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9459B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09459B CN103209459B CN201210008601.8A CN201210008601A CN103209459B CN 103209459 B CN103209459 B CN 103209459B CN 201210008601 A CN201210008601 A CN 201210008601A CN 103209459 B CN103209459 B CN 1032094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 random access
- frequency resource
- running ti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38—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using contention-free random access [CF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向用户设备发送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然后通信设备在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并且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最后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本发明适用于通信系统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M2M的应用很广泛,它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几个必要条件,其中之一就是终端(通信设备)成本的降低。除了降低射频带宽之外,还存在大量处理数据复杂的功能,导致成本增加。可以采用为通信设备重新设计系统,避免为终端设计高复杂度的功能,从而降低通信设备芯片成本。
通信设备开机后会先从频带的中心6个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上监听同步信号,之后同样在频带的中心六个PRB上读取PBCH(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获得带宽、PHICH(Physical Hybrid HARQIndicator Channel,自动重传HARQ反馈指示信道)配置信息后,就可以监听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后续的系统广播、数据的接收发送等均是由PDCCH调度的。然而,由于高速率数据传输,通信设备在每个子帧的全频带上都要进行PDCCH盲检检,并且每次盲检最多会达到40余次,从而造成了通信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通信设备在下行资源接收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下行资源为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指示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专用资源;
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是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获取的;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在下行资源接收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收发单元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下行资源为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指示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专用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同步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接收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
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在下行资源向通信设备发送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下行资源为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指示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专用资源;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是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获取的;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基站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通信设备建立连接。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系统广播在下行资源向通信设备发送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下行资源为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指示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专用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收发单元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
建立单元,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收发单元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通信设备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在下行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的配置信息,然后通信设备在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接收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并且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进行同步,并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最后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现有技术只适用于高速率数据传输,并且由于通信设备在每个子帧的全频带上都要进行PDCCH盲检,每次盲检最多达40余次,从而造成了通信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很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非调度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从而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1、通信设备在下行资源接收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下行资源为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指示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专用资源。所述下行资源可以是一段时间上连续的专用频带,也可以是时间上不连续的某些子帧或者频率上不连续的按照某种图案跳频的多个频段或者两者结合。
102、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是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获取的。
103、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TA为由于距离基站远近距离造成的传输时间微小偏置调整。通信设备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后,基站根据前导码的到达时间计算出通信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提前量TA,并把这个TA通过随机接入反馈信息通知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根据TA与所述基站进行同步调整。所述预设时间是根据与通信设备发送前导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所在时刻和随机接入反馈信息返回时刻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
104、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具体地,首先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行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然后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接收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反馈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最后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成功消息。
可选地,步骤104后还可以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接收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反馈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然后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并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所述下行数据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来进行标识。当需要给一组通信设备升级或统一配置的时候,所述下行数据也可以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一组通信设备统一分配组G-RNTI来进行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通信设备上行发送前导码的过程,使得基站获知此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以便使得上行数据传输更适合信道条件,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具体方法为:将前导码进行分组,按照小区大小将可能的通信设备发射前导码的功率PPRACH的大致取值范围分为几个量化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组前导码。基站通过接收到的前导码对应的PPRACH,可推算出通信设备的发送功率范围。当通信设备的前导码对应的PPRACH攀升时,根据公式PPRACH(n)=min{Pmax,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delta(n)}_[dBm],n=1...k,delta(1)=PLL计算每次前导码的发送功率,其中,Pmax是通信设备发射功率最大值,delta(n)是每次攀升的功率偏置,n代表攀升次数。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是一个固定值,基站通过系统广播配置的。PL是路径损耗。基站根据接收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上前导码的实际功率与前导码对应的理论发射功率来计算上行信道衰落,从而适当调整信道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
