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1212A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管理服务器和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管理服务器和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81212A CN103181212A CN2011800509162A CN201180050916A CN103181212A CN 103181212 A CN103181212 A CN 103181212A CN 2011800509162 A CN2011800509162 A CN 2011800509162A CN 201180050916 A CN201180050916 A CN 201180050916A CN 103181212 A CN103181212 A CN 1031812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travelling carriage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adjuster
- communicat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0—Dynamic resource partitio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6—Hybrid resource partitioning, e.g. channel borrowing
- H04W16/08—Load shedd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05—PBS [Private Base Station]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具有覆盖区域,所述覆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一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调整器,其基于所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与示例性实施例一致的装置和方法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一种基站、一种管理服务器和一种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对于移动电话的普及所带来的室内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需求的增加,正在研发可以在房屋(例如用户的房子以及小规模办公室)中安装的基站。与安装在室外的现有基站(宏基站)所覆盖的范围(宏小区)相比,可以安装在室内的该基站所覆盖的范围非常小,因此其被称为毫微微小区。下文中,形成毫微微小区的基站被称为毫微微基站。
现有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毫微微基站和宏基站发送公共导频信号。移动台执行同步建立、信道估计等,并且通过接收上述公共导频信号来将数据发送到基站/从基站接收数据。为此,必须进行配置,从而移动台可以通过优异接收质量来接收公共导频信号,以提供优异通信质量。
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宏基站中以固定方式来安排待由每个小区发送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另一方面,正研究的是,毫微微基站自主地设置在毫微微小区中毫微微基站发送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例如,在英国专利未决公开No.2428937中公开了这种方法。
将通过采用图15来解释在英国专利未决公开No.2428937中公开的设置毫微微基站的发送功率的方法的具体示例。在图15中,宏基站811形成宏小区801,发送具有恒定发送功率的公共导频信号CP1,并且与移动台(图中未示出)进行通信。毫微微基站812A和812B形成毫微微小区802A和802B,并且分别进行与移动台700A和700B的通信。毫微微基站812A和812B中的每一个测量宏基站811的公共导频信号CP1的接收功率Pmacro[dBm],并且通过采用与宏基站811相同的无线频带来发送以Pmarco+Poffset[dBm]作为发送功率的公共导频信号CP2A和CP2B。在此,作为功率偏移的Poffset是对于所有毫微微小区802A和802B共用的恒定值。
正在研究,将上述毫微微基站用在符合移动电话无线通信标准的系统中(如W-CDMA(宽带码分多址)和E-UTRAN(演进全球地面无线电接入网,或其又称为LTE:长期演进)),以及用在符合无线MAN(无线城域网)无线通信标准的系统中(如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802.16m)。
在W-CDMA中,执行采用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经受发送功率控制的专用信道的数据发送以及采用在下行链路中的公共信道的数据发送。此外,在E-UTRAN中,射频带划分为多个资源块(PRB:物理资源块)。具体地说,E-UTRAN的基站中安装的调度器分配PRB,基站通过采用所分配的PRB来进行与移动台的数据通信。此外,在IEEE802.16m中,对于通信标准采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射频带划分为多个子载波,基站中安装的调度器分配子载波,采用所分配的子载波的数据通信得以进行。此外,通过绑定子载波所获得的等同于E-UTRAN中所说的资源块。
此外,JP-P1997-163435A中公开了将在特定基站汇聚的业务发布到其它基站的业务负载发布技术。
在JP-P1997-163435A的技术中,如图16所示,基站1000和1001中的每一个配备有业务汇聚状态检测装置1002和发送输出控制装置1003。业务汇聚状态检测装置1002检测终端设备1011至1013汇聚到其自身基站1001的话音区域1100所导致的超过指定话音使能信道的业务汇聚状态。发送输出控制装置1003在该检测之时降低其自身基站1001的控制信道信号电平,命令外围基站1000提升信号电平,并且进一步响应于来自外围基站1000的指令而提升信号电平。
在基站1001中,当业务汇聚状态检测装置1002检测到业务汇聚状态时,发送输出控制装置1003降低处于业务汇聚状态下的基站1001的信号电平,并且将话音区域1100减小为话音区域1101。另一方面,在接收到基站1001的业务汇聚状态时,基站1000提升发送输出电平,并且将话音区域1102增大到话音区域1103。此外,此刻已经接收到基站1001的控制信道信号的终端设备1011进入话音区域1103,以接收基站1000的信号。
此外,话音区域和包括语音和数据通信的通信区域通常被称为覆盖范围。
如上所述,当在特定基站处汇聚的业务发布到外围基站时,上述基站的信号电平降低,外围基站的信号电平提升。结果,其自身基站的话音区域变小,外围基站的话音区域变大,由此将在特定基站处汇聚的业务发布到其它基站。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NPL1:英国专利未决公开No.2428937
NPL2:JP-P1997-163435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顺便地,毫微微基站的利用频率随用户而不同。例如,存在并不太多使用毫微微基站的用户(轻用户)以及频繁使用毫微微基站的用户(重用户)。毫微微基站针对轻用户的移动台的下行链路发送功率变大是不常见的。另一方面,针对重用户的移动台的下行链路发送功率变大是常见的。
在考虑上述内容的同时研究专利文献1中宏基站811和毫微微基站812A中的每一个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的情况。如图17所示,假设移动台900进行对宏基站811的连接以及与宏基站811的通信,移动台700A进行对毫微微基站812A的连接以及与毫微微基站812A的通信,并且进行通信。在此,当毫微微基站812A具有仅将连接许可给予预先注册的移动台的功能时,移动台700A是注册到毫微微基站812A的注册移动台。另一方面,移动台900是未注册到毫微微基站812A的非注册移动台。
在图17所示的情况下,例如,当进行对毫微微基站812A的连接的移动台700A的用户是轻用户时,即使宏基站811和毫微微基站812A分别通过采用相同频带来进行与移动台900和移动台700A的通信,下行链路发送功率变大也是不常见的,在待从宏基站811发送到移动台900的下行链路信号DS1上所施加的待从毫微微基站812A发送到移动台700A的下行链路信号DS2的影响很小。
然而,当进行对毫微微基站812A的连接的移动台700A的用户是重用户时,下行链路发送功率变大是常见的。结果,当宏基站811和毫微微基站812A分别通过采用相同频带来进行与移动台900和移动台700A的通信时,待从毫微微基站812A发送到移动台700A的下行链路信号DS2变为对于待从宏基站811发送到移动台900的下行链路信号DS1的干扰,因此,下行链路信号DS1的质量恶化。
此外,当宏基站811增加下行链路信号DS1的发送功率以避免下行链路信号DS1的质量恶化时,宏基站811的下行链路容量减少,这使得宏小区801的吞吐量恶化。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设置毫微微基站的发送功率的方法通过将固定功率偏移Poffset与来自宏基站的公共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相加来判断毫微微基站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也就是说,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设置方法响应于来自宏基站的公共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而判断毫微微基站的公共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
因此,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设置毫微微基站的发送功率的方法没有考虑源于下行链路发送功率变大的时间变长的事实的对微小区的影响,这是关于频繁使用毫微微基站812A的重用户的情况。也就是说,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方法不考虑响应于用户利用毫微微基站的利用程度的发送功率的改变,并且一点也不考虑源于该情况的对于宏小区的干扰的所有差异。
此外,估计专利文献2的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有覆盖宽恒定范围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宏基站形成的话音区域的一部分交叠其它宏基站的话音区域,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进行对任一基站的连接来进行通信。
因此,专利文献2的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从而其被配置有宏基站和毫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的话音区域与宏基站的话音区域重叠包括内含(connotative)关系,并且仅特定终端设备可以进行对毫微微基站的连接产生以下问题。
例如,当毫微微基站的业务量很高时,减小毫微微基站的发送功率并且增大宏基站的发送功率允许将连接到毫微微基站的终端设备切换到宏基站。然而,因为很多终端设备进行对宏基站的连接,并且宏基站相对远离终端设备而定位(首先,因为与宏基站的通信较差,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安装毫微微基站),所以相比于与毫微微基站的通信,与宏基站的通信一般很差。因此,发生这样的问题:连接到宏基站的终端设备的吞吐量恶化。
另一方面,当宏基站的业务量很高时,通过增大毫微微基站的发送功率并且减小宏基站的发送功率,进行用于将连接到宏基站的终端设备切换到毫微微基站的尝试。然而,上述终端设备不能进行对毫微微基站的连接,结果,产生这样的问题:毫微微基站对宏基站的干扰简单地增加。
