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7280B - 射频防伪标签及防伪系统 - Google Patents
射频防伪标签及防伪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77280B CN103177280B CN201310047085.4A CN201310047085A CN103177280B CN 103177280 B CN103177280 B CN 103177280B CN 201310047085 A CN201310047085 A CN 201310047085A CN 103177280 B CN103177280 B CN 10317728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bel
- false film
- antifalsification label
- anti false
- radio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2019 dop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Hydrochl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1837 pastie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314 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439 Perspex®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4 liqu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31 Pulp (pap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08202 Lin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4431 Linum usitatissim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481 Pathologic Constri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49 argon plasma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HVYWMOMLDIMFJA-DPAQBDIFSA-N cholesterol group Chemical group [C@@H]1(CC[C@H]2[C@@H]3CC=C4C[C@@H](O)CC[C@]4(C)[C@H]3CC[C@]12C)[C@H](C)CCCC(C)C HVYWMOMLDIMFJA-DPAQBDIF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8 compress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9 c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76 hyal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45 natur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894007 speci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15 vag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膜和射频标签,本发明提供了防伪膜的多种制作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伪系统,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防伪码或防伪二维码,扫描装置,用于对所述射频防伪标签拍照;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扫描装置拍摄的照片转换为图像数据,以及从所述图像数据处理为二维码;防伪识别装置,用于将所述二维码与所述防伪码或防伪二维码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识别所述射频防伪标签的真伪。本发明将不可复制的防伪标签与射频标签集成,既可以防伪标签进行防伪识别,也可以通过射频标签进行防伪识别。当通过防伪标签进行识别时,本发明将防伪膜的不可复制性与先进的二维码结合起来产生的防伪技术具有身份的唯一性,防伪性能高,不能被仿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特别涉及射频防伪标签和防伪系统。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可观而且增长迅速的产业,具体的方法、技术和产品数不胜数。当前主要的防伪技术有:
激光防伪技术、生物防伪技术、核径迹防伪技术、包装防伪技术和查询识别类防伪技术等。
主要防伪产品包括三大类:视觉判定、设备判定、咨询判定:
1)、肉眼识别:激光全息、纹理、镭射、紫外荧光、日光变色,热敏变色、压敏变色、湿敏变色、精密版纹、微缩印刷、热色液晶、超能擦拭变形、一次性破碎图文、揭开型双层膜贴花、不可逆记忆型热敏、可逆手感热敏变色、纸张水纹、胆甾型液晶、图形码缩微隐形。该项技术由于仅靠肉眼目视判定标签的真伪,不准确。
2)、专用设备识别:全息磁卡、磁性油墨、智能信用卡、条码、金属条码、IC卡、激光卡、生化、原子核双卡、电子识别、核径迹技术等。该项技术由于需借助专用设备来判定真伪,因此不具备通用性。