可替换地,根据公式PPRACH(n)=min{Pmax,PREAMBLE RECEIVED TARGET POWER+delta(n)}_[dBm],n=1...k,delta(1)=PL计算每次前导码的发送功率,其中,Pmax是通信设备发射功率最大值,delta(n)是每次攀升的功率偏置,n代表攀升次数。PREAMBLE_RECEIVED_TARGET_POWER是一个固定值,基站通过系统广播配置的。PL是路径损耗。然后对可能的delta范围进行分组,对应不同前导码组,UE使用哪个范围的delta,就发送哪个组的前导码。基站通过接收到的前导码对应的PL,可推算出通信设备的发射功率,以此为基础结合前导码的信噪比估计调节UE的调制编码方式。
可替换地,将前导码进行分组,按照小区大小将下行PL(路径损耗)的大致取值范围分为几个量化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组前导码。通信设备根据下行导频可以测量出下行PL,并根据此选择合适的对应的前导码。基站通过接收到的前导码对应的PL,以此为基础估计调节信道传输的调制编码方式。此方式可用于下行传输,为了获得更为精确的下行信道状态,发送前导码功率攀升之后,通信设备仍然可以按照获得的PL选择前导码。在上下行互易性较好的时候,所述方法也可用于上行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收发单元21、同步发送单元22、建立单元23。
收发单元21,用于在下行资源接收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收发单元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下行资源为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指示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专用资源。所述下行资源可以是一段时间上连续的专用频带,也可以是时间上不连续的某些子帧或者频率上不连续的按照某种图案跳频的多个频段或者两者结合。
所述收发单元21还可以用于,在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21还可以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
所述收发单元21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下行数据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来进行标识。当需要给一组通信设备升级或统一配置的时候,所述下行数据也可以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一组通信设备统一分配组G-RNTI来进行标识。
同步发送单元22,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21接收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TA为由于距离基站远近距离造成的传输时间微小偏置调整。通信设备向基站发送前导码后,基站根据前导码的到达时间计算出通信设备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提前量TA,并把这个TA通过随机接入反馈信息通知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根据TA与所述基站进行同步调整。所述预设时间是根据与通信设备发送前导码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所在时刻和随机接入反馈信息返回时刻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的。
所述同步发送单元22还可以用于,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建立单元23,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所述建立单元23包括:收发模块2301和同步发送模块2302。
收发模块2301,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行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
所述收发模块2301,还可以用于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接收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同步发送模块2302,用于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成功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通信设备上行发送前导码的过程,使得基站获知此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以便使得上行数据传输更适合信道条件,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具体方法与图1示出的方法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301、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在下行资源向通信设备发送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下行资源为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指示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专用资源。所述下行资源可以是一段时间上连续的专用频带,也可以是时间上不连续的某些子帧或者频率上不连续的按照某种图案跳频的多个频段或者两者结合。
302、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是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获取的。
303、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
304、基站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通信设备建立连接。
具体地,基站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行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所述RRC建立消息,然后基站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最后基站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RC连接成功消息。
可选地,步骤304后还可以包括:基站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反馈随机接入反馈信息,然后基站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当基站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时,所述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来进行标识的。当需要给一组通信设备升级或统一配置的时候,所述下行数据也可以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一组通信设备统一分配组G-RNTI来进行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通信设备上行发送前导码的过程,使得基站获知此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以便使得上行数据传输更适合信道条件,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具体方法与图1示出的方法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收发单元41、建立单元42。
收发单元41,用于通过系统广播在下行资源向通信设备发送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所述下行资源为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广播信道指示的所述通信设备的专用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41,还用于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41,还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收发单元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收发单元41,还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
所述收发单元41,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收发单元发送的上行数据。
所述收发单元41,还可以用于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
其中,所述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来进行标识的。
建立单元42,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收发单元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通信设备建立连接。
所述建立单元42包括:收发模块4201。
所述收发模块4201,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行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所述RRC建立消息。
所述收发模块4201,还可以用于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4201,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收发模块发送的所述RRC连接成功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通信设备上行发送前导码的过程,使得基站获知此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以便使得上行数据传输更适合信道条件,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具体方法与图1示出的方法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又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该方法中的通信设备采用的是小带宽低端终端low end UE,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采用low end UE,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501、low end UE读取扩展物理广播信道PBCH后,获取low end专用的下行资源以及所述物理广播信道的配置信息,并在专用下行资源上接收专用系统广播之后,获得专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以及随机接入反馈信道的配置信息。
502、low end UE随机选择一个前导码preamble后,在PRACH上向基站发送,并检测随机接入反馈信道,获取随机接入反馈(RAR)。
503、low end UE根据RAR确定时间提前量后,通过时间提前量与基站进行同步,并在固定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所述上行数据可以为RRC连接请求。
504、当low end UE在下行专用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建立消息后,采用随机接入竞争的方式向基站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以完成RRC连接。
其中,所述采用随机接入竞争的方式为重复步骤502和步骤503。
505、当RRC连接完成后,low end UE与基站进行上下行数据通信。
