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0285B -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60285B CN103160285B CN201310107360.7A CN201310107360A CN103160285B CN 103160285 B CN103160285 B CN 103160285B CN 201310107360 A CN201310107360 A CN 201310107360A CN 103160285 B CN103160285 B CN 1031602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il conditioner
- subparticle
- sack cleaner
- present
- sod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细颗粒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在低谷电时段,开启布袋除尘器,将制碱废渣搅拌分散成粉末状后进入到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中;收集布袋除尘器底部的滤渣;将收集到的滤渣制作土壤调理剂,本发明以废治废,有效净化空气,既大大降低了土壤调理剂的成本,又可解决制碱废渣堆放和微细颗粒所引起的污染环境;本发明除尘效果好,可除去PM0.5的微细颗粒,实现了排污总量和人工清除总量的平衡,有效地阻止了环境的恶性循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不影响GDP,又可保证蓝天白云;同时本发明利用了夜间的低谷电,使电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细颗粒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多,消耗量大,粗犷型的生产模式造成环境的恶性循环,空气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比如中国大陆很多地区存在可吸入颗粒物,颗粒物常常会形成大范围灰霾的天气,这些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不沉降,并容易携带细菌和病毒,其80%颗粒能进入人体的肺泡内,是引起肺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各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非常大,形成酸雨的面积差不多影响了1/3的国土。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供应矛盾愈加突出,低谷电与高峰负荷之间的峰谷差越来越大,导致电网调峰问题日益突出。在夜间,大约有40%左右电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电力不能储存,很多电力资源浪费,如何用浪费的电力资源来净化环境也是目前最迫切的需求。
另外,环境污染也使得大片的土地酸化、盐化、板结,土壤调理剂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低成本的土壤调理剂成为农业上的一大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以废治废的方式,不仅净化了空气,而且大大降低了土壤调理剂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在低谷电时段,开启布袋除尘器,将制碱废渣搅拌分散成粉末状后进入到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中;
B、收集布袋除尘器底部的滤渣;
C、将收集到的滤渣制作土壤调理剂。
其中,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为纳米级滤袋,使得本发明不仅可以除去空气中PM2.5的微细颗粒,还可除去PM0.5的微细颗粒。
其中,所述制碱废渣为氧化钙、氧化镁或两者的混合物,本发明还可以利用各种含氧化钙、氧化镁的工业废弃物。
其中,所述步骤A中制碱废渣经离子发生器的螺杆充分搅拌分散,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要与固体制碱废渣直接反应,为了使这种反应能够充分进行,固体制碱废渣必须是十分疏松或相当细碎,本发明制碱废渣分散成粒径为200 -300 目的颗粒,当然本发明也可以采用其它设备使固体制碱废渣充分分散。
其中,所述步骤C制备土壤调理剂的方法为:将50-80重量份滤渣、5-10重量份腐殖酸,5-10重量份磷酸铵、1-5重量份草木灰充分混匀得到土壤调理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制碱废渣中含有大量的农作物所需的Ca、Mg、Si、K、p 等多种微量元素,用其作土壤改良剂效果好;制碱废渣是一种孔隙大、颗粒细的固体废料,粒径一般为200 -300 目,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吸附后的制碱废渣可与空气中的微细颗粒结合,逐渐团聚成大颗粒,经布袋除尘器脱除后制作土壤改良剂,达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既大大降低了土壤调理剂的成本,又可解决制碱废渣堆放和微细颗粒所引起的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发明除尘效果好,可除去PM0.5的微细颗粒,有效净化了空气,实现了排污总量和人工清除总量的平衡,有效地阻止了环境的恶性循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不影响GDP,又可保证蓝天白云。
(2)、本发明利用电网在用电高峰缺电,低谷时大量电能不能充分利用的特点,选择了夜间的低谷电,避开用电高峰期,避免了能源的浪费,使电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在低谷电时段,开启布袋除尘器,将成分包括氧化钙、氧化镁的混合物的制碱废渣经搅拌分散成粒径为200 -300 目的粉末状后进入到布袋除尘器的纳米级滤袋中 ;
B、收集布袋除尘器底部的滤渣;
C、将收集到的滤渣,将50㎏滤渣、5㎏腐殖酸,5㎏磷酸铵、1㎏草木灰充分混匀得到土壤调理剂。
