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9004B - 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09004B CN103209004B CN201310117726.9A CN201310117726A CN103209004B CN 103209004 B CN103209004 B CN 103209004B CN 201310117726 A CN201310117726 A CN 201310117726A CN 103209004 B CN103209004 B CN 10320900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 local oscillator
- time slot
- unit
- sl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包括频率产生单元,该频率产生单元包括控制单元;第一频率合成单元,用于输出第一高频本振;第二频率合成单元,用于输出第二高频本振;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用于输出中频本振;频率处理单元,用于在接收时隙将第一高频本振、中频本振分别作为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在发射时隙对第一高频本振及中频本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发射本振,将第二高频本振作为下一接收或发射时隙跳频的准备本振。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间、成本及功耗较小,占用的SPI资源较少,在相邻时隙同频收转发的工作模式下,可避免发射同频干扰接收,在相邻时隙异频发转发的工作模式下,泄露到调制器调制产生的噪声信号易于滤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无线通信飞速发展,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Address,时分多址)系统的发展应用机遇与挑战并存。稳定TDMA系统应用产品的性能可为TDMA系统价值最大化提供一臂之力。对于多时隙收发的TDMA系统而言,例如TETRA(陆地集群通信系统)Gateway(网关)和repeater(中继器)系统,其工作时隙复杂,可能出现连续时隙率的收转发、发转发、发转收、收转收工作模式。
由于锁定时间的限制关系仅用单锁相环是不可能实现这种多时隙收发转换功能的,需要采用多锁相环系统提前将下一时隙内的收/发频率锁定,然后利用高速的射频开关进行切换来实现。其工作原理如下:当相邻两个时隙都处于发射或者接收,由于单个锁相环锁定时间的限制,另外一个锁相环电路需要在下一时隙到来之前打开并处于锁定状态。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时隙处于接收状态,第三时隙处于发射状态,在第三时隙到来之前的t0时刻,需要打开发射机的锁相环电路,确保其在第三时隙到来之前已经处于锁定状态,而第三时隙前的t1时刻,是发射机提前打开部分通道(调制器)的初始化时间。
现有的多时隙收发信机通常需要采用多锁相环系统提前将下一时隙内的收/发频率锁定,然后利用高速的射频开关进行切换来实现,例如,如图2所示,但是,该多时隙收发信机有以下缺陷:
1.采用5个频率合成单元,每个频率合成单元包括锁相环芯片及压控振荡器,锁相环芯片例如为PLL(Phase loop locked,锁相环)1、PLL2、PLL3、PLL4(图中所示的PLL4为双锁相环),压控振荡器例如为TXVCO(VoltageControl Oscillator,压控振荡器)1、TXVCO2、RXVCO1、RXVCO2、IFVCO,因此,占用PCB面积、成本以及功耗较大,而且需要占用的SPI资源过多;
2.在相邻时隙同频收转发工作模式时,由于需要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t0时刻打开发射机的频率合成单元,例如,打开锁相环芯片PLL1和压控振荡器TXVCO1,且需要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t1时刻进行调制器的初始化,所以,在接收时隙还未结束时,频率合成单元所产生的频率信号经调制器后会传送到射频单元,因此容易出现发射同频干扰接收;
3.在相邻时隙异频发转发工作模式时,假设前一发射时隙是锁相环芯片PLL1和压控振荡器TXVCO1在工作,后一发射时隙是锁相环芯片PLL2和压控振荡器TXVCO2在工作,则需要在前一发射时隙结束前的t0时刻打开锁相环芯片PLL2和压控振荡器TXVCO2,则容易出现预锁定的本振泄漏到调制器调制产生邻道或宽带噪声,而且,泄露到调制器调制产生噪声信号离发射信号很近,不易于滤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的缺陷,提供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体积/成本/功耗小,占用SPI资源少,而且不会出现发射同频干扰接收,所产生邻道或宽带噪声容易滤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包括用于产生发射本振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的频率产生单元,所述频率产生单元包括:
控制单元;
第一频率合成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输出第一高频本振;
第二频率合成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输出第二高频本振;
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输出中频本振;
频率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在接收时隙将第一高频本振、中频本振分别作为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在发射时隙对第一高频本振及中频本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发射本振,且该发射本振不等于第一高频本振或中频本振;而且,将第二高频本振作为下一接收或发射时隙跳频的准备本振。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中,所述频率处理单元包括切换开关、第一混频器、带通滤波器和第二混频器,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单元和第二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两个选择端,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带通滤波器输出发射本振;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还连接所述第二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输入接收信号,而且,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输出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第一本振,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输出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第二本振。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中,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倍频系数为偶数的倍频器,而且,所述倍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所述倍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多时隙收发信机还包括:
