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6165A - 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86165A CN103186165A CN201110443312.6A CN201110443312A CN103186165A CN 103186165 A CN103186165 A CN 103186165A CN 201110443312 A CN201110443312 A CN 201110443312A CN 103186165 A CN103186165 A CN 1031861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piece
- elastic component
- electronic equipment
- latching system
- camera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9/00—Combinations of cameras, projectors or 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non-photographic non-optical apparatus, e.g. clocks or weapons; Cameras having the shape of other objec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5—Multimedia displays, e.g. with integrated or attached speakers, cameras, microphon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1—Panel PC, e.g. single housing hosting PC and display pa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和摄像装置。主体包括收容件、锁扣装置及第一弹性件。摄像装置、锁扣装置及第一弹性件依次收容于收容件内。摄像装置可转动地连接于锁扣装置上。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锁扣装置远离摄像装置的一侧。锁扣装置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位于第一位置时锁扣装置与该收容件相卡合,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且摄像装置收容于该收容件内。当该锁扣装置和该收容件解除卡合时,该锁扣装置在该第一弹性件推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该摄像装置从收容件内伸出主体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摄像装置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台式计算机通常使用外置的摄像头供用户进行视频操作。亦即,现有的台式计算机的显示器与摄像头一般为与主机电性连接的两个独立的元件。需要进行视频使用时,常常将摄像头和显示器份开放置,比较占用空间。另外,未使用摄像头时,往往需要将摄像头收纳起来,这也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
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和摄像装置。摄像装置用于摄取图像。主体包括收容件、锁扣装置及第一弹性件。摄像装置、锁扣装置及第一弹性件依次收容于收容件内。摄像装置可转动地连接于锁扣装置上。第一弹性件设置于锁扣装置远离摄像装置的一侧。锁扣装置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位于第一位置时锁扣装置与该收容件相卡合,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且摄像装置收容于该收容件内。当该锁扣装置和该收容件解除卡合时,该锁扣装置在该第一弹性件推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该摄像装置从收容件内伸出主体外。
采用上述电子设备可将摄像头滑动收容于显示器的收容件内,需要通过按压按键使得摄像头自动从收容件内弹出,并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节视觉角度。同时还提供了收容于显示器收容件内的发光元件,可在进行视频聊天或使用显示器时提供光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第一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沿III-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电子设备IV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按键、锁扣装置及摄像装置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电子设备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8为图6中限位件另一角度的放大图。
图9为图6中卡制件和按键的放大图。
图10为图6中卡制件另一角度的放大图。
图11为图6中转动件另一角度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设备 | 100 |
主体 | 1 |
底座 | 2 |
第一弹性件 | 3 |
锁扣装置 | 4 |
摄像装置 | 5 |
连接件 | 20 |
收容件 | 30 |
第一表面 | 12 |
第二表面 | 14 |
显示屏 | 16 |
凸柱 | 23 |
第一收容槽 | 31 |
容置部 | 32 |
底板 | 322 |
侧壁 | 324 |
第一通孔 | 325 |
第二通孔 | 326 |
第一固定孔 | 327 |
板体 | 341 |
第一键帽 | 344 |
第二键帽 | 345 |
第一轴孔 | 346 |
第一收容孔 | 347 |
第一弹簧 | 348 |
按键 | 34 |
第一转轴 | 35 |
滑槽 | 36 |
限位件 | 41 |
第一本体 | 412 |
限位部 | 413 |