其中,上行数据发送也需先从步骤502开始,当完成步骤503后,low end UE才可以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low end UE接收下行数据则是在下行专用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实时检测是否有包含了与所述low end UE对应的通过C-RNTI标识的数据,当存在所述下行数据时,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首先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在下行资源向用户设备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配置信息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的配置信息,然后通信设备在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接收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反馈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并且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进行同步调整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最后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现有技术只适用于高速率数据传输,并且由于通信设备在每个子帧的全频带上都要进行PDCCH盲检,每次盲检最多达40余次,从而造成了通信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很高。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非调度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从而降低了通信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实现请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适用于通信系统领域,但不仅限于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设备在下行资源接收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是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获取的;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行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
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接收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成功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行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接收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并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所述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与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来进行标识的。
5.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在下行资源向通信设备发送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是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获取的;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基站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通信设备建立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通信设备建立连接包括:
所述基站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行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所述RRC建立消息;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的所述RRC连接成功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通信设备建立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反馈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基站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所述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与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来进行标识的。
9.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在下行资源接收基站通过系统广播发送的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收发单元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同步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单元接收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
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收发单元接收到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基站建立RRC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行道上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建立消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后,接收所述基站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同步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建立成功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随机接入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时间提前量TA与所述基站的时间进行同步后,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12.根据权利要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与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所述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与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来进行标识的。
13.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通过系统广播在下行资源向通信设备发送时频资源和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对应关系,所述时频资源为所述通信设备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向基站发送任意一个前导码的时频资源;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收发单元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连接请求消息;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RRC建立消息;
建立单元,用于用户设备接收到所述收发单元发送的RRC建立消息后,与所述通信设备建立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单元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资源内的下行数据行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所述RRC建立消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到所述通信设备在所述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任意一个前导码后,在与所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所述物理随机接入反馈信道上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反馈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收发模块发送的所述RRC连接成功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通信设备在预设时间偏置后的时频资源上向所述收发单元发送的上行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通信设备发送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所述与所述通信设备对应的下行数据为所述基站通过在所述RRC中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与所述用户设备对应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来进行标识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08601.8A CN103209459B (zh) | 2012-01-11 | 2012-01-11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201410344684.7A CN104159318B (zh) | 2012-01-11 | 2012-01-11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3/070206 WO2013104296A1 (zh) | 2012-01-11 | 2013-01-08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4/329,302 US9420565B2 (en) | 2012-01-11 | 2014-07-1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non-scheduled mann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08601.8A CN103209459B (zh) | 2012-01-11 | 2012-01-11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344684.7A Division CN104159318B (zh) | 2012-01-11 | 2012-01-11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09459A CN103209459A (zh) | 2013-07-17 |
CN103209459B true CN103209459B (zh) | 2016-08-10 |
Family
ID=4875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08601.8A Active CN103209459B (zh) | 2012-01-11 | 2012-01-11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20565B2 (zh) |
CN (1) | CN103209459B (zh) |
WO (1) | WO201310429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81022B (zh) * | 2014-04-04 | 2020-07-10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
WO2016127369A1 (zh) * | 2015-02-12 | 2016-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传输的装置、系统及方法 |
