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195277A -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 - Google Patents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95277A
CN103195277A CN 201310019221 CN201310019221A CN103195277A CN 103195277 A CN103195277 A CN 103195277A CN 201310019221 CN201310019221 CN 201310019221 CN 201310019221 A CN201310019221 A CN 201310019221A CN 103195277 A CN103195277 A CN 103195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rriage way
storied garage
driver
sk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100192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嘉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1001922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9527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195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952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是在现有的立体车库结构(完全由机电设施输送车辆至停车位)基础上,其关键点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不是在行车道路(2)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的,而是横跨在行车道路(2)的上空设置的;所述的包括车辆通道(3)的停车坪(W)与行车道路(2)上下之间的衔接是通过垂直升降井(7)或坡形引导车道(9)来实现的。显然,本发明的理念是:既然为了车辆而修建了行车道路(2),那么,车辆的停泊就不应该再占用行车道路(2)以外的地方了,应该占用目前处于闲置状态的行车道路(2)的上空。——拓展了立体车库在城市中的适用地理条件,为在行车道路(2)上空建造密集的钢构立体车库,进而为在最大程度上缓解甚至彻底解决繁华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创造了条件。

Description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技术,尤其涉及了可以设置在城市中横跨行车道路(例如:六个车道及以上)上空的立体车库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中的民众拥有小型汽车(轿车)作为代步工具的数量越来越多,建造昂贵的楼房车库或/和地下车库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之后,又出现的占地面积很小的以钢构形式出现的廉价立体车库,对于缓解上述发展的社会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也应该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事物,然而,也出现了制约现有立体车库发展的问题:
立体车库的设计方案都是以呈矩形地面的高层框架结构形式出现的,占地面积虽然小,然而,欲在已有的城市道路,尤其是成熟的省会城市或一线大城市中需要集中停车的部位再找到适合于建造立体车库及其辅助的短距离汽车专用通道的地皮,也是相当困难了。——以上情况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现有立体车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机会。
此外,立体车库内为了存放汽车的包括电梯在内的运载机电装置技术已经是属于相当成熟的现有技术范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
提出一种解决城市停车难的全新理念,即让为了车辆而修建的行车道路的上空闲置部位来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并将该理念化解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本发明的方案:
A.立体车库不是在行车道路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的,而是横跨在行车道路的上空设置的,往返行驶的车辆仍然能够从该立体车库的下部穿行而过;
B.立体车库设置了来自于行车道路上的支撑结构的支持;
C.立体车库在结构上是能够兼顾设置人行通道的;
D.车辆通道与地面行车道路之间上下的衔接是通过用于升降运载车辆的电梯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来实现的;
E.车辆通道与停车位是由用于水平运载车辆的机电水平输送装置来实现的。