第一缺口 | 4121 |
第一轴孔 | 4123 |
第二收容槽 | 4124 |
导引部 | 4131 |
止挡部 | 4132 |
卡制件 | 42 |
第二本体 | 421 |
第一端部 | 4212 |
第二端部 | 4213 |
盲孔 | 4214 |
第二轴孔 | 4215 |
收容部 | 4216 |
倾斜面 | 4217 |
定位部 | 4218 |
卡制部 | 423 |
限位柱 | 4231 |
按压部 | 4234 |
第二弹簧 | 4235 |
第三开口 | 4236 |
第二转轴 | 424 |
定位柱 | 4241 |
第二弹性件 | 43 |
第三弹性件 | 45 |
转动件 | 53 |
第三端部 | 531 |
第四端部 | 532 |
第四收容部 | 533 |
第二固定孔 | 5331 |
第三固定孔 | 5324 |
第一部件 | 51 |
第二部件 | 52 |
第三本体 | 512 |
第一侧壁 | 5124 |
第三转轴 | 513 |
发光部 | 514 |
第二缺口 | 516 |
第四转轴 | 518 |
第三轴孔 | 523 |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电子设备100第一状态时和电子设备100第二状态时的立体图。电子设备100包括主体1、用于支撑主体1的底座2、第一弹性件3、锁扣装置4及摄像装置5。第一弹性件3、锁扣装置4及摄像装置5依次收容于于主体1内,且锁扣装置4可在主体1内的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使摄像装置5缩入主体1内或者伸出主体1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为显示器。
主体1大致为长方体状,其内收容有显示屏16、电路板(图未标示)、排线(图未标示)等组件。主体1具有第一表面12和与第一表面12相背的第二表面14。其中,第一表面12上开设有开口(图未标示),显示屏16可透过开口外露。第二表面14上凸设有连接件20和收容件30。收容件30和连接件20沿着主体1的纵轴线放置,收容件30的一端位于主体1的一端部,另一端靠近主体1的另一端部。连接件20与收容件30连接并从主体1的另一端部延伸出主体1之外,用于与底座2连接。
请参阅图3,连接件20大致为长方体状。连接件20靠近收容件30的一端呈楔形状,且设有伸入收容件30内的凸柱23。凸柱23大致呈圆柱体状。
请参阅图4,收容件30由第二表面14的中部向外凸起形成的柱体。收容件30靠近连接件20的一端部形成与连接件20相配合的楔形状。收容件30上设置有第一收容槽31、容置部32、按键34、第一转轴35及滑槽36。
第一收容槽31由收容件30远离连接件20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其大致为“D”字形。第一收容槽31用于将第一弹性件3、锁扣装置4及摄像装置5第一收容槽活动地收容于其内。
请参阅图5,容置部32由收容件30靠近第二表面14的侧壁向内凹陷而成。容置部32包括矩形底板322,及由自矩形底板322依次相互连接的四个侧边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四个侧壁324。其中,底板322沿主体1的纵轴线方向的两个端部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325和第二通孔326。与第二表面14平行的两个侧壁324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固定孔327。
请一并参阅图9,按键34转动收容于容置部32内。按键34包括板体341、第一键帽344、第二键帽345、第一轴孔346、第一收容孔347及第一弹簧348。板体341大致为长方体板状。第一键帽344、第二键帽345及第一轴孔346设置于板体341与底板322相对的内表面上。其中,第一轴孔346设置于板体341的中部,第一键帽344和第二键帽345设置于板体341相对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通孔325和第二通孔326相对应。第一键帽344和第二键帽345大致为中空圆柱体状,且第一键帽344的高度小于第二键帽345的高度。其中,第一键帽344的与底板322相对的端部与板体341平行,第二键帽345与底板322相对的一端与板体341呈一定角度设置。第一收容孔347大致为圆形,其由板体341与底板322相对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且设置于第一键帽344与第一轴孔346之间。第一弹簧348一端固定于第一收容孔347内,部分相对于第一收容孔347外露。第一转轴35通过第一轴孔346,且两端分别转动地收容于两个第一固定孔327内,从而将板体341可转动地固定于容置部32内。
请再次参阅图5,滑槽36大致为矩形,其贯穿设置于容置部32远离第二表面14的一侧。滑槽36由容置部32的中部向连接件20的方向延伸,直至靠近连接件20为止。
请参阅图6,锁扣装置4包括限位件41、卡制件42、第二弹性件43及第三弹性件45。
请一并参阅图8,限位件41包括第一本体412及限位部413。第一本体412套设于凸柱23上。第一本体412大致为圆柱体,其横截面呈“D”字形。第一本体412上设有第一缺口4121、第一轴孔4123及第二收容槽4124。第一缺口4121开设于第一本体412的侧壁上,且与第二通孔326相对。第一轴孔4123沿第一本体412的轴线方向开设,且贯穿整个第一本体412。第二收容槽4124为圆柱形,其由限位件41与凸柱23相对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二收容槽4124的直径大于第一轴孔4123的直径,且与第一轴孔4123相连通。
限位部413垂直设置于第一本体412与滑槽36相对的侧壁上,且部分通过滑槽36分别位于收容件30的两侧,从而将第一本体412挂设于收容件30中。限位部413包括导引部4131和设置于导引部4131端部的止挡部4132。导引部4131大致呈矩形条状块,滑动地穿设于滑槽36内移动,用于导引限位部413在滑槽36内移动,以使第一本体412沿收容件30轴线方向上下。止挡部4132设置与导引部4131远离第一本体412的端部,用于阻止限位部413从滑槽36中脱离。