3)、咨询判定:电码防伪技术(电码防伪),该方法由于使用电话查询判定商品真假,电码可以被复印,一码多用,因此很容易被批量复制。
以上数码防伪技术,均采用防伪标识物为一次性使用的方法。即防伪标识物上的防伪识别码不是明码,要查看防伪识别码必须破坏防伪标识物,使防伪标识物不能重复使用查询电话,这虽然增加了防伪力度但同时也使消费者只能购物后查询,大大地降低了查询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防伪技术的不准确、需要破坏防伪标识物的问题,提供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及防伪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膜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膜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将高纤维物质在浓度为15%到20%之间的盐酸中浸泡,所述高纤维物质具有随机分布的纤维组织,且所述纤维组织中的纤维粗细不等、长短不一;
当浸泡后的所述高纤维物质的纤维组织与所述纤维组织之外的糊状物质容易分离时,用清水将所述糊状物质冲洗,分离出所述纤维组织;
将冲洗出的所述纤维组织经高压压制和烘干制成防伪膜。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防伪膜包括至少两层相互叠加的所述防伪膜。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膜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膜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将非透明的搀杂物加入可固化的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液体材料中;
将所述搀杂物与所述液体材料混合后制成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制成所述防伪膜。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液体材料为透明塑胶,所述非透明掺杂物为中等密度的非规则形状橡胶颗粒,所述掺杂物对所述透明液体材料的覆盖率为5%-90%;
将所述混合液制成光学防伪膜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混合液覆盖与薄膜上制成所述光学防伪膜,所述薄膜包括纸张;或
将所述混合液制成塑料制品,在所述塑料制品的表面上呈现出所述光学防伪膜。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液体材料为用于制造薄膜的材料,将所述混合液制成所述防伪膜的步骤具体为:
利用塑料薄膜机将所述混合液制成薄膜,所述薄膜的厚度在0.05mm-1.5mm之间,透光率在5%-90%之间。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非透明的掺杂物包括易碎纸,所述液体材料包括低强度透明胶,所加入的掺杂物厚度小于1.5mm,所述掺杂物对所述液体材料的覆盖率在5%与90%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膜标签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膜标签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将高纤维物质在浓度为15%到20%之间的盐酸中浸泡,所述高纤维物质具有随机分布的纤维组织,且所述纤维组织中的纤维粗细不等、长短不一;
当浸泡后的所述高纤维物质的纤维组织与所述纤维组织之外的糊状物质容易分离时,用清水将所述糊状物质冲洗,分离出所述纤维组织;
将冲洗出的所述纤维组织经高压压制和烘干制成防伪膜;
将所述防伪膜作为物理信息载体整形成方形载体;
将所述方形载体记录为二维数据;
对该二维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通过二维光学卷积和相关函数运算提取防伪二维码,所述防伪二维码用于对所述防伪膜唯一标识;
将所述防伪膜和所述防伪二维码组合成防伪膜标签。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膜标签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膜标签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将非透明的搀杂物加入可固化的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液体材料中;
将所述搀杂物与所述液体材料混合后制成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制成所述防伪膜;
将所述防伪膜作为物理信息载体整形成方形载体;
将所述方形载体记录为二维数据;
对该二维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通过二维光学卷积和相关函数运算提取防伪二维码,所述防伪二维码用于对所述防伪膜唯一标识;