本发明中车辆进出的使用方法(行动路线):
车辆进入立体车库时:汽车从行车道路进入垂直升降井内的电梯之后,司机离去,由电梯将汽车向上输送,然后,由电梯内的机电装置将汽车转到车辆通道中的机电装置,最后移至停车位中的机电装置上泊车;
车辆离开立体车库时:首先司机选定汽车离开后在行车道路上的行驶方向,再控制汽车由停车位上的机电装置将它先移至车辆通道中的机电装置,再转由垂直升降井内的电梯将汽车输送至底层,最后将汽车输送至行车道路上并由司机驾车离开立体车库并在预选好的行车道路的行车方向上行驶。
本发明的改型方案之一:
A.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一不是在行车道路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的,而是横跨在行车道路的上空设置的,往返行驶的车辆仍然能够从该立体车库的下部穿行而过;
B.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一设置了来自于行车道路上的支撑结构的支持;
C.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一在结构上是能够兼顾设置人行通道的;
D.车辆通道与地面行车道路之间上下的衔接是通过用于升降运载车辆的电梯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来实现的;
E.车辆通道与停车位铺设了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地面。
本发明改型方案之一的车辆进出使用方法(行动路线):
车辆进入立体车库时:司机驾驶汽车从行车道路进入垂直升降井内的电梯中,并通过电梯将该汽车提升到高处的车辆通道结合部,然后,司机再驾驶汽车转向车辆通道并直达停车位泊车;
车辆离开立体车库时:首先司机选定汽车离开后在行车道路上的行驶方向,司机再驾驶汽车以倒退的行驶方式并倒退进入垂直升降井内的电梯中,当电梯沉底之后,司机即可驾驶汽车离开立体车库并进入预选好的行车道路的行车方向上。
本发明的改型方案之二:
A.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二不是在行车道路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的,而是横跨在行车道路的上空设置的,往返行驶的车辆仍然能够从该立体车库的下部穿行而过;
B.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二设置了来自于行车道路上的支撑结构的支持;
C.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二在结构上是能够兼顾设置人行通道的;
D.车辆通道与停车位由包括该两者在内的停车坪来取代,并且,该停车坪与地面行车道路之间上下的衔接是通过垂直升降井或/和引导车道来实现的;
E.停车坪与引导车道铺设了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地面。
本发明的改型方案之二的车辆进出使用方法(行动路线):
车辆进入立体车库时:行车道路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直接将其照直驶进迎面的第一个垂直升降井中的底层电梯内,当电梯将车辆提升到停车坪后,司机即可驾车直奔泊车位置停靠;或者,行车道路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开车直接通过引导车道到达停车坪并直奔泊车位置停靠;
车辆离开立体车库时:首先司机选定好离开后在行车道路上的行驶方向,之后,就可选择符合该行驶方向的垂直升降井并通过它沉底,就能够离开立体车库并行驶在预选好的行车道路的行车方向上;或者,由司机直接驾车离开泊车位置并通过预选好方向的引导车道进入行车道路离开立体车库。
——所述的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是采用钢构建筑的结构形式。
——所述的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设立不影响其下部行车道路上原来绿化地带的设置。
——所述的停车坪底层对应的行车道路上设置了交警指挥岗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由于本发明提出了上述的“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以及由它发展而成的二种改型方案在内(总计四种类型)的立体车库的结构形式,这就为本发明能够较全面地实现让车辆停泊在人们为车辆修建的行车道路上空创造了条件,进而为大幅度缓解、甚至彻底解决繁华城市中停车难的问题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本发明中所述的立体车库的巨量增加绝对不会受到行车道路以外繁华城市中宝贵地皮的限制,属于关键的理念性突破的发明性质。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第一类实例中的第一个实施例:横跨在十个车道上空的立体车库四层结构正面布局概况。——仅仅利用一对(两部)电梯垂直输送以及利用机电装置水平输送车辆到达停车位的整体布局;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示意了本发明第二类实例中的第一个实施例:横跨在十个车道上空的本发明四层结构正面布局概况。——仅仅利用一对(两部)电梯垂直输送车辆而司机驾车直达停车位的呈人行天桥式结构的立体车库的整体布局;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示意了本发明第三类实例中的发展型结构断面图。——利用二对(四部)或以上电梯垂直输送车辆而司机驾车直达停车位的宽体型单层结构立体车库的整体布局