请参阅图9及图10,卡制件42通过第二弹性件43与限位件41相连接,且位于限位件41之上。卡制件42包括第二本体421、卡制部423及第二转轴424。第二本体421包括第一端部4212和第二端部4213。第一端部4212靠近限位件41,其大致呈圆柱体且其截面呈“D”字形。第一端部4212上开设有盲孔4214、第二轴孔4215及收容部4216。盲孔4214自第二本体421与第一通孔325相对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第二轴孔4215自第一端部4212与限位件41相对的底面向内凹陷形成,其位于第一端部4212的中心位置,用于收容凸柱23。收容部4216大致呈圆环状,其与第二轴孔4215间隔设置,且与第二轴孔4215同心。第二端部4213远离限位件41端面为倾斜面4217。倾斜面4217的中部凸设有定位部4218。定位部4218远离倾斜面4217的一端为长方体状。
卡制部423部分收容于盲孔4214内,部分相对于第二端部4213外露。卡制部423包括限位柱4231、按压部4234及第二弹簧4235。限位柱4231收容于盲孔4214内,其大致呈圆环状。按压部4234大致为中空圆柱体状,与盲孔4214相对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开口4236。按压部4234通过第三开口4236套设于限位柱4231上并部分收容于盲孔4214内。第二弹簧4235设置于限位柱4231内,且分别与盲孔4214的底部和按压部4234的底面相接触。第二弹簧4235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其长度大于盲孔4214底部到第一通孔325的距离。
第二转轴424设置于定位部4218于远离倾斜面4217的端部上。第二转轴424大致为圆柱体,其相对的两个底面上分别凸设有两个与第二转轴424同轴的定位柱4241。其中,定位柱4241的直径小于第二转轴424的直径。
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6,第一弹性件3套设于凸柱23上,且部分收容于第二收容槽4124内。其两个端部分别固定于连接件20的端部和第二收容槽4124的底面上。当第一弹性件3处于自然状态时,其长度大于连接件20到滑槽36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3为弹簧,且第二弹性件43和第一弹性件3具有相同的直径。
第二弹性件43套设于凸柱23上,且远离连接件20的一端收容于收容部4216内。
第三弹性件4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凸柱23的端部和围成第二轴孔4215的侧壁上。当第二弹性件43和第三弹性件45均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第二弹性件43的长度大于第三弹性件45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43及第三弹性件45均为弹簧,且第二弹性件43的直径大于第三弹性件45的直径。
请参阅图4及图7,摄像装置5包括第一部件51、转动连接于第一部件51上的第二部件52及转动件53。
第一部件51包括第三本体512、第三转轴513及发光部514。第三本体512大致为圆柱体,其横截面大致呈“D”字形,具有一矩形第一侧壁5124。第三转轴513垂直设置于第三本体512上,且与第三固定孔5324相对设置。第三转轴513收容于第三固定孔5324内,用于将第一部件51与转动件53转动连接。发光部514由第三本体512与第三转轴513相背的表面向上凸起而成。发光部514大致呈半圆形。发光部514与第三本体512围成一扇形第二缺口516。第三本体512靠近第一侧壁5124的边缘上设置第四转轴518。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部514为LED。
第二部件52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部件51上,且恰好收容于第二缺口516内。第二部件52为圆柱体,其横截面大致呈“D”字形。第二部件52与第四转轴518相对处设置有两个第三轴孔523。第三轴孔523相对于第四转轴518对称设置,且分别将第四转轴518的两端收容于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部件52为摄像头。
请参阅图7及图11,转动件53用于将第一部件51可转动的固定于卡制件42上。转动件53大致为圆柱体状,且横截面大致为“D”字形。转动件53包括与卡制件42相对的第三端部531和与第三端部531相对的第四端部532。第三端部531大致呈圆弧状,其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四收容部533。第四收容部533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固定孔5331,用于将两个定位柱4241收容于内。第四端部532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孔5324。
请再次参阅图1,当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扣装置4处于第一位置,摄像装置5收容于收容件30内。第一转轴35通过第一轴孔4123将可转动地收容于容置部32内。板体341与底板322相平行内。第一转轴35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固定孔327内。第一键帽344与通过第一通孔325的按压部4234相接触。第二键帽345通过第二通孔326伸入收容件30内,并与第一缺口4121相抵接。第一弹簧348一端收容于第一收容孔347内,另一端与卡制件42相接触。此时,第一弹簧348和第二弹簧4235均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此时,第一弹性件3处于压缩状态。导引部4131位于滑槽36中间。此时,第三弹性件45处于伸长状态。第二弹性件43一端固定于收容部4216内,另一端与限位件41相连接。此时,第二弹性件43处于压缩状态,且此时第二弹性件43的弹力大于第三弹性件45的弹力。两个定位柱4241分别收容于第二固定孔5331内,使得转动件53可转动地固定于卡制件42上。第三转轴513插入第三固定孔5324内,使得摄像装置5可转动地固定于转动件53上。第二部件52收容于第二缺口516内,并通过设置于第三轴孔523内的第四转轴518与第一部件51转动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2,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二状态时,锁扣装置4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施加外力于板体341与第一键帽344相对处,使得第一键帽344压迫按压部4234向靠近转动件53方向运动,按压部4234从第一通孔325内退出。