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一种基站、一种管理服务器以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其覆盖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重叠;其中,基于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来减小所述第二基站对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的干扰。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一方面,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其覆盖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前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重叠,其包括: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调整器,其基于前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前述第二基站的前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基站,其覆盖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其它基站的覆盖范围重叠,包括: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其自身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调整器,其基于前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前述其自身基站的前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在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一种管理服务器,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前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重叠,前述第一基站经由网络连接到前述第二基站,包括: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调整器,其命令前述第二基站基于前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前述第二基站的前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面,在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方法中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前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重叠,所述方法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基于前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前述第二基站的前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使得可以减少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二基站对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的干扰,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解释示例性实施例所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视图。
图2是示例性实施例的框图。
图3是用于解释示例性实施例的视图。
图4是用于解释示例性实施例的视图。
图5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毫微微基站20的框图。
图7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
图8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毫微微基站20和管理服务器50的框图。
图10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管理服务器50的操作流程图。
图11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毫微微基站20的操作流程图。
图12是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毫微微基站20和管理服务器50的框图。
图13是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管理服务器50的操作流程图。
图14是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管理服务器50的操作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的视图。
图16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的视图。
图17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问题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解释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用于解释示例性实施例所应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视图。
如图1所示,示例性实施例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1和第二基站2,第二基站2的覆盖范围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基站1的覆盖范围重叠。此外,移动台31进行对第二基站2的连接,并且进行通信,移动台32进行对第一基站1的连接,并且进行通信。此外,当第二基站2具有仅将连接许可给予预先注册的移动台的功能时,移动台31是注册到第二基站2的注册移动台。另一方面,移动台32是未注册到第二基站2的非注册移动台。在此,虽然第一基站是例如宏基站并且第二基站是毫微微基站,但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不限于此,并且任何种类的基站都是可接受的,只要其是承担相似功能的基站。此外,当第一基站是宏基站时,第一基站1的覆盖范围是宏小区,当第二基站是毫微微基站时,第二基站2的覆盖范围是毫微微小区。
在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如图2所示,该示例性实施例包括:测量器5,其测量移动台31的利用程度;调整器6,其基于前述利用程度来调整待分配给连接到第二基站2的移动台31的无线资源。此外,第二基站2可以配备有测量器5和调整器6,网络侧中存在的管理服务器可以配备有测量器5和调整器6。
测量器5测量的移动台31的利用程度指示移动台31利用第二基站2的利用程度。利用程度是基于例如以下的指数值:经由第二基站2进行通信的移动台31的资源使用率、指示第二基站2发送到移动台31的按预定观测时间的数据量的发送业务量(或吞吐量)、发送时间比率(例如在预定时段内实际上已经发送数据的时间比率)、资源使用时间比率(例如资源使用率已经在预定时段内超过预定阈值(例如90%等)的时间比率)等。然而,此处所说的资源表示无线通信中的发送功率、频带和发送时隙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当多个移动台31连接到第二基站2时,测量器5针对每个移动台31来测量利用程度。也就是说,待稍后描述的调整器6通过测量移动台31的利用程度来调整用于每个移动台31的无线资源。
调整器6基于测量器5所测量的移动台31的利用程度来调整移动台31的无线资源,从而避免第二基站2对第一基站1的覆盖产生的干扰。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当移动台31的利用程度很高时(例如,当利用程度的指数值超过预定第一阈值等时),第二基站2的发送功率很高的状态继续,第二基站2的信号变为对移动台32的干扰信号,这使得吞吐量恶化。随后,如图4所示,调整器6调整第二基站2的无线资源。
作为调整无线资源的具体示例,存在减小第二基站2的发送功率的设置值的调整、减小发送频带的调整、减少发送时隙的调整等。在图4中,在图中作为示例示出减少发送功率的设置值的调整。
作为减少发送功率的设置值的调整,不仅每个信道(基准或导频信号、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可以均匀地减小相同值(例如1dB等),而且利用程度很高的移动台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单独也可以减小预定量(例如1dB等),并且最大发送功率也可以减小预定量(例如1dB等)。此外,当执行降低发送功率的设置值的调整时,调整器6考虑归因于每个信道的发送功率的减小而导致的每资源块的发送功率的改变来执行调度。
此外,通过减小发送频带的调整,可用的带可以限制为所有频带中的预定带(例如10MHz被限制为5MHz)等。当通过减小频带来执行资源的调整时,调整器6从所减小的频带中存在的资源块当中执行调度。
此外,可以通过将可发送时隙限制为1个子帧内的预定时隙等来执行减少发送时隙的调整(例如,在每1子帧2个时隙的情况下,两个时隙被限制为一个时隙)。当通过减少发送时隙来执行资源的调整时,调整器6对于具有在1个子帧内不进行发送的时间区域的资源块执行调度。
此外,通过调整器6进行无线资源的调整,资源以移动台31不切换到其它基站(例如第一基站1)的程度而减少。例如,可以仅减小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此时,因为用于导频信号的发送功率不改变,所以不对覆盖施加影响。或者,测量移动台31中的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并且可以在第二基站2的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超过第一基站1的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预定量的条件下减小每个信道的发送功率。
此外,当多个用户利用第二基站2时,也就是说,当多个移动台31利用第二基站2时,调整器6响应于每个移动台31的利用程度而单独调整移动台31的无线资源。例如,调整器6基于测量器5所测量的每个移动台31的利用程度来减少无线资源对于利用程度很高的移动台31的分配,并且增加上述基站未使用的无线资源的量(例如,调整器6减少利用程度高的移动台3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
此外,当移动台31的利用程度低时(例如当利用程度的指数值等于或小于预定第二阈值(<第一阈值)等时),调整器6可以逐渐增加第二基站2的已减少无线资源(例如,发送功率的设置值(基准信号、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和最大值)),从而其返回到初始值。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例如,利用程度的指数值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并且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等),调整器6可以不改变无线资源。
