其挤出工艺为:一区180摄氏度~190摄氏度,二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三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四区185摄氏度~195摄氏度,螺杆转速为300转/分~400转/分,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
聚丙烯树脂 50重量份;
填料 20重量份;
相容剂 3重量份
增韧剂 10重量份;
耐刮擦剂 3重量份;
气味吸附剂 3重量份;
抗静电剂 10重量份;
抗氧剂 0.3重量份;和
润滑剂 0.7重量份。
其中,聚丙烯为低气味高结晶聚丙烯,填料为2000目的滑石粉,相容剂为低气味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韧剂为POE,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气味吸附剂为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组合物,其质量比为1:1:1,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抗氧剂为1010和168复配,质量比为1:2,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将上述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耐刮擦剂、气味吸附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8分钟,高混机的转速为800转/分,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造粒,其挤出工艺为:一区180摄氏度~190摄氏度,二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三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四区185摄氏度~195摄氏度,螺杆转速为300转/分~400转/分,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
聚丙烯树脂 45重量份;
填料 20重量份;
相容剂 3重量份
增韧剂 10重量份;
耐刮擦剂 3重量份;
气味吸附剂 3重量份;
抗静电剂 15重量份;
抗氧剂 0.3重量份;和
润滑剂 0.7重量份。
其中,聚丙烯为低气味高结晶聚丙烯,填料为2000目的滑石粉,相容剂为低气味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韧剂为POE,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气味吸附剂为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组合物,其质量比为1:1:1,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抗氧剂为1010和168复配,质量比为1:2,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将上述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耐刮擦剂、气味吸附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8分钟,高混机的转速为800转/分,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造粒,其挤出工艺为:一区180摄氏度~190摄氏度,二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三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四区185摄氏度~195摄氏度,螺杆转速为300转/分~400转/分,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
聚丙烯树脂 48重量份;
填料 20重量份;
相容剂 3重量份
增韧剂 10重量份;
耐刮擦剂 5重量份;
气味吸附剂 3重量份;
抗静电剂 10重量份;
抗氧剂 0.3重量份;和
润滑剂 0.7重量份。
其中,聚丙烯为低气味高结晶聚丙烯,填料为2000目的滑石粉,相容剂为低气味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韧剂为POE,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气味吸附剂为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组合物,其质量比为1:1:1,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抗氧剂为1010和168复配,质量比为1:2,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将上述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耐刮擦剂、气味吸附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8分钟,高混机的转速为800转/分,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造粒,其挤出工艺为:一区180摄氏度~190摄氏度,二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三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四区185摄氏度~195摄氏度,螺杆转速为300转/分~400转/分,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
聚丙烯树脂 48重量份;
填料 20重量份;
相容剂 3重量份
增韧剂 10重量份;
耐刮擦剂 3重量份;
气味吸附剂 5重量份;
抗静电剂 10重量份;
抗氧剂 0.3重量份;和
润滑剂 0.7重量份。
其中,聚丙烯为低气味高结晶聚丙烯,填料为2000目的滑石粉,相容剂为低气味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韧剂为POE,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气味吸附剂为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组合物,其质量比为1:1:1,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抗氧剂为1010和168复配,质量比为1:2,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将上述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耐刮擦剂、气味吸附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8分钟,高混机的转速为800转/分,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造粒,其挤出工艺为:一区180摄氏度~190摄氏度,二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三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四区185摄氏度~195摄氏度,螺杆转速为300转/分~400转/分,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
聚丙烯树脂 60重量份;
填料 20重量份;
相容剂 3重量份
增韧剂 10重量份;
耐刮擦剂 5重量份;
气味吸附剂 3重量份;
抗氧剂 0.3重量份;和
润滑剂 0.7重量份。
其中,聚丙烯为低气味高结晶聚丙烯,填料为2000目的滑石粉,相容剂为低气味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韧剂为POE,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气味吸附剂为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组合物,其质量比为1:1:1,抗氧剂为1010和168复配,质量比为1:2,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将上述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耐刮擦剂、气味吸附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8分钟,高混机的转速为800转/分,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造粒,其挤出工艺为:一区180摄氏度~190摄氏度,二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三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四区185摄氏度~195摄氏度,螺杆转速为300转/分~400转/分,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
聚丙烯树脂 53重量份;
