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148569B - 一种风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48569B
CN103148569B CN201310105068.1A CN201310105068A CN103148569B CN 103148569 B CN103148569 B CN 103148569B CN 201310105068 A CN201310105068 A CN 201310105068A CN 103148569 B CN103148569 B CN 1031485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connecting rope
positioning
wind
wind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50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48569A (zh
Inventor
葛欢
仲梁维
张忻怡
马强
刘士标
乔秋飞
袁坤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1050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48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48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8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48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485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的风阀装置。本发明的风阀装置,安装在通风管道的内部,用于对位于通风管道前端的进风口的风量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位于通风管道后端的出风口的风量恒定,其特征在于,具有:受风部,安装在内部的上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含有转动轴和与该转动轴相连的受风板;折叠式挡风屏,用于展开或叠合从而对从进风口流入的风量的大小进行调节;两个连接部,分别设置在内部的左、右两侧,作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用于连接折叠式挡风屏与受风部;以及两个定位部,分别固定在内部的左、右两侧,作为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沿着从内部的底部到内部的顶部的方向延伸,用于对折叠式挡风屏进行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风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调送风口和一些楼宇的送风口,为了调节风量并维持风量的恒定,一般都按装有风量控制阀,即、风阀装置,现有的风阀装置大都为机电一体化装置,结构复杂,同时增加能耗。
为了简化上述风量控制装置,有人设计了一种非常简单的气囊式风阀装置,将气囊夹在两块挡风板之间,并采用气囊感应进风口的风,从而推动挡风板运动,通过增大或者减小挡风板与通风管道的面积来调节风量大小。
这种气囊结构的风阀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不需额外耗能,但是,但是由于气囊自身结构的不均匀性,因此,会造成推动力不均匀,从而造成调节气流量不能够恒定,同时气囊也容易老化,出现变形、漏气等不良情况,另一方面,这种气囊式风阀装置也不能够预先设定初始值,功能非常有限,调控精度不高,并且需要定期维护检修。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的风阀装置。
本发明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采用了以下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风阀装置,安装在通风管道的内部,用于对位于通风管道前端的进风口的风量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位于通风管道后端的出风口的风量恒定,其特征在于,具有:受风部,安装在通风管道内部的上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含有转动轴和与该转动轴相连的受风板;折叠式挡风屏,用于展开或叠合从而对从进风口流入的风量的大小进行调节;两个连接部,分别设置在通风管道内部的左、右两侧,作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用于连接折叠式挡风屏与受风部;以及两个定位部,分别固定在通风管道内部的左、右两侧,作为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沿着从通风管道内部的底部到内部的顶部的方向延伸,用于对折叠式挡风屏进行定位,其中,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通风管道的左、右两侧,连接部含有左滑轮、右滑轮以及分别缠绕在左滑轮和右滑轮上的左连接绳索和右连接绳索,左连接绳索和右连接绳索的一端分别与折叠式挡风屏的左部和右部相连,左连接绳索和右连接绳索的另一端分别与受风板的底部的左端和右端相连,受风板用于承受风的推力,并通过左连接绳索和右连接绳索带动折叠式挡风屏展开或叠合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风阀装置中,还可以含有:通风量设定部,与两个连接部相连,用于设定允许通风量的大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风阀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通风量设定部包括左通风量设定螺母、右通风量设定螺母以及用于标识通风量刻度的左标识杆和右标识杆,左通风量设定螺母和右通风量设定螺母分别贯穿通风管的上部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分别与左滑轮和右滑轮固定相连,左标识杆和右标识杆分别与左通风量设定螺母和右通风量设定螺母对向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风阀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左定位部含有设置在折叠式挡风屏的左侧前方的左侧前定位板和设置在折叠式挡风屏的左侧后方的左侧后定位板,右定位部含有设置在折叠式挡风屏的右侧前方的右侧前定位板和设置在折叠式挡风屏的右侧后方的右侧后定位板,左侧前定位板和右侧前定位板分别与左连接绳索和右连接绳索对向设置,并从通风管道内部的底部延伸至通风管道内部的顶部。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风阀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折叠式挡风屏包括复数个依次首尾连接的矩形板和多根一定长度的中心连接绳索,中心连接绳索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矩形板的几何中心,使得展开后相邻两个矩形板之间的最大夹角为6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风阀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受风板包括板本体和固定在板本体上端的轴套,该轴套套接在转动轴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风阀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矩形板采用轻质塑料形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风阀装置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折叠式挡风屏完全展开的高度加上受风部的垂直高度等于通风管道内部的高度。
发明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风阀装置,因为该风阀装置具有受风部、折叠式挡风屏、两个连接部以及两个定位部,受风部能够感应进风口的风量的大小并利用风的推动力带动连接部运动,再由连接部带动折叠式挡风屏展开或折合,以增大或减小风阻来调节出风口的风量的大小,因此,该风阀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不需要额外耗能,而且实现了通过各个机械结构的联动来对风量的大小进行精确的调节,从而确保了风量大小的恒定,提高了调控的精确度和可靠度,同时,也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风阀装置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风阀装置在实施例中的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风阀装置在实施例中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风阀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做详细阐述,但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该实施例。为了使公众对本发明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