如上所述,基于连接到第二基站2的移动台31的利用程度来调整待分配给连接到第二基站2的移动台31的无线资源,由此减少第二基站2的信号变为对移动台32的干扰信号的可能性,对于第一基站1的覆盖范围的干扰大的第二基站2的影响得以缓和,并且可以避免第一基站1的覆盖范围中的吞吐量的恶化。
下文中,将解释具体示例性实施例。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将解释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5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解释这样的示例:第一基站是宏基站10,第二基站是毫微微基站20,毫微微基站20自主地测量毫微微小区内存在的移动台301的利用程度,并且调整待分配给移动台301的无线资源。此外,以下,假设利用程度是移动台301的资源使用率,并且将解释这样的情况:调整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作为无线资源的调整。
连接到网络40的宏基站10形成宏小区,宏小区内存在的移动台302连接到宏基站10。
此外,连接到网络40的毫微微基站20形成毫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内存在的多个移动台301连接到毫微微基站20。
图6是毫微微基站20的框图。
毫微微基站20配备有接收上行链路的信号的无线接收器100、无线质量获取器101、资源调度器102、利用程度测量器103、发送功率调整器104以及发送下行链路的信号的无线发送器105。
无线质量获取器101获取包括指示毫微微小区内的移动台301所测量的毫微微基站20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的质量信息的测量报告。在W-CDMA的情况下,例如,在接收到通过采用所有频带而发送的导频信号的时刻的接收功率(RSCP:接收信号码功率)或接收质量(SINR:信号对干扰加上噪声功率比率Ec/No等)可以用作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在E-UTRA的情况下,例如,在接收到通过采用预定下行链路资源单元来发送的基准信号的时刻的接收功率(RSRP:基准信号接收功率)或接收质量(RSRQ:基准信号接收质量)可以用作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质量。网络40可以将待实际测量的项以及报告周期的设置等通知给毫微微基站20。测量报告离散(discretize)为CQI(信道质量指示符),并且通过采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而从移动台301发送到毫微微基站20。作为准备CQI的方法,可以在多种方法(例如在所有带中准备CQI的方法以及对于每个分频单元准备CQI的方法)当中选择任何方法。
资源调度器102对于移动台301与毫微微基站20之间的无线通信执行无线资源的调度。无线质量获取器101所获取的下行链路接收质量的质量信息以及稍后描述的发送功率调整器104的调整结果反映到该调度中。通过进行对下行链路接收质量的参考,资源调度器102判断可以通过采用每个频分/时分资源单元(例如E-UTRA的资源块)进行发送的通信速率。当多个移动台301连接到毫微微基站20时,资源调度器102基于从多个移动台301报告的质量信息来判断待分配给移动台301中的每一个的资源。
利用程度测量器103通过进行对资源调度器102的调度结果的参考来测量移动台301的资源使用率。具体地说,利用程度测量器103计算用于每个移动台301的资源块的数量对于预定发送时间间隔(TTI)中的所有资源块(对应于频带)的数量的比率(资源使用率)。例如,当所有资源块的数量是50,并且特定移动台301所使用的资源块的数量是40时,以上TTI中的以上移动台301的资源使用率是0.8(=40/50)。获取该值达到预定测量间隔(例如一秒),所有采样被平均达到预定平均时间(例如一小时),并且对于每个移动台301获得平均资源使用率。此外,因为资源使用率与调度器的操作有关系,所以时间比例可以是短的。
此外,资源调度器102通过采用每个移动台301的ID来识别每个移动台301,并且执行调度。因此,作为调度的结果,可以掌握有多少资源块分配给哪个移动台301,由此通过对分配给移动台301的资源块进行参考来操作上述计算使得可以获取用于每个移动台301的利用程度。
此外,作为利用程度测量器103测量的利用程度的指数,发送业务量也是可能的。具体地说,假设连接到毫微微基站20的移动台301每预定观测时间所发送的数据量是发送业务量。例如,当某一天已经发送了1G字节的数据量时,发送业务量为1G字节/天。
发送功率调整器104确定是否需要通过利用程度测量器103采用测量结果来调整每个移动台301的无线资源分配,并且当确定需要调整时调整分配给每个移动台301的无线资源。
通过确定调整无线资源,例如,当特定移动台301的平均资源使用率已经超过第一阈值(例如0.8)时,发送功率调整器104确定需要调整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此外,在发送业务量的情况下,发送功率调整器104对发送业务量与阈值进行比较达到每个预定观测时间,并且当上述发送业务量超过阈值时确定需要调整毫微微基站20的发送功率,直到下一观测时间。
当发送功率调整器104确定需要调整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时,其调整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在调整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的情况下,仅平均资源使用率已经超过第一阈值(例如0.8)的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减小预定量(1dB)。仅将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减小预定量(1dB)允许其它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保持不变,由此不存在移动台301从毫微微基站20切换到基站(例如宏基站10)的可能性。
此外,通过调整发送功率,在某些情况下,每个信道的发送功率可以均匀地减小相同值(1dB等),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最大发送功率可以减小预定量(1dB)。然而,以移动台301不从毫微微基站20切换到基站(例如宏基站10)的程度来执行减少。在此情况下,发送功率调整器104测量移动台301中的宏基站10和毫微微基站20的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在毫微微基站20的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超过宏基站10的导频信号的接收功率预定量的情况下减小每个信道的发送功率。
此外,在因为特定移动台301的平均资源使用率高所以发送功率调整器104减小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之后,其逐渐增加(例如1dB)已减小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从而当平均资源使用率降低时(例如,当利用程度的指数值等于或小于预定第二阈值(<第一阈值)时),其返回到初始值。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例如,在平均资源使用率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并且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等的情况下,发送功率调整器104不执行改变发送功率的调整。
此外,发送功率调整器104给出用于调整后的发送功率值以及对于资源调度器102的减少或增加的值的指令。
资源调度器102通过反映来自发送功率调整器104的新发送功率值等的通知来调度每个移动台301的无线资源。具体地说,资源调度器102考虑归因于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的减小而导致的按资源块的改变后的发送功率来执行调度。
接下来,将解释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图7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
首先,利用程度测量器103基于资源调度器102的调度结果来测量每个移动台301的平均资源使用率(操作10)。
发送功率调整器104根据利用程度测量器103的测量结果来将每个移动台301的平均资源使用率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操作11)。
当存在平均资源使用率超过第一阈值的移动台301时(操作12),发送功率调整器104命令资源调度器102减小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操作13)。在从发送功率调整器104接收到用于小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的设置值的指令时,资源调度器102考虑按资源块的改变后的发送功率来执行调度,并且减小所命令的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操作14)。
另一方面,当不存在平均资源使用率超过第一阈值的移动台301时(操作12),操作进入操作15。
继续地,发送功率调整器104将移动台301的平均资源使用率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操作15)。当存在平均资源使用率等于或小于第二阈值的移动台301时(操作16),发送功率调整器104命令资源调度器102增加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操作17)。
此外,当移动台301的平均资源使用率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并且超过第二阈值时,发送功率调整器104并不特定地给出任何指令,并且保持数据信道的当前发送功率。
在从发送功率调整器104接收到用于增加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的设置值的指令时,资源调度器102考虑按资源块的改变后的发送功率来执行调度,并且增加所命令的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操作18)。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基于连接到毫微微基站的每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来调整分配给连接到毫微微基站的每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由此来自对宏基站的信号施加大影响的重用户的毫微微基站的信号得以减小,由此使得可以避免宏小区中的吞吐量的恶化。
此外,也是在因为存在高利用程度所以已经减少分配无线资源的移动台的情况下,当上述移动台的利用程度降低时,所减少的无线资源得以增加,由此不存在发生无线资源的分配永久不足的状态的可能性。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将解释外部管理服务器测量每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并且将用于发送功率的指令给予毫微微基站的示例。
图8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宏基站10形成宏小区,并且经由网络40连接到管理服务器50。此外,宏小区内存在的移动台302连接到宏基站10。
此外,毫微微基站20形成毫微微小区,并且经由网络40连接到管理服务器50。此外,毫微微小区内存在的多个移动台301连接到毫微微基站20。
图9是毫微微基站20和管理服务器50的框图。此外,相同标号用于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要素,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管理服务器50配备有利用程度测量器200、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和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