图6是图5的第一俯视图(示意了两条行车道路垂直布局成“十”字路口上空的第一发展型实施例),即第三类实例中第一个实施例。
图7是图5的第二俯视图(示意了单条行车道路上空的第二发展型实施例),即第三类实例中第二个实施例。
图8示意了本发明第四类实例中的发展型结构断面图。——不利用任何包括电梯在内的机电装置输送车辆的非电力式宽体型单层立体车库的正面布局概况
图9是图8的第一俯视图(示意了两条行车道路垂直布局成“十”字路口上空的第一发展型实施例),即第四类实例中第一个实施例。
图10是图9的第二俯视图(示意了单条行车道路上空的第二发展型实施例),即第四类实例中第二个实施例。
1:车道分界线;2:行车道路;3:车辆通道(库内横向设置);4:支撑结构(应该设置在包括行车道路中心线上的车道分界线上);5:作为服务对象的小型汽车(轿车);6:停车位(库内横向纵向设置);7:为驱动车辆升降设备运行服务而专设的垂直升降井;8:人行道;9:引导车道(坡形);P:人行梯;W:停车坪(广义上说:可以视为包括车辆通道与停车位二者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关键是立体车库设置地点的规划问题(行车道路2的上空),本发明所述的立体车库底部离开地面行车道路2的高度可以考虑在7米以上,或者,视具体情况远高于7米这一数量级;至于立体车库内部涉及到的诸如驱动车辆如何按照人为意志实施准确的行动路线轨迹,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移,很可能需要包括电梯在内的机电输送装置的帮助,或者部需要包括电梯在内的机电输送装置的帮助,甚至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包括电梯在内的机电输送装置的帮助,以上的种种情况均与现有技术很接近甚至相当成熟,这里对于包括电梯在内的机电输送装置的相关说明就从略了。
图1与图2示意的是本发明第一类实例(与现有技术最关键的不同仅仅在于“横跨道路的上空”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事宜)中的第一个本发明的实施例,即车辆实施上述的“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移,全部依靠包括电梯在内的机电输送装置来执行;其立体车库的主体呈横跨行车道路2(例如:由十个或以上车道构成)的长条形钢构结构形式(四层共88个车位),其两个端部设置了供电梯使用的垂直升降井7,而该两个垂直升降井7都是设置在行车道路2两边的快慢车道交界线附近,由于跨度较大,可以在其中间位于行车道路2的中心线的位置上增设常规的支撑结构4,车辆的行驶方向详见图2中的箭头方向。
即汽车5实施上述的“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移,全部依靠包括电梯在内的机电输送装置来执行;其立体车库的主体呈横跨行车道路2(例如:由十个或以上车道构成)的长条形钢构结构形式(四层共88个车位),其两个端部设置了供电梯使用的垂直升降井7,而该两个垂直升降井7都是设置在行车道路2两边的快慢车道交界线附近,由于跨度较大,可以在其中间位于行车道路2的中心线的位置上增设常规的支撑结构4,汽车5的行驶方向详见图2中的箭头方向。
从上述的第一类实例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平面俯视布局概况的示意中,本发明是以车辆通道3居中而纵向停车位6排列在两侧为主线、而两个垂直升降井7位于上述车辆通道3两端的格局来实现本发明意图的。——不难看出,本发明的两个垂直升降井7的最佳位置是位于行车道路2两个边侧附近的快慢车道交界处(该处一般会设置了一定宽度的绿化地带),一个可以容纳一辆汽车5的垂直升降井7的占用行车道路2上的地面面积,也就是约:2米宽4米长的大小(小于或远小于一个公交车的站台占地面积),为了解决几十辆汽车5的在空间停泊问题,就是占用了1/2的公交车站台的地面面积,也应该是值得的。
而本发明第一类实例中的第三个实施例,就是当行车道路2相当宽时,可以在行车道路2的两旁以及中心线三个横向位置各设置一个垂直升降井7,中间的那个垂直升降井7正好位于行车道路2的中心线上,可以提供给不同方向行驶的车辆使用;若本发明采用钢构的结构形式,当以后认为必要时,还可以将其中的一个垂直升降井7方便地拆除。
至于车辆进出本发明的使用方法见上述发明内容段落中的相关部分。
关于第一类实例在其最底层全部辟为或局部辟为人行通道的问题:
若全部辟为人行通道,很可能会觉得过于宽裕;局部辟为人行通道很可能是最佳的选择方案,此时的人行通道将会与由机电输送装置形成的车辆通道3平行,并直接在该人行通道的两端设置连接人行道8的人行梯P;详见图2中设置了左右两个人行梯P的示意,两个人行梯P之间的连线即为将要铺设硬质地面(例如:铺设水泥或木料)的人行通道。
这是个体现了工程设施中的“人性化”大问题,若能够兼顾解决这个“人性化”问题,不是个小事,而应该是个得到各个方面重视的大事。
图3与图4示意的是本发明第二类实例(本发明中的改型方案之一)中第一个实施例(仅仅依靠机电装置对汽车5实施上与下的运输),即汽车5由电梯垂直输送到本发明的每个停车的层次后,司机则可以直接驾车直达停车位6的实施例,如此简单的实施例,其设计方案应该可以想象了,汽车5的行驶方向详见图4中的箭头方向。
