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1421A - 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 Google Patents
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11421A CN103211421A CN2012100187466A CN201210018746A CN103211421A CN 103211421 A CN103211421 A CN 103211421A CN 2012100187466 A CN2012100187466 A CN 2012100187466A CN 201210018746 A CN201210018746 A CN 201210018746A CN 103211421 A CN103211421 A CN 1032114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cking chair
- shaking tray
- plush copper
- pad
- s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2457 flexible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2320 radius Anatomy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包括椅座(1),其特征在于:椅座(1)的底部设有摇盘(2);摇盘(2)的底面为圆弧面(21),圆弧面(21)为由半径为R1的圆弧线以半径R2摆转而形成的曲面;椅座(1)上的人脚能触及摇盘(2)所在的支撑面;圆弧面(21)在纵横两向上的半径R1和R2均大于共同摆动的重心点G(10)与摇盘(2)所在支撑面之间的距离;摇盘(2)的底部设有平撑垫(9),平撑垫(9)上设有主凸头(91);摇盘(2)底部设有与主凸头(91)相套合的主凹口(28)。本摇椅功能新颖,在纵横两向上具备不同的自由摆动特性,能保持在原支撑中心位置摇摆,且不会损伤支撑面,易于在空间有限地面平滑的室内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摆摇椅,特别是一种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背景技术
公众现有使用的以转动摆原理制成的各种转动摆摇具,如成人摇摆椅、婴儿摇篮或摇床、儿童摇摆木马等,只能在前后的单一方向上摇摆,并且只具有单一特性的摆动功能,而使现有的转动摆摇具在实际使用中所体现的娱乐性和趣味性不够充分或完美。
尽管申请号为200720157550.X的《不倒翁健身摇椅》为公众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摇摆的摇椅技术,但该摇椅技术在不同方向上也只能实现同一即单一特性的摆动功能,且该技术还易存在如下缺陷:1. 该摇椅的技术方案需要质量较大的配重,而使该摇椅较为笨重,不仅耗材多且制作成本高,也不利于该摇椅产品的搬移和流通。2. 该技术方案因“椅子位于不倒翁壳体内”,人不容易直接坐到该“椅子”上,或已坐在该“椅子”上的人不容易从该摇椅上下来,即人在该摇椅上落坐和起坐均不方便,使该摇椅仅“特别适合于儿童使用”。即使该摇椅给儿童使用也需要在该摇椅周围的成年人的帮助,如将儿童抱起放在该“椅子”上,或将儿童从该“椅子”上抱离,即儿童不宜或不能从该摇椅上自行上下,否则,易使该摇椅失衡而导致该儿童跌倒受伤,该摇椅的使用易存在着安全隐患。“椅子位于不倒翁壳体内”,使成年人在该摇椅上起坐或落坐更为不便,且更易引发使用安全问题。3. 该技术方案因“椅子位于不倒翁壳体内”,使坐在该“椅子”上的人的脚部难以与该摇椅的支撑面进行接触,而使坐在该摇椅上的人难以自行驱动该摇椅进行往复摇摆,即坐在该摇椅上的人需要在该摇椅周围的人的帮助才能实现摇摆。4. 为使该摇椅不倒,该摇椅整体必然笨重,而使其驱动费力,摆动效率低,需要持续的外力支持维持摇摆,使该摇椅的摆动大多处于被动的驱动摇摆状态,而使该摇椅难以获得自由往复摆动而缺乏在自由摆动状态下的休闲使用效果,难以满足休闲使用要求;且因为该摇椅整体较笨重,容易对地面或楼板产生较大的冲击而易引发振动和噪音,此也不利于该技术方案的推广应用。5.当质量较大的成年人使用该摇椅时, 该摇椅及人体的整体重心位置易出现较大的上移,而易影响该摇椅的正常或安全使用,虽然该摇椅上设有安全带,但也无法完全消除其在使用中易存在的安全隐患。6.该摇椅在摇摆过程中,不仅易损伤其所在的支撑地板或地面,而且该摇椅整体位置极易出现偏移而无法始终保持在原支撑中心位置上摇摆,使其在有限的空间内使用需要经常搬移纠正而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本发明摇椅在纵横两向上具备不同的自由摆动特性,不仅能在任意方向上实现以该不同特性合成的自由往复摆动,而且整体构造轻便,落坐和起坐安全方便,又能由坐在其上的人自行驱动摇摆,具有更好的使用舒适性和趣味性,同时不会损伤其所在的支撑面,也能保持在原支撑中心位置上往复摇摆。