本实施例通过以废治废的方式,有效净化了空气,既大大降低了土壤调理剂的成本,又可解决制碱废渣堆放和微细颗粒所引起的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除尘效果好,可除去PM0.5的微细颗粒, 实现了排污总量和人工清除总量的平衡,有效地阻止了环境的恶性循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不影响GDP,又可保证蓝天白云。
实施例2。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在低谷电时段,开启布袋除尘器,将成分包括氧化钙的制碱废渣经搅拌分散成粒径为200 -300 目的粉末状后进入到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中;
B、收集布袋除尘器底部的滤渣;
C、将收集到的滤渣,将60㎏滤渣、8㎏腐殖酸,8㎏磷酸铵、3㎏草木灰充分混匀得到土壤调理剂。
本实施例通过以废治废的方式,有效净化了空气,既大大降低了土壤调理剂的成本,又可解决制碱废渣堆放和微细颗粒所引起的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除尘效果好,可除去PM0.5的微细颗粒, 实现了排污总量和人工清除总量的平衡,有效地阻止了环境的恶性循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不影响GDP,又可保证蓝天白云。
实施例3。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在低谷电时段,开启布袋除尘器,将成分包括氧化钙、氧化镁的混合物的制碱废渣经离子发生器的搅拌分散成粒径为200 -300 目的粉末状后进入到布袋除尘器的纳米级滤袋中;
B、收集布袋除尘器底部的滤渣;
C、将收集到的滤渣,将80㎏滤渣、10㎏腐殖酸,10㎏磷酸铵、5㎏草木灰充分混匀得到土壤调理剂。
本实施例通过以废治废的方式,有效净化了空气,既大大降低了土壤调理剂的成本,又可解决制碱废渣堆放和微细颗粒所引起的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除尘效果好,可除去PM0.5的微细颗粒, 实现了排污总量和人工清除总量的平衡,有效地阻止了环境的恶性循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不影响GDP,又可保证蓝天白云。
实施例4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在低谷电时段,开启布袋除尘器,将制碱废渣搅拌分散成粒径为200 -300 目的粉末状后进入到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中;
B、收集布袋除尘器底部的滤渣;
C、将收集到的滤渣,将80㎏滤渣、5㎏腐殖酸, 10㎏磷酸铵、5㎏草木灰充分混匀得到土壤调理剂。
本实施例通过以废治废的方式,有效净化了空气,既大大降低了土壤调理剂的成本,又可解决制碱废渣堆放和微细颗粒所引起的污染环境的问题,同时本实施例除尘效果好,可除去PM0.5的微细颗粒, 实现了排污总量和人工清除总量的平衡,有效地阻止了环境的恶性循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不影响GDP,又可保证蓝天白云。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A、在低谷电时段,开启布袋除尘器,将制碱废渣搅拌分散成粉末状后进入到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中;
B、收集布袋除尘器底部的滤渣;
C、将收集到的滤渣制作土壤调理剂,
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滤袋为纳米级滤袋;
所述步骤A中制碱废渣经充分搅拌分散为粒径为200 -300 目的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制备土壤调理剂的方法为:将50-80重量份滤渣、5-10重量份腐殖酸,5-10重量份磷酸铵、1-5重量份草木灰充分混匀得到土壤调理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07360.7A CN103160285B (zh) | 2013-03-29 | 2013-03-29 |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107360.7A CN103160285B (zh) | 2013-03-29 | 2013-03-29 |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60285A CN103160285A (zh) | 2013-06-19 |
CN103160285B true CN103160285B (zh) | 2015-09-02 |
Family
ID=48583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07360.7A Active CN103160285B (zh) | 2013-03-29 | 2013-03-29 |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602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21353B (zh) * | 2013-08-26 | 2016-05-04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 | 基于智能电网的中心城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治理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6035A (zh) * | 2005-08-26 | 2006-05-03 | 四川大学 | 边坡人工土壤改良剂 |
CN1868930A (zh) * | 2006-06-06 | 2006-11-29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一种利用制碱废渣和城市污泥生产多元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CN101015765A (zh) * | 2006-09-04 | 2007-08-15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把糊状碱性废渣制备成粉状脱酸剂的工艺 |