将所述防伪膜和所述防伪二维码组合成防伪膜标签。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标签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标签包括防伪膜标签以及产品信息标签,所述防伪膜标签和所述产品信息标签为一体化标签或分体式标签;所述产品信息标签的产品信息包括一种或多种以下信息:类型、名称、系列号、错误校正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标签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标签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将带有开口视窗的二维码与带有透明或部分透明胶的承载物复合;再添加非透明搀杂物到所述开口视窗中制成防伪标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对射频防伪标签进行防伪识别的防伪系统,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防伪码或防伪二维码,所述防伪码包括防伪二维码和产品信息;
扫描装置,用于对所述射频防伪标签拍照;
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扫描装置拍摄的照片转换为图像数据,以及从所述图像数据处理为二维码;
防伪识别装置,用于将所述二维码与所述防伪码或防伪二维码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识别所述射频防伪标签的真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本发明将不可复制的防伪标签与射频标签集成,既可以防伪标签进行防伪识别,也可以通过射频标签进行防伪识别。当通过防伪标签进行识别时,本发明将防伪膜的不可复制性与先进的二维码结合起来产生的防伪技术具有身份的唯一性,防伪性能高,不能被仿制。而目前市场上的数码防伪采用不同的编码技术,虽然增加了仿造的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技术的发展终将会被破译仿造。
本发明可随时随地,轻轻一扫即可知产品的真伪,操作简单、方便不破坏产品包装,消费者可在购买前验证,使防伪性能和市场监控能力大大提高。而目前市场上的数码防伪技术,均采用防伪标识物为一次性使用的方法。即防伪标识物上的防伪识别码不是明码,要查看防伪识别码必须破坏防伪标识物,使防伪标识物不能重复使用查询电话,这虽然增加了防伪力度但同时也使消费者只能购物后查询,大大地降低了查询率。
目前的大多数防伪系统只供一次性查询,查询后该信息作废,不利于商品的转让;而本发明除可以一次性查询外,还设有多次查询,即在系统授权情况下,一种商品可进行多次查询,并记录查询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贵重物品的保值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防伪膜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2为亚麻纸的纤维组织分布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防伪膜的效果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防伪膜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将成防伪膜做成防伪膜标签的处理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防伪标签的效果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射频防伪标签的效果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防伪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多种射频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膜和射频标签,值得指出的是,本发明中的防伪膜是利用了自然物质或光学物理现象中存在的随机现象所制成的具有不可重复和复制特性的防伪膜。射频防伪标签不能被仿造和变动,一经变动,标签就会损坏,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本发明揭示了制作防伪膜的多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很多自然物质中均存在随机分布的纤维组织,且纤维组织的特征分布不可重复和复制,可以用来制作含有大量具不可复制信息的防伪标签。因此,申请人揭露了一种防伪膜的制作方法。
如图1所示,首先,将高纤维物质在浓度为15%到20%之间的盐酸中浸泡(S101),本实施例中选取的高纤维物质具有随机分布的纤维组织都有鲜明的物理特征,纤维组织中的纤维粗细不等、长短不一、纤维组织与背景明暗对比明显;具有这种特征的高纤维物质有的存在于多种自然的物种中,例如树叶、植物组织;也有的产生于人工的随机制造过程中,例如纸张、编织物中。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选用亚麻纸作为制作防伪膜的高纤维物质,优选的,可以用亚麻含量大于75%的亚麻纸。这种亚麻纸的纤维组织分布如图2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选用日本王子制纸株式会社制造的亚麻纸。
当浸泡后的所述高纤维物质的纤维组织与所述纤维组织之外的糊状物质容易分离时,用清水将所述糊状物质冲洗,分离出所述纤维组织(S102);举例来说,如果选择亚麻纸作为制作防伪膜的高纤维物质,15%的盐酸作为浸泡溶液,当盐酸溶液浸泡亚麻纸的纸浆和纤维组织近于分离状态时,用清水冲洗纸浆,只剩下纤维组织。
最后,将冲洗出的所述纤维组织经高压压制和烘干制成防伪膜(S103),如图3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高压压制过程使用平板压机,作为一个实施例,压机平板尺寸不超过长1米宽0.8米。
