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9229B -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79229B CN103179229B CN201310134490.XA CN201310134490A CN103179229B CN 103179229 B CN103179229 B CN 103179229B CN 201310134490 A CN201310134490 A CN 201310134490A CN 103179229 B CN103179229 B CN 1031792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quest
- terminal
- address
- data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6—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s, e.g. mapping telephone numbers to data network addr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建立第一IP地址与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数据请求报文包含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获得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第一IP地址,将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第一IP地址后,将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第一终端。所述方法、设备及系统,提高了移动终端之间的点对点数据业务通信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移动通信网络当中,两个归属于相同的策略及计费执行功能服务器(policyandchargingenforcementfunction,PCEF)的终端上线后,进行点对点数据业务通信过程如图1所示。
其中,首先终端1与PCEF通信,完成上线过程(步骤101、102、103、104),该过程中,PCEF为终端1分配第一IP地址(即IP1);终端2的上线过程(步骤105、106、107、108)与终端1相似,PCEF为终端2分配第二IP地址(即IP2)。然后,终端1登录点对点应用服务器(步骤109、110、111)上报所述第一IP地址,点对点应用服务器将保存终端1的第一IP地址;终端2登录点对点应用服务器(步骤112、113、114)上报所述第二IP地址,点对点应用服务器将保存终端2的第二IP地址。再之后,当终端1要向终端2发送通信数据,例如文件时,终端1先访问点对点应用服务器获得终端2的第二IP地址(步骤115、116);然后,终端1将通信数据发送至PCEF(步骤117),由PCEF再将文件转发至终端2(步骤118)。终端2的响应信息也通过PCEF被发送至终端1。
上述通信过程中,终端必须通过点对点应用服务器获得目标终端的IP地址,然后再完成通信数据的传输。即必须采用在点对点应用服务器上注册过的账号、密码登录点到点应用服务器获得终端B的IP地址后,才能进行数据通信,因此用户操作比较繁琐,导致终端之间的数据业务通信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移动终端之间点对点数据业务通信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所述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后,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源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
所述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之后,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应答报文,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后,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方式,在第二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所述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包括: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方式,在第三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
所述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包括: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方式,在第四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
所述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包括: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包括:
上线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所述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以及将所述第一映射发送给数据请求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上线请求处理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映射,以及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后,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选方式中,所述上线请求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源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
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应答报文,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后,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选方式,在第二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具体包括: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选方式,在第三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具体包括: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选方式,在第四种可选方式中,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具体包括: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业务通信系统,其包括:所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选方式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以及多个终端;
所述多个终端,用于向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报文,以及向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报文和/或数据应答报文。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建立第一IP地址与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数据请求报文后,解析数据请求报文,获得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第一映射和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第一IP地址,将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第一IP地址后,将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从而使终端无需通过事先注册的账号、密码登录点对点应用服务器获取目的终端的IP地址,仅从手机通讯录选取目的终端的手机号码作为目的地址即可完成数据业务通信,减少了用户操作步骤,提高了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当中点对点数据业务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的信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系统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210: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所述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
220: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后,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步骤220之前,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源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
所述步骤220之后,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应答报文,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后,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的,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包括: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可选的,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所述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包括: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可选的,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所述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包括: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同一个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两个终端,能够以手机号码作为目的地址,发起数据业务访问,由通信网络中的服务器自动完成手机号码和IP地址的映射。这种映射对用户是透明的,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终端访问点对点应用服务器获得目的IP地址,减少了点对点通信经过的设备和时延,提高了通信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如图3所示。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均采用IPv6地址,IPv6地址有128位,其报文头结构如下表1所示。
表1IPv6报文头结构示例
128位IP地址可以分成IPv6前缀Prefix和IPv6接口ID两部分,在移动通信网络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规范中,IPv6前缀和IPv6接口ID分别各占64位。本实施例中策略及计费执行功能服务器(policyandchargingenforcementfunction,PCEF)为终端分配IPv6前缀,根据终端的手机号码生成IPv6接口ID。IPv6前缀和IPv6接口ID组合成为128位的IPv6地址,用于IPv6通信。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利用IPv6地址中的接口ID字段能够携带终端的手机号码的能力,实现本发明如下方法。
301:第一终端(即终端1)向其所在通信网络中的PCEF发送上线请求报文,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具体的,可以是第一终端启动点对点通信的客户端时发送上线请求报文。
302:所述PCE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根据第一终端的上线请求报文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鉴权和认证。鉴权和认证完毕后,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包含第一IPv6前缀和第一IPv6接口ID,所述第一IPv6接口ID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