同时第二键帽345在板体341的带动下依次脱离第一缺口4121和第二通孔326。停止施力,限位件41在第一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下沿主体1的纵轴线方向向上运动,并推动卡制件42、转动件53及摄像装置5沿向上运动。当导引部4131滑动至滑槽36远离底座2的一端时,限位件41停止运动。此时,第二弹性件43仍处于压缩状态,且弹性力大于第三弹性件45的弹力,继续推动卡制件42、转动件53及摄像装置5向上运动。此时,第三弹性件45的弹力增大,且第二弹性件43的弹力减小。当二者弹力相等时,卡制件42、转动件53及摄像装置5停止运动。此时,卡制件42部分通过第一收容槽31外露,同时转动件53和摄像装置5通过第一收容槽31外露。同时,在第一弹簧348的弹力作用下,按键34完全收容于容置部32内。施力于转动件53使其沿倾斜面4217向靠近主体1的方向运动,并放置于主体1上。此时,摄像装置5相对于电子设备100外露。
此时,电子设备100中的第二部件52可在外力作用下绕第四转轴转动,进而调整第二部件52与主体1之间的角度;同时第一部件可在外力作用下,调整发光部514与主体1之间的位置关系。
请再次参阅图1,当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状态时,锁扣装置4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转动第二部件52收容于第二缺口516内,并将转动件53转动至收容件30纵轴线方向。通过外力按压摄像装置5沿收容件30纵轴向方向向下运动,同时推动限位件41、卡制件42及转动件53沿收容件30纵轴向方向向下运动。此时,第二弹性件43的弹力增加,第三弹性件45的弹力减小,第一弹性件3发生弹性形变。
当限位件41运动至第二通孔326处时,第一本体412的侧壁压迫第二键帽345向远离收容件30方向运动,并使得第一键帽344向靠近收容件30方向移动。此时,卡制件42仍位于第一通孔325之上,且导引部4131位于滑槽36的中部。当第一缺口4121移动至第二通孔326处时,在第一弹簧348的作用下,第二键帽345通过第二通孔326收容于第一缺口4121内,第一键帽344远离第一通孔325。此时,卡制件42仍位于第一通孔325之上,且导引部4131位于滑槽36的中部。限位件41可继续向下运动,直至导引部4131滑动至滑槽36远离底座2的一端时,限位件41停止运动。当按压部4234移动至第一通孔325处时,在第二弹簧4235弹力的作用下,卡制部423卡制于第二通孔326内。此时,卡制件42、转动件53及摄像装置5全部收容于收容件30内。停止施力,由于第一弹性件3的弹力作用限位件41沿收容件30的轴向方向向上移动。当第一缺口4121移动至第二键帽345处,被第二键帽345所抵制,限位件41停止运动。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和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用于摄取图像,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括收容件、锁扣装置及第一弹性件;该摄像装置、锁扣装置及第一弹性件依次收容于收容件内;该摄像装置可转动地连接于该锁扣装置上;该第一弹性件设置于该锁扣装置远离摄像装置的一侧;该锁扣装置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位于第一位置时该锁扣装置与该收容件相卡合,该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且该摄像装置收容于该收容件内;当该锁扣装置和该收容件解除卡合时,该锁扣装置在该第一弹性件推动下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该摄像装置从收容件内伸出主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锁扣装置包括卡制件,该卡制件与该摄像装置转动连接,该卡制件上设有卡制部,该收容件上设有第一通孔,在该锁扣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该卡制部卡设于该第一通孔内以使该锁扣装置与该收容件卡合,该卡制部可在外力作用下脱离该第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锁扣装置包括限位件,该限位件连接于该卡制件远离摄像装置的一侧,该限位件能够相对收容件滑动一段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锁扣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件,该第二弹性件位于该卡制件和该限位件之间,当该卡制部与该第一通孔卡合时,该第二弹性元件产生形变而产生一个作用力,以推动卡制件带动摄像装置向远离该限位件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收容件内设置有凸柱;该凸柱穿过该限位件部分收容于卡制件内;该锁扣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件;该第三弹性件弹性连接于该卡制件和该凸柱之间,当该卡制件向远离该限位件的方向移动时,该第三弹性件被拉伸而产生一个使卡制件向该限位件方向移动的作用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卡制件与该第一通孔分离时,该摄像装置在该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所产生的作用力下停止移动,并伸出该主体外。
7.如权利要求3~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收容件上设有滑槽,该限位件上设有限位部,该限位部穿设于该滑槽内并可从该滑槽的一端移动至该滑槽的另一端,该卡制部和该收容件卡合时,该限位部位于该滑槽的一端,该卡制部和该收容件分离时,该限位部可以沿着滑槽移动至该滑槽的另一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按键,该按键安装于收容件上,在外力作用下可使卡制部脱离该收容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按键包括板体以及设置于板体相对两端的第一键帽和第二键帽,该按键转动地连接于该收容件上,该第一键帽和第二键帽设置于板体面对该收容件的一侧,该第一键帽受力时,该第一键帽和该第二键帽向相反方向转动,且该第一键帽可从该第一通孔中穿入并推动该卡制部与该收容件分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按键还包括弹簧,该弹簧位于该板体和收容件之间,该弹簧在该板体受力而向收容件方向移动时被压缩以产生使板体恢复原位的弹性作用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43312.6A CN103186165A (zh) | 2011-12-27 | 2011-12-27 | 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 |