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风阀装置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风阀装置10安装在图中点划线所示的通风管道11的内部,用于对位于通风管道11的前端的进风口12的风量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位于管道11的后端的出风口13的风量恒定。
风阀装置10具有受风部14、折叠式挡风屏15、左连接部16、右连接部17、左定位部18、右定位部19以及通风量设定部20。
受风部14被安装在通风管道11内部的顶端靠近出风口13的一侧。受风部14含有转动轴21和与该转动轴21相连的受风板22。如图1所示,转动轴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通风管道11的左、右两侧。受风板22用于承受风的推力,它含有板本体22a和固定在该板本体22a上端的轴套22b,该轴套22b套接在转动轴21上,使得本体22a能够绕转动轴21进行转动。
折叠式挡风屏15用于展开或叠合从而对从进风口12流入的风量的大小进行调节。折叠式挡风屏15包括复数个矩形板15a和多根一定长度中心连接绳索15b。该复数个矩形板15a依次首尾连接的形成折叠式结构。中心连接绳索15b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矩形板15a的几何中心,使得在折叠式挡风屏15展开后,相邻两个矩形板15a之间的最大夹角为60°。在本实施例中,矩形板15a采用轻质塑料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式挡风屏15完全展开的高度等于通风管道11内部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同时,受风部14的垂直高度等于通风管道11内部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如图1所示,左连接部16和右连接部17分别设置在通风管道11内部的左、右两侧,用于连接折叠式挡风屏15与受风部14。
左连接部16含有左滑轮(图中未显示)、左连接绳索16a和左滑轮支架16b。左连接绳索16a缠绕在左滑轮(图中未显示)上,它的左端与折叠式挡风屏15的左部相连接,它的右端与受风板22的底部的左端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左连接绳索16a的左端与复数个矩形板15a中位于最上方的那一块矩形板15a的左端相连接。左滑轮支架16b用于对左滑轮(图中未显示)进行支撑。
右连接部17包括右滑轮(图中未显示)、右连接绳索17a和右滑轮支架17b。右连接绳索17a缠绕在右滑轮(图中未显示)上,它的左端与折叠式挡风屏15的右部相连接,它的右端与受风板22的底部的右端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右连接绳索17a的左端与复数个矩形板15a中位于最上方的那一块矩形板15a的右端相连接。右滑轮支架17b用于对右滑轮(图中未显示)进行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受风板22承受风的推动力,绕着轴套22b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左连接绳索16a和右连接绳索17a移动,再由左连接绳索16a和右连接绳索17a带动折叠式挡风屏15展开或叠合上。
左定位部18和右定位部19分别固定在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左、右两侧,并沿着从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底部到顶部的方向延伸,用于对折叠式挡风屏15进行定位。
左定位部18含有左侧前定位板18a和左侧后定位板18b。左侧前定位板18a设置在折叠式挡风屏15的左侧的前方,并与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左侧壁相固定。左侧后定位板18b设置在折叠式挡风屏15的左侧后方,并与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左侧壁相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左侧前定位板18a从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底部延伸到顶部,从而与左连接绳索16a相对向。而为了防止阻碍左连接绳索16a的运动,左侧后定位板18b仅从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底部延伸至中上部。
右定位部19包含右侧前定位板19a和右侧后定位板19b。右侧前定位板19a设置在折叠式挡风屏15的右侧的前方,并与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右侧壁相固定。右侧后定位板19b设置在折叠式挡风屏15的右侧后方,并与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右侧壁相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右侧前定位板19a从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底部延伸到顶部,从而与右连接绳索17a相对向。而为了防止阻碍右连接绳索17a的运动,右侧后定位板19b仅从通风管道11的内部的底部延伸至中上部。
通风量设定部20与左连接部16和右连接部17相连,用于设定允许通风量的大小。通风量设定部20包括左通风量设定螺母20a、右通风量设定螺母20b以及左标识杆20c和右标识杆20d。
左通风量设定螺母20a和右通风量设定螺母20b分别贯穿通风管道11上部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分别与通风管道11上部的左侧和右侧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左通风量设定螺母20a和右通风量设定螺母20b通过左滑轮支架16b和右滑轮支架17b分别与左滑轮(图中未显示)和右滑轮(图中未显示)固定相连。这样通过转动左通风量设定螺母20a和右通风量设定螺母20b就可以调整左滑轮(图中未显示)和右滑轮(图中未显示)所处的高度,并带动左连接绳索16a和右连接绳索17a发生移动,从而带动折叠式挡风屏15展开或折合,同时带动板本体22a旋转,使得板本体22a与通风管道11上部形成的夹角改变。
左标识杆20c和右标识杆20d用于标识通风量刻度,分别安装在通风管道11上部的外侧,并且分别与左通风量设定螺母20a和右通风量设定螺母20b对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左标识杆20c和右标识杆20d上的刻度都是预先通过实验测试标定好的,每一个刻度都对应的是当通过旋转左通风量设定螺母20a和右通风量设定螺母20b使它们的高度与表示该刻度的刻度线平行时,风阀装置10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恒定的风量值。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首先,操作员通过调节左通风量设定螺母20a和右通风量设定螺母20b的高度,使它们均达到对应的左标识杆20c和右标识杆20d上的标识为操作员想要恒定的风量值的刻度处,这样就设定好了初始值。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风阀装置在实施例中的处于初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风阀装置在实施例中工作时的侧视图。
然后,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3所示,当风阀装置10处于初始状态时,板本体22a与上部形成约60°的夹角。风从进风口12吹向通风管道11的内部,当风量大于初始值时,风推动板本体22a逆时针旋转,如图3所示,这时,板本体22a旋转至与上部形成约90°的夹角,然后由板本体22a的转动带动左连接绳索16a和右连接绳索17a向右移动,再由左连接绳索16a和右连接绳索17a带动折叠式挡风屏15展开,从而增大风阻,使得通风量减小。
这时,板本体22a受到的风的推动力也随之减小,然后板本体22a再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然后带动左连接绳索16a和右连接绳索17a向左移动,再由左连接绳索16a和右连接绳索17a带动折叠式挡风屏15略微地折合,从而减小一定的风阻,使得通风量略微增大。
这样,通过该风阀装置10根据进入进风口12的风量的变化,如此反复地自动调节,从而使得从出风口13送出的风量能够维持在所需要恒定的风量值。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风阀装置,由于该风阀装置具有受风部、折叠式挡风屏、两个连接部以及两个定位部,受风部能够感应进风口的风量的大小并利用风的推动力带动连接部运动,再由连接部带动折叠式挡风屏展开或折合,以增大或减小风阻来调节出风口的风量的大小,因此,该风阀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不需要额外耗能,而且实现了通过各个机械结构的联动来对风量的大小进行精确的调节,从而确保了风量大小的恒定,提高了调控的精确度和可靠度,同时,也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另外,因为在折叠式挡风屏中,采用中心连接绳索连接相邻两个矩形板15a的几何中心,使得在折叠式挡风屏展开后,相邻两个矩形板之间的最大夹角为60°,从而保证了折叠式挡风屏的展开和折合过程能够稳定均匀地变化。
另外,因为在风阀装置中还含有通风量设定部,因此,该风阀装置还可以设定并调节允许通风量的初值。