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包括其上设有适合于人体坐躺构件的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的底部设有与其相连接的摇盘;所述摇盘的底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为由位于通过摇盘中心的横截面底边的半径为R1的圆弧线、在垂直于该横截面的方向上、围绕位于该横截面上的水平线、以适宜的半径R2(R2≠R1)摆转而形成的在纵横两向上均呈圆弧形的曲面;所述圆弧面和所述摇盘两者具有共同的中心线X;所述椅座上的坐位面与摇盘所在的支撑面之间具有适宜的高度,所述摇盘大小适宜,以使坐于椅座上的人的脚部能触及摇盘所在的支撑面;所述摇盘与所述椅座及坐于其上的人体构成为同一摆动整体,并形成共同摆动的重心点G,所述圆弧面的半径R1和R2均大于所述重心点G与所述摇盘所在支撑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摇盘的底部设有具有适宜形状及大小的平撑垫,所述平撑垫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主凸头;所述摇盘底侧部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与所述主凸头相套合的主凹口,两者相互配合,以使摇盘保持在原支撑中心位置上摆动。
本发明摇椅的底部设有底面为圆弧面的摇盘,而该圆弧面在纵横两向上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R1和R2,且该曲率半径R1和R2均大于共同摆动的重心点G与摇盘所在支撑面之间的距离,使得本发明摇椅在纵横两向上具备两种不同的自由摆动特性,能在任意方向上实现以该两种不同特性合成的自由往复摆动。
本发明摇椅的椅座高度和摇盘大小相互配合,可让使用者在脚部着地时能够自然于本摇椅上落坐或起坐,且可让使用者的脚部与本发明摇椅的支撑面进行接触,而使坐在该摇椅上的人可采用脚部点地的方式自行驱动摇摆,使用更安全方便。
特别是,本发明摇椅中所构设的平撑垫,使本发明摇椅在摇摆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其所在的支撑面;本摇椅在任意方向摇摆时,摇盘底部的主凹口总能套合于位于平撑垫的主凸头上,以此防止或纠正摇盘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平撑垫的中心位置的偏移,而使本摇椅保持在由主凸头所限定的支撑中心位置上往复摇摆。
本发明摇椅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具备两种不同的自由摆动特性,并能在任意方向上实现以该两种不同特性合成的自由往复摆动,可以获得较传统及现有技术的转动摆摇椅更多的使用乐趣,且其整体结构合理,摆动轻便,具有更好的使用舒适性;本发明摇椅在使用过程中既不会损伤其所在的支撑面,又能保持在原支撑中心位置上往复摇摆,易于在空间有限地面平滑的室内使用,其支撑及限位构造简单,使本发明摇椅更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平撑垫俯视图。
图4是图2的Ⅰ部放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右视图。
图7是图5的Ⅱ部放大视图。
图中:椅座1,重心点G-10,摇盘2,中心线X-20,圆弧面21,主凹口28,平撑垫9,主凸头91,插孔92,插销93,滑罩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构造见图1至图4),包括其上设有适合于人体坐躺构件的椅座1,其构造特点在于:椅座1的底部设有与其相连接的摇盘2;摇盘2的底面为圆弧面21,该圆弧面21为由位于通过摇盘2中心的横截面底边的半径为R1的圆弧线、在垂直于该横截面的方向上、围绕位于该横截面上的水平线、以适宜的半径R2(R2≠R1)摆转而形成的在纵横两向上均呈圆弧形的曲面;圆弧面21和摇盘2两者具有共同的中心线X20;椅座1上的坐位面与摇盘2所在的支撑面之间具有适宜的高度,摇盘2大小适宜,以使坐于椅座1上的人的脚能触及摇盘2所在的支撑面;摇盘2与椅座1及坐于其上的人体构成为同一摆动整体,并形成共同摆动的重心点G10,圆弧面21的半径R1和R2均大于共同摆动的重心点G10与摇盘2所在支撑面之间的距离;
上述的摇盘2的底部设有具有适宜形状及大小的平撑垫9,平撑垫9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主凸头91;摇盘2底侧部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与主凸头91相套合的主凹口28。
本实施例中所构设的平撑垫9,使本实施例的摇椅在摇摆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其所在的支撑面;本摇椅在任意方向摇摆时,构设于摇盘2底部的主凹口28总能套合于平撑垫9的主凸头91上,以此防止或纠正摇盘2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平撑垫9的中心位置的偏移,可使本摇椅摇盘2的中心位置保持不变,而使本摇椅保持在由主凸头91限定的中心位置上往复摇摆。