连接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调制器,用于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和分频处理;
连接于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和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解调器,用于对中频本振进行分频,并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而且,
所述调制器和所述解调器的分频系数分别与所述倍频器的倍频系数互为倒数。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中,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倍频器及第一混频器在发射时隙工作及控制第二混频器在接收时隙工作;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在相邻时隙跳频时进行切换及控制所述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在前一时隙结束前的第一时刻开始工作;在接收时隙转发射时隙时,控制所述调制器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第二时刻开始初始化;在发射时隙转接收时隙时,控制所述解调器在发射时隙结束前的第二时刻开始初始化,其中,第二时刻小于第一时刻。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中,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缓冲器,而且,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选择端;
第二缓冲器,而且,所述第二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选择端;
第三缓冲器,而且,所述第三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解调器的第二输入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中,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第四缓冲器,所述第四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中,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五缓冲器,所述第五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解调器的第一输入端。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中,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和所述倍频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一开关及连接在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开关,且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在发射时隙闭合,在接收时隙或空闲时隙断开。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中,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锁相环芯片和第一压控振荡器;所述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锁相环芯片和第二压控振荡器;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锁相环芯片和第三压控振荡器;或者,
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单元、所述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和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均为数字式频率合成器。
在本发明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中,所述多时隙收发信机还包括射频单元、功率放大器和低噪放大器,而且,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单元,所述低噪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射频单元,所述低噪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对于相邻时隙同频收转发的工作模式,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t1时刻(结合图1)进行调制器的初始化时,由于在接收时隙结束前,频率处理单元并不对第一高频本振及中频本振进行处理以产生发射本振,该第一高频本振及中频本振即使经过空间辐射或电路传导至调制器处,然后经调制器调制后传送至射频单元的频率信号与接收频率依然是不相关的信号,因此,在相邻时隙同频收转发的工作模式下,可避免发射同频干扰接收。而且,由于两个相邻的接收时隙和发射时隙所使用的频率合成单元相同,因此无需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t0时刻重新锁定频率;
2.对于相邻时隙异频发转发工作模式,若前一发射时隙是第一频率合成单元在工作,其所输出的第一高频本振与中频本振处理后作为发射本振,例如为A,后一发射时隙是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在工作,其所输出的第二高频本振与中频本振处理后作为发射本振,例如为B。若在前一发射时隙结束前的t0时刻(结合图1)开启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则第二发射时隙预锁定的第二高频本振为一个与发射本振B与中频本振相关的频率,而该预锁定的第二高频本振与第一发射时隙的发射本振A相距较远,泄露到当前调制器调制产生噪声信号离发射信号较远,易于滤除;