此时本发明的立体车库中所有的地面都应该采用硬质材料铺设,即采用水泥或地板一类的材料铺设地面;而存、取汽车5的全过程(路线)很简单:汽车5进入立体车库的方法(路线)是显而易见的,只是汽车5离开立体车库时,需要要以倒退的方式进入垂直升降井7内的电梯中,当电梯载车沉底之后,就能进入行车道路2并离开立体车库。这里,所涉及的全部技术问题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显然,一旦司机坐在汽车5内被电梯送到立体车库内的任何一层,就能够让司机直接驾车在其硬质地面上行驶,此举,可以省略昂贵的水平输送汽车5的机电装置。
至于车辆进出本发明改型方案之一的使用方法见上述发明内容段落中的相关部分。
关于第二类实例中立体车库最底层开辟人行通道的问题:
若将最底层的全部作为人行通道来使用,很可能会显得过于宽裕;若将最底层的部分作为人行通道来使用,即将车辆通道3的单侧纵向停车位6作为人行天桥P来使用,就感到足够了,那么,此时的人行通道的绝大部分的长度方向必然会与车辆通道3平行,且还会与该车辆通道3相交;然而,为了停泊而使用本发明的车辆数量极其有限(一层当中最多存放一、二十辆左右的车辆——停车时间长而使用车辆通道3的时间极少),而且,在车辆通道3中行驶的车速相当低,不会影响欲穿越车辆通道3上行人的步行。
显然,上述的使用方案这就形成了本发明第二类实例中第一个实施例,然而,如果觉得仅仅使用行车道路2上为不同行驶方向车辆设置的一对垂直升降井7内的一对电梯使用不方便(离开立体出库时以倒退的行驶方式进入垂直升降井7内的电梯)或者电梯不够用,则在该第二类实例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第三类实例也是未尚不可的。
图5与图6示意了本发明的第三类实例(本发明中的改型方案之二)的第一个实施例,即建造在“十字路口”(行车道路2垂直交叉而成的路口)的上空的本发明实施例。
该第三类实例中第一个实施例可以呈俯视正方形的由四角各设置一个垂直升降井7的由,车辆的行驶方向(包括进出立体车库)详见图6中的箭头方向。
此外,如果需要,本实施例中停车坪W(可以视为包括车辆通道3与停车位6两者的各种排列组合)的每边正当中再各增设一个垂直升降井7,总共可以有八部电梯分别在各自的垂直升降井7内,为各个方向过来的车辆实施垂直升降服务;当车辆到达停车坪W后之后,即由司机驾车通过相关的途经直达指定的位置泊车。
显然,立体车库的停车坪W是铺设了可以行驶车辆的硬质地面,例如,地面由水泥或木料来铺设。
图5与图7示意了本发明的第三类实例(本发明中的改型方案之二)的第二个实施例,显然,该第二个实施例是在上述第三类中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具有大面积停车坪W的立体车库移至单条行车道路2的上空,并且,仅仅保留该立体车库中位于四个角落的由电梯使用的垂直升降井7。
该位于单条行车道路2两边的各两部电梯,一部专事载运车辆提升至高处的停车坪W,而另一部专事载运车辆降低至与车道路2齐平的位置,让车辆从车道路2上驶离本发明;车辆的行驶方向(包括进出立体车库)详见图7中的箭头方向示意。
显然,立体车库的停车坪W也是铺设了可以行驶车辆的硬质地面,例如,地面由水泥或木料来铺设。
该第三类实例的单层立体车库的停车量若觉得不够,可以考虑多设置几层停车坪W也是容易办到的;如果觉得电梯不够用,还可以在该停车坪W横跨位行车道路2的前后两侧且位于该行车道路2的中心线的位置上再分别各增加一个由电梯使用的垂直升降井7;或者:如果增加的停车坪W层次较多,还可以在位于该行车道路2的多个车道分界线1的位置上再在停车坪W前后两侧分别各增加一个由电梯使用的垂直升降井7;……。
上述第三类实例的立体车库最底层可以考虑其一小部分开辟成过街人行通道,即便该过街人行通道将有可能穿过构成停车坪W的车辆过道,然而,车辆穿过该车辆过道的使用频率是很低的,并且其车速也是极低的,无碍于行人在停车坪W上划定的人行通道上的安全步行。
图8与图9示意了本发明的第四类实例(本发明中的改型方案之二)的第一个实施例,即建造在“十字路口”的上空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简单而实用的车辆可以从行车道路2上直达单层大面积露天停车坪W的实施例(无需任何包括电梯在内的机电装置协助车辆的上下输送与水平输送)。
设置在该十字路口上空的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由于该立体车库是为了由四个行车方向过来的车辆停车服务的,在该停车坪W的四个方向上就分别各设置了一对上下引导车道9,共计有八个,其车道坡度可取30度(大坡度的引导车道9可以在客观上有效地限制车辆爬坡的速度以及缩小该引导车道9占用行车道路2的面积——该面积的地面投影一般可以控制在接近于中型公交站台占用的地面面积),车辆进、出立体车库的行驶方向由图9中的箭头示意。。
图8与图10示意了本发明的第四类实例(本发明中的改型方案之二)的第二个实施例,即建造在单条行车道路2的上空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了简单而实用的车辆可以从行车道路2上直达单层大面积露天停车坪W的实施例(无需任何包括电梯在内的机电装置协助车辆的上下输送与水平输送)。
设置在行车道路2的上空设置的单层敞开式立体车库,由于该立体车库是为了由二个行车方向过来的车辆停车服务的,在其行车道路2的二个方向上各设置了一对上下引导车道9,共计有四个,其车道坡度可取20度,车辆进、出立体车库的行驶方向由图10中的箭头示意。
至于车辆进出本发明改型方案之二的使用方法见上述发明内容段落中的相关部分。
上述第四类实例的立体车库的单层积露天停车坪W,可以考虑其一小部分开辟成过街人行通道的概况,与前述第三类实例的概况完全一样。