TW100149653A TW201327101A (zh) | 2011-12-27 | 2011-12-29 | 具有攝像裝置的電子設備 |
US13/631,885 US8861189B2 (en) | 2011-12-27 | 2012-09-29 |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43312.6A CN103186165A (zh) | 2011-12-27 | 2011-12-27 | 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6165A true CN103186165A (zh) | 2013-07-03 |
Family
ID=48654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43312.6A Pending CN103186165A (zh) | 2011-12-27 | 2011-12-27 | 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61189B2 (zh) |
CN (1) | CN103186165A (zh) |
TW (1) | TW201327101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74466B2 (en) | 2011-10-17 | 2018-05-22 | Atlas5D,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hange in health status |
WO2013058978A1 (en) | 2011-10-17 | 2013-04-25 | Kimmel Zebadiah M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zing and fitting an individual for apparel, accessories, or prosthetics |
US9817017B2 (en) | 2011-10-17 | 2017-11-14 | Atlas5D,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individuals while protecting their privacy |
KR102055204B1 (ko) * | 2013-09-09 | 2019-12-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카메라 모듈을 포함한 표시장치 |
KR20150102489A (ko) * | 2014-02-28 | 2015-09-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10284697B2 (en) * | 2014-07-23 | 2019-05-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erminal device |
US9730340B1 (en) * | 2014-09-30 | 2017-08-08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rray of rotationally mounted components |
CN105813426A (zh) * | 2014-12-31 | 2016-07-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US10013756B2 (en) | 2015-03-13 | 2018-07-03 | Atlas5D,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easuring use of an assistive device for ambulation |
JP6773971B2 (ja) * | 2016-09-20 | 2020-10-21 |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EP3564132A4 (en) * | 2017-01-19 | 2019-12-25 |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 CAMERA HOLDER ARRANGEMENT AND PORTABLE IMAGE RECORDER BASED ON CAMERA HOLDER |
TWI662877B (zh) * | 2018-05-22 | 2019-06-1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功能元件旋轉復位裝置及電子設備 |
CN110859031B (zh) * | 2018-08-23 | 2023-04-18 | 鸿富锦精密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US20220078313A1 (en) * | 2018-12-25 | 2022-03-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 Ltd. | Camera assembly and terminal device |
US20220210304A1 (en) * | 2019-07-26 | 2022-06-3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Adjustable camera systems for displays |