303:所述PCEF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IP地址。
304:所述第一终端保存所述第一IP地址。
305:第二终端向PCEF发送上线请求报文,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终端的手机号码。
具体的,可以是第二终端启动点对点通信的客户端时发送上线请求报文。
306:所述PCEF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根据第二终端的上线请求报文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鉴权和认证。鉴权和认证完毕后,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包含第二IPv6前缀和第二IPv6接口ID,所述第二IPv6接口ID为所述第二终端的手机号码,建立所述第二IP地址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二映射。
307:所述PCEF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IP地址。
308:所述第二终端保存所述第二IP地址。
其中,上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向PCEF发送上线请求报文的过程,并不限于上述描述的先后顺序,即可以是第二终端先上线,也可以是第一终端先上线,或者同时上线。
309: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用户的数据业务通信指令,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指令包含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指令发送数据请求报文至PCEF,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请求源地址和请求目的地址,所述请求源地址是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请求目的地址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具体的,可以是用户通过选择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作为点到点通信的目的手机号码从而发送的数据业务通信指令。
具体的,所述请求目的地址可以由所述第二IPv6前缀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组成。
310:所述PCEF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根据所述请求目的地址得到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
311:所述PCEF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312: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PCEF转发的数据请求报文后,进行处理,解析得到其中的作为请求源地址的所述第二IP地址。
313:所述第一终端回复数据应答报文,所述数据应答报文包含应答源地址和应答目的地址,所述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
314:所述PCEF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应答报文,解析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获得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作为应答源地址的所述第一IP地址中的第一IPv6前缀替换为所述第二IPv6前缀。其中,将所述第一IPv6前缀替换为所述第二IPv6前缀的目的是便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所述数据应答报文对应的数据请求报文。
315:所述PCEF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图4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的信令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所述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目的终端的手机号码通过IPv6的扩展选项携带。其中,当RoutingType为0时,IPv6报文的扩展选项格式如下面表2所示,目的终端的手机号码可以存储在Address[1]的位置处。
表2IPv6报文的扩展选项格式实施例
以下,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401:第一终端(即终端1)向其所在PCEF发送上线请求报文,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具体的,可以是第一终端启动点对点通信的客户端时发送上线请求报文。
402:所述PCE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根据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鉴权和认证。鉴权和认证完毕后,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包含第一IPv6前缀和第一IPv6接口ID,所述第一IPv6接口ID为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
403:所述PCEF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IP地址。
404:所述第一终端保存所述第一IP地址。
405:第二终端向PCEF发送上线请求报文,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终端的手机号码。
具体的,可以是第二终端启动点对点通信的客户端时发送上线请求报文。
406:所述PCEF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根据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鉴权和认证。鉴权和认证完毕后,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包含第二IPv6前缀和第二IPv6接口ID,所述第二IPv6接口ID为所述第二终端的手机号码,建立所述第二IP地址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二映射。
407:所述PCEF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IP地址。
408:所述第二终端保存所述第二IP地址。
409: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用户的数据业务通信指令,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指令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获取到预先配置的虚拟网关的地址后,根据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指令发送数据请求报文至PCEF,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请求源地址和请求目的地址,所述请求源地址是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具体的,可以是用户通过选择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作为点到点通信的目的手机号码从而发送的数据业务通信指令。
具体的,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可以是2001::1/64。
410:所述PCEF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得到所述请求目的地址,根据所述请求目的地址为虚拟网关的地址判断出这是一个点到点数据业务通信的数据请求报文,进而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与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之间的第三映射。
411:所述PCEF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412: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PCEF转发的数据请求报文后,进行处理,解析得到其中的作为请求源地址的所述第二IP地址。
413:所述第一终端回复数据应答报文,所述数据应答报文包含应答源地址和应答目的地址,所述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扩展选项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414:所述PCEF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应答报文,解析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获得所述第二IP地址,以及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扩展选项中的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将所述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其中,将所述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目的是便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所述数据应答报文对应的数据请求报文。
415:所述PCEF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由运营商通过空中下载OTA(OverTheAir)、约定等方式提供。
图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均为IPv4地址,在数据请求报文头中存在路由选项,通过把目的终端的手机号码存储在数据请求报文头的路由选项的数据域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方法。参见图5,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501:第一终端(即终端1)向其所在通信网络中的PCEF发送上线请求报文,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具体的,可以是第一终端启动点对点通信的客户端时发送上线请求报文。
502:所述PCEF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上线请求报文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鉴权和认证。鉴权和认证完毕后,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
503:所述PCEF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响应信息,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一IP地址。
504:所述第一终端保存所述第一IP地址。
505:第二终端向PCEF发送上线请求报文,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二终端的手机号码。
具体的,可以是所述第二终端启动点对点通信的客户端时发送上线请求报文。
506:所述PCEF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根据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鉴权和认证。鉴权和认证完毕后,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建立所述第二IP地址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二映射。
507:所述PCEF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响应信息,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中包含所述第二IP地址。
508:所述第二终端保存所述第二IP地址。
509: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用户的数据业务通信指令,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指令包含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获取到预先配置的虚拟网关的地址后,根据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指令发送数据请求报文至PCEF,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请求源地址和请求目的地址,所述请求源地址是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具体的,可以是用户通过选择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作为点到点通信的目的手机号码从而发送的数据业务通信指令。