作为进一步改进,可以将多层制成的防伪膜重叠在一起,构成复合防伪膜,用复合防伪膜和射频标签构成防伪标签。复合防伪膜具有立体感很强的立体纤维结构。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将3至6层防伪膜随机重叠在一起,这种复合防伪膜也具有很强的随机纤维分布。重叠后的复合防伪膜由于多层纤维组织的相互重叠使其可构成更加丰富的物理特征。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的防伪膜是申请人利用物理光学随机散射和反射特性制作而成,如图4所示,首先将非透明的搀杂物加入可固化的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液体材料中(S401);本发明的可固化的液体材料有多种物质,例如油漆、透明环氧树脂、液体胶类等,不排除有其他物质,在此不再穷举。非透明掺杂物可以具有非规则形状或规则形状,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是微小的碎纸、橡胶粒、金属片等,不排除有其他物质,在此不在穷举,使用者可以根据制作需要选取适合的掺杂物。
然后将所述搀杂物与所述透明液体混合后制成混合液(S402);最后将所述混合液制成光学防伪膜(S403)。
由于当光线进入各项同性透明介质(即各个方向光学折射率相同的介质)时,如果光线遇到非透明的颗粒或微小物就会产生光线的散射或反射,这些散射或反射是光线的入射方向与非透明物的形状、分布的综合作用结果。本发明充分利用掺杂物在透明材料中的光学散射与反射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来制造具有“物理反克隆函数”属性的光学防伪膜。“物理反克隆函数”或简称为“PUF”是一种物殊属性的函数,其属性可以以物质的结构特性和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表达,这种函数比较容易评估计算,但是不能预测。具有这种属性函数的单个实体容易制作,但在现实中无法复制,即使知道准确的制造过程也无法复制。
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列举几个应用实例:
作为一个应用实例,选用美国PlastiDipInternational公司生产的透明塑胶为原料,掺入中等密度的非规则形状橡胶颗粒(由日本SumitomoRubberIndustries公司生产),值得指出的是,所选材料的来源不局限于本发明所列出的公司。所掺入的橡胶颗粒对透明塑胶的覆盖率大约5%-90%左右,5%到90%的覆盖率做成的防伪膜具有较好的光辐射对比,提供有效的光散射和反射的分布。以下实验数据是在不同的覆盖率情况下,相对邻近光辐射对比值的分布。相对邻近光辐射对比值定义为邻近点光辐射差值的绝对值再取权平均。此值越大,光辐射和反射分布越有效。此值通常介于0到1之间。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可以掺入覆盖率为30%的橡胶颗粒,再用覆膜机或水晶滴覆盖机将此混合液覆盖到有颜色纸张。
作为另一个应用实例,可将搀杂物(作为一个实施例,掺杂物仍可选用应用实施例1中列举的橡胶颗粒)搀入制造薄膜的材料中(例如PVC或其它塑料薄膜制造材料),利用塑料薄膜机将混合液制成带有杂质的透明薄膜。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此膜厚度可控制在0.05mm到1.5mm。透明薄膜的透光率可控制在5%到90%。透光率在50%情况下的实验结果如下:
作为另一个应用实例,可以在易碎纸上施加一层低强度透明胶,将规则或非规则形状的搀杂物均匀覆盖其上。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掺杂物的覆盖率可控制在30%到55%之间,搀杂物尺寸可控制在0.5毫米到1.5毫米之间,掺杂物的厚度小于1.5毫米,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掺杂物的厚度可以为0.5mm。待透明胶固化后,使用纸张过塑或镀膜机将其过塑或镀透明膜。搀杂物可以是不同颜色的纸张或塑料或金属片。
值得指出的是,本应用实例中的制成的防伪膜不同于现有的纸张添加纤维或彩点的防伪纸,此光学防伪膜含有高密度的掺杂物(例如,覆盖率50%左右),人眼无法定量比对分析。而现有技术中的防伪纸只含很低密度的规则掺杂物,易于仿造。
作为一个应用实例,在塑料制品成形前的原料中,搀杂规则或非规则形状的搀杂物,尺寸和覆盖率如前几个应用实例所述,用常规压塑或拉塑工艺制成塑料制品。在该塑料制品的表面上将形成光学防伪膜。
实施例3:在实施例1-2中本发明将防伪膜和射频标签组合成射频防伪标签,而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将防伪膜进一步加工成防伪膜标签后与射频标签组合成射频防伪标签的具体方案。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膜标签和射频标签。防伪膜标签是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所获得的防伪膜进行数字化处理后所获得的标签,该制作方法利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防伪膜作为物理信息载体,使用计算机运算对物理信息载体的信息进行处理,生成防伪膜标签。处理后的物理信息载体不含有物理信息载体本身的几何崎变和颜色变换。如图5所示,处理过程包括:
如果物理信息载体是彩色,则首先将物理信息载体的颜色记录后去掉,使其只有黑白两色(S501);当然,如果物理信息载体本身为黑白色,则不再需要进行去色处理。
然后将去色后的物理信息载体通过通用的几何转换将其旋转,整形成方形载体(S502);该变换过程为常规的手段,不再赘述。接着将方形载体记录为二维数据(S503)。
通过S501-503可以将物理信息载体的图像处理为可以记录的数字信息,接下来通过下述步骤生成防伪膜标签:
对该记录的二维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通过二维光学卷积和相关函数运算提取防伪二维码(S504)。所述防伪二维码即对所述防伪膜唯一标识的二维码;将防伪膜叠加在防伪二维码上,组合成防伪膜标签(S505)。