3.在TDMA系统中,该多时隙收发信机仅需要三个频率合成单元及频率处理单元便可产生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发射本振和跳频的准备本振,满足了TDMA系统中多时隙收发信机多种工作模式的需要,而且,占用PCB的面积、成本及功耗较小,另外,需要占用控制单元的SPI资源也较少。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TDMA系统的工作时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的逻辑图;
图3是本发明多时隙收发信机中频率产生单元实施例一的逻辑图;
图4是本发明多时隙收发信机实施例一的逻辑图;
图5是TDMA系统带有保护时间的工作时序图;
图6是多时隙收发信机工作时响应时间的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多时隙收发信机中频率产生单元的实施例一的逻辑图,该多时隙收发信机的频率产生单元包括控制单元500、第一频率合成单元200、第二频率合成单元300、第三频率合成单元400和频率处理单元100,其中,第一频率合成单元200用于在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输出第一高频本振,例如,第一高频本振的频率范围为453.35~503.35MHz;第二频率合成单元300用于在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输出第二高频本振,例如,第二高频本振的频率范围为453.35~503.35MHz;第三频率合成单元400用于在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输出中频本振,例如,中频本振的频率为146.7MHz;频率处理单元100用于在控制单元500的控制下,在接收时隙将第一高频本振、中频本振分别作为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在发射时隙对第一高频本振及中频本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发射本振,而且,将第二高频本振作为下一接收或发射时隙跳频的准备本振。在此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频率处理单元100在发射时隙对第一高频本振及中频本振进行处理的方式,该处理方式例如可以是:将这两个本振(第一高频本振和中频本振)先进行加减(通过混频器)再进行乘除(通过倍频器或分频器)的运算;该处理方式例如还可以是:将这两个本振(第一高频本振和中频本振)先分别进行乘除(通过倍频器或分频器)再进行加减(通过混频器)的运算。只要保证经该处理方式处理后产生的频率为发射本振,而且,该发射本振不等于第一高频本振或中频本振。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TDMA系统中,该多时隙收发信机仅需要三个频率合成单元,占用PCB的面积、成本及功耗较小,而且,需要占用控制单元的SPI资源较少。
另外,对于相邻时隙同频收转发的工作模式,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t1时刻(结合图1)进行调制器的初始化,由于在接收隙结束前,频率处理单元并不对第一高频本振及中频本振进行处理以产生发射本振,该第一高频本振及中频本振即使经过空间辐射或电路传导至调制器处,然后经调制器调制后传送至射频单元的频率信号与接收频率依然是不相关的信号,因此,在相邻时隙同频收转发的工作模式下,可避免发射同频干扰接收。而且,由于两个相邻的接收时隙和发射时隙所使用的频率合成单元相同,因此无需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t0时刻重新锁定频率。
对于相邻时隙异频发转发工作模式,若前一发射时隙是第一频率合成单元在工作,其所输出的第一高频本振与中频本振处理后作为发射本振,例如为A,后一发射时隙是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在工作,其所输出的第二高频本振与中频本振处理后作为发射本振,例如为B。若在前一发射时隙结束前的t0时刻(结合图1)开启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则第二发射时隙预锁定的第二高频本振为一个与发射本振B与中频本振相关的频率,而该预锁定的第二高频本振与第一发射时隙的发射本振A相距较远,泄露到当前调制器调制产生噪声信号离发射信号较远,易于滤除。
图4是本发明多时隙收发信机实施例一的逻辑图,该多时隙收发信机包括频率产生单元、调制器04、解调器06、功率放大器PA、低噪放大器LNA和射频单元。而且,频率产生单元包括控制单元(未示出)、第一频率合成单元、第二频率合成单元、第三频率合成单元和频率处理单元,其中,第一频率合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锁相环芯片PLL_A和压控振荡器RXVCO1,该第一频率合成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输出第一高频本振;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锁相环芯片PLL_B和压控振荡器RXVCO2,该第二频率合成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输出第二高频本振;第三频率合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锁相环芯片PLL_IF和压控振荡器IFVCO,该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输出中频高频本振。在频率处理单元中,压控振荡器RXVCO1的输出端通过缓冲器07连接切换开关K1的第一选择端(1),压控振荡器RXVCO2的输出端通过缓冲器08连接切换开关K1的第二选择端(2),压控振荡器IFVCO的输出端连接缓冲器09的输入端。切换开关K1的固定端(3)通过开关K2连接倍频器01的输入端,倍频器01的输出端连接混频器02的第一输入端,混频器02的第二输入端通过开关03连接缓冲器09的输出端,混频器02的输出端通过缓冲器10连接带通滤波器03的输入端,带通滤波器03的输出端连接调制器04的输入端,调制器04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器PA的输入端,功率放大器PA的输出端连接射频单元TX/RX。低噪放大器LNA的输入端连接射频单元TX/RX,低噪放大器LNA的输出端连接混频器05的第二输入端,混频器05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切换开关K1的固定端,混频器05的输出端连接缓冲器11的输入端,缓冲器11的输出端接解调器06的第一输入端,解调器06的第二输入端接缓冲器09的输出端。在此需说明的是,调制器04和解调器06的分频系数分别与倍频器01的倍频系数互为倒数,倍频器的倍频系数为偶数。另外,还需说明的是,控制单元进行以下控制:分别通过使能信号PLL_A_ON、PLL_B_ON、PLL_IF_ON来控制锁相环芯片PLL_A、PLL_B、PLL_IF及压控振荡器RXVCO1、RXVCO2、IFVCO;通过使能信号TX_ON来控制倍频器01、开关K2、混频器02、开关K3、缓冲器10、功率放大器PA在发射时隙工作;通过使能信号RX_ON来控制混频器05、缓冲器11、低噪放大器LNA在接收时隙工作;通过使能信号SW_ON来控制切换开关K1在相邻时隙跳频时进行切换;在接收时隙转发射时隙时,通过使能信号MOD_ON来控制调制器04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第二时刻(即图1中的t1时刻)开始初始化;在发射时隙转接收时隙时,通过使能信号DEMOD_ON来控制解调器06在发射时隙结束前的第二时刻(即图1中的t1时刻)开始初始化。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带通滤波器03输出发射本振,切换开关K1的固定端及缓冲器09的输出端输出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