利用程度测量器200测量作为发送到连接到毫微微基站20的移动台301的按预定观测时间的数据量的发送业务量,作为每个移动台301的利用程度。例如,当某一天已经发送了1G字节的数据量时,发送业务量是1G字节/天。此外,利用程度测量器200将所测量的发送业务量通知给发送功率调整器201。
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将利用程度测量器200所通知的每个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与第一阈值(例如1G字节/天)进行比较达到每个预定观测时间,并且关于发送业务量已经超过第一阈值的移动台301,向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通知降低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的调整,直到下一观测时间。此外,在该示例的情况下,仅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减小预定量(1dB),其它信道的发送功率不改变,由此不存在移动台301从毫微微基站20切换到其它基站(例如宏基站10)的可能性,并且当所有信道的发送功率降低时,以移动台301不从毫微微基站20切换到其它基站(例如宏基站10)的程度来执行减小。
此外,当在因为特定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高所以减小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之后减少发送业务量时(例如发送业务量等于或小于预定第二阈值(<第一阈值)等),发送功率调整器201逐渐增加(例如1dB接1dB)数据信道的已减小发送功率,从而其返回到初始值。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例如,发送业务量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并且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等),发送功率调整器201不执行改变发送功率的调整。
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从发送功率调整器201接收每个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的设置值、减小或增加的值等,并且将它们通知给毫微微基站20的资源调度器102。
此外,管理服务器50还可以管理多个毫微微基站。在此情况下,每个毫微微基站获取连接到上述毫微微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并且对于每个毫微微基站调整用于移动台的无线资源。
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似,毫微微基站20的资源调度器102通过基于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的通知而减少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来调整无线资源。
接下来,将解释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图10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管理服务器50的操作流程图。
首先,利用程度测量器200对于每个毫微微基站测量连接到毫微微基站的每个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操作20)。
发送功率调整器201通过利用程度测量器200的测量结果来将每个毫微微基站的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达到每个预定观测时间(操作21)。
当存在发送业务量超过第一阈值的移动台301时(操作22),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向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通知减小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操作23)。此外,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向存在上述移动台301的毫微微基站通知从发送功率调整器201接收到的用于减小移动台301的发送功率的指令(操作24)。
另一方面,当发送业务量超过第一阈值的移动台301不存在时(操作22),操作进入操作25。
继续地,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将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操作25)。当存在发送业务量等于或小于第二阈值的移动台301时(操作26),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向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通知增加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操作27)。此外,当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并且超过第二阈值时,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并不特定地给出任何指令,并且保持数据信道的当前发送功率。
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向存在上述移动台301的毫微微基站通知从发送功率调整器201接收到的用于增加移动台301的发送功率的指令(操作28)。
接下来,将解释毫微微基站20的操作。图11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毫微微基站20的操作流程图。
首先,资源调度器102从管理服务器50接收指令(操作30)。
接下来,当来自管理服务器50的指令声明减小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时(操作31),资源调度器102考虑按资源块的改变后的发送功率来执行调度,并且按管理服务器50命令,减小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操作32)。
另一方面,当来自管理服务器50的指令未声明减小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时(操作31),操作进入操作33。
当来自管理服务器50的指令声明增加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时(操作33),资源调度器102考虑按资源块的改变后的发送功率来执行调度,并且增加管理服务器50所命令的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操作34)。
另一方面,当从管理服务器50接收到的指令未声明增加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时(操作33),操作完成,除非另外命令。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因为管理服务器调整无线资源,所以毫微微基站上的处理负载得以缓和。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将解释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图12是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毫微微基站20和管理服务器50的框图。此外,相同标号用于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二示例性相同的要素,并且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同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配置,如图12所示,管理服务器50配备有网络拥塞状态获取器300,其获取宏基站侧的网络的拥塞状态。网络拥塞状态获取器300从宏基站10经由网络40获取从宏基站10发送到移动台302的业务的拥塞状态。
当确定宏基站侧的网络比网络拥塞状态获取器300所获取的拥塞状态更加拥塞时(例如宏基站侧的发送业务量已经超过预定阈值),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响应于移动台301的利用程度而改变移动台301的无线资源分配。具体地说,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布置用于确定利用程度为高的多个第一阈值,并且随着移动台301的利用程度越高,而更加增大毫微微基站的发送功率的减少量。
例如,在确定宏基站侧的网络不拥塞的情况下,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相似,在第一阈值取作1G字节/天的情况下,当发送业务量已经超过1G字节/天时,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将发送功率减小1dB。另一方面,在确定宏基站侧的网络拥塞的情况下,发送功率调整器201以多个量(例如第一阈值A(例如0.5G字节/天)、第一阈值B(例如1G字节/天)以及第一阈值C(例如1.5G字节/天))来布置第一阈值,当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已经超过第一阈值A(例如0.5G字节/天)时将发送功率从基准值减小X(例如1dB),当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已经超过第一阈值B(例如1G字节/天)时将发送功率从基准值减小Y(例如2dB),当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已经超过第一阈值C(例如1.5G字节/天)时将发送功率从基准值减小Z(例如3dB)。以此方式,干扰对宏基站侧的影响越大,发送功率就减小得越多,由此使得可以在逐步保持移动台301的通信质量的同时快速恢复宏基站侧的拥塞。此外,在以上例示了布置三个第一阈值的情况,但第一阈值的量不限于此,可以使用任意量。
接下来,将解释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此外,将以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点为中心来解释这些点。
图13和图14中的每一个是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管理服务器50的操作流程图。
首先,网络拥塞状态获取器300获取宏基站侧的网络的拥塞状态(操作40)。
网络拥塞状态获取器300基于宏基站侧的所获取的拥塞状态来确定宏基站侧的网络是否拥塞,当宏基站侧的网络不拥塞时(操作41),操作进入图10的操作20,以执行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相似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宏基站侧的网络拥塞时(操作41),利用程度测量器200对于每个毫微微基站测量连接到毫微微基站的每个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操作42)。
继续地,发送功率调整器201通过利用程度测量器200的测量结果,按照每个预定观测时间,将每个毫微微基站的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与第一阈值C(例如1.5G字节/天)进行比较(操作43)。