作为一个实施例,S504中可以运用多参数高斯过滤器对方形载体的二维数据过滤,去掉信息中的噪音;再对其进行平行数据处理,去掉防伪二维码中的重复数据,只保留有用的特征数据。
实施例4:在本实施例中制作防伪膜的过程与实施例3有所不同,无需预先制作防伪膜,而是直接生成防伪标签,过程如下:
首先用计算机生成二维码,该二维码带有方形视窗或其它形状开口视窗;然后使用带有透明或部分透明胶的承载物(例如纸张、薄膜等),将其与带有方形视窗或其它形状开口视窗的二维码复合,再添加非透明搀杂物到视窗中,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可以用透明或亚光膜覆盖保护,制成防伪标签。将防伪标签和射频标签组合后生成射频防伪标签。
作为实施例4的应用实例,可以使用单面或双面不干胶纸、薄膜、或在纸张或平面承载物上施加一层透明或部分透明胶,将带有二维码和开口视窗的纸张覆盖其上,再将规则或非规则形状的搀杂物(掺杂物的种类可参照上文所描述的各实施例)覆盖到视窗之中。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搀杂物的覆盖率可控制在5%到90%之间,搀杂物的尺寸可控制在0.5毫米到1.5毫米之间,搀杂物的厚度不大于覆盖纸张的厚度,或不大于纸张厚度0.5毫米,然后用纸张过塑机或覆膜机将其过塑或加透明光膜或亚光膜。搀杂物可以同色或不同颜色。
实施例5: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包括防伪标签和射频标签,本实施例中的防伪标签是利用实施例3的防伪膜标签制作的防伪标签,该防伪标签是防伪膜标签以及产品信息标签的组合。产品信息标签记载了被检测产品的信息,例如产品类型、名称、系列号、错误校正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另外作为另一种实施例,产品信息也可以在射频标签中记载。
本实施例将防伪膜标签的不可复制性与二维码结合起来产生防伪标签。防伪标签所对应的防伪码由防伪二维码和产品信息产生,成为二维码。防伪码用来标定其类型、名称、系列号、错误校正数据、和防伪二维码。系列号使用不可重复的多位数字来覆盖所有可能出现的产品量。作为一个实施例,系列号由12位16进制的数字组成,可以产生一共284,474,976,710,656个系列号。系列号可以按顺序产生,下面是一些系列号例子:5523232381、552323238F、5AA826E632。目前的大多数数码防伪技术不具有质量跟踪功能。而本发明可将产品的有关质量、服务、市场信息等问题及时反馈到生产厂家,使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进行营销和生产决策。
防伪膜标签和产品信息标签可以组合成一体化标签,贴在被检测产品的同一处,也可以是分体式标签,贴在被检测产品的不同处或者仅在被测产品上贴防伪膜标签。不同的组合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条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对防伪标签进行适当的组合。
本发明提出了多种射频防伪标签的集成方法。集成后的射频防伪标签不能被仿造和变动,一经变动,标签就会损坏,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将射频标签埋于防伪膜或防伪膜标签或防伪标签之下。例如,在制作以上各实施例中的防伪膜或防伪膜标签或防伪标签时,预先将射频标签埋于塑料基底中,再在其上制作防伪膜或防伪膜标签或防伪标签。如图6所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制作实施例2中的防伪膜或防伪膜标签或防伪标签时,可以预先将射频标签埋于纸底中,再在其上制作防伪膜或防伪膜标签或防伪标签。
另外,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将射频标签和光学防伪膜独立制作但同时使用在同一产品上。如图7所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手机对光学防伪膜和射频标签进行扫描,提取其图像和射频标签的数字信息,将其与信息中心索取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真伪,并且对产品进行跟踪。
将射频防伪标签集成到产品上可以有多种方式:
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将射频防伪标签的两面都涂有强力胶,然后将该射频防伪标签置于产品包装层内,当包装被打开,射频防伪标签就会被破坏,或者留在残留包装中不能再使用。例如,在塑料封装袋封口中间夹上以上标签,以保护此袋包装的封口。即使袋包装为非透明塑料,外观看不到标签,但可以通过扫描探测可以读到其信息。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可以将此射频防伪标签应用于任何产品的表面一旦标签被揭掉,该标签就会被破坏。
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将射频防伪标签用强力胶置于软木塞的上端,当开启葡萄酒时标签就会被破坏。
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将射频防伪标签用强力胶置于产品表面再将该产品用同样颜色的塑胶或其它材料进行覆盖封装,该标签成为内置标签,只有该发明的手机软件可以识别。
作为一种实施实例,可以将带有强力胶的标签贴到捆扎带的标牌上,然后将标牌用PlastiDipInternational公司生产的多颜色过塑胶过塑将标签覆盖。
作为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启动后提取射频标签的全球码,利用全球码的唯一性来识别真伪,从而可以实现在不启动软件的情况下,只要轻轻一点标签,软件自动启动就可以识别标签,从而进行跟踪或信息检索。作为一个实施例,如果采用可改写的射频标签,则本发明可以实现实时对标签的内容进行更改、重写的功能。