下面说明该多时隙收发信机的工作过程,首先假设倍频器01为2倍频器器,调制器04和解调器06分别可进行1/2分频。另外,假设压控振荡器RXVCO1、RXVCO2、IFVCO输出的频率分别为F1、F2、F3。
若当前处于相邻时隙同频收转发工作模式时,而且切换开关的固定端(3)连接第一选择端(1),另外,假设发射频率和接收频率均为F。在接收时隙中,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分别为F1、F3,此时有以下关系:F1-F=F3/2。在接收时隙转发射时隙时,因为发射时隙产生发射本振的两个频率合成单元与接收时隙产生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的两个频率合成单元相同,因此无需重新锁定频率,只需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第二时刻(即图1中的t1时刻)打开调制器04并进行初始化,而且,在调制器04进行初始化的这段时间,压控振荡器RXVCO1输出的频率F1及压控振荡器IFVCO输出的频率F3即使因空间辐射和电路传导的作用传送至调制器04,但由于开关K2、倍频器01、开关K3、混频器02在接收时隙均无开始工作,所以,这两个频率信号F1、F3经调制器1/2分频后,所产生的两个信号与接收频率F是不相关的信号,因此不会出现发射同频干扰接收。而当接收时隙结束、发射时隙开始的当下,开关K2、倍频器01、开关K3、混频器02、缓冲器10均开始工作,压控振荡器RXVCO1输出的频率F1及压控振荡器IFVCO输出的频率F3经处理后,有以下关系:(2F1-F3)/2=F,然后处理后的信号F经功率放大器PA放大后传送至射频单元,可成功发送出去,且保证了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相同。
若当前处于相邻时隙异频发转发工作模式,假设前一发射时隙切换开关的固定端(3)连接第一选择端(1),另外,假设前一发射时隙的发射频率为FA,后一发射时隙的发射频率为FB。则在前一发射时隙,有以下关系:(2F1-F3)/2=FA;在后一时隙,有以下关系:(2F2-F3)/2=FB。然后,在前一发射时隙结束前的第一时刻(即图1中的t0时刻)打开锁相环芯片PLL_B和压控振荡器RXVCO2,预锁定状态的压控振荡器RXVCO2所锁定的频率F2=FB+F3/2,所以,在前一发射时隙未结束的一段时间,即打开锁相环芯片PLL_B和压控振荡器RXVCO2后的一段时间,即使预锁定的本振F2泄露到调制器04,所产生的噪声信号离前一时隙的发射频率的频率FA很远,很容易滤除。而当前一发射时隙结束、后一发射时隙开始的当下,通过使能信号SW_ON使切换开关的固定端连接至第二选择端,此时,第二高频本振F2及中频本振F3经倍频器01、混频器02、带通滤波器03、调制器04、功率放大器PA处理后,送入射频单元,可成功进行发送。
另外,需说明的是,以上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然,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倍频器可省去,此时,切换开关K1的固定端通过开关K2直接连接混频器02的第一输入端,相应地,调制器04和解调器06均不带分频功能。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缓冲器07、08、09、10、11可省去一个或多个。在本发明其它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开关K2、K3也可省去,只要保证倍频器01和混频器02仅在发射时隙工作即可。
按照Tetra(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陆地集群通信系统)协议规定,每个时隙开始后都有一个保护时间,如图5所示的t2,该保护时间t2≈0.94mS。下面使用示波器将三个探头分别接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多时隙收发机中使能信号TX_ON的信号产生端、SW_ON的输出端和混频器02的输出端,检测从使能信号TX_ON、SW_ON打开到发射本振(TXLO)的响应时间,测试结果如图6所示,响应时间ΔX=20.1uS,远小于保护时间0.94mS。所以本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包括用于产生发射本振和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的频率产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产生单元包括:
控制单元;
第一频率合成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输出第一高频本振;
第二频率合成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输出第二高频本振;
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输出中频本振;
频率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在接收时隙将第一高频本振、中频本振分别作为超外差式接收机的两个本振,在发射时隙对第一高频本振及中频本振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作为发射本振,且该发射本振不等于第一高频本振或中频本振;而且,将第二高频本振作为下一接收或发射时隙跳频的准备本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处理单元包括切换开关、第一混频器、带通滤波器和第二混频器,其中,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单元和第二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两个选择端,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所述带通滤波器输出发射本振;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还连接所述第二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输入接收信号,而且,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输出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第一本振,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输出超外差式接收机的第二本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倍频系数为偶数的倍频器,而且,所述倍频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所述倍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多时隙收发信机还包括:
连接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调制器,用于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和分频处理;
连接于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和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解调器,用于对中频本振进行分频,并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而且,
所述调制器和所述解调器的分频系数分别与所述倍频器的倍频系数互为倒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倍频器及第一混频器在发射时隙工作及控制第二混频器在接收时隙工作;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在相邻时隙跳频时进行切换及控制所述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在前一时隙结束前的第一时刻开始工作;在接收时隙转发射时隙时,控制所述调制器在接收时隙结束前的第二时刻开始初始化;在发射时隙转接收时隙时,控制所述解调器在发射时隙结束前的第二时刻开始初始化,其中,第二时刻小于第一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缓冲器,而且,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一选择端;
第二缓冲器,而且,所述第二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的第二选择端;
第三缓冲器,而且,所述第三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解调器的第二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第四缓冲器,所述第四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混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五缓冲器,所述第五缓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混频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缓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解调器的第一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处理单元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切换开关的固定端和所述倍频器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一开关及连接在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之间的第二开关,且所述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在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在发射时隙闭合,在接收时隙或空闲时隙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锁相环芯片和第一压控振荡器;所述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锁相环芯片和第二压控振荡器;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锁相环芯片和第三压控振荡器;或者,
所述第一频率合成单元、所述第二频率合成单元和所述第三频率合成单元均为数字式频率合成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时隙收发信机还包括射频单元、功率放大器和低噪放大器,而且,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射频单元,所述低噪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射频单元,所述低噪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混频器的第二输入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17726.9A CN103209004B (zh) | 2013-04-07 | 2013-04-07 | 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17726.9A CN103209004B (zh) | 2013-04-07 | 2013-04-07 | 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09004A CN103209004A (zh) | 2013-07-17 |
CN103209004B true CN103209004B (zh) | 2015-08-12 |
Family
ID=48756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1772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09004B (zh) | 2013-04-07 | 2013-04-07 | 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0900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88166B (zh) * | 2013-11-20 | 2015-11-11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散射通信共谱传输调制解调装置 |
CN103746690A (zh) * | 2013-12-16 | 2014-04-23 | 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卫星导航抗干扰天线的频综电路 |
CN106067810A (zh) * | 2016-07-21 | 2016-11-02 | 中兵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重构频率合成器平台的控制系统 |
CN115473558B (zh) * | 2021-06-11 | 2023-07-18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信号中转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
WO2023201649A1 (zh) * | 2022-04-21 | 2023-10-26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多时隙收发信机和多时隙通信方法 |