填料 20重量份;
相容剂 3重量份
增韧剂 10重量份;
气味吸附剂 3重量份;
抗静电剂 10重量份;
抗氧剂 0.3重量份;和
润滑剂 0.7重量份。
其中,聚丙烯为低气味高结晶聚丙烯,填料为2000目的滑石粉,相容剂为低气味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韧剂为POE,气味吸附剂为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组合物,其质量比为1:1:1,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抗氧剂为1010和168复配,质量比为1:2,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将上述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气味吸附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8分钟,高混机的转速为800转/分,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造粒,其挤出工艺为:一区180摄氏度~190摄氏度,二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三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四区185摄氏度~195摄氏度,螺杆转速为300转/分~400转/分,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
聚丙烯树脂 43重量份;
填料 20重量份;
相容剂 3重量份
增韧剂 10重量份;
耐刮擦剂 3重量份;
抗静电剂 10重量份;
抗氧剂 0.3重量份;和
润滑剂 0.7重量份。
其中,聚丙烯为低气味高结晶聚丙烯,填料为2000目的滑石粉,相容剂为低气味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韧剂为POE,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抗氧剂为1010和168复配,质量比为1:2,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将上述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耐刮擦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润滑剂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8分钟,高混机的转速为800转/分,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经熔融、造粒,其挤出工艺为:一区180摄氏度~190摄氏度,二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三区190摄氏度~200摄氏度,四区185摄氏度~195摄氏度,螺杆转速为300转/分~400转/分,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性能测试
将上述方法完成造粒的汽车内饰聚丙烯材料在80摄氏度~90摄氏度下烘烤2小时,然后将干燥好的粒子在注塑成型机上注塑出标准测试样条。
拉伸强度按GB/T1040.2-2006标准进行检测,样条尺寸(mm):180×10×4,拉伸速度为50mm/min;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按GB/T9341-2008,样条尺寸(mm):80×10×4,弯曲速度为20mm/min;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GB/T1843-2008标准进行检测,样条尺寸(mm):80×10×4,剩余缺口厚度为2mm;耐挂擦按PV3952进行测试,负荷为10N,通过测定材料表面的ΔL来评判其耐刮擦性能,ΔL的数值越小,表示材料的耐刮擦性能越好;气味按照PV3900进行测试,将试样放入一个密封的没有气味的瓶子里,密封的瓶子被放入80摄氏度的炉子中加热2小时,随即开始按照PV3900进行测定,有5个以上的测试者分别对气味做出评估,最后的平均值即为检测结果,1级无气味,2级有气味,但无干扰性,3级有明显气味,但无干扰性,4级有干扰性气味,5级有强烈的干扰性气味,6级有难以忍受的气味;表面电阻率按GB/T1410-2006进行测试,测试电压500V,充电时间15s,测试温度(23±2)摄氏度,相对湿度(65±5)%。
材料的综合性能通过测试所得到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耐刮擦性能、气味和抗静电性能进行评判。实施例1至实施例5所制备的聚丙烯汽车内饰料的性能表征见表1。对比例1至对比例3所制备的聚丙烯汽车内饰料的性能表征见表2。
表1
表2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实例1、实例2、实例3和对比例1是在填充、增韧剂、相容剂、耐刮擦剂、气味吸附剂不变的情况下,添加抗静电剂,材料的表面电阻率降低,且增加抗静电剂的含量,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减小,材料的抗静电性能提高,材料具备汽车内饰件低气味、耐刮擦和抗静电的要求。实例2、实例4和对比例2是在填充、增韧剂、相容剂、抗静电剂、气味吸附剂不变的情况下,添加耐刮擦剂,材料的耐刮擦性能提高,且材料的增加耐刮擦剂的含量增加,材料的耐刮擦性能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气味和抗静电性能变化不大。实例2、实例5和对比例3在填充、增韧剂、相容剂、抗静电剂、耐刮擦剂不变的情况下,添加气味吸附剂,材料的气味性降低,而增加气味吸附剂剂的含量,材料的气味进一步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耐刮擦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变化不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含:
聚丙烯树脂 40-60重量份;
填料 0-30重量份;
相容剂 1-5重量份;
增韧剂 5-15重量份;
耐刮擦剂 1-5重量份;
气味吸附剂 1-5重量份;
抗静电剂 5-15重量份;
抗氧剂 0.1-0.5重量份;和
润滑剂 0.3-1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树脂的结晶度不小于70%,气味等级不大于2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滑石粉,所述滑石粉的粒径为6微米-1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其中,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气味等级不大于3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三元丙橡胶或乙烯辛烯共聚物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刮擦剂为活性聚硅氧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吸附剂包含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粒径为20微米到60微米,其中所述沸石、分子筛和纳米氧化硅的重量比为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混合物,
其中,受阻酚类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抗氧剂168,
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质量比为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盐,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
11.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10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权利要求1-10所限定的比例,将聚丙烯树脂,填料,相容剂,增韧剂,耐刮擦剂,气味吸附剂,抗静电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以便得到混合原料;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将所述混合原料进行熔融挤出、造粒,以便获得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180摄氏度~210摄氏度,螺杆转速为200转/分钟~450转/分钟,真空度为-0.03Mpa~-0.06Mpa。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注塑成型。