Claims (8)

1.一种风阀装置,安装在通风管道的内部,用于对从所述通风管道前端的进风口进入的风的风量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从所述通风管道后端的出风口送出的风量恒定,其特征在于,具有:
受风部,安装在所述内部的上部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含有转动轴和与该转动轴相连的受风板;
折叠式挡风屏,用于展开或叠合从而对从所述进风口流入的风量的大小进行调节;
两个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内部的左、右两侧,作为左连接部和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折叠式挡风屏与所述受风部;以及
两个定位部,分别固定在所述内部的左、右两侧,作为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沿着从所述内部的底部到所述内部的顶部的方向延伸,用于对所述折叠式挡风屏进行定位,
其中,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通风管道的左、右两侧,
所述连接部含有左滑轮、右滑轮以及分别缠绕在所述左滑轮和所述右滑轮上的左连接绳索和右连接绳索,
所述左连接绳索和所述右连接绳索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折叠式挡风屏的左部和右部相连,所述左连接绳索和右连接绳索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受风板的底部的左端和右端相连,
所述受风板用于承受所述风的推力,并通过所述左连接绳索和所述右连接绳索带动所述折叠式挡风屏展开或叠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含有:通风量设定部,与所述两个连接部相连,用于设定允许通风量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通风量设定部包括左通风量设定螺母、右通风量设定螺母以及用于标识通风量刻度的左标识杆和右标识杆,
所述左通风量设定螺母和所述右通风量设定螺母分别贯穿所述通风管道的上部的左侧和右侧,并且分别与所述左滑轮和所述右滑轮固定相连,
所述左标识杆和所述右标识杆分别与所述左通风量设定螺母和所述右通风量设定螺母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左定位部含有设置在所述折叠式挡风屏的左侧前方的左侧前定位板和设置在所述折叠式挡风屏的左侧后方的左侧后定位板,所述右定位部含有设置在所述折叠式挡风屏的右侧前方的右侧前定位板和设置在所述折叠式挡风屏的右侧后方的右侧后定位板,
所述左侧前定位板和所述右侧前定位板分别与所述左连接绳索和所述右连接绳索对向设置,并从所述内部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内部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折叠式挡风屏包括复数个依次首尾连接的矩形板和多根一定长度的中心连接绳索,所述中心连接绳索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矩形板的几何中心,使得展开后相邻两个所述矩形板之间的最大夹角为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受风板包括板本体和固定在所述板本体上端的轴套,该轴套套接在所述转动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矩形板采用轻质塑料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阀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折叠式挡风屏完全展开的高度加上所述受风部的垂直高度等于所述内部的高度。
CN201310105068.1A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风阀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8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5068.1A CN103148569B (zh)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风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5068.1A CN103148569B (zh)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风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8569A CN103148569A (zh) 2013-06-12
CN103148569B true CN103148569B (zh) 2015-03-11