一个成熟的城市,尤其是包括省会在内的一线大城市中,符合建造本发明行车道路2的总数量或总长度是相当可观的,若能够实现在该道路上根据实际需要高密度地建造本发明,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甚至彻底解决繁华城市中停车难的问题。——不少需要大批量停车的大型商场,大型饭店,影剧院与众多的办公楼,等等公用设施都会开设在上述较宽敞的行车道路2的两侧。
此外,本发明的主体结构最好采用钢构的建筑型式(成本低建速快重量轻),于扩大车位库容量有利,而钢构少不了紧固件;最理想的紧固件是现有的铆钉(必须地面烧红锻打实施紧固“铆接”——高空现场“铆接”操作困难),其次是“螺栓防松型旋紧”(相比之下劣于“铆接”:抗振功能较差易于被振松脱),这里建议采用工程“性价比”最高且具有“四两拨千斤”力学放大机构的作为另一项简单发明专利的“螺栓型‘铆接’”技术(ZL200910155870.5),来实施本发明在高空(例如:50米以上的高度)利用专用工具徒手方便地实现“现场旋紧型‘铆接’”:只有强行破坏了该“螺栓型铆钉”的结构之后才会失去其“铆接”功能。——“铆接”紧固性能这一点几乎同于现有的常规“铆接”技术(抗振功能极强不存在松脱的可能)。
如果,从现在起,就能够着手规划并实施涉及包括本发明在内的有关立体车库的诸个发明项目,那么,有条件的我国城市乃至世界城市中的停车难问题,很可能就会在几年内逐步予以解决,尤其是在新兴的城市当中;并且,经营停车事业还能够创造“停车收费利润”来抵消立体车库的初期建造费用,就如修建收费高速公路一样。

Claims (9)

1.一种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
A.立体车库不是在行车道路(2)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的,而是横跨在行车道路(2)的上空设置的,往返行驶的车辆仍然能够从该立体车库的下部穿行而过;
B.立体车库设置了来自于行车道路(2)上的支撑结构(4)的支持;
C.立体车库在结构上是能够兼顾设置人行通道的;
D.车辆通道(3)与地面行车道路(2)之间上下的衔接是通过用于升降运载车辆的电梯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7)来实现的;
E.车辆通道(3)与停车位(6)是由用于水平运载车辆的机电水平输送装置来实现的。
2.一种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的车辆进出使用方法:
车辆进入立体车库时:车辆从行车道路(2)进入垂直升降井(7)内的电梯之后,司机离去,由电梯将车辆向上输送,然后,由电梯内的机电装置将车辆转到车辆通道(3)中的机电装置,最后移至停车位(6)中的机电装置上泊车;
车辆离开立体车库时:首先司机选定车辆离开后在行车道路(2)上的行驶方向,再控制车辆由停车位(6)上的机电装置将它先移至车辆通道(3)中的机电装置,再转由垂直升降井(7)内的电梯将车辆输送至底层,最后将车辆输送至行车道路(2)上并由司机驾车离开立体车库并在预选好的行车道路(2)的行车方向上行驶。
3.一种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一:
A.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一不是在行车道路(2)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的,而是横跨在行车道路(2)的上空设置的,往返行驶的车辆仍然能够从该立体车库的下部穿行而过;
B.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一设置了来自于行车道路(2)上的支撑结构(4)的支持;
C.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一在结构上是能够兼顾设置人行通道的;
D.车辆通道(3)与地面行车道路(2)之间上下的衔接是通过用于升降运载车辆的电梯装置所需要的垂直升降井(7)来实现的;
E.车辆通道(3)与停车位(6)铺设了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地面。
4.一种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一的车辆进出使用方法:
车辆进入立体车库时:司机驾驶车辆从行车道路(2)进入垂直升降井(7)内的电梯中,并通过电梯将该车辆提升到高处的车辆通道(3)结合部,然后,司机再驾驶车辆转向车辆通道(3)并直达停车位(6)泊车;
车辆离开立体车库时:首先司机选定车辆离开后在行车道路(2)上的行驶方向,司机再驾驶车辆以倒退的行驶方式并倒退进入垂直升降井(7)内的电梯中,当电梯沉底之后,司机即可驾驶车辆离开立体车库并进入预选好的行车道路(2)的行车方向上。
5.一种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二,
A.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二不是在行车道路(2)以外的位置上设置的,而是横跨在行车道路(2)的上空设置的,往返行驶的车辆仍然能够从该立体车库的下部穿行而过;
B.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二设置了来自于行车道路(2)上的支撑结构(4)的支持;
C.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二在结构上是能够兼顾设置人行通道的;
D.车辆通道(3)与停车位(6)由包括该两者在内的停车坪(W)来取代,并且,该停车坪(W)与地面行车道路(2)之间上下的衔接是通过垂直升降井(7)或/和引导车道(9)来实现的;
E.停车坪(W)与引导车道(9)铺设了能够直接行驶车辆的硬质地面。