CN115065373B (zh) * | 2022-04-21 | 2023-12-1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多时隙收发信机和多时隙通信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4214A (zh) * | 2000-01-10 | 2001-07-18 | 旋永南 | 一种高频信号发收方法 |
CN102104390A (zh) * | 2009-12-16 | 2011-06-22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用于6至9GHz的双载波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收发机 |
WO2012068326A1 (en) * | 2010-11-17 | 2012-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a multi-band transceiver |
CN102684716A (zh) * | 2012-05-22 | 2012-09-19 | 成都九华圆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30~3000MHz超短波接收机 |
CN102866387A (zh) * | 2012-10-16 | 2013-01-09 | 清华大学 | 毫米波fmcw两单元相控阵测距测速单片雷达收发机 |
CN202856715U (zh) * | 2012-11-01 | 2013-04-03 | 南京国睿安泰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宽带本振和高频鉴相实现频谱仪下变频的系统 |
-
2013
- 2013-04-07 CN CN201310117726.9A patent/CN10320900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4214A (zh) * | 2000-01-10 | 2001-07-18 | 旋永南 | 一种高频信号发收方法 |
CN102104390A (zh) * | 2009-12-16 | 2011-06-22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用于6至9GHz的双载波正交频分复用超宽带收发机 |
WO2012068326A1 (en) * | 2010-11-17 | 2012-05-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a multi-band transceiver |
CN102684716A (zh) * | 2012-05-22 | 2012-09-19 | 成都九华圆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30~3000MHz超短波接收机 |
CN102866387A (zh) * | 2012-10-16 | 2013-01-09 | 清华大学 | 毫米波fmcw两单元相控阵测距测速单片雷达收发机 |
CN202856715U (zh) * | 2012-11-01 | 2013-04-03 | 南京国睿安泰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宽带本振和高频鉴相实现频谱仪下变频的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09004A (zh) | 2013-07-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319799A (en) | Signal oscillation method for time-division duplex radio transceiver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JP6591611B2 (ja) | 無線周波数受信機および受信方法 | |
CN103209004B (zh) | 一种多时隙收发信机 | |
EP1524777B1 (en) | Radio transceiver on a chip | |
US866004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 |
JP3564480B2 (ja) | 複数の無線通信端末間で通信を行う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KR100234129B1 (ko) | 시분할 교신 방식을 사용하는 디지탈 무선통신장치 및 방법 | |
WO2020118627A1 (zh) | 一种射频拓扑系统及通信装置 | |
CN113994597A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射频子系统 | |
JP3672189B2 (ja) | 無線信号受信装置及び復調処理回路 | |
WO2016174805A1 (ja) |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EP1551111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requency hopping radio communication | |
CN102457292A (zh) | 一种终端设备 | |
CN103281098A (zh) | 用于tdma系统的多时隙收发信机及多时隙通信方法 | |
EP3018829B1 (en) |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erminal reception sensitivity | |
KR100947469B1 (ko) | 주파수 호핑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15473558B (zh) | 信号中转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11539383B2 (en) | Bidirectional image-rejection active array with reduced LO requirement | |
US20060116085A1 (en) | VLIF transmitter for Bluetooth | |
JP2001086024A (ja) | 無線回路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 |
KR100353710B1 (ko) | 시분할듀플렉싱 방식 무선신호 송수신 장치 | |
Fischer et al. | Multi-channel and multi-data rate IR-UWB single-chip transceiver compliant to IEEE 802.15. 4a | |
JP4571591B2 (ja) | 無線通信回路 | |
TW202335446A (zh) | 中頻收發器、射頻模組及包括其的電子設備 | |
KR100421960B1 (ko) | 휴대폰과 무전기 기능이 혼용된 통신단말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