当存在发送业务量超过第一阈值C的移动台301时(操作44),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向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通知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从基准值减小Z(例如3dB)的效果。此外,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向存在上述移动台301的毫微微基站通知从发送功率调整器201接收到的用于减小移动台301的发送功率的指令(操作46)。
另一方面,当不存在发送业务量超过第一阈值C的移动台301时(操作44),操作进入操作47。
继续地,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将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与第一阈值C(例如1.5G字节/天)和第一阈值B(例如1G字节/天)进行比较(操作47)。当存在发送业务量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C(例如1.5G字节/天)并且超过第一阈值B(例如1G字节/天)的移动台301时(操作48),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向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通知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从基准值减小Y(例如2dB)的效果(操作49)。此外,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向存在上述移动台301的毫微微基站通知从发送功率调整器201接收到的用于减小移动台301的发送功率的指令(操作50)。
另一方面,当不存在发送业务量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C(例如1.5G字节/天)并且超过第一阈值B(例如1G字节/天)的移动台301时(操作48),操作进入操作51。
继续地,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对移动台301的发送业务量与第一阈值B(例如1G字节/天)和第一阈值A(例如0.5G字节/天)进行比较(操作51)。当存在发送业务量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B(例如1G字节/天)并且超过第一阈值A(例如0.5G字节/天)的移动台301时(操作52),发送功率调整器201向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通知上述移动台301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从基准值减小X(例如1dB)的效果(操作53)。此外,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202向存在上述移动台301的毫微微基站通知从发送功率调整器201接收到的用于减小移动台301的发送功率的指令(操作54)。此后,操作进入图10中的操作25,以执行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相似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不存在发送业务量等于或小于第一阈值B(例如1G字节/天)并且超过第一阈值A(例如0.5G字节/天)的移动台301时(操作52),此后,操作进入图10的操作25,以执行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相似的处理。
已经从管理服务器50接收到用于改变发送功率的通知的每个毫微微基站20的操作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相似,因此省略其解释。
此外,在上述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不仅可以确定在宏基站侧的网络是否拥塞的两件事情之间的选取,而且还可以通过以多个量来布置宏基站侧的网络的拥塞状态的程度并且对于网络的拥塞状态的每个程度以多个量来布置第一阈值而采取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毫微微侧的干扰对宏基站侧的影响越大,毫微微侧的发送功率就减少得越多,由此使得可以在逐步保持连接到毫微微的移动台的通信质量的同时快速恢复宏基站侧的拥塞。
此外,在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毫微微基站的安装位置来改变基于利用程度的无线资源分配。此时,毫微微基站20配备有用于接收从宏基站10以及其它发送源(例如由GPS(全球定位系统)典型化的定位卫星系统等)发送的无线电波的配置,并且基于无线电波的接收功率来确定其自身安装位置。作为规则,因为毫微微基站安装在建筑物内部,所以在毫微微基站与无线电波的发送源之间存在建筑物的墙壁和窗口。当存在建筑物的墙壁时,与存在窗口的情况相比,无线电波的穿透损失变得较大。此外,与墙壁的附近的穿透损失相比,无线电波的穿透损失随着进入建筑物内部越深而变得越大。因此,例如,当毫微微基站安装在窗口附近时,穿透损失很小,无线电波的接收功率变得相对大,由此可以在某程度上确定毫微微基站安装在窗口附近。
当毫微微基站安装在窗口附近时,反之,因为进入建筑物外部的穿透损失也很小,所以即使发送功率相同,干扰的影响也变大。为此,当确定毫微微基站安装在窗口附近时,与确定毫微微基站安装在建筑物的后面房间中的情况相比,响应于利用程度,使发送功率减小得更多。进行该操作使得可以更加减少干扰对宏基站侧的影响。
此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应用于的无线通信并非特别地受限,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应用于例如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包括LTE、W-CDMA、WLAN(无线局域网)和IEEE802.16m所指定的规范等。
此外,从上述解释显见,虽然每个单元可以被配置有硬件,但其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而得以实现。在此情况下,通过在程序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下操作的处理器来实现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相似的功能和操作。此外,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仅一部分功能。
以上所公开的全部或部分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描述为以下附带声明,但不限于此。
(附带声明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具有覆盖区域,所述覆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包括:
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调整器,其基于所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附带声明2)如附带声明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测量器单独测量经由所述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其中,所述调整器基于所述移动台中的每一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来调整所述移动台中的每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附带声明3)如附带声明1或附带声明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调整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从而避免对所述第一基站的干扰。
(附带声明4)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3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当所述移动台的利用程度超过预定阈值时,所述调整器减少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附带声明5)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4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以所述移动台不切换到所述第一基站的方式来减少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附带声明6)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5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当多个所述移动台进行连接时,所述调整器减少待分配给所述利用程度已经超过预定阈值的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并且增加所述第二基站中未使用的无线资源量。
(附带声明7)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6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布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减少分配给所述利用程度已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并且增加分配给所述利用程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
(附带声明8)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7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响应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安装位置来调整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减少量。
(附带声明9)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8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获取装置,其获取第一基站的网络的拥塞状态,其中,所述调整器响应于所获取的拥塞状态来调整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减少量。
(附带声明10)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9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测量器测量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移动台的利用程度:经由所述第二基站进行通信的所述移动台的资源使用率、指示每预定观测时间发送的数据量的发送业务量或吞吐量、预定时段内实际用于发送数据的时间比率、以及预定时段内资源使用率已经超过预定阈值的时间比率、或其组合。
(附带声明11)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10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执行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调整:减小所述第二基站的发送功率的调整、减小频带的调整、以及减少发送时隙的调整、或其组合。