US10645539B2 (en) | 2015-08-31 | 2020-05-05 | Lg Electronics Inc. |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device group and device using same |
CN108633107B9 (zh) * | 2015-12-08 | 2019-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基站以及终端设备 |
WO2018058353A1 (en) * | 2016-09-28 | 2018-04-0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Feedback for single cell point to multipoint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and/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CN107888340B (zh) * | 2016-09-30 | 2023-04-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应答处理、应答配置、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CN110447273B (zh) * | 2017-03-20 | 2021-01-1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系统信息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
CN109495961B (zh) * | 2017-09-11 | 2020-11-1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时间提前量指示方法、基站、终端及装置 |
RU2741569C1 (ru) * | 2017-11-17 | 2021-01-27 |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 Сигнализация смещения ta b nr |
US11438924B2 (en) | 2018-05-18 | 2022-09-06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ssage se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resource allocat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
CN112423371B (zh) * | 2019-08-20 | 2022-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选择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12929983A (zh) * | 2019-12-06 | 2021-06-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时间调整量的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1445337B (zh) * | 2020-05-21 | 2024-12-20 | 广州民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移动终端的与区块链相关联的账户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US20230262633A1 (en) * | 2020-07-13 | 2023-08-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iming information |
CN115604807A (zh) * | 2021-07-09 | 2023-0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Cn) | 信号发送、信号接收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2182A (zh) * | 2009-01-05 | 2010-07-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014476A (zh) * | 2009-10-10 | 2011-04-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上行同步方法、系统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148935A1 (en) * | 2006-06-21 | 2007-12-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access information using a message separ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1282575B (zh) | 2007-04-02 | 2012-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
KR101388351B1 (ko) * | 2007-06-19 | 2014-04-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제어 정보를 이용하여, 빠르게 랜덤 액세스 프리앰블의전송을 재시도 하는 방법 |
CN101516125A (zh) | 2008-02-20 | 2009-08-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大带宽系统中分配工作频段的方法及终端接入的方法 |
JP5138099B2 (ja) * | 2008-07-30 | 2013-02-06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中継局及び中継局の動作方法 |
CN101808329B (zh) | 2009-02-13 | 2013-03-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调整prach信道密度的方法和基站 |
US8705467B2 (en) * | 2011-04-29 | 2014-04-22 | Nokia Corporation | Cross-carrier preamble responses |
CN102231917B (zh) * | 2011-07-05 | 2015-05-2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
-
2012
- 2012-01-11 CN CN201210008601.8A patent/CN103209459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1-08 WO PCT/CN2013/070206 patent/WO201310429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
- 2014-07-11 US US14/329,302 patent/US942056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2182A (zh) * | 2009-01-05 | 2010-07-0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
CN102014476A (zh) * | 2009-10-10 | 2011-04-1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上行同步方法、系统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348122A1 (en) | 2014-11-27 |
US9420565B2 (en) | 2016-08-16 |
CN103209459A (zh) | 2013-07-17 |
WO2013104296A1 (zh) | 2013-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09459B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10440714B2 (en) |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EP2245894B1 (en) | Dynamic adjustment of downlink/uplink allocation ratio in tdd wireless systems | |
US1077917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unlicensed ban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RU2547806C2 (ru) | Агрегирование несущих с передачей отчетов о запасе по мощности | |
CN103179654B (zh) | Prach的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US12022405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ide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NR V2X, and synchronization | |
CN10259881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基站装置的控制程序以及移动站装置的控制程序 | |
US20170238334A1 (en) | Listen before Talk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for Uplink LAA | |
KR101603584B1 (ko) |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셀룰러 무선 통신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초기 전송전력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2892192A (zh) | 一种多定时组下的初始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790911A (zh) | 一种上下行载波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
MX2011013218A (es) | Metodos y disposiciones en una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 |
US10681663B2 (en) | Methods for adjus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 |
KR20100138723A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전송 출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1120910A1 (en) | Timing of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5991256B (zh) |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控制、传输方法及装置 | |
JP2022516962A (ja) | 節電に関わるユーザ機器 | |
US20250055646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harq feedback in nr v2x | |
KR20240042477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02291729A (zh) | 激活和去激活分量载波 | |
US2023035438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210014735A (ko) | 전송 대역폭을 구성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디바이스 | |
CN106413107A (zh) | 一种控制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 |
CN104159318B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