其中,所述虚拟网关地址由运营商通过空中下载OTA(OverTheAir)、约定等方式提供。具体的,所述虚拟网关地址可以是10.10.10.10。
510:所述PCEF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得到所述请求目的地址,根据所述请求目的地址为虚拟网关的地址判断出这是一个点到点数据业务通信的数据请求报文,进而从所述路由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并建立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与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之间的第三映射。
511:所述PCEF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512: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PCEF转发的数据请求报文后,进行处理,解析得到其中的作为请求源地址的所述第二IP地址。
513:所述第一终端回复数据应答报文,所述数据应答报文包含应答源地址和应答目的地址,所述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路由选项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514:所述PCEF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应答报文,解析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获得所述第二IP地址,以及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路由选项中的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三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将所述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其中,将所述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目的是便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所述数据应答报文对应的数据请求报文。
515:所述PCEF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图6是本发明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600包括:
上线请求处理单元6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所述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以及将所述第一映射发送给数据请求处理单元。
数据请求处理单元620,用于从上线请求处理单元610接收所述第一映射,以及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后,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的,上线请求处理单元61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源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
数据请求处理单元620,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应答报文,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后,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的,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数据请求处理单元620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具体包括: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可选的,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数据请求处理单元620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具体包括: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可选的,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数据请求处理单元620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具体包括: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业务通信系统,如图7所示,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700包括:
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710,用于接收第一终端7201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所述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接收第二终端7202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后,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终端720,至少包括第一终端7201和第二终端7202,用于向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报文,以及向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报文和/或数据应答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可以基于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图2、图3、图4、图5所示的方法均可在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来实现。图8示出了基于计算机系统来实现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和通信接口803,其中:
通信接口803,用于与终端通信。终端与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消息(如方法实施例图2、3、4、5所示)均通过通信接口803发送和接收。具体地,通信接口803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存储器8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801用于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之后,调用存储器8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后,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处理器8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等。其中,本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包括总线804。处理器801、存储器802以及通信接口803之间可通过总线804连接并通信。其中,存储器802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盘等具有存储功能的实体;
处理器801还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中图2、图3、图4、图5描述的各步骤,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详述。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建立第一IP地址与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数据请求报文,解析数据请求报文,获得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第一映射和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第一IP地址,将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第一IP地址后,将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从而使终端无需访问点对点应用服务器获取目的终端的IP地址,仅以目的终端的手机号码作为目的地址即可完成数据业务通信,降低了点对点通信的时延,提高了通信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被具体实施为系统、方法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等等),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在这里都统称为“电路”、“模块”或者“系统”。此外,本发明的各方面、或各个方面的可能实现方式可以采用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计算机程序产品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设备或者装置,或者前述的任意适当组合,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者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D-ROM)。
计算机中的处理器读取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使得处理器能够执行在流程图中每个步骤、或各步骤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生成实施在框图的每一块、或各块的组合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
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单独的软件包、部分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上执行。也应该注意,在某些替代实施方案中,在流程图中各步骤、或框图中各块所注明的功能可能不按图中注明的顺序发生。例如,依赖于所涉及的功能,接连示出的两个步骤、或两个块实际上可能被大致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候可能被以相反顺序执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所述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
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后,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源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
所述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之后,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应答报文,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后,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所述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包括: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
所述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包括: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
所述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包括: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6.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线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所述上线请求报文中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第一IP地址,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第一IP地址,建立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之间的第一映射,以及将所述第一映射发送给数据请求处理单元;