(附带声明12)如附带声明1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调整器减小移动台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作为调整无线资源的目标。
(附带声明13)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12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包括所述测量器和所述调整器。
(附带声明14)如附带声明1至附带声明12之一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经由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管理服务器包括所述测量器和所述调整器;
其中,所述调整器命令所述第二基站调整无线资源分配。
(附带声明15)一种基站,其具有覆盖区域,所述覆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包括:
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其自身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调整器,其基于所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其自身基站的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附带声明16)一种在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所述管理服务器经由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调整器,其命令所述第二基站基于所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附带声明1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具有覆盖区域,所述覆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所述方法包括:
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基于所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以上,虽然已经具体示出并且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构思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形式和详细方面的各种改变。
本发明基于并且要求于2010年10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237039的优先权利益,其公开通过其完整引用而合并到此。
标号列表
1 第一基站;
2 第二基站;
31 移动台;
32 移动台;
5 测量器;
6 调整器;
10 宏基站;
20 毫微微基站;
301 移动台;
302 移动台;
40 网络;
50 管理服务器;
100 无线接收器;
101 无线质量获取器;
102 资源调度器;
103 利用程度测量器;
104 发送功率调整器;
105 无线发送器;
200 利用程度测量器;
201 发送功率调整器;
202 发送功率改变请求通知器;
300 网络拥塞状态获取器。
Claims (17)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具有覆盖区域,所述覆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一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调整器,其基于所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包括多个移动台;
其中,所述测量器单独测量所述多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其中,所述调整器基于所述多个移动台中的每一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来调整所述多个移动台中的每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调整器调整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从而避免对所述第一基站的干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超过预定阈值时,所述调整器减少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调整器在保持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与所述第二基站通信的同时减少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包括多个移动台时,所述调整器减少待分配给所述利用程度已经超过预定阈值的所述多个移动台之一的无线资源,并且增加所述第二基站中未使用的无线资源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包括第一移动台和第二移动台;
其中,所述调整器布置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减少分配给所述利用程度已经超过所述第一阈值的所述第一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并且增加分配给所述利用程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所述第二移动台的无线资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调整器基于所述第二基站的安装位置来调整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减少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还包括:获取器,其获取第一基站的网络的拥塞状态,
其中,所述调整器基于所获取的拥塞状态来调整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减少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利用程度是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资源使用率、指示每预定观测时间发送的数据量的发送业务量或吞吐量、预定时段内实际用于发送数据的时间比率、以及预定时段内资源使用率超过预定阈值的时间比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无线资源分配是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减小所述第二基站的发送功率、减小频带、以及减少发送时隙。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无线资源分配是减小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数据信道的发送功率。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包括所述测量器和所述调整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
还包括:管理服务器,经由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其中,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所述测量器和所述调整器;
其中,所述调整器命令所述第二基站调整无线资源分配。
15.一种基站,其具有覆盖区域,所述覆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另一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包括:
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调整器,其基于所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所述基站的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16.一种在包括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管理服务器,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所述管理服务器经由网络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包括:
测量器,其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至少一个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调整器,其命令所述第二基站基于所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至少一个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1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具有覆盖区域,所述覆盖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重叠,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测量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移动台的利用程度;
基于所述利用程度来调整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的所述移动台的无线资源分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37039 | 2010-10-22 | ||
JP2010-237039 | 2010-10-22 | ||
PCT/JP2011/005869 WO2012053208A1 (en) | 2010-10-22 | 2011-10-20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anagement serv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1212A true CN103181212A (zh) | 2013-06-26 |
Family
ID=45972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509162A Pending CN103181212A (zh) | 2010-10-22 | 2011-10-20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管理服务器和无线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32850B2 (zh) |
EP (1) | EP2630819A4 (zh) |
JP (1) | JP5896177B2 (zh) |
CN (1) | CN103181212A (zh) |