为使本实施例一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更易于实施应用和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在上述构造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构设如下构造,其好处也随后表述。
进一步构造1:上述的主凸头92为半球形状,主凹口28为与主凸头92相配对的半球形凹腔。
所构设的主凸头92及主凹口28均呈半球形,且两者相互配合,使主凸头92也具有支撑作用,可以使本实施例的摇椅在摇摆使用过程中,具有更良好的摆动状态,使用效果更好。
进一步构造2:上述的平撑垫9由具有适宜弹性的塑胶材料制成,平撑垫9的中心位置上设有插孔92;主凸头91由硬质塑胶材料制成,其下端设有与插孔92相紧配的插销93,以使主凸头91与平撑垫9紧套连接。
所构设的具有适宜弹性的平撑垫9,在本摇椅摆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并能降低或消除噪音,使本摇椅具有更好的使用舒适性。由硬质塑胶材料制成的主凸头91,不仅耐用,而且因其摩擦系数相对较小而具有更高效的纠偏作用。
进一步构造3:上述的重心点G10与摇盘2的中心线X 20相趋近或重合。
本实施例摇椅随同其上人体的共同的重心点G10与所述摇盘2的中心线X20相趋近或重合,而使本摇椅的摆动平衡位趋近于摇盘2的中心位置,不仅有利于本摇椅在任意方位上均能实现最大设计幅度的摇摆,并使本摇椅上的人具有更自然的坐姿,而且有利于使本摇椅的中心位置保持相对稳定,能使所构设的主凸头92及主凹口28减少磨损和提高本摇椅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构造见图5至图7)。本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构设如下构造,其好处也随后表述。
进一步构造1:上述的平撑垫9由具有适宜弹性的塑胶材料制成,主凸头91与平撑垫9成一体构造。
所构设的具有适宜弹性的平撑垫9,使本摇椅具有更好的使用舒适性。与平撑垫9成一体构造的主凸头91,使平撑垫9的制造和使用都更便利。
进一步构造2:上述的主凸头91上设有与其外形相对应的由硬质塑胶材料制成的滑罩94。
所构设的滑罩94可以减轻摩擦作用而使本摇椅具有更高效的纠偏效果。
本实施例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具有如下特点:1.本摇椅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具有两种不同的自由摆动特性,可使本摇椅随同其上的人体于其所在支撑平面任意铅垂方位上实现以该两种不同特性合成的自由往复摆动。2.本摇椅的摇盘2可让使用者在脚部着地时能够自然于本摇椅上落坐或起坐,且可采用脚部点地的方式自行驱动摇摆。3.本摇椅中所构设的平撑垫9及主凹口28与主凸头91配合的结构,使本摇椅的摇摆使用既不会损伤其所在的支撑面,也能保持在原支撑中心位置上往复摇摆,易于在空间有限地面平滑的室内使用。
总之,本发明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不仅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具有两种不同的自由摆动特性,并以该两种不同的自由摆动特性为基础,在任意铅垂方位上实现该两种特性合成的自由往复摆动功能,可以获得较传统及现有技术的转动摆摇椅更多的使用乐趣,具有更好的使用舒适性,而且本摇椅不会损伤其所在的支撑面,能保持在原支撑中心位置上往复摇摆,易于在空间有限地面平滑的室内使用。本发明摇椅构造合理,功能新颖,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更好的休闲使用性能,其支撑及限位构造简单,使用便利,有利于本摇椅的推广应用。
Claims (6)
1.一种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包括其上设有适合于人体坐躺构件的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1)的底部设有与其相连接的摇盘(2);所述摇盘(2)的底面为圆弧面(21),所述圆弧面(21)为由位于通过摇盘(2)中心的横截面底边的半径为R1的圆弧线、在垂直于该横截面的方向上、围绕位于该横截面上的水平线、以适宜的半径R2(R2≠R1)摆转而形成的在纵横两向上均呈圆弧形的曲面;所述圆弧面(21)和所述摇盘(2)两者具有共同的中心线X(20);所述椅座(1)上的坐位面与摇盘(2)所在的支撑面之间具有适宜的高度,所述摇盘(2)大小适宜,以使坐于椅座(1)上的人的脚部能触及摇盘(2)所在的支撑面;所述摇盘(2)与所述椅座(1)及坐于其上的人体构成为同一摆动整体,并形成共同摆动的重心点G(10),所述圆弧面(21)的半径R1和R2均大于所述重心点G(10)与所述摇盘(2)所在支撑面之间的距离;