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上线请求处理单元接收所述第一映射,以及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报文,所述数据请求报文包含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解析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和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得到所述第一IP地址,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替换为所述第一IP地址后,将所述数据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一终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线请求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发送的上线请求报文,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第二IP地址,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二IP地址;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源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
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据应答报文,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的应答源地址替换为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后,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将所述数据应答报文转发至所述第二终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具体包括: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
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具体包括: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扩展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包括虚拟网关的地址;
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具体包括:所述数据请求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请求目的地址为所述虚拟网关的地址后,从所述数据请求报文的路由选项中获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手机号码。
11.一种数据业务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以及多个终端;
所述多个终端,用于向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发送上线请求报文,以及向所述数据业务通信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报文和/或数据应答报文。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34490.XA CN103179229B (zh) | 2013-04-17 | 2013-04-17 |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PCT/CN2013/084818 WO2014169590A1 (zh) | 2013-04-17 | 2013-10-08 |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34490.XA CN103179229B (zh) | 2013-04-17 | 2013-04-17 |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9229A CN103179229A (zh) | 2013-06-26 |
CN103179229B true CN103179229B (zh) | 2015-12-09 |
Family
ID=4863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34490.XA Active CN103179229B (zh) | 2013-04-17 | 2013-04-17 |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79229B (zh) |
WO (1) | WO201416959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79229B (zh) * | 2013-04-17 | 2015-1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5611608A (zh) * | 2015-12-31 | 2016-05-2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局域网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
CN108574720B (zh) * | 2017-05-09 | 2021-07-20 |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上线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5923A (zh) * | 2005-04-29 | 2006-11-01 | 北京利德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互联网络的通信方法 |
CN101026636A (zh) * | 2006-02-22 | 2007-08-29 | 张弘 | 双通道通信终端及其系统、以及该终端的通信方法和远程控制方法 |
CN102368761A (zh) * | 2011-03-15 | 2012-03-07 | 陈建国 |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
CN102892110A (zh) * | 2012-09-19 | 2013-01-23 | 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用户标识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0143C (zh) * | 2004-12-17 | 2007-08-01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一种提供分级服务的宽带无线城域网构建方法 |
WO2008080341A1 (fr) * | 2007-01-01 | 2008-07-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identification d'un terminal d'utilisateur |
JP4920052B2 (ja) * | 2009-03-11 | 2012-04-1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バ |
CN102055637B (zh) * | 2009-11-03 | 2015-06-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宽带网络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3179229B (zh) * | 2013-04-17 | 2015-1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
2013
- 2013-04-17 CN CN201310134490.XA patent/CN103179229B/zh active Active
- 2013-10-08 WO PCT/CN2013/084818 patent/WO2014169590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55923A (zh) * | 2005-04-29 | 2006-11-01 | 北京利德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互联网络的通信方法 |
CN101026636A (zh) * | 2006-02-22 | 2007-08-29 | 张弘 | 双通道通信终端及其系统、以及该终端的通信方法和远程控制方法 |
CN102368761A (zh) * | 2011-03-15 | 2012-03-07 | 陈建国 | Td-scdma/ip双网协作多媒体电话、系统和通信方法 |
CN102892110A (zh) * | 2012-09-19 | 2013-01-23 | 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在不同网络中用户标识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9229A (zh) | 2013-06-26 |
WO2014169590A1 (zh) | 2014-10-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15004B (zh) | Pdu类型的设置方法及相关实体 | |
CN110073686B (zh) | 一种会话激活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 |
CN108768692B (zh) | 一种网络创建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EP2465244A1 (en) | A method and host node for multiple nat64 environments | |
CN109391909B (zh) | 一种组播方法及装置 | |
US10021512B2 (en) | Switching to advertising locator after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 |
CN104320499B (zh) | 一种业务传输链路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
CN102546407B (zh) |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2790813A (zh) | 基于IPv6网络的通信方法和系统以及终端设备 | |
CN102638789B (zh) | 建立点对点传输的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 |
CN104702713A (zh) | 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CN103179229B (zh) | 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4022956A (zh) | 一种名址分离协议网络中的数据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 |
JPWO2010137614A1 (ja) | 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移動通信端末、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KR20150125379A (ko) | 통신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단말, 그리고 서버 | |
CN112449752A (zh) | 一种IPv6地址的配置方法及路由设备 | |
CN106507414A (zh) |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
US20200076494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y serv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 |
CN109982311B (zh) | 一种终端接入核心网设备方法及终端、mme和saegw | |
CN103987098A (zh) | Ipv4网络与ipv6网络间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 |
CN102984813A (zh) | 数据直通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
RU2693326C1 (ru) | Способ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к локальной сети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114697388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5174310B (zh) | Pdn拨号及配置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5953169B2 (ja) | 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