WO (1) | WO201205320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1448A (zh) * | 2014-01-06 | 2016-09-28 | 英特尔Ip公司 | 一种用于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andsf)的业务量分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06664611A (zh) * | 2014-08-07 | 2017-05-1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控制设备、基站、信息发送方法和信息接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617261B1 (en) * | 2010-09-13 | 2016-10-2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Reduced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vity |
US20130225183A1 (en) * | 2012-02-24 | 2013-08-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urning off macro carriers to deploy femtocells |
IL218527A0 (en) * | 2012-03-07 | 2012-04-30 | Mariana Goldhamer | Collaborative measurements in cellular networks |
US20140029439A1 (en) * | 2012-07-24 | 2014-01-3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Long term evolutio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event planning |
US9743416B2 (en) | 2012-09-20 | 2017-08-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improv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a radio cell |
KR20140133408A (ko) * | 2013-05-10 | 2014-11-19 | 주식회사 팬택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대송신전력 설정 및 시그널링 방법 및 장치 |
US10554579B2 (en) * | 2014-01-02 | 2020-02-04 | Sky Atlas Iletisim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resource consumers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
CN105517118A (zh) * | 2014-09-24 | 2016-04-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局域网中下行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接入点 |
KR102250991B1 (ko) * | 2015-04-16 | 2021-05-12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이종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기지국을 관리하는 제어기 및 그 관리 방법, 기지국 관리 시스템 |
CN107567102A (zh) * | 2017-09-22 | 2018-01-09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US12250569B2 (en) | 2018-06-01 | 2025-03-11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WO2021024400A1 (ja) * | 2019-08-07 | 2021-02-11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制御局、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1225A (zh) * | 2001-02-14 | 2002-09-2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发射控制方法,蜂窝系统及基站 |
CN101128016A (zh) * | 2003-02-10 | 2008-02-2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及资源分配控制法 |
US20080248823A1 (en) * | 2007-04-05 | 2008-10-09 | Ne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ntrol station |
WO2009120689A2 (en) * | 2008-03-25 | 2009-10-0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in femto cell deployments |
CN101662775A (zh) * | 2008-08-27 | 2010-03-03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基站干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20100255867A1 (en) * | 2007-10-30 | 2010-10-07 | Ntt Docomo, Inc.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control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63435A (ja) | 1995-12-13 | 1997-06-20 | Fujitsu Ltd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トラヒック負荷分散方式 |
US6138024A (en) * | 1997-10-23 | 2000-10-24 | Allen Telecom Inc. |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SE515898C2 (sv) * | 1999-05-21 | 2001-10-2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En metod för cellastfördelning i ett cellulärt mobil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
EP1892901A3 (en) * | 2004-10-01 | 2011-07-13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Quality-of-service (qos)-aware schedu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on dedicated channels |
JP4683235B2 (ja) * | 2005-01-20 | 2011-05-1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システム、無線制御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
US8942639B2 (en) * | 2005-03-15 | 2015-0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DE202005021930U1 (de) | 2005-08-01 | 2011-08-08 |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 Faseroptische Auskoppelkabel und vorverbundene Baugruppen mit Toning-Teilen |
CN102547888B (zh) * | 2006-02-07 | 2016-05-1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控制器、和重定位方法 |
US8744466B2 (en) * | 2006-10-10 | 2014-06-03 | Broadcom Corporation | Sensing RF environment to manage mobile network resources |
US8830818B2 (en) * | 2007-06-07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orward handover under radio link failure |
US8811198B2 (en) * | 2007-10-24 | 2014-08-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ilot report based on interference ind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938244B2 (en) * | 2007-11-15 | 2015-01-20 | Ubeeairwalk, Inc. |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user equipment acquisition of an IP-femtocell system |
KR101607132B1 (ko) * | 2008-05-21 | 2016-04-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브로드캐스팅을 이용한 부분 주파수 재사용 영역 판단 장치 및 방법 |
US8503400B2 (en) * | 2008-09-18 | 2013-08-06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cell reselection |
JP2010171829A (ja) * | 2009-01-26 | 2010-08-05 | Nec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8543121B2 (en) * | 2009-02-24 | 2013-09-24 |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age-bas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of self-optimizing cells |
JP5186423B2 (ja) * | 2009-03-27 | 2013-04-17 | 株式会社Kddi研究所 | 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基地局制御方法 |
US8498267B2 (en) * | 2009-05-01 | 2013-07-30 | At&T Mobility Ii Llc | Access control for macrocell to femtocell handover |
US9060311B2 (en) * | 2009-05-22 | 2015-06-16 | Broadcom Corporation | Enterprise level management in a multi-femtocell network |
US8843131B2 (en) * | 2009-05-28 | 2014-09-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ducing frequent handoffs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TW201044893A (en) * | 2009-06-01 | 2010-12-16 | Ralink Technology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a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