实施例6,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防伪标签的防伪识别方法,将制成的射频防伪标签集成在需要防伪的产品上,当需要对产品防伪识别时,需要将该射频防伪标签作为物理信息载体,使用计算机运算对物理信息载体的信息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参照实施例3的步骤S501至S504,然后将处理过程中该防伪标签生成的防伪二维码预先进行存储,识别射频防伪标签时,首先对射频防伪标签拍照,并将转换为图像数据;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提取出该防伪标签对应的二维码;并与预先存储的防伪二维码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识别所述防伪标签的真伪。射频标签可以承载产品信息,提取射频标签的产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产品信息进行对比,可进一步判断射频防伪标签的真伪。
实施例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射频防伪标签的防伪系统,将制成的射频防伪标签集成在需要防伪的产品上,如图8所示,防伪系统包括存储装置801、扫描装置802、图像处理装置803和防伪识别装置804。可以预先或实时的将防伪码或防伪二维码存储于存储装置,当进行防伪识别时,通过扫描装置对射频防伪标签拍照;图像处理装置将所述扫描装置拍摄的照片转换为图像数据,以及将所述图像数据处理为二维码;防伪识别装置将二维码与存储模块中的防伪码或防伪二维码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识别所述射频防伪标签的真伪。
作为一个应用实例,防伪系统可以包括手机,另外存储装置可以位于手机侧,也可以位于验证中心的服务器端,作为一个实施例,也可以不需要将防伪码信息或者防伪二维码信息下载到手机,也就是说,存储装置可以位于手机,也可以位于服务器,可以通过手机将从射频防伪标签中提取的二维码发送到服务器,由服务器来完成验证过程,并将验证结果返回给手机,从而减轻手机的运算负担。
另外,由于射频防伪标签中包含有射频标签,也可以在需要时通过对射频标签的辨识来判断产品的真伪,因此增加了本发明射频防伪标签的应用场合。
由此实施例可以看出,不需专用设备,没有任何附加费用,只要人手皆有的手机就可以辨别真伪。而目前市场上的数码防伪技术,均采用查询电话,均需消费者、电码公司或企业交纳费用,查询率高4%时,企业就会亏损,这在某种程度上不鼓励敞开查询,也不可能起到监察市场的作用。另外,利用手机的计算功能来实现用手机判读产品的真伪,结果准确、可靠。而目前市场上的数码防伪技术,均需消费者口述或手动输入信息,难免会因为人为的原因产生错误而影响防伪效果。本发明实现了用手机来识别、读取、写入更改射频标签,并建立了手机物联网络系统,用户可以用手机扫描射频标签、检测该产品的信息,并跟踪产品,实现了只要有手机,不需要专有阅读器或其它专有设备和专业知识,每个人都能识别产品,获得相关信息,进行产品跟踪。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伪膜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膜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将高纤维物质在浓度为15%到20%之间的盐酸中浸泡,所述高纤维物质具有随机分布的纤维组织,且所述纤维组织中的纤维粗细不等、长短不一;
当浸泡后的所述高纤维物质的纤维组织与所述纤维组织之外的糊状物质容易分离时,用清水将所述糊状物质冲洗,分离出所述纤维组织;
将冲洗出的所述纤维组织经高压压制和烘干制成防伪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膜包括至少两层相互叠加的所述防伪膜。
3.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伪膜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膜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将非透明的搀杂物加入可固化的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液体材料中;
将所述搀杂物与所述液体材料混合后制成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制成所述防伪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材料为透明塑胶,所述非透明掺杂物为中等密度的非规则形状橡胶颗粒,所述掺杂物对所述透明液体材料的覆盖率为5%-90%;
将所述混合液制成防伪膜的步骤具体为:
将所述混合液覆盖与薄膜上制成所述防伪膜,所述薄膜包括纸张;或
将所述混合液制成塑料制品,在所述塑料制品的表面上呈现出所述防伪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材料为用于制造薄膜的材料,将所述混合液制成所述防伪膜的步骤具体为:
利用塑料薄膜机将所述混合液制成薄膜,所述薄膜的厚度在0.05mm-1.5mm之间,透光率在5%-9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明的掺杂物包括易碎纸,所述液体材料包括低强度透明胶,所加入的掺杂物厚度小于1.5mm,所述掺杂物对所述液体材料的覆盖率在5%与90%之间。