14.一种汽车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内饰件由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58921.6A CN103214740B (zh) | 2013-04-28 | 2013-04-28 | 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内饰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58921.6A CN103214740B (zh) | 2013-04-28 | 2013-04-28 | 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内饰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14740A true CN103214740A (zh) | 2013-07-24 |
CN103214740B CN103214740B (zh) | 2015-06-03 |
Family
ID=4881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5892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4740B (zh) | 2013-04-28 | 2013-04-28 | 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内饰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14740B (zh)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81393A (zh) * | 2013-09-06 | 2014-01-01 | 四川大学 | 具有连续交替层状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804898A (zh) * | 2014-02-28 | 2014-05-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周边内饰件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4448571A (zh) * | 2014-09-28 | 2015-03-25 | 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低voc耐刮擦汽车内饰专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4861688A (zh) * | 2015-04-27 | 2015-08-26 | 舒城县淳风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特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80616A (zh) * | 2016-08-30 | 2017-02-08 | 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金属质感低光泽汽车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6995553A (zh) * | 2016-01-26 | 2017-08-01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耐刮擦连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47545A (zh) * | 2017-10-30 | 2018-05-18 | 江苏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057306A (zh) * | 2019-12-25 | 2020-04-24 | 会通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tpv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171456A (zh) * | 2018-11-13 | 2020-05-19 | 联泓(江苏)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793273A (zh) * | 2019-04-09 | 2020-10-20 | 上海奉坤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耐刮擦改性p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280188A (zh) * | 2020-11-18 | 2021-01-29 | 辽阳市晨阳编织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500638A (zh) * | 2020-11-30 | 2021-03-16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良外观环保型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845728A (zh) * | 2021-10-26 | 2021-12-28 | 苏州优矿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031856A (zh) * | 2021-12-27 | 2022-02-11 | 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内饰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479272A (zh) * | 2022-01-25 | 2022-05-13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85898A (zh) * | 2020-12-26 | 2022-07-0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改性材料在汽车内饰零件上的应用 |
CN115895113A (zh) * | 2022-11-18 | 2023-04-0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热可回收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7209886A (zh) * | 2023-08-30 | 2023-12-12 |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耐刮擦高韧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17624779A (zh) * | 2023-11-15 | 2024-03-01 | 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内饰低气味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36954A (zh) * | 2010-07-19 | 2012-02-01 | 哈尔滨鑫达高分子材料工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哑光、耐刮擦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 |
CN102993567A (zh) * | 2011-09-09 | 2013-03-27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静电低雾度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2013
- 2013-04-28 CN CN201310158921.6A patent/CN10321474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36954A (zh) * | 2010-07-19 | 2012-02-01 | 哈尔滨鑫达高分子材料工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哑光、耐刮擦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 |