CN101938773B (zh) * | 2009-06-30 | 2014-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初始发射功率获取方法、基站 |
WO2011002115A1 (en) * | 2009-06-30 | 2011-01-06 | Lg Electronics Inc. | Femt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 thereof |
US20110021197A1 (en) * | 2009-07-24 | 2011-0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transfer to a secondary cell |
US9084171B2 (en) * | 2009-09-10 | 2015-07-14 | At&T Mobility Ii Llc | Predictive hard and soft handover |
US8954051B2 (en) * | 2010-04-23 | 2015-02-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niquely identifying target femtocell to facilitate femto-assisted active hand-in |
US8923892B2 (en) * | 2010-05-14 | 2014-12-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femtocell proximity information |
US8886198B2 (en) * | 2010-09-28 | 2014-11-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tive hang-in for multi-FEMTO deployments |
-
2011
- 2011-10-20 CN CN2011800509162A patent/CN103181212A/zh active Pending
- 2011-10-20 WO PCT/JP2011/005869 patent/WO201205320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10-20 JP JP2013516869A patent/JP589617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10-20 EP EP11834054.6A patent/EP2630819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10-24 US US13/279,918 patent/US943285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1225A (zh) * | 2001-02-14 | 2002-09-2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发射控制方法,蜂窝系统及基站 |
CN101128016A (zh) * | 2003-02-10 | 2008-02-2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及资源分配控制法 |
US20080248823A1 (en) * | 2007-04-05 | 2008-10-09 | Ne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ntrol station |
US20100255867A1 (en) * | 2007-10-30 | 2010-10-07 | Ntt Docomo, Inc.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control method |
WO2009120689A2 (en) * | 2008-03-25 | 2009-10-01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terference in femto cell deployments |
CN101662775A (zh) * | 2008-08-27 | 2010-03-03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减少基站干扰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SEYOUNG YUN等: "Traffic density based power control scheme for Femto AP", 《IEEE》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1448A (zh) * | 2014-01-06 | 2016-09-28 | 英特尔Ip公司 | 一种用于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andsf)的业务量分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CN105981448B (zh) * | 2014-01-06 | 2019-09-10 | 英特尔Ip公司 | 一种用于接入网发现和选择功能(andsf)的业务量分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US10897732B2 (en) | 2014-01-06 | 2021-01-19 | Apple Inc.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 (ANDSF) for traffic offloading |
CN106664611A (zh) * | 2014-08-07 | 2017-05-1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控制设备、基站、信息发送方法和信息接收方法 |
CN106664611B (zh) * | 2014-08-07 | 2020-03-06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控制设备、基站、信息发送方法和信息接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432850B2 (en) | 2016-08-30 |
US20120099455A1 (en) | 2012-04-26 |
JP5896177B2 (ja) | 2016-03-30 |
EP2630819A4 (en) | 2016-08-24 |
EP2630819A1 (en) | 2013-08-28 |
JP2013544039A (ja) | 2013-12-09 |
WO2012053208A1 (en) | 2012-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81212A (zh)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管理服务器和无线通信方法 | |
EP2989817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using cooperative sensing | |
US9072060B2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ower control to mitigate interference | |
US9451486B2 (en) | Performing measurements in a digital cellula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9313684B2 (en) | Power consumption management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
US20120314665A1 (en) |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llocation of Distributed Antennas, Base Station | |
US8396505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side device,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 |
US20190364514A1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server | |
US9713056B2 (en) | Switching and aggregation of small cell wireless traffic | |
CN102348266A (zh) | 基站及蜂窝无线通信系统 | |
JP2010525698A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セル間干渉を管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2687565A (zh) | 一种用于对微蜂窝基站进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及其装置 | |
EP2684414B1 (en) | A radio base station and a method therein for scheduling radio resources | |
US20170245312A1 (en) | Selection betwee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link and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reference signals | |
CN105379367B (zh) |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设备 | |
KR20100118948A (ko) | 기지국의 관리 장치 및 그의 관리 방법 | |
JP2014127976A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無線リソース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制御プログラム | |
EP2485543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arge cel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CN102131246A (zh) | 一种进行基站内部各小区动态干扰协调的方法及装置 | |
EP2485544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side apparatus, small-cell base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power control method | |
KR101641737B1 (ko) | 캐리어 주파수 대역 또는 세그먼트를 할당 변경하는 방법 및 펨토형 기지국의 송신 전력을 관리하는 방법 | |
CN102415167B (zh) | 分配下行传输功率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 |
KR101305714B1 (ko) | 이질적인 무선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보장하는 펨토셀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