所述摇盘(2)的底部设有具有适宜形状及大小的平撑垫(9),所述平撑垫(9)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主凸头(91);所述摇盘(2)底侧部的中心位置上设有与所述主凸头(91)相套合的主凹口(28),两者相互配合,以使摇盘(2)保持在原支撑中心位置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凸头(92)为半球形状,所述主凹口(28)为与所述主凸头(92)相配对的半球形凹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撑垫(9)由具有适宜弹性的塑胶材料制成,所述平撑垫(9)的中心位置上设有插孔(92);所述主凸头(91)由硬质塑胶材料制成,其下端设有与插孔(92)相紧配的插销(93),以使主凸头(91)紧套连接于平撑垫(9)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撑垫(9)由具有适宜弹性的塑胶材料制成;所述主凸头(91)与所述平撑垫(9)成一体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凸头(91)上设有与其外形相对应的由硬质塑胶材料制成的滑罩(9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共同摆动的重心点G(10)与所述摇盘(2)的中心线X (20)相趋近或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187466A CN103211421A (zh) | 2012-01-20 | 2012-01-20 | 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187466A CN103211421A (zh) | 2012-01-20 | 2012-01-20 | 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11421A true CN103211421A (zh) | 2013-07-24 |
Family
ID=48809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187466A Pending CN103211421A (zh) | 2012-01-20 | 2012-01-20 | 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1142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55473A (zh) * | 2015-12-21 | 2016-04-06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摇椅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25107A (en) * | 1976-01-19 | 1977-05-24 | Charles Chippa | Collapsible spoon-bottom chair |
DE2944674A1 (de) * | 1979-11-06 | 1981-05-14 | Helmut 1000 Berlin Karl | Arbeitsschaukelstuhl |
CN86209063U (zh) * | 1986-11-04 | 1987-07-01 | 陈永华 | 万向摆动多用椅 |
CN2313504Y (zh) * | 1997-08-29 | 1999-04-14 | 王士珍 | 一种椭圆形鱼锅 |
DE29907301U1 (de) * | 1999-04-24 | 1999-09-23 | Lehmann, Georg, 77776 Bad Rippoldsau-Schapbach | Schaukelhocker |
CN2362363Y (zh) * | 1999-01-04 | 2000-02-09 | 童家贤 | 摇摆、旋转、振动载人家俱 |
CN2462809Y (zh) * | 2001-02-19 | 2001-12-05 | 崔晓巍 | 椭圆烹饪炊具 |
JP2006087851A (ja) * | 2004-09-21 | 2006-04-06 | Masataro Yoshitatsu | 揺れない安楽ベッドイス |
CN1957802A (zh) * | 2006-03-27 | 2007-05-09 | 戴永锋 | 转动摆体支撑装置 |
US20070138850A1 (en) * | 2005-11-22 | 2007-06-21 | Oettinger Marc P | Multi-directional, self-righting chair |
CN201036417Y (zh) * | 2007-05-21 | 2008-03-19 | 王彩根 | 一种摇椅 |
CN101224068A (zh) * | 2007-06-28 | 2008-07-23 | 刘波 | 一种可升降折叠全功能椅组装工艺 |
CN201341757Y (zh) * | 2008-12-01 | 2009-11-11 | 徐天元 | 椭圆形鱼锅 |
CN201630957U (zh) * | 2010-02-08 | 2010-11-17 | 布英塔 | 炖鱼锅 |
-
2012
- 2012-01-20 CN CN2012100187466A patent/CN10321142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25107A (en) * | 1976-01-19 | 1977-05-24 | Charles Chippa | Collapsible spoon-bottom chair |