7.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伪膜标签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膜标签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将高纤维物质在浓度为15%到20%之间的盐酸中浸泡,所述高纤维物质具有随机分布的纤维组织,且所述纤维组织中的纤维粗细不等、长短不一;
当浸泡后的所述高纤维物质的纤维组织与所述纤维组织之外的糊状物质容易分离时,用清水将所述糊状物质冲洗,分离出所述纤维组织;
将冲洗出的所述纤维组织经高压压制和烘干制成防伪膜;
将所述防伪膜作为物理信息载体整形成方形载体;
将所述方形载体记录为二维数据;
对该二维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通过二维光学卷积和相关函数运算提取防伪二维码,所述防伪二维码用于对所述防伪膜唯一标识;
将所述防伪膜和所述防伪二维码组合成防伪膜标签。
8.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伪膜标签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膜标签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将非透明的搀杂物加入可固化的透明或部分透明的液体材料中;
将所述搀杂物与所述液体材料混合后制成混合液;
将所述混合液制成所述防伪膜;
将所述防伪膜作为物理信息载体整形成方形载体;
将所述方形载体记录为二维数据;
对该二维数据进行去噪处理,通过二维光学卷积和相关函数运算提取防伪二维码,所述防伪二维码用于对所述防伪膜唯一标识;
将所述防伪膜和所述防伪二维码组合成防伪膜标签。
9.一种射频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伪标签和射频标签,所述防伪标签包括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伪膜标签以及产品信息标签,所述防伪膜标签和所述产品信息标签为一体化标签或分体式标签;所述产品信息标签的产品信息包括一种或多种以下信息:类型、名称、系列号、错误校正数据。
10.一种对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射频防伪标签进行防伪识别的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防伪码或防伪二维码,所述防伪码包括防伪二维码和产品信息;
扫描装置,用于对所述射频防伪标签拍照;
图像处理装置,用于将所述扫描装置拍摄的照片转换为图像数据,以及从所述图像数据处理为二维码;
防伪识别装置,用于将所述二维码与所述防伪码或防伪二维码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识别所述射频防伪标签的真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47085.4A CN103177280B (zh) | 2012-07-27 | 2013-02-05 | 射频防伪标签及防伪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654364 | 2012-07-27 | ||
CN201210265436 | 2012-07-27 | ||
CN201210265436.4 | 2012-07-27 | ||
CN201310047085.4A CN103177280B (zh) | 2012-07-27 | 2013-02-05 | 射频防伪标签及防伪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7280A CN103177280A (zh) | 2013-06-26 |
CN103177280B true CN103177280B (zh) | 2016-08-03 |
Family
ID=48637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4708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7280B (zh) | 2012-07-27 | 2013-02-05 | 射频防伪标签及防伪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7728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51212A (zh) * | 2013-12-29 | 2015-07-01 | 上海仪电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双重防伪电子标签以及防伪方法 |
CN104112154B (zh) * | 2014-04-14 | 2018-06-05 | 东莞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防伪识别系统 |
CN105986515B (zh) * | 2015-01-28 | 2018-07-27 | 刘霖 | 信息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443306B (zh) * | 2019-08-06 | 2020-12-18 | 深圳大学 | 葡萄酒木塞的鉴伪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399A (zh) * | 1997-04-16 | 1997-10-29 | 郭兴华 | 一种生物技术用于物品防伪的方法 |
CN1195152A (zh) * | 1997-12-26 | 1998-10-07 | 清华大学 | 变色核径迹微孔薄膜防伪标志及其鉴别方法 |
CN1255894A (zh) * | 1998-02-02 | 2000-06-07 |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 有发光鉴别装置的有价值印刷文件 |