6.一种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的改型方案之二的车辆进出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车辆进入立体车库时:行车道路(4)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直接将其照直驶进迎面的第一个垂直升降井(7)中的底层电梯内,当电梯将车辆提升到停车坪(W)后,司机即可驾车直奔泊车位置停靠;或者,行车道路(4)上的车辆由驾车司机开车直接通过引导车道(9)到达停车坪(W)并直奔泊车位置停靠;
车辆离开立体车库时:首先司机选定好离开后在行车道路(2)上的行驶方向,之后,就可选择符合该行驶方向的垂直升降井(7)并通过它沉底,就能够离开立体车库并行驶在预选好的行车道路(2)的行车方向上;或者,由司机直接驾车离开泊车位置并通过预选好方向的引导车道(9)进入行车道路(2)离开立体车库。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是采用钢构建筑的结构形式。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车库的设立不影响下部行车道路(2)上原来绿化地带的设置。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停车坪(W)底层对应的行车道路(2)上设置了交警指挥岗台。
CN 201310019221 2012-01-06 2013-01-05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 Pending CN1031952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10019221 CN103195277A (zh) 2012-01-06 2013-01-05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7492 2012-01-06
CN201210007492.8 2012-01-06
CN 201310019221 CN103195277A (zh) 2012-01-06 2013-01-05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5277A true CN103195277A (zh) 2013-07-10

Family

ID=47964825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596387 Pending CN103195276A (zh) 2012-01-06 2012-12-14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兼顾人行天桥功能的立体车库
CN2012105527553A Pending CN103015768A (zh) 2012-01-06 2012-12-18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
CN 20122070387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90506U (zh) 2012-01-06 2012-12-18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
CN 201310019160 Pending CN103046782A (zh) 2012-01-06 2013-01-05 横跨高架在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
CN 201310019221 Pending CN103195277A (zh) 2012-01-06 2013-01-05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596387 Pending CN103195276A (zh) 2012-01-06 2012-12-14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兼顾人行天桥功能的立体车库
CN2012105527553A Pending CN103015768A (zh) 2012-01-06 2012-12-18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
CN 20122070387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90506U (zh) 2012-01-06 2012-12-18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
CN 201310019160 Pending CN103046782A (zh) 2012-01-06 2013-01-05 横跨高架在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10319527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5276A (zh) * 2012-01-06 2013-07-10 梁嘉麟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兼顾人行天桥功能的立体车库