CN112449089A (zh) * | 2019-09-03 | 2021-03-0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DE102020108961A1 (de) * | 2020-03-31 | 2021-09-30 | Leica Camera Aktiengesellschaft | Mobilgerät, kameramodul und mobilgerätsystem |
CN112074112B (zh) * | 2020-08-13 | 2021-10-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和扩展组件 |
CN113864587B (zh) * | 2021-09-30 | 2023-01-1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及电子系统 |
USD1038125S1 (en) * | 2022-09-16 | 2024-08-06 | Jupiter Systems, Inc. | Display scree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0121402T2 (de) * | 2000-10-13 | 2007-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Gerät zum automatischen Stellen des Winkels eines Bildaufnahmegeräts |
US7057888B2 (en) * | 2004-09-22 | 2006-06-06 | Intel Corporation | Retractable and extendable camera and microphone array computer system |
TWI316167B (en) * | 2006-05-01 | 2009-10-21 | Quanta Comp Inc | Built-in webcam device |
TW200823625A (en) * | 2006-11-24 | 2008-06-01 | Inventec Corp | Electronic device |
TWI383674B (zh) * | 2008-03-11 | 2013-01-21 | Quanta Comp Inc | 影像擷取裝置 |
TWI360383B (en) * | 2008-08-27 | 2012-03-11 | Pegatron Corp | Electronic apparatus |
TWI387429B (zh) * | 2009-08-25 | 2013-02-21 | Wistron Corp | 具有可拆卸式攝影模組之可攜式電子系統 |
-
2011
- 2011-12-27 CN CN201110443312.6A patent/CN103186165A/zh active Pending
- 2011-12-29 TW TW100149653A patent/TW201327101A/zh unknown
-
2012
- 2012-09-29 US US13/631,885 patent/US886118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861189B2 (en) | 2014-10-14 |
US20130163170A1 (en) | 2013-06-27 |
TW201327101A (zh) | 2013-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86165A (zh) | 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 | |
EP2237379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USB connector | |
US9122315B2 (en) | Expandable keyboard | |
CN102790333A (zh) | 底座 | |
US20100320884A1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anti-theft anchor plate | |
US20150049423A1 (en) | Keyboard module capable of support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100035450A1 (en) | Docking station for portable product | |
CN101725808B (zh) | 支撑装置 | |
CN102255194B (zh) | 板卡固定装置 | |
US9336973B2 (en) | Switch mechanism for activating different switches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herewith | |
US8873229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ard holder | |
US8937809B2 (en) | Display device | |
CN108631203A (zh) | 一种抽出式配电柜及其上的辅助开关触发机构 | |
CN101895032B (zh) | 具有多个usb端口的电子设备 | |
CN111431548B (zh) | 弹出装置及终端设备 | |
JP6334649B2 (ja) | 引出形遮断器 | |
CN109999484B (zh) | 一种游戏操控设备 | |
CN117006358A (zh) | 一种伸缩摄像头模块及电子设备 | |
CN109308974A (zh) | 导光组件及应用该导光组件的电子装置 | |
US8783797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card holder | |
CN202515037U (zh) | 一种滑轨自弹器 | |
KR200441993Y1 (ko) | 기중차단기의 크레들 인입출장치 | |
CN109101449B (zh) | 卡的插拔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20786464U (zh) | 一种具备epd屏的药品电子货架 | |
CN216619037U (zh) | 一种屏幕线性移动装置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5 |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