CN101870901A (zh) * | 2010-06-13 | 2010-10-27 | 东南大学 | 燃煤超细颗粒物的排放控制方法 |
CN202052433U (zh) * | 2011-05-09 | 2011-11-30 | 四川省森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碱回收炉除尘的布袋除尘器 |
CN102443401A (zh) * | 2011-11-03 | 2012-05-09 | 祁长喜 | 一种用废弃残渣生产盐碱改良剂的方法 |
-
2013
- 2013-03-29 CN CN201310107360.7A patent/CN1031602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6035A (zh) * | 2005-08-26 | 2006-05-03 | 四川大学 | 边坡人工土壤改良剂 |
CN1868930A (zh) * | 2006-06-06 | 2006-11-29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一种利用制碱废渣和城市污泥生产多元酸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CN101015765A (zh) * | 2006-09-04 | 2007-08-15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把糊状碱性废渣制备成粉状脱酸剂的工艺 |
CN101870901A (zh) * | 2010-06-13 | 2010-10-27 | 东南大学 | 燃煤超细颗粒物的排放控制方法 |
CN202052433U (zh) * | 2011-05-09 | 2011-11-30 | 四川省森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碱回收炉除尘的布袋除尘器 |
CN102443401A (zh) * | 2011-11-03 | 2012-05-09 | 祁长喜 | 一种用废弃残渣生产盐碱改良剂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60285A (zh) | 2013-06-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98050B (zh) | 一种用磷石膏和钾长石生产高活性土壤调理剂联产硫酸的方法 | |
CN106833533B (zh) | 一种高效环保型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
CN100413816C (zh) | 活性土和絮凝剂、吸附剂复合材料氮肥固定化方法和肥料 | |
CN101580409B (zh) | 一种利用磷石膏生产硫酸钾肥的方法 | |
CN104474830B (zh) | 用于脱除燃煤细颗粒物的化学团聚促进剂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659294A (zh) | 利用磷石膏、粉煤灰和电石渣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 | |
CN103865543A (zh) | 一种污染土壤重金属固化剂及使用方法 | |
CN108383661A (zh) |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85663A (zh) |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人工湿地复合填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4479684A (zh) | 一种污染土壤重金属固化剂及其固化方法 | |
CN102962240B (zh) | 一种利用硅粉水热养护稳定化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的方法 | |
CN104479686A (zh) | 一种重金属固化剂及其固化方法 | |
CN102776050B (zh) | 一种适用于垃圾衍生燃料的固氯剂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359475A (zh) | 一种腐植酸类土壤重金属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160285B (zh) | 一种利用阴霾天气中的微细颗粒生产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 |
CN106753414B (zh) | 一种重金属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531158A (zh) | 一种固化剂及其固化方法 | |
CN101450304A (zh) | 一种利用沼渣制备重金属吸附剂的方法 | |
CN105036885A (zh) | 一种有机中药肥料添加剂 | |
CN103819261A (zh) | 土壤调理型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276815B (zh) | 一种改性粉煤灰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改性粉煤灰和应用 | |
CN111377498A (zh) | 一种多功能新型复合高效除磷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46049B (zh) | 腐植酸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生产工艺 | |
CN110342605A (zh) | 一种用于吸附焚烧飞灰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污泥基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29678A (zh) | 一种能够治理土壤污染的复合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