CN106223689A (zh) * 2016-08-12 2016-12-14 梁嘉麟 高架道路上空依靠电梯升降的立体车库无人管理经营模式
CN107724753A (zh) * 2016-08-12 2018-02-23 梁嘉麟 高架道路上空驾车直驶停车位的立体车库无人管理经营模式
CN108104540A (zh) * 2016-11-24 2018-06-01 喻天宝 跨线停车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0539A (en) * 1996-04-05 1998-09-22 Zhang; Ruyu Maximum auto-parking device
CN2570386Y (zh) * 2002-05-09 2003-09-03 杭州西子孚信科技有限公司 链板输送式仓储停车库
CN2706555Y (zh) * 2004-01-08 2005-06-29 秦春凤 城市道路上方停车场
CN2846618Y (zh) * 2005-12-02 2006-12-13 林慕星 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空的立体多层停车泊位
CN101205701A (zh) * 2006-12-21 2008-06-25 于成源 带有立体储车场的过街天桥
CN102134927B (zh) * 2011-01-10 2014-09-17 裘苗全 绿色节能省地的立体智能停车设施
CN103195276A (zh) * 2012-01-06 2013-07-10 梁嘉麟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兼顾人行天桥功能的立体车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95276A (zh) 2013-07-10
CN202990506U (zh) 2013-06-12
CN103015768A (zh) 2013-04-03
CN103046782A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520031U (zh) 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车辆直进式立体车库
CN102877674B (zh) 横跨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与人行天桥组合体的结构形式
CN103470081A (zh) 设置高架在行车道路上空的且配置了立体车库的楼房或/和场地平台及其结构简化方案
CN202559800U (zh) 横跨道路上空能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CN103195277A (zh)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的高架型立体车库
CN103255940A (zh) 繁华区域横跨道路上空的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式简易型立体车库
CN102434016A (zh) 横跨宽型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框架结构设计方案
CN101487214A (zh) 城市十字路口人性化多功能立交桥
CN103132740A (zh) 设置在行车道路上空且能够驾车直达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CN203639771U (zh) 全封闭全立交快速公交道路系统
CN103291097A (zh)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且车辆能直驶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KR20110098464A (ko) 복층형 입체복합도로의 3지 입체교차로
CN103912152A (zh) 十字路口上空设置的由人驾车直达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CN103306521A (zh) 横跨道路上空的立体车库与人行天桥组合体及其分体形式
CN103291099A (zh) 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由人驾车直达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CN203129658U (zh) 设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由人驾车直达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CN203201197U (zh) 横跨道路上空由电梯载车司机驾车直进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CN104005581A (zh) 横跨行车道路上空且能驾驶车辆直达停车位的立体车库
CN202519551U (zh) 多功能房式自由通行立交桥
CN106593051A (zh) 一种用于高架桥车辆停存的立体停车方法
CN202519555U (zh) 多功能楼式自由通行立交桥
CN107974885A (zh) 一种道路综合型立体交叉
CN107268357A (zh) 一种城市立体交通网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