Family

ID=48546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506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48569B (zh) 2013-03-28 2013-03-28 一种风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485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6343B (zh) * 2018-11-26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风量调节结构及空调机组
CN114110678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出风罩及应用有该出风罩的空调式吸油烟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7779A (en) * 1974-02-01 1976-07-06 Aeronca, Inc. Air mixing valve having a thermal motor actuator for effecting adjustment
CN201066179Y (zh) * 2007-06-08 2008-05-28 宁波市万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风量调节阀
CN201696729U (zh) * 2010-05-20 2011-01-05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调节风阀
CN201818806U (zh) * 2010-08-30 2011-05-04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两级联动重锤锁风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9124A1 (en) * 2007-12-10 2009-06-11 Stevenson Mark W Variable position low profile shutter valv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7779A (en) * 1974-02-01 1976-07-06 Aeronca, Inc. Air mixing valve having a thermal motor actuator for effecting adjustment
CN201066179Y (zh) * 2007-06-08 2008-05-28 宁波市万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风量调节阀
CN201696729U (zh) * 2010-05-20 2011-01-05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调节风阀
CN201818806U (zh) * 2010-08-30 2011-05-04 江苏鹏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两级联动重锤锁风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48569A (zh) 2013-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8569B (zh) 一种风阀装置
RU2008127175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сбоев регулируемого закрылка самолета
CN104864237B (zh) 一种用于气体样品采样的固定器
CN105438460A (zh) 双动力协同驱动的无人飞行器
CN115583349B (zh) 一种基于气象大数据的飞行器自适应应急系统
CN109186925A (zh) 风洞及风洞试验系统
CN204488405U (zh) 一种陆空飞行器
CN106439402A (zh) 一种调平装置
CN103148568B (zh) 一种负反馈风阀装置
CN104029812A (zh) 电动控制阀门及平流层飞艇进排气一体装置
CN103148224A (zh) 一种风阀装置
CN209037879U (zh) 一种用于飞机副油箱飞行环境及姿态模拟试验装置
CN107227597A (zh) 一种电动晾衣机
CN205209730U (zh) 一种风洞支撑结构
CN104897361A (zh) 一种颤振模型舵面操纵系统
CN102841508A (zh) 分流式气浴风道
CN205076033U (zh) 一种电动脚架折叠装置
CN105539821A (zh) 一种多旋翼飞行器的变形折叠结构
CN106525383B (zh) 端壁静压测量实验装置
CN106289709A (zh) 实现大攻角的风洞侧窗试验机构
CN211501017U (zh) 一种易拆装的工业大风扇
CN216434141U (zh) 一种臭氧检测无人机上的风向标支架
CN106812990B (zh) 一种文丘里阀及其阀锥的驱动方法
CN106379540B (zh) 一种遥控降落伞
CN209470749U (zh) 自复位防撞水位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e Huan

Inventor after: Zhong Liang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Xinyi

Inventor after: Ma Qiang

Inventor after: Liu Shibiao

Inventor after: Qiao Qiufei

Inventor after: Yuan Kunkun

Inventor before: Ge Huan

Inventor before: Zhong Liangw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GE HUAN ZHONG LIANGWEI TO: GE HUAN ZHONG LIANGWEI ZHANG XINYI MA QIANG LIU SHIBIAO QIAO QIUFEI YUAN KUNKU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