CN102993567A (zh) * | 2011-09-09 | 2013-03-27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静电低雾度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ited B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81393B (zh) * | 2013-09-06 | 2017-01-04 | 四川大学 | 具有连续交替层状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81393A (zh) * | 2013-09-06 | 2014-01-01 | 四川大学 | 具有连续交替层状结构的聚合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804898A (zh) * | 2014-02-28 | 2014-05-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仪表板周边内饰件的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4448571A (zh) * | 2014-09-28 | 2015-03-25 | 广州科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低voc耐刮擦汽车内饰专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04861688A (zh) * | 2015-04-27 | 2015-08-26 | 舒城县淳风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特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995553A (zh) * | 2016-01-26 | 2017-08-01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耐刮擦连续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80616A (zh) * | 2016-08-30 | 2017-02-08 | 贝内克-长顺汽车内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金属质感低光泽汽车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8047545A (zh) * | 2017-10-30 | 2018-05-18 | 江苏冠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171456A (zh) * | 2018-11-13 | 2020-05-19 | 联泓(江苏)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793273A (zh) * | 2019-04-09 | 2020-10-20 | 上海奉坤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耐刮擦改性pp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057306A (zh) * | 2019-12-25 | 2020-04-24 | 会通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tpv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280188A (zh) * | 2020-11-18 | 2021-01-29 | 辽阳市晨阳编织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500638A (zh) * | 2020-11-30 | 2021-03-16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良外观环保型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85898A (zh) * | 2020-12-26 | 2022-07-0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改性材料在汽车内饰零件上的应用 |
CN114685898B (zh) * | 2020-12-26 | 2023-11-2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改性材料在汽车内饰零件上的应用 |
CN113845728A (zh) * | 2021-10-26 | 2021-12-28 | 苏州优矿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031856A (zh) * | 2021-12-27 | 2022-02-11 | 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内饰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479272A (zh) * | 2022-01-25 | 2022-05-13 | 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95113A (zh) * | 2022-11-18 | 2023-04-0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热可回收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5895113B (zh) * | 2022-11-18 | 2024-06-14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耐热可回收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7209886A (zh) * | 2023-08-30 | 2023-12-12 | 北方华锦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气味耐刮擦高韧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
CN117624779A (zh) * | 2023-11-15 | 2024-03-01 | 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内饰低气味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14740B (zh) | 2015-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14740A (zh) | 用于汽车内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内饰件 | |
KR100752556B1 (ko) | 항균력이 우수한 드럼세탁기 저수조용 고강성 폴리프로필렌수지 조성물 | |
CN101698726A (zh) | 一种耐刮擦的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KR101438899B1 (ko) | 기계적 물성이 우수한 친환경 수지 조성물 | |
CN104513428A (zh) | 具有改善的触感和耐刮擦性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9467901B (zh) | 一种高光泽、永久抗静电及尺寸稳定性良好的玻纤增强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81929A (zh) | 易于包覆热塑性弹性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34158A (zh) | 永久抗静电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02102A (zh) |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耐刮擦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04498A (zh) | 一种注塑级聚丙烯微孔发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750959A (zh) | 一种耐划擦、抗发粘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735007A (zh) | 一种可实现轻量化的耐划擦、抗压痕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75900A (zh) | 一种混杂纤维改性聚丙烯 | |
CN104558837A (zh) | 一种耐划痕低光泽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24853B (zh) | 一种低气味、抗静电玻纤增强a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40214A (zh) | 一种可用于气辅注塑的聚酰胺6组合物 | |
CN1300236C (zh) | 一种矿物/晶须增强聚丙烯组合物 | |
CN107337841B (zh) | 具有优异的触感和尺寸稳定性的聚丙烯的组合物 | |
CN105482268B (zh) | 一种汽车线用丙烯基塑料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372959A (zh) | 一种低气味、低voc碳纳米管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951159B (zh) | 聚丙烯/聚酰胺/聚酮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98825A (zh) | 一种耐高温、耐油、耐刮擦tpe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2646307A (zh) | 一种汽车硬塑仪表板用低密度、高刚高韧、高阻燃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75683B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用耐划伤pp/hdpe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117058A (zh) | 一种高光泽耐划伤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