CN1325819A (zh) * | 1998-11-30 | 2001-12-12 |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运送吊车的移动装置 |
CN1195152C (zh) * | 2002-06-05 | 2005-03-30 | 浙江大学 | 压缩空气-燃油/燃气混合动力的汽车发动机 |
CN100365175C (zh) * | 2003-05-14 | 2008-01-30 | 敷纺株式会社 | 一种用标志或图案来标记纤维或纤维制品的方法 |
JP2008031573A (ja) * | 2006-07-27 | 2008-02-14 | Oji Paper Co Ltd | 偽造防止用紙 |
CN101440591A (zh) * | 2008-12-18 | 2009-05-27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一种用于防伪文件的荧光纤维及防伪文件 |
-
2013
- 2013-02-05 CN CN201310047085.4A patent/CN10317728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399A (zh) * | 1997-04-16 | 1997-10-29 | 郭兴华 | 一种生物技术用于物品防伪的方法 |
CN1195152A (zh) * | 1997-12-26 | 1998-10-07 | 清华大学 | 变色核径迹微孔薄膜防伪标志及其鉴别方法 |
CN1255894A (zh) * | 1998-02-02 | 2000-06-07 |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 有发光鉴别装置的有价值印刷文件 |
CN1325819A (zh) * | 1998-11-30 | 2001-12-12 | 三星重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运送吊车的移动装置 |
CN1195152C (zh) * | 2002-06-05 | 2005-03-30 | 浙江大学 | 压缩空气-燃油/燃气混合动力的汽车发动机 |
CN100365175C (zh) * | 2003-05-14 | 2008-01-30 | 敷纺株式会社 | 一种用标志或图案来标记纤维或纤维制品的方法 |
JP2008031573A (ja) * | 2006-07-27 | 2008-02-14 | Oji Paper Co Ltd | 偽造防止用紙 |
CN101440591A (zh) * | 2008-12-18 | 2009-05-27 |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一种用于防伪文件的荧光纤维及防伪文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77280A (zh) | 2013-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77280B (zh) | 射频防伪标签及防伪系统 | |
CN103177654B (zh) | 带有光学防伪膜的防伪膜标签的制作方法、防伪标签以及由防伪标签生成的防伪码 | |
CN103544517A (zh) | 一种农产品溯源防伪系统及其使用的二维码标签 | |
CN205230089U (zh) | 一种感温二维码防伪标签 | |
CN103531086A (zh) | 一种热变显现二维码的印刷结构 | |
CN101501537A (zh) | 识别介质、识别介质的制造方法、物品和识别介质的识别方法 | |
CN102663961B (zh) | 防伪膜的制作方法、防伪膜标签、防伪标签、防伪系统 | |
CN104101927A (zh) | 防伪光栅、防伪商标、烫金膜及复合膜 | |
CN106156821A (zh) | 一种光学可读性条码防伪结构及实现方法 | |
CN108537562A (zh) | 绑定商品所有权转移路径的条码防伪方法及系统 | |
CN203503241U (zh) | 一种热变显现二维码的印刷结构 | |
CN114148114A (zh) | 防伪变造用膜及其应用方法 | |
CN208521535U (zh) | 具有防揭功能的全息rfid电子标签 | |
KR101595766B1 (ko) | 정품 인증용 라벨 및 그 라벨을 이용한 인증방법 | |
CN216353017U (zh) | 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标签 | |
CN102501462B (zh) | 一种偏光隐形图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09619A (zh) | 基于数据库信息图形的防伪溯源系统 | |
CN203981912U (zh) | 防伪光栅、防伪商标、烫金膜及复合膜 | |
CN104101926A (zh) | 防伪光栅、防伪商标、烫金膜及复合膜 | |
US12236300B2 (en) | Signatures and labels in a blockchain derived from digital images | |
CN106448435A (zh) | 防伪商标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
CN206615565U (zh) | 封口膜包装盒 | |
CN204086593U (zh) | 防伪光栅、防伪商标、烫金膜及复合膜 | |
CN204303264U (zh) | 一种应用于拉链上的防伪结构 | |
KR20220032717A (ko) | 위변조 방지용 필름 및 이의 활용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2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