DE2944674A1 (de) * | 1979-11-06 | 1981-05-14 | Helmut 1000 Berlin Karl | Arbeitsschaukelstuhl |
CN86209063U (zh) * | 1986-11-04 | 1987-07-01 | 陈永华 | 万向摆动多用椅 |
CN2313504Y (zh) * | 1997-08-29 | 1999-04-14 | 王士珍 | 一种椭圆形鱼锅 |
CN2362363Y (zh) * | 1999-01-04 | 2000-02-09 | 童家贤 | 摇摆、旋转、振动载人家俱 |
DE29907301U1 (de) * | 1999-04-24 | 1999-09-23 | Lehmann, Georg, 77776 Bad Rippoldsau-Schapbach | Schaukelhocker |
CN2462809Y (zh) * | 2001-02-19 | 2001-12-05 | 崔晓巍 | 椭圆烹饪炊具 |
JP2006087851A (ja) * | 2004-09-21 | 2006-04-06 | Masataro Yoshitatsu | 揺れない安楽ベッドイス |
US20070138850A1 (en) * | 2005-11-22 | 2007-06-21 | Oettinger Marc P | Multi-directional, self-righting chair |
CN1957802A (zh) * | 2006-03-27 | 2007-05-09 | 戴永锋 | 转动摆体支撑装置 |
CN201036417Y (zh) * | 2007-05-21 | 2008-03-19 | 王彩根 | 一种摇椅 |
CN101224068A (zh) * | 2007-06-28 | 2008-07-23 | 刘波 | 一种可升降折叠全功能椅组装工艺 |
CN201341757Y (zh) * | 2008-12-01 | 2009-11-11 | 徐天元 | 椭圆形鱼锅 |
CN201630957U (zh) * | 2010-02-08 | 2010-11-17 | 布英塔 | 炖鱼锅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55473A (zh) * | 2015-12-21 | 2016-04-06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摇椅 |
CN105455473B (zh) * | 2015-12-21 | 2019-01-25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摇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50887B (zh) | 用于床、椅或沙发的底座 | |
CN206390630U (zh) | 一种多重摇摆座椅 | |
CN103211421A (zh) | 防偏移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202604172U (zh) | 自纠偏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767375A (zh) | 躺式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767374A (zh) | 限幅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211420A (zh) | 防偏移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211422A (zh) | 自纠偏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767372A (zh) | 坐式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222746A (zh) | 多适应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211423B (zh) | 自纠偏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767373A (zh) | 限幅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735063A (zh) | 轻便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211418A (zh) | 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201899173U (zh) | 一种摇摆沙发 | |
CN103720227A (zh) | 轻便多向转动摆摇椅 | |
CN103211419A (zh) | 双特性多向转动摆摇椅 | |
US20200397144A1 (en) | Child Pacifying Elastic Chairs | |
CN103222747A (zh) | 